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岳麓版《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农奴制危机和要求变革的呼声;阐明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概述“解放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视频材料,结合教材,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从内因、外因加上主观因素等方面分析,理解俄国为什么进行农奴制改革,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落后
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昭示。
三、考点:北俄国农奴制改革
四、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评价
难点: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导学+问题意识
六、教学课时:2课时
导入新课:
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 “解放者”的身份骑着白马进入巴黎。而四十年后,俄国却在1855年的克里木战争中战败,向英、法和土耳其俯首。沙皇俄国何以从令人望而生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俄国向何处去?
讲授过程 :
一 背景
1、军事:(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更加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腐朽落后。探究:克里木战争的借口是什么?过程如何?实质是什么?
1、战争借口:
2、经过:1854——1856 英法加入土耳其语俄国在克里木半岛
3、实质:俄国与英法争夺土耳其遗产的斗争
4、结果:俄战败 签订《巴黎条约》
5、影响:暴露农奴制的落后
2、经济:(根本原因):俄国落后腐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探究:俄国落后腐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农业、工业落后
3、思想舆论:19世纪,俄国出现要求变革农奴制的呼声:十二月党人起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启蒙:
4、政治: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俄国农奴制
5、外部:受欧美工业革命冲击。
二 方式: 以沙皇为首的封建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三 内容:
(一)经济: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
A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在隶属于他
们的主人。
B 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部分土地
(二)政治:
1、司法改革
2、地方自治
(三)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俄国
(四)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式军事管理机构,促进军事近代
化 四 评价
2、积极:
(1)是俄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转折,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 义的过渡,使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
(2)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扩大了自由劳 动力来源,有利于俄国工业发展。
(3)推动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进步。
3、局限:(1)不彻底性:A沙皇专制未改变,局限于经济基础的改革
B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使日后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2)掠夺性:农民为了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3)引起知识分子不满,农民骚动 探究: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如何?
是由封建地主阶级实行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课堂小结:
探讨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近代化’含义: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
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俄类似西欧的资产阶级自由派运动始终难成气候,民主政 治的发展程度与西方国家相差甚远。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 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 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 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进行军事改革。开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 军事管理机构,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 籍。(5)思想近代化:改革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越 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 愿望越来越强烈,俄国出现了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 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
(6)总之,改革后虽然俄国仍然是沙皇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但却促使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有了更快发展。
高考链接:
(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25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答案】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
结果:战败。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
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008年上海高考34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我们穷人的头上,挥舞着鞭子?
(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l分)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分)
(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答案】(1)农奴制。
(2)批判的,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
(3)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农 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拥有财产、改变职业、参加选举的权利(或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33题)(10分)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略)
①图14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6分)(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第二篇:俄国农奴制改革材料
吕宁思:今天还是俄罗斯历史上另一个大事的纪念日,那就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3月3日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至今已经是150周年,由于那项法令,俄罗斯的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且有权处置自己的财产,农奴制的废除为其它旨在建立俄罗斯公民社会的重要改革铺平了道路。亚历山大二世沙皇也因此,因为这个农奴制度的改革而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
今天,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纪念这个日子,因为俄罗斯的总统们、政治家们都很喜欢回顾历史,他们很尊重他们沙皇的历史,他说他自己也是亚历山大沙皇的观念的拥护者。梅德韦杰夫说,低效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发展目标不够的社会是威胁国家的安全的,并且可能使这个国家走向崩溃。他说亚历山大二世和他的支持者们拒绝传统的方式,虽然这是一项很困难的做法,但是俄罗斯现在已经表示,已经显示它的未来一种前途的路径。梅德韦杰夫希望俄罗斯在21世纪将看到那种有权力,并且有远见的改革者,他继承19世纪改革者的一种未经的事业。
梅德韦杰夫激情演讲畅谈自由 与普京唱反调
2011年03月09日 12:39 来源:青年参考
参与互动(64)【字体:↑大 ↓小】
“美国方面并不准备利用副总统拜登对莫斯科的访问,表露对明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中某些候选人支持或者不支持的态度。”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和欧亚问题主任迈克尔·麦克福尔3月4日在回答媒体有关提问时说,“在拜登副总统的访问中,我们绝不会表露对任何一位俄罗斯总统候选人支持。我们不会去这么做。我们将会见梅德韦杰夫总统,会见普京总理以及其他一些政治家——那些希望并有可能成为俄罗斯总统的人。”
根据美国方面公布的访问计划,美国副总统拜登将于3月8日傍晚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在拜登的访问行程中,除了会见一系列的俄罗斯政要和商业精英,还将访问莫斯科大学以及号称俄罗斯硅谷的斯科尔克沃中心等地。
对于美国副总统将要对莫斯科进行的访问,俄媒体颇多猜测,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迈克尔·麦克福尔所驳斥的“表示出对某位俄罗斯总统候选人的支持”。
当地时间3月3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出席了名为《伟大的改革与俄罗斯现代化》的学术会议。俄媒体报道说,在这次会议上,梅德韦杰夫针对自由的问题,做了罕见的、热情洋溢的发言:“我们不能延缓自由的实现,也不应该对拥有自由的人们感到恐惧„„不能够再拧紧螺栓,多余的、严酷的制度和过剩的控制不是值得庆祝的好事,不能够帮助我们战胜腐败,反而会促成更多的腐败;不能帮助我们提高管理的效果,反而会降低管理的成效。因此,极其重要的是,给予社会和民众自治的可能。”梅德韦杰夫还强调,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已经给今日的俄罗斯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一些人认为,造成俄罗斯在20世纪悲剧历史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成功地嫁接‘自由’。怀疑论者则认为,俄罗斯人民不适合那些重大的改革。我认为,亚历山大二世与那些志同道合者为俄罗斯指点了未来的道路„„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富有生命力的发展道路,不是什么特别的途径,也不是苏维埃的实践,而是正常的、人道的制度。这就是亚历山大二世曾思考的。从历史上看,只有他的选择是最正确的,不是尼古拉一世,更不是斯大林。”梅德韦杰夫激昂地发言说。
俄媒体分析称,梅德韦杰夫3月3日关于自由的激情演讲,更像是自己参加2012年总统选举的誓言。梅德韦杰夫通过表达自己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崇敬之情,向社会提出了另一条俄罗斯发展的道路,即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制度,而这与普京为俄罗斯规划的腾飞之路显然有所差别。
分析人士还指出,在梅德韦杰夫的激情演讲中,还有多处影射普京的内容,比如,呼吁不要拧紧螺栓,就被认为是暗指普京试图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梅德韦杰夫的讲话,无异于往普京的菜园子里扔了石头。”评论人士说。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不寻常的举动以及美国副总统拜登的即将到访,让俄罗斯新闻界躁动不已。人们纷纷猜测,再次强调自由主义风格的梅德韦杰夫将会得到美国人的公开支持,而这可能造成双头领导彻底分裂的明争,也可能造成暗斗中普京失利退出2012年的争夺。
俄《独立报》甚至开始推测普京未来的退路。“不排除拜登和梅德韦杰夫探讨在2012年大选结束后怎样安置普京的问题,也许普京将会担任一个国际职务,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或者联合国的一个什么领导职务。”《独立报》在报道中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
对于俄媒体的种种推测,普京这边表现得很淡定。总理的新闻秘书德米特里·别斯科夫对各种消息表示困惑。“都是些非常让人奇怪的消息,今天似乎不是4月1日吧。”别斯科夫在回应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的相关提问时说。(特约记者 苏清)
第三篇: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原因
直接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农民运动的风起云涌使沙皇的统治陷入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根本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部
工业革命推动,欧美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政治:沙皇俄国强化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
思想: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冲击了俄国社会。19世纪中期,进步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被迫的.被动的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防止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缓和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评价编辑
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资本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司法体系,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从此,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在改革后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奴生活仍没有本质提高,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使命。
1.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俄国历史近代发展的重大转折点。3.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4.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5.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6.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四篇:岳麓版《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一、课标要求:
1、基础知识: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其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归纳其主要内容,评价历史作用
三、考点:王安石变法
四、重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难点:王安石变法的功过评价
五、教学方法:问题意识教学
六、教学课时:2课时
导入新课:
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财政危机和频繁外患极大地威胁着北宋的统治。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以 “ 三不足 ” 的大无畏精神,在经
济、军事、科举制度等方面推行新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变法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推行的?其利弊得失如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王安 石变法的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探究:王安石变法的时候面临怎样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王安石是怎样一一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的?效果如何?
一、背景:
1、根本原因:“三冗”、“两积”引起严重社会危机:(什么是“三冗”、“两积”?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危害是什么?这说明王安石变法面临怎样的关键问题?P34-35)
2、庆历新政的失败加剧了变法的迫切性。
3、个人:王安石个人雄伟的抱负和杰出的才能。
(王安石变法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才能、精神)
4、目的:为巩固封建统治,挽救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富国强兵。
二、时间:1069—1085年
三、措施:
(一)经济———理财(富国:整顿财政,增加政府收入)
1、方针: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
2、措施:①农业上: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含义、作用)
②流通上:市易法、均输法:(含义、作用)
3、成效: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军事———强兵
1、措施:①省兵:精简军队
②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2、成效: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了宋军原有编制,使宋军战斗力有一定提高,改善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三)政治—改革选官制度:
1、措施:①改革科举制度—关键。
②改革恩荫制,贯彻择优录取原则。
2、成效:有利于选拨人才,提高官员的素质,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
(四)教育:
1、措施:改革学校教育
2、成效:扩大选拔人才的途径和灵活度。
四、结局:
1、失败:——元祐更化:1085年,司马光执政,逐步废除了王安石的全部新法,史称元佑更化。
2、宋哲宗亲政,逐步恢复王安石的部分新法。
3、变质 :宋徽宗时,恢复部分新法,蔡京借机行聚敛之实,王安石变法精神已经彻底改变,成为党派之争的工具。
五、评价:
1、性质:探究:王安石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是地主阶级为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以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
2、积极作用:(1)经过新法,政府收入增加,财政状况有所好转;
(2)军队战斗力得以提高;
(3)国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从而维护了北宋的封建统治;
(4)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
(5)王安石勇于改革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同失败原因)
课堂小结:
1、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局限):
①触动大官僚、大地主、富商利益,遭到他们发对,这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②一些地方官执行新法不善,加重了百姓负担,引起民间不满。③宋神宗去世后,变法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④王安石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其变法是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其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统治危机解决社 会矛盾。
2、启示:
① 改革要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顺潮流,应民心。②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③改革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认识改革的曲折性、复杂性。④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要信念坚定,毫不动摇。⑤改革要注意用人适中,以人为本,体现百姓利益。
高考链接:(2009年江苏历史25题A部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要点及解析:
(1)(从材料中寻找、总结关键词句)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措施,指出司马光相反主张的影响)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影响:禁锢了思想**;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从思想文化对变法的影响角度看教育改革的目的)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2010年山东高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
参考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作用重科名资历。(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第(1)问通过材料一中“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可以看出北宋的科举考试重诗赋记诵;“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可以看出官吏的作用重科名资历;第(2)问“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可以看出王安石改革中注重实用为主,改革措施根据教材知识作答,较为简单。
【2007年山东高考题】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4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布置作业(星期
早/晚自习):
教学反思:
第五篇:俄国农奴制改革3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内容标准】
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讲述法与归纳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俄国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教学要点】
重点: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难点:理解1861年改革的性质。【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与此同时极其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俄国,也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新课探究】
一、农奴制危机(背景)讨论明确: 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有一定的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进行。
2、但由于封建农奴制的存在,农奴生活贫困,导致俄国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3、俄国对外扩张战争失败,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4、新思潮的涌动是改革的重要原因。
5、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挽救统治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总言之,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的危机。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二、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农奴制改革的法令和宣言。规定: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享有拥有财产、从事工商等经济活动、参加选举等自由权利;地主不得买卖农民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交纳一定的赎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和宅园地。(教材P152)
2、讨论:如何理解:“农民获得自由时,已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相关材料:
“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为好。” “诸位会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说其改革初衷)
在改革中,地主把最好的土地留给自己。农奴得到土地,按当时市价算仅值5亿多卢布,而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可以说:
亚历山大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积累了大量资金,它的实质是对农奴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
3、讨论意义(P152)
(1)性质上:1861年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3)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
(4)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改革后,俄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4、探究:如何理解1861年改革的性质
点拨:对于一场改革性质的认定,关键要看导致改革发生的原因、改革的内容及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从改革的背景来看,一方面,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另一方面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充分说明封建落后的农奴制无法占用强大的资本主
用心
爱心
专心
义制度,它推动了俄国统治阶级的改革。因此,这次改革是在俄国资本主义和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进行的。
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从改革的影响来看,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综上所述,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应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去掌握相关的知识。农奴制危机,使俄国工业发展步履艰难,这是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新思潮的涌动是改革的重要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要求学生分析改革的内容后得出。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俄国1861年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B)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沙皇专制统治
C、发展资本主义
D、笼络资产阶级,扩大政权基础 2.1854年3月,英、法对俄宣战,爆发的战争是(C)
A、克里木战争 B、葛底斯堡战役 C、克里米亚战争 D、萨拉托加战争
二、材料解析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回答:①材料一的引文讲话的人是谁?(亚历山大二世)
②两段材料反映的都是什么国家发生的什么事件?(俄国发生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地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回答:①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②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③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④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略)
三、问答
5.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什么?你怎样评价1861年改革?(略)
6.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进行。但由于封建农奴制的存在,农奴生活贫困,导致俄国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并使俄国对外扩张战争失败,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挽救统治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