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题: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山,你好》唱歌课《太阳出来喜洋洋》 作者:谢雨波
班级:07级音乐教育班 毕业学校:南通高等师范学校
二、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首四川民歌,描写了旧时代人们上山砍柴的劳动生活。高亢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因歌词出现“罗儿”的衬词,当地人又叫“罗儿调”。
民歌采用了上、下两句式的乐段结构,其调式为五声商调式。歌中运用了模拟锣鼓音调节奏的形声衬词“郎郎扯光扯”具有地方特色的衬词,流露出歌者的愉悦自得的心情,也使这首歌更加的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同时,由于衬词的的增加使下句扩充为两小节,从而使民歌成为不等长的两句式乐段,打破了对称的两句式乐段结构,显得更加活跃。
三、学情分析
⑴学生认识起点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以四川民歌。⑵学生学习障碍
演唱时的上波音、休止符和连音线。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⑶学生学习难度
主要是解决上波音的演唱问题,而休止符和连音线的演唱方式在之前音乐课教学中都有接触,学生较容易接受。
⑷学生学习策略
由老师用钢琴示范演唱,用比较对比的方式,并进行反复的练习,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障碍。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演唱,让学生明确歌曲演唱是一种创作活动,通过自身的创作参与,使音乐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通过聆听、感受、品味各个地区的山歌,使学生感受歌曲内在的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了解“山歌”的风格特点。
3、学唱简谱,掌握歌曲中的“波音”和“连音线”等乐理知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的民歌风格,体会其中的真挚感情。难点: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
2、歌曲中的衬词演唱,把握演唱歌曲的韵味。
3、上波音记号和连音线的准确把握。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通过感受与鉴赏部分民歌作品了解山歌的特点。通过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演唱感受山歌给我们带来的激动、喜悦与豪迈。通过对山歌的分析与对比感受不同山歌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针对学生年龄特征,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解决为主教学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七、课前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听歌曲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在欣赏时注意这几首歌曲演唱的声音有什么共同点?
音乐片断一:《放马山歌》云南民歌 音乐片断二:《信天游》陕北民歌 音乐片断三:《牧歌》内蒙民歌 师:三首歌曲的声音有什么共同点? 生:高亢、嘹亮、拉长声„„
2、欣赏图片
师:老师在去年暑假去了位于我国四川省北部的风景旅游胜地——九寨沟,哎呀,当一踏进九寨沟时,我的心都醉了:那里风光旖旎,草木青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九寨沟的风景吧。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上课前,通过视听民歌,使学生迅速进入音乐学习的氛围,同时为下一步总结山歌的特点作了铺垫。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听觉和视觉效果,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要说吸引我的可不光是这些,更有那高亢、激昂的四川民歌。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2、学生用“la”跟着钢琴哼唱。
3、歌谱教学。
(1)教师唱歌谱,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用了哪些音? 生:do、re、mi、sol、la。
师:民歌通常都是由这五个音构成音调的。《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中开头是“re”,结尾也是“re”,中间还出现一些“re”,这种调式叫“re”调式。让咱们再来欣赏一首“re”调式歌曲吧!
[设计意图:通过找这首歌曲中用了哪些音,进而学习了民歌调式,并拓展欣赏了一首“re”调式歌曲。](2)师:请同学们看下列两条旋律,你有什么发现? 旋律变化一:
旋律变化二: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生:两条旋律都是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曲谱„„ 师:听老师唱这两条曲谱,请同学们思考这两条旋律变化了什么?
生:变化了音的长短,音的强弱„„ 师:音的长短,音乐中我们称为什么? 生:节奏
师:音的强弱,音乐中我们称为什么? 生:力度
师:演唱时有时连贯,有时跳跃是什么在变化? 生:声音在变化。
师:演唱歌曲是一种创作活动,以上两条旋律通过用延长记号、断音记号、等音乐记号使音乐中的节奏、力度、声音发生变化,从而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塑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4、学习难点(1)波音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个记号象什么? 生:象字母、象弹簧
师:你们表达得挺形象的,这叫“波音”记号,属于装饰音的一种。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师:当某个音符上面标有波音记号时,先唱这个音,再唱这个音的上方音,最后再迅速地唱这个音。如:“re”上面有波音时,就唱成“re-mi-re”。
师:老师分别用有无波音两种方法演唱“喜洋洋欧郎罗”这句歌词,你们听听,说说它们有区别吗?(师弹琴范唱)生:加上波音能感觉出心在颤动;加上波音有得意的感觉;加上波音能感觉出歌声在山谷里回荡;加上波音有喜气洋洋的感觉„„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讲解唱法,并对比演唱有无波音,使学生理解了波音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2)衬词
师:在民歌中,有一些词没有实在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气氛,突出民歌风格的作用,如我们三年级下学期学过的北京民歌《对鲜花》里的“呀格呀根唷”,这样的词叫“衬词”。衬词来源于生活,如:“罗儿”是呼牛吆喝声;“郎郎扯光扯”是锣鼓声;“欧郎罗”是四川地方语。这些衬词很有特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唱起来朗朗上口。
5、学生齐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五段的表现形式。
第一段:第一组合作讨论由一男生大声喊“太阳出来啦”作为歌曲的引子,再演唱第一段。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第二段:第二组合作讨论由男生齐唱第二段,因为由男生齐唱更能表现出山里人“不怕虎豹和豺狼”的英勇气概。
第三段:第三组讨论用歌伴舞形式表现歌曲。由一女生舞蹈,其余人齐唱。开始时舞蹈动作慢些,然后还原成先前的速度,表现出“悬崖陡坎”很难走,所以要小心的慢慢走,后面的还原成先前的速度,表现出山里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第四段:第四组合作讨论用自由的速度演唱。第五段
师:教师提供了独唱和齐唱两种演唱形式来演唱第五段,你们觉得哪种形式更好些?为什么?
生:齐唱的形式更好些。因为此段是结束段,要热热闹闹的,用齐唱的形式更能表现出热闹的气氛。
[设计意图: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合作讨论,根据歌曲及歌词的意蕴,表现创作了五段的演唱形式,掀起了本节音乐课的高潮。]
2、用打击乐器伴奏。
师:咱们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锣”的声音。
(师依次点击“鼓”、“镲”的声音和图片。)师:歌曲中的“郎郎扯光扯”象什么声音? 生:象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声音。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师:对的!下面请三位同学用打击乐器锣、鼓、镲在歌曲的“郎郎扯光扯”处敲打节奏,其余同学在此处双手拍节奏。师:你们觉得加上打击乐器好不好?为什么? 生1:好!因为加上打击乐器会更激动些。生2:因为加上打击乐器会更兴奋些。生3:因为加上打击乐器更有喜气洋洋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以及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明白添加打击乐器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
(四)归纳评价
1、总结山歌特点
师:四川是个多山的地区,人们在山野间的交流,会用怎样的声音?
生:声音连贯的、高亢的、悠长的„„ 师:演唱歌曲时的节奏通常是怎样的? 生:节奏舒展的、自由的„„
师:衬词的特点我们也总结过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师:通过演唱、听赏同学们对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已耳熟能详了。这种人们在山野间劳动时演唱的民歌,称为“山歌”,其实山歌只是民歌中的一种,民歌按体裁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和小调。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劳动号子和小调。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依据上面的铺垫,让学生既顺理成章地总结出山歌的特点,又加深他们的印象。]
2、拓展延伸
(1)媒体播放各种体裁的民歌。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些歌曲,咱们来听听,哪些是山歌?哪些不是山歌?请注意一定要根据山歌的特点来辨别。《放马山歌》云南民歌 《牧歌》内蒙民歌 《绣荷包》云南民歌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信天游》陕北民歌 《茉莉花》江苏民歌 师:刚才听的歌曲是不是山歌,依据是什么? 生:(略)
师:他的回答对吗?下面我们就请他上来用鼠标点击答案吧。学生逐一分别予以回答与点击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用媒体播放民歌,让学生先回答,再自己上电脑操作,示现预设答案,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异常高涨,掀起了本节音乐课的又一次高潮,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温故知新
师:《放马山歌》、《信天游》、《牧歌》三首都是“山歌”,可表现的内容、情绪、音乐形象怎么会各不相同呢? 生:这是音乐中的节奏、声音、衬词等在起作用。
师:除以上三种要素在变化外,还有许多表现音乐的手法,如:旋律、力度等等的变化。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营造意犹未尽的氛围,因为艺术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课上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课下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五)课堂小节
师:太阳出来喜洋洋,在此时这首歌已经成为他们情感的载体,给予他们勇气、希望和力量,同学们希望这首歌在今后成为你努力学习的动力,最后让我们唱响这首充满力量的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九、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设置了教学目标。上课前通过视听民歌片段,使学生迅速进入音乐学习的氛围,同时为下一步总结山歌的特点作了铺垫。向学生展示迷人的九寨沟风景,意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顺其自然地进入了歌曲教学。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表现歌曲,探索出表现音乐的各种手段。最后,在拓展练习环节,通过六首山歌地欣赏,让学生根据归纳出的山歌特点,辨别出了其中的三首是山歌。
在本课的表现歌曲的过程中,让男生齐读第二段歌词:“手里拿把开山斧,不怕虎豹和豺狼。”要求读出当地人勇敢无畏的性格,先给学生以倾泻激情的语言表达示范,再引导学生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此段;在第五段的处理上,我提供了独唱和齐唱两种演唱形式给学生选择,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学生选择了齐唱,因为此段是《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教学设计
结束段,要热热闹闹的,用齐唱的形式才更能表现出这种气氛。在演唱过程中,同学们能忘情地表演和歌唱,抒发自己的独特感悟,整个课堂成了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大家沉浸在一片欢乐的音乐海洋中。这样的过程与方法,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第二篇: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
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2、体验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并体验不同形式带来的不同风格。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知道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并喜爱民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难点:
1、体验并接纳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唱风格 2、上波音及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程序:
(一)、初步感知四川民歌特点、四川风土人情(背景音乐:《康定情歌》)1、师生问好
2、师:刚才在课前老师给大家放了一首歌,有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
生:《康定情歌》
师:谁知道《康定情歌》是哪里的民歌? 生:四川
3、师:四川是个美丽的地方,有谁知道四川有什么好吃的?
生:四川有火锅
四川有九寨沟┄┄
师:听了大家的话,我真想马上坐飞机去四川品尝美味。我还听说四川话特别有意思,谁能学说一两句?
生:┄┄
师:四川的方言真有意思。下面我们就学着用四川方言来唱一句话
5 06 22 65 6 02 6 0 哐
扯 郎郎 一哐 扯
哐 扯(1)师范唱
师:“扯”字在四川方言里唱“che”,我们来学唱一下,好吗?
(2)生学唱(3)师:这句旋律让你想到了四川人们在干什么?大家的歌声让我想到了四川的樵夫挑着担子在山上行走的情景,我们一边唱,一边来模仿他们挑担的动作。
(4)生边唱边做挑担行走的动作
(二)、感知、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1、听范唱
师:大家表演得不错,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农民们经常在山里劳动,大家刚才唱的这一段就像他们劳动时喊的号子。(师重复唱一次)另外休息的时候,他们还喜欢放开嗓子高唱一曲山歌,既消除疲劳、由愉悦了身心,老师这儿有一段四川农民清唱的民歌,大家想不想听?
生听原汁原味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好不好听?音乐家们也觉得好听,所以他们把农民唱的民歌进行了整理与改进,就变得更好听了,大家一起来听听。
生听童声齐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这一次大家的感受还和刚才一样吗? 生说自己的感受 2、学唱歌词
(1)读除衬词以外的歌词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28页,我们一起把歌词读一下,括号里的衬词先不读。
(2)师范读衬词
师:下面大家读第一段歌词,老师把衬词加进去。(3)生学读衬词
(4)生连起来读第一段的词。3、学唱歌曲
(1)随琴轻唱第一段
(2)纠正切分节奏、上波音的演唱(3)随琴轻唱全曲 4、处理歌曲
(1)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各段
师:刚才大家唱的时候,五段的歌词都用一种速度来唱,是不是有些单调?谁能动脑筋把哪里变化一下?
(2)欣赏男声合唱团演唱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这样唱的感觉好多了,但大家唱的都是同一种声音,如果改成合唱就更丰富了。我们一起来听听。
(3)用合唱的方式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a 练习引子
b 练习喊叫声
c 练习歌曲中的二声部
师:刚才他们唱的二声部和我们刚开始上课时唱的旋律很相似,我们把它加进去。5、课堂小结
师:大家的模仿能力、演唱水平都很高,老师很佩服。同一件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刚才,我们就听到了农民、合唱团的不同处理,人们还尝试用民族乐器来表现它。就让我们在中国民乐“唢呐”演奏的音乐声中来结束这一节课吧。(在民乐《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宣布下课)
第三篇: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
授课教师 应雄
内容: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目的:
一、体会四川民歌的风格特点。
二、感受歌曲中热爱家乡、辛勤劳动的真挚感情。重点:感受歌曲的民歌风格,体会其中的真挚感情。难点:随着音乐画线条,并说出理由。教具:琴、多媒体光盘。板书:
太阳出来喜洋洋
(男声独唱)
四川民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渔篓》这首歌你还会唱吗?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
二、集体跟着音乐演唱歌曲《小渔篓》。
三、创编与活动:
师:“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跟渔家的小姑娘一起到海边走走”。(进行课本P32创编与活动)
1、看看海边的小朋友填了哪些音符贝壳?
2、你能填一填吗?(集体进行创作)
3、请同学们将创编好的音符唱一唱,比一比,看谁唱的曲调多?
4、分小组进行,每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5、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得流畅、准确。
6、选出优胜小组。
四、聆听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的聆听一遍歌曲:
问题:歌曲的情绪怎样?听后你的心情怎样?
2、歌曲简介: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行在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歌曲大多一字一音,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流畅亲切。第二句结尾处用延长音抒发感情,使得音乐悠扬舒展,爽朗乐观,有着四川民歌高亢嘹亮的风格。这里的孩子们常常唱着它上山砍柴,抒发了孩子们不畏艰险、辛勤劳动、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感情,也表现了他们以苦为乐、愉悦自得的乐观主义精神。
3、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画出合适的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4、再次复听。
让学生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启发学生轻轻随着歌曲哼唱。(你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五、创编与活动。
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进行对比,把自己心里的感受用颜色或线条涂画在课本上。
六、小结:
学习了这四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能为同学们讲一讲吗?
师:劳动可以带给人幸福,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各种各样的劳动来充实自己,成为热爱生活、收获快乐的人。课后记:
第四篇:《太阳出来喜洋洋》说课稿
《太阳出来喜洋洋》说课稿
荆台小学 王芳
我说的课题湖北科学版小学音乐课本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我的说课分八个方面:
一、对教材的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行于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为五声商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流畅亲切,有着四川山歌高亢、嘹亮的风格;歌词纯朴、简洁,特别是衬词“罗儿”“郎郎扯光扯”,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教学目标
1、能用爽朗的歌声演唱歌曲,能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初步了解山歌的特点。
2、通过聆听,感受,品位不同版本的歌曲,使学生开阔视野,体验音乐的奇妙变化,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
2、上波音,跨小节切分节奏的 准确把握。
3、歌曲中的衬词演唱,把握演唱歌曲的韵味。
五、说教法
我通过运用听唱法、谈话法,视唱法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
六、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我歌曲内容
七、教学重难点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
2、上波音,跨小节切分节奏的 准确把握。
3、歌曲中的衬词演唱,把握演唱歌曲的韵味。
八、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已定的教学目标,我通过四个步骤来进行教学)
(一)、导入歌曲
1、初步感知四川民歌的特点,四川的风土人情,通过听两首不同版本的《太阳出来喜洋洋》让学生去体验音乐奇妙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一个设计引起学生对“四川风土人情及学唱“四川民歌”的兴趣,采用视听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为下面的学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学唱歌曲(这是音乐课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目标实施的重点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以下步奏来完成: 1、欣赏歌曲,感受风格
2、展示节奏难点与旋律难点进行视唱,填词练习解决难点
3、听琴慢速演唱歌曲
4、完整而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这一阶段中,我采用听唱与教唱相结合,先采用”启发,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去发现歌曲的难点,然后进一步的去解决难点问题,到最后能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三)歌曲处理、让学生思考用不同的速度形式来、师展示五段歌曲的演唱形式,学生演唱 3、用自己的方式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唱完歌曲后,让学生自己想想怎样让五段歌曲不在单调,枯燥,抓住音乐的特点,“读”懂音乐,理解音乐,追求一个让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富有学习热情的音乐氛围,最后我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在笛声中下课)
(四)歌曲拓展
欣赏著名的导演王光利先生以这首为主题拍摄的公益片《太阳出来喜洋洋》
第五篇:音乐教学案例《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喜洋洋》案例分析
唐山市迁西县上营学校
刘志慧
一、案例背景:这节课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学唱男高音独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即兴律动和拓展。《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行在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歌曲大多一字一音,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流畅亲切。歌中运用了模拟锣鼓音调的形声衬词“郎郎啋光啋”,表现了歌者悠然自得的喜悦心情,更增添了民歌的欢乐气氛,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案例实景:
一、导入
(一)观看描写四川美丽风景的课件,听老师介绍四川的美丽风光。
(二)交流了解四川的风土人情。说明:
通过谈话和观赏,使学生了解四川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感受四川人民纯朴的民风以及了解山民爽朗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听赏的兴趣。
二、欣赏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一)初听
1.仔细聆听乐曲,结合了解到的四川民风描述一下你听到的歌曲所表达的景象。
2.交流欣赏时感受到的歌曲情绪。
(二)复听
要求:感知男高音的音色特点,并根据歌曲旋律起伏的特点画一画旋律线。
(三)再听
要求: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自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哼唱歌词 1.边听边轻声哼唱
2.学一学衬词的演唱,并说说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说明:通过学唱衬词,感受到衬词在这首歌曲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衬词的生动幽默使得歌曲带上了悠然自得的情绪特色,在高亢嘹亮中频添了一份轻松和自由,更加深刻地表现出了山民热情奔放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分组根据歌词内容创作表演《太阳出来喜洋洋》。
1.以小组形式由组长组织活动,理解歌词内容,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表演动作。
2.小组分别表演,相互评述表演效果。
3.合着高亢嘹亮的唢呐曲《太阳出来喜洋洋》一起用自己创编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描述的情景。
说明:最后在学生基本了解歌曲情绪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演,并且在互评时了解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从听觉视觉等不同角度感知歌曲情绪。
三、拓展
1.交流各地方特色的民歌信息。
2.民歌表演: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特色的歌曲唱一唱、演一演。
四、创编歌词
《我给老师拜迟年》 正月十二(罗儿)艳阳天呕(郎罗),我给老师(郎郎扯光扯)拜迟年呕(罗罗)。
路途遥远(罗儿)六十里呕(郎罗),今天定要(郎郎扯光扯)见到您呕(罗罗)。
汽车摩托(罗儿)驾齐驱呕(郎罗),九十分钟(郎郎扯光扯)到村居呕(罗罗)。
月亮圆圆(罗儿)高空挂呕(郎罗),边上星星(郎郎扯光扯)也笑啦呕(罗罗)。
天公作美(罗儿)来欢迎呕(郎罗),老师全家(郎郎扯光扯)很热情呕(罗罗)。
凌晨开始(罗儿)下大雨呕(郎罗),雷声隆隆(郎郎扯光扯)来继续呕(罗罗)。
家乡雨水(罗儿)来挽留呕(郎罗),师生感情(郎郎扯光扯)要长久呕(罗罗)。
绵绵春雨(罗儿)送我行呕(郎罗),依依不舍(郎郎扯光扯)装心中呕(罗罗)。
雨过天晴(罗儿)空气新呕(郎罗),沁人心脾(郎郎扯光扯)嗅觉灵呕(罗罗)。万籁俱寂(罗儿)山乡村呕(郎罗),耳根清静(郎郎扯光扯)心里明呕(罗罗)。
万物复苏(罗儿)之季节呕(郎罗),豁然开朗(郎郎扯光扯)我心结呕(罗罗)。
展翅飞翔(罗儿)大野鸟呕(郎罗),山中景色(郎郎扯光扯)真美妙呕(罗罗)。
脚下生风(罗儿)步子快呕(郎罗),心情舒畅(郎郎扯光扯)力量来呕(罗罗)。
五、课堂小结
1.四川山歌的高亢嘹亮。
2.男高音的音色特点:高亢、明亮、威武。说明:歌曲风格和音色特点的规范表述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比较规范的表述,所以课后对知识点的小结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积累的过程。
六、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着“乡情”这一主题展开教学,从开始的人文介绍导入到最后的民歌拓展都紧紧围绕着歌颂祖国广阔山河和劳动人民纯朴的民风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欣赏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现的热情开朗、悠然自得。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男高音的音色以及四川山歌的风格特点。对于本课的重点教学我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身体乐器、伴奏、合奏、表演、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在动中学音乐,感受音乐。以多种参与体验的方式进行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图文、声像、画有机结合,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描述旋律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和歌曲内容。以节奏训练为切人点通过口动,手动、脚动,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教案设计这节课高潮部分,通过参与音乐剧表演,更进一步调动学生情绪,形成教学高潮,学生们与音乐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本课所留下的遗憾就是:音色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感受,但是如何把这些抽象的词语让学生真正消化确实是个难题,对于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多加研究。创编歌词这个版块我认为词作者金鼓的生平很有必要让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进而从中得到启发。歌曲创作的背景,也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从而加深对歌曲的感性认识,继而升华同学们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们听后惊喜交集,认为老师居然能翻版歌词,歌声甜美地唱给他们听,老师真了不起,老师真棒!学生心中敬佩老师,可以说是五体投地。达到了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