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政治 第12课 法律的尊严教案 教科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知道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能力目标:培养守法观念,自觉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在实践中努力做到与法同行;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学会珍惜自己的权利,养成依法办事的素质;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养成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公民义务的习惯,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解认识法律监督作用,自觉树立监督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作为合格公民应怎样与法同行。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国家建设中依法治理的音像材料、漫画、图片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布置学生查阅我国立法方面取得的成绩、大案要案的审理以及监督的方法等有关信息,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分享。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举例、讲授等。
【教学活动】
环节一:聚焦治国方略——依法治国
多媒体呈现两幅图,分别反映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学生分析两幅图片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析后,教师归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有规则,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的治理也需要规则,这就是要依法治国。
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呢?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然后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83页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
(1)谁治理国家?——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主体
(2)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什么治理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
(3)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治理国家哪些事务?——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的客体
(4)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治理国家要达到什么目的?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目的(5)依法治国的地位如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
教师: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这种制度和法律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领导人看法和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教师组织学生将搜集到的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国家建设中依法治理的音像材料、漫画、图片等进行展示,并交流讨论:依法治国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社会进步、国家安定有什么意义?
讨论结束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完备的社会。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84页的内容,初步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然后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认领”一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专题讲座”。
“有法可依组”活动:(1)说出所了解的我国已经颁布的法律名称并说明这些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2)讲解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即我国的现行法律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归纳:有法可依就是立法。有了法律,人们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国家的各项工作才有准绳和规则。通过分析,我们懂得,没有法律,依法治国便无从谈起。因此,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花大力气进行了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法律体系。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为依法治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组”讨论:(1)我国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什么。(2)如果有了法律,大家都不遵守会是什么样子呢?法律制定后对我们有怎样的要求?
教师归纳: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将法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并发挥作用。如果有法不依,已有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法律一经制定就必须严格遵守。不但公民的活动要符合法律的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也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折不扣地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组” 交流:要用事例说明如何在执法的过程做到“严格、严肃、认真准确、不枉不纵”。(可以结合教科书第86中的阅读资料“公正的测量”,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什么是“严”)
教师:“严”——就是不多也不少。如果不严,会有什么危害呢?如果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钻法律的空子乃至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必然损害法律的权威,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多媒体展示: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7日依法对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一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田凤山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查明,1996年至2003年期间,被告人田凤山利用其担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国土资源部部长的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及利用其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436万余元。案发后,赃款已全部退缴。
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如下的问题理解“执法必严”。
(1)田凤山案发前,担任过哪些职务?(2)田凤山被判刑说明什么?
教师归纳: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肃、严格,做到认真准确,不枉不纵。
“违法必究组”探究:搜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违法犯罪案例,了解他们的被法律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制裁的相关情况,说明每个人只要违反了法律法规,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不管他们地位多高、贡献多大,都不能成为逃脱罪责的理由——“法律面前没有情面可讲”。
教师: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者之间的关系怎样呢?
多媒体展示:
有法可依——前提
有法必依——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重要条件 违法必究——有力保障
教师总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了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证。
环节二:踏上治国之路——与法同行
教师: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
多媒体展示: 35岁的张先生在一天早上被楼上掉下的烟灰缸砸中脑袋,造成三级智力障碍,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经公安机关初步调查,楼上的十几户人家的窗户都冲着路边,也没有封闭,都有扔烟灰缸的可能,所有住户都不承认是自己家扔的烟灰缸。张先生的治疗费已经花掉了十几万元,在无法断定谁是烟灰缸主人的情况下,张先生决定将楼上的所有住户告上法庭,共同承担他的损失。
围绕是与非,赔与不赔,以及如何赔,引导学生展开的辩论。
教师小结:人们自古以来都希望通过法律追求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郑某发现乡政府领导公款吃喝、乱收费问题严重,便以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对乡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了处罚,郑某受到了表彰。
材料二:私营企业主王某任意决定工人上班时间的长短、工资福利的多少,并规定工人每请一天假就要扣除相当于5天的工资。后经工人举报,当地劳动主管部门制止了该企业任意延长工时和迫使工人无偿加班劳动的做法,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思考:为什么郑某受到表彰,王某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教师小结: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如果我们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就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奠定了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础。
多媒体展示:
(1)社区内非法养狗,小狗随地大小便还吓哭小孩。(2)小商贩非法占道经营,屡禁不止。
分组交流讨论:
1.针对上述问题,你会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2.你打算通过什么途径表达你的建议? 3.你的建议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讨论了解以下知识:(1)所谓“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2)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四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检举权。(3)公民监督权的必要性体现在一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二是对于克服目前我国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腐败,保持政府的廉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建议是不可缺少的。(4)公民监督的途径主要有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举报制度;新闻监督制度;其他制度四个方面。
教师总结: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约束不到我们。我说,法律离我们很近。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多媒体展示:
普 法 歌
人人要学法,法律用处大。社会各行业,处处需要它。做人要守法,约束你我他。办事懂规则,生活秩序化。用法护自己,理直胆气大。法前人平等,靠法走天下。胸中有良法,歪邪全不怕。正气大发扬,利民利国家。
【课外作业】
1.分组到当地工商或税务机关调查访问,通过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感受和认识法治的重要性,并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
2.开展“我是中国公民”主题活动,讨论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第12课 法律的尊严
第12课 法律的尊严 1.教学内容分析: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1框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基本要求。中共“十六大”报告再次把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首要要求。
2.学情分析:中学生,虽无权立法,也没有执法权力,但应该守法。但是,作为未来依法治国方略实施者的中学生,应当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和作用,尤其要求其能够自觉守法,以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能力目标:依据事实进行理性分析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形成有法必依,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维护法律的权威。
3.重、难点的确立:依法治国的要求及重要性。
.教法、学法的选择:法律方面的讲解,要多用案例进行教学(1)讨论法。(2)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3)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4)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5)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6)讲解法。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
.
教学内容分析: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2框与法同行主要是:作为一名法制社会的合格公民,我们要尊重法律,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正确行使监督权。
3.重、难点的确立:作为合格公民应怎样与法同行。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2)对监督权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法律在维护人民利益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标:学生熟悉事例分析的方法,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法律,追求公平、公正。自觉遵守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以法律
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用法律保护自己。
第三篇:九年级政治《法律的尊严》同步练习1 教科版
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依法治囯的内涵, 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
2.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知法守法, 自觉用法.二. 知识要点(预习课完成)
1.什么是依法治国?实施依法治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83.8
42.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86
3.在我国.为什么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P88
4.我国建立了哪些民主监督制度? 请列举你知道的途径有哪些?p88.9o
5.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我们必须具什么样的素养?P9O
三. 知识网络 含义 依法治国重要意义 法有法可依遵守法律
律基本要求有法必依的执法必严四者缺一不可尊违法必究
严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正确行使权利权利义务的统一自觉遵守和
与法同行自觉履行义务维护法律
行使自已享有的监督权四.基本知识(预习课完成)
1.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3有○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1○2○3B、○1○3○4C、○2○3○4D、○1○2○3○4A.○2、2007年,我国有59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开始实施,走进我们生活,这表明我国努力实现()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3、中学生享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权利,同时也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它有关网络的规定,这表明()
A、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C、公民先有权利,然后履行义务D、权利是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4、“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将法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并发挥作用,如果有法不依,已有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这说明了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5、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1法律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2法律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仼何组织和○
4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就能实现依法治国 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1○2○3B、○2○3○4C、○1○3○4D、○1○2○4 A、○
6、安微省合肥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李光璋因受贿240万元,获刑13年,并被没收个人财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可以为所欲为B、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C、法律面前领导干部可以与众不同D、公民只要不贪污受贿,什么事都可以做
7、据报道,上海市从方便群众出发,广泛采用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的方式倾听民声,及时了解大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海市的做法()
A、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表现B、赋予了市民直接管理上的权力
C、为市民行使监督权创造了条件D、体现了上海市的通信事业十分发达
8、中南大学二年级学生曹裕就家乡政府因盲目投资等原因负债数百万元,严重影响该乡经济发展一事致信温家宝总理,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曹裕的行为()
A、超越了公民行使的合法权利B、损害该乡政府的形象
C、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表现D、维护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
9、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悬而未决的公民维权事件、经过媒体曝光后都迎刃而解了,这说明()
A、媒体的监督权已超过了有关部门的权利
B、媒体监督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比法律更有效
C、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有效途径
D、新闻媒体可以直接参与政府的行政管理
五.拓展延伸(展示课完成)
1、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工作平台上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他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与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決策、办事情都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集中人民群众智慧。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1)网友们可以提意见并被国家领导人关注说明什么?
(2)如果你也有与国家领导人交流的机会,你将会说些什么?
(3)就我国公民如何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谈一谈你的看法。
2、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国家审计署在对救灾款物审计时,发现2起违法违规事件:一是河南安阳工商联主要负责人擅自将27.11万元捐赠用于购买救灾物资,其中涉嫌以权谋私。二是中国工商银行绵阳涪城支行用“抗震救灾特别费”为本行职工购买名牌运动鞋。上面案件被曝光并受到严肃处理。
(1)审计署的做法表明我们是如何治理国家?这种治理国家的要求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治理国家?
(3)我们青少年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附参考答案:
四、1、D2、A3、A4、B5、A6、B7、C8、C9、C
五、1、(1)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即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我国建立了广泛的、多渠道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群众、社会组织的监督等,以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公民的监督和建议权的充分实现给我们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提供了机会,所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示例: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加强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监督;提高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等。
1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3)○
2公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平和正义是人类永恒的理想。法律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公平
3学做议案,是培养我们的民和正义的象征。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
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好方法。我们要提高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感和能力。
2、(1)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们的生活离不可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我们与法同行,树立法治观念。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这是法治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
第四篇:九年级政治 法律的尊严教教学案(无答案)教科版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7、针对“乱涂乱画、乱贴小广告”这一不文明行为,某校九年级
(三)班同学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并把讨论得出的依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反映给有关部门,这样做有助于()①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②增强学生行使监督权的意识
③增强学生立法意识 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指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说明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含义是什么?
(2)说明怎样推进这一基本方略的实施?
9、胡小燕是首次选出的三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之一。参加会议前,她把身边的工友作为调研对象,始终保持着与农民工的“热线联系”,每天起床后做的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除材料体现的政治权利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4)、你是否对校园周边环境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你应该怎样做?新课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精品资料
第五篇:第12课教案
题目: 第十二颗民族团结之家:
教学目标:
一、交际能力训练目标
1.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围绕“民族团结”的话题,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和周围的民族团结事例,谈谈认识和体会,不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二、汉语知识训练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下列词语。
安静、动听、穿戴、打招呼、大方、带头、敬爱、精致、间、和睦、泡、善于、品尝、朴素、无比、跳。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会下列句子的运用。(1)提起我们家呀,嘿!可真有意思。
(2)二婶性格温顺,待人热情,而且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3)满族和汉族的风俗虽然差不多,但是也各有特点。(4)我为生长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家庭而感到幸福和自豪。3.能用本课所学的汉字“戴、致、泡、善、品、尝、朴、素、跳”组词、书写、使用,逐步掌握识记汉字和用汉字组词的规律。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能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2.通过汉语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学好汉语的信心。教学时间: 7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能在实际生活中来那个货运用本课生字和词。
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词的意思和实际运用。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感恩,使学生体会到友善,宽容,如何对待比自己强的人
教学重点: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教学难点:1.重点掌握态度,安静、动听、穿戴、打招呼、大方、带头、敬爱。等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掌握生词的书写规律。课型,课时:新课,两课时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范读法,领读法,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谈你的家庭生活,家庭气氛怎么样,平时和过节时大家是怎样度过的。
二、阅读课文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句子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记下来问老师,直到读懂为止。提倡在小组中采用合作互助的阅读方式,先自己阅读然后和同学交流,深入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时要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民族团结与和谐。老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例如:
1.邻居李大婶为什么说“我们”家是民族团结大家庭? 2.算一算“我们”家十一口人是哪些人,哪个民族? 3.二婶有些什么特点? 4.三婶具有哪个民族的特点? 5.大家为什么喜欢吃奶奶做的饭? 6.除夕夜,奶奶做了几种饭? 7.“我们”一家人是怎样吃年夜饭的?
8.新年钟声敲响以后,“我们”几个小孩干什么了? 9.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就说“我们”家很有意思? 10.最后一句歌词是什么意思?
11.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我们”家的和睦和团结?
三、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小组中学习讨论,分配学习任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合
作学习。
2.在小组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获得问题的答案。各组可以讨论相同的问题,也可以讨论一两道题,然后互相交流。3.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课文的情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由一个小组的同学提问,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也可以由老师提问,各小组的同学回答。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4.抢答教科书上的课文练习。由学生自己主持,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抢答的题多,回答得正确。
四、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老师可以抽查学生进行朗读,适当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
课文朗读,可以采取领读和抽读相结合、集体读和个人读相结合的形式,争取使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学生的发音错误,教师要有耐心,慢慢帮助他们解决。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词语 看拼音,查词典,学习下列词语。2.从汉字的意思和组合方式学习词语。
作业布置:1.把每个词语抄写五遍 2.预习后面的词语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能在实际生活中来运用本课生字和词。
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词的意思和实际运用。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点: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能运用划,和睦、泡、善于。
教学难点:1.和睦、泡、善于,拖等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掌握生词的书写规律。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范读法,领读法,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师生合作在黑板上听写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语,进行组词、组成词组、造句。
一、听力训练
1.完成教科书课文一课后练习的“听力练习”。
2.老师讲述一个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的故事,突出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然后让学生就其内容回答问题,做练习,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在听力训练上,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听力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说出老师改编课文的地方;听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能够回答出老师的提问即可。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复述课文,要求不看书,凭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复述,尽可能做到完善。复述课文有困难者,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直到他们能够基本上讲出课文的内容。2.进行朗诵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作准备,学生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2)进行小组朗诵表演,小组之间进行评比,看哪一个小组朗诵得好。3.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
课文分为三段,第一至第二自然段为第一段,第三至第四自然段为第二段,第五自然段为第三段。请学生总结各段的意思。
“我们”家是一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一“我们”一家人欢度除夕夜一“我们”一起唱起民族团结歌。
“我们”家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平时的生活中,在过春节时,家里都充满了欢乐、喜庆和祥和的气氛。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一、听力训练 1.复述课文
二、说话训练
三、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熟练地复述课文。
书面作业:写一写“我们”家的幸福和谐气氛 课后反思:
教学题目: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熟读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句型,能结合情景实际运用。
3.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过程与方法:1.运用读书,讲解,小组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并理解课文内容。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感恩,使学生体会到友善,宽容,如何对待比自己强的人。
教学重点: 1.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
2.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教学难点:学习本课句型,能结合情景实际运用。
2.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课件。
教学方法:领读法,讲解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
一、用情景法学习词语
1.不知是谁:不知是谁把我的东西碰到了地上。
2.。。得跟。。一样。。:他说得跟真得一样,我可不会上当。3.的:我们班的板报是古丽娜设计的。
二、用组合法学习句子
第一步: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要学习的词语;第二步:设计情景,运用词语进行表达。第三步:设计情景运用词语。例如: 和睦
师:邻居李大婶是怎样夸“我们”家的?
生l:她说,你们家真是一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啊!师:我们班和睦吗?
生2:我们班很和睦,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师:你们家和睦吗? 生3:我们家当然很和睦。生4:我们家特别和睦。无比
师:大家为什么喜欢三婶的祝酒歌?
生1:她那优美动听的歌声给全家人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和喜悦。师:听了民族团结的报告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2:我们无比高兴。
生3:我们无比珍惜民族团结。
一、用情景法学习词语
1.不知是谁:不知是谁把我的东西碰到了地上。
2.。。得跟。。一样。。:他说得跟真得一样,我可不会上当。3.的:我们班的板报是古丽娜设计的。
二、用组合法学习句子先明确关联词语“不仅„„而且”“虽然„„但
是”的意义和作用,然后运用它们把下面的句子连成复句。例如: 师:二婶怎么样?
生1:二婶性格温顺,待人热情,而且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千干净净。师:用“„„而且”把下面的句子连结成复句。(1)夏天到处是绿色,空气好。好玩的地方也多。
(2)在学校学习大家可以互相帮助。老师还可以指导我们。(3)我们要学好汉语。我们还要用汉语学好数学和科学课。(4)在学习上他经常帮我。他还经常带我去公园玩。师:汉族和满族的风俗相同吗?
生2:满族和汉族的风俗虽然差不多,但是也各有特点。师:用“虽然„„但是”把下面的句子连结成复句。(1)天气很热。球赛仍旧按时举行。(2)考题有一点难。同学们还是做对了。(3)超市的人很多。购买东西还是很方便。(4)你说得都很对。他恐怕还是不肯接受。
尽量设计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学习内容,用所学句子进行造句。口语好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词语、句子说话; 没有口语基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用这些词语、句子进行替换、模仿训练即可。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一、用情景法学习词语
二、用组合法学习句子
作业:朗读课文(三遍)。按课文内容提出三个小题。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谈我们的学校,包括学生的民族成分、大家的学习情况、课外活动气氛、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友谊等。
下面我们来阅读课文,了解一所山区的民汉合校的学习生活吧。
二、阅读理解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的意思。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1)早晨大家是怎样来上学的?(2)校园被什么打扮得更加美丽?
(3)课堂上学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说窗外格外安静?(4)课文写了哪些动物、植物?为什么要这样写?
(5)下课后同学们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又写鸟儿、动物赶来凑热闹呢?(6)民汉合校的生活怎么样?
(7)课文既写学生的生活,同时又写动物、植物的情况,为什么要这样写?
2.回答问题。
(1)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学生口语能力差的班级。(2)在小组中作准备,学生自由提问和回答,获得完善的答案。(3)小组作准备,由一个小组的同学提问,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答对者记分,并获得提问权。3.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课文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第二至第三自然段为第二段,第四自然段为第三段。请学生总结各段的意思。
各民族小学生来到学校上学一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一起上课、做游戏一他们在民汉合校学习、生活得很快乐。
课文讲述了一所山区的民汉合校学生们的校园生活,突出了学生们在学校生活的和谐、有趣和欢乐。
三、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老师可以抽查学生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纠正读音的错误。
学生口语较差的班级,可以由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或是跟录音读,最终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老师领读时,要按正常语速读,要求发音清楚、停顿得当,以利于学生整句模仿读,直到学生看着课文能够自己读。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阅读课文 按课文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按自然段分析课文 作业:口头作业:熟读课文二。
书面作业:写一写这所民汉合校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景。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练习)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二,讲授新课
把练习题先一个一个的让学生在书上和练习本上自己独立做做,老师检查学生做的练习题,然后做对的学生上黑板做,做完师生一起判断正误。
一、听力训练
把课文改编成一篇听力短文,突出民汉合校中各民族学生学习在一起、玩在一起、欢乐在一起的主题。听后做练习,回答问题。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有困难者,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直到他们能够基本上讲出课文的内容。2.进行朗诵比赛。
(1)分小组作准备,学生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2)各小组的同学参加朗诵比赛。然后由学生自己评价,评出优胜小
组。
三、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熟练完整地复述课文。
书面作业:写一写同学们在一起的欢乐和谐场面。关于第六节课的安排
第六节课用于机动,可以结合前五节课的学习,发现学生的不足,通过本课学习进行弥补。此外,还可以安排疑难字词和句子的强化训练。如果汉字多,也可以安排专门的汉字学习。四年级的汉字学习以熟悉汉字结构和运用汉字结构组字为主。
板书设计:第一课:校园里的画(练习)
一、听力训练
把课文改编成一篇听力短文,突出民汉合校中各民族学生学习在一起、玩在一起、欢乐在一起的主题。听后做练习,回答问题。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有困难者,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直到他们能够基本上讲出课文的内容。2.进行朗诵比赛。
(1)分小组作准备,学生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2)各小组的同学参加朗诵比赛。然后由学生自己评价,评出优胜小组。
第六节课用于机动,可以结合前五节课的学习,发现学生的不足,通过本课学习进行弥补。此外,还可以安排疑难字词和句子的强化训练。如果汉字多,也可以安排专门的汉字学习。四年级的汉字学习以熟悉汉字结构和运用汉字结构组字为主。3.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三、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熟练完整地复述课文。
书面作业:写一写同学们在一起的欢乐和谐场面。关于第六节课的安排 课后反思:
教学题目: 第十二课.课文二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本课生词的读和写法,理解生字的部件和结构。
2、学习本课生词,能正确书写、理解生字的部件和结构。3.能正确读准词语的音,理解词语的意思。4.能用“生词语组词而造句;
5.词语讲解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6.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会本课词语使用。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词语的意思,并能熟练的写出词语。教学难点: 能够用词语进行简单的造句。教学方法:引导法,启动法,范读法,讲解法等
教具:字典、课本、黑板 教学内容:
一、掌握词语的读音与词义,并用词语造句。
1.首先老师引导分析汉字结构,找出部件,分析它们在够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功能,用它们来组成词组。学生查词典找出下列词语地词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词语。然后师让生说出自己找出的词义并让他们造句。看拼音,查词典,学习下列词语。
一、汉字学习
分析汉字结构,找出部件(构字的单位),分析它们在构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功能,用它们来构成新字。1.对本课的重点汉字进行分类。左右结构的字:戴、致、泡、朴、跳。上下结构的字:善、品、尝、素。2.形声字“致、泡、朴、跳”。3.会意字。
善:羊大(肥)入口为善(好吃)。品:三个口来品尝。4.形近字比较。
戴——载戴帽子、戴头巾、戴红领巾装载、载物 泡——跑泡茶、泡开水、泡馕 跑步、跑走 尝——赏品尝、尝试、尝一口 欣赏、赏识 朴——扑朴素、朴实 扑灭、扑火、扑去
二、学写汉字
1.教学时,主要应加强部件组合练习,让学生先分析汉字的部件,然后联系以前学过的汉字,找到部件相同的字,得出其中的构字、表音、表意规律。
2.用足字旁、戈字旁、口字底组汉字,然后组词,看谁组得多。
三、分析词语结构,学习词语的组合规律 1.榆树、松树。
具体的事物名+树/车/店(表示“类”的名词)树:苹果树、梨树、杏树、桃树。车:汽车、牛车、毛驴车、马车。店:商店、布店、饭店、鞋店。2.穿戴、飘扬、敬爱、安静。
两个意义相近的动词或形容词组合在一起,表示类似的动作。动词:穿戴、飘扬、饮食、行走、跳跃。形容词:安静、敬爱。
关于口语交际活动
五、总结词语
老师讲解生词的读音和用法。特强调发音。解释本课每个词语的用法。老师去掉拼音,小火车读生词,拿出词语卡,老师出示一个词语,让学生大声地读出词语,对词语进行了比较词性、意义、搭配、造句几个方面要求同学们会认与写词,而且理解词意。学好词为课文大好基础。
四、布置作业:1.用所学的汉字部件组字。2.按组合规律把学过的词分类。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课文二词语)
词语学习词语裂解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课文二)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流利的朗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能只读课文并掌握课文的重要内容。能够复述文内容。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老师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参与生活,提高学生的熟读法和快认识读法。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练的朗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读句子能力。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法,启动法,鼓励法,讲解法等。教具: 字典、课本、黑板,白板
教学过程: 通过学习词语和课文内容进行复习,上一节所学过的词语和课文让学生读写,抽发纸条学生读课文,别的学生一边听一画出读错的词语。后来老师又让全班学生朗读课文,谈话并提问方式来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美术吗?给你们上美术课吗?
二、课文学习提示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生字的音。
四、老师引导学生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并讨论课文内容。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二、阅读理解课文
小组准备,由一个小组提问,让其他小组的人回答,答对者记分。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的意思。老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下面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一、真实交际
口语交际是汉语学习的最终目的。要在已学课文和汉语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话题,联系真实情境进行表达。
这一节课应该完全脱离教科书进行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进行讨论、交流、表演等。老师给出情景,要求学生作准备,并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进行表达。不知道的词语可以问周围的人或老师,也可以绕开不说,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即可。
可以先让口语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示范,然后每位同学在小组中进行口语交际(对话或一个人讲),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补充完善。最后由每个小组的同学向全班汇报。
二、口语交际
1.完成教科书课文一课后练习的“交际活动”。
2.结合本课的话题,设计以下情景,让学生进行讨论表达。情景1:说说我们班由几个民族的学生组成,大家在乎时是怎样和睦相处、互帮互学的。
情景2:不同民族的学生应该怎样和睦生活和学习? 兰、反思、总结全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是否完成交际任务,有何不足。
2.总结本课的学习,肯定成绩和进步,从方法上提出值得注意的方面。3.布置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文一课后练习的“写作练习”。(2)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按照教科书中的提示,自学词语。
阅读课文一,读懂意思,把不懂的词语、句子挑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课文二)阅读课文 按课文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 审批人意见: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