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详案(改)

时间:2019-05-12 19:2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烙饼问题详案(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烙饼问题详案(改)》。

第一篇:烙饼问题详案(改)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经历抽象-推理-建模,渗透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圆形图片、练习题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师:同学们平时有吃过饼吗? 生:吃过

师:好不好吃? 生:好吃

师:恩,老师也特别爱吃饼,看,老师在家里还特别学习了怎样烙饼,发现原来烙饼里面也藏了许多数学问题,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学里的“烙饼问题”(课件展示)

(师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2分钟)

师:看,小红平时也特别爱吃饼,今天,妈妈特地给她烙一张饼,但是,烙饼有一些条件,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主题图)

师:从这些条件里,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①一次能放两个烧饼(提示:锅里面最多能同时放下两张饼,如果只有一张饼时也可以只放一张)

②每个饼要烙两面(提示:一张饼有两个面,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一面是正面,另一面是反面,先烙的一面叫正面,后烙的一面叫反面)③每个饼每面要烙3分钟才熟。

师:你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信息。

(二)观察法,探究最优烙法。1.烙一张饼(5分钟)

师:也就是说,烙一张饼至少要几分钟?烙一张饼有几个面?(板书1、2)生:6分钟

师: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演示(师一边提示,先烙的是什么面?后烙的是什么面?)师:烙了几次? 生:2次(板书2)

师:一次是3分钟,2次是几分钟? 生:6分钟

师:2乘3等于6(板书2×3=6)

2.烙两张饼(8分钟)

师: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先想一想怎样烙?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烙2张饼用了多少时间? 生:12分钟

师:你是怎么烙的?(生操作)

师:你是不是表达的不够清楚?结合数学语言和数学文字,我把它区分一下,这个是1号饼,先烙的一面叫正面,后烙的一面叫反面。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6分钟

师:来,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烙的。

生演示(师提示,第一次放什么?第二次放什么?)并板书 师:一起烙了几次? 生:2次

师:一次3分钟,两次几分钟? 生:6分钟

师:因为2×3=6(板书)

师:恩,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只需要6分钟就能把2张饼烙熟。

师:同样是两张饼,所花的时间却不一样,关键原因是什么?(提示后面的空位)生1:因为他只花了6分钟,所以时间少。生2:因为他后面有空位。

师:恩。你的眼睛真亮,这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我们要使时间花的少,就要让锅里不能有空位,也就是说,要让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才能更节省时间。在如果要尽快的把饼烙熟,你会选择哪种烙法?(生答)我们给第二种烙法取一个名字,就叫两饼同烙。(板书)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烙1张饼时,也要花6分钟? 生:因为烙1张饼时有空位 师:那为什么烙1张饼和2张饼,都是需要6分钟?时间为什么会一样? 生:因为次数一样。

师:恩,你真棒,这么难的问题都被你想到了。因为次数一样,所以时间也是一样的。

3.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11分钟)

师:这时,爸爸回来了,爸爸、妈妈和小红每人一张饼,一共有三张饼,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吃上饼呢?3张饼有几个面?(6个面)。同桌合作完成。

生合作并记录

师指导,并寻求9分钟和12分钟的2种结果。

师:同学们,你们的饼烙熟了吗?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烙3张饼用了多少时间?

生:12分钟

师:说说你是怎么烙的?(1生说,1生演示)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9分钟

师:请你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烙的?(1生说,1生演示)

师:你烙了几次?

生:3次(板书)

师:你比老师考虑得还要周到,你真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9分和12分,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生:因为第一组有空位,浪费了资源。

师:对,因为浪费了资源所以次数就增加了一次,那么时间也相应的更长了。

师:思考:当我们烙饼时怎样最节省时间?

生:不浪费资源。

师:不浪费资源,也就是要保证锅里没有空位。

师:所以只需要烙几次?

生:3次。

师:一次3分钟,三次多少分钟?

生:3×3=9(板书)

师:好,再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三张饼是怎么烙的?(师生合作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最后放什么?)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合理安排下,锅里始终没有空位,最大程度的使用空间,节约了时间,我们给这种烙法去个名字。由于三张饼是我们班×××烙的。我们就把它称为“×××烙法”。好不好?

生:好。

4.烙4张饼,铺垫偶数张饼的烙法。(3分钟)

师:那四张饼呢?最少需要多少时间?4张饼有几个面(8个)。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怎样烙?

生:2张2张的烙。

师:看谁又快又准确的把他的烙法记录在表格里?

师板书,生记录,一生在操作

师:烙了几次?

生:4次

师:1次三分钟,4次呢?

生:4×3=12(师板书)

师: 这4张饼,我们先烙几张?

生:2张

师:所以,四张饼我们是怎么烙的?

生:2张2张烙的

师:2张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方法,叫什么?

生:两饼同烙。

师:那6张饼呢?可以不?8、10、100张呢?

生:都可以2张2张2张的烙。也就是两饼同烙

师:当饼的张数是双数时,如果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我们用两饼同烙的方法最节省时间。

5.烙5张饼,铺垫单数张数张饼的烙法。

师:那么5张饼呢? 5张饼有几个面?(10个)想一想,怎样烙最节省时间?。

生1:先2张2张的烙,再烙一张。

生2:先烙两张,再用×××烙法,烙后面的三张。

师:这两种方法时间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第一位同学在烙后面三张的时候,有空位。

师:先烙2张饼,还剩几张饼?

生:3张

师:3张用什么方法烙最省时?

生:×××烙法

师:所以5张饼怎么烙?(请学生上台操作,师记录)

师:烙了几次?

生:5次(板书)

师:一次3分钟,5次几分钟?

生:5×3=15(板书)

师:5张饼我们既用了“两饼同烙”,又用了“×××烙法”

师:那7张饼可以怎么烙?9张饼呢?

生: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剩下三张用“×××烙法”

师:当饼的张数是单数张时,我们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剩下的3张用“×××烙法”烙最节省时间。

三.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师:我们一起来看到黑板,仔细观察烙饼花费最少时间。这一列表示的是什么?

生:次数

师:这一列呢?

生:每次烙的时间

师:那你能总结出来,烙饼所花费的最少时间的关系吗?比一比,看谁写的快?

生完成操作纸

师:我们一起来完成,次数×每次烙的时间=最少花费时间。

师:那次数我们怎么知道呢?它和面数存在怎样的关系?

生:次数=面数÷2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烙饼问题,烙饼方法有很多,我们要花费最少时间,就要让锅里同时又两张饼。这样才能最节省时间。

师:好,今天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听讲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出示课件)

题1:复印5张文字资料,每张正反面都要印,如果一次最多只能放两张,那么你认为最少要复印几次?你是怎么安排的?

题2:

假如这个锅一次能煎3条鱼,而现在有15条鱼要煎,请你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时间?(两面都要煎,煎一面需要5分钟)

四.板书设计

烙饼问题

饼数 面数 画一画 1张 2 正 反 2 22张 4 1正2正 1反2反 2 23张 6 1正2正 1反3正 2反3反4张 8 1正2正 1反2反 4 4 3正4正 3反4反 5张 10 1正2正 1反2反

3正4正 3反5正 4反5反 5 5

次数 最少时间(分)×3=6 ×3=6 ×3=9 ×3=12 × 3 = 15 次数×每次烙的时间=最少时间

3

第二篇:烙饼问题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本课重点:优化的思想——“同时”“节省时间”。难点:规律的得出——“饼的张数×烙一面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三张饼的烙法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此,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烙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是“9分钟”。“两张饼”“三张饼”的问题作为重点,让学生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同时,根据烙2、3、4„„10张饼所用的时间,学生很快发现并得出“饼的张数×烙一面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的规律,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第三篇:烙饼问题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社新标准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通过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实际意义,初步感受统筹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用简单的数学化语言来记录思考过程。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去寻找最优化的方案,形成初步的优化意识。教学过程:

一、解读情境

出示情境:今天我们来研究烙饼中的数学问题。

师:今天的烙饼问题与平日所见的烙饼问题还是有所不同,从图中你读懂了什么? 在学生解释图意的基础上用投影整理出以下三条:(1)锅子不大,每次最多只能放两个饼。(2)一个饼的两面都要烙。(3)烙一面需要花3分钟。

二、实践探索 实践活动

(一):烙一个饼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个饼(贴出饼的示意教具),需要花多少时间?怎么烙?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记录。

板书: 1个

实践活动

(二):烙两个饼

6分

再贴出一个饼,无声的操作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师:想一想:如果烙两个饼,需要花多少时间?怎么烙?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记录。

板书:2个

实践活动

(三):烙三个饼

6分

1、再贴出一个饼,用无声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烙三个饼,最少需要花多少时间?怎么烙?

2、反馈:

(1)学生可能出现的时间有12分、9分。(暂不交流想法)(2)把你的想法像黑板上那样把它记录下来。(3)反馈用12分钟的烙法。

A、请一学生将自己的表示法(具有代表性的正确表示)记录在黑板上; B、让其他同学来解读这位同学的表示法; C、请学生上讲台进行教具的演示。

(4)有没有可能有一种烙法比12分更省时间? 路径一:全班均认为12分是最省的时间。

A、观察12分这种烙法,你觉得这里还有没有节省时间的可能?

B、我们来回顾一下,烙1个饼需要6分钟,为什么烙2个饼还是只要6分钟?烙2个饼可不可能存在一种烙法比6分钟更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性总结:要让时间尽可能的少,我们最理想的做法就是锅子里一直都有两个饼。

C、想一想要让锅子里一直都有两个饼,可能吗?用三个硬币代表三个饼桌面上操作一下,如果真有更省时的方法,被你找到了,把它记录下来。

路径二:有学生认为有比12分更省的时间(9分)。

A、提问没有找到的学生:你们相信他们找到一种比12分更省时间的烙法吗?为什么相信或为什么不相信?

B、提问找到的学生:你们确实找到了吗?你们能不能给没有找到的同学提示一下,像猜谜语提示一下一样,但不能告诉答案。看谁的提示最有水平?

如学生能提供有效的提示,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如学生不能提供有效的提示,参照路径一的(B)操作。

C、让我们都来想一想,用三个硬币代替三个饼在桌面上操作一下,如果你也找到了,请你也把这种方法记录下来。

(5)9分钟烙饼法的反馈与交流

A、请一位学生将这种表示法记录在黑板上。B、一齐解读这种烙法的实际操作。

C、选择两位学生上讲台运用教具进行操作演示。可以考虑在第二位同学演示时,烙好的一面打上“√”,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

D、给9分的烙法命名。

三、探索规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反馈要点:

(1)改变一下做事情的顺序,有的时候完成这件事的时间也会发生变化。(2)要烙饼的时间尽可能少,锅子里最好能一直都有两个饼。

四、拓展延伸

1、烙4个饼

师:如果烙4个饼,最少花时几分钟?怎么烙?

学生直接口答。预计学生可能更多地从实际的操作角度去解释,即先烙一号饼与二号饼的正面,再烙一号饼与二号饼的反面,再烙三号饼与四号饼的正面,最后烙三号饼与四号饼的反面。

如是这般,引导学生:能不能说得更简单一些?(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代表发言或教师陈述:2个、2个烙。

2、烙5个饼

师:如果烙5个饼,最少花几分钟?怎么烙?

3、烙6个饼

师:如果烙6个饼,最少花几分钟?怎么烙?

允许学生用3个加3个的方法,或是2个加2个、加2个的方法。

4、探求规律

思考: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最省时间=饼的个数(除1以外)×3分

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是一个不断面临选择,不断做出判断与决定的过程。不同的选择折射了教师不同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追求平淡而真实的课堂,让学生在数学思考、学习能力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这是本人在本课实践中所努力追求的价值取向,也是面临选择时做出判断的基本依据。

(一)这是“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是“一道经典的数学习题”

之所以要辨析是“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习题”,是因为这会影响到一节课核心的价值取向。如果将它确定为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就需要突出它的生活味,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如果把它确定为一个经典的数学习题,就要挖掘其内含的数学思维价值。本课所研究的主题是烙饼问题,重点在于研究烙3个饼哪种烙法更省时。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一般不会采用“先烙1号饼与2号饼的正面,再烙1号饼的反面,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号饼与3号饼的反面”这样交叉的方法来烙三个饼。事实上采用交叉烙饼法实际耗时与理论耗时也是不相同的。一是翻饼的操作过程本身需要时间,二是饼凉了以后再烙与趁热烙所需的时间也会有差异。其次,在生活中当真的需要烙很多饼时,也会考虑锅的大小以及锅的数量。所以烙饼问题与其说是一个生活问题,不如说是一道经典的数学习题。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并没有强调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生活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也没有过多地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生活中现实意义。本课的教学设计着眼于让学生在解决一道习题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其一,统筹的思想。在相同的资源下,改变做事的顺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可以节省时间。当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时,时间最省。其二,转化的思想。当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时,设法将它转化为若干个已经能解决的问题。本课所研究的烙饼问题,烙饼的总数量是多样的。但只要学生掌握了烙2个饼与3个饼的方法,也就掌握烙其他数量饼时最省时的方法。基于上述分析,本节课在目标定位时着眼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比较中实现方法的优化。在这样一个追求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悟统筹与转化数学思想。

(二)“操作多一点”还是“想象多一点”

对于这节课,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准备一份教具,学生也会有一份学具,或是几张圆片,或是几个硬币,大同小异。显然这些准备是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演示或学生操作所服务的。那么课堂中到底要不要操作?在什么时候操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明确操作的价值,即为什么要操作。我认为,操作的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操作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其二,操作是帮助学生建立表象的有效手段。以本课为例,要知道烙饼的时间,可以通过学具实际摆一摆来获得结果。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对于烙饼的表象更为具体与清晰。因此,这种课型,或多或少需要教师演示或学生动手操作。

对于“烙饼问题”这一学习内容,从多数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不是缺少操作,而是操作太多。很多的课堂从一开始就动手操作,到课的结束还在动手操作。操作过多,既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会可阻碍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在本课教学中,烙1个饼需要多少时间,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甚至没有必要演示。烙2个饼也是如此。学生完全可以凭借生活经验,在脑海中想象出操作的全过程。烙3个饼需要多少时间,要找到最省的时间,确实有难度,因此在这个环节有必要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但是,即便如此,也应思考在前,操作在后,提高操作的目的性,增加操作活动的思维含量。至于烙4个、5个„„饼时,如果依然让学生动手操作,那么学生就会沉浸在动作思维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把“烙4个饼”转化为“先烙2个,再烙2个”,“烙5个饼”转化为“先烙2个,再烙3个”„„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理解不管是烙多少个饼(1个除外),都可以分解为“N组2个饼”,或是“N组2个饼+1组3个饼”,这样的烙法时间最省。如果没有展开想象的翅膀,缺少静静的思考,学生的思维水平就很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三)“让更多的学生去探索”还是“让多数的学生去模仿”

如果哥伦布把鸡蛋竖起来是一种创造,那么照着哥伦布的方法把鸡蛋竖起来就只是一种模仿。模仿固然需要,但创造更有价值。由于学生之间生活经验与思维水平的差异性,面临同样的问题情境,学生的反应也是千差万别。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资源,同时也要尊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在本课教学中,烙3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引发学生探索与思考的切入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课堂实践看,很少有学生能想到至少需要9分钟。当然也不否定可能有少数学生能迅速地做出正确的回答。他们或是通过自学或兴趣小组学习,提前已经知道答案,或是他们本来就是我们常说的特别聪明的学生。烙3个饼时,学生一般想到的方法是先煎2个,再煎1个,这是受生活经验与习惯思维的影响。要从这种煎法中走出来,想到“两正、一正一反、两反”这样交叉煎的方法,无疑是一种创造。当全班同学都没有想到是9分钟时,教师怎么办?当班级中有少数学生想到是9分钟时,教师又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如果教师演示,或是学生代表演示,学生确实是可以看懂,也会照着别人的样子做。从让每个学生接受这一学习结果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简单而有效。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多的只是模仿。对这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没有面临“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也无法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学生缺乏必要的体验过程。因此当面临全班没有人想到是9分钟或个别学生想到是9分钟时,不要急于让“先知先觉”者告诉其他的同学应该怎么做,而应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去经历一个思考、实践、困惑、无助(或顿悟)的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在相同的资源下,改变做事的顺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可以节省时间。当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时,时间最省”,感受到探索带来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时空,积极营造一个安静的、适合于深度思考的学习氛围,同时适时地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

第四篇:烙饼问题

烙饼问题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一

二、学请与教学分析:

《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解决问题最优化的方案意识,并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的方案。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养成归纳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扩展

六、教学过程:

a)引入课题:以与课题有关的图片用PPT展示,引出课题,并解读题意。b)自主探索,研究烙法:

(1)提出第一问:现在要烙1张饼,要等多久呢?

学生可能回答:要6分钟,先烙饼的其中一面,要花3分钟的时间;再烙另一面,有需要花3分钟,所以加起来就需要6分钟。

(提第一问目的:通过浅显的第一问,让学生加深对题目意思的理解——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要花费3分钟)

(2)提出第二问:那要在平底锅里,烙2张饼,要花费的时间呢? 学生可能回答:

1、要12分钟,因为烙1张饼要6分钟,所以烙2张饼就要12分钟。

2、只要6分钟,因为一张平底锅可以同时烙2张饼,所以只需6分钟。(第二问目的:主要强调一张锅一次最多烙两张饼。)c)引导与交流:

提出第三问:有1位小明同学,他们家今天也要烙饼,小明和小明的爸爸妈妈三个人都要吃饼,他们三个每人先吃1块饼要等多久呢?(烙3张饼)

学生(1)可能回答:要12分钟,先烙完2张饼用了6分钟,再烙第3张饼,还要6分钟,所以一共要12分钟。

老师引导:刚刚那位同学用了12分钟,烙了3张饼,你们还有其他的烙法吗?

学生(2)可能回答:只要9分钟,先烙2张饼的其中1面,用了3分钟;然后从锅里拿掉1张饼,把剩下的那张饼翻一面,再把没烙过的那张饼放下去,又用了3分钟;最后把已经烙好的那张饼从锅里拿出来,将锅里剩下的那张饼翻过来,把之前只烙了1面的饼放下去,又用了3分钟;这样3张饼就烙好了,但是时间只用了9分钟。

老师评价:大家都听清楚了吗?(如果学生大部分不理解,可以让刚才那位学生再讲一遍);第一位的烙法,要用12分钟;第二位同学,觉得不够快,用不同的方法,烙了9分钟;大家先在再想想,有没有更短的烙法吗?

学生回答:没有。

老师:恩,确实没有更快了,所以烙三张饼,最多用9分钟。

d)深入探讨,总结规律:

提出第4问:烙4张饼的时间?(要求学生脱离学具回答)。第5问:小组讨论烙5张饼要花多少时间时间?

学生(1)可能回答:要花18分钟,分别是先烙2张饼2次,共用了12分钟;最后烙1张,还要6分钟,一共18分钟。

老师提醒:你觉得烙5张饼要18分钟,想想还能再快吗? 学生(1):15分钟,先烙2张饼,再按烙3张饼的方法烙,就只要15分钟。(学生已经反映过来了)

老师提问:大家有没发现什么规律呢?

学生可能回答:当要烙的饼是奇数时,可以最后剩3张饼的时候,按3张饼的最优烙法最快.学生可能回答:烙饼用的最快的时间是要烙饼的数量乘以3。

老师:我们先把他的话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时间=所烙的饼的数量×3,同学们你们赞同他的想法吗? 学生回答:有的赞同;有的不赞同。

老师:我们要判断他的想法是不是对的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验证。

老师:对,要验证。我们先看看前几张饼行不行。烙1张饼的时候行吗? 学生回答:不行。所以他的想法是错的。

老师:恩,烙1张饼时不行。那烙2、3、4、5张时,可以吗? 学生回答:可以。

老师:那6、7、8、9呢?同学们想想看.学生回答:都可以.老师:是的,老师经过验证也发现这个除了饼的数量为1外,这个公式可以用。所以我们可以把公式写成时间=所烙的饼的数量×3。

e)联系实际,妥善处理: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用上面所学的公式,算算6张饼要用多长时间吧。

学生回答:18分钟。老师问:那具体该怎么烙呢?

学生可能回答:<1>3张3张的烙,烙2次就能完成。

<2>2张2张的烙,要烙三次。

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案,哪个更好呢?还是一样好呢? 学生回答:有赞同<1>,也有赞同<2>的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刚在烙3张饼的时候的操作的过程很繁琐。而按同时烙两张饼的方法烙三次相对来说是不是更简单呢?(目的:让学生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的内容,强调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当烙饼的个数是偶数时,就采取2张2张的烙;b当烙饼的个数是奇数时,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最佳方法烙,这样最节省时间。

C当烙的饼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可以总结出一个公式:时间=所烙的饼的数量×3 4.巩固运用,深化理解:随便指定几个数量,让学生迅速给出答案。5.回归课文:翻开书本112页,自己阅读,有不理解的提出来。

6.扩展延伸:任意改动已知条件(如改变数据),给出新的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注:如果时间不够,“扩展延伸”可做为课后练习或家庭作业完成)

改后的题目可为:现在,有一张比刚才大一点的锅,这张锅可以一次性烙4张饼,每张饼还是要烙2面,每面要烙3分钟,现在要烙10张饼,需要多少分钟?

板书设计:

第五篇:《小猪变形记》详案 改

小猪变形记

教学目标:

1.读绘本,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读、写兴趣。2.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教学重点:

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学生想象,激发读、写兴趣。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做自己,最幸福 教学过程:

一、“变”字导入

1.出示孙悟空图片: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他是——对了,孙悟空可厉害了,会七十二变呢,那老师想问,假如你会变,你要变成什么呢?

引导用句式: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说话 2.出示绘本封面揭题——《小猪变形记》

有一只小猪呀,他也十分想要变,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变的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读绘本(齐读)——《小猪变形记》

二、讲读绘本,想象表达

(一)读封面

看了封面,你想说什么?(自由说话)

(二)师引读

同学们从封面读出了这么多信息,真了不起!

(出示小猪躺在树下图)这只小猪啊,生活得很幸福,每天都吃得饱饱的,躺在树下晒太阳,可是,日子老这么过下去,小猪开始觉得无聊了:“真烦,烦、烦、烦、烦、烦!

(体会读:“真烦,烦、烦、烦、烦、烦!)你无聊的时候会觉得:

妈妈叫你快睡觉的时候你会觉得: 爸爸叫你快点起床的时候你会觉得:

老师布置了好多好多作业的时候你会觉得: 是啊,这只小猪现在也是这种感受(齐读):

总该有点儿什么好玩的事吧,我去找找看!于是,他小跑着出去了。

(三)小猪变形 1.变长颈鹿

他跑呀跑,来到路边,他停住了脚步,快看,他碰上了谁?——(出示碰见长颈鹿图片)(1)观察图面:谁来说说,小猪有了什么变化?他在想什么?(指生说)

(2)小猪想要变成长颈鹿,可怎么才能变高呢?谁愿意帮它想想办法?(指生说)

同学们真会想办法!啊,小猪长高了!(出示小猪踩高跷图片)小猪呀,兴奋地踩着高高的高跷出去散步了。

(3)读好小猪变长颈鹿后的语言

路上,小猪遇到了斑马。(出示小猪与斑马打招呼图片)“嗨,下面的那位!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我可以看到好几里远的地方。”(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跟斑马打个招呼? 带上长颈鹿头饰读: 男生读: 女生读:

“你不是长颈鹿!你是一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最好小心点儿。”(出示小猪摔倒图片)

“砰!”小猪屁股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摔了个四脚朝天。哎,看来长颈鹿的生活并适合我。我要去寻找更刺激的探险。

还没走出两步,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什么好主意?(指生说)2.变斑马

(出示小猪变斑马图)这回,小猪找来颜料,给自己画了一件奇妙的外套,瞧,小猪变成了(生说)——在路上遇到了(生说)——

谁来跟大象打个招呼:

“嗨!我是一只了不起的斑马!你看,我身上有斑马纹。” 带上头饰读: 全班一起读:

“你不是斑马!你是一只身上画着斑马纹的小猪,你马上就……”就怎样?(指生说)(出示小猪冲水图)哗啦,小猪漂亮的外套被水冲了个一干二净,吓得他惊慌地乱叫起来。

“讨厌!当斑马还不如当小猪呢!我敢说,做大象一定更有趣……” 3.变大象

这回,小猪想变成——(生说)怎么变大象呢?谁有好主意(指生说)同学们的办法真绝!(出示变大象图片)呀,小猪变啦,鼻子伸长啦。小猪在鼻子上绑了一个长长的塑料管,在两只耳朵上都绑了两片大树叶,又出门去了。

大家一起跟袋鼠打招呼:“嗨,我是一只了不起的大象!我能用鼻子喷水。” “你不是大象!你是一只鼻子上装了塑料管的小猪。”

(出示小猪打喷嚏图)小猪正想争辩,突然……他打了个大大的喷嚏,把塑料管——喷飞了!4.变袋鼠

哼,当大象一点儿都不好玩儿!不过,当袋鼠一定很有趣。怎么变成袋鼠呢?谁能想到好办法?(指生说)

小猪在自己脚上帮了两个大弹簧,然后他踩着弹簧,一蹦一跳地出门去了。小猪跟鹦鹉打招呼,谁来?

“嗨!我是一只了不起的袋鼠!我能跳得跟房子一样高。” 带上头饰读: 男生读:

“你不是袋鼠!你是一只踩着弹簧的小笨猪,再说你跳得也不高。”

鹦鹉真没礼貌,小猪气坏了,一心想调给鹦鹉看。他跳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出示小猪倒挂在树上图)突然——他蹦到了一棵树上,被倒挂起来了!5.变鹦鹉

哎,要是我会飞该多好啊。小猪找来羽毛和贝壳,给自己做了一对翅膀和一个大鸟嘴。变成了——指生说

变成了鹦鹉,拍着翅膀出门了。他遇上了——(生说)

嗨!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鹦鹉!你的眼睛能看多远,我就能飞多远。(师读)带上头饰读: 女生读:

“你不是鹦鹉!你是一只披着羽毛的小猪,猪不会飞!”

(出示小猪掉泥潭图)哗啦啦,小猪一头栽进了树下的泥潭里!

(四)想象表达,生帮小猪完成变形 1.引导表达

哎呀,小猪这回又失败了。同学们,如果你是小猪,你还想变什么呢?怎么变呢? 2.生表达创作

老师呀,把这只小猪请到了我们的写绘单上,现在请同学们去帮助小猪完成变形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安静的时候想象力是最丰富的,看看谁是今天最安静、最有想象力、最快速的变形大王。请同学们保持——(安静)3.展示交流

好啦,同学们,请先将写绘单收起来放进抽屉,没有完成好的,我们下课再继续。老师看谁动作最迅速。(谁最快,我——)我们一起来看看(请生展示,5张左右,生说“嗨,我——,是——”师表扬创作后否定:“不过,你不是——,你只是——”)

三、找到幸福

1.回顾小猪变化过程

小朋友们,小猪变了这么多,找到快乐了吗?(出示小猪摔倒等图片)

他想当长颈鹿,摔了;想当斑马,被水洗了;想当大象,喷嚏吹了;想当袋鼠,倒挂在树上了;想当鹦鹉,如今躺在泥潭里……

你想对小猪说什么?

2.引导理解:做自己,最幸福。

(出示小猪泥潭打滚图)是啊,当猪怎么没有乐趣了?小猪在泥潭里滚来群去。他滚得越多,身上就越脏,身上越脏,他心里就越快乐。

“太棒啦!原来当小猪是开心的事情呀!”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也像这只小猪,总是羡慕别人,刚才我们在完成变形的时候也是,有些同学明明就想得很好,也画得很好,可是看到别人的之后又擦掉,和别人画一样的。其实,我们都有自己的快乐,也有自己的长处,要明白——做自己,最幸福。

下载烙饼问题详案(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烙饼问题详案(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烙饼问题》说课稿(合集)

    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基础性就体现在为其他学科......

    烙饼问题听后感

    《烙饼问题》名师授课感 2013年3月23日下午,我参加云南省举办的“云南省首届小学经典课例实作暨全国小学名师说课大型活动”,我认真聆听了华应龙、刘延革、潘小明等10位名师......

    烙饼问题说课稿

    烙饼问题说课稿4篇 烙饼问题说课稿1 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数学作为一门......

    烙饼问题2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上)112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生活中简单事例的分析研究,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

    烙饼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一的学习内容。主要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活动,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从......

    烙饼问题(5篇可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执教者: 固始县第六小学耿启凤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

    《烙饼问题》练习题

    《烙饼问题》练习题 姓名 学号 班级 1、如果1只锅每次至多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用1只锅烙50张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2、如果1只锅每次至多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烙饼问题说课稿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说课稿 李一、说教材: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