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学生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
二、知识链接:
1、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课前预习:
(一)重点掌握词语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2、投诸.地而骂
3、以为口实..
4、而读书者与.之
5、余因而实.之
6、月落庭空影许.
长
7、近语.士大夫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二)通假字
1、少纵即逝矣
2、与可没与陈州
(三)词类活用现象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2、余因而实之
3、初不自贵重
(四)一词多义
为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余为徐州
4、而予以为有道者
5、吾将以为袜
乃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乃见其所欲画者 其
1、乃见其所欲画者
2、岂独得其意
3、而予亦悔其随之
4、以追其所见
5、其所以然
6、岂独得其意 然
1、自视了然
2、予不能然也
3、然二百五十匹绢
以
1、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2、与可以书遗予曰
3、吾将以为袜
之
1、竹之始生
2、一寸之萌耳
3、生而有之也
4、临事忽丧之
5、士大夫传之
6、而读书者与之
(五)文言句式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足相蹑于其门
3、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4、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5、吾将以为袜
6、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7、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8、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9、轮扁,斫轮者也
10、世岂有万尺竹哉?
四、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 略:简略,与“详”相对。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妄:荒谬。D.苏子辩.
矣 辩:有口才。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
点也。”1
B.①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②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C.①与可无以..答,则曰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②窥父不在,窃发.盆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艺术创作思想的一组是()
①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③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④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⑤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⑥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的体会和主张;再借子由的话进一步赞赏文与可的绘画技巧,指出意与道的密切联系;然后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最后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B.本文通过记述文与可将求画者的缣素视为袜材,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以及与作者亲厚无间的情谊。C.“画竹”是本文的线索,本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的规律,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D.作者与子由皆从文与可学画竹,但子由得到了他的意,作者意与法兼得。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3分)译文:
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3分)译文:
③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2分)译文: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捕蜩.(zhōu)少.(shāo)纵则逝 偃.(yǎn)竹 B.砍斫.(zhuó)庖.(þáo)丁解牛 赦.(shâ)免 C.沦丧.(sàng)兔起鹘.(gǔ)落 蹑.(niâ)足 D.缣.(jiān)素 亲密无间.(jiàn)曝.(bào)晒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事前充分准备,事发才能胸有成竹....,不会慌乱。B.画竹高手文与可是兔起鹘落....,转眼间就把一幅翠竹图呈现给大家。C.他无意间看到一个扒手得心应手....的将乘客的钱包偷了去,惊的嘴张了老大,却未敢出声。D.我们这位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3.与例句中“寻”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A.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 寻之无所得
C.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D. 庭有八杉,„高三寻
4.与例句中“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A. 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B. 沛公然其计,从之
C.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D.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器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与例句中“诸”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 A.(诸葛)亮亲率诸军攻祁山
B.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投诸渤海之尾
6.下列句中“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与可以书遗余
B.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C.齐桓公饭酒醉,遗其冠 D.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7.下列对第二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第二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B.选文通过记述文与可与作者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
C.苏轼详写了自己和文与可的诗画交往,尤其对于当时二人开玩笑的诗句记述的完整有趣,表明了对朋友文与可的怀念。
D.选文第二段在叙写写作情景的同时,含蓄的表达了和文与可有着深厚的情谊。8.下列对第二段写作手法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B.本文语言平实自然,极富生活色彩,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实感。
C.选文第一段记述文与可“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是为了与下文苏轼“废卷而哭失声” 形成映衬,这是以喜写悲﹑以乐衬哀的写法。
D.选文第二段借用曹操和桥玄的典故,侧面衬托了自己和文与可情谊的深厚。
9.翻译文段中划线句子: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节选《庄子·天道·轮扁斫轮》)
第二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云南省富源县第一中学 陈光明
教案设计思想:
1.文字、文学、文化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一切文言文教学的共性追求。立足共性目标,挖掘个性文本的独特语文价值,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准确定位。《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看似说理实则抒情,看似散乱却以情贯之,故此以“情”为主线,以“入情”“悟情”“品情”为教学流程,最终达成文言教学的多维目标,应是可行的思路。
2.学生披文入情,因声求气,为真切理解“废卷而哭失声”的伤感,体悟苏轼情感的变化过程,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诵读可表现文本之声,加深对情感脉络的把握,也是学生与文本、作者思想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当书声琅琅。
3.“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学者事半而功倍,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就可以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文言规律和方法是文言教学由篇及类、实现迁移是每一节课的追求。
4.“文以载道”,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化。很难设想一个不善于思考的学生,会写出内涵丰富、生动活泼的文章。“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这一名言可作为本节课学生主体活动的最佳阐述。〖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并积累文言字词句知识。
②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③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④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学案提要钩玄,归纳梳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诵读,理解贯穿本文其中的感情逻辑和思想逻辑,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
①体会作者与文与可之间的深厚情谊。②感受文中所包含的哲理美和情感美。〖学生分析〗
409班为高二小班(实验班),经过一年多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可达到独立完成教材课文学习的要求,且对于文言现象及规律,亦可很好的归纳分析,但受限于生活经验,对古人思想及情感的把握尚有欠缺,故此,本课的教学先放手给学生结合预学案自学的时间,然后教师利用一课时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教学。〖教学重点〗
1、学生自主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难点〗
1、苏轼情感变化过程。
2、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与胸有成竹的深刻内涵。〖课时要求〗一课时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 导学案(印发)古汉语字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九百多年前,苏轼饱含挚友之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废卷而哭失声”写下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可通观全篇,却发现本文戏谑诙谐,并无伤痛之感,又多用说理,讲解画竹的理论与实践,并没有过多回忆交往之事,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情感与写作上的谜团。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带着疑惑,共同走进苏轼的内心,披文入情,去揭开我们心中的疑惑吧。
二、初读入情
教师播放音频,学生默读,整体感知情感,并完成以下任务。(1)圈点出通过预学案的学习仍然不能理解的句子。
学生间自主提疑并解答,教师相机指点即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作适当的板书。(2)学生分段落朗读 王芸同学朗读第一段 蔡能福同学朗读第二段 田登龙同学朗读第三段
三、研读悟情
(1)从文章一、二、三自然段中圈画出一个你认为情感最强烈的字,为表达此字,作者记了哪些事情?引了哪些诗文和典故?最终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再请一位同学总结前一位同学的答案,并用简练的话语概括事件。每个小组只需回答一段即可,留一个机会给别人,同时亦可检测自己。明确:(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成理者即可作为板书内容)第一段:
荀雅婷:我认为是“得”字,苏轼在第一段中主要讲述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胸有成竹,并引用了苏辙的《墨竹赋》,目的是为了说明只有自己理解了文与可的画竹理论,虽然自己不能很好的实施,但也足以自得,是洋洋得意的“得”,为喜悦之情。
陈景:我认为也是“得”字,但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又借用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理论,所有这个“得”,应该是体现了自己有所“获得”的“得”,用主要体现的是自己对朋友的敬佩之情。第二段 :
庄顺利:我认为是“笑”字,因为本段写了几件有趣的事。如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筼筜谷》一事让文与可夫妇喷饭,都是让人发笑的事,表现了苏轼的喜悦之情。第三段 :
樊帅:我认为是“哭”字,这一段主要交代了写作缘由,因为两个人关系好,感情深,此刻睹物思人,情感是悲伤的。
(多媒体展示3分钟)
(2)再次朗读品位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
每确定一个自然段的情感之后,全班诵读一遍,要求读出作者的情感。
四、赏读品情
(1)这些事和典故、引用各有什么作用?
每个小组只需回答一点即可,留一个机会给别人,同时亦可检测自己。明确:(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宴平: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及可读性。张小回:体现了文与可的性格。(教师借机引领学生分析人物性格)
文中通过轶事表现文与可了的性格:如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并谎言送到苏轼那里可以看出其脱俗,淡泊的一面;
苏轼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的辩论,可知文与可是一个风趣,旷达的人;
从苏辙的评价及相互赠和的诗可以看出是一个才华横溢、举止洒脱的才子形象。
骆蓉:回扣题目,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缘由。罗骏: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
教师总结: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2)赏析
那些句子写得精炼又富有文采,请找出并在小组内交流。
五、读余思情
《古文观止》曾云,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需想其一面写,一面哭,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本文又能带给后人怎样的人生启迪?请仿写:
韩文公执笔《祭十二郎文》破骈为散,融真情于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之苦痛,道“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之遗憾,深觉生命之飘忽,哀痛之倍增。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六、总结全文
苏轼在写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后,废卷,痛哭,在回忆与悲伤中感悟生命的无常与人生的渺小易逝。同学们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情感河畔散步之时,也定能得到心灵的启迪和升华。那么,就让朗朗书声与苏轼的悲情在我们的教室里继续回荡吧!板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成竹在胸 散 画论心得 得 而 比弟领悟 不 投绢当袜 乱 书信往来 笑 气 夫妇喷饭 脉 此文缘由 哭 中 贯 5
第三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
课文分析:课改实验区教材高中语文的课文容量加大,尤其是文言文部分加大了比重,出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作品。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加上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基础,学生层次等,完成这个任务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学生课前预习,归纳预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解决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北宋画家文与可,曾以筼筜谷仰斜之竹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庄谐相衬,情深意切,体现了作者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之优秀散文。
教学目的: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赏析重点: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美文的语言特点。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3、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二、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一层,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起:竹子的节和叶是与生俱来的,从只有一寸长的笋芽到数丈高的巨竹一直如此。他认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即先在头脑中形成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要善于抓住创作的灵感,而不可让它轻易逝去。这种画论是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苏轼批评了在绘画创作中那种脱离现实,背离自然规律的现象,“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并且表明了自己的主张,苏轼赞成“故画竹,必先得
成竹于胸中”的做法。)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二层,写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苏轼认为自己只是明白了文与可所讲的道理,却不能完全做到。他感到自己心里所想和手里所做的达不到真正的统一,“乃不学之过也”。这里很自然地流露出了对表兄的钦敬之情。作者又把绘画的体验加以引申、扩展,联系到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里说的是作者自己的宦途经历,是对人生的一种自省与领悟。)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三层,记弟苏辙所作《墨竹赋》里的话,苏辙说:表兄文与可画墨竹就像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一样,是依托绘画技艺传达出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作者看来弟弟不会画画,所以只是领会了文与可的绘画意义而已。至于自己,则是不单领会了他画竹的用意,懂得了他的绘画理论,同时也学到了他画墨竹的艺术技巧。这一部分所触及的是生活积累与绘画创作、艺术的构思与灵感的把握、神似与形似等美学问题,这可以说是文与可同苏轼共同总结出的北宋“墨竹画派”的理论与经验,是一份可贵的绘画史料。)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1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一件事,写文与可并不想倚仗绘画传世,以博得声名。所以他很厌烦人们拿着丝绸前来求画,他把缣素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这件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点。)第2件文与可与苏轼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并回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
(第二件事,记熙宁十年(1077)文与可离开了洋州,回到京师,而苏轼则自密州改任徐州知州。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在信尾附诗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于是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作者回忆说“筼筜谷偃竹图”就是那里赠给他的,并且文与可还说自己画的竹虽只数尺,却有万尺之势。在这里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3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件事,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
(作者在湖州晾晒书画,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将近半年。他见到“偃竹图”,不禁失声痛哭,回想起二人之间与画竹相关的许多往事,写成了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评此作“戏笑成文”。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作者为什么偏偏要记叙一些趣事呢?苏轼引经据典地解释说:曹操的祭文中也曾有“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自己也记载下往日的幽默、戏笑之谈,正是为了说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无间。唯其如此,才可见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之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总结:这篇文章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两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全文以画竹及二人情谊为中心点,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所以脉络清楚,真正达到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境界。
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通假
1、与可没与陈州:没,通“殁”,死亡
2、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3、而节叶具焉:具,通“俱”,俱全
(二)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以书遗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三)词类活用
1、形容词做动词(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养老(2)余因而实之:实,证实(3)与可厌之:厌,厌恶
2、名词作状语
(1)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3、意动用法
(1)初不自贵重: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四)一词多义
A.文言实词
1、熟 执笔熟视:仔细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2、语 今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
3、过 不学之过也:过错 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B.文言虚词
1、然 自视了然:„„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2、以
以追其所见: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予曰:把„„ 吾将以为袜:把„„当作
3、之
竹之始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寸之萌耳:结构助词“的 ”
生而有之也:代词,指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代与可之言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指代轮扁讲的道理
4、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对,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州:在,表地点
5、焉
而节叶具焉:助词
而临事忽焉丧之:无义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兼词
6、其
乃见其所欲:代词,代“画家”
以追其所见:代词,代“画家”
其所以然: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代词,代“文与可”
7、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就,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 表承接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庖丁,解牛者也
(3)、轮扁,斫轮者也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二)省略句
(1)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
(2)吾将以(之)为袜
(3)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
(三)倒装句 1.定语后置
(1)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2.状语后置
(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足相蹑于其门
(四)固定句式
(1)、岂复有竹乎:岂„„乎:哪里„„呢?
(2)、世岂有万尺竹哉?:岂„„哉?:哪里„„呢?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提要钩玄,归纳梳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贯穿本文其中的感情逻辑和思想逻辑,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听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那你们知道它的出处是什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二、作家、作品简介:
苏轼(1037—101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出身于一个文化修善的家庭,父亲苏询早有文名,母亲能教他读《汉书》家许的教育,前辈的熏陶,以及他自己的刻苦学习,青年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为欧阳修等所称颂。一生留下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等名篇。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各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他少年就爱好《庄子》的文章,后又喜和僧人来往,在生活上他认为“游于物之外”则“无所往而不乐”,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物,“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二家起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然而他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又使他对佛家以懒散和老庄的放逸有怕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屡受挫折,但在文艺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果书柬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暑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初步感知,把握主旨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文体,杂文; 2.概括每自然段的大意
明确: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第二段叙述作者和文与可交结中的趣事。第三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四、具体研习文本
1.本文借画竹阐发了两个方面的创作思想: 明确:“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前者:“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其含义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
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其含义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地掌握技巧。
2、文中通过三件轶事表现文与可的个性
(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行而觉讨厌。——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的无拘、率直。
3、作者引用了哪些诗文和典故,体会叙述、引用与议论的关系
明确: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典故,随手拈来,自然贴切,绝无矫揉造作之感。他引用的诗文有苏辙的《墨竹赋》、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苏轼《洋洲三十咏》其一《筼筜谷》、曹孟德祭桥公文。引用的典故有: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谓川千亩竹”。
4、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他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述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四、总结全文
总结文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对“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创作思想的理解,指出“艺”与“道”的密切关系。又通过叙述文可的轶事和二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的悼念之情
五、布置作业:熟读全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
教学目的: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预习: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课文分析(用提问的方式):
1、本文以叙事为主还是以抒情为主?(学生分小组讨
论,老师巡视。)明确: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以抒情为主,兼叙事说理。)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明确:文体是杂文,是一篇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
3、文章主旨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4、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分组讨)明确:记叙了文与可的三件事情,一是把求画者之缣素扔地并说拿去做袜;二是写两人以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竹开玩笑,并忆“筼筜谷偃竹图”之由来;三是追述文在洋州时苏以“筼筜谷”诗引得喷饭满案。说明了他的高尚风雅,请苏轼代画,说明了他是一个憨然坦率的人,赠诗从侧面说明了他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
三、写作特点赏析
1、运用典故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之一
(学生看课下注解,弄清典故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归纳有哪些典故?明确:庖丁解牛 轮扁斫轮 “渭川千亩竹”
2、文章在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不拘泥于时间顺序,信笔写来,形散神不散,文章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忆二人交情,到说明写作缘由,始终以画竹及二人情意为中心点。)
3、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文虽具悼念性质,却不陷于哀情,有意叙二人交往、调笑趣事,如“袜材”“喷饭满案”等,语言明快、活泼、幽默。)
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感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老先生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默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老先生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一定的启迪和教益,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
中国有句名言:“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万卷书好理解,“开卷有益”嘛,但为什么还非要行千里路呢?坐在家里不也一样读吗?可见,要想对一件事务真正有所了解,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这个世界的可爱处之一就在于它的多样化,这就像化学上有互为映体一样。人
类社会也像镜子一样,建立在完全相反的原则上。在一个社会里被认为天经地义的事到了另一个社会往往会被连根拔起,这就要求我们要擅于掌握事物的本质,绘画如此,作其他事亦是如此,一个人是如此,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同样是如此。盲目地、无计划的去做一件事,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失败。对于企业和国家来说,就往往会是一场灾难。
我们不是在在大跃进的口号下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吗?我们不是在耗费了巨资铺设了石油管道而结果却是产地无油吗?难怪有人说:“我们四十年的发展史上,决策,尤其是宏观决策所造成的失误,如果能够避免的话,今天的中国根本用不着改革,早已能够和日本、美国这些经济大国并肩站立了”。(见“泡沫经济”一书)。所有这些,我们应该如何向国人交待呢?可见,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乃至“渭溪千亩在胸中”是何等的重要、又是何等的不容易啊!
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改革的不归路上面临着世界经济的巨大挑战,我们已经丧失了太多的时间和机会,我们要在经济的大潮上尽快建立一座通向富裕社会的桥梁,千万不要今天一个政策,明天又来调整的“摸着石头过河”了,事实证明,那样是永远也过不了河的。
第四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苏轼为文,多率性挥毫,情味恣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其悼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正是在随性所致的叙述中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丰沛的感想和情愫。诚如邱濬所言,“自画法说起,而叙事错列,见与可竹法之妙;而公与与可之情,尤最厚也。”
此文精悍而蕴涵深远。不拘一格,才能对它作最佳解读。
一、“胸有成竹”喻理论
苏轼兼擅诗文与绘画,并有“诗画一律”的观念。他曾毫不吝惜地表达他的诗画平等观:“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书朱象先画后》引朱氏语);“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因此,文中论画竹技法,不必囿于绘画,亦可通喻文学。
“胸有成竹”是谈构思的著名论断,这里可细读出两层意旨:一者,意在笔先,“意”是统摄文学创作的最上者。他曾教人作文“不得意不可以明事”,也印证了文中“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二者,不论文画,都要有宏观建构,不可“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作肢解后的缝缀、拼合,否则难有“合于天造,厌于人意”(《静因院画记》)的佳作。
“胸有成竹”方可“行云流水”,由是再谈创作。苏轼未明言“灵感”,但已然强调在“胸有成竹”基础上“执笔熟视”以凝神,乃见所欲“画”者。文学同于绘画,都讲求凝神以传神,“求物之妙”。至于如何“传神”,则如文中所言,“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这便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以致自然奔放。
开篇一段,文有限而意无穷,从不同角度解读,可得不同见解,折射出情志各异的思想。“留白天地宽”,苏子为文,机巧便在于此,读后感《《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二、“心手相应”论实践
文中一句“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一针见血地指明了苏轼重学习、重训练且重触类旁通的实践观。
看得出苏轼极恶“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表面上的“心识其所以然”,也摒弃“见于中而操之不熟”的眼高手低。简单数语,便点明躬亲操行与勤恳练习的重要性。由是联想到欧阳修《卖油翁》的点睛之笔,“无他,唯手熟尔”。绘画、写诗、作文,乃至于其他事务,只有躬于实践、勤于练习,才能有所成就。
苏式反问“岂独竹乎”,由画竹寄托普遍性的道理。他引自由《墨竹赋》,阐明了“触类旁通”的理念。何谓“大家”?知识、技艺只可成其外表,见识、修养方可就其内涵。苏轼的真知灼见,在于“有道”,他可以从画论中明晰文艺,也可从文艺领悟人生。譬如“庖丁解牛”,以苏轼的智慧,哪里还只是庖厨之事,养生之道?
三、绢素赠答成修养 文章在肯定已故挚友的技艺、学识之后,则归于纪念哀悼的主题。苏轼追忆与文与可的交往乐事,探讨文艺、诗书赠答、戏笑之言,转而抒发深切悼念的悲痛之情。真情挚意,殷切感人,同时也予以文人墨客、后生晚辈深刻省思。在文章中,我们可读出苏、文二人共同的高雅志趣和高洁情操,诚“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宋史本传》如是记载文与可)。而两人的情谊,坚决地否定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表现出谦恭、宽和、坦荡的君子风度,可谓后世典范。
理论可学而得之,技法可习而得之,而修养所成,要在经年累月的琢磨中玉成。大器如此,“不自贵重”,不为器用所羁,但日久内化为修养。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杂记中的出色作品,又是苏轼表达文艺见解的重要著作。品读再三,确“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
第五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岁寒三友”是指什么吗?“四君子”呢?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四君子”是梅、兰、竹、菊的合称。所谓君子,是对人的美称,比喻人格高尚,学识高深,举止文雅。文人画家寄寓感情,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予以人格化。)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二、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
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的音
与可以书遗余(wèi)近语士大夫(yù)①告诉②告诫 萃(cuì)寒梢(shāo)笔砚(yàn)斤斧何曾赦箨龙(tuò)喷饭(pēn)畴昔(chóu)
四、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五、翻译全文
1.教师指出重要的字词句;
2.请三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第二课时
一、知识积累
(一)重点掌握词语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2、投诸地而骂
3、以为口实
4、而读书者与之
5、余因而实之
6、月落庭空影许长
7、近语士大夫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二)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1、与可没与陈州
2、少纵即逝矣
1、初不自贵重
2、月落庭空影许长
3、废卷而哭失声
4、吾将以为袜
5、发函得诗
6、而读书者与之
7、以书遗余曰
(三)词类活用现象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2、余因而实之
3、与可厌之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5、初不自贵重
(四)虚词
为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余为徐州
4、而予以为有道者
5、吾将以为袜
乃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乃见其所欲画者
其1、乃见其所欲画者
2、岂独得其意
3、而予亦悔其随之
4、以追其所见
5、其所以然
6、岂独得其意
然
1、自视了然
2、予不能然也
3、然二百五十匹绢
以
1、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2、与可以书遗予曰
3、吾将以为袜 之
1、竹之始生
2、一寸之萌耳
3、生而有之也
4、临事忽丧之
5、士大夫传之
6、而读书者与之
(五)文言句式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足相蹑于其门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6、吾将以为袜
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0、轮扁,斫轮者也
11、岂复有竹乎:
12、世岂有万尺竹哉?
(六)难句翻译
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2、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3、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4、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5、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6、袜材当萃于子矣。
7、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二、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当时的“画者”作画:节节为之 违背生活
叶叶累之 割裂自然
以竹的自然生长之态与“画者”人为割裂画与竹的自然关系对比,看出“画者”的荒谬——岂(复有竹乎)有此理!为亮出文同的正确画论主张张势。文同画论:
意在笔先——胸有成竹 自然连贯——振笔直遂
捕捉灵感——少纵则逝 师法自然,重视整体形象的把握和创作灵感的捕捉 苏轼体会: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不学之过也
强调学习和实践。这样才能内外同一,心手相应。“得其意”,“并得其法”—— 赞成文与可的画论主张和画竹技法。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1件 不为士大夫作画。——狂傲中漠视名利的性格。(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2件 谈竹形与竹势的关系。说明两人的艺术观是相通的,这也是苏轼推崇欣赏文与可的一个原因。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3件 令文同夫妇喷饭的“筼筜谷”诗
——这里是巧合形成幽默,诗中“太守”即指文与可,“清廉”隐含了文同为官品德。
第二段所记三件事,写得风趣幽默,“横说竖说”,貌似不经意,实则选材很有讲究侧重 分别表现了文同为人、为画、为官的特点。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归纳总结
①全文以“竹”“画 ”二字贯通,借画写人,借人说画。
②庄谐并重,自在为文。第一段郑重其事,表明对表兄的推崇,二段除文可骂人外,全是写“笑”,三段只一“哭”字。骂也好,哭也好,笑也好,全是真性情。此等怀人文字,只东坡写得,如昌黎者断乎写不出 ;此等文章,亦只文同当得、受得。洒脱自在人,方有潇洒自在文。
三、探讨研究 1.作者记了哪些事情?引了哪些诗文和典故?体会叙述、引用与议论之间的关系。
文章第一段阐述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第二段,追忆在交往的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三段则交代了写作此文的缘由。
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典故,随手拈来,自然贴切,绝无矫揉造作之感。他引用的诗文有苏辙的《墨竹赋》、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苏轼《洋州三十咏》其一《筼筜谷》、曹孟德《祀故太尉桥玄文》。引用的典故有: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渭川千亩竹”。
2.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它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着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释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塑造了文与可怎样的个性特点? 文中通过三件轶事表现文怀可的个性:
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行而觉讨厌。——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的无拘、率直
3、叙事中融注感情,此文对文与可表达了哪些感情? 对他的艺术造诣的钦敬之情,对他的为官清廉、淡泊名利、不图享乐的称赞 对他的去世极大的悲痛。
4、文章是怎样来表达这种感情?
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对二人零碎的往事回忆,捕捉往事中二人思想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心灵相通的点点琐事趣事,在“乐”事的叙述中凸现二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这个“乐”又与失友的“悲”形成了反差,更显其悲,愈见其动人。
同时作者还借助典故抒发感情,最后还利用故人遗物来引发哀思,直接抒发感情。
第二课时
一.三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三段课文,解决文意问题。(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讨论,老师引导等方式解决问题。)
二、课文分析(用提问的方式):
1、本文以叙事为主还是以抒情为主?(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明确: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以抒情为主,兼叙事说理。)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文体是杂文,是一篇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
3、文章主旨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4、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分组讨)
明确:记叙了文与可的三件事情,一是把求画者之缣素扔地并说拿去做袜;二是写两人以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竹开玩笑,并忆“筼筜谷偃竹图”之由来;三是追述文在洋州时苏以“筼筜谷”诗引得喷饭满案。说明了他的高尚风雅,请苏轼代画,说明了他是一个憨然坦率的人,赠诗从侧面说明了他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
三、写作特点赏析
1、运用典故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之一
(学生看课下注解,弄清典故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归纳有哪些典故?明确:庖丁解牛 轮扁斫轮 “渭川千亩竹”)
2、文章在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
(不拘泥于时间顺序,信笔写来,形散神不散,文章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忆二人交情,到说明写作缘由,始终以画竹及二人情意为中心点。)
3、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文虽具悼念性质,却不陷于哀情,有意叙二人交往、调笑趣事,如“袜材”“喷饭满案”等,语言明快、活泼、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