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 日本签署投降书
日本签署投降书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新闻相关知识。(2)了解该则新闻的历史背景。(3)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2.方法和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新闻,阅读社会,阅读人生。
【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整个教学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对课文作反复阅读,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相机诱导、点拨。
2.延伸拓展法:
新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为让学生切实把握这种文体,教学中宜选择几则新闻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拟标题、导语,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中央电视台新闻录音磁带、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喜欢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新闻,一起解读这则新闻带给我们的信息。/ 3
二、新闻背景资料简介
教师:新闻不是孤立产生的,比如说《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就与解放战争密不可分,那么就请同学们小组思考,讨论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则新闻背景资料有哪些?
时代背景: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广播诏书;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
三、引导学生把握新闻的内容和结构
1.播放新闻录音或视频 2.把握新闻的六大要素
教师: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
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通读这篇新闻,找出这篇新闻的六大要素。人物:日本外相重光葵。
时间:1945年9月3日上午9:05。地点:东京湾。
事情: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原因:日本战败。
结果: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3.朗读新闻
教师:请同学朗读这篇新闻 学生:朗读 4.理清新闻的结构
教师:新闻的结构把握,有助于我们高效阅读,阅读时事,阅读社会,阅读人生。标题:“日本签署投降书”,简练、准确,概括了这则新闻内容的精华,直接写出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导语:导语部分是前两句。第(1)句紧扣标题,写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第(2)句写出日本离开了大国的行列。
结语:写到麦克阿瑟将把他的司令部队从重要港口横滨搬进市内的美国大使馆。/ 3
【作业布置】
写一篇校园新闻。/ 3
第二篇:喝酒投降书
喝酒投降书
本人与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在________________喝酒,因本人自己思想素质低,技不如人,酒量实在是差,真的实在是喝不下去,我心甘情愿向_________签下投降书,承认我就是小酒量,从此喝酒讲话不能大声,别人说我窝囊不能还口,必须点头承认并应一声:我是怂货!
另:欠(□ 啤酒、□ 葡萄酒、□ 白酒、□ 洋酒、□ 其他)______(□ 杯、□ 瓶、□ 箱)酒,于下次喝酒的时候先还清才可上桌。
本人:
见证人:
20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三篇:日本教案
《第一节 日本》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日本在世界上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国,又是我国的近邻,因此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日本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国家。教材以“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个主题,简练准确的概括了日本的区域特征。“地狭人稠”部分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和气候,以及人口。“岛国经济”介绍了日本传统的农业和新兴的工业,重点介绍了日本工业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文化交流”则介绍了日本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又不失民族特性的文化,日本的文化尤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
2、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3、认识日本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工业布局,学会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了解日本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做法。
5、了解日本文化特色与中国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工业布局 教学难点:日本气候特征,日本主要的工业带
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的内容,通过“小课题”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拓展联系相关的知识。
学与教的过程 导入新课:
【叙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国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5个地区,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方法,也了解到,地理现象之间往往事互相影响的。那么,在国家的这一部分,我们将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认识某些国家的特征,同学们要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某些国家的特征,及其原因。首先来看日本的第一个课题。
课题一:“火眼金睛”
下列现象合理吗?为什么?
北京的小明给在日本秋田的表哥打电话,小明高兴地跟表哥说:“这个周末妈妈带我去什杀海溜冰,到时候我要穿上新买的羽绒服。”表哥说:“玩的开心点!我周末也有活动,和同学去公园划船!”
【叙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地图册,分析这种现象是否合理。【展示】亚洲的政区图,标注中国北京和日本秋天的位置。
【提示】阅读教材9页亚洲气候类型图,这两个城市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板书】第一节 日本
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回答问题
【小结】秋田与北京都是温带季风气候,但是秋田是沿海的,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屿国家,北京是内陆的城市。所以秋天气候受海洋的影响,具有海洋性。【板书】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
【展示】北京和秋天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 【提问】你来描述这两个城市气候特征
【提示】气候特征一般包括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同时这两个要素年平均和季节变化幅度。
学生读图回答
【小结】日本秋田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多,分配比较均匀,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这和日本所处的位置有关。【展示】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 【提问】日本的位置有什么特征? 【提示】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日本的范围包括那几部分?地形特点是什么?
日本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和地形特点,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小结】日本的四个大岛构成日本狭长的领土主体,日本是个岛屿国家,岛上多丘陵山地。岛屿国家,有广大的海洋资源,鱼类资源丰富。日本自古渔业兴盛,海洋捕捞两居世界首位。【板书】四大岛屿——捕鱼业发达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转承】日本不仅捕鱼业发达,日本的加工工业也很发达,是世界经济大国。下面我们进入课题二:矛盾解析
读教材65页图H、I,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内经济又受到严重破坏;可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日本却发展为世界经济“大”国,其生产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工业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发展这么迅速?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板书】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小结】日本依赖本国优良的港口,发展了加工贸易,从国外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产品。【板书】进口原料,出口成品
【提问】阅读地图册31页,日本工业原料主要来自那些国家或地区?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日本的工业产品主要出口到哪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怎样?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日本的工业结构使日本的工业区布局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日本原料大量进口,成品大量出口,因此日本工业集中在对外运输便利的沿海地区,形成了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工业带。【板书】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提问】日本岛屿国家便利的海上运输,给日本发展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日本也有一些自然条件,制约日本的工业发展。你知道吗?日本怎么解决?
学生讨论回答
【转承】日本自然环境独特,工业发达,日本的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现在我们来研究第三个课题:
课题三:京都?洛都?
阅读教材62页“探索”:为什么在日本有一座和中国的长安布局相似的城市? 学生阅读回答
【提问】日本的文化受中国影响很深。除了建筑上的,你还能举别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
【叙述】在近代,日本主要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形成了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现象。【板书】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展示】反映日本文化的现象
【小结】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又自己本土的文化,比如樱花节等。但是,日本不断的吸收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既受外来文化影响,又充分体现民族特性的文化。
【拓展】中国有着5000多年历史,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但是,从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在你的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外来文化的痕迹。请你谈谈你的看法。练习:填充图册24-25
第四篇:日本 教案
第一节
日本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教学目标
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2. 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等相互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几位?(第三位)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国界漫长而又曲折,有许多国家与中国接壤或隔海相望。你知道的邻国有哪些呢?(学生答略)
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板书: 第一节 日本 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 “世界行政图”并日本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1.海陆位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国家。)板书: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亚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东亚)板书: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3.纬度位置: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北温带)比较读图:让学生比较图7.2“日本的地形”和图7.4“英国”,分析以下内容:
日本和英国两国哪国所跨经纬度更广?(日本大部分在23°N~46°N之间,南北跨纬度23°左右,英国大部分在49°N~61°N之间,南北跨纬度12°左右;从经度看,日本大部分在 122°E~148°E间,东西跨经度26°左右,而英国大部分在8°W~2°E间,东西跨经度10°左右。所以日本跨经纬度更广。)
日本跨经纬度广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跨经纬度广会对日本的地理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日本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比如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等。)
二、地形特点
读图7.2“日本的地形”,让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主体部分在哪儿?(学生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板书: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比较读图:日本和英国都是岛国,请比较这两个岛国的海岸线,哪个国家的海岸线更为曲折?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日本的海岸线更为曲折,海岸线总长3万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日本各地距海很少超过100千米,沿岸曲折,多优良港湾,且多不冻港,尤以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为最好,良港多,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都十分有利。日本许多有名城市都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中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也是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板书: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学生活动:在图上找出以下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城市。
提出问题:陆地基本地形有哪几种?日本地形有哪些?请大家结合图,从图上找答案。(学生回答:日本以山地地形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位于河流下游和沿海一带。)教师小结: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分布零散,多位于河流下游和沿海一带,其中最大的关东平原,是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城市毗连、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板书:山地地形为主
著名的富士山高达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风景优美。但它也是一座能给人带来灾难的活火山,日本火山众多,火山爆发常伴有地震的发生,所以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板书:多火山、地震
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请结合板块运动学说分析,课件打出图7.5“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让学生分析。
教师小结:日本处在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日本火山、地震频繁。从板块构造看,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有“地震国”之称
分组活动: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火山能为人类造福吗?(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启迪思考: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这种建筑在防灾上有什么好处?(可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学生交流:防御地震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收集到的防灾方法有哪些呢?让大家一起来交流吧!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咱们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火山、地震、海岸线曲折的岛国特点。火山地震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如果能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减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的。我国也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所以在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中日两国应互相交流和借鉴。板书设计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二、地形特点
1.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3.山地地形为主---多火山、地震 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反思: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若能够给予充分的肯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都是以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回答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拉近师生间距离的一种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能锻炼学生胆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这也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开始。
第五篇:日本教案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②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③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④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①日本自然地理特征;②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③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①日本自然地理特征;②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③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课件《樱花》、课件<日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
2、火车
3、飞机
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合作完成:
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显示“日本图”,教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读图7.7-7.9分析完成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
国家 人口数(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中国 13 960万
日本 1.27 37.7万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关于日本工业部门,利用多媒体补充有关内容。横滨港等待装运出口的日本汽车图。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可显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教师简要讲解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为以后的世界地理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中日贸易情况怎样
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2)较高的科技水平(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
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17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阅读 “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 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三、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图片
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板书设计: 日本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