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学案
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学案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案
[课标扫描]列举鸦片战争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知识清单](自主学习)
一、虎门销烟
.时代背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
2.英国的鸦片走私:为了扭转对华贸易
差。
3.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鸦片肆虐产生巨大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
(2)概况: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 海滩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经过
(1)爆发:
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结束: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
3.《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
①中国被迫开放
、厦门、、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协商关税
④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
(3)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3)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1858年)和《
》(1860年)。
4.影响
(1)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2)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3)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 兴起。
[体系构建](教师点拨)
[情景剧场]
场景一
鸦片战争期间,一清军将领想出一个对付英国军舰的办法,在猴子尾巴上挂上鞭炮,然后扔到军舰的甲板上。结果找不到一个可以把猴子扔到英国军舰上的人。
造成这一“天才设想”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场景二
有一诗人叹道:“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场景三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
这段话说明了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哪一因素?
场景四
下表是某同学找到的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的对比。
中国
英国
步枪
射程100米、射速/分钟
射程200米、射速/分钟
火炮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火药
硝含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标准火药配方
由此分析中国战败的直接原因与根源。
场景五
雨果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写到:“有一个世界的奇迹,这个奇迹名叫圆明园……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惊人杰作。然而这个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对圆明园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洗劫,赃物由两个战胜者平分……我们使用教堂的宝库加起来也比不上这座光辉奇异的东方博物馆。”
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他如何看待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场景六
XX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巴黎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法国拍卖行称愿通过拍卖助圆明园兽首回归中国,两个兽首分别以一千四百万欧元的价格被买家买走。对此,中国方面表示强烈反对,中方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附录:根据按照国际战争法规定,“无军事上的必要,非法和恣意地广泛破坏和侵占财产”属于战争罪。它和一般民、刑事案件不同,战争中掠取的赃物既不是民法中的“不当得利”,也不受刑法中的时效限制。一切战争罪犯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其掠夺的财产不管藏在哪里都必须追回。也就是说,这些文物的所有权理应属于中国。
[辩论比赛]
关于鸦片战争,不同的人占在不同的立场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1)“陈腐世界的代表”“贱买贵卖的特权”“对联式悲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观点二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2)费正清的观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
观点三
材料一
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为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诃德了。”
材料三
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3)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4)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观点四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促使中国走出落后的“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社会,开始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化。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度,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第二篇:第四单元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崛起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课标: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课标要求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必修一四单元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好本课对于后面几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教材在前言中指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第一目虎门销烟主要讲述战争的导火线,而对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一句话带过,第二目中主要讲解过程和影响。第三目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而言,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情况和两次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两部分的相关内容需要补充说明。《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初中的教材第一主要讲述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和世界的概况,其中主要与政治和外交比较为主;第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第三,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措施;第四,英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第五,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南京条约》。与高中教材相比较,初中的教材更注重鸦片战争的爆发的整个过程,高中简略了战前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对于鸦片战争的经过做了淡化处理,重点在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一课,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学生对鸦片战争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教材内容讲述过于简单,对其背景和影响等的表述不够全面。高中的学生已基本具备了理性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要是学习中照搬课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高中生多对课本中的隐性的知识内容感兴趣,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历史资料等材料创设历史情景,进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全面客观的历史事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当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的时候世界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即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2)通过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3)通过介绍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难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六)教学方式(1)引导学生分析概括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会运用“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思维分析方法。(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学习从第一手材料中获取信息与辨析历史资料的方法。
(七)教学用具(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按小组的形式摆放课桌。(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多媒体设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1)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通过网上查找资料、教材或者其他参考书)(2)结合课本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3)结合课本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4)依据教材,客观辩证的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新课导入部分罂粟花,这是一种美丽的花儿,它鲜丽夺目,娇艳欲滴,它的果实成熟饱满。可是它却被殖民者用来作为一种武器,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家拖入了痛苦的深渊。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岁月,去回忆那先进与落后并存,文明与野蛮同在的悲怆时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鸦片战争
(三)师生互动部分1.课堂探究部分——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和中国在幻灯片上分别给出一些能反映中国和英国当时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和英国的差别。第一张幻灯片给出四张图片,分别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手工纺织图、英国工厂的机器大生产、中国传统的牛耕图、英国田间的机器耕作。引导学生分析战前中国和英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国还是传统的男耕女织,而英国是及其大生产。第二张幻灯片是也给出四张图片,分别是清政府的军机处、英国议会大楼、清政府的战舰木船、英国的铁甲舰。引导学生分析战前的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而英国则朝着现代民主制度的方向发展。在军事上中国还是传统的木船,而英国则拥有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最后在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完成下表: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项目中国英国政治封建主义,日益腐败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军事装备陈旧,营务废弛船坚炮利外交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设计的意图:通过学生对历史图片的直观感受,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比较得出鸦片战争前英国和中国的差别,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2.虎门销烟(1)让学生结合课本归纳中国和英国的贸易特征,得出英国处于出超的地位,从分分析得出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让学生归纳鸦片对中国的危害(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备废弛、危害身心)面对鸦片的危害,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引出了林则徐的广州禁烟运动,并观看虎门销烟的视频。(向学生介绍林则徐的英雄事迹,面对清王朝的落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并组织人翻译西方书籍、报纸,向中国人介绍西方;面对鸦片的危害,领导了禁烟运动,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3.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回答)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设计意图: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不同的历史观点,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本质分析历史事件。)4.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让学生结合前面的课前探究和课本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1)中国战败的原因:①主观原因:中国制度腐败、军备落后;②客观原因:英国的强大;③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资本主义制度。(2)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通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分析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落后。)5.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那些主权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完整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东南门户大开,损害贸易主权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协定——丧失关税自主权④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⑤《望厦条约》——破坏领海主权(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中国跟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品等条约的内容,认清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6.鸦片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捷克课本和所学的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1)社会性质:中国有一个独立自主、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社会矛盾: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革命任务:由反封建转变为反侵略反封建;(4)思想文化:开始向西方学习;(5)历史阶段:中国近代史开端,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7.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爆发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四万万人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了中国大门,就能大量销售商品,获得高额利润。材料二:鸦战前后中英贸易(单位:万英镑)年份***51846输华商品总值52.496.9239140材料三:国家人口棉纺织品消费量中国3.6亿0.75便士洪都拉斯14600人934.5便士(1)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英国的绵纺织品在中国滞销(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自然经济的抵制;中国消费水平低下;商品不受欢迎;(3)面对这种情况,英国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归纳历史信息,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2)鸦片战争的经过:主要让学生自己归纳,老师主要是提示几个关键的点比如:时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火烧圆明园等!最后老师在幻灯片上打出一些具体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3)《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的内容:在幻灯片打出来,给学生分析一下,主要介绍开放的十一个通商口岸,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来,并指出与鸦片战争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相比较有什么特点(一是遍布整个沿海,二是开始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8.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让学生依据课本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社会性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政治上: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经济上: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清政府的变化:政治上:清政府开始成为列强的服用和工具(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革命(总理衙门、总税务司、京师同文馆);经济和思想上:兴起了至灾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7.思维拓展:(学生分小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你是否赞同上面的说法?鸦片战争在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同时,有没有促进近代中国的发展?参考答案: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站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也冲击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带来了先进生产方式。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部分1.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鸦片战争
结果:中国失败,被迫签订一批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影响
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
结果:中国失败,失去更多新的权益
影响
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兴起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本节课总体上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题作用,整节课上老师基本上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最后思维拓展的设计,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史观分析历史问题。但是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时间很紧,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不充裕。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的讲解有点单调和枯燥,应该提供更多的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凡名家治史都讲究“论从史出”。的确,说任何话都是要有根据的。在分析战争的必然性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引用了较为丰富的材料来给学生以深刻之体验,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比空洞的叙述结论有效的多,也更容易实现师生的互动。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关键是要教学生学会自己分析,教室主要是在关键时候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篇:第12课 看不见的光 学案
第12课 看不见的光学案
一目标导航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知道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2、确定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
3、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军事、高科技领域等的应用。
二名师引领
1、光谱
将色光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红外线
发现者:赫胥儿 位置:红光以外
作用A、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5*10HZ。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C、物体温度越高发射红外线就越多。D、红外线的主要作用是热作用。应用:
A、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
B、工业上利用红外线烘干产品表面喷漆 C、家庭用红外线烤箱来烤食品 D、医学上用红外线来理疗 E、制作红外线遥感器
3、紫外线 发现者:里特 位置:紫光以外 作用:
A、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5*10HZ,在光谱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B、高温物体发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线。
C、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易使照片底片感光。D、紫外线生理作用强,能杀菌。E、紫外线荧光作用器作用强。应用:
A、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的应用。B、验钞机的荧光效应防伪。C、利用紫外线鉴别古画。D、可用紫外线摄影。
E、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
三师生互动 共解难题
例
1、一红色的滤色片上再加上一绿色的滤色片会是什么颜色?
解析:滤色片是透明体,红色的滤色片只通过红色,其他色光被吸收。绿色的滤色片只通过绿色,其他色光被吸收,当两块叠加在一起,所有色光都被吸收,所以是黑色。答案:黑色
例
2、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 色的“光”字。
解析:不透明物体可以吸收与本身不同的色光而反射与本身相同的色光,当红光照到绿字上时,红光被吸收了,却不能反射色光出去,因而看上去绿字成了黑色的了。
答案:黑 绿字吸收了红光故成黑色。
例
3、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
解析: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红外线是光谱里的一种,属于不可见光。答案:C 例
4、下面哪种光可以被用来制作夜视装置()。A、紫外光 B、红外光 C、绿光 D、黄光
解析:靠近光谱中红光的不可见光是红外线,可以利用红外线来作夜视仪,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红外线也可以用来诊断疾病。答案:B 例
5、“手一伸水自来,手一收水自停”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利用 进行自动控制的.解析:人体的温度较高,而且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在某一范围内.人手靠近水龙头时发出的红外线被传感器接受,从而利用电子线路打开水龙头,人手移走了,传感器接受不到手发出的红外线,从而关闭水龙头。答案:红外线。
例
6、叶子的妈妈在银行工作,常与验钞机打交道.使用验钞机可鉴别钞票真伪。叶子好奇地启动家里的一台验钞机,看到钞票在灯光照射下显现出平时用肉眼看不出的数字和字母,这是因为()。
A钞票的某些部位含有荧光物质,只要有光照射就会发光
B.钞票的某些部位含有荧光物质,只要照射它的灯光中含有大量紫外线,涂有荧光物质的地方就会发出绿色荧光
C.灯光中含有大量红外线,能使钞票中的荧光物质感光
D.灯光中含有大量X射线,能穿透钞票中涂有的荧光物质的部分
解析:验钞机的作用是鉴别钞票的真伪.钞票的防伪措施中有一项是荧光防伪,即钞票的某些部位含有荧光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会发出绿色荧光。将钞票放人验钞机中,开启紫光灯,紫光灯中发出大量紫外线,涂有荧光物质的地方就会发光,显示出“50”或“100”的数字或者“YI BAI YUAN”等字母.答案为B
四积累运用 举一反三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____种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光谱,光谱上的各种色光是可见光,在可见光的两侧,还有不可见光,其中在红光之外且靠近红光的是___线,在紫光之外且靠近紫光的是____线,它们都是不可见光。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_____。3紫外线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4____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
5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_____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____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____的蓝光散射得较多。6过量的太阳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哪种光所造成的()。
A、红外线 B、X光线 C、紫外线 D、γ光线 7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 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
8下列事例中应用了红外线的是()。A、医学上的“B超” B、探照灯
C、电视机遥控器 D、手机
9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
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
10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
C、不可见光也可以在空气中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被反射
答案:
1、七 红外 紫外
2、强
3、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能杀死微生物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4、太阳
5、较短 较长 较短
6、C
7、B
8、C
9、B
10、B
第四篇:《鸦片战争》导学案[推荐]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背诵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阐明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3.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在禁烟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认识到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 英国 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那时候,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 中国。
(2)为了 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提示:这是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也是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
(3)右边材料是清朝有见识的大臣 林则徐 向 道光帝 上书时说的话。
(4)意义: 虎门销烟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中英《南京条约》
(1)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 英国 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成为中英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2)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 1840 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 广东海面 ,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攻陷定海,北上直逼天津。1841年,英军占领 香港岛。1842年,英舰到达 南京长江 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3)鸦片战争的结果: 1842 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 《南京条约》。(4)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按提示,仿案例,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案例。内容: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提示: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影响: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1)内容:赔款—— 白银2100万元
。提示:加重了谁的负担? 影响: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2)内容: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提示:对中国有何影响?这对英国有什么好处? 影响: 使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洞开,便利了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
。(3)内容: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提示:对中国有何影响?对外国有什么好处? 影响: 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问题二】探究鸦片战争。
(1)一向以“天朝上国”自诩的清王朝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①主观原因:中国制度腐败、军备落后。②客观原因:英国的强大、制度的先进。③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资本主义制度。
(2)战争过程中,哪位历史人物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林则徐、道光帝、关天培等。原因可以简单介绍其所作所为。
(3)假如你是当时的清朝皇帝,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中国在这次战争中获胜? 选拔军事能将,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全民皆兵,捍卫主权;亲自督战,以振军威;奖罚分明,严肃军纪;不妥协,坚决抵抗。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从鸦片战争中得出的深刻历史教训。
落后就要挨打。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见《导学测评》P1
第五篇: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科目:政治编写人:审核人:时间:2012-8-24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标志、影响;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情况;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2、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目,培养学生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预习案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时间:至
侵略国家联军为主凶;两国为帮凶。
经过:1860年,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后火烧。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平方千米。
二、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战后人们反清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
时间:
领导人:
经过:1851年在发动起义。
定都:年占领南京改为,定为都城。
抗击洋枪队:(1)1860年,亲率太平军几百洋枪队,取得大捷。
(2)1862年,太平军取得大捷,并击毙了洋枪队头目。结果:1864年,由于的联合绞杀,失败。失败标志是。
性质:。
探究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有哪些罪行?
2、根据《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P9,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4、从发动的原因、战争的性质、影响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5、圆明园于1860年被焚毁后100多年间,虽然很多人主张重修圆明园,但因无力重修而作罢。如今,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足以重修圆明园了,于是又有人主张重修圆明园,并围绕“圆明园是否该重修”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你认为圆明园是否该重修?请说明理由。
训练案
1、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基础)
A、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B、清政府制度腐败 C、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落后D、清政府临战时战和不定
2、俄国割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方千米的中国领土的条约是()(提高)
A、《天津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C、《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包括南60多万平()(基础)A、《天津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C、《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4、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战役有()(基础)
A、青浦战役B、慈溪战役C、金坛战役D、上海战役
5、为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同时也为了抢救圆明园十二兽首遗产,圆明园十二兽首纪念币首次铸币(右图)。圆明园十二兽首青铜尊在下列那次侵华战争中被掠走的()(拓展)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中日战争
6、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提高)
A.金田起义B.太平军攻占苏州C.定都天京D.青浦大败洋枪队
7.马克思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下列哪一项最能说明这一点()(提高)
A.英法联合侵华,俄美表面“调停”,实际支持英法 B.《天津条约》中规定外国商船军舰可以到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C.抢劫并烧毁圆明园D.增加通商口岸,扩大商品输出。
8、阅读下列材料:(提高)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3)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4)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