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3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第一单元 描写景物
习作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2.由例文的写作方法,迁移到描写景物要达到抓住特征、展开想象、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要求。
3.选择校园的景物,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4.引导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的个性化活动‛。习作重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课前准备
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喜欢的景物,仔细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和同学交流。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积累 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洞庭湖,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我们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另一个美丽的家,那是哪里?
生:校园!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再观察我们美丽的校园了,你是不是也把你的观察所得与同学们交流了?(生答)新学期开始,又有许多小朋友转入我们学校,如果你是‚校园小导游‛你会领着他按照怎样的路线参观?你想给他介绍哪些景物?想好了自己列个提纲,把要介绍的景物按顺序列出来,重点要介绍的作个标记。
二、尝试 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1.由‚情景‛过渡到习作要求,再过渡到课文《桂林山水》,回顾课文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运用。
2.用学过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我们的校园哪儿最美‛。
3.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方法指导:
(1)一处景有很多的景物组合而成,介绍时,不仅要注意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而且要注意介绍这些景物的布局或者位臵,这样别人读了才会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2)引导学生欣赏写景的片断(<七月的天山>的第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三自然段),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大家认为最美的地方介绍的具体细致,从而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的,让学生明白:只介绍景物的名字,而别人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没有抓住特点。特点就是‚什么样子‛的,是与其他事物不一样之处。对于眼前一种静止的景物而言,形状、颜色、气味的不同都是特点。如果动态的来看,随时间的变化,景物所出现的变化,也是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看,景物所呈现出的不同,也是特点。写景物,要把特点写的具体、细致。
4.再思考:你要介绍学校的哪一处景物?要介绍这一处的哪些景物?仔细想一想,这些景物美在什么地方。
5.动笔起草,快速成文。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章法有度,情趣兼具 第一步: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3.修改罗索不条理的段落。
(二)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相评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第二步: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发下习作,生自评。
2.向全班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好词佳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丰富独到的想象,真挚的感情---3.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
4.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不足的地方共同提出建议。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三、共赏佳作,激励写作
1.课堂上师生共赏优秀作品。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协作信心。
2.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3. 教师推荐有关表现师生情深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二单元 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习作目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1.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弄清楚什么是心里话,说的心里话要真实。
3.教学生多种方式、多种体裁自由表达。4.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学生语言水平。5.进一步学习鉴赏和修改作文。习作重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要求,弄清楚什么是心里话,准备向哪些人去说心里话,说哪些心里话,说的心里话要真实。课前准备
课前酝酿,想好准备向哪些人去说心里话,说哪些心里话。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积累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师:同学们,最近又几个同学找我谈心,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自己学习成绩提高不快,心里很着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有的同学说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一点自由都没有;还有的同学说平时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等等。我很感谢这些同学,那么信任老师,把老师当知心朋友。这说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得不够。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如果是高兴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享;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有什么困难,请大家帮你出出主意解决;你们说好不好?尝试
二、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明确要求,拓展表达思路。指名朗读‚习作‛要求。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这段话里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师生之间的对话,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2.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1)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教师巡视,倾听,并发现‚典型‛。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2)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3.模拟情境,典型示范。
(1)由老师扮演妈妈(爸爸)的角色,一学生向妈妈(爸爸)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2)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评议。4.教师小结、点评,并强调习作中的注意问题。(1)要明确心里话是向谁说的。(2)心里话的内容要真实。
(3)习作时刻自由选择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称‚你、您‛。体裁上可以用书信、日记或其他。
三、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1.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2.学生作文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
第二课时
评改
(一)回扣要求,交流习作。1.小组内相互朗读习作,相互点评。2.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互相朗读评议。
3.互相推荐学生中写的好的范文,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断,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认真倾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二)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1.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由学生评选出)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2.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自己组合小组交流修改)附范文:
第三单元 大自然的启示
习作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动植物,寻求发现,或搜集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或有关发明创造事迹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通过交流活动,选好材料和角度,写自己最想写的。既可写活动中的发现,又可写活动的经过或心得。
3、按一定顺序表达,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重点写什么。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习作重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把观察的重点对象,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或有关发明创造事迹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然后和同学交流。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大自然的一组文章。课下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进行搜集到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或有关发明创造事迹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的资料。
师:这节课我们来交流这些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给小组同学介绍哪些资料?重点介绍什么?重点要介绍的作个标记。
二、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1.由交流过渡到习作要求,再过渡到课文《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回顾课文作者写作方法。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2.用学过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资料中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3.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方法指导:
(1)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启示》。(2)引导学生在头脑中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
(3)再思考:你在介绍时,要先说什么在说什么,(确定表达的顺序),介绍的重点是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和安排。
4.动笔起草,快速成文。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章法有度,情趣兼具
第一步: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3.修改罗索不条理的段落。
(二)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相评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第二步: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发下习作,生自评。
2. 向全班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好词佳句,丰富独到的想象,真挚的感情---3.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
4. 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不足的地方共同提出建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议。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 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三、共赏佳作,激励写作
1.课堂上师生共赏优秀作品。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协作信心。
2.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3. 教师推荐有关表现师生情深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三单元
习作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交流学习收获。2.进一步激发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3.用简练的语言说出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习作重点
如何做到‚把经过写具体‛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课前准备
1.老师制作课件或准备教学挂图。2.学生准备写作素材。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走进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知道了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保持生态平衡。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他们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给人类许多启发,帮我们人类解决了许多问题。同学们,你们搜集了大量自然界给人类启示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充分展示一下,深入的认识一下这位可敬的老师——大自然!
二、小组交流
1.说说自己搜集的是哪方面的资料,是怎样给人类以启示的,解决了什么问题。或者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也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那些启发,想发明什么?
2.小组为单位发言,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建议。
三、全班汇报
四、师引导写作
1.明确习作内容和要求。内容:a写自己的发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b写活动的经过或心得。2.指导写自己的发现。3.指导写活动经
五、列好提纲,自由撰写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一、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回扣习作要求,据习作要求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3.修改条理不清楚的片段
(二)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小组优秀习作。
二、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佳作欣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让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提出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3.表扬习作优异者
4.师推荐有关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四单元习作目的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看图能力,细心观察,从中提取本次作文的核心信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2.当堂完成情景描写练习。
3.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激起学生对和平的关注和向往。
习作重点
在叙事时,如何做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1.老师制作课件或准备教学挂图。2.学生准备写作素材。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定向观察收集资料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些人物吗?(演示课件)
有战争年代时苏联的小夜莺、中国的小雨来、朝鲜战场中的黄继光,还有一位中国的小朋友,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信。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也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相同点,同学们在学习时发现了吗?
2.学生交流
二、指导看图写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1.回顾中国的历史,侵略者的铁蹄曾使这片神州大地蒙羞。世人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使得多少中国百姓骨肉分离,流离失所。一位外国记者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情景。(出示图片,从各个角度演示图片)
2.看到这张照片,第一眼看到了什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1)小男孩的衣着
生: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衣着,他肯定是没有亲人的关心了,衣服都破了,光着两条腿,太可怜了。
师:就是这样的衣着。(板书:衣着)不仅如此,这个孩子刚刚经历了一场灾难,炸弹就在他的身边爆炸,此时已经分不清身上哪里是泥哪里是血。
(2)小男孩的动作
生:我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小手,他大概是太害怕了,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只有他一个人,他的两只手因为害怕都紧紧地攥在一起了。
师:多么无助的孩子,这位同学关注到了孩子的动作。(板书:动作)
(3)小男孩的神情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生:最先吸引我的是孩子的神情,他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恐惧,我想刚才发生的事情太可怕了,他张着嘴正在拼命地哭喊着。
师:说得多好呀!(板书:神情)想想这可怜的孩子大声哭喊着,他会哭喊些什么呢?
师:他的妈妈在哪儿?他的家又在哪儿呢?有同学对这张照片有了解吗?
师出示:1937年‚八一三‛事件之后,8月28日正午,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炸死了正在车站等车的市民2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孩,坐在被轰炸过的铁轨上号啕大哭。一位供职于美国报系的中国摄影记者赶到现场,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站台上拍摄下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
看来这张照片中的唯一人物牵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4)周围的环境
这里原来是上海火车站,应该是非常热闹的地方,可现在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瓦砾,我想远处肯定还有爆炸声,小孩的父母可能就在这场爆炸中死了,而且他可能就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眼看着亲人死去,是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多么痛苦呀。几分钟前有可能还是相依为命的一家人,几分钟后却失去了亲人,这是何等的痛苦,是这场残酷的战争让无数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怜的孤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
(5)师简介照片的时代背景
(6)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结合实际围绕画面表现中心。
三、写话传情 1.布臵习作
看到这张照片,除了对儿童的同情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和平是我们所向往的,和平也是人们获得幸福、快乐的根本。今天我们由一张照片说起,谈了很多,说了很多,就请你利用下节课的时间把我们刚才聊的也记录下来,完成一篇习作。
2.理清结构。3.确定题目。
4.生自由书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一、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一)引导学生回扣习作要求,据习作要求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3.修改条理不清楚的片段
(二)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小组优秀习作。
二、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佳作欣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让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提出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3.表扬习作优异者
4.师推荐有关作品,生课下阅读。第五单元习作目标 :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习作准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要求。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A 内容具体 B 写出真实感受 C 题名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4.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使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誉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范文: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4.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5.充分准备展示资料,大胆展示。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2.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作文的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二、小组交流自己想写的内容,并请组员提意见。
三、小组推选组员在全班同学面前讲。
四、同学评价,主要针对写作要求和语言积累来讲。第二课时 学生习作:
一、学生写作。
二、教师个别指导。
三、同桌互相交流。
四、推荐代表交流。
五、师生共同评议。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六、独立进行修改。记一次植树活动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奋力钻出土壤,树枝悄悄抽出嫩芽……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妈妈带我去农场种树了。
一下车,我们就领了小树苗,又拿了大铁锹,走到一大片梨树边上。我们首先找到一块空地,先让小树苗躺下来休息。然后,我就拿起铁锹干了起来。铁锹很高很沉,开始的时候,我拿着它直打晃。后来,几经磨合,我总算能让它听话了。可是,虽然土很软,我却每次只能铲下很少的一点儿。妈妈看见后边演示边告诉我:‚让锹头往下伸,用脚踩在铁锹头的边上使劲儿往下踩。再往上翘就会铲起来很多土。‛我按照妈妈教的方法,还真是不错,一下一下的快了很多。过了一会儿,我挖的坑有些模样了,再抬起头来看妈妈挖的坑,还没我挖的深呢。我就得意地说:‚妈妈,咱们比赛吧!看谁先挖好!‛妈妈笑了笑说:‚好!孩子。树坑宽60-70厘米,深一米左右就够了。‛我头也不抬的边挖边说:‚知道了。‛就加紧挖了起来。我想,我一定要给小树苗建造一个安全的家,让它很舒服、很快乐地成长。又经过一段时间无言的劳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动,我和妈妈都把树坑挖好了。于是,我们开始协作了。当我们让小树苗在它的新家里站好之后,就一个人扶着树苗,一个人填土,很快就把小树苗栽好了。
看着刚栽好的小梨树, 我开心地笑了!我希望小树和我一起快乐成长!这次植树活动结束了。当我依依不舍的离开农场时,农场的孙伯伯说:‚希望你们常回来看看。‛我想‚我一定会常回来看这个小伙伴的。‛因为它孕育着希望,还叫我懂得只有播洒汗水,才能收获甜美……
孩子的话:
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我写了一个很长的开头,介绍了农场情况。可是,老师说,如果开头写得太多,就容易使文章头重脚轻,而且和中心联系不紧密的内容要略写。她还强调,写文章也要懂得放弃,有时候放弃会更美……所以,我只好忍痛把那一段删除了。
家长的话:
要想体味丰收的喜悦,先要懂得载种的辛苦。种树收获果实如此,练笔收获能力也如此……相信我的宝贝能理解。
老师的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描述了一次植树活动。记叙文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运用‚一下车‛、‚首先‛、‚然后‛、‚开始的时候‛、‚后来‛……等词使得行文井井有条、流畅自然。另外,简洁的开头结尾使得全文紧紧围绕植树活动展开,使得文章紧凑精炼。
写活动是典型的记叙文,所以首要问题是确定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就是考虑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叙述得具体生动。教会学生应用一些表示时间或事情发展顺序的连接词,条理自然清楚了;引导学生回顾当时的所想、所言、所为,把这些描绘清楚,文章也就具体生动了。
第七单元习作目的: 1.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要求写一个自己尊敬佩服的人,尊敬佩服的原因要通过一两件事写清楚,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筛选素材的能力。3.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所写人物的的可敬之处。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习作重点
通过具体的事例把自己所写的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
课前准备:
观察所要写的人,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谈话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有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你认为谁最值得尊敬、佩服,为什么让你敬佩?这次,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同学心目中佩服的人最了不起,他的事迹是不是也能让其他同学们都佩服呢
(二)出示写作要求,审题 1.读写作要求。2.审题,确定写作对象。
师:这篇作文单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接触过的人太多了,老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同学、爸爸、妈妈……写谁呢?请同学们在纸上写上三个人的名字,然后再从这三个人当中选一个自己最敬佩的人来写。
生:进一步筛选确定
3.确定写作范围,说说自己课前确定的最佩服的人。师:什么人值得敬佩呢?这就缩小了写作的范围,因为你熟悉、认识、有过接触的人不见得都敬佩。因此,就要思考要写的这个人一定做过令人感动的事,给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或者是这个人的品质高尚,使人从心里佩服他(她)。
生:同学之间互相说说自己最佩服的人的事例。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1。抓住‚敬佩‛一词展开讨论。
‚我‛为什么敬佩他(她)?他(她)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事让‚我‛敬佩?
在作文课上,师生围绕‚我敬佩的一个人‛展开讨论。大家承认生活本身丰富多彩,也意识到生活本身应有‚意义‛,但有的同学一时半会却找不到下笔的内容,也有的同学心知肚明却难以表达,还有的同学对自己素材不满意,有同学指出,写英雄年代太远,写模范又缺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乏相应了解,写见义勇为、写捐钱捐物的高尚举动,生活中又毕竟不是每天都在发生,弄不好别人还嫌‚假‛。这时教师要做好适时的指导。
2.确定中心,选择材料,注意详略得当。师:同学们,‚敬佩‛一个人,说明这个人有很多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的文章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地去写,写你最敬佩的那一方面,并且要用一二件事突出表现他(她)的好品质。你要歌颂或赞扬的东西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再围绕中心思想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记叙。写作时要详略得当,重点内容要详细记叙。
同学之间互相说说你打算选取哪几件事来记叙你敬佩的人。
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具体事例指导
师: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身上还有许多许多是不仅需要我们用眼睛看,更应用心去体会。比如前两天,我在咱们的校门口,看到一位妈妈的事儿,让我特别感动,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教师表演(一母亲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孩子放学,31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她走来走去,时常看表,孩子出来后,妈妈把自己的衣服给孩子穿上。)
师: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谈感受。(妈妈很焦急,而且她很爱自己的孩子。)
师:那你能把刚才看到的一幕细致生动的描述出来吗?平时你注意过这样的动作举止吗?注意好词佳句的运用来表现出这种焦急和爱。
4.写好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 外貌指导
师:作文来源于观察,你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机会,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然后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我细致生动的描述出来。按一定顺序,完整地观察、描述老师。
总结顺序: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来观察描写,渗透抓外貌特点来描述一个人。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谈老师,现在也谈谈你们,谈谈你周围的同学,可以用刚才观察描述老师的方法来说说他的外貌、他的样子。但是不要说出它的名字,让老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师、让同学们猜出他是谁。
生:同学间互相说说所选取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交流 评价。
师小结:把一个人些具体的方法:从具体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方面来具体描写一个人。
生游戏:学生说本班学生外貌特点,教师学生根据学生的描述猜出他的姓名。
5.组织学生讨论,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作文,要重点写好几部分,怎样突出人物的品质等,互相启发。在心里列写作提纲。
6.学生动笔作文。
师:同学们,没有人希望自己落后,没有人不渴求进步,赶快动手写出自己的心语吧,老师等候着你们的佳作呢!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章法有度,情趣兼具 第一步: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3.修改啰嗦不条理的段落。
(二)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第二步: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展示佳作,师生共评议。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提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3.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4.教师推荐有关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八单元习作目的
1.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清楚。
2.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3.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习作重点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2.把想写的内容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材料。
课前准备
搜集平时积累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一)导入激趣,拓展思路
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二)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合作交流,开拓思路,激发兴趣
(一)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最想写什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1.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确定自己想要写的内容。2.在写作前可交流一下自己所要运用的写法。
(二)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写景;可以写实事,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三)学生起草写作,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章法有度,情趣兼具 第一步: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3.修改啰嗦不条理的段落。
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第二步: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展示佳作,师生共评议。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提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3.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4.教师推荐有关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请来了四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课前安排好四位同学穿好新疆维吾尔族、西双版纳傣家族、东南沿海特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特色服装并通过预习掌握本章四地情况),现在请他们一一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家乡情况好吗?
好!(同学们鼓掌欢迎,烘托课堂气氛)[讲授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注意:不要一齐打开,这样可能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
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板书)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板书)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
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教师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名同学)(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 ××乡(镇)——三级行政区 总结:(大屏幕显示)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板书)举例:(大屏幕显示)
活动2:(课前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 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 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 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
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板书: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做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并做板书。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②界线B大致与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④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五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南、北方的自然差异有哪些?(回答:略)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了解两区域在人文方面的差异。[讲授新课]
放录像片段:分别介绍北方、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及熟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民居的特点等。
根据片中讲述,完成活动!(大屏幕显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在完成“其他不同”这一项内容时,分成几个小组,最后由组长发表组里的集体观点,学生们会从:饮食、服饰、音乐等方面说出两区域的差异,教师要总结、点评。大家想一想,造成这些人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提问。提问时第一个同学回答完后,其他的同学则主要让其说出与前面同学的不同之处,最后教师总结,大屏幕显示:
南方、北方差异类型 差异特征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北方:旱地为主 南方: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北方:小麦、大豆等 南方:水稻、油菜等 气候
作物熟制 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北方: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水运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 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其他不同
在“其他不同”这一栏中,主要针对前面提出的几项,分析其形成原因,关于这些原因,首先由同学回答,之后教师要做好点评,“去伪存真”。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2题)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第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
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教师在总结南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时,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和大致范围)
在大屏幕图中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分别说出其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地区。(提问)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同学们请看课本第7页图5.9中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填表(大屏幕显示,逐个比较,依次显示)区域 最热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 年降水量(较多/较少)季节分配
南方地区 7月 接近30℃ 1月 0℃以上 较多 较均匀
北方地区 7月 25℃左右 1月 0℃以下 较少 主要集中在7~8月季节变化明显 板书:
北方地区 降水较少 最冷月均温低于0℃ 南方地区 降水较多 最冷月均温高于0℃ 活动1:(课文第8页活动第1题)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低于800mm 高于800mm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活动2:在图5.9中找出长江、黄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老师点拨、引导学生看图5.9,比较长江、黄河流量过程线。提问:哪条河流径流量大?(长江)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可以回答:流域内降水丰富。(另外:支流多,汇水区域广也是原因之一,在此老师要适当给学生说明)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说明的是,这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差异,可以做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的差异。板书:北方地区:河流流量小 南方地区:河流流量大
思维发散:大家知道,水到0℃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结冰)那么冬季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有何差异呢? 南方河流一般不结冰;
北方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5.9中两幅植被景观图。比较南、北方地区植被类型的差异。南方:常绿林。北方:落叶林。
教师做适当解释:这是在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板书:
典型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活动3:(课文第8页活动第2题)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学生完成这个题目,可能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做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承转:我们了解了南方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不是它们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别呢? 看图5.9:哈尔滨与北京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相同吗?答:不同。
图5.10:东北林海雪原森林景观与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相同吗?答:不同。东北地区典型植被为针叶林。比较图5.11海南岛植被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同吗?答:不同。[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确了解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另外,同学们也了解到同一区域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异。
关于这两个地区的差异还有许多,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收看”“收听”或“阅读”„„,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或听到过青藏高原有关寒冷的图片或报道吗?看到、听到过。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与它海拔较高有关呢? 本区寒冷的气候,是由于其海拔较高造成的。[讲授新课]
读图5.17:青藏地区的地形。
通过阅读(结合图例),从颜色上判断其海拔高度大致为平均4000米。
看图中小图——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都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和西部,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计算山顶的大致温度。
总结: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看图中小图——高原上的山地冰川。看录像片段——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板书:高——寒
活动1:(第14页活动1)
给学生充足时间比较、计算、思考,教师点拨,最后提问、总结。(1)两地年平均气温 拉萨:5.6℃左右 成都:15℃左右
(2)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 拉萨地势高,则年平均气温低。活动2:(第14页活动第2题)学生思考后,提问,教师点评总结。大屏幕显示:
播放录像片:三江源
板书: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承转: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影响吗? 有,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有相似的一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缺水)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两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板书:
读图5.2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1.通过读图,明确本区以牧业为主。
2.找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畜种——山羊、绵羊、伊犁马等——细毛羊为著名畜种。青藏的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宁夏的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
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提问:①这些地区分布是否集中、连片? 不是。分布面积小,分散分布。②为什么这些地区能发展粮食生产呢? 教师点拨:
西北地区的农业区:灌溉水源丰富。
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活动3:(第16页活动1)
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判断、归纳,最后教师总结。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场草质较好。青藏地区高寒草场草质较差。成因:
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影响植物生长。活动4:(第16页活动2)牧区→放牧→流动性强
生活习俗:喝奶茶、穿靴子、赛马比赛„„ [课堂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水分和热量这两个重要因素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而这些差异的形成也离不开地形、地势及海陆位置的影响,使我们再次了解到地理事物的联系性。知识要点与检测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反馈练习] 1.填空
(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主要是由 引起的。(2)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以 业生产为主。
(3)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低,发展了 农业;西北地区因,发展了 农业。2.判断
(1)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地势无关。
(2)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属不同的区域,所以它们的地理特征差异性都很大。(3)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3.填图
在填充图上填出以下内容:
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天山山脉、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
比较法、启发引导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板书: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讲授新课]
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
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3、4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
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 播放录像片段:(有画面,有解说)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2.荒漠草原景观。
3.荒漠景观——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看完后,教师简单介绍水分与景观的联系。完成第12页活动第二题。
想一想:
1.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缺水)2.西北地区的西部都是沙漠吗?(不是)3.哪些地方不是呢?(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教师进一步解释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录像片段: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们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提问:这些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 盆地边缘。[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复习总结)
提问: 回答:
1.本区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2.东西方向山脉? 对湿润气流阻挡。3.结果呢?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4.特征包括? 降水稀少。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最高级别的有多少个?分哪几类?
提问,学生回答。(略)
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最高级别的共34个。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 学生齐答:北京
对,北京。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家对北京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北京。学生介绍。(略)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板书: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讲授新课]
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和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在屏幕上打出)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
2.北京市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3.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4.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5.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 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参与指导。(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讨论3、4题等)
提问,小组代表回答,组员补充。(略)板书:
一、北京概况 位置、面积、人口
归纳讲述: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 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
北京市面积1.68万km2,现有人口1382万人(2000年)。板书:
二、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板书)
归纳: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特征,知道北京位置优越,掌握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成为中华儿女最向往的地方。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六章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德育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
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教学方法
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这两颗明珠就是—— 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音乐停)
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讲授新课]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位置等大概情况。(板书:
一、概况)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及图6.13,P29活动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完成下表的填写:(可以板书,可用投影仪展示)
回归祖国时间 位置 面积 范围 人口 人口密度 香港 澳门
2.比较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3.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土地面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4.“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 学生读书读图、填表、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1或请个别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所填表格内容,教师展示表格内容,依次讲述或指图讲述:
回归祖国时间 位置 面积 范围 人口 人口密度
香港 1997.7.1 珠江口东侧邻广东省深圳市 1098 km2 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三部分及其附近小岛 666.5万人 98%华人 6070人/km2 澳门 1999.12.20 珠江口西侧邻广东省珠海市 25.4 km2 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 43.8万人 95%华人 17244人/km2 讲述: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回归以后成为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特别”之处在于祖国内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和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使澳门和香港顺利地回到祖国,也保障了香港和澳门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同时为台湾的统一也开辟了一条新思路。指图讲述表格中位置和范围两栏。重点讲述表格中人口密度一栏。
讲述:由表中我们可知,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很大,分别是6070人/km2和17244人/km2。我们再看看这几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北京748人/km2,上海2325人/km2,新加坡3890人/km2,大家比较一下,真正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港、澳的人口密度远大于北京、上海,比人口密集的城市岛国还大许多。可见,香港和澳门是名副其实的“地狭人稠”。
正是由于地狭人稠,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才促使香港的建筑物越来越高,正是所谓的“上天”,不仅“上天”,还“下海”——填海造陆,澳门也如此。澳门目前的面积是1912年的两倍多,这都是填海造陆的功劳。无论是“上天”还是“下海”,都是人多地狭地区或国家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但必须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不能增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而破坏了海洋环境,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香港值得我们学习。“寸土寸金”的香港却有大面积的城市绿地。香港的植被覆盖率我们可以通过图6.16估算得出,至少在60%以上,如此大的城市绿地,如此高的植被覆盖率,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这难道仅仅是因为自然条件适合植物生长吗?仅仅是因为香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吗?关键还在于香港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着环境效益,只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才有好的社会效益,香港才可以持续发展下去,也就是只有人地协调发展才是根本之发展。
好,请大家继续看表格中人口一栏。我们注意到香港和澳门人口中绝大多数是我们华人血统,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在清朝年间归广东省新安县(今宝安县)管辖。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和1860年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和中英《北京条约》,将香港岛和九龙岛南部地区割让给英国。1898年又迫使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今新界地区,为期99年。至此,英国强占了整个香港地区。1941~1945年香港曾一度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重占香港。自清王朝被推翻后的历届政府都不承认英国对香港的永久性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多次声明:在条件成熟时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终于在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原属广东省香山县。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葡萄牙人得到在澳门停靠码头进行贸易之便,1553年又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上岸租占,鸦片战争后不断扩大范围,1851年占领凼仔岛,1854年占领路环岛,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强占一水之隔的青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声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恢复对澳门的主权。1987年3月26日,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解决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承转:如今,这两颗灿烂明珠早已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刚才我们讲到特别之处主要在于“一国两制”。我国政府之所以在香港和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是充分考虑了香港和澳门的实际情况,既保证祖国的统一,又要促进港澳的稳定繁荣和经济发展。那香港的经济有什么特点,与其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P31“转口贸易”。
讲述:香港本是一个小渔村,在短短一百多年中发展成为世界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之
一、全球贸易中心之
一、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
一、全球航运中心之一。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灵活的经济政策以及祖国大陆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香港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珠江口东岸,濒临南海,扼我国华南地区之门户,亚太地区中枢。香港的地理位置优势体现在:1.香港背陆面海,海陆兼顾,具有双向优势,既有利于开拓中国内地,也为开拓沿海经济地带和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2.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同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三大最优良天然港,又位于沟通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及太平洋沿岸美洲各国的海上交通要道,这使得香港成为许多国家商品的中转站,转口贸易发达。
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一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许多进出口商品免征关税,进出口手绪也极为简便,从而吸引国际船只和货物过境,这也促进了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
香港经济的繁荣离不开祖国内地提供的多方面支持与合作。香港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祖国内地在提供食品(祖国内地每天有三趟专列向香港输送肉、蛋、家禽、家畜、蔬菜等食品)、燃料、原材料等资源以及劳动力和广阔市场等方面对香港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目前香港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同时,长期以来,祖国内地又把香港作为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通过香港,祖国内地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这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在祖国内地多方面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同时,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香港也将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各种渠道带到了祖国内地,目前香港80%的工业转移到内地。
由此可见,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板书)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唇齿相依。[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祖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的概况、经济发展等知识,认识了香港和澳门过去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今天是炎黄子孙的骄傲。香港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的支持,香港的发展也带动了祖国内地的发展。相信在伟大祖国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和澳门这两颗明珠会更加熠熠生辉,光芒四射。知识要点与检测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一、香港与澳门概况
回归时间 位置 范围 面积(km2)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km2)香港 澳门
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反馈练习] 1.填空
(1)香港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 东侧,与 省 市相邻,澳门则位于 西侧,与该省 市相邻。
(2)香港由、、三部分组成,澳门由、、三部分组成。(3)香港与澳门是我国的两个,实行 制度。(4)港澳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 和。2.判断
(1)香港有大面积绿地,说明香港用地不紧张。(2)香港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3.选择题
(1)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B.博彩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C.重工业发达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2)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B.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400万 C.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D.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3)关于港澳与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无关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4.读图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下列地名填写在图中相应位置上:香港、深圳、澳门、珠海、珠江。②香港是世界著名的 中心之一和 港。
③与大陆相连的铁路①是 线,目前已建成的到达香港地区的铁路是
线。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六章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讲授新课]
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承转: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活动:1.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2.阅读P34兰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
材料 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材料 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 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1.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
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说说台湾有哪些农林产品,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
3.看看台湾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读图方法。提问: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
归纳讲述: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中玉山最高峰3952米,为全省最高点,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
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0℃~22℃,年降水量2200 mm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最大河流为浊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其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板书:
二、经济特点:出口导向型经济
(请大家读图6.28)讲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大家看图,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比例远大于工业产品,但从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大家从图6.28上可以明显看出60年代后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直线上升,而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下降很快,到90年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台湾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承转:那么,大家思考过没有,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 活动:请大家读图6.27,分析回答刚才所提问题。提问,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讲述:台湾经济在60年代以后得以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四小龙”之一,得益于以下几个有利因素:1.台湾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从基础产业到工业原料都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2.台湾是个海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3.60年代后,台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幅度提高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台湾人口稠密,这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而又素质很高的劳动力;4.60年代后,台湾扩大了开放力度,吸纳了大量外国资本,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5.为加速经济发展,台湾还大力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园。请大家阅读P38材料。承转:在以上优势条件的推动下,台湾经济发展很快,那么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30,回答以下问题: 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的影响? 提问,学生回答。(略)
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从地形来看,这几个城市都位于平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农业发达,这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2.从开发历史来看,西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是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3.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移民又先到达,因此西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这也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4.这几个城市多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这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很大便利。
总之,工业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活动:请大家阅读图表6.1,完成表下两题。(1小题要求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完成)学生画图,分析。教师指导,检查。提问2,台湾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略。
讲述:从1965年至1998年三十多年间,台湾的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持续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较大,下降了近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是波动小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升幅较大,目前是三类产业中所占比例最高的,达63.1%。比1965年上涨了将近20个百分点。这再一次说明6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知识要点与检测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六章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2.使学生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使学生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步训练学生绘制简图反映地理事物分布的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
通过西部大开发等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
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能源开发过程应如何不破坏环境。※教学方法
地图教学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相关地图等。※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维吾尔族姑娘穿着民族服饰的图片。请大家辨认一下,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学生齐答: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大家可能知道新疆的瓜果又香又甜,但为什么这么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这个中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板书: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讲授新课] 讲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差别很大,造成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东部与中西部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差距很大。同时由于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而西部相对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国家为了使西部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同时缓解东部地区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的状况;为了促进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而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承转:新疆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无疑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首先让我们来认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板书:
一、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活动:请大家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P40课文和图6.31,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新疆在中国的位置特点,找出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2.找出横亘于新疆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列山脉,说出它们的走向。3.找出新疆的两大盆地及其分界山地。
4.将上述山地和盆地在P41页新疆轮廓图中画出(用铅笔)。学生读图画图,教师巡回指导画图方法。
讲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北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八个国家相邻,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的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现有人口1925万人,人口密度12人/km2,属我国地广人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10多个民族。
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
新疆北部是西北—东南向的阿尔泰山,新疆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此,中部是东西向的天山。南部为包括多条山脉组成的东西向山地昆仑山。天山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大部分,南为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km2,为世界最大内陆盆地。盆地中有面积达32.4万km2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新疆北部为准噶尔盆地,盆地中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我国第二大沙漠。
新疆的“疆”字高度浓缩了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在黑板上边写边解释每一部分的含义。)右上第一横代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间一横代表天山,最下边一横代表昆仑山,三横之间的两个“田”分别代表两大盆地。左边摆放了一张“弓”,弓是中国古代的冷兵器,而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且远离统治中心,位于边防要塞,因此需要设防保护,保护国土不被侵占,因此在“弓”内加了一个土字。
承转:刚才我们讲到新疆两大盆地内都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新疆之所以沙漠广布,与新疆的气候密不可分。活动:请大家在中国政区图上量算新疆南部距印度洋、新疆东部距太平洋的直线距离。学生量算。
提问量算结果,学生回答。(略)
讲述:新疆东距太平洋达2500 km之遥,南距印度洋1600 km,距海遥远,加之重重山岭,高原的屏障作用,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新疆,所以导致新疆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热,日照长,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50 mm以下。
承转:我们知道,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人类尤其离不开水,人类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水,因此,水会影响、制约人类的一些活动。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34、6.31,回答以下问题:说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据中科所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测定,亚洲大陆的“心脏”——地理中心位于新疆乌鲁木齐郊区的乌鲁木齐县永丰乡包家槽子村),距海遥远导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冰川冰雪融水还孕育了一些内流河。在这些河流沿岸也分布有城市、人口等。交通运输是加强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促进工农业生产和方便人民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交通设施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密不可分,多沿盆地边缘分布,将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集中的绿洲联系起来,既靠近水源,也带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民生活,但新疆各绿洲之间相距遥远,这势必导致新疆的物流、人流不畅,信息通达度较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极大地影响、制约新疆的经济发展。面对这种境况,应从实际出发,加大新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新疆的对外交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承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新疆由于特殊的环境特征,生态环境很脆弱,是我国荒漠化较严重地区。
活动:请大家读图6.34,完成:荒漠化最容易在哪些区域发生?人们在这些地区生产和生活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归纳讲述:简单地讲,荒漠化就是指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在自然因素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等促使下,造成的以上一些地区的土地逐渐退化,直至变成荒漠的过程。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就是因为土地的不断荒漠化而在版图上消失的。
在新疆,绿洲是人口、城市的集中分布区。而绿洲的外围就是茫茫沙漠,如果因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人类行为破坏了植被;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就很容易导致脆弱的绿洲边缘的土地荒漠化。为了不让楼兰古城的悲剧重演,我们应从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面着手,如培养优种牲畜,合理放牧、轮牧,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等等阻止土地的荒漠,使绿洲常绿、草地常青。[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在独特环境特征影响下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新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导致新疆的气候以干旱为突出特点,进而使新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这说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同时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环境特征也会影响到人类的活动,干旱的自然环境导致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和内流河沿岸,同时人类的某些过激行为也会破坏生态,导致环境恶化。人类与环境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反馈练习] 1.填空
(1)新疆位于我国,是我国 最大的省区。
(2)新疆的地形可以用 来概括,其中 山将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 盆地,南部为 盆地。
(3)新疆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2.选择
(1)下列关于新疆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盆地内部 B.分布在山区 C.分布在额尔齐斯河沿岸 D.分布在绿洲(2)导致新疆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水汽难以翻越 B.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 D.荒漠为主,植被稀少(3)新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来自()
A.降水 B.河水 C.湖水 D.冰雪、冰川融水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3.知道三角洲、城镇化等概念含义。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
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德育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情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教学难点
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 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
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自制投影片、录像片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1:请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过或从电视上看过该区新闻或专题报道的同学谈谈他(她)对那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所见所闻。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具备初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带着问题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
方法2:请问哪一位同学知道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内区域有哪些?同学们在发言中可能会提到苏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然后教师设疑:“那么为什么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会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呢?”在学生优先发表见解后,再继续深入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本区各方面的优势所在。方法3: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利用有关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正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它才成为我国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板书: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讲授新课]
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读图观察:投影“珠江三角洲地区”彩图,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后,分析上述问题。
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激励评价后,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洋,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读图分析1:引导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图,并在图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学生:热带、亚热带;教师:同学们判断得很对。接着出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投影图)印证学生答案〕在此基础上再出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投影)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降水条件和干湿状况(珠江三角洲地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进而得出这里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等环境特点。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读图分析2: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东南亚地图》,重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以及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分析激励评价后,教师指出: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广东和福建才成为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设疑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能行吗?(学生: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还不够。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学生)那么还应具备哪些因素才能使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呢?
读图分析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7.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利用外资上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分析后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有数量大、增速快、约占全国的30%,在全国占居首要地位等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设疑思考: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高居全国榜首呢?它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
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启发。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给予激励评价,然后指出: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之所以在数量和增速上高居全国榜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优势:(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的“南大门”;(2)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3)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华侨、海外华人众多,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利用其优势条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1下面材料,了解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不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还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播放录像1: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华人、华侨的事迹录像片,之后讲解:历史上华人、华侨有着不可磨灭的爱国、爱家乡和爱人民的光荣传统。每当祖国危难之际,他们都会省吃俭用,慷慨解囊,为我们祖国捐钱、捐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如陈嘉庚、李林、李嘉诚、霍英东、邵逸夫等等。祖国改革开放后,广大华侨、海外华人为了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献计献策,还大量向祖国内地、家乡投资办厂、捐资助学等。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有这么多爱国华侨、华人而自豪,都应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骄傲!
播放录像2:引导学生收看国家为经济特区制定的优惠政策及珠江三角洲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带来巨大变化的录像后,指出:我们党和国家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珠江三角洲这个祖国的“南大门”采取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战略以及促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家的政策对区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说明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是充满希望的。
分组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组,结合以上所学知识,分别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讨论,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A组: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组: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C组: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
评价点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归纳总结见上面答案)。[课堂小结]
总之,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具备了天时(政策因素)、地利(区位因素)、人和(人文因素)三大有利因素,才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反馈练习] 1.填空
(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广东省的 部,(河流)下游,毗邻、特别行政区,与 地区隔海相望,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 ”。
(2)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和,其中,省就占了三个,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为我国著名的沿海开放城市。香港位于(经济特区)以南,澳门位于(经济特区)以南。2.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有利因素。(1)区位因素:(2)人文因素:(3)政策因素: 答案:1.(1)东南 珠江 香港 澳门 东南亚 海陆 南大门
(2)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广东 深圳 珠海 厦门 广州 深圳 珠海
2.(1)区位因素:本区地处热带、亚热带,降水丰沛,水源充足,平原广阔,河网密布,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2)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为全国著名的侨乡。
(3)政策因素:国家对本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策略。※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引导学生课余从报刊、杂志、画册等媒体上搜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著名华侨、海外华人的事迹和照片,并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引导学生课余从报刊、杂志、画册等媒体上搜集有关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方面的资料,并想想该区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七章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教学难点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哪一个省的民族最多?(学生: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出名?(学生: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区?(学生: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美丽的西双版纳。板书: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照片,引导学生边观赏边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为什么每年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观光旅游?(学生: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教师激励评价学生后及时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两大季节: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
过渡: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这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投影:“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彩图”(图7.11)和“可爱的雨林动物彩图”(图7.12),并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两个问题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1)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着独特的景观特征:雨林植物密集,各种植物相互依存、高低错落,形成7、8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等都是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2)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西双版纳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过渡:美丽诱人的西双版纳之所以每年能够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人前往观光旅游,不仅是因为它有着十分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还因为它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提问: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学生:泼水节)
教师:回答得很对!这是傣族的一个什么样的传统节日呢?请阅读材料《欢乐的泼水节》并观看投影。
傣族男女在泼水节泼水嬉戏 ——欢乐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也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互泼水,相互嬉戏,传递真诚的祝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欢乐的“圣水”把傣家人一年的烦恼和忧伤冲洗得干干净净。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看敬爱的周总理参加云南傣族泼水节时的情景录像以加深印象。提问: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边看图边分组讨论)投影:“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图”(彩图7.14)读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深受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形状很像孔明帽的屋顶斜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这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西双版纳如此丰富、如此美丽、如此诱人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哪能不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板书: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阅读并观察《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图7.15),观察一下西双版纳与邻国的通达状况,思考并回答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有什么好处?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西双版纳与邻国的相关位置及与邻国的交通通达性,可使西双版纳旅游业形成规模效益,开辟更广泛的旅游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
投影:《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图7.16)引导学生观察后,想一想本图说明了什么?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本图回答后,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本图说明了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旅游促发展,不仅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而且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本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提问:西双版纳地区原来以农业为主,为什么现在它的旅游业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呢?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已学知识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激励评价并点拨:西双版纳长期以农业为主,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崛起,首先得惠于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其次得惠于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西双版纳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如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第三,西双版纳以旅游业促发展,不仅带动了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得到它们的支持和配合。西双版纳地区正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条件,所以它的旅游业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
角色扮演: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西双版纳政府官员、商人、学生、宾馆服务员、今日橄榄坝的傣家人,来谈谈西双版纳是如何以旅游业为龙头,来带动本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
过渡:旅游业的发展,曾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却呈下滑趋势。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阅读分析:引导学生阅读下面材料,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下滑与哪些因素有关?
近几年,由于周边的州县也纷纷建立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西双版纳面临的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景点相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旅游接待也没有国际化,直接削弱了西双版纳在国内、特别是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实力。
一些不法商贩,受利益的驱动,在某些景点或旅游沿线的购物点诱骗游客购物,影响了西双版纳在旅游市场的声誉。
部分旅游景点建在自然保护区内,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压力比较大。部分景点的参观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近几年,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下滑趋势,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周边旅游景点纷纷出现;(2)景点分散,没成规模,接待也没国际化;(3)不法商贩诱客购物,影响声誉;(4)生态环境压力较大;(5)一些景点大同小异,没有特色。提问:面对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趋势,人们该怎么办呢?
角色分配:下面我们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企业家组、学者组、商人组、学生组),以“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献计献策”为题,展开讨论。
评价点拨: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与否,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下面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板书: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电视片和课本插图8.2“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板书: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
首先让学生读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可让学生阅读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在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2.人为因素
让学生阅读图8.7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具体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他们总结。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图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第二,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分布情况。
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课堂小结]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反馈练习] 1.填空
(1)黄土高原东起、西至、南连、北抵。跨越、、、等省区。(2)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 作用形成的。2.选择题
(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2)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A.黄土坡 B.黄土塬 C.黄土峁 D.黄土梁 3.简答题
简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1)太行山 乌鞘岭 秦岭 长城 山西 陕西 宁夏 甘肃(2)风力 2.(1)BC(2)BCD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 人为因素:毁林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八章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认识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4.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5.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部分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分区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对比分析和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差异,初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4.绘制“H”的经济格局图和长江干流略图等,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
1.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2.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教学难点
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中国地形图,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等。※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纪实》片断让学生回忆并讨论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水灾的防治。(学生回答略)
2.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沿江地带。板书: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讲授新课]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板书)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地形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
②如何概括长江沿江地带最主要的地理位置特点。
③为什么说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学生回答略)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上海、武汉、重庆三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候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长江沿江地带地势总的来看比较低平,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东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
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本区热量资源丰富,≥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本区年降水量在800 mm~1000 mm,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
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长江沿江地带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2.让学生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图8.17)及76页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完成活动1,看沿江地带的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在地形上有什么差异,在图片旁的标注栏里,概要描述长江中下游的地形特点。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上的这种客观差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对长江沿江地带进行开发利用,并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回答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我们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湖泊中浮游生物众多、饲料丰富。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索饵、越冬和繁殖,捕捞、人工养殖都有较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宽阔、径流量大而变幅小,来水过程较为稳定,有利于发展航运。长江干流武汉以下可通航5000 t级以上海轮,南京以下可通航2.5×104 t级海轮。实现了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
本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例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六朝古都南京,秀丽的黄山、庐山、神奇的三峡,还有我国古代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此外,楚文化遗址、三国遗迹、名人故里、宝刹禅林、葛洲坝水利枢纽,以及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均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当大力开发,并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商业、饮食、城建、园林、文物、文化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3.引导学生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完成课本活动2,认识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并比较长江上、中、下游地区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区别。并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长江沿江地带河湖众多、水利资源丰富。长江上游河流湍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不够丰富,本区除有色金属矿产等少数资源外,从总体上看,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湖南、江西是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地区,是铜、钨、锑的主要产地。江西大余的钨、德兴的铜、湖南水口山的铅锌矿、冷水江的锑矿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产地。
铁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如湖北的大冶、安徽的马鞍山、四川攀枝花等。
能源资源相对较少,煤主要分布在四川攀枝花和贵州六盘水。天然气分布在四川自贡。非金属资源中磷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湖北等省。
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其上游资源种类较多。其中水力资源、煤矿、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较下游地区丰富。下游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缺乏。[课堂小结]
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基础,使本区成为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汉口成为内陆的工业中心。特别是1928年以来,改革开放和沿海战略的实施,给本区带来了新的机遇。长江沿江地带在全国经济区域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反馈练习] 1.填空
(1)长江沿江地带地势,以 和 为主。
(2)长江沿江地带属于 气候,夏季,冬季,四季分明;,年降水量在1000 mm以上。
(3)长江沿江地带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江西的钨矿,湖南的锑矿,的铅锌矿,江西 的铜矿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产地。2.简述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在地形上有何差异。答案:1.(1)低平平原 丘陵
(2)亚热带季风 炎热 温和 降水丰沛(3)大余 冷水江 水口山 德兴
2.长江上游地区是山地,中下游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地形。※板书设计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②长江纵贯东西,航运发达。(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 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④自然资源丰富
※活动与探究
长江沿江地带位于25°N~35°N之间,同它纬度位置相同的西亚、北非等地气候干旱,试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长江沿江地带气候与其不同。
穆圩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主备人:刘成龙 审核人:刘成龙 时间:
第八章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本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板书)[讲授新课]
1.要求学生按下列步骤画出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①画出长江干流略图。
②标注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
③标注出西部地区、沿海经济带的位置、长江沿江地带。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①以长江为横轴连接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构成了什么样的图形?(英文字母“H”形)②读图说明为什么长江地带具有纽带作用。
③沿海地带与西部地区各自的经济发展优势是什么?
④从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入手,具体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重点说明长江沿江地带“H”形经济格局略图和纽带作用的意义。长江沿江地带是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纽带。第一,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第二,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第三,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第四,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3.引导学生完成课本活动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的南北辐射作用。
①对照图8.18、图8.26,在图8.23上填绘出嘉陵江、汉江、赣江等支流及名称,绘出在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交汇的南北铁路干线并标出名称。
②结合中国政区图,说说通过以上这些交通方式,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可以影响到哪些地方。③具体描述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
4.让学生在完成活动1的基础上,思考回答下列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是哪一个? ③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哪些方向辐射? ④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经过学生回答后教师对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基础、动力、方向、意义进行总结。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的双重地缘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汉丹线、成渝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他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热量较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生产部门,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承转过渡:为了进一步增强沿江地带的整体实力,现在正在建设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完成活动。
2.谈谈你的看法。教师简要说明。
承转过渡: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注意发挥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等优势,形成经济带,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请同学们结合教材78页的阅读材料分组讨论问题。①莱茵河流域经济带形成的有利条件。
②莱茵河流域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地带在形成条件、纽带作用、辐射作用等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③学习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的基本思路有哪些。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学习世界著名沿海产业带的基本思路。第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第二,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
承转过渡: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河流关系密切,长江沿江城市大都是凭借便利的河运发育起来的。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板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0页的“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学习活动。
①思考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的干支流有何内在联系。(城市多分布在干支流的交汇处)②在图中圈出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区。
③举例说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作为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最大的商业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④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异。(上游城市密度最低,下游城市密度最高,中游城市密度居中)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0页活动1中上海辐射作用的相关内容和活动2中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作用,分组讨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然后教师依据学生讨论结果,强调长江沿江地带城市与其辐射作用的关系。
长江沿江地带拥有许多城市。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课堂小结]
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反馈练习] 1.选择题
(1)京沪铁路经过下列哪个城市()
A.武汉 B.南京 C.杭州 D.上海(2)在武汉交汇的铁路线有()A.京九线.京广线 C.汉丹线 D.京沪线(3)被誉为“九省通衢”的城市是()
A.上海 B.重庆 C.武汉 D.杭州(4)长江最长支流在下列哪个城市汇入长江()
A.上海 B.长沙 C.重庆 D.武汉(5)关于上海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最大城市 B.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全国最大的科技教育中心 D.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2.绘出长江沿江地带“H”形经济格局略图。简述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答案:1.(1)BD(2)BC(3)C(4)D(5)C 2.略 ※板书设计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
※活动与探究
结合所学内容、分析黄河沿岸没有成为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的原因。(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
第三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
第一单元 描写景物
习作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2.由例文的写作方法,迁移到描写景物要达到抓住特征、展开想象、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要求。
3.选择校园的景物,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4.引导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的个性化活动”。习作重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课前准备
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喜欢的景物,仔细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和同学交流。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积累 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洞庭湖,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我们另一个美丽的家,那是哪里?
生:校园!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再观察我们美丽的校园了,你是不是也把你的观察所得与同学们交流了?(生答)新学期开始,又有许多小朋友转入我们学校,如果你是“校园小导游”你会领着他按照怎样的路线参观?你想给他介绍哪些景物?想好了自己列个提纲,把要介绍的景物按顺序列出来,重点要介绍的作个标记。
二、尝试 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1.由“情景”过渡到习作要求,再过渡到课文《桂林山水》,回顾课文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运用。
2.用学过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我们的校园哪儿最美”。3.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方法指导:
(1)一处景有很多的景物组合而成,介绍时,不仅要注意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而且要注意介绍这些景物的布局或者位置,这样别人读了才会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2)引导学生欣赏写景的片断(<七月的天山>的第三自然段),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大家认为最美的地方介绍的具体细致,从而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的,让学生明白:只介绍景物的名字,而别人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没有抓住特点。特点就是“什么样子”的,是与其他事物不一样之处。对于眼前一种静止的景物而言,形状、颜色、气味的不同都是特点。如果动态的来看,随时间的变化,景物所出现的变化,也是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看,景物所呈现出的不同,也是特点。写景物,要把特点写的具体、细致。
4.再思考:你要介绍学校的哪一处景物?要介绍这一处的哪些景物?仔细想一想,这些景物美在什么地方。
5.动笔起草,快速成文。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章法有度,情趣兼具 第一步: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3.修改罗索不条理的段落。
(二)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相评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第二步: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发下习作,生自评。
2.向全班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好词佳句,丰富独到的想象,真挚的感情---3.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
4.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不足的地方共同提出建议。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三、共赏佳作,激励写作
1.课堂上师生共赏优秀作品。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协作信心。2.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3. 教师推荐有关表现师生情深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二单元 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习作目标
1.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弄清楚什么是心里话,说的心里话要真实。3.教学生多种方式、多种体裁自由表达。4.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学生语言水平。5.进一步学习鉴赏和修改作文。习作重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要求,弄清楚什么是心里话,准备向哪些人去说心里话,说哪些心里话,说的心里话要真实。课前准备
课前酝酿,想好准备向哪些人去说心里话,说哪些心里话。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积累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师:同学们,最近又几个同学找我谈心,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自己学习成绩提高不快,心里很着急;有的同学说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一点自由都没有;还有的同学说平时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等等。我很感谢这些同学,那么信任老师,把老师当知心朋友。这说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得不够。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如果是高兴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享;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有什么困难,请大家帮你出出主意解决;你们说好不好?尝试
二、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明确要求,拓展表达思路。指名朗读“习作”要求。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这段话里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师生之间的对话,互相启发,拓展思路。2.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1)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教师巡视,倾听,并发现“典型”。2)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3.模拟情境,典型示范。
(1)由老师扮演妈妈(爸爸)的角色,一学生向妈妈(爸爸)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2)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评议。4.教师小结、点评,并强调习作中的注意问题。(1)要明确心里话是向谁说的。(2)心里话的内容要真实。
(3)习作时刻自由选择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称“你、您”。体裁上可以用书信、日记或其他。
三、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1.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2.学生作文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
第二课时
评改
(一)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1.小组内相互朗读习作,相互点评。2.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互相朗读评议。
3.互相推荐学生中写的好的范文,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断,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二)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1.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由学生评选出)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2.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自己组合小组交流修改)附范文:
第三单元 大自然的启示
习作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动植物,寻求发现,或搜集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或有关发明创造事迹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通过交流活动,选好材料和角度,写自己最想写的。既可写活动中的发现,又可写活动的经过或心得。
3、按一定顺序表达,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重点写什么。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习作重点
把观察的重点对象,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或有关发明创造事迹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然后和同学交流。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大自然的一组文章。课下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进行搜集到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或有关发明创造事迹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的资料。
师:这节课我们来交流这些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给小组同学介绍哪些资料?重点介绍什么?重点要介绍的作个标记。
二、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1.由交流过渡到习作要求,再过渡到课文《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回顾课文作者写作方法。
2.用学过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资料中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3.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方法指导:
(1)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启示》。
(2)引导学生在头脑中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3)再思考:你在介绍时,要先说什么在说什么,(确定表达的顺序),介绍的重点是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和安排。
4.动笔起草,快速成文。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章法有度,情趣兼具 第一步: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3.修改罗索不条理的段落。
(二)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相评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第二步: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发下习作,生自评。
2. 向全班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好词佳句,丰富独到的想象,真挚的感情---3.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
4. 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不足的地方共同提出建议。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 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三、共赏佳作,激励写作
1.课堂上师生共赏优秀作品。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协作信心。2.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3. 教师推荐有关表现师生情深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三单元
习作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交流学习收获。2.进一步激发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3.用简练的语言说出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习作重点
如何做到“把经过写具体” 课前准备
1.老师制作课件或准备教学挂图。2.学生准备写作素材。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走进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知道了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保持生态平衡。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他们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给人类许多启发,帮我们人类解决了许多问题。同学们,你们搜集了大量自然界给人类启示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充分展示一下,深入的认识一下这位可敬的老师——大自然!
二、小组交流
1.说说自己搜集的是哪方面的资料,是怎样给人类以启示的,解决了什么问题。或者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也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那些启发,想发明什么?
2.小组为单位发言,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建议。
三、全班汇报
四、师引导写作
1.明确习作内容和要求。内容:a写自己的发现。b写活动的经过或心得。2.指导写自己的发现。3.指导写活动经
五、列好提纲,自由撰写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一、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回扣习作要求,据习作要求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3.修改条理不清楚的片段
(二)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小组优秀习作。
二、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佳作欣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让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提出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3.表扬习作优异者
4.师推荐有关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四单元
习作目的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看图能力,细心观察,从中提取本次作文的核心信息。
2.当堂完成情景描写练习。
3.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激起学生对和平的关注和向往。习作重点
在叙事时,如何做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1.老师制作课件或准备教学挂图。2.学生准备写作素材。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定向观察收集资料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些人物吗?(演示课件)
有战争年代时苏联的小夜莺、中国的小雨来、朝鲜战场中的黄继光,还有一位中国的小朋友,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语 重心长的信。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也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相同点,同学们在学习时发现了吗?
2.学生交流
二、指导看图写文
1.回顾中国的历史,侵略者的铁蹄曾使这片神州大地蒙羞。世人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使得多少中国百姓骨肉分离,流离失所。一位外国记者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情景。(出示图片,从各个角度演示图片)
2.看到这张照片,第一眼看到了什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1)小男孩的衣着
生: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衣着,他肯定是没有亲人的关心了,衣服都破了,光着两条腿,太可怜了。
师:就是这样的衣着。(板书:衣着)不仅如此,这个孩子刚刚经历了一场灾难,炸弹就在他的身边爆炸,此时已经分不清身上哪里是泥哪里是血。
(2)小男孩的动作
生:我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小手,他大概是太害怕了,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只有他一个人,他的两只手因为害怕都紧紧地攥在一起了。
师:多么无助的孩子,这位同学关注到了孩子的动作。(板书:动作)(3)小男孩的神情
生:最先吸引我的是孩子的神情,他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恐惧,我想刚才发生的事情太可怕了,他张着嘴正在拼命地哭喊着。
师:说得多好呀!(板书:神情)想想这可怜的孩子大声哭喊着,他会哭喊些什么呢?
师:他的妈妈在哪儿?他的家又在哪儿呢?有同学对这张照片有了解吗?
师出示:1937年“八一三”事件之后,8月28日正午,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炸死了正在车站等车的市民2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孩,坐在被轰炸过的铁轨上号啕大哭。一位供职于美国报系的中国摄影记者赶到现场,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站台上拍摄下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
看来这张照片中的唯一人物牵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4)周围的环境
这里原来是上海火车站,应该是非常热闹的地方,可现在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瓦砾,我想远处肯定还有爆炸声,小孩的父母可能就在这场爆炸中死了,而且他可能就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眼看着亲人死去,是多么痛苦呀。几分钟前有可能还是相依为命的一家人,几分钟后却失去了亲人,这是何等的痛苦,是这场残酷的战争让无数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怜的孤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
(5)师简介照片的时代背景
(6)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结合实际围绕画面表现中心。
三、写话传情
1.布置习作
看到这张照片,除了对儿童的同情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和平是我们所向往的,和平也是人们获得幸福、快乐的根本。今天我们由一张照片说起,谈了很多,说了很多,就请你利用下节课的时间把我们刚才聊的也记录下来,完成一篇习作。
2.理清结构。3.确定题目。
4.生自由书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一、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回扣习作要求,据习作要求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3.修改条理不清楚的片段
(二)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小组优秀习作。
二、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佳作欣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让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提出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3.表扬习作优异者
4.师推荐有关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五单元
习作目标 :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习作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要求。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A 内容具体 B 写出真实感受 C 题名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使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誉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范文: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4.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5.充分准备展示资料,大胆展示。教学重难点
1.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2.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作文的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二、小组交流自己想写的内容,并请组员提意见。
三、小组推选组员在全班同学面前讲。
四、同学评价,主要针对写作要求和语言积累来讲。
第二课时
学生习作:
一、学生写作。
二、教师个别指导。
三、同桌互相交流。
四、推荐代表交流。
五、师生共同评议。
六、独立进行修改。
记一次植树活动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奋力钻出土壤,树枝悄悄抽出嫩芽……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妈妈带我去农场种树了。
一下车,我们就领了小树苗,又拿了大铁锹,走到一大片梨树边上。我们首先找到一块空地,先让小树苗躺下来休息。然后,我就拿起铁锹干了起来。铁锹很高很沉,开始的时候,我拿着它直打晃。后来,几经磨合,我总算能让它听话了。可是,虽然土很软,我却每次只能铲下很少的一点儿。妈妈看见后边演示边告诉我:“让锹头往下伸,用脚踩在铁锹头的边上使劲儿往下踩。再往上翘就会铲起来很多土。”我按照妈妈教的方法,还真是不错,一下一下的快了很多。过了一会儿,我挖的坑有些模样了,再抬起头来看妈妈挖的坑,还没我挖的深呢。我就得意地说:“妈妈,咱们比赛吧!看谁先挖好!”妈妈笑了笑说:“好!孩子。树坑宽60-70厘米,深一米左右就够了。”我头也不抬的边挖边说:“知道了。”就加紧挖了起来。我想,我一定要给小树苗建造一个安全的家,让它很舒服、很快乐地成长。又经过一段时间无言的劳动,我和妈妈都把树坑挖好了。于是,我们开始协作了。当我们让小树苗在它的新家里站好之后,就一个人扶着树苗,一个人填土,很快就把小树苗栽好了。
看着刚栽好的小梨树, 我开心地笑了!我希望小树和我一起快乐成 长!这次植树活动结束了。当我依依不舍的离开农场时,农场的孙伯伯说:“希望你们常回来看看。”我想“我一定会常回来看这个小伙伴的。”因为它孕育着希望,还叫我懂得只有播洒汗水,才能收获甜美……
孩子的话:
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我写了一个很长的开头,介绍了农场情况。可是,老师说,如果开头写得太多,就容易使文章头重脚轻,而且和中心联系不紧密的内容要略写。她还强调,写文章也要懂得放弃,有时候放弃会更美……所以,我只好忍痛把那一段删除了。
家长的话:
要想体味丰收的喜悦,先要懂得载种的辛苦。种树收获果实如此,练笔收获能力也如此……相信我的宝贝能理解。
老师的话:
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描述了一次植树活动。记叙文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运用“一下车”、“首先”、“然后”、“开始的时候”、“后来”……等词使得行文井井有条、流畅自然。另外,简洁的开头结尾使得全文紧紧围绕植树活动展开,使得文章紧凑精炼。
写活动是典型的记叙文,所以首要问题是确定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就是考虑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叙述得具体生动。教会学生应用一些表示时间或事情发展顺序的连接词,条理自然清楚了;引导学生回顾当时的所想、所言、所为,把这些描绘清楚,文章也就具体生动了。
第七单元
习作目的:
1.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要求写一个自己尊敬佩服的人,尊敬佩服的原因要通过一两件事写清楚,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筛选素材的能力。3.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所写人物的的可敬之处。习作重点
通过具体的事例把自己所写的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课前准备:
观察所要写的人,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一)谈话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有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你认为谁最值得尊敬、佩服,为什么让你敬佩?这次,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同学心目中佩服的人最了不起,他的事迹是不是也能让其他同学们都佩服呢
(二)出示写作要求,审题 1.读写作要求。2.审题,确定写作对象。
师:这篇作文单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接触过的人太多了,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写谁呢?请同学们在纸上写上三个人的名字,然后再从这三个人当中选一个自己最敬佩的人来写。
生:进一步筛选确定
3.确定写作范围,说说自己课前确定的最佩服的人。
师:什么人值得敬佩呢?这就缩小了写作的范围,因为你熟悉、认识、有过接触的人不见得都敬佩。因此,就要思考要写的这个人一定做过令人感动的事,给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或者是这个人的品质高尚,使人从心里佩服他(她)。
生:同学之间互相说说自己最佩服的人的事例。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1。抓住“敬佩”一词展开讨论。
“我”为什么敬佩他(她)?他(她)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事让“我”敬佩?
在作文课上,师生围绕“我敬佩的一个人”展开讨论。大家承认生活本身丰富多彩,也意识到生活本身应有“意义”,但有的同学一时半会却找不 到下笔的内容,也有的同学心知肚明却难以表达,还有的同学对自己素材不满意,有同学指出,写英雄年代太远,写模范又缺乏相应了解,写见义勇为、写捐钱捐物的高尚举动,生活中又毕竟不是每天都在发生,弄不好别人还嫌“假”。这时教师要做好适时的指导。2.确定中心,选择材料,注意详略得当。
师:同学们,“敬佩”一个人,说明这个人有很多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的文章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地去写,写你最敬佩的那一方面,并且要用一二件事突出表现他(她)的好品质。你要歌颂或赞扬的东西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再围绕中心思想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记叙。写作时要详略得当,重点内容要详细记叙。
同学之间互相说说你打算选取哪几件事来记叙你敬佩的人。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具体事例指导
师: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身上还有许多许多是不仅需要我们用眼睛看,更应用心去体会。比如前两天,我在咱们的校门口,看到一位妈妈的事儿,让我特别感动,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教师表演(一母亲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孩子放学,她走来走去,时常看表,孩子出来后,妈妈把自己的衣服给孩子穿上。)
师: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谈感受。(妈妈很焦急,而且她很爱自己的孩子。)
师:那你能把刚才看到的一幕细致生动的描述出来吗?平时你注意过这样的动作举止吗?注意好词佳句的运用来表现出这种焦急和爱。
4.写好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外貌指导
师:作文来源于观察,你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机会,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然后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我细致生动的描述出来。按一定顺序,完整地观察、描述老师。
总结顺序: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来观察描写,渗透抓外貌特点来描述一个人。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谈老师,现在也谈谈你们,谈谈你周围的同学,可以用刚才观察描述老师的方法来说说他的外貌、他的样子。但是不要说出它的名字,让老师、让同学们猜出他是谁。
生:同学间互相说说所选取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交流 评价。师小结:把一个人些具体的方法:从具体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方面来具体描写一个人。
生游戏:学生说本班学生外貌特点,教师学生根据学生的描述猜出他的姓名。
5.组织学生讨论,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作文,要重点写好几部分,怎样突出人物的品质等,互相启发。在心里列写作提纲。
6.学生动笔作文。
师:同学们,没有人希望自己落后,没有人不渴求进步,赶快动手写出自己的心语吧,老师等候着你们的佳作呢!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章法有度,情趣兼具 第一步: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3.修改啰嗦不条理的段落。
(二)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第二步: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 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展示佳作,师生共评议。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提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3.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4.教师推荐有关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八单元
习作目的
1.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清楚。2.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3.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习作重点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2.把想写的内容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课前准备
搜集平时积累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一)导入激趣,拓展思路
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二)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合作交流,开拓思路,激发兴趣
(一)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最想写什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1.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确定自己想要写的内容。2.在写作前可交流一下自己所要运用的写法。
(二)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实事,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三)学生起草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章法有度,情趣兼具 第一步: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3.修改啰嗦不条理的段落。
(二)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第二步: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展示佳作,师生共评议。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提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3.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4.教师推荐有关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四篇: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教学计划、总结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4例
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 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二)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1)24+24+24÷2(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270÷30-180÷30(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三)(1)42+6×(12-4)
(2)42+6×12-4
=42+6×8
=42+72-4
=42+48
=114-4
=90
=110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1)100+0=(2)0+568=(3)0×78=(4)154-0=(5)0÷23=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6)128-128=(7)0÷76=(8)235+0=(9)99-0=(10)49-49=(11)0+319=(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 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①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②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标:地。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
,的方向上。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
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三、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四、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º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º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标: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标: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
(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练习:
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内容:第22页例3和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书上插图 小组讨论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答疑解难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
二、复习巩固
1、完成做一做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
三、复习反馈
1、完成练习第1、2两题
2、当堂汇报
(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
教学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学生一个越野路线图,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教学过程:
一、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 小组讨论:
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
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 描述行走路线 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
描述行走路线一个越野车队,四个赛段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5分钟、35分钟、5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千米
描述行走路线讨论:为什么第一赛段的路程与第三赛段路程长短差不多,时间却相差一倍多?车坏了、路是上坡、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
二、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1)点1的西北方是
起点的方向,点2在起点的方向。(2)说出具体路线:
从起点出发,先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1,再向
偏
方向走
km到点2,最后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终点。
三、开放题:公园游览
度TOP,终点在
第五篇: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教案
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
第一课 生命最宝贵
教学目的:(1)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自然观,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人的生命是独特的 教学方法: 分析、讲授法 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多彩的生命世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地球上有了绿树鲜花的摇曳,有了鸟的歌声、兽的吼声,才有了生机,而有了人类之后,人类更是用智慧与双手创造了地球上的一个个奇迹。套用恩格斯的话说:生命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世界(地球)是因生命而精彩,而在生命创造的精彩中,人类的生命更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要珍爱所有生命,更要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
板书课题:
一、多彩的生命世界(板书)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多彩的生命世界(板书)活动一: 看一看(书上的图片)高原因为有了鹿群、海底有了动植物才有了活力,才有了生机 活动二: 搜集与交流
课前我们让大家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生命实体的照片,大家都通过各种途径收集
许多很有意义的图片,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欣赏、研究一下,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大家注意仔细观察一下我们
边的多彩的生命世界.(图片展示,师简单介绍)活动三: 说一说
通过观察这些多姿多彩的图片,大家一定感叹这些生命的伟大与可贵,自然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多姿
彩,你们心中的生命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简述)板书小标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板书)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活动四: 读一读(书本P4:小鱼的故事)学生简单阅读小故事: 师分析:故事主要人物:“男士”、“小男孩”
他们对待浅水洼中危在旦夕的小鱼的态度:(1)无所谓(2)很“在乎” 思考:到底怎样对待这些脆弱的生命呢?谁的态度更值得我们肯定呢?(学生回答)师: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正是人类和其他众多的生命才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的生命大系统。因此,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有感激之心,应该善待大自然、爱护其他生命。(板书)
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的,友好的。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对大自然的征服其实就是对我们家园的侵略和掠夺。所以,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保
用心
爱心
专心
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道德习惯。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板书)它体现了一种境界、一种文明。
板书: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体现了一种境界、一种文明 活动五: 做一做:(教材P5页)
思考: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们应怎样爱护环境、保护生命的多样性?
写一则公益广告用语,警示人们善待其他生命。(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并检查完成情况)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师:生命是多彩的,但生命又是独特的,请大家思考一下:人与动植物相比有哪些独特的本领?
生:(学生的答案可能会丰富多样,如人能用语言表达、交流思想,人能制造生产工具并利用工具改造世界,人类创造了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教师引导(如金字塔、大城市建筑群、航天飞机等),以加深学生印象。)
师:从金字塔、万里长城、蒸汽机、计算机、航天飞机„„来看,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无不体现出人类伟大的创造力,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哪一种生命能如此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生:只有我们人类!。师:(进一步引导)那么人类之所以能如此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归根到底在于什么呢?教师出示漫画——“苹果树下的牛顿”。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漫画,并设问假设苹果打在了猴子头上,猴子会想到什么? 生:(猴子想到的是可以美餐一顿了,把苹果吃掉。)
师进一步引导:但苹果落在牛顿头上,牛顿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苹果之所以会落地是因为地球有一种引力,从而发现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出人类最聪明、最具智慧(板书)。
正如恩格斯所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这也正是人类生命独特性的突出表现。
(1)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板书)师:人的自然性其实已不仅仅简单地是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生物的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因此,认识人类与其他生命的区别,应主要认识其社会性。①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板书)人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生产劳动,进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并不断推动社会的前进。这种创造力是其他生命所不具备的。只有人类才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
②人类有思想、有智慧。(板书)有意识地能动的改造世界是人类特有的本领,因为有思想、充满智慧,人类才有法律、道德等行为规范,才有科学、教育、文艺等方面的发展,才能思考未来,才会关心社会、关注世界。
(2)认识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板书)
师: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也各有不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7页对话)
①生理:容貌②心理:性格、兴趣 ③社会价值:理想、价值 活动六:说一说——独特的自我:(教材P7页图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8页:我就是我)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干世界,生命丰富多彩,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生命都以独特的方式生活,每一个生命都因有独特的价值而存在,世界也因你、因我而精彩。愿大家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你独一无二的智慧去构划未来,用心
爱心
专心
用你独一无二的双手去开创未来。
(四)课后作业
1、为什么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怎样理解人的生命具有的独特性。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与其他生命不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一些学生对人与动物的共同点仍认识不请.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教学目的:(1)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
(2)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学生的 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生存能力教育(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个生命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每一条生命都是珍贵的。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板书标题
一、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二)讲授新课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生命,人生的一切无从谈起,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必须有生命这个基本载体。只有有了生命,你才能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奉献他人和社会。
活动一:读一读 想一想(P8)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呼喊“生命之火万岁”?
(生命、健康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讨论回答后阅读教材P8页最后一段教材)
板书: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活动二:看一看 谈一谈(P9)(体会生命的欢乐、美好)
请你向大家介绍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体会生命的美好。(指导学生看图,讨论回答问题)
板书:生命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当然,生命中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这是正常的。欢乐和痛苦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生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板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和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活动三:算一算,想一想(教材P9页)(讨论回答)
板书:生命是短暂的、不可重复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讨论:人生命的可贵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当点拨)资料: 生命的价值
2、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板书)(1)学会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师: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大家对相关法律了解多少?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的法律知识)
因此,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明确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用心
爱心
专心
(2)增强自我保护(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页第一段)
板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①威胁生命的因素
活动四: 画一画 说一说 威胁我们生命的因素就像一个个青面獠牙的魔鬼,那么,你认为这个魔鬼最可能是什么?请用绘画的形式把它表示出来,并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它。
(学生独立思考并画出威胁生命的“魔鬼”。之后上台展示并讲述为什么认为它是最有可能威胁生命的因素。用画魔鬼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学生的讲述挖掘学生身上的教学资源,通过其切身感受体会生命确实要面对许多威胁。)
活动五: 读一读,谈一谈(P11 亚伦.拉斯顿的故事)
分析:拉斯顿在面临如此困境时,要保全生命,惟一可行的办法:自行截肢。想一想:这时,拉斯顿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拉斯顿,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为什么?(阅读、分析、思考,体会在两难情境中作出选择的艰难,学会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体验人生中遇到意外时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困难和坚强。充分挖掘教材,进一步体会求生意志的意义,在活动中使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主题得到内化。)活动六: 谈感受
拉斯顿的经历也许非常特殊,但的确求生的意志常常会创造生命的奇迹。我们身边或许就有这样的奇迹。请把你知道的事例与你同组的伙伴分享。然后,请把你们组最感人的故事与其他组的伙伴分享。
师 听了生命奇迹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谈他们从生活中了解到的或从网络中查找到的事例,然后谈体会。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或他们查找的事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求生意志的重要性。)
当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有求生的意志,也要有求生的方法。②学会求生的方法(学生讨论)出现地震时的情况,发生火灾时的情况,遭遇持刀抢劫的紧急情况,家中煤气泄露的紧急情况„„
我们该怎么办呢?(指导学生讨论回答)(阅读教材P12页—相关链接:生活中的自我保护)
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在你外出时,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
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尽可能结伴而行。
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不走小路。
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歹徒面部。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乘公共汽车,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3、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是无可取代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因此,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板书: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三)课堂小结
用心
爱心
专心
本课的最后,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冬天里父亲砍掉了一棵枯树,但到了春天却惊奇地发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圃 嫩绿的新芽。于是父亲对孩子说:“当时我真的以为这棵树已经死了,树叶掉得精光,光秃秃的杖子不断往地上落,一点活力也没有。现在才知道,它确实还活着。孩子,不要忘了这个教训,不论处于任何状态,决不要在事先就得出消极的结论。耐心等待,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到来。所以我们应该——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四)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了解威胁生命的因素,掌握一些社会安全知识.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气氛活跃.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教学目的: 1.认识生命的价值,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2.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激发创造有意义人生的热情。教学重点: 1.“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2.“让青春更美丽” 教学难点:
1、“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 2.“创造使人充实,使人高尚,使人快乐” 教学方法: 分析、讨论、辩论、讲授法 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二课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热爱生活 从点滴做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2)导入语:(见教材P13页标题下引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段名言既强调生命的宝贵性、不可重复性,更强调人应该提升生命的价值,不可碌碌无为度人生。这段名言催人奋进,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
我们应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呢?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
(二)讲授新课
一、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
1、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人的价值也是这样。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是指他对自身有什么意义,而是指他的存在和活动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所以说,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
板书: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1)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活动一:
读一读,想一想——阅读教材P13—14页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王选、庄玉荣他们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王选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为民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从中也赢得了社会的的尊重,他的人生价值就是通过这种创造和奉献来体现的;而庄玉荣则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美化、净化了城市,在给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的同时她的劳动也得到了社会的的承认,从而来实现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她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由此可见。一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创造和奉献。
①创造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
读一读 说一说——阅读教材P14页方框内材料,说一说:
雷锋、孔繁森他们在奉献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快乐和幸福)
(学生阅读教材P14—15页材料,从中体会奉献的快乐)教师总结:(见教材P14页正文最后一段)②创造和奉献使人充实,使人高尚,使人快乐 思考讨论:
①为什么创造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
(因为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之中。人类要吃穿住行,社会要发展,这就需要人们有所贡献,否则,人类将难以生存,社会将难以发展。真正懂得珍爱生命价值的人在享受生活的给予的同时,更会积极地为他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辩一辩: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贡献还是在于索取?(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归纳。)教师总结: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为的,创造和奉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板书)。如果离开了它来谈社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就像离开了源泉去谈论流水,离开了树去谈树枝和树叶一样。)
板书: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为的 创造和奉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
活动二:
阅读漫画 思考讨论:
①谁来说说这组漫画分别画的是什么?他们这是一种什么行为?(„„他们这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②这些平凡的小事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吗?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河,不积小德何以致大德呢!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这些小事闪现着奉献的光彩,体现着人生的价值。)
③这组漫画告诉我们了什么呢?或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命的价值要靠行动实现,需从消失做起。)板书:生命的价值要靠行动实现,要从消失做起
2、生命的价值要靠行动实现
(1)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消失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活动三:
做一做(教材P16页上):
为使生命更有意义,自己在下列环境中应该怎样做?
在家中: 在学校里:
(抽查学生做的情况后,指导阅读教材P16页第一段。)
读一读(教材P16页),思考讨论:
①你对第一、二个同学的言论有何评价?
(第一、二个同学虽有爱心,但不从现在做起,难以让父母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②女同学为什么会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女同学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让父母感到快乐和幸福。)
教师总结:生命价值的实现,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他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社会上:
带来快乐和幸福,为社会做出贡献。
活动四:
读一读,辩一辩(阅读教材P16—17页材料)
有人说,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也有人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创造人生价值。谈一谈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分工不同、个人的条件不同,人们往往会处于不同的工作岗位。正由于各个不同岗位的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满足社会千差万别的需要。平凡的工作岗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重要基础。)
板书: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重要基础
(2)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重要基础
说一说,填一填(见教材P17页下)(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①说说你身边熟悉的人的人生价值是怎样实现的?(父母、老师等)
②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先填后说)
(三)课堂小结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上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的工作岗位?点点滴滴、丝丝屡屡、粒粒颗颗,汇聚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顷,照亮的是锦绣中华哺育的是新的生命。我们不要轻看了自己这一点、一丝、一粒,而应该从一点、一丝、一粒的奉献做起。
(四)课后作业
2、王选、庄玉荣他们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的?
3、怎样理解“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4、为什么说“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
{五}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奉献与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标准,要从现实做起,干好本职工作.课堂上学生讨论十分热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课第二课时(总第4课时)——迈好青春的第一步 教学过程:
(一)情景预设
(1)教师朗诵散文诗——献给中国 5000 万中学生
(二)板书课题;迈好青春第一步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青春—花样年华
活动一:感悟“青春的美好”
(1)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歌词——青春多美好
(2)指导读图——青春的风采(指导学生从多侧面认识体会青春的美好)(3)讲师朗读散文——青春的风采
想一想:为什么说青春是美好的?
(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青春时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活动二:
(1)读一度,想一想——(阅读教材P18页杨乐的事迹,讨论回答问题)杨乐在中学时代的立志和奋斗与后来事业上的成功有何联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杨乐青少年时期发愤图强,努力学习,加强积累与积淀,从而在数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青少年时节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是成才立业的关键时期;青春,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
(2)名篇名段欣赏——阅读散文“为青春喝彩”(教材P19页)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文采飞扬的散文。它由衷地赞地抒发了热爱青春、珍惜青春的美好情感!从中无不感受到青春的美好!
二、让青春更美好
怎么样迈好青春的第一步,让青春更美丽呢?
活动三: 议一议——从小确立远大的理想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何意义? 说一说——自己的理想追求是什么?(以上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青春时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
历史上的大多数名人、伟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伟大事业,这与他们从小立志是分不开的!
(介绍教材P19页材料)
活动三:读一读,说一说(阅读教材P20页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① “三位建筑工人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一个人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板书)
(1)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是灯塔;理想是前进的动力,是风帆;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撑,是支点。青少年要早立志,立志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一个没有树立远大理想的人,很难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当然立志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并树立远大的志向,同时还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板书)
(2)要珍惜美好的时光
②今天的学习与创造生命的价值有没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
(青春是美丽的,也是易逝的,要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珍惜时光。)
③今天的学习与创造生命的价值有没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
(自身素质提高是创造人生价值的需要,提升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今天我们努力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懈的人生追求的体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创造人生价值。)(板书)
(3)要努力充实自己
读一读,说一说(阅读教材P21页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④这份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生的价值靠行动实现,需从现在做起)
⑤对我们来说,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锻炼、每一次活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努力做有益他人、社会的事,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添上亮丽的色彩。)(板书)
(4)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五)课后作业
(1)为什么说青春是美好的?
(2)从小确立远大的理想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何意义?
(3)我们来说,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怎样使青春美好,认识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义.用心
爱心
专心
但一些学生没有处理好理想的阶段性目标.第二单元 走进新的学习环境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新的学习环境,自觉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能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完整的自我形象。3.能够正确行使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4.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能力
1.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2.初步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3.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4.转变学习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知识
1.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三课 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我” 重点难点分析
1.“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融入新的班集体”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辩论、讲授法。课时安排:计划用3课时授完。
第三课第一课时(总第5课时)——“新生活 新起点”。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
1、导入新课
想一想:(1)请同学们想一想,当你们开学第一天报到注册后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我是一名中学生了!)
(2)紧接着,你在校园里转了转,面对周围的一切,此时你又是什么感觉?
(新学校,新环境,新同学、新集体,新课程、新任务,周围的一切给了我们全新的感受,给了我们新的憧憬。)
2、板书: 第三课 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我”
教师讲述:
面对新的生活,我们是否能够积极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是否能够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发展自我?这是摆在每一位同学面前的生活考卷,它需要我们用头脑和行动来作答。站在新的起点,让我们携手共进,快乐成长,共同度过这美好的中学时光吧!
(二)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新生活 新起点
一、中学生活新感受
1、进入新环境的激动、兴奋 活动一:填一填,做一做:
(1)填写新学校、新生活的有关情况
用心
爱心
专心
(2)阅读教材P27页第一段。
(3)做一做:说说你对“新生活”都有哪些新感受? 教师讲述:
环境、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心态感受的变化。
同学们在面对新环境、新生活的欣喜兴奋之余,或多或少还会产生一些担忧吧!
2、面对新环境的担忧
说一说:面对新的学习生活自己有哪些困惑和担忧?(结合教材P27页中间的材料。)
板书关键词: 同学 老师——友好相处? 压力大 迅速适应? 教师讲述:
面对这些困惑担忧,我们该怎么办呢?畏缩逃避、无所谓、还是迎难而上?请同学们看下面“相关链接”的内容。
相关链接:(见教材P28页)
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1、是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活动二:读一读(见教材P28页): 想一想 :自己对新的学习生活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如果有,你是怎样调节的? 教师讲述:
面对这些不适应,如果我们不及时进行调整,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那么,应该怎样调整呢?
想一想:面对新的环境,当我们感到某些不适应时,应该怎样调整呢?(学生阅读教材P28页正文,思考讨论回答。)教师讲述:
面对新的环境,我们首先要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当你感到某些不适应时,就要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节,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2、是确立新的追求目标 读一读,说一说:(见教材P29页材料)
从这位世界冠军的成功秘诀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教师总结:
材料介绍了日本著名马拉松长跑世界冠军山田本——不断确立新目标,不断创造新成绩的事迹。
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树立目标,并且要学会把目标分解开来,一步步地实现。
板书: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确立新的目标,是我们在新环境中成长的需要。
生活好比旅行,目标就是旅行的线路,失去了线路,只好停止前进。可见确立目标对我们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怎样确立前进的目标呢?
我们在确定目标时应该注意:目标的确立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不能过高或过低;目标的确立要全面,应使自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目标的确立还要有层次,实现的过程要循序渐进等等。
下面我们就来试着给自己制定初中阶段的新目标吧!
做一做:(见教材P29页)
3、加强自我管理
上小学的时候,由于我们年龄小,很多事都是由父母帮我们做的。比如,早上起床是父母叫我们、上学由父母接送、学习用具、生活用品都是由父母为我们操心。现在我们进入了中学阶段,开始了中学的学习生活,那么中学生活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动三:看一看,想一想:(学生看教材中的两幅漫画,讨论回答问题)
中学生活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学生讨论回答)
(中学生活要求我们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教师讲述:
这两幅漫画向我们介绍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情景,一幅是生活方面的,一幅是学习方面的。我们要学习这两位同学,学会自我管理。
中学生活要求我们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自我管理,即心理上克服依赖性、学习上做到自主、生活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
想一想,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自我管理呢?
(自我管理,要求我们:在学习上做到自主,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生活上做到自理、自立,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学习生活的节奏,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做一做;自我管理——计划与行动
在生活上: 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到自理、自立,克服依赖心理,尽可能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 ;
在学习上: 自觉、自主,学会动脑、动手,探索、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 ;
其他方面: 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等。
(三)本课知识点(让学生在书上划出下列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
1、制定我在初中阶段的新目标。
2、怎样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怎样融入新的集体,做好集体的主人?
(五)教学后记::学生回答比较热烈,但未能抓住要点,大多讲生活上的自理,没有更多的从自律、心理上去思考。
第三课第二课时(总第6课时)——“新集体 新面貌”。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1)导入新课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走进了新的班级体,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家”。新的家给了我们新的感觉!(2)板书:
(二)新集体 新面貌
(二)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读图(教材P30页):这四幅图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班集体带给个人快乐、温暖、力量等。
1、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想一想:你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是什么样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良好的班级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明的纪律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议一议:良好的班级体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良好的班级体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读一读:(见教材P31页)
材料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集体温暖中获得新生的中学生黄小曼的真实案例,用活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生的实例告诉我们,集体对个人成长所起的作用。正如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其才能的手段。”
2、融入新的班集体
活动二: 读图,议一议:①在新的集体生活中,上述同学的言行合适吗?(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②作为新班集体的一员,怎样融入新的集体,做好集体的主人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2—33页内容,讨论回答。)(1)我们要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阅读教材(P32页内容)
想一想:怎样才能建立起淳朴、融洽的同学关系?(指导学生讨论回答—)做一做:(见教材P32页)
(2)要遵守班级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
纪律是集体利益的可靠保证。因此,遵守班集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是融入集体的重要表现。
(3)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班级体添光彩
读一读:——“爱管闲事大侠”的自述
想一想:你对文中的“我”是如何看待的?他的所作所为体现的是什么?
(文中的“我”的行为是一种主人翁意识的体现;他的所作所为,为集体增添了光彩。)
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是集体的主人,我们该向“管闲事大侠”学习,树立主人翁意识,认真完成班级体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参与班级体的各项活动。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议一议:(见教材P33页)(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三)本课知识点(让学生在书上划出下列知识点)(1)良好的班级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2)良好的班级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明的纪律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3)良好的班级体,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4)融入集体,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要遵守班级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班集体添光彩。
(5)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如果我们能做到主动、热情、真诚,能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学间的竞争与合作,就能建立起淳朴、融洽的同学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和同学一起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6)纪律是集体利益的可靠保证。遵守班集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是融入集体的重要表现。
(7)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四)课后作业
1、你认为良好的班级体是怎样的?
2、良好的班级体对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3、我们年个个秒毫 怎样融入新的班级体,做好集体的主人呢?
{五}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对集体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但一些学生对如何在集体中与同学相处仍较含糊.第三课 第三课时(总第7课时)——新自我 新认识。教学活动过程: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情景预设
(1)板书课题:
(三)新自我 新认识(2)情景导入:(教师朗读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的“自我认识”,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想一想:从乔丹的话中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
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得最好;人是发展变化的,今天的你看上去好像很完美,但明天的你就可能显出缺点来。
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古人就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呀!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人贵有自知之明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者所不明。”古人一再告戒我们,人无完人,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活动一:读一读(见教材P35页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李小双成功的经历说明了什么?(李小双之所以能够敲开成功的大门,就在于他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思考讨论回答:
①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即使伟人、名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
②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呢?(见教材P35页正文)相关链接:学生阅读寓言——“自以为是鹰的穴鸟”
想一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了什么?(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过高评价自己的危害。)
二、描绘清晰完整的“我”
1、正确评价自己的基本方法
(1)要学会掌握全面看问题的方法(学生阅读教材P36页第一段)
活动二:看一看,说一说——这两名同学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学生阅读教材P36页第一段)
(这两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两种表现:一是自负,二是自卑。前一个同学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这样就会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不四进取;而后饿同学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就会灰心丧气,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要想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2)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生阅读教材P36页第二段)
说一说:自己同意“3岁看大,7岁看老”这一观点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6页第二段后回答问题)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观点是错误的。用静止的僵死的观点看问题是错误的,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发展的观点也是看问题的基本方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我们要真正做到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还要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活动三:阅读情景对话——
说一说:这些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这三名同学分别通过自我观察、与他人对比、以及别人的评价等途径,得出了对自己的正确认识。)
①自我观察 板书:自我评价的途径 — ②与他人对比
③别人的评价
教师讲述:
对别人的态度和评价应冷静、客观地分析,做到既尊重事实,又善于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唐太宗李世民总结历史,得出了警世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当然,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方法和途径还有一些,例如成长记录、自我测验、在集体中认识定位等等。
活动四:做一做——自我评价测试(见教材P37页,指导学生按教材的要求完成。)
(三)本课知识点(让学生在书上划出下列知识点)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呢?):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明己之长,知己之短,才能确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才能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3)正确评价自己的基本方法:
①要学会掌握全面看问题的方法;②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4)了解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①自我观察法 ②与他人对比法 ③别人的评价
(5)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呢?(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明己之长,知己之短,才能确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才能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四)课后作业
1、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有何重要性和必要性?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各是什么?
(五)教学后记: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课堂上学生能评价自己,但不全面,有的害怕其他同学嘲笑而不敢说,须要教师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四课 知识让人生亮丽
教学方法:本课内容采用分析讨论法、阅读法、自主探讨学习法以及讲授法等。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三课时授完,每框用一课时。
第四课第一课时(总第八课时)——“学习—成才的阶梯”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
1、导入新课
社会总是在发展的,社会中的个人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发展,人生的价值也才能在个人的发展中得以实现。正如引言中所说的“生活像一首歌,只有学习才会识谱哼唱;人生像一本书,只有学习才能成就辉煌。学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用心
爱心
专心
板书:
一、学习——成才的阶梯
(二)讲授新课
学习——成才的阶梯“ 想一想:哪位同学能说说,你对这个标题是怎么理解的?或着说这个标题告诉我们了什么?
(标题告诉我们,学习对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活动一:结合自己学习的体会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讨论学习对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想一想,说一说:
学习对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指导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同学们依据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谈了学习的重要性,谈的很好。归纳起 来,学习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
2、学习可以增长才干; 3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讨论学习在这三方面的重要性。
1、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 活动一:(见教材P38页)(学生阅读材料后讨论回答思考题)
材料展示的是一篇《居里夫人传》的读后感。想一想:读后感中的“我”,为什么“内心总是涌动着报国的热情。”?为什么“无论再多风雨,我也能选择坚强。”为什么“我终于知道,怎样才能避免在生活中迷失方向。”?
(是因为居里夫人的勤奋和刻苦,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从而提高了我的品德修养。)说一说:你读过哪些好书?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教师讲述: 人的高尚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青少年的心灵就好像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需要用知识的刻刀来精心雕琢。而学习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美丑,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德。
当然,读书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学习不仅仅是看书,看书对人的帮助也是多方面的。这则材料用事实告诉我们,学习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从一个侧面讲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学习可以增长才干。”
2、学习可以增长才干
活动二:结合自己的体会与同学们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完成)
做一做:通过学习,我获得了哪方面的知识。记一记:培根“名言”(教材P39页)
板书: 学习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教师: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板书)读一读:(教材P39页材料)和相关链接(教材P40页)。
想一想:“读一读”和“相关链接”的材料说明了什么?(知识的价值)
3、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活动三:“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问题)想一想:在今天的信息时背景下,我们怎样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关链接:(教材P41页)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学习对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总之,学习是成才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阶梯。
(四)课后作业
{五}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表达了对学习的看法,但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没有用,须加以指导.第四课 第二课时(总第九课时)——“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1)导入: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P41页材料,思考讨论问题)思考讨论:
结合陈章良的事例,谈谈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陈章良之所以能够为国家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就在于陈章良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实现这个前提;假如陈章良的 受教育权利无法实现,他也就无法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他就是有心想为国家做出较大贡献,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见受教育权利对个人的发展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正因为教育对国家、民族,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非常重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板书:
二、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二)讲授新课
1、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讲述:
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有时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相关链接:(见教材P42页:学生阅读链接的材料)
怎样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呢?(1)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生阅读教材P41页内容,思考回答问题)思考讨论:
①我国宪法四十六条的规定首先说明了什么?(说明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赋予公民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②那么,什么是受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 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③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有哪些权利?(见教材P42页相关链接部分)
④我国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这一权利的实现?
(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国家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法律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可靠保障;物质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物质基础;师资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重要条件。)
⑤为什么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材P42页正文)
(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用心
爱心
专心
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因此,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讨论:①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指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讲述:
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因此,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议一议:②如果公民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对国家和个人会产生什么影响?
2、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刚才的讨论,我们解决了观念问题——知道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接下来,我们就要解决行为问题。教育,无论作为我们的一项权利还是一项义务,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都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那么,怎样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化为现实的行动呢? 活动二:(学生阅读教材P43页材料,思考讨论问题)
教材讲述的是西部失学少年马燕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执著追求受教育的权利,以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最终得以重返校园的真实事件。
想一想: ①马燕是怎样珍惜和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当马燕的受教育权利难以实现时,她积极争取,决不放弃;当马燕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实现时,她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教师讲述:
马燕的行为就是在以实际行动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他用自己艰苦的努力实现了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的权利。她的行动既实现了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又履行了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1)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 ②什么是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
相关链接:什么是“义务教育”?(见教材P44页)
(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小学>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共九年,所以又称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教育。
活动三:搜集与交流(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最后总结。)教师总结:
目前,不能完成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有两种情况:一是青少年受教育权被侵犯,难以继续学业,如:父母不履行供子女上学受教育的责任、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等;二是青少年不愿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厌学、逃学、中途辍学等。
③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④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呢?
(遵守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问题。)
①我们应怎样做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呢?(见教材P44页)
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动四:读一读:全面发展的好榜样
做一做:你打算怎样争做全面发展的中学身个的(见教材P44页—45页)(3)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积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读一读:(教材P45页材料)想一想:
①哈佛大学校长的演讲告诉我们了什么呢?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青年一代在学习上应该努力的方向。)
教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5页)思考讨论问题。
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未来社会的合格劳动者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等。)
③要达到这些要求,我们该怎么做呢?(必须在完成义务教育 的基础上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漫画:
思考回答:
漫画为我们展示的是什么?
(展示了新时代人们追求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活动五:做一做(教材P46页)(指导学生认真完成)
反省自己学习的态度和表现,看看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谈谈自己的打算,并对自己将来的学业做出规划。
(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本课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
1、谈谈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2、怎样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我们怎样以实际行动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六)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力同时又是义务,知道怎样以实际行动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第四课第三课时(总第十课时)——“学会学习”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1)导入:“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是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雅克•德洛尔的一段话。他还指出:“学会学习,转变学习方式是作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2)板书框题:
(三)学会学习
二、讲授新课
1、转变学习方式
(1)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 活动一:(见教材P46页)阅读材料思考讨论。
议一议:“我们”为什么会赢得胜利 ?(材料主要体现了合作学习,也渗透了探究学习的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转变学习的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所以我们取得了胜利。)
想一想: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 ?(说明学习方法对成功是致 管重要的,告诉我们转变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习不是只停留在书面知识上,而是要主动、积极地探究,并且 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彼此之间的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交 流中撞击出成功的火花。
(2)转变成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怎样转变(学生先阅读教材,在进行活动)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人们在观察事物、理解事物做出反应时所具有的独特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感情上和生理上所产生的种种反应的总和。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如前例材料)
活动二:交流——
说一说:在平时的学习中,自己采用了哪些 学习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相关链接:几中常用的学习方式(见教材P47页)
2、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1)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活动三:读一读,想一想——
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不要金子,而要点金术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述)教师讲述:
活动四:出主意,想办法:(P48页)
想一想:◇ 这两位同学的问题出在哪儿?
◇ 请帮助两位同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两名同学一个是学习方法不对路,一个是盲目学习他人的方法)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并说明好的学习方法的标准:符合认识规律、符合自己个性特点。这两
位同学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活动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阅读情景材料,按要求讨论回答)
要求: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分学科进行总结,并征求一下同学和老师的意见。教师讲述: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是不是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很容易 地搞好自己的学习呢?
(3)再好的方法也离不开勤奋和努力
有些学生总是想找一种一劳永逸的学习方法,不愿付出自己的汗水。学习没有真正的捷径。读一读:(教材P50页材料)
想一想:这份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
教师讲述:教材提供了哈尔滨男孩董志成如何学习的案例,这里面包含了好的学习态度、方式、方法和习惯等诸多方
面。在这里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一些好的学习方式、方法和习惯等,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学习没有捷径,学习的奥秘就是:端正的学习态度,自强不息、刻苦好学的学习精
用心
爱心
专心
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板书: 态度 + 精神 +习惯 + 方法 = 效果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六:比一比 说一说(教材P50页)
◇ 以上哪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 自己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它给自己 的学习带来了什么好处? 教师讲述:
三、课堂小结
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联系紧密,可以说后两者是前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化。从学习方式的转变到学习方法的选择,再到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由一般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面对信息时代我们应该转变学习方式,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四、课后作业
1、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法?
2、“再好的学习方法也离不开勤奋和努力”(辨析观点)
3、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不好的习惯?你打算怎样改正?
六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 主动说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探究了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影响.第三单元 相逢是首歌
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尊重、宽容、诚信、与人为善等是交往的品德。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2.进一步树立尊师观念、民主平等观念;尊敬老师,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能 力】
1.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地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朋友交往的能力。
2.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增进师生情感;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
【知 识】
1.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及危害。
2.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的方式。
3.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懂得学生应该热爱尊敬老师;知道学生应怎样与老师交往与沟通。
4.知道礼貌是交往的必要前提。第五课 友情伴我行
教学重点:“让友谊之树常青”是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慎交友”以及“交友要坚持原则”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1)采用情境教学方式。(2)采用案例教学方式。(3)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和图片,也要辅以适当的多媒体手段。运用有利于教学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五课 第一课时(总第11课时)——播种友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利用教材引言部分导入本课的教学)
友情是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 拥有一种博大的力量。
可见,友情是财富,生活离不开友情,人人需要友情!
那么,我们如何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情呢?
板书框题:
(一)播种友情
(二)讲授新课
1、生活需要友情
活动一:问卷调查——你有知心朋友吗?(见教材P57页)想一想:如果你是被调查着,你会怎样回答呢? 议一议:从这份调查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友情是每个人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更是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生活中离不开朋友,人人离不开友情——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朋友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培根。
这一切都说明“生活需要友情”。(板书)
(1)生活需要友情(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P57一段。)
板书: 生活离不开朋友 人生离不开友情(2)友情的作用
活动二:阅读材料(教材P58页)
想一想:在学习上,自己曾经得到过朋友的帮助吗?
材料讲述了肖雨、沈冰和刘旭“三人组合”,在学习中增进了友情,友情又促进了学习的事例。
同学们的经历和材料中的事例告诉我们:友情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
板书:友情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
①友情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 活动三:读图——说一说
◇自己最知心的朋友是
他(她)对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帮助是 教师讲述:
通过读图以及自己亲身的经历,我们认识,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在取得成绩或获得成功时;当出现缺点和犯了错误时 „„ 是友情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使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板书)。
②友情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使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读一读:(见教材59页)(学生阅读,教师讲述)教师讲述:
材料叙述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邓稼先和杨振宁,两人从中学、大学、留美学习期间
用心
爱心
专心
乃至工作后,生活中互相关心,学术上共同探讨、切磋,特别是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坦诚相见,相互砥砺的事例。通过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友情,进一步告诉我们同学、朋友之间不仅是学习合作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更是人生道路上的挚友。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马克思的名言也说明了友情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
2、克服闭锁心理 积极寻找朋友(1)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
活动四: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教材P59页)
议一议:(引导:许娜的苦恼对她的正常发展有影响吗?这种苦恼发展下去会有什么危害呢?)
许娜应该怎样摆脱苦恼?
教师讲述:(按教材讲述)(学生阅读教材)
活动五:读一读 辨一辨(教材P60页)
自己有下列现象吗》如果有,请努力想办法慢慢克服。(2)积极与同朋友交往 教师讲述:
仅仅渴求友情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积极寻求友情,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这就要求我们要消除闭锁心理,开放自我,主动与同学、朋友沟通、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活动六:读图、探讨(教材P60页)
A— 读图:感受“活泼开朗的中学生”;
B— 探讨:体会——在下列情况下,自己应该怎样做呢?
想一想:如何获得更多的友情与朋友呢?(如何与同学、朋友积极交往?)(3)慎交朋友 教师讲述:
一个人交的朋友如何,对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与正直、诚实守信、见多识广的朋友交往,不仅能坦诚相待,理解宽容,还能凭借其独特的见识及时指出自己品行、认识上的缺点与不足,对自己的学习、发展提出诚恳的劝告,帮助自己上进。相反,交上一个坏朋友,就会受到坏的影响,对自己的成长不利。因此,在积极寻求友情、热心交友的过程中,一定要慎交友,切不可随随便便,良莠不分。
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交友?(交友应遵循什么原则?)
(在交友时,我们要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设问:什么是益友、诤友、损友? 相关链接:(见教材P60页)
(三)作业
1、为什么说生活需要友情?
2、我们应如何与同学、朋友积极交往?
3、“近朱着赤,近墨着黑”的古训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四}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交情是生活必不可少的,明确交情的作用,但对怎样进行交往仍较含糊.第五课第二课时(总第12课时)——让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同学、朋友、友情的重要性!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
用心
爱心
专心
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交朋友、和同学、朋友建立友情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交朋友,怎样建立友情!
二、讲授新课 板书框题:
(二)让友谊之树常青
1、平等•尊重•真诚” 活动一:(材料P61页)阅读讨论:
说一说:自己愿意与上述哪些同学交朋友?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从中应体会到:与同学、朋友交往,首先要做到平等、尊重、真诚(板书)。
(1)交友三原则
板书:平等、尊重、真诚
想一想:为什么要做到平等、尊重、真诚?应该怎样做到平等、尊重、真诚呢?
(2)怎样做到平等、尊重、真诚(教材P62页)
板书:平等相待 彼此尊重——尊重朋友自尊心 以诚相待 以心相交
2、理解宽容
活动二:
想一想——如果与到下列下列情况,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1)要理解宽容(学生阅读教材,细心体会,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
朋友相处,难免出现分歧、摩擦、争执等。但如果我们理解、宽容朋友,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他人,对他人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友谊之花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绚丽!
读一读: ——宽容(见教材63页)
(2)要坚持原则(教师按教材讲述,板书重点词)
板书: 原则 理解、宽容 真正的友谊
活动三:我该怎么办?(见教材P63页)
请为这个故事续写可能的结尾: 小方 „„
参考结尾:小方这次不答应他的要求,说:“那可不好,考试成绩不能作弊,我相信你会考好的。“在小方的帮助和鼓励下,小袁考出了好成绩。他们不仅是学习上的好伙伴,更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3、关爱 • 帮助 活动四:
想一想: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么做?(指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述)教师讲述:
在人的一生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任何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都需要来自同学、朋友的关爱和帮助。
想一想:当同学、朋友遇到困难和不幸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师讲述:
我们应该毫不由于地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所能给予热情的帮助,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幸灾乐祸。如果只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想到别人,而在平时不主动帮助、关心、支持他人,就很难寻求到知心朋友,发展真挚的友情。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
活动五:读一读。
想一想:材料中的郑冬伟、郑晓晨和俞伟之间的友情是怎样日益加深的? 教师讲述:
用心
爱心
专心
材料提供了郑冬伟、郑晓晨帮助身有残疾的俞伟,克服各种困难,顽强学习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同学、朋友之间用无私的帮助和真挚的友情浇灌友谊之树的感人事迹,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好榜样。
三、课堂小结:
人生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让我们牢记马克思的名言——“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护理。”用“平等、尊重、真诚”去呵护友谊之树,去建立友谊、发展友情吧!
四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明确了交友的原则,案例分析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第六课 师爱助我成长
教学重点:“师爱浓浓”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我与老师交朋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为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应努力做到:(1)采用情境教学方式。(2)采用案例教学方式。(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4)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5)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课时安排:计划用3课时授完
第六课第一课时(总第13课时)——“我爱我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教材引言部分导入本课的教学)
(二)讲授新课
板书框题:
一、我爱我师
1、师爱浓浓
活动一:读图(教材P65页)
议一议:老师给予我们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启发提问:老师从哪些方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从学习、做人、老师工作的特点三方面,体现老师给予我们的爱。)(学生讨论)
(教师结合材料讲述)
(1)从学习的角度讲,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P66页)
读一读:(见教材P66页)(教师可结合材料讲述)
(2)从做人的角度讲,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P66页)读一读:(见教材P66—67页)
(3)从老师工作特点的角度讲,老师的爱是伟大无私的(P67页)名人名言:
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夸美纽斯 读一读:(见教材P67页)
2、热爱尊敬老师
前国家主席李先念说:“尊师重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1)全社会都应尊重老师(教材P68页)(2)学生应怎样尊敬老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应怎样尊敬老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板书 教师总结:
①尊重老师的劳动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讨论:尊重老师的劳动,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方面?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咳后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复习等。注意——上课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或者交头接耳、做小动作,作业马马虎虎等行为,都是对老师劳动不尊重的表现。)
②听从老师的教诲
想一想:为什么要听从老师的教诲?(教材P69页)③对老师要有礼貌
活动二:议一议,说一说(教材P69)
下列要求自己是否做到了,对老师有礼貌还应该做到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强调如下)
(三)课堂小结
老师的爱是伟大、无私的!老师应该受到社会、学生的尊敬。尊敬老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以实际行动尊敬老师,关心体谅老师。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所能感受到的最大尊重或满足之一,就是学生专心听讲和守纪律,教师所能感受到的最大伤害之一也正是学生不专心听讲和不守纪律。因此,尊重老师不仅要在日常交往中,更要在日常学习中,认真听讲、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努力达到教师的要求,这些都是尊重老师的表现。
((四)课后作业
1、老师从哪些方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
2、学生应怎样尊敬老师?
{五}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老师的爱是伟大无私的,懂得怎样以实际行动报答老师.课堂上学生自动检讨平时对老师的不敬,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六课第二、三课时(总第14、15课时)——“我与老师交朋友”;“走进生活”;“我在成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①老师从哪些方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见教材P66—67页)
②学生应怎样尊敬老师?(见教材P68—69页)
(二)讲授新课
板书框题:
一、我与老师交朋友
1、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
活动一:情境体验——“师生恳谈会”
说一说:“师生恳谈会”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板书)教师小结:
新型师生关系应是一种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民主平等的关系。老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良师更是朋友。
(1)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学生阅读教材:P70页第一段。)活动二:议一议,说一说
上述做法可能产生怎样的结果,说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板书)
(2))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交往
想一想:为什么要主动与老师沟通?(见教材P70页)读一读:(见教材P71页)
用心
爱心
专心
想一想:“我”怎样和老师成了为好朋友的?
(我学会、并能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从而和老师建立起了和谐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2、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1)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活动三:读一读,议一议(教材P71页材料)
议一议:自己在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是如何处理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按教材内容简述。)(2)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
生活中与老师产生一些误解或矛盾是难免的,作为学生要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误解或矛盾的方法和技巧。即,用恰当的方式解除相互间的误解或矛盾,师生关系才会更融洽。
那么什么是“恰当的方式“呢 ? 活动四:“你会怎么做?”(材料见教材P72页)
(找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材料,让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我会:„„。)教师小结:
任何人一生中都可能犯这样活那样的错误,老师也不例外。当发现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在给老师指出错误时,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
3、走进生活
(1)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活动五:读一读,说一说
①谢涛在交友中存在什么问题? ②告诉谢涛今后应该怎么做?
(谢涛在交友中违背了交友应遵循的原则——“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在和朋友相处中失去了原则。因此,只讲“哥们义气”,不讲原则,使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谢涛今后应该吸取教训,交友要讲原则,在讲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友谊。)(2)活动在线
①交流与同学、朋友发生争吵时,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或其他方式来化解矛盾,从中学会与同学、朋友交往的正确做法,提高处理与同学、朋友之间矛盾的能力。
(创设此活动,是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考或用其他方式化解矛盾,提高处理与同学、朋友之间矛盾的能力,以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教师之道同学们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的做法。)
②利用休息时间为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或为老师制作一张贺卡,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增进师生感情。
(创设这一活动,是为了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增进师生感情。)
4、我在成长
(1)对真挚友情的认识有什么新变化?
(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人需要友情,生活离不开友情,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情。)
(2)过去世怎样与同学、朋友交往的?今后将怎样与同学交、朋友交往?
(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明确与同学、朋友交往的方法技巧以及应坚持的原则,让友谊之树常青。)
(3)简要回顾自己升入初中以来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情况,并谈谈今后的打算。
用心
爱心
专心
(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进一步感受友情和师爱的重要,以激发关心同学、朋友,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与同学、朋友、老师友好相处。)(4)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5)我还希望
(6)倾听他人的心声
(“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我还希望”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与同学、朋友、老师交往方面,自己还有哪些困惑和问题。为了自己的成长进步,还希望做点什么,有什么要求。“倾听他人的心声”的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同学、老师、家长的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在与同学、朋友、老师交往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扬长避短,再接再厉。)
(三)作业
1、怎样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2、交友的原则是什么?
(四)教学后记:通过学习,懂得学生与老师交友的原因及方法.但对老师的错误仍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须下一节课加与指导.第四单元 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第七课 做自尊自信的人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行动赢得自尊”和“扬起自信的风帆”。教学难点:“自尊无价”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1)采用情境教学方式。(2)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方式。(3)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等。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运用有利于教学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七课 第一课时(总第15课时)——做人要自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见教材引言部分)
由此可见,自尊、自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做自尊自信的人。
2、板书课题: 第七课 做自尊自信的人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做人要自尊
1、自尊无价
在家里,父母们常常告诫孩子要有自尊心;在学校,老师们常常教育学生要自尊、自爱;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人们议论,说某人自尊心太强等等。可见,自尊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尊呢?
活动一: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77页材料)议一议: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 ②描述一下自己在哪些场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教师总结:
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合爱护;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想一想:自尊都有哪些表现?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表现为自我尊重合自我爱护; ②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待。)
以上我们认识了自尊,直到了自尊的具体表现。那么自尊对一个人来说究竟有哪些意义呢!
2、拥有自尊的重要意义
(1)自尊的人积极向上
活动二:读一读,议一议(教材P78页材料--1)议一议:徐悲鸿勤奋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 教师总结:
徐悲鸿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为了维护祖国和个人的尊严,他发奋学习,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是促使人奋发进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会勤奋努力,不断地充实发展自己,积极进取,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2)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自尊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尊重,就谈不上尊重他人,更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说:“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想一想:为什么只有自我尊重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呢?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尊重,就既谈不上尊重他人,更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这句话里面所包含的意思是,一个不自尊的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就不会约束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形象,也就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同时,一个不自尊的人,也认识不到自尊对于人的重要性,不会尊重别人,而不尊重别人的人是不可能赢得他人尊重的。
读一读,议一议(详见教材P78页材料)
讨论回答:为什么“拿破仑并没有怪罪布里昂,反而称赞道:‘问得好!’”?
(因为拿破仑看出布里昂是一个自尊的人,因此布里昂赢得了拿破仑的尊重,受到了称赞。)
(3)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活动三:读一读,想一想(详见教材P79页材料)想一想:你为孙天帅感到遗憾吗?
教师讲述:
教材选用了河南打工仔孙天帅面对企业外方老板的淫威,拒不下跪、愤然离厂的感人事例来作为引领。在这个事例中,面对企业外方老板的淫威,有的工人跪下了,而孙天帅却宁肯失去工作也不下跪,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尊与不自尊的人能否维护自己的尊严一目了然。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自尊的人有强烈的荣辱观,懂得自爱、自强,能时刻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形象。相反,不自尊的人,即使别人有侮辱自己的言行,也不能以正确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板书:
二、用行动赢得自尊
1、维护人格,不损国格
活动四:读一读,议一议(详见教材P79页材料)
①朱自清的行动说明了什么?
(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宁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做有损人格和国格的事。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②自己还知道哪些用实际行动问护人格和国家、民族尊严的事例?讲给大家听。教师讲述:(详见教材P79页教材)
2、发展自我,赢得尊重
活动五: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80页材料1、2。)议一议:
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一个人要赢得他人尊重,就要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②为真正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自己打算怎样做?(阅读材料2后讨论回答)
(要通过自己的执著追求、勤奋学习,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3、尊重他人,获得尊重
活动六:读图,想一想(见教材P80页材料3)想一想:
①他们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吗?
②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呢?(尊重他人有哪些要求?)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
(三)课堂小结
自尊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尊表现为自我尊重合自我爱护。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怎样才能赢得自尊呢? 自尊需要我们用行动来赢得。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维护人格,不损国格;发展自我,赢得尊重;尊重他人,获得尊重。
(四)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自尊,明确拥有自尊的意义,但如何才能获得自尊却把握不好.第七课第二课时(总第16课时)——“成功需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人失败的原因。”
可见,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有自信。
2、板书框题:
(一)成功需要自信
(二)讲授新课:
一、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活动一:不要小瞧自己,相信自己能行(详见教材P81页材料)想一想:
①材料中女生成功的事实说明了什么 ?(自信使人勇敢)
②为什么说“自信使人勇敢”?
(充满自信的人充分相信自己的力量,面对挑战时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机会来临时,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从而成就事业,取得成功。)
1、自信使人勇敢
相关链接:(详见教材P81页材料)
想一想: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英国女科学家弗兰克林因不自信而错过了重大的科学发现的事例,从反面说明自信的重要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2、自信能使人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自强不息 活动二:困难面前的华罗庚
议一议: ①困难面前的华罗庚是怎样做的?
②当你遇到困难时,是怎样对待的?
3、自信能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活动三:体会杨扬获胜后的喜悦
想一想:杨扬的成功除了自身所具备的实力外,还得益于什么?
(每一个人都具有相当大的潜能。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相信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是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自信是潜藏在心中的“巨人”,我们要成功,就要赶快唤醒它!西方有一句谚语,是说一个人的成绩永远也不会超出他对自己的估价,讲的也是同一个道理。)
相关链接:“我能行”
板书:
(二)扬起自信的风帆
1、发现自我优势,找到自信的的‘支点’
活动四:欣赏自己(详见教材P83页材料)(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教师讲述: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天生我材必有用,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发现这些优势,就能找到了自信的“支点”。如果一个人总是以为自己“一无是处”,处处不如别人,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自信的人的。
怎样找到这些优势(‘支点’)呢?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而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缺点和劣势,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读一读:(详见教材P84页材料)
大仲马自所以能从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成长为法国著名作家,就在于他找到了自身的优势,并一点点放大自己的优势,从而树立了自信。没有当初的自信,就没有后来的法国著名文学家大仲马。
2、尝试成功的喜悦
如果在一个人的经历中全是失败的记录,这个人是不可能自信的。一个人成功的机会越多,就越能获得自信。
活动五:成功与自信(详见教材P84页材料)
①找出自己2 — 3次成功的生活经历。
②这些成功对帮助自己树立自信又什么关系?
(按教材P85页内容讲述)
3、正视不足,变弱为强
一个人找到自己的优势才能自信,而缺点和不足却恰恰影响自信心的建立,因此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正视,并想办法加以弥补,使之变弱为强,才能树立起真正的自信。
活动六;读一读,想一想(详见教材P85页材料)
王立德自信来自于哪里? 教师讲述:
中学生王立从小就有说话结巴的毛病,影响了自己的自信心。当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决定通过加强锻炼来改掉它。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不放过任何能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尤其是通过演讲比赛的成功克服了口吃的毛病,使自己的自信心大增。
相反,如果对自己的不足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而不加弥补的话,只能使自己更加自卑,失去自信。
用心
爱心
专心
4、克服自卑心理
有自卑心理的人,不相信自己,看不起自己,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久而久之,便形成恶性循环,越是自卑越容易失败,越失败越没信心。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
想一想:
我们该如何克服自卑呢?
相关链接: 克服自卑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
(三)课堂小结
(按板书小结本课知识点及主要内容。)
(四)课后作业
1、为什么说“自信使人勇敢”?
2、我们该如何克服自卑呢?
{五}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成功需要自信,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克服它,认识自卑的危害懂得如何克服自卑.第八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 教学重点:本课的两个项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描绘自强人生”,都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少年需自立”和“人生当自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1)“自主阅读、感悟”的教学方式;(2)案例分析教学方式;(3)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等;(4)分析对比的教学方式等。
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八课第一课时(总第17课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生朗读教材引言部分后教师导入本课的教学)
1、导入语:
在每个人面前都有两条生活的道路供你选择,“依赖、自弃”和“自立自强”这两条不同的生活道路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一条看起来是最舒适的生活道路,到头来却一事无成;另一条是漫长而崎岖的路,路上荆棘丛生,有无数的激流险滩,迎来的却是一片光明。应该走哪条路一目了然。我们新世纪的青少年,前进的路上是激烈的竞争,充满了挑战,要选择的路只能是自立自强。
2、板书框题: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讲授新课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少年需自立
(1)什么自立
活动一:读漫画,想一想:
①漫画中的几个同学在做什么?这表明了什么?(表明他们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②生活中你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请举例说明。
教师讲述: 刚才我们通过漫画形象地感知了什么是自立。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说一说:你对自立时怎样认识的?(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自立就意味着要独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着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自主地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活。)
想一想:
你对“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是如
何理解的?(前者是自立的人,后者是靠人的人;靠人的人不算好汉,自立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汉。)
自立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2)自立的意义 第一: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锻炼和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读一读:“吃苦夏令营”(教材P87页)(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它学生思考问题)想一想:中学学生小军从夏令营回来后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这一变化,形象地说明了自立对提高生活能力和心理品质的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讲述:(见教材P87页第二段教材。“再走向自立的过程中,„„,融入社会。”)
第二: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活动二: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87页材料)(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它学生思考问题)
议一议:自立对自己的成长起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讲述:何小贤成长的过程就是他从自立走向自强之路的过程。可见,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想一想:为什么自立才能走向自强?(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教师总结:
①只有自立,才能克服依赖心理,培养自强的精神,选择自强之路;
②„„才能适应自立社会的要求,不断增强自己的本领,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强者。
活动三:“我在进步”——感受自立的作用(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后进行交流。)
以上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自立以及自立的意义和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怎样才能走向自立的问题,因为自立与依赖是对立的,所以要走向自立,就要告别依赖。
2、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1)要克服依赖性 活动四:“自立协议”(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它学生思考问题。)
想一想:
①从郝丁的经历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郝丁的经历告诉我们了: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的道理。)
②为什么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呢?(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教材P89页第一段。)
(2)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 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它学生思考问题。)
想一想:材料选取了小龙在成长过程中的几个侧面,小龙的成长过程说明了什么?
(说明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这个真实的事例中,小龙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自主地做出决定,对其今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
(因为一个人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做出决定,既包括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及怎
用心
爱心
专心
样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包括在遇到重大问题时的抉择。能否独立地做出决定,是一个人是否做到了自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独立地做决定,并不意味着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相反,他人的意见是我们自主决定的重要参考。)
活动五:请帮他出主意。(指导学生讨论回答。)(3)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一个人要真正地走向自立,除了要具备自立的意识外,自立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少了自立的能力,即使有了不依赖他人、走向自立的意识,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提高自立的能力是走向自立的重要途径。自立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活动六:“自立生活的基本能力有—— ” 议一议:以上这些能力要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得?
(只能是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在生活中反复锻炼。)
相关链接:(见教材P90页材料。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他学生讨论回答。)想一想:“相关链接”中大学生和“小车夫”的对话及大学生认识上前后的变化表明了什么?我们从中应受到什么启示?
(既表现了“小车夫”的自立意识,又让人感觉到大学生从中所受的教育。这个事例启示我们要积极投身实践,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
(三)课堂小结(教师可按板书小结本课要点。)
(四)课堂练习
1、我的判断与选择:(投影)
2、自立自强——我的目标与计划(完成图表)
{五}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什么是自立,怎样才能自立,但学生对怎样自立分歧叫多,须课后加以指导.第八课第二课时(总第18课时)——“描绘自强人生” 教学过程:
一、板书框题:“描绘自强人生”
二、讲授新课
1、人生当自强
(1)自强者不怕困难,积极进取(—从自强精神对一个人人生之路的影响的角度,来阐述自强的意义)
活动一:(见教材P91页)(指名学生朗读材料)想一想:
①在赖晨光走过的生活道路上,始终坚持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②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没谁能打败你,这种精神对陈宁的成功起到了什么作用?
(“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没有谁能打败你。”这正是自强精神的体现,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积极进取;哪怕是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阻力和艰难险阻,也能凭借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不达目的不罢休。)
③自己的进取目标是什么?当遇到前进道路上的阻力的时候,是怎样克服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集体朗读课文这一段。)想一想:
①自强者都有哪些表现?
②自强精神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动二:“大眼睛”姑娘苏明娟
(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他学生思考问题。)说一说:
①苏明娟的行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自己身上具有苏明娟的这种精神吗? 对自己起到了什么作用?
(2)自强不息时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成的民族精神(自强精神对国家、民族的作用)
(学生朗读教材P92页第二段。)
一个人需要自强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链接:“划粥充饥 ”。(学生集体朗读材料)
纵观历史,自强不息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2、走自强之路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活动三:“网上长城”的故事(指名学生朗读材料)议一议,说一说:
在走向自强的道路上,正确的人生目标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结合材料说明)
教师讲述:
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挫折。有了正确的目标,就会找到正确的方向,困难和挫折就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赵蕊蕊正是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立志成为世界上最棒的拦网手,中国的“网上长城”,才能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才能经受住多次伤病的考验,才能使自己的扣球和拦网技术日臻成熟,最终成为世界著名运动员。
为人生的目标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
(2)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活动四:丘吉尔的故事(指名学生朗读材料)
想一想:从丘吉尔的成功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
材料讲述了丘吉尔克服自己的弱点,发奋练习,成为著名演说家的事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要自强,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学生朗读教材)说一说:
①自己有过战胜自己的弱点获得进步的事例吗?
②自己身上还存在哪些明显的弱点?打算怎样去做? 教师讲述:
古人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要自强,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3)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活动五:“神童”的故事 想一想:“神童”的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一个人走向自强的过程,就是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在不断的磨砺中,我们经风雨、见世面,走向自强。我们应从小事做起,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锻炼自己。
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本课知识框架。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教学后记:本课主要是使学生懂得自强的表现和作用;我充分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教学,让学生在故事中明白了道理,避免了空洞理论说教,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起来津津有味,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九课 风雨中我在成长
教学重点:
1、人生难免有挫折和挫折的积极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2、战胜挫折的途径和方法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挫折是把双刃剑”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1)“自主阅读、感悟”的教学方式;(2)案例分析教学方式;(3)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等;(4)分析对比的教学方式等。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运用有利于教学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3课时授完。
第九课第一课时(总第19课时)——“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朗读教材引言部分后教师导入本课的教学)
2、板书标题:“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二、讲授新课
1、人生难免有挫折(1)什么是挫折 活动一:“挫折就在我们身边” 议一议:
自己有过以上类似的挫折经历吗?
自己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挫折是什么?当时的感受如何?
教师讲述:
生活中不知是阳光明媚,也会有风风雨雨。事实告诉我们,挫折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都会遇到挫折。什么是挫折呢?
每个人都有许多美好的期待和希望,为了实现它,都要做出种种努力。当由于受到多种阻碍和干扰而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便是遇到了挫折。
相关链接:“关于挫折”(见教材P96页材料)活动二:读一读,议一议
想一想:
他们遇到的挫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生活中有从来也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吗? 教师讲述:
伟人和名人会经历挫折,普通人也会经历挫折———因为导致挫折的因素太多,人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而不遭遇挫折。(板书标题)
(2)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朗读教材)相关链接:“造成挫折的原因”
2、挫折是把双刃剑
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动三:“挫折具有两面性”
议一议:
搜集有关资料,以“挫折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为题进行辩论。教师讲述:
通过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挫折具有两面性。
挫折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 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激发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两 面性者 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会失去生活的信心
教师讲述:
从挫折本身来看,挫折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会失去生活的信心。挫折对强者来说又是一件好事。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激发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吃一堑,长一智”,使人变得更聪明。从此意义上说,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学生朗读教材——P98页)
读一读:(见教材P98页)想一想:材料说明了什么?
(很形象地说明了挫折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告诉我们:“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活动四:做一做——按要求填写下表:
回顾自己所经历的挫折,说说当时的感受,总结经历挫折的收获 经历的挫折 当时的反应 战胜挫折后的收获
三、课堂小结
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我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吃一堑,长一智”,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生活的风风雨雨锻炼着我们,风风雨雨中我们在成长着!
四、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习学生认识到挫折是难免的.挫折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课堂上学生自觉思考,分析问题,对本课知识理解较好.第九课第二课时(总第20课时)——“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活动一:自己在挫折面前属于哪一种人
2、板书标题:“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
二、讲授新课
1、直面挫折,不畏不惧
活动二:田甜的故事(见教材P99页材料)
想一想:
田甜在挫折面前表现出了怎样的态度? 如果向挫折屈服,她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在挫折面前,如果胆怯、懦弱,经不起考验,向挫折屈服,其结果只能是被挫折所压倒,在生活中将会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失去了奋斗的激情。如果挫而不折,愈挫愈勇,勇敢地去战胜挫折,在生活中将会不断进取,在不断获得的成功中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
教师讲述:
材料讲述了残疾少女田甜不向命运低头,勇敢面对厄运的真实故事。材料中的田
用心
爱心
专心
甜在挫折面前不畏不惧,不胆怯、不懦弱,不向挫折屈服,最终战胜了厄运、战胜了自己,成了生活中的强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挫折,要具有不畏挫折的精神,从精神上战胜挫折。
活动三:“小小交流”
以自己所经历的一次挫折为例,谈谈自己对待挫折的态度及产生的结果。
2、冷静分析,从容应对
活动四:面对这些情况应怎么办? 想一想:面对这些情况应怎么办? 教师讲述:
因为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选准突破口,采取合适的对策,才能战胜挫折。,在分析时也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振奋精神,鼓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P102页材料:
想一想:
依据“三段式”方法,想一想上述这些“挫折感”应怎样克服?
3、自我疏导,自我排解
(按教材讲述后展开活动)
活动五: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用过的自我疏导的方法。(见教材P102页材料)教师讲述:
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一味地自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一块绊脚石。面对挫折,我们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
4、主动寻求帮助
活动六:读一读(教材P102页材料)
当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阅读教材列举的材料,思考问题)
教师讲述: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当遇到挫折时,寻求他人的帮助是很有必要的。遇到挫折时不要闷在心里,应该找个朋友倾诉,或者告诉家长和老师,请求他们的帮助。我们要认识到“主动寻求帮助”,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限于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看问题的角度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对问题产生片面的认识,甚至钻了牛角尖而不能自拔,这时,老师、家长或朋友的一席话,就可能会使人产生茅塞顿开的感觉,对我们战胜挫折是十分有益的。
5、积极进取,探索创新
活动七:他是怎样看待挫折和失败的?(学生阅读教材P103页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庄纳恩﹒恩克对挫折的认识,对其最终战胜挫折、取得成功起到了怎么样的作用? 教师讲述:
科学家庄纳恩•恩克经历 200 次的失败发现小儿麻痹症疫苗后与他人的对话,展现了他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积极进行科学探索的可贵精神和良好心理素质,揭示了他取得成功的奥秘。
科学家庄纳恩•恩克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要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挫而不折,不断前进;要突破习惯性思维障碍,积极寻找新方法、新途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取得成功。
三、课堂小结
我们正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失败和挫折将与我们终生相伴,需要具备积极进
用心
爱心
专心
取的精神和探索创新的热情。只有具备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才能把其当成进取过程中的迂回和曲折,从而避免消极的心理。面对新事物,充满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积极寻找新答案、新途径,才能求新求变,不断创新,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成功。
四、教学后记:本课主要学习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我主要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了遇到挫折应采取的态度,明白只有具备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
第十课 宝剑锋从磨砺出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生活中磨炼自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1)“自主阅读、感悟”的教学方式;(2)案例分析教学方式;(3)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等;(4)分析对比的教学方式等。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运用有利于教学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十课第一课时(总第21课时)——“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在人生的征途上有无数的成功者,他们或许走过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但仔细看他们留下的每一个脚印,上面都清晰地写着两个字——坚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踏上成功之路,要从磨练坚强意志开始,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2、板书标题:“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二、讲授新课
1、坚强意志是重要的心理品质 情景活动一:(见教材P104页材料)
※ 许光达的坚强意志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教师讲述: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意志坚强的人,就是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挫折,走向成功的。
想一想:
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具备哪些优秀意志品质? 情景活动二:哪些是意志坚强的表现
上述行为中哪些是坚强意志的表现?
自己的哪些行为体现了坚强意志品质?举例说明。
2、我们选择坚强
情景活动三:她们靠什么实现了共同目标?
※ 王军霞她们靠什么实现了共同目标?(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教师讲述:
王军霞跟随马俊仁教练开始长跑训练时面临着种种艰苦环境和不利局面。她们为什
用心
爱心
专心
么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训练呢?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国争光,证明我们中国人也能行!”王军霞和队友们靠坚强意志刻苦训练,取得优异成绩,为国争了光。
为什么有了坚强的意志就能有这样的行动呢?(板书标题)(1)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
※ 为什么说“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
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自觉地为达到预定目标而行动,并能使人自觉制止违背目标的行动,抵制住各种不良诱惑,甚至不惜忍受巨大的痛苦和牺牲。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正确与错误、应该与不应该、放弃与坚持等方面的选择。如果具备了坚强的意志,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保证自己人生目标的实现。
情景活动四:议一议
(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缺乏坚强意志的危害,更深刻地理解坚强意志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而有些不该做的事反而作了?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教师讲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同学管不住自己、抵制不了不良诱惑,这是缺乏坚强意志的表现。
(2)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情景活动五:(见教材P106页)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使学生感悟必须以坚强的意志作为保证,才能克服无数的艰难险阻,走向成功之路的道理。)
教师讲述:(教师可按教材讲述)
(3)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 情景活动六:(见教材P107页)
自己有哪些好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坚强的意志,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意志,自觉约束自己,长期坚持不懈,才能逐步养成。)
(学生讨论回答后,朗读教材。)
三、课堂小结
(教师按板书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
《资源与学案》P57——58页——“我的新知识”:
五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坚强意志对成功的作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十分活跃,也说了许多所见所闻,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第十课第二课时(总第22课时)——“在生活中磨炼自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想一想:
※ 为什么说“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见教材P105-107页)
2、板书框题:
(二)在生活中磨炼自己
二、讲授新课:
“在生活中磨炼自己”,怎样磨练自己呢!磨练意志都有哪些方法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1、确立明确的目标
情景活动一:人生目标畅谈
(活动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谈目标的同时,感受有了明确的目标的意义。)学习目标: 工作目标:
意志目标:
„„(学生讨论后教师提出问题。)
想一想:
※ 为什么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教师讲述:
人因为有了目标,才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缺乏目标,人生就会迷失方向,缺乏前进的动力,并会很轻易地被打倒。同时,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
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专注、执著于自己的目标,坚持数年、数十年甚至一辈子,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读一读:(见教材P108页材料。)教师讲述:
材料介绍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为今后艰苦的革命事业而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事例。毛泽东自所以能够自觉地磨练意志,就是因为他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即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2、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阅读教材P109页第一段后,进入情景活动。)
情景活动二:“体操王子”李宁的故事(见教材P109页。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或大问题。)想一想:
※ 李宁的做法对我们磨练意志又和启发?(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教师讲述: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意义的事自己不感兴趣,但要强迫自己去做好,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正是是磨炼意志的好机会。
试一试:选择一件自己以前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去做。
3、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学生阅读教材。)想一想:
※ 怎样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学生讨论回答。)读一读:朱光潜的故事
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学生阅读教材后进入情景活动。)情景活动三: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110页)※ 针对以上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想一想:为什么要坚持从小事做起?
(①从小事做起,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②从小事做起,会增强磨砺意志的信心和决心。)
情景活动四:从今天起这样去做(见教材P111页材料)
每天坚持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按时完成当天的作业。
练习一种技能,从不间断。天天写日记。教师讲述:
这些事虽小,但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也是对意志的一种磨练。
用心
爱心
专心
相关链接:(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回答问题)
想一想:
※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从中我们受到了什么启示?)教师讲述: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从小事做起对磨练意志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磨练意志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意义。)
三、课堂小结
(教师可按板书小结本节课知识点)
四、课堂练习
教师指名学生完成“我的判断与选择”1——5题;(投影)
五、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指导部分练习题。
六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锻炼自己的方法.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个别学生对仍不重视从日常生活上锻炼自己的意志.须个别引导.用心
爱心
专心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