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毅泥板植物教学设计
张毅泥板植物教学设计
第3课 泥板植物(1课时)教学设想:
金灿灿的葵花每天追逐太阳在打转。早晨,它仰面相向:傍晚,它转首凝望,这就是美丽的葵花。用美丽的葵花导入感受美丽的形态,圆盘上有趣的花纹和灿烂的色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情感,激发对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的记忆。
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妙的泥纹饰中第三课《泥板植物》,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泥塑浮雕造型制作活动,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为学习内容,进行泥板植物浮雕的技能学习与创造。本课利用教材图片“向日葵”导入,让学生揭开“向日葵”的秘密,目的让学生感受“向日葵”美丽的形态,植物的结构、纹理、色彩,利用“向日葵”的不同方法表现的作品,激发对自己喜欢的植物的记忆与表现。再出现“向日葵”浮雕作品阐明学习内容和任务。通过分析植物的结构特征,让学生在表现泥板植物浮雕时必须抓住植物的结构特征。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中低年级的泥塑学习,对泥塑有较好的了解,有一定的泥塑技法的学习基础,有一定的美术泥塑知识积累,具备简单制作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植物特征,引导创造泥板植物浮雕。由于学生表现能力有差异、造型能力基础低、雕塑技能基础不够,教师要发挥合作性学习方式优势,善于引导学生进入达到的造型表现领域,调动学生积极的创造欲望,踊跃参与课堂学习,与伙伴发挥聪明才智共同创造泥板植物浮雕作品。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课件的图像资源,指导学生创新制作,强化作业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泥板植物浮雕。能用像皮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
2.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学会观察、了解花卉的结构特征;
2、在尝试中,自主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
3、在创作中,大胆想象与表现泥板植物浮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展示泥板植物浮雕,分享创作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用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教学难度:
能表现前后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学生:泥土、黏土、橡皮泥、铅笔、纸板、各种绘画工具。教师:多媒体、课本等。
二、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通过和学生谈话询问美术工具准备的怎么样、发现学生穿的有点进行赞美、表扬吸引学生。(随时根据情况可以变换)
2、询问学生平时在生活中都喜欢哪些花、草、树、木、果实等,为什么喜欢? [(学生讨论举手作答、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植物的生长形态和色彩,它们的枝干、叶茎、花果和花心、花蕊、花瓣等有什么不同?把你喜欢的植物,说说它形态特点和色彩特点。)(说到生活中的花草树木、作为农村的孩子是常见的、从而可以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师生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用不同表现手法表现的花草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1、梵高油画作品:向日葵、2、中国画(水墨画)作品:向日葵、3、儿童水彩笔画作品:向日葵
4、泥塑浮雕作品:向日葵)对花草的表现。重点讲第四幅作品、让学生感受浮雕艺术作品的“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植物造型特点。】
4、揭示课题:板书《泥板植物》(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植物图片。(欣赏它们的外形特征:花瓣、花蕊、叶子、枝干等的形状特点及颜色。)
2、通过欣赏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这些植物。(学生讨论:
1、用水彩笔、油画棒描绘
2、用水墨画绘画
3、用泥塑制作
4、用折纸、剪纸、编织等方法。)
3、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泥板植物。
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用哪些方法表现的?这些作品都有哪些特征?(简练夸张、变形、凹凸起伏变化等)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艺术作品和它相近?(大胆挖掘本土文化、如汉阴千步梯入口门柱子上的浮雕、龙岗公园下陕南人民抗日英雄纪念碑前的浮雕等。)
4、小组活动:结合课本讨论你所知道的浮雕艺术品。它们是怎样表现的。(结合课本上的泥板植物图片讲解表现手法(1、刻
2、塑(添加的))课件展示制作步骤)你准备用陶泥雕出什么样的植物作品。(让学生大胆想象、创新。)
三、课堂小练习:
抓住自己最熟悉的一种植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塑、刻等手法表现出夸张、变形的泥板植物。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设计作品,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作品展示:
5、作业评述:展示部分先完成的作品,让学生自评、互评点评、教师总评并表扬优秀作品。
六、下节课准备:准备《泥板动物》所需的工具。
第二篇:《泥板植物》教案
《泥板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浮雕,能用像皮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在比较中,学会观察与比较植物的不同形态与色彩。能在创作中,大胆想象与表现泥板植物浮雕。
热爱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知道植物、泥与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用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能表现前后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教学准备: 课件、自制泥板植物浮雕范品、橡皮泥或纸黏土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真正的带入课堂,所以在教学一开始,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假期老师去了美丽的植物园,那儿有许多葵花,这是我拍的“葵花”的照片,请看大屏幕,老师这时提问:“这些葵花你认为美吗?
2、为了更好的导入课题,我采用比较法,出示多种表现葵花画面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做到过渡自然,还能更好的揭示课题,我顺其自然说:是呀!不但你们觉得美,画家们也觉得葵花很美丽,他们经常用不同的绘画形式来表现葵花,(出示不同表现形式作品),你看这是国画的、这是水彩的,这是凡高的油画向日葵,这时老师展示用浮雕形式表现 “葵花”的画,这时老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二)、课堂发展
1、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泥板浮雕,老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直接告诉学生泥板浮雕。这样简洁明了,又能省时间。
2、为了让学生感知各种“橡皮泥”,“纸粘土”,“粘土”塑造的植物泥浮雕,比较其不同的艺术效果,展示许多的泥板浮雕作品,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
(1)、用“橡皮泥”,“纸粘土”,“粘土”塑造的植物泥浮雕作品给你什么感觉?与一般的绘画有什么不同?
(2)、作者是怎样将泥团,泥条,泥块形成凹凸起伏的画面的呢?指名学生汇报。
3、学习植物浮雕作品的布局。
活动一:我出不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说说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花、果、叶、茎、不同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代表回答。
活动二:出示学生浮雕作品,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在画面上怎样安排植物,使画面构图饱满?怎样处理植物的前后层次?哪些地方是塑?哪些地方是刻?单色浮雕和彩色各有什么艺术效果?指名学生回答,并强调在制作泥板植物浮雕时要注意前后层次,塑刻技法。
尝试、探究: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将泥团、泥条、泥块形成凹凸起伏的点、线、面,简洁夸张地表现植物的主要特征。
4、引导学生根据课本自主学习泥板植物浮雕的塑造步骤,指名学生说说,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示范泥板植物浮雕的塑造步骤方法。
5、引导学生回忆泥塑的基本方法。
6、布置作业:选择自己熟悉的植物,抓住它的特征,设计制作成泥板植物浮雕
(三)、分享评价:
1、小组评价: 评价标准: A、要有前后层次、遮挡关系,B、画面构图要饱满,C、有凹凸感,作品与从不同。
2、展示评学生作品。
3、小结与情感教育:我们这节课学会了塑造泥板植物浮雕,而且塑造很多优秀泥板植物浮雕作品,是很不错的,不过老师在这提醒你们要爱护环境,爱护植物。
第三篇:第3课 泥板植物
第3课 泥板植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浮雕。
能用像皮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学会观察与比较植物的不同形态与色彩。
能在创作中,大胆想象与表现泥板植物浮雕。
3.情感:热爱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知道植物、泥与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 能用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教学难点: 能表现前后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浮雕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浮雕艺术作品的“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植物造型特点。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植物的生长形态和色彩。它们的枝干、叶茎、花果和花心、花蕊、花瓣等有什么不同?把你喜欢的植物,说说她1形态特点和色彩特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像皮泥、的特征,尝试用像皮泥塑出凹凸起伏、夸张、写实的植物画面。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浮雕艺术作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浮雕艺术品。你准备用像皮泥雕出什么样的植物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综合运用塑、刻等手法表现夸张、变形的泥板植物浮雕。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植物的浮雕的作品进行表扬。
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教学后记:
第四篇:《泥板植物》一课教学反思
一、对预习导学案在《泥板植物》一课中的应用反思。
首先,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提倡使用预习导学案,预习导学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参与、共同发展。其次,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懒于思考,一份设计得当的预习导学案,可以更大程度的引导学生进入自主的学习当中,从而更高效的发挥其作用,进而促使学生掌握美术课堂相关的知识,因此在本节课当中,我大胆的运用了预习导学案。
(一)对预习导学案在《泥板植物》一课当中的应用策略思考。
为了更好的发挥预习导学案在本节课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本节课的知识、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我对预习导学案的应用经过了反复的斟酌与思考。首先,是对预习导学案的设计。一份好的预习导学案不仅要用词合理、内容得当,同时要考虑整个班级的美术基础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更要考虑如何通过此导学案引导孩子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目标,还要考虑他们对预习导学案本身的兴趣问题等一些问题。在用词一方面,不仅要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与层次同时要考虑美术专业用语以及打概念的使用,因此在这一方面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比如学案第一题,刚开始是我是这样提问的:请列举一种你最喜欢的植物,说说它的花、茎、叶、果、根有什么特点?在一个班试用了一下学案,有些学生不能理解茎是什么,而有些学生所喜欢的植物没有果实或花,这使他们陷入了疑惑,导致他们没法深入完成学案,于是对其进行修改为: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植物,说说它的形态有什么特点?如此反复调整语言的'精确度和专业性。针对整个班级的美术基础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我在一些有难度的预习问题上,设计为合作讨论题,引导他们以小组讨论、共同预习,以优等生带后进生的方式实现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学习形式。针对重难点,学案以问答的形式,把问题抛给学生,并引导小组讨论、查找资料完成,如:你觉得制作一幅泥板作品,有哪些步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小组合作完成)。最后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顺利完成作品的创作,学案设计增加了两个部分,一方面请学生通过对学案以、二、三、四提的预习与讨论,将课堂上需要创作的设计稿清晰地画在学案上(剪附件),另一方面增加了“具体分工“一栏,要求学生课前谁负责带什么材料写清楚,课上创作过程谁负责哪一方面的分工也写清楚,这样学生心理都有一个底,在创作过程都明白自己需要干什么,真正做到”人人都参与,人人有事做“的理想局面。
其次,是对预习导学案的预学效果检验。预习学案发下去之后,学生有没有预习,预习的情况怎样,有没有理解题目和知识点等等,这些情况都需要我在课前有所了解,才能根据他们的学情调整课堂的教学设计,对此顿时陷入了迷茫,通过与组内几位老师的讨论,最终确定以下方式:首先课前将学生的导学案收上来,根据他们对学案上的问题作答答案来判断他们对内容的预习效果和程度;其次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流,直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最后上课时用“学案竞猜游戏”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预习导学案在《泥板植物》一课当中应用收获。
明珠小学邓老师评价本节课说:本节课使用了预习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对本节课的知识提前进行预习和讨论,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在课上的学习与知识吸收。并且刘老师对学案的设计反复斟酌,学案的内容紧扣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设计从易到难,层层递进,不仅有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基础知识,也有引发学生思考和探讨的拓展知识,更包含了预设创作小草图,并且细化到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合作,这很大程度的促进了课堂的顺利进行以及作品的最终呈现。这也是我自己的亲身感受,相比之前的课堂,本节课我上起来更轻松,学生学起来更顺利、更愉悦,最终的作品也完成的很出色,整堂课下来,真正实现了“小组形式、分工合作、人人参与、共同协作”的学习状态。
二、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的优缺点。
优点:1.设计了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小组讨论环节、实物触摸感受环节、以及微课展示环节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帮助学生领悟知识与实践操作(点评人:邓老师)。2.在展示环节,给学生模拟了一个“泥板植物展览馆”,并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走进美术馆安静观展,渗透了展览文化(点评人:马艳)。3.教学过程设置了多个竞猜或竞答游戏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兴趣(点评人:马艳)。4.预习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真正实现了预习的价值,帮助学生在课堂中顺利学习(点评人:罗外李老师)。5.学生在充分自主的空间中尽情探索与实践,教师作为“助力者”适时引导、总结,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体性,一步一步突破知识点,最终小组具体分工合作,创作出了出色的作品(点评人:安家茜)。6.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语言生动,语调起伏有度,引导孩子充分的进行了了每一环节的学习(点评人:马艳)。7.预学检测环节,刘老师通过“预习导学案竞答”游戏,来检测学生的预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预学兴趣,又反馈出了学生在预习环节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点评人:钟威)。8..在学生探究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交流、师生的互动分享让人印象深刻(点评人:钟威)。通过各位点评老师的点拨,我清晰的认识到这些是我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保持和继续优化的点。
问题与建议:1.在实物触摸环节多准备几组范作,供更多的孩子感受(点评人:明珠邓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浮雕的特性,我准备了一张绘画作品与一张泥板浮雕作品让学生触摸,感受不同,但是只准备了一组,供前面几位同学触摸,其他的同学并没有触摸,进行直观感受。2.在泥塑技法的示范环节,让学生去示范,检验学生的预学情况(点评人:王建)。在泥塑技法探究活动环节,我设计的似乎我做示范,让学生猜,但通过老师们的点评我感觉有必要改善此环节,按点评老师说的,学生已经有了学案的预习,让学生来示范更加具有说服力,同事也是对他们预习的一种巩固,更是突出学生主体的有效方式。3.学生作品的展示环节,如果作品的展示台能选择其他美观的道具更利于作品的展示(点评人:马艳)。在作品的只展示环节,虽然没你了展览馆,但在作品的陈列过程中,过于随意,没有突出展览馆的有效氛围,可以考虑加入道具的辅助,突出展示效果。4.粉笔字板书不够规范(点评人:钟威)。粉笔字一直是我的短板,一直都在练,但是进步不是很大,需要再接再厉。
【《泥板植物》一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雕泥板教学反思
2.《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学反思
3.《泥板动物浮雕》的教学反思
4.动物和植物教学反思
5.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6.《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7.《边城》一课的教学反思
8.水生植物的教学反思
9.植物的叶的教学反思
第五篇:《拼泥板》教学设计
《拼泥板》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
2、师生讨论。
3、揭示课题:拼泥板
二、体验感受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
三、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
四、方法和步骤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2、制作步骤: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
鱼嘴、鱼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赏
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
六、作业要求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像装饰,独立
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注意粘接要牢哦。
2、讨论: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七、创作训练
1、分组进行创作
2、教师巡视
3、师生一起评议
八、欣赏评析
陶罐、浮雕、雕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