第一篇:心理健康教案: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作者:姚 潇
【学生活动】
现在,让老师停下来,同学们来体悟一下,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通过同学们日常的观察,凭同学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你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你可以用你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什么样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什么样的人是心理不健康的,这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首先要鉴别的。如果这个概念不明确,等于是“瞎子摸鱼”,无法科学地、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东方与西方的学者、不同的学者从不同方面作了许多论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也许有一个日常的感性的判断标准。比如,我个人就比较倾向于这样一个标准:情绪-平静,智能-敏锐,行为-适应社会环境,气质-愉快。这里,同学们可以谈一谈自己感性的判断标准。
下面,我们谈一谈与心理健康标准相关的几个问题。
一、心理健康状态的划分
见高中《心理》(教师用书)②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情绪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例子,“不敢喝水”、剪子等
③损害较大。处于此类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能。如社交焦虑者(又名社交恐惧)不能达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④需求助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4、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应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①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且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运动,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②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的失调,如影响消化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则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③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能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④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此状态之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节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心理健康标准的概要说明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多种多样,综合古今中外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论述,虽提法各有不同,但大体精神是相近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其中前三个方面强调得较多,而对 爱和合群等。
⑶具备积极的成长发展趋势,以及对挫折的承受力。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不断成长、不断成熟,走向自我完善,并在成长过程中能克服种种困难与挫折。
⑷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心理健康的人,也应该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是因为人的生理、心理、精神这三个层面整合地构成完善的人格,心理健康与精神高尚密不可分。这在古今中外理论都有论述。波孟说:“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种标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其中前者便是一种社会规范。马斯洛也说过: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基本哲学与道德原则”。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格,本身也是富有道德情操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坚持向着越来越完善的存在前进,而这也就意味着,他坚持向着大多数人愿意叫着美好的价值前进,向着安详、仁慈、英勇、正直、热爱、无私、善良前进。我国也有学者提出了心理健康的道德伦理标准,“能将其精力转化为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有较长远而稳定的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人生哲学、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高度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自我实现,尽己所能贡献社会、创造人生”等。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进步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责任感,奉献精神和正义感。一个人若缺少这些首先价值精神,很难说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三、张春兴的心理健康标准
(台湾学者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系(所)教授、博士行导师 北大客座教授)
1、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
2、掌握自己的思想行动;
3、自我价值感与自尊心;
4、能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5、独立谋生意愿与能力;
6、理想追求不脱离现实。
四、关于正常与异常的划分标准(略讲)
论及心理健康的标准,自然要涉及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这种划分标准的作用,主要是从正常人群中检测心理异常的样例,它是为防治性目标服务的。
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大致有四种方法:
1、经验标准(主观感受)
一是指病人自己的主观经验;二是研究者根据自身的活动体验来判别正常或异常。
2、社会规范的标准(社会准则)
即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上来衡量、判断行为是否异常。一般来说,人的行为总是与环境协调相一致的。
3、临床诊断标准
有些异常心理现象或致病因素在常人身上是不存在的,若在临床诊断中发现某人身上有这些病因或症状,就可以被认定为“异常”。如神经症或精神病症状的人,是心理异常者。这一标准为医学界所支持,比较客观,也比较准确,但运用的范围比较狭窄。
4、统计学标准(统计常模)
这一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它是以大样本统计中的人数频率的常态分布为依据,居中间的大多数人为正常,居两端者为异常。确定一个人的行为异常与否就是以其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为依据。
区别心理正常或异常,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不能单凭一个标准下结论。同时,这项工作必须由专业工作者来做。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随意说别人心理不正常,这样说,是对别人的尊重,甚至是侮辱。
但对于常人怀疑自己某种行为是否异常,也可以从以下几点作自我检测:
⑴这项行为有无明显妨碍你的工作,使工作效率显著降低;
⑵这项行为有无明显影响你对自己的态度,使你讨厌自己;
⑶这项行为有无明显妨碍你和别人的关系,使别人不愿和你交往,或使你不愿和别人继续交往;
⑷这项行为有无明显妨碍你和现实环境的接触,使你不易辨认环境,或想远离环境。
如果你对上述四个问题回答都是否定的,则这项行为对你没有什么不良影响;若是肯定的,那么最好寻找心理咨询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
五、对心理标准的认识(略讲)
讨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要求。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的社会对人有不同的要求,安贫乐道,在封建社会可能是一种理想的保持心理平衡的观念,而在现代社会,就会使人不思进取,就容易在竞争的社会中遭到淘汰。制定心理健康的标准,要立足于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要体现时代性,当然也要发扬传统的精华。
⑵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适应。许多学者在论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时都将社会适应作为重要的一条。适应有两种:消极的适应是指个体被动地适应环境;而积极的适应则是个体一边调整自我的需求,一边企图改变环境的条件,改造环境。
心理健康不只是个体的问题,群体与社会也有心理健康的问题,我们不能认为适应于病态的、不健康社会中的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在那样的社会里,不满现状、敢于挑战,才是一个健康、理想的人格,这便是一种积极的适应。人不是一个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具有自主发展的主体,人不但要适应环境,还要改造环境。
⑶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发展,即人的心理是知、情、行统整的过程。目前心理辅导比较注重人的情绪层面与行为层面的问题。其实,认知层面的提升更为重要,认知层面包括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认识观等。如前所说,心理健康标准若不把道德伦理标准放进去,实际上是个有缺陷的、不健全的心理健康标准。
⑷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人一生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社会化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心理特征、标准可能不会完全划一的,而应各有侧重。其次,由于文化差异,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心理健康标准,需要结合本国实际。
六、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大致如下:(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吴增强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P34)⑴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与意识; ⑵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 ⑶能承受挫折;
⑷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并能改造环境; ⑸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 ⑹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⑺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
⑻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小结:
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能让我们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及时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或是及时发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把握心理保健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心理问题。
第二篇: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健康是战胜疾患的康复剂,也是获得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要素。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第三篇: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一、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的事业。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
二、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三、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
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四、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向上,将影响教师队伍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五、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六、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七、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形式,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八、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一是指教师平时积极愉快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心境良好,乐观开朗,充满热情;二是稳定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应教学环境。
九、和谐的人际关系。
指乐于与人交往,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有较充分的精力从事社会交往和闲暇活动,有一种了解别人,参与社会,开放自我的强烈倾向。
十、较高的自我调适能力
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产生焦虑时,能够运用各种理性的应付策略和心理防御机制加以调节,及时转移、摆脱不良情绪,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前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第五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有以下10条:
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