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三下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赶海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读中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想像,练习说写。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本课词语。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作者对赶海的怀念。写字。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疑解题
1、课件出示大海的图像,学生观看,提问: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的大海]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大海里物产丰富(引导学生补充)因此每年都会有好多人去海边旅游,在那里他们会——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引导学生设疑,让学生对本课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2、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自学生字新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一支歌 暑假 舅舅
长须
抓住
逃跑 夹住 大虾 一捏
俘虏
似的 螃蟹
束手就擒
东逃西窜
(2)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区分逃、桃、挑、跳 舅:上面的“臼”要写得扁一些,下面是个“男”,舅舅都是男的。俘:一个人,一下子被抓(爪)住了。
(3)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
4、同学们已经读准了生字,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及时订正字音,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5、交流。通过读课文,你对赶海有什么了解呢?(赶海可以做„„,赶海很有趣)
小结:赶海是指人们在退潮之后捡贝壳、捉蟹、拾螺、钩蛏、踩蛤之类的活动。
三、精读1、5节。
一想到赶海,作者就想到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大海,我的故乡》)课文有两节都出现了这首歌,我们来读一读,有什么作用。首尾呼应。指名读课文
“每当”什么意思?可见赶海这件事让作者难忘呀。一边……一边……说句话 “最爱唱”说明什么? 感情朗读
四、指导写字。作业设计:
a)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b)抄写生字词语。临摹字帖 板书设计: 赶海
难忘
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以读为主,入情入境,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
播放歌曲《大海,我的故乡》这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海边。看,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多么令人向往呀!(出示课件:大海的美丽画面,配上海浪的声音作者一听到这首歌,就想到了赶海这件事。
1、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第2至5自然段。)
二、讲读第2至5自然段
1、讲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个意思?(2)交流。
①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
指导朗读。这句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好,注意了吗?我为什么“闹”?会怎样“闹”?同学们想想看,“我”闹的时候会说些什么话、会做些什么动作呢?看谁闹得好,说话说得好,动作演得好,“我”就带谁去赶海!②到了海边,“我”看到海水“哗哗”往下退,浪花不时回过头来。
你想亲眼看一看这样的情景吗?(点击出示浪花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耳听着浪涛拍岸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作者看到这样的大海
心情变得怎样的?(点击出示文字)指名读。
③我兴奋极了,追赶浪花。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极了”。
板书:追浪花。
2、讲读第3自然段。
过渡:“我”和舅舅一起来到海边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什么有趣的事,吸引这么多的人呐?请同学们边读课文,便把有关语句画下来。还可以在旁边写出你的想法。交流
他们有的——(生读),有的——(生读),有的——(生读)……我也立刻加入了他们的队伍。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我们来边看图边想像,把它们找出来
趣事真多啊!谁来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1)自由读,思考以上问题。(2)结合交流,指导朗读。①“我”抓海星。(板书:抓海星)“摸呀摸呀”说明什么?谁能做做动作? ②“我”捉大虾。(板书:捉大虾)
我”又是怎么捉大虾的?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指名读。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出示大虾图)这只大虾怎么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
③小伙伴捉螃蟹。
过渡:“我”抓到了海星,捉住了大虾,心里美滋滋的。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呢?他们也像“我”一样觉得有趣吗?(3)小结。
同学们,“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板书:趣)“我”摸到了小海星;小伙伴虽被螃蟹夹住了手,但还是很开心;“我”还亲手俘虏了一只大虾呢!
3、讲读第4、5自然段。
(1)细读第4自然段,展开想象:第四自然段没写什么有趣的事,好像跟题目没什么关系,你们说呢?
过渡: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太阳偏西了,我们不得不回家了。瞧,每个人的背篓里都沉甸甸的,用什么词来形容?(满载而归)
(2)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着沉甸甸的背篓,“我”的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迎着腥咸的海风(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这首歌多美啊!现在,每当我听到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时赶海的那件往事。结束语: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作业设计:
1、在同学们的生活中,肯定也有许多有趣的事,请你们回忆一下,下节课我们交流。
2、完成本课的同步和配套练习。板书设计:
赶海
追 浪花
趣 捉 海星
螃蟹
捏 大虾荷花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写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过渡:夏天就要到了,来到河边,我们就会看到——荷花开了,看,课件出示,看到这么美丽的荷花荷叶,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欣赏一下这美丽的荷花。板书课题,齐读(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1、我们今天就跟着作者到荷花池好好欣赏一下——出示(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指图理解,同位做动作
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
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
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2、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
提示:
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
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三、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出示要写的字:“挤、蓬、骨、副、翩、蹈、昨、梦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记忆方法:两个字笔画较多,注意观察。
胀: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裂:上下结构,上下均等。蓬: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逢” 蹈:左右结构,右上“爪子头”。练习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记忆理解字词。
板书设计:
12荷花
花香——美丽——千姿百态——爱 一进门——荷花池 胀
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字词。
教学重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字词,同位互相检查。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说说“我”为什么一进公园就往荷花池边跑去?
3、荷叶是什么样子? 白荷花又是什么样子?
二、精读课文,体会理解。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 “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5)、用“有的……有的……”说话
2、自学第4、5自然段。
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
进行点拨:“我”变荷花的情景;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 风过后…… 蜻蜓、小鱼告诉我……)
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集体交流)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2、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板书设计: 荷花
花香——美丽——千姿百态——爱 一进门——荷花池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意。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理解《望庐山瀑布》意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幼儿班到现在背诵了很多的古诗,谁来背上两首?指名背诵古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就是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写的,你想知道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做的诗吗?请看图画。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理解题目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但我们学过《庐山的云雾》谁能说说庐山的云是怎样的?通过当时的录像我们知道,瀑布也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紫、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点拨)
(1)围绕:烟:指云雾。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2)生:产生。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
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1)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2)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播放瀑布奔流而下的声音)
(3)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4)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5)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抓住:生、挂、飞、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五、指导书写
“紫”上下一样大,上面的此不能写分家。“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练习用钢笔描红。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抄写词语,用一用 板书设计: 13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 绝句》。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绝”、“鹭”两个生字的音。
2、通过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精读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
(1)轻声自由读诗句,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3)指导学生读出舒畅愉悦的心情。
3、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4、(1)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教师随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教师讲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随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
(2)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教师讲解:窗户好像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动,很形象。并随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
是谁透过窗框在观赏这幅特殊的“画”呢?(是诗人自己)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观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畅愉悦)
诗人向门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1)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2)反复练读。(3)练习背诵。四指导书写。
“绝”左右结构,右边是个“色”。左边小,右边大。作业设计:
用钢笔描红。
背诵课文。
抄写词语,用一用。展开想象,扩写古诗。板书设计:
13、古诗两首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习作 4 教学目标:
写清一件事;写好提示语;注意分段描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重、难点:
在写对话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好提示语,并能分段描述。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例文,观察图画内容,起草、修改、交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习作:
1、出示一幅著名运动员刘翔运动会的冠军后十分激动的照片,同时出示三种写人物语言的方式:
(1)刘翔()喊道:“!”(2)“!”刘翔()喊道。(3)“!”刘翔()喊道,“!”
看看刘翔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会说什么?
2、引导学生注意三种不同说话方式中,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3、引出本次习作内容,板书:学写对话。
二、写作指导
1、谈话,这样的对话我们见过很多,哪里还有对话?
2、引出例文:有一个叫陆孝娟的小朋友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碰到一件有趣的事,她把自己和妈妈的对话写了下来——请学生读例文。
3、交流:陆孝娟和妈妈聊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指导并板书:首先要写清一件事
4、出示两篇范本:一篇为结构单一的原文,一篇是课文例文,让学生比较两篇内容完全一样的习作在写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学生在读例文,交流谈论 教师板书:分段描述 写好提示语。
5、出示课本提供的一幅画:燕子和小鱼的对话 交流;这个地方你想去吗? 听一听,能听到什么? 闻一闻,能闻到什么?
想一想:小鱼和燕子会说些什么?
6、学生小组合作,把这幅图画表演出来(尤其注意演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师生合作表演交流点评(强调动作、语言、神态)
三、逐层指导,深入写作
1、补充对话
将燕子妈妈和小燕子来到这里的一段不完整的对话出示,让学生学着补充,合理想象他们之间会说的话,并使用恰当的提示语。
1、接着提供的开头往下,写小鱼和小燕子之间的对话。写之前,再次强调习作要求(即板书)作业设计:
完成本篇习作
板书设计: 学写对话
首先要写清一件事 分段描述 写好提示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点评让学生明白写了提示语能使文章读起来更生动感人,标点符号一定要使用正确才能表情达意。训练学生点评文章的能力,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讲评本次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阅读优秀作文。
1、指名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学生点评。
(1)朗读自己的文章,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他的文章好在哪儿?什么地方还不够?
(2)指名评议。
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尤其语言前面的提示语要准确。再请学生读读自己的习作。指名评议。指名读读自己写得好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三、自己修改、订正。写完自己朗读还可以和同位之间交流。
1、再自己读读自己的文章,订正错别字。
2、读老师的评语,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修改意图。
3、同桌互相交换习作欣赏。作业设计:
把自己的作品拿回家给家长看听取家长意见,再修改。板书设计:习作4习作讲评——学会修改
练习4 教学目标:
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照样子,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口语交际——练习“约请”。学写毛笔字笔画“竖弯”和“竖弯钩”。教学重点:
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照样子,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练习“约请”。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用字词、写好钢笔字。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训练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师生的对话,想想对话中讲了哪几个意思。
(2)全班讨论交流。什么情况下查词典?怎样查词典?(在词典中先查到词语的第一个字,再在下面排列的一串词语中找到要查的词语。)词语中有多种意思时怎么办?
(3)学生尝试在词典中查“神秘”。(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老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分别指名说说“神秘”在词典里的解释和在文中句子里是哪种意思,并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的。
3、练习
(1)学生练习查词典理解“流线型”、“大腹便便”和“绅士”三个词语。(2)交流查词典的结果。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师生谈话,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出示,让学生认清“章、罩、举”三个字。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和写字要求。
指导书写“章”。出示“章”,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4)讨论:这个字关键要摆好哪几笔的位置?教师在示范中强调关键笔画。
(5)学生练习描写一个“章”字。
(6)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罩”和“举”。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静心习字。
3、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作业设计:
1、用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预习即将学习的新课文。
2、练习写几个上下结构的字 板书设计: 练习4 “流线型”“大腹便便”“绅士” 悬针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读读背背、学写毛笔字。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审题。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学习要求。
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纯(翘舌音)),同桌相互读成语。指名朗读,注意纠正读音。全班齐读。
理解成语的意思,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你了解哪个成语的意思?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成语适当讲解)
(5)练习背诵。学生再自由读成语。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再与同桌练习背诵。(6)反馈。(采用集体和个别背诵相结合的方式)用上一到两个成语说一句话。
2、背诵古诗。
(1)审题: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本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2)解题并简介作者。
(3)指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正确,读流利。
老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学生再读诗句,说说自己已经读懂哪些词句。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独怜”“深树”“野渡”三个词语。
指导朗读,注意诗句的停顿和重音。指名试读,练习背诵。检查朗读与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四”和“包”,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中的“竖弯”和“竖弯钩”两个笔画的运笔方法。
(2)教师示范书写,边示范边讲解要领。
(3)学生照样子写。
2、练习
让学生先练习写笔画,再临写“四”和“包”。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写字时要求教室里保持安静,保持正确的姿势。
3、反馈:欣赏评价作业。作业设计:
1、练习写毛笔字。
2、背诵成语。
3、说说古诗的意思。(有能力改写古诗)板书设计: 练习4 梦笔生花
鬼斧神工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朗读要求,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和要求。注意引导孩子说话的完整性。
(2)师生讨论,明确训练要求。
2、指导
解题:什么叫“约请”?
约请的原因是什么?
你准备怎样约请?(说说约请要注意什么)要注意礼貌用语。要说清楚约请的原因。
要确定约请的时间和地点。
3、练习。
同桌分角色演练。
选一对同桌到讲台前表演,大家评议。(评议的重点:内容表达是否正确、完整,礼貌用语是否恰当,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等)
二、总结:通过这次口语交际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写“约请”
板书设计: 练习4 约请——礼貌用语 原因、时间、地点
第二篇:三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练习课》教学设计
单位:唐王镇第二小学 姓名:韩培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
(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7)课时《笔算乘法(进位)练习课》。
【教学分析】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掌握乘的顺序;②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分“不进位”“进位”两个层次教学。
【学情分析】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2、在探索中发现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能利用规律直接得出结果。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口算题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2、笔算练习
32×23 26×76 45×96 54×73 板演齐练,集体交流,回顾方法。
3、分组相互出题练习。(限时5分钟)
二、综合练习
1、课本50页 第3题,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2、连线题 51页 第六题
3、计算并观察发现 51页 第10题
引导: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得数有什么特点?得数中的哪些数会是因数中的哪些数乘出来的? 交流发现,认识规律。
应用规律:45×45 65×65 35×35 25×25
4、应用练习。
课本50—51页的应用题。学习分析,同桌交流分析方法。
三、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作业本7、8、9
四、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1、笔算
42×65 28×74 64×63 78×65
2、商场里每千克苹果12元,小明的妈妈买了11千克,需要支付多少元钱?
【教学反思】
《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单位:唐王镇第二小学 姓名:韩培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
(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8)课时《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分析】例3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之后,结合实际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解答连乘应用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计算中已经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具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连乘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会列综合算式。
2、在探索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建立连乘模型,锻炼学生数学思维。
3、解决连乘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脱式计算,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具准备】口算题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出示例题插图:
引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再局部观察具体信息。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可能会提出的数学问题,老师适时板书:一共卖了多少钱?)
二、探索发现
我们一起解决:一共卖了多少钱?
1、独立尝试
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可以先求出每箱保温壶有多少个,然后用这个数量乘保温壶的单价。
2、组内交流
(1)说一说,同位间互相说一说弄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2)想一想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如何列式。
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解决,看哪位同学想的方法多。
3、小组汇报 班内交流,列出算式
班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分步做,根据学生的回 答老师板书:
45×12=540(元)540×5=2700(元);12×5=60(元)60×45=2700(元);可能会用连乘做,板书:12×5×45
4、教师点拨
(1)找学生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先算了什么,又算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一种算法:45×12=540(元)540×5=2700(元)。(2)列综合算式,分析分布与综合的异同
这位同学和大家列的都不一样,他是怎么想的呢,(课件出示12×5×45)。我们请这位同学上台说一说,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想法。
三、拓展应用,自主解决问题
1、做一做。同桌相互说出分析列式方法。独立完成,指名不同的方法板演。
2、练习十二 3 独立完成,同桌互批。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练习十二 1、2 做在作业本上
2、租船方案我来选 课本 57页16题
五、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1、笔算
34×55 27×68 42×73 22×33
2、学校里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个班有35名学生,这所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
【教学反思】
《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单位:唐王镇第二小学 姓名:韩培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
(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9)课时《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分析】例4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之后,结合实际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解答用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计算中已经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具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乘除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
用乘除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讨。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计算下面各题
12÷3= 24÷4 90÷3
二、探索发现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独立尝试
他们用多种方法解决,以开阔思路,拓展思维。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2、组内交流
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1)可以先求出每队有多少人,再求每组多少人
(2)也可以求出60人一共要分成多少组,再用总人数除以小组数,算出每组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同时还要说出解题的思考过程,理清每步算法的根据。
60÷2÷3=10(人)60÷(3×2)=10(人)
4、教师点拨
同学们很棒!用多个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但要注意一点:列出的算式一定要能讲出为什么,这样正确性会更高。
三、巩固发散
1、基本训练
125÷5÷5 40×(50÷5)
今后遇到像这样的连乘运算我们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总结出从前往后或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
2、拓展练习
(1)学校开展了兴趣小组,参加舞蹈组的有28人,参加英语组的人数使参加舞蹈组的4倍,把英语组分成8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2)小明家离学校168米,他从家去学校用了3分钟发,照这样的速度,他去图书馆用了12分钟,小明家里图书馆有多远?
四、评价反馈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混合运算应注意什么? 当堂检测
陈老师花36元买了三盒肥皂,每盒四块。平均每块肥皂多少钱?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单位:唐王镇第二小学 姓名:韩培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
(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二是用乘法和除法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2、在探索中发现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能利用规律直接得出结果。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口算题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2、笔算练习
32×23 26×76 45×96 54×73 板演齐练,集体交流,回顾方法。
3、分组相互出题练习。(限时5分钟)
二、综合练习
1、课本59页 第3题,比较每组算式得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得数有什么特点?交流发现,认识规律。
2、解决问题应用练习。
课本59页的应用题。学习分析,同桌交流分析方法。
三、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1、笔算
42×65 28×74 64×63 78×65
2、商场里每千克苹果12元,小明的妈妈买了11千克,需要支付多少元钱?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列竖式计算。
第三篇:苏教板语文三下 第6单元 18、狼和鹿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学习第一节
1、作为奖励,带大家到森林游玩,出示图片 A、美吗?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 B、找出书上的句子,给图片配音。(指导:一边读一边想象那美丽的画面)
2、咦,鹿群在开心地玩耍时,为何还不时回头东张西望呢?用“因为„„所以„„”来回答(理解一下“下毒手”“提防”)
二、学习第二节,过度:凶残的狼总是吃掉可爱的小鹿、鹿妈妈,还有很多生了病跑不快的鹿,看着它们惨遭毒手,你是什么心情?
1、指名说说;
当地居民也恨透了鹿,他们恨得程度怎么样呢?谁来读第2小节。
2、读课文第二节。
A、狼被打死了,当地居民心里高兴吗? B、再读第二节
3、说说人们杀狼的目的
三、学习第三节
1、事情真的像居民们想的那样吗?可爱的小鹿们生活得非常幸福?请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变化。用﹋画出森林的变化。用——画出鹿的变化。
2、交流反馈
(一)让我们先来看看狼在被杀前后森林有什么不同
1、生读: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整个森林像看到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2)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呢?
(3)葱绿的森林里有些什么呢?
谁能将这个句子读好?师:绿得一眼望不到边。再读(4)你能想象一下枯黄的森林是什么情景吗?
看图想象述说:地上光秃秃的,小河干涸了,到处尘土飞扬,森林里很荒凉,枯黄的范围越来越广;森林已毫无生机了……
A、找出这句话里的一对反义词(“消退”“蔓延”)从这一对反义词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B、出示图片,体会,(师渲染:曾经的绿叶婆娑,已是枯枝纵横;曾经的花草繁茂,只剩下枯草遍野;生机勃勃不见了,如今只是死气沉沉。)看到森林如今的景象,你的心情如何?
出示: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指导读、齐读。
C、100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生机勃勃。此时的森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死气沉沉)师:你能把这种情形读出来吗?指名读。是什么原因使森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师:鹿太多了,已经超过了十万只!它们吃完了灌木就吃(生:吃小树)吃了小树又吃(生:吃嫩枝)吃完了嫩枝甚至去吃(生:树皮)吃完了树皮还会去吃? 生:一切能吃的绿色植物。师:森林被严重破坏。
(二)让我们再来看看狼在被杀前后鹿的状况吧。
(1)生说,出示:狼被捕杀前(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师:如果这时候让你画上这八千只病鹿,那鹿又是怎么样子的呢? 狼被捕杀后()的鹿在林间()
(躺在地上
奄奄一息
没有生机
没有一点力气,连站都站不起来。脸色瘦黄
很饿)
四、学习第四节:(过渡:狼被捕杀后,森林和森林里的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
1、自渎第4节;
2、出示带有“功臣”和“祸首”的两句话,交流:
(1)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功臣”?在文中指谁?为什么这么说? a指名2—3人,b师补充:狼吃鹿是生存的必须,使鹿的数量不会太多。同时,鹿为了逃命就要不停地奔跑,而“生命在于运动”,鹿也就更健康。狼在无形中保护了森林和鹿。所以说----(2)“祸首”本指引起祸患的主要人物。这里指谁?它引起了什么祸患?
四、返回第二节
1、出示第二节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看到这个场面,心情如何,还觉得高兴吗?。
2、指名读课文,引出第四小节
3、穿越时空隧道,你现在看到猎人们正举枪向狼射击,你会怎样劝他们呢?结合第4节说一说(现在老师就是那里的一位猎人)
4、但是时间不会倒流的,那现在怎么来挽救凯巴博森林呢? 出示相关资料。
五、拓展升华:
1、现在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事还屡屡发生,列举其他事例;
2、每年都有近千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请你为保护地球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3、总结:地球上的每种生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大家是平等的。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才构成了这个和谐的大自然,一旦人为地破坏这种平衡,就会给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而努力吧!
第四篇: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3、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难点:概括寓意。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有什么特点?
2、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3、“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4、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5、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6、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师生互动,解惑释疑。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学习生字。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学习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自主预习,立标质疑。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师生互动,解惑释疑。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图:望着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五、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
3、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2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师: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
3、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
4、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5、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
6、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7、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出示填空: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8、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一„„就„„拼命)
9、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老师引读,同学接读:
10、看着板书的提示,背诵第8节。先各自准备,再指名背诵、一起背。
二、师生互动,解惑释疑。
1、师: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节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快速默读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第四节)
2、指名两组读第四节,找一找这节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字有联系?把它圈出来。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用弓弦的响声使大雁受到惊吓。)
3、指名读第4节,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嘣,直,忽然)再指名读,齐读
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直: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爽快,坦率;④一个劲儿地。】默读解释条,文中应取哪条解释,用手势告诉老师。齐读解释条。
5、这个“直”字,根据它的解释,对应了第八节中的哪一个词?默读第八节。交流。(拼命)老师请一个同学把这个解释代入“拼命”这个词来读这句话,体会含义。
6、老师来读第4节的句子,同学来读第8节中相对应的句子。师:只见那只大雁„„生:它一听到弦响„„
7、师: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请同学来读一读。指名朗读。
8、出示三句话:“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疑惑地问,“你有这样的本事?”
“嗬!”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9、师:朗读对话要按照以下这四步来读句。出示朗读步骤:读好句子语气:一找提示语;二找标点;三找重音;四有感情地朗读。按照这个方法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句。① 我从这句话的提示语中找到____一词,这句句子要读出____语气。② 我从标点符号上知道这是一句____句,语气应(上扬,下降,平直)。③ 我认为这句话中____应该读出重音。④ 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读____。根据老师教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如何读好2、3句。分别指名读。
10、齐读这三句话。
11、下面由老师和同学配合分角色朗读,老师做更羸,同学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读说的话。
12、朗读总结:更羸怎么能听出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在书上第一节中找答案,指名读句。
出示句子: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出示解释:能手:是指对某一顶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师:织布技术特别熟练,布织得特别好的人称“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称“种菜能手”,我们班的龚毅敏同学因为拉二胡拉得很好,所以是拉二胡能手。出示句式:【我的××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 在你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也有不少能手。
请你用上“我的××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的句式来说话。(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写字能手,绘画能手„„)
“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
(射箭的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的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师:正因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打猎很有经验,因此他听到大雁鸣叫的声音能辨别出来它叫的声音很悲惨。)
13、分角色朗读课文(旁白,更羸,魏王),并思考: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14、交流: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事物
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准确地判断事物。
三、小组合作,达标助低。
1、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讨论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2、师: “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乌”是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师举例:有人打了败仗很恐慌,听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这些人就是惊弓之鸟。)(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一听说解放军来了,吓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们也是惊弓之鸟。)(有的人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草绳就害怕,成了惊弓之鸟。这种人是胆小鬼。)。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我们小朋友不应该学习这样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抄写字词。
11、画杨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教诲”造句。
2、: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3、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课前准备:课件、杨桃 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你们知道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揭示课题。板书:画杨桃。
二、预习课文。
1、提出预习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自由试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检查生字读音;指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共分几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讲父亲教“我”学画画。
第二段(2—18)在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第三段(19)讲老师和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提问:(1)“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2)怎样理解父亲叮嘱“我”的话?(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实事求是)
3、指名读父亲的话。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我”怎么会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的?
3、“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老师是怎么对待的?
4、老师讲的话一共有几句?老师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5、自由朗读第二段。
六、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提问:父亲和老师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七、作业:练习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第二课时
一、朗读训练。
1、听课文录音。
2、分段朗读指导。
3、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二、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回答问题。(“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及老师、同学们的反应写得真实、具体。)
四、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句子。
2、说说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两遍。
4、指名说“叮嘱”“教诲”的意思。
5、学生口头造句。注意纠正错误。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课时:1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立标质疑。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师生互动,解惑释疑。
1、同桌互相检查
2、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小组合作,达标助低。
小组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四、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第五篇:鲁教版三下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9女娲补天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富有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像,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女娲补天》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补天)
二、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纲: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③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天塌下一块,地被震裂,人们被水火所围困,女娲把人们从水火中救了出来。又拣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
2.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
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朗读指导)3.质疑。(师生评议解决)
四、总结
1.学了课文,女娲的哪一点精神打动了你?(不顾艰险为民造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2.指读全文。
30扁鹊治病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3、明白这则寓言故事阐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①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举手。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里成长,从故事中有所收获。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2、齐读课题——扁鹊治病。通过今天的学习要达成学习目标。
二、设疑读文,明确任务
1、学完第一课时,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多。谁来回答
神医扁鹊为谁治病?治病的结果呢?
2、设疑:
既然病人死了,作为医生,扁鹊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成 立一个调查小组。我自告奋勇任组长。行吗?
三、研读课文,阅读感悟
1、直奔主题,调查的重点——扁鹊治病的经过。
2、(出示调查记录表)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调查表中病情记录的填写。诊断时间病情记录
一天病在皮肤 过了十来天 病在皮肉 十来天后 病在肠胃
从这三次的诊断记录上,你看出什么?(看来,病情在不断地发展,一次比一次严重。)
(一)扁鹊劝说
过渡:于是,扁鹊是一再劝说蔡桓公治病。
咱们的调查指向扁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扁鹊劝说蔡桓 公治病的语言?用“﹏”勾画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投影相机出示扁鹊三次劝说的语言。
A.“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B.“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C.“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1、请学生找到相关的语句。我们依次读一读这三次劝说,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1)病情越来越严重。
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越来越严重的病情表现出来?
(2)你还发现了什么?扁鹊一次比一次担心,心里非常着急。
师小结:是呀,蔡桓公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拜见,因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时医治的话随时就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因为他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足见扁鹊医德高尚(板书)。
2、小组练读、赛读扁鹊劝说的句子。
3、小组推选个别学生朗读。
评价:我听出来了,你越来越担心;你的劝说情真意切,如果我是蔡桓公一定会听你的了;你强调了这病的严重性,看来是非治不可了;你的劝说没有说服力,可不像一位名医。
(二)蔡桓公的反应
过渡:扁鹊情真意切,面对扁鹊的劝说,蔡桓公的反应如何呢?接下来,调查指向蔡桓公。
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句子,用“——”勾画出来。A、蔡桓公毫不在意地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B、蔡桓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C、蔡桓公听了满脸不高兴。
1、扁鹊再三劝说,蔡桓公却是一再拒绝,请你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1)神态、语言(第一次:不相信——自以为是)(2)神态(第二次:不理睬——固执己见)(3)神态(第三次:不高兴——讳疾忌医)
2、自由练读,从读中体会蔡桓公的语言、神态和隐含的心理活动。
3、小组赛读。
(评价预设:真是龙颜大怒啊,蔡桓公火冒三丈了„„)
(三)学生分角色朗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合作,通过朗读体会扁鹊与蔡桓公的心理活动。老师读叙述部分,男生读蔡桓公,女生读扁鹊。(孩子们的朗读已经再现了扁鹊治病的场景。)
四、深化主题,揭示寓意
过渡: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到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作为医生,他是见死不救呢?还是他一开始就没有医治的良方,根本是个没本事的庸医呢?
1、下面我们齐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出示调查表)请各小组成员开展讨论,把调查表中治疗方案部分填写完整
2、诊病时间诊断记录 治疗方案 一天 病在皮肤 热水敷烫 过了十来天 病在皮肉 针灸 十来天后 病在肠胃 服几剂汤药
又过了十几天 病在骨髓 无能为力
3、仔细观察病历的治疗方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对症下药、有药可治)扁鹊医术高明(板书)。
4、思考:
从皮肤病开始,明明是有药可治,最后连名医也无能为力,究竟是什么要了
蔡桓公的命?(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讳疾忌医: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四、拓展想象,抒发感想
1、过渡:现在该是我们调查小组出结论的时候了。我们的调查分析证明:蔡桓公的死,责任完全在在他自己。
2、但凡成功的人,都善于反思。参与了这项调查以后,把这个故事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想想,我们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吸取什么教训呢?(1、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2、及时改正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惯。)
五、总结,作业
我们的调查小组工作进入下一个阶段。我们的新任务是:组内每个成员都担任故事宣讲员,把《扁鹊治病》这个故事讲给像蔡桓公这样的人听。接受新任务的同学起立,让我们用掌声迎接新的挑战。板书设计: 治病
扁鹊——————————蔡桓公 不听劝告
医德高尚 固执己见 医术高明 讳疾忌医 31普罗米修斯 学习目标
①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喷射、火焰、驱寒取暖、驱赶、领袖、气急败坏、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等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③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课前准备
关于普罗米修斯的阅读材料。
A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上代神话传说中,人是女蜗抟土造出来的,她用泥捏成人形,给人以生命。为了人类的幸福,女娲还历尽辛苦,炼石补天。而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也有一位带给人类幸福和光明的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板书课题:普罗米修斯,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读题目,说说你想了解关于普罗米修斯的哪些事?
●自读自悟,完成一下自学要求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生词的音。
②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或通过课文了解了什么)
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疑问,准备跟同学交流。
●初步交流
①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导学生读好难读的段落和词语。如阿波罗、赫拉克勒斯、宙斯、高加索和词语“驱寒取暖、气急败坏、饶恕、双膝”等。
②汇报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感受?如果学生说:“写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拿取火种的事”,可这样引导:他为什么要取火种?取火种给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最后怎么样了?你能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简要地讲一讲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把内容讲清楚。
汇报感受可以自由发言,因为是初读,感受也许是肤浅的,但应给学生交流的机会。教师也会从学生的感受中找到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③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或想与人交流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为人类取了一颗火种,为什么宙斯要给普罗米修斯如此严酷的惩罚?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呢?火神和大力神为什么想帮助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受到那样残酷的折磨,他怎能活下来呢?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以下资料,解决第一个疑问:
神话中说,最初的人,是和众神在迈孔奈平原上幸福地共同生活的。一段时间以后,宙斯决定将人和神分开。他把这任务交给了普罗米修斯,要求他将双方彻底分开。于是,普罗米修斯在祭祀的时候,将事先涂了厚厚一层白油的骨头献给宙斯,却将较好的部分藏在看上去不太诱人的内脏里给了人类。宙斯察觉了这一骗局,他报复人类,拿走了他们的火种。
请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形成自己的想法,准备跟大家讨论。
第二课时
●交流讨论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讨“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普罗米修斯是个英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会普罗米修斯的正义、善良、勇于牺牲、无私无畏:
①宙斯是众神之王,阴险狠毒,谁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如火神,尽管他同情、佩服普罗米修斯,但他决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可普罗米修斯敢,并且始终不屈服。
②尽管受到非人的折磨,永无尽头,却一直不屈服。
③火神敬佩他,大力神救了他,可见他的行为是正义的,是值得人们敬佩的。
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宙斯用这种方式惩罚普罗米修斯,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普罗米修斯受折磨时,你能猜出他内心是怎么想的吗?大力神救普罗米修斯时,心里会怎么想?你从哪看出来的?
小结:通过读书讨论,我相信普罗米修斯一定给每个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正义、善良、勇敢、无畏,是真正的英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重点指导以下段落:
四、五自然段,抓住“悄悄、只要、一定”等词,读出火神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佩和真心想帮他的心情;抓住“摇摇头、坚定、可以、决不会、更不会”读出普罗米修斯的态度之坚定、为人之正直和无所畏惧。六、七自然段,抓住“带着铁环、死死地锁、既不能„„也不能„„日夜遭受、每天、啄食、永远没尽头”等词,读出普罗米修斯所经受的痛苦;抓住“尽管„„就是、许多年、一直”等词,读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
●读《资料袋》,鼓励学生拓展阅读
随文阅读《大力神的故事》。
附故事:
万神之首宙斯与美丽的神女阿尔克麦涅生有一个儿子,名叫赫拉克勒斯。它引起了宙斯的另一个妻子──有万神之母之称的赫拉的嫉妒和报复。
小赫拉克勒斯在赫拉的嫉妒和报复中坚强地长大了,而且长得身材魁伟,仪表堂堂,力大无比,成了远近闻名的英雄,赢得了“大力神”的美称。但是,仁慈的母亲神女阿尔克麦涅对赫拉还是提心吊胆,惟恐狠心的赫拉再次对她的儿子下毒手。因为,美丽的神女阿尔克麦涅对赫拉在赫拉克勒斯还是婴儿的时候所施的毒手还心有余悸。事情是这样的,在赫拉克勒斯出生不久的一天,狠心的赫拉趁无人在旁的时候,将两条毒蛇偷偷地放进了正在摇篮里熟睡的赫拉克勒斯身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让毒蛇咬死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赫拉克勒斯从梦中醒来,看到毒蛇正向他张开利剑似的牙齿,带着毒液的舌头就要伸过来,吓得大哭了起来。同时,伸出两只小手一下就把毒蛇握在手里。当父母赶到时,毒蛇已经死了。
赫拉克勒斯长大成人后,母亲决定让他离开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以躲避狠心的赫拉的报复,顺便也让赫拉克勒斯接受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炼。临行前,她还要求赫拉克勒斯必须完成12件别人无法做到的大事。用以锤炼赫拉克勒斯的意志,增长他的见识。
赫拉克勒斯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亲人,带着亲人的嘱咐,踏上了艰难的征程。赫拉克勒斯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心地善良、正直勇敢,而且,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离家后,他路过高加索山时,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凭着他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搭救了为人类盗火而被宙斯悬吊在悬崖绝壁的普罗米修斯;在崇山峻林中,也与凶猛的狮子搏斗,终于捕杀了
残害人类的猛狮,为民除掉大害。他的威望和名声越来越大。他正直、勇敢的故事经过人们的艺术加工很快传开了。
在路过伊利斯城邦时,他看到国王颁布的榜文,榜文讲,谁如能在一天之内将国王的牛棚打扫干净,就能得到国王牛群的十分之一作为奖赏。不知底细的人以为这定是一宗不会亏本的买卖,其实,国王的牛棚由于长年未修而破烂不堪,里面虽然饲养了3000头牛,但是不知何故,每头牛都骨瘦如柴,连一头肥壮的牛都很难见着。而且,因为长年没有打扫,牛粪堆积如山,又臭又脏,一个人别说用一天时间,就是用三天时间也根本不可能清理打扫干净。更何况,国王乃一国之主,万一谁要真打扫干净了,又怎保国王不会出尔反尔。明摆着,国王就是想让那些傻瓜给他白干活。赫拉克勒斯打听到这些情况后,决定戏弄一下这位贪婪的国王。
他撕下榜文,晋见了国王,国王看到这个气宇轩昂、仪表堂堂的年轻人,断定赫拉克勒斯就是贪图厚赏而来。国王不作多想,也没有认真打听这位年轻人的来历。
为了防止国王赖账,赫拉克勒斯与国王谈妥后,找来证人,写下契约,言明双方事后都不得反悔。
其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早就有了打扫牛棚的锦囊妙计。他把牛棚的隔板拆掉,在牛棚旁边挖了一条沟,引来河水,没半天工夫就把牛棚洗得干干净净。他重新装上了隔板,牛棚焕然一新。可是国王赖账了,他不仅不履行自己的诺言,反而一口咬定他从没说过要给这么多赏赐。“大力神”一怒之下赶走了国王。长期受到国王欺压的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这也是他离家后干的第12件别人无法完成的伟业。赫拉克勒斯为了庆祝赶走国王,也为了庆祝自己历尽艰难险阻取得的胜利,在奥林匹克举行了运动会。
●书写练习
①抄写生字。学生记忆字形,互相提示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重点提示:“膝”的右下不是水。“焰”的右边笔顺是──撇、横撇、撇、竖、磺、横折、横、横。
②抄写能表现人物心理的词语和句子。
B案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以“火”导入
①导语:同学们,对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比如:火能烧熟食物,火能驱赶野兽,火能照亮夜空,火能带来温暖,火能烧开凉水,火能通报敌情,火能传递信息,火能炼造工具,火能帮助人们战斗„„)
②在发明电之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上一处能离开火。可以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有了火的帮助,人类就开始有了技术发明,向进步和文明迈出了第一步。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走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开罗米修斯的故事。(板书课题)
●自读自悟,完成自学要求
①把课文读正确,认读生字新词。
②边读边思考:火是怎样来到人间的?火为人类带来了什么?为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
③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准备与大家交流讨论。
●初步汇报交流
①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和生词。
②交流思考的问题。交流时,先说一说,再读文中相应的句子和段落。试着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书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交流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火?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忍受那样的折磨?
结合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
①自从有了火,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省略号加以补充。如:
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自从有了火,人类不吃生的东西,减少了疾病。
自从有了火,人类的夜晚就有了光明。
小结:对,在漫漫的长夜,火给人带来光明;在寒冷的冬日,火给人送上温暖。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了火,人们才能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和武器。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②当普罗米修斯看到人间的变化时,他会怎样想呢?
指导朗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③从哪里看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
指名读六、七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结合插图,朗诵六、七自然段。
●引导评价,升华情感
①导语:尽管最终普罗米修斯结束了他的苦难,但谁又能忘记他所遭受的痛苦呢!作为人类的一员,你将怎样评价普罗米修斯的功绩呢?请写一写吧!
②学生自主写。
③交流朗读。
例文:普罗米修斯,你这个盗火的英雄,你是那样的勇敢,你是那样的不屈不挠,你是那样的英勇顽强,至高无上的众神之神宙斯也不能让你屈服!人类永远都不会忘记你,永远都会感激你!是你,让人类走出了愚昧,是你,让人类走向了文明。
●鼓励拓展阅读
我们不能忘记,故事中除了英雄普罗米修斯,还有几个人物,他们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通过故事,你一定对他们也有了个初步的评价。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可以读读其他的古希腊神话故事。32夸父追日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受夸父不畏艰难,为人类造福的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受夸父不畏艰难,为人类造福的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精彩的图片,大家想看吗?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
嫦娥奔月:传说嫦娥偷吃仙丹,飞上月球,给人们带来了对月球的无限遐想。
盘古开天地:这是我们学习过的神话故事,盘古分清了天和地,造福了后人。
后羿射日:传说后羿力大无比,有雄心壮志射下了九个太阳,是力量的象征。
女娲补天:传说女娲用五彩石补上天上的窟窿,给人们带来了安宁的生活。
2、师:你们喜欢这些故事吗?神话故事有神奇的想象、生动的故事往往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板书:中国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 生动的故事 美好的愿望
3、出示《夸父追日》的图片,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夸父追日》。
4、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希望同学们能自主、独立地学习,当然老师也会帮助你们的。有信心吗?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么追日的?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哪个自然段?
2、反馈。
(1)“夸父追日”为什么追日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你们推荐一个同学来读,能不能这一段读正确、读流利。
(2)
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夸父追日”的经过呢?(2——4)
②这三个自然段生字比较多,让我们先来读读这些生字。
A.板书:虞渊 渭河 瀚海 大泽
指名学生读黑板上的词。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都是地名。
“渊、泽、河、海”这四个字都带有三点水,它们的字义都与水有关,并且是对“溪流、湖泊、江河、海洋”的不同称呼。
“瀚海”就是“大泽”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你读书真仔细。
B.出示“ 伏下身子、向前一抛”读。它们又有什么特点?(表示动作的词语)
C.出示“咕嘟咕嘟、颓然、手杖”你能读正确吗?指名读。
D.我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一遍。
③词语都读得非常正确,请三位同学来读读课文2、3、4段,能把课文也读正确吗?
(3)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夸父追日”的结果,也就是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
(一)研读“夸父追日”的原因
1、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呢?请再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
评价:“黑暗——光明”这是一对„„应该怎么把它读好?
“我要去追赶太阳,„„”
评价:
(1)充满光明。还有不同理解吗?
(2)难道仅仅是为了自己喜欢光明而追日吗?是为了整片神州大地的光明。一起读“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3、小结:夸父喜欢光明,喜欢看到神州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因此他要去追敢太阳,抓住太阳,他是多么——了不起啊!
(二)研读“夸父追日”的经过。
夸父是怎么追日的呢?分小组合作研究。
板书:与日逐走 渴欲得饮 道渴而死
让学生读这三个词。
要求:请每组选择一个词语,结合课文2——4自然段来读。
从哪些句子读懂这个词语的?你们有什么感受?
教师巡回
举例:
1、与日逐走
谁来说说这个词。
(1)词义(追着太阳跑。)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于是,„„跑了两千里。)(显红:追、跑)
评价:你读懂了“逐”就是“追”;古代的“走”就是现在的“跑”。
(2)追得快(显红:一眨眼、两千里、像风似的奔跑)
评价:夸父跑得真快啊!像风一样,追逐着太阳。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相当于一眨眼就从杭州跑到了北京。
(3)学生齐读,要一起把夸父跑得速度快读出来。
2、渴欲得饮
谁来说说对“渴欲得饮”的理解。
词义(很渴要喝水。)你是从哪里读懂的?(咕嘟咕嘟„„还没止住口渴。)(显红:霎时间)
评价:巨人喝水,那真是饮干江河水。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3、道渴而死
夸父喝了那么多水,喝够了吗?
哪些同学研究“道渴而死”的?谁来说说这个词
预设:1)“夸父又向„„千里宽,请注明出处。”
师:为什么要到大泽去呢?是因为他渴。老师只听你们读懂了“道渴”二字,“而死”呢? B“他还没到大泽„„巨响。”“夸父遗憾„„长眠了。”
师:看样子有时候我们要读懂一个词语,还需要联系上下文来读读。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A.遗憾。夸父还没有追到日就死了,真遗憾。
B.难受。不是难受,是可惜。夸父为了追太阳,渴死在路上,真可惜。
C.了不起。夸父为了自己的追求,为了太阳的光明,而甘愿用生命来交换。这种执着、这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让我们为之感叹
板书:执着 奉献 牺牲
四、课外拓展
1、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追寻光明的人。当你吃着鲜美的桃子,看着茂密的桃林,你有什么想对夸父说的?请把你写下来。全班交流。
2、“夸父追日”是一则神化故事。它最早出现于《山海经》上面是这样写的:
板书: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你能读得懂意思吗?(教师范读)
老师把这段古文给大家。你会发现,中国的神化故事是那么富有趣味,那么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