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4

时间:2019-05-12 19:3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4》。

第一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4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4

作者: 加入日期:10-05-18

一、导入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二、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第1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2件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3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一层,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起:竹子的节和叶是与生俱来的,从只有一寸长的笋芽到数丈高的巨竹一直如此。他认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即先在头脑中形成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要善于抓住创作的灵感,而不可让它轻易逝去。这种画论是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苏轼批评了在绘画创作中那种脱离现实,背离自然规律的现象,“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并且表明了自己的主张,苏轼赞成“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做法。)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第二层,写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苏轼认为自己只是明白了文与可所讲的道理,却不能完全做到。他感到自己心里所想和手里所做的达不到真正的统一,“乃不学之过也”。这里很自然地流露出了对表兄的钦敬之情。作者又把绘画的体验加以引申、扩展,联系到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里说的是作者自己的宦途经历,是对人生的一种自省与领悟。)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三层,记弟苏辙所作《墨竹赋》里的话,苏辙说:表兄文与可画墨竹就像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一样,是依托绘画技艺传达出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作者看来弟弟不会画画,所以只是领会了文与可的绘画意义而已。至于自己,则是不单领会了他画竹的用意,懂得了他的绘画理论,同时也学到了他画墨竹的艺术技巧。这一部分所触及的是生活积累与绘画创作、艺术的构思与灵感的把握、神似与形似等美学问题,这可以说是文与可同苏轼共同总结出的北宋“墨竹画派”的理论与经验,是一份可贵的绘画史料。)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1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一件事,写文与可并不想倚仗绘画传世,以博得声名。所以他很厌烦人们拿着丝绸前来求画,他把缣素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这件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点。)第2件文与可与苏轼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并回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

(第二件事,记熙宁十年(1077)文与可离开了洋州,回到京师,而苏轼则自密州改任徐州知州。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在信尾附诗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于是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作者回忆说“筼筜谷偃竹图”就是那里赠给他的,并且文与可还说自己画的竹虽只数尺,却有万尺之势。在这里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3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件事,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

(作者在湖州晾晒书画,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将近半年。他见到“偃竹图”,不禁失声痛哭,回想起二人之间与画竹相关的许多往事,写成了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评此作“戏笑成文”。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作者为什么偏偏要记叙一些趣事呢?苏轼引经据典地解释说:曹操的祭文中也曾有“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自己也记载下往日的幽默、戏笑之谈,正是为了说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无间。唯其如此,才可见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之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总结:这篇文章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两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全文以画竹及二人情谊为中心点,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所以脉络清楚,真正达到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境界。

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通假

1、与可没与陈州:没,通“殁”,死亡

2、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3、而节叶具焉:具,通“俱”,俱全

(二)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以书遗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三)词类活用

1、形容词做动词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养老

(2)余因而实之:实,证实

(3)与可厌之:厌,厌恶

2、名词作状语

(1)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3、意动用法

(1)初不自贵重: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四)一词多义

A.文言实词

1、熟

执笔熟视:仔细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2、语

今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

3、过

不学之过也:过错

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B.文言虚词

1、然

自视了然:„„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2、以

以追其所见: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予曰:把„„ 吾将以为袜:把„„当作

3、之

竹之始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寸之萌耳:结构助词“的 ”

生而有之也:代词,指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代与可之言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指代轮扁讲的道理

4、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对,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州:在,表地点

5、焉

而节叶具焉:助词

而临事忽焉丧之:无义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兼词

6、其

乃见其所欲:代词,代“画家”

以追其所见:代词,代“画家”

其所以然: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代词,代“文与可”

7、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就,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 表承接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庖丁,解牛者也

(3)、轮扁,斫轮者也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二)省略句

(1)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

(2)吾将以(之)为袜

(3)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

(三)倒装句

1.定语后置

(1)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2.状语后置

(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足相蹑于其门

(四)固定句式

(1)、岂复有竹乎:岂„„乎:哪里„„呢?

(2)、世岂有万尺竹哉?:岂„„哉?:哪里„„呢?

第二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4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2

作者: 上传者:88880000 日期:11-12-18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三、德育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学习重难点】

一、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重)

二、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难)【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疏通课文大意

1、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

与可以书遗余()近语士大夫()萃()寒梢()笔砚()斤斧何曾赦箨龙()喷饭()畴昔()3.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把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二.分组展示:各小组按分工翻译串讲,教师适时点拨,突出各段重点实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一词多义)、文言句式。

(一)重点掌握词语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2、投诸地而骂

3、以为口实

4、而读书者与之

5、余因而实之

6、月落庭空影许长

7、近语士大夫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二)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

1、与可没与陈州

2、少纵即逝矣 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

2、月落庭空影许长

3、废卷而哭失声

4、吾将以为袜

5、发函得诗

6、而读书者与之

7、以书遗余曰

(三)词类活用现象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2、余因而实之

3、与可厌之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5、初不自贵重

(四)虚词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余为徐州

4、而予以为有道者

5、吾将以为袜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乃见其所欲画者 其

1、乃见其所欲画者

2、岂独得其意

3、而予亦悔其随之

4、以追其所见

5、其所以然

6、岂独得其意 然

1、自视了然

2、予不能然也

3、然二百五十匹绢

1、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2、与可以书遗予曰

3、吾将以为袜

1、竹之始生

2、一寸之萌耳

3、生而有之也

4、临事忽丧之

5、士大夫传之

6、而读书者与之

(五)文言句式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足相蹑于其门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6、吾将以为袜

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0、轮扁,斫轮者也

11、岂复有竹乎:

12、世岂有万尺竹哉?

三.小结,整理学案,完成课本95页2.3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 一.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一)难句翻译

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2、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3、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4、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5、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6、袜材当萃于子矣。

7、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二)、梳理文章结构(请在文章中标出相应的层次)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1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2件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3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三)、仔细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还是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

2、文章主旨写理还是写情?

3、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中记叙了与文与可的哪些事件,分别说明了文与可的什么个性?

4、文章第一节描绘了那幅画,其用意何在?

5、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

二,分组展示,各组根据自己分配的任务,集体讨论后,由一名代表讲解,并由组长和组员负责答疑。

三、问题探讨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四、感悟与思考

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迪和教益?

五、作业,完成课本95页第一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5-18

一、导入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二、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一层,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起:竹子的节和叶是与生俱来的,从只有一寸长的笋芽到数丈高的巨竹一直如此。他认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即先在头脑中形成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要善于抓住创作的灵感,而不可让它轻易逝去。这种画论是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苏轼批评了在绘画创作中那种脱离现实,背离自然规律的现象,“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并且表明了自己的主张,苏轼赞成“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做法。)

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二层,写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苏轼认为自己只是明白了文与可所讲的道理,却不能完全做到。他感到自己心里所想和手里所做的达不到真正的统一,“乃不学之过也”。这里很自然地流露出了对表兄的钦敬之情。作者又把绘画的体验加以引申、扩展,联系到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里说的是作者自己的宦途经历,是对人生的一种自省与领悟。)

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三层,记弟苏辙所作《墨竹赋》里的话,苏辙说:表兄文与可画墨竹就像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一样,是依托绘画技艺传达出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作者看来弟弟不会画画,所以只是领会了文与可的绘画意义而已。至于自己,则是不单领会了他画竹的用意,懂得了他的绘画理论,同时也学到了他画墨竹的艺术技巧。这一部分所触及的是生活积累与绘画创作、艺术的构思与灵感的把握、神似与形似等美学问题,这可以说是文与可同苏轼共同总结出的北宋“墨竹画派”的理论与经验,是一份可贵的绘画史料。)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第1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一件事,写文与可并不想倚仗绘画传世,以博得声名。所以他很厌烦人们拿着丝绸前来求画,他把缣素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这件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点。)

第2件文与可与苏轼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并回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

(第二件事,记熙宁十年(1077)文与可离开了洋州,回到京师,而苏轼则自密州改任徐州知州。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在信尾附诗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于是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作者回忆说“筼筜谷偃竹图”就是那里赠给他的,并且文与可还说自己画的竹虽只数尺,却有万尺之势。在这里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3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件事,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

(作者在湖州晾晒书画,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将近半年。他见到“偃竹图”,不禁失声痛哭,回想起二人之间与画竹相关的许多往事,写成了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评此作“戏笑成文”。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作者为什么偏偏要记叙一些趣事呢?苏轼引经据典地解释说:曹操的祭文中也曾有“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自己也记载下往日的幽默、戏笑之谈,正是为了说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无间。唯其如此,才可见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之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

总结:这篇文章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两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全文以画竹及二人情谊为中心点,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所以脉络清楚,真正达到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境界。

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通假

1、与可没与陈州:没,通“殁”,死亡

2、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3、而节叶具焉:具,通“俱”,俱全

(二)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以书遗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三)词类活用

1、形容词做动词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养老

(2)余因而实之:实,证实

(3)与可厌之:厌,厌恶

2、名词作状语

(1)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3、意动用法

(1)初不自贵重: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四)一词多义

A.文言实词

1、熟

执笔熟视:仔细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2、语

今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

3、过

不学之过也:过错

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B.文言虚词

1、然

自视了然:……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2、以

以追其所见: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予曰:把……

吾将以为袜:把……当作

3、之

竹之始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寸之萌耳:结构助词“的 ”

生而有之也:代词,指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代与可之言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指代轮扁讲的道理

4、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对,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州:在,表地点

5、焉

而节叶具焉:助词

而临事忽焉丧之:无义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兼词

6、其

乃见其所欲:代词,代“画家”

以追其所见:代词,代“画家”

其所以然: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代词,代“文与可”

7、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就,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 表承接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庖丁,解牛者也

(3)、轮扁,斫轮者也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二)省略句

(1)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

(2)吾将以(之)为袜

(3)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

(三)倒装句

1.定语后置

(1)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2.状语后置

(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足相蹑于其门

(四)固定句式

(1)、岂复有竹乎:岂……乎:哪里……呢?

(2)、世岂有万尺竹哉?:岂……哉?:哪里……呢?

第三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课前预习: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第一课时

一、导入(显示文可与、郑板桥等人墨画图)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二、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的音

与可以书遗余()近语士大夫()萃()寒梢()笔砚()斤斧何曾赦箨龙()喷饭()畴昔()

四、朗读课文并思考: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把你在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五、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1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2件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3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六、知识积累

(一)重点掌握词语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2、投诸地而骂

3、以为口实

4、而读书者与之

5、余因而实之

6、月落庭空影许长

7、近语士大夫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二)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1、与可没与陈州

2、少纵即逝矣

3、初不自贵重

4、月落庭空影许长

5、废卷而哭失声

6、吾将以为袜

7、发函得诗

8、而读书者与之

9、以书遗余曰

(三)词类活用现象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2、余因而实之

3、与可厌之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5、初不自贵重

(四)虚词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余为徐州

4、而予以为有道者

5、吾将以为袜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乃见其所欲画者

其1、乃见其所欲画者

2、岂独得其意

3、而予亦悔其随之

4、以追其所见

5、其所以然

6、岂独得其意

1、自视了然

2、予不能然也

3、然二百五十匹绢

1、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2、与可以书遗予曰

3、吾将以为袜

1、竹之始生

2、一寸之萌耳

3、生而有之也

4、临事忽丧之

5、士大夫传之

6、而读书者与之

(五)文言句式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足相蹑于其门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6、吾将以为袜

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0、轮扁,斫轮者也

11、岂复有竹乎:

12、世岂有万尺竹哉?

(六)难句翻译

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2、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3、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4、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5、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6、袜材当萃于子矣。

7、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第二课时

一、导入(略)

二、仔细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还是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

2、文章主旨写理还是写情?

3、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中记叙了与文与可的哪些事件,分别说明了文与可的什么个性?

4、文章第一节描绘了那幅画,其用意何在?

5、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

三、问题探讨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明确:

1、文体,杂文;

2、记叙了文与可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说明了他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说明了他是个才情过人、无拘率直的人;

3、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四、感悟与思考

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迪和教益?

参考: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

第四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荆门市五三高中杨红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2.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拓展练习学习运 过程与方法:

1.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重点知识;用“形散神聚”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二·教学重点

1.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2.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写法;3.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三·教学难点

把握此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拓展练习学习运用“形散神聚”的写法。四·教学设想

1.文言重点知识教师印发预习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整理,教师只在课堂上点拨几个重点知识以点带面;

2.课堂上重点围绕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讨论分析文章的选材构思;

3.在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口头小作文让学生当堂练习,学习运用“形散神聚”的写法;

4.课文中有些遗漏的教学点以课后延展题的形式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五·教学用具:PPT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放幻灯片,情境导入

元丰二年七月七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苏轼起了个大早,打算将自己的书画拿出来晒晒,他翻看着自己的《墨竹图轴》,甚是得意,不由吟诵“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廋,无竹令人俗”。放下自己的作品,他又打开一幅画卷,这是表兄文与可送的《筼筜谷偃竹》图,睹物思人,他想起几个月前文与可刚刚去世,想到自己现在继任的就是文与可未就任的职位,想起两人的过往,不由潸然泪下。

(二)诵读预习,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

筼()筜()谷近语()士大夫 蜩()腹

蛇蚹()

兔起鹘()落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袜材当萃()于子矣 笔砚()斫()轮

斤斧何曾赦()箨()龙 剑拔出鞘()曝()晒

烧笋()晚食 畴()昔

少()纵则逝 缣()素 蹑()足 没()于陈州 亲厚无间()记载(2、诵读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三)检查预习,点拨重点

1、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像·······一样,名做状

2、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句式(状语后置,含“于”“以”常后置)

3、执笔熟视:仔细

4、自视了然:······的样子

5、而读书者与之:赞同

7、以为口实:话柄

8、发函得诗:打开

9、初不自贵重:看重,形做动; 句式(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0、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句式(定语后置,名┼动┼者结构)

11、吾将以为袜:把······做成

12、与可没与陈州:通“殁”,死亡

(四)分析内容,把握中心 1·题解

从题目上看文章可能会写到哪些内容?

(文与可作画的缘由、经过,他人对画的评价,苏轼记此事的缘由、目的)2·诵读第三段,概括段意(按事、情分类归纳)

(晒画痛哭,借典见情,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3·诵读第一段,概括段意(可按人分类归纳)

(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第3层 :写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4.介绍“胸有成竹”的典故

(1)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2)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5.诵读第二段,概括段意(可按事分类归纳)

(第1件: 文与可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第2件: 二人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并回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第3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6.三段都与标题中的什么有关?是否与预设的写法一样?(画竹,此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写法独特)7.分析文与可的形象

(为画: 画技精湛,讲究神似。为人:漠视名利,恬淡、狂放、脱俗淡泊。为官: 清廉、不贪图享乐)8.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表明二人关系亲密无间、感情深厚,抒发对亡友的痛悼之情。)9.学生从第一段内容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第二课时

(一)预设情境导入

我们平时说到或写到友情时都会选择哪些素材呢?(学生发言)我们今天来看看大文豪是如何来写友情的。

(二)探讨选材构思特点

1·诵读第三段,理解有关“桥公”的课下注释,作者借用此典故有什么作用?(作者借曹操与桥玄的典故侧面从两人间的“戏笑之言”反映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厚无间。)

2·文中“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有哪些?(回顾第二段的内容)这些内容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表现两人“亲厚无间”的?

3·为什么“戏笑之言”能体现两人间的亲厚无间?(分组讨论下面问题)a.与可对苏轼说“袜材当荟于子”,在与可心中苏轼会如何对待求画者?这说明两人的亲厚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

b.两人最后都认同有“万尺竹”,这说明两人的亲厚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 c.苏轼诗中假象情景和文与可吃笋情景相合,这说明两人的亲厚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

(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

(戏谑调笑,相互理解;心有灵犀,默契十足)

4·联系《赤壁赋》和此文中所表现的苏轼形象,想想文与可和苏轼两人形象有何关联?

(由“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可看出苏轼谦逊坦诚,而由“吾言妄矣”可见文与可也很坦诚;由两人的戏谑之言可见苏轼也漠视名利、恬淡、狂放、脱俗淡泊,同时可看出两人都认同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性情相投,观点一致,坦诚相待)

5·第一段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写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这样写有何作用?这说明两人的亲厚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比较两人的墨竹图)

(说明自己比弟弟受到文与可的影响更大更深)

(耳濡目染,志同道合)(可以拓展到两人对竹的喜好上)

小贴士:如何回答“分析句段作用”一类的提问?概括句段大意(景物人的特点),分析对各个角色的作用,分析对中心思想情感的作用。6·小结两人“亲厚无间”的具体体现(从不同角度阐释其内涵)

(戏谑理解,耳濡目染,志同道合,性情相投,心有灵犀,坦诚相待······)7·小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1)形散神聚:此文选材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即文章看似闲散,其实有明确的线索和主旨贯穿始终。(紧扣题目和中心)

(2)选材新颖、以喜表悲:作者记载往日的幽默、戏笑之谈,正是为了说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无间。唯其如此,才可见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故去,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

(3)开头独特:文章打破了一般画记程式(记画的过程和内容、评画的得失、讲画的传世等);也突破了一般散文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的表达方式,以议论为先导,辅以记叙和抒情。

(4)融事理情一体(5)细节生动

(五)拓展演练,学习写法

许多人都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朋友,尤其是学生年代的友情弥足珍贵。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和朋友间的一件小事或一个细节,来表现朋友间的“亲厚无间”。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此文,我们知道了朋友间亲厚无间的真正内涵,学习了散文围绕主旨选材构思“形散神聚”的写法。当然对于此文的探讨还有一些遗漏,就留作同学们课后的探讨吧。

如:收集有关竹甚至其它“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评价或名句。

附: 预习学 案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筼()筜()谷近语()士大夫 蜩()腹

蛇蚹()

兔起鹘()落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袜材当萃()于子矣 笔砚()斫()轮 斤斧何曾赦()箨()龙 剑拔出鞘()烧笋()晚食 畴()昔

二、文言知识整理(请写出答案)

(一)文言通假

1、与可没与陈州:

2、少纵即逝矣:

3、而节叶具焉:

(二)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 ;今,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 ;今,3、废卷而哭失声:废,古: ;今,4、吾将以为袜:以为,古: ;今,5、发函得诗:发,古: ;今:

6、而读书者与之:与,古: ;今:

7、以书遗余曰:遗,古: ;今:

8、以为口实:以为,古: ;今:

(三)词类活用

1、()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2)余因而实之:

2、()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3、()初不自贵重:

(四)一词多义

A.文言实词

1、熟

执笔熟视:

而操之不熟者:

2、语

今语士大夫:

有“车过”“腹痛“之语:

3、过

不学之过也: 有“车过”“腹痛“之语: B.文言虚词

1、然

自视了然: 予不能然也: 然二百五十匹绢:

2、以 以追其所见: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与可以书遗予曰: 吾将以为袜:

3、之

竹之始生: 一寸之萌耳:

临事忽丧之:

士大夫传之: 而读书者与之:

4、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与可没于陈州: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5、焉 而节叶具焉: 而临事忽焉丧之: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6、而 而节叶具焉: 生而有之也:

废卷而哭失声:

(五)文言特殊句式

1、()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庖丁,解牛者也(3)、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2、()

(1)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2)吾将以为袜

(3)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3、倒装句

(1)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2)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3)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4)足相蹑于其门(5)初不自贵重

(六)固定结构

(1)、岂复有竹乎:岂……乎:

(2)、世岂有万尺竹哉?:岂……哉?:

课 后 探 讨 学 案

一、查找资料,明确典故内容与含义

庖丁解牛 轮扁斫轮 渭川千亩竹 车过腹痛:

二、从此文中汲取了哪些感悟?结合自身来谈谈。

三、收集有关竹甚至其它“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评价或名句。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说课稿

屈家岭管理区五三高中 杨红霞

一·说教材

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语文内质,即语文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而语文学科的教学就要体现其语言性、文学性、人文性,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中自主赏析的最后一篇古代散文。这门选修课既是对学生以前古代散文学习的继续,也是对学生古代散文学习的深化,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古代散文欣赏的方法。第五单元是“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重在认识古代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从而感受其魅力所在。这是北宋著名大家苏轼的一篇杂记。记叙了苏轼和文与可之间的深厚情谊,并阐述了文与可的画论,是一篇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该文很典型地体现了苏轼文章“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二·说学情

经过三册文言文阅读的学习,学生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还不够完善; 5

另外,还缺乏自主鉴赏的意识。三·说目标

基于以上对语文课程要求、教材、学情的分析,根据教学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的原则,我从三个维度设计了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重点知识;2.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拓展练习学习运用“形散神聚”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四·说重点和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的要求,古代散文的教学的重点不能只定在文言知识的积累上,要关注其体现出的文学性和人文性;而此文所在的单元重在认识散文“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的特点,且苏轼的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因而我把此文的教学重点设计为: 1.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2.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写法;3.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学生在诵读和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虽较容易把握中心,却因为苏轼此文围绕两人的深厚情谊选材新颖、写法独特,学生在分析文章如何体现这种情感时会觉得有些难。再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而我把此文的教学难点设计为: 把握此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拓展练习学习运用“形散神聚”的写法。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以预习学案的形式让学生结合助学读本,自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教师只在课堂上点拨几个重点知识,起到以点带面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提问和提示,并以幻灯片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章。最后设计一个口头小作文让学生当堂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课文中有些遗漏的教学点以课后延展题的形式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安排既避免了面面俱到,又顾虑到了课堂时间,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开展。

学法:重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六·说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

1.结合注释和助学读本诵读疏通文意

2.完成预习学案,积累此文中的文言知识。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的布置为了扫除阅读理解文意的障碍,为课堂教学的完成作好准备。

(一)·情境导入,放幻灯片

元丰二年七月七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苏轼起了个大早,打算将自己的书画拿出来晒晒,他翻看着自己的《墨竹图轴》,甚是得意,不由吟诵“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廋,无竹令人俗”。放下自己的作品,他又打开一幅画卷,这是表兄文与可送的《筼筜谷偃竹》图,睹物思人,他想起几个月前文与可刚刚去世,想到自己现在继任的就是文与可未就任的职位,想起两人的过往,不由潸然泪下。【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可以触摸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文本当中,同时通过情境的语言,明确文章的主旨,即对文与可的怀念之情,也简单介绍了文与可其人,6

而两人墨竹图的展示,也为后面表现画法相似做直观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二)·检查预习,点拨重点

1、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像·······一样,名做状

2、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句式(状语后置,含“于”“以”常后置)

3、执笔熟视:仔细

4、自视了然:······的样子

5、初不自贵重:看重,形做动; 句式(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6、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句式(定语后置,名┼动┼者结构)

7、吾将以为袜:把······做成

8、与可没与陈州:通“殁”,死亡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点拨几个重点知识,起到以点带面作用。

(三)分析内容,把握中心 1·题解

从题目上看文章可能会写到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标题是文章的纲目,引导学生阅读时要从标题入手,千万不能忽视标题。同时也能起到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来推知未学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为后面探讨独特的写法做铺垫,形成反差对比。

2·诵读第三段,概括段意(按事、情分类归纳)3·诵读第一段,概括段意(可按人分类归纳)4.介绍“胸有成竹”的典故

5.诵读第二段,概括段意(可按事分类归纳)

6.三段都与标题中的什么有关?是否与预设的写法一样? 7.分析文与可的形象 8.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设计意图】环节2—5是教给学生概括句段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解概括的能力。2—8通过诵读和概括段意、把握人物形象特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文章,并为后面“如何选材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表现二人亲厚无间的”这个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提供条件。

(四)探讨选材构思特点

【设计意图】苏轼表现二人亲厚无间的素材新颖独特、看似偏离,且从多角度来具体阐释二人亲厚无间所体现的内涵。这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因而设计了如下几个提示似的提问,从而逐步引导学生由简入难地抽丝剥茧。

1·诵读第三段,理解有关“桥公”的课下注释,作者借用此典故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为引出下一提问,又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答“苏轼为什么用记戏笑之言来表现二人亲厚无间”这个疑问。

2·文中“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有哪些?(回顾第二段的内容)这些内容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表现两人“亲厚无间”的?

3·联系《赤壁赋》和此文中所表现的苏轼形象,想想文与可和苏轼两人形象有何关联? 4·第一段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写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这样写有何作用?

【设计意图】环节2—4通过继续熟悉各段内容来理解“亲厚无间”的不同内涵。以幻灯片的形式比较两人的墨竹图,直观感受“亲厚无间”的内涵。5·小结两人“亲厚无间”的具体体现 6·小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设计意图】既是小结此课重点知识,又是为后面学生的小作文做充足具体的提示。

(五)拓展演练,学习写法

许多人都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朋友,尤其是学生年代的友情弥足珍贵。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和朋友间的一件小事或一个细节,来表现朋友间的“亲厚无间”。【设计意图】随堂小作文不能出太难要学生有话可说,又要和本次课学习的“亲厚无间”“形散神聚”有关,而友情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触发点和爆发点比较容易找到。展示出两幅学生常见的画面,并体现出友情面对性别时的不同表现,起到提示学生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课 后 探 讨 学 案

一、查找资料,明确典故内容与含义

庖丁解牛 轮扁斫轮 渭川千亩竹 车过腹痛:

二、从此文中汲取了哪些感悟?结合自身来谈谈。

三、收集有关竹甚至其它“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评价或名句。【设计意图】课文中有些遗漏的教学点以课后延展题的形式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安排既避免了面面俱到,又顾虑到了课堂时间,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开展。

教 学 反 思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提出如此学习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研读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关于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是兼顾的,且从顺序上看对人文性还有所侧重。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遵循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知识目标和人文价值目标。中学文言文选文大都是古代典籍中的精华之作,在解决字词文句等理解障碍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深入体会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意蕴,感受、理解作品内容的文化价值和深蕴其中的贤哲智慧,实在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第五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定稿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教学设计:罗小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文章主旨,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2.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知识链接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二、知识积累

(一)文言通假

1.与可没于陈州:没,通“殁”,死亡 2.少纵则逝矣:少,通“稍”,稍微

3.而节叶具焉:具,通“俱”,俱全

(二)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4.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三)词类活用 :请找出下列各句的活用字并解释。1.形容词做动词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养老(2)余因而实之:实,证实 2.名词作状语

(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蜩腹蛇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3.意动用法

(1)初不自贵重: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四)一词多义

A.文言实词 1.熟

执笔熟视:仔细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2.语

今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

3.过

不学之过也:过错 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B.文言虚词

1.然

自视了然:„„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2.之

竹之始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寸之萌耳:结构助词“的”

生而有之也:代词,指代节叶

3.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就,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 表承接

(五)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庖丁,解牛者也

2.省略句

(3)吾将以(之)为袜

(4)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

3.倒装句

状语后置

(5)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6)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六)难句精译

(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译: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尺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2)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译: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3)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既然心理已经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 过错。

(4)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译: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做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才有吗?

(5)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译: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6)袜材当萃于子矣。

译:做袜子的材料将汇集到您哪里去了。

(7)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译:苏先生可真会说啊!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他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

三、整体感知,了解背景

1.从题目入手,初步感知文章

问题一: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这个题目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 明确:文与可 —— 人

画筼筜谷偃竹 —— 事 记 —— 文体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人、记事、记物或写景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2.梳理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第1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2件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3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四、文本研读,突破重点

1.在第二、三段中,作者追忆了和与可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趣事?引用了哪些典故?从中可以看出与可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第一件 以裐为袜 恬淡狂放 淡泊名利

第二件 绢画玩笑 造诣高深 无拘率直

第三件 诗戏太守 为官清廉 不贪图奢侈享乐

典故一:“渭滨千亩” 盛赞与可为官清

典故二:“车过腹痛”借指苏轼与文与可关系亲密。

生活上的共鸣 人格上的共鸣

3.本篇既谈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内容是否散乱?有人说苏轼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

说画竹理

“亲厚无间”

记画竹人

抒 情

叙画竹事

形散 神聚

苏轼散文,信笔挥洒则姿态横生,文笔似闲散,义脉却流畅完整。

五、迁移训练。

本文信笔挥洒,舒卷自如,用语极其凝练生动,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含情。一句“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幽默风趣,亲切自然,人物形神毕现;一句“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写尽作者睹物思人的悲痛。你是否也有过一些难忘趣事或睹物思人,触景伤情的经历?请尝试着用这种凝练生动而又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好不要超过50个字)

下载《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 1.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 课文分析:课改实验区教材高中语文的课文容量加大,尤其是文言文部分加大了比重,出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点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点难点1.归......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重点难......

    《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苏轼为文,多率性挥毫,情味恣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其悼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正是在随性所致的叙述中酣畅淋漓地表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用法及相关文言句式。 2、了解文中出现的典故的来源,掌握作者与文与可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