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战争,一个多么残酷的字眼!面临战争,人们期盼和平。本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渴望的课文;并安排了与此相关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语文实践活动,还选编了“资料袋”、“阅读链接”、“宽带网”等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资料。本组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经受洗礼。
本组的四篇课文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前两篇课文生动有趣,后两篇课文情感浓烈。四篇课文又有许多共通之处,如每篇课文中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抒发了深厚的情感。因此,教学本组时,要帮助学生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切实把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作为本组训练的重点。
教学时,不仅要立足本组教材,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作品,也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材料,帮助学生真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缅怀那些为和平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6课时,略读课文3—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等1课时。夜莺的歌声
主备课人: :陈艳妮 备课成员:罗柏女 陈琢玉 陈芳 段艳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旷、蠢、灶、蘑菇、岔。
2、新词:空旷、蠢东西、蘑菇、分岔、垂头丧气、轻蔑。
3、理解重点句。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教学重点】
1、生字和新词:空旷、蠢东西、蘑菇、分岔、垂头丧气、轻蔑。
2、理解重点句。
3、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4、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3.加强朗读。
(一)整体感知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对祖国的热爱。
(二)目标完成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正音:削xiāo 空kòng 塞sāi
二次备课
解词:轻蔑:轻视,看不起人。沉寂: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宛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搭拉:向下垂。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1)板书课题,学生自悟。(2)简介时代背景。
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1)小组合作学习单 ①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②为课文分段,每段讲了什么内容?(2)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情况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按照“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
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
第二段(从“队伍出发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
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
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摆脱了敌人。
4.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以歌声为线索,掌握这种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学字词。
5.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课后生词。
第二课时
【预习任务】
1.浏览课文,找一找有几处环境描写? 2.写歌声的地方有几处?
(一)阅读第一段,讨论问题
1.文首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
(说明战争破坏严重,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破烂不堪,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2.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小孩的?
(无声——夜莺叫——小孩叫——注意听——发现)3.相互讨论,体会句子含义,幻灯出示。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
(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4.小结本段内容,指导朗读。
(二)阅读第二段
1.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
(孩子机智灵活,既向游击队传递了情报,又进一步取得了敌人的信任。)
2.当问孩子有无游击队时,孩子怎样回答的?画在书上。3.讨论: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怕吗?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呢?
(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进行不屈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三)指读第三段,讨论
1.游击队潜伏在哪里?他们怎么知道德国兵来了?(通过小夜莺的歌声传送的情报得知德国兵来了。)2.由此可见,小夜莺是第一次传递情报吗?
(不是,小夜莺显得老练,看来在战争期间,他已是一位出色的游击队员了。)
(四)默读第四段,思考
1.游击队是怎样把敌人消灭的?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小孩子完成这次任务后,又坐在原来的地方,执行新的任务,小孩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警惕性。)
3.最后一节起什么作用?(照应了开头并点了题,这歌声„„有什么区别,这句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员。)
(五)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浏览课文,找一找有几处环境描写?
2.以歌声的地方有几处?(可见这篇文章思路清楚,以歌声为线索,另外准确的环境描写也起到了烘托中心的作用。)
(六)总结扩展
1.这篇文章读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2.你觉得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14* 小英雄雨来
主备课人: :陈艳妮 备课成员:罗柏女 陈琢玉 陈芳 段艳蓉 主备课人:罗柏女 备课成员:陈燕妮 陈琢玉 陈芳 段艳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斗争的高尚品质。
2、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3、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
4、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斗争的高尚品质。
2、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给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3.加强朗读。
4.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一、默读课文。
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请大家默读课文。
二、检查初步默读课文的效果。
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
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指导看抗日根据地地图。)雨来的爸爸是干什么的?当时在芦花村发生了什么事?雨来有什么英雄事迹?
二、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泥鳅(qiū)——你们看见过泥鳅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泥鳅是一种身上很光滑的鱼,灰黑色的。)门槛——什么叫门槛?
(旧式的房子都有门槛,就是门下的一根横木。)晌(shǎnɡ)午——注意“晌”的读音。什么叫晌午?
二次备课
你们查过字典吗?(晌午就是中午。)
枪栓(shuān)——枪的哪一部分叫枪栓?注意“栓”的读音。
(枪栓就是推子弹进膛的机件。)
劫难——“劫”字怎么样讲?劫难是什么意思?(“劫”是抢劫,抢夺。劫难是遭受灾难的意思。)趔趄(liè qiè)——什么叫“趔趄”?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
(“趔趄”就是身子歪歪斜斜的,脚步不稳的样子。)漩涡(xuánwō)——注意“漩”字的读音。你们在哪里看见过有漩涡?
(“漩涡”就是水流时产生的螺旋形,在江、河里看到有漩涡。)嘟(dū)嘟囔(nānɡ)囔——注意“囔”字,不要读成lāng,“嘟嘟囔囔”是什么意思?
(“嘟嘟囔囔”就是心里不高兴,有气,嘟起嘴,叽叽咕咕自言自语地说。)还有哪些是表示声音的词?
(“唔里哇啦”。)(“吧嗒吧嗒”。)(“哐啷”。)
四、巩固字词。(用生字卡片抽读。)
五、深入阅读课文第一至四段,理解主要内容
(一)默读第一段。
提问: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 读读芦花村的景色。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地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比比怎样写好,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让学生回答雨来的几种游泳方式。)指导朗读:“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应该怎样读?为什么?再读这一段的第五小节。讨论这段的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开头写芦花村的景色,着重写雨来游泳的本领高。小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
(二)默读第二段。提问:
夜校的学习条件怎样?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三)默读第三段。提问:这段主要说了几层意思?(两层意思:第一层从“有一天”至“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主要写鬼子开始扫荡了;第二层从“第二天”至这段结束,主要写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
指导朗读第二层。
重点朗读:“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小标题:“雨来掩护李大叔”。)
(四)重点默读第四段。1.小组合作学习单:
(1).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
(2).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
(3).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坚强不屈?(4).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 2.小组汇报
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 板书: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
板书:露出满口金牙„„鬼脸糖金戒指抽出刀„„劈扭拉打揪拧撞
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坚强不屈? 板书:“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看见!”
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 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齐读第四段后,概括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小标题:“雨来坚强不屈”。)
总结以上四段的小标题。
六、布置作业:
读课文,说说雨来怎样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新词(读音、解词)。
2、说说雨来怎样掩护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二、深入阅读课文第五至第六段,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第五段。提问: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芦花村的人们对雨来的死的惋惜和悲痛。)课文是怎样来写的?
(先写了景色,以景抒情;接着写了芦花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对雨来的赞叹。)
指导朗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读出老人赞叹、惋惜、悲痛的口气。)齐读第五段。小标题:“雨来死得可惜。”
2、阅读第六段:
提出阅读要求:
(1)这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雨来不仅勇敢,而且非常机智?(2)雨来没有死的原因一节,为什么放在最后?(3)概括段意,并加小标题。学生阅读后,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段意:雨来靠游泳脱险。)(小标题:“雨来没有死!”)
三、自由阅读全文,要求:
1.小组合作学习单(1)找出文章的重点段。
(2)分析围绕中心写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3)文章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小组汇报
(1)找出文章的重点段。(第四段)
(2)分析围绕中心写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第一段写雨来本领高,所以后来能英勇脱险,机智对敌;第二段写雨来上夜校,懂得热爱祖国的道理,所以能坚持对敌斗争;第三段写雨来掩护李大叔,因为雨来热爱祖国,所以能爱护革命干部;第五段写老乡们哀悼雨来,是从一个侧面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第六段写雨来没有死,是他机智勇敢的结果。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借雨来机智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故事,讲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课文的一、二、三、五、六段虽不是重点,但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3)文章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句子优美,词语丰富,笔法生动,文章题材的取舍和安排,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等。)
四、练习简要复述:
雨来是个十二岁的小孩,为什么说他是个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来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
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指地图); 人物:雨来。
事情的开始、发展:课文第三段内容。高潮:课文第四段内容。
结局:课文第五、六段内容。要求大家简要复述,抓住重点内容,其余简略复述。指导重点段落的复述:回忆一下,第四段是怎么写的。出示第四段的板书内容。放映有关这段内容的幻灯,让学生观察幻灯内容。
各人轻声练习复述。指名上台复述。大家评议。
作业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教学反思: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主备课人: 陈艳妮 备课成员: 罗柏女 陈琢玉 陈芳 段艳蓉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3.加强朗读。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还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被战争夺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今天我们学习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感受一下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2)请读一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学生互相纠正错音。
三、自读感悟,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逐段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留待小组讨论。3.小组合作学习单 组内质疑,讨论与交流
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记录下来并上交给老师,在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二次备课
一、提出共同的疑问,明确探究的主要任务。
二、感悟与交流,解决疑难
1.默读与感悟。2.小组合作学习单
(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3).作者在为谁呼吁? 3.班上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谈理解,讲体会,同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汇报交流对爸爸的认识
①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②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③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④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2)过渡: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我们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3)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①点击软件,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情绪。②个人练习朗读3、4、5自然段。③组内交流,互读互评。④班上展示读,师生共评。
(4)汇报交流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
①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平的环境没有持久地保持下去。
教师点拨:“51年前”,指的是1945年(小作者写这封信是在1996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场战争结束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神永远留在人间。但是现实并不随人愿,近几十年来,局部动荡,战事不断,人民饱受苦难。
②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
b.教师播放一段美国轰炸阿富汗的电视报道录像,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及人民的苦难。
c.谈对“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句的理解。
教师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的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
(5)感情朗读6、7自然段,把作者的心情把握准确。(6)汇报交流作者在为谁呼吁。
①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②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父母、妻子、孩子呼吁。点拨:这是小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怎样把小作者的真情实感读出来呢?
(7)训练感情朗读,产生情感共鸣。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四、拓展延伸
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还处于战争之中,许多孩子正饱尝战争的苦难,请你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心。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16* 主备课人: 陈艳妮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备课成员: 罗柏女 陈琢玉 陈芳 段艳蓉 【教学目标】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任务】
1.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想一想,每节诗主要讲什么?
一、播放课件,引入新课
(关于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课件。)
1、画面中讲的是什么事?(战争给儿童带来了悲惨地生活。)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二、自学诗歌,完成以下要求
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查阅工具书。
3、想一想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请几位学生逐节读诗歌,注意正音。注意:“茵”的读法。
2、检查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
3、诗歌主要讲了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心声,希望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有洁白的教室,平稳的课桌,都能在鲜花中读书,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表达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四、学习一至四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
3、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
4、默读三、四小节 小组合作学习单
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
五、学习第五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什么?
六、总结课文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韵律和节奏。
3、“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七、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组织学生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呼唤和平这是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资料,坚定学生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信念。
3、组织学生办小报《战争与和平》。
4、学习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板书设计
16﹡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有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 主备课人: 陈艳妮 备课成员: 罗柏女 陈琢玉 陈芳 段艳蓉
【教学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5、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写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书写“读读写写”得词语。
4、师听写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得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节。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二次备课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总结:流传千古的词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能让我们多日积月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课时
一、触景生情
1、搜集残酷战争相片。
2、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真情表达
1、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
a、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c、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以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在说得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第三课时
作文评析
第四课时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门外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
二、召开新闻发布会
1、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2、“时事”、“教育”、“日常生活”三个版块代表分别发言,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3、评价他们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4、总结他们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5、新闻发言人发言。
6、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等。
7、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三、师生总结
1、通过今天的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篇: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有4篇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 《“番茄太阳”》《第一次抱母亲》《我不是最弱小的》和习作
4、练习4组成。单元的主题紧紧围绕一个“爱”字,有无私的爱,有纯真的爱,有亲人的爱,有博大的爱„„细细读来,着实令人感动。
二、单元教学要求:
1.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认读1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3.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4.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5.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6.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关键词语意思,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四.本单元各课教学提示:
《永远的白衣战士》
课文记叙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
朗读、感悟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从中体会叶欣的崇高精神是课文重点,围绕重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在教学前,先让学生了解“非典型肺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非典有多少认识,再在网上直接查阅资料,让学生加深印象,这样,教学时,学生对于课文的朗读也能认真到位,对叶欣这位“白衣战士”也能肃然起敬。
2.找出一句高度概括叶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的比喻句。抓住中心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使学生对文章有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边读边想:叶欣的感人事迹主要在哪几段?这几段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试用一两句话概括地写在各段落后边。她有哪些行动或语言让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番茄太阳” 》
《“番茄太阳”》课文讲了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青年—“我”与盲童小女孩明明之间的一段交往,表达了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如果说上面一篇课文给人是一种壮烈之美,那么这篇文章给人的是一种阴柔之美。在平淡之中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于细微之处催人奋进。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线索,抓住主干,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话语中的关爱。为此,要抓住文章中的三处“番茄太阳”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逐层走进文本的内核,在对话中品读中理解“番茄太阳”深刻的内涵。这一部分主要把握好三点:
1.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特别是对学生的不同发言点评要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帮助,为学生思维生长留下空间,为学生的互动对话搭建平台; 2.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句段,特别是书后要求的最后四小节中的关键词句研读品味,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加深对“番茄太阳”深层含义的感悟;
3.利用阅读期待激起学生阅读中的问题意识,并主动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感受和体验,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第一次抱母亲》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进行报答,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从作者感受入手,整体感知文本。
首先引导学生回想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时的感受,指导学生到文中找一找,画一画,把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在引导学生用心朗读,在评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关注“竟然”这个词语,并进行质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为进一步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2.以“两个没想到”为切入点,探寻作者抱母亲的原因。
围绕着“竟然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到课文的1、2自然段中去探寻作者抱母亲的原因及抱母亲时的发现,画出关键词句,轻声读一读,在小组内议一议,体会作者的心情。作者的两个没想到所代表的含义学生未必能够体会得全面,所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了着重指导 3.抓住作者的心里变化,找出作者愧疚的原因。
抓住“愧疚”这个词,是理解的一个重点,采用读、感、悟的方法抓住“从小抱到大”“无数次抱我”等处的描写,感悟母亲为儿女的付出,对儿女无私的爱
4.抓住作者抱母亲的动作,感受作者的报恩之情。
在用朗读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抱母亲入睡”这一情境,让学生思考:同样是抱母亲,刚才的“抱”和现在的“抱”有什么不同,指导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再回答。本文的难点也得以突破。5.用笔表达心声,读写结合 为了让学生换位思考,将所感悟的情感表达出来,可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请将自己心中对妈妈的感动、感激说出来,在准备好的千纸鹤上写下一句祝福、一句感谢、一句问候,并“放飞”于黑板之上。这一设计旨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课后预留供学生选择的作业:让学生把写好祝福语的千纸鹤轻轻放在妈妈的床头,给妈妈一个惊喜。或是收集阅读关于母爱亲情的文章,做好摘记。
《我不是最弱小的》
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不甘于做弱小者,并学会了保护弱小者。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
1.结合课题,以“谁是弱小的?”入手,由表及里。既拉近师生之间的课堂距离,又自然引入语文教学的主题;既注重课堂说话的训练,又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既是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与通道,又是实现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构建。
2.将教学的重点圈定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之中,要通过反复阅读,通过精细讨论,体悟出萨沙三次说话的不同心境。借助读读、议议的阅读策略,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无声的对话与有声的交流。一方面凸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样的阅读新理念,一方面主张通过阅读使学生学会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3.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自觉保护了蔷薇花。在平时生活中,你认为谁是最弱小的?你是怎样保护的?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保护弱小的事。
习作4: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如何写好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呢?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留心观察,合理选材。
本次习作要求写“值得关注”的事情,所谓“值得关注”的事情,是指能引起大家关心的、注意的、有价值的事情。如:现在生活富裕了,我们还要不要节俭?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好,不让孩子做家务,这种做法好不好?小学生看电视或上网究竟利大还是弊大?„„在选材时,引导学生思考:最近看到的、听到的事情中,哪些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在这些事情中,哪一件对你的感触最深?
2.表达看法,理由充分。
当你确定了所要写的事情后,要把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写出来。在写看法时,理由要充分,要有说服力,让人读了心服口服。
3.学习写法,完成习作。
引导学生研读习作教材,学习写法:先概括介绍讨论过程,再选其中几个主要的话题具体记叙。学会既有概括介绍,又有具体记叙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要记叙的内容是什么?哪些作概括介绍?哪些作具体叙述?题目可自拟:可以关注的事为题,也可以解决问题的做法为题。
练习
4本次练习安排了5项内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名称和药效,同时训练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注意观察、主动识字、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学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该部分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读准确。
“读读背背”中出现的8个成语是赞美医护人员崇高品质的,可以结合本单元第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进行学习。一段《三字经》中的韵文围绕“礼仪”展开,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文化积淀。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班级公约”,应该发动每个同学,以主人翁的身份,自觉参与讨论,敢于表达、善于倾听、乐于交流。要注意不必面面俱到,切切实实让学生思考、发言,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认识,从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参与讨论。
“写好钢笔字”要学会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第三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沉寂 口哨 埋伏 凝神 烧毁 维护 沉浸 凯旋征衣阿姨 精通 呼吁 不慌不忙 以防万一
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 断断续续 永驻人间木屑 蘑菇 宛转 芦苇 苇絮 枕头 卓越 蓝盔 威胁 梦幻 弥漫 巡弋 阻挡 脊背 绿茵茵睁眼瞎 飘飘悠悠 歪歪斜斜 不速之客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所向无敌
《夜莺的歌声》
1、文中体现小夜莺智慧勇敢的句子:
(1)“野兽来啦,野兽来啦”——(一语双关,谩骂敌人)
(2)小孩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迷惑军官)
(3)„„„„„.2、《小英雄雨来》
每一段落小标题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书信格式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白鹅》、《猫》是精读课文,《白公鹅》、《母鸡》.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四》是综合性训练。
《白鹅》和《白公鹅》,同一种动物有不同作家来写,虽然选材不同,语言风格不一样,但他们笔下的“鹅”都是一样的高傲和活泼,让人喜爱。
《猫.》和《母鸡》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不同的动物。他用拟人化的语言将性格古怪的猫和慈爱尽职的母鸡刻画的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本组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动物的喜爱和真诚赞美。
二、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观察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观察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动物教育融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1.认识“颈、郑”等25个生字,会写“颈、郑”等25个生字。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25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动物的词语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感悟”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
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阅读,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在体会课文所描写动物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寻找动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在阅读、实践探究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动物由衷的喜爱之情,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动物的了解,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动物专题安排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动物。
五、课时安排
《白鹅》 2课时 《白公鹅》 2课时 《猫》 2课时 《母鸡》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2课时
13《白鹅》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 20 主备人: 赖玉凤 时间:2017年10月
一、教材分析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通过与《白鹅》进行同题对比阅读,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的事物,语言各具特色;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比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
二、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鹅的图片。
你想说什么?你想用你熟悉的哪首诗来赞美它?(美丽、洁白)(《鹅》这首诗)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课件出示丰子恺先先生的简介,学生了解。
二、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一只
的白鹅)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的高傲,并说出相应的段落。
(板书: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3、读自喜欢的部分,画出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白鹅的高傲的。
4、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将白鹅的特点展现出来?
三、交流讨论
1、姿态
(1)学生先说说鹅的姿态,然后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它伸长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你见到这样的“大鸟”你会怎么想?(出示鹅的图片)(好大的架子,真是目中无人啊;真是傲气十足啊)(3)读课件出示的句子。
2、叫声
﹙1﹚ 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2﹚在什么情况下白鹅会表现出这种情形?﹙学生可用文中句子回答﹚ ﹙3﹚发挥想象,将鹅拟人化,说出鹅在不同情况中发出叫声时的心态。见到生客进来,它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喊:你是谁?没有主人允许不准进来,快回去!
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放开喉咙大吼道:外面是谁呀?不许进入我的领地,快走开!
师:从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中,让我们感受到了鹅的高傲。再读课文,你还能体会到白鹅有什么特点?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3、步态
(1)请大家小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在这段中,作者如何表现出鹅得高傲的,请把它画下来。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课件出示鹅走路的姿势,净角出场姿势)
(2)、作者除了写出了鹅的步态,还拿它的老朋友鸭和鹅进行比较,你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3)、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再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4)、作者发现了鹅与鸭的步态的些许差别,这是一种对比手法,这样写准确地描写出鹅的步态特点,写得这么贴切,说明了他平常该多仔细观察啊!
(板书:对比手法)
(5)、让我们也来对比的读一读。
(6)、鹅的步态是如此的高傲,那他站在那里时呢?又是怎样的?高傲吗?(它常傲
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7)、师质疑:老师不明白了,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读出是喜爱,可从字面上看,作者好象并不喜欢白鹅,师读不喜爱的语气;作者到底对它怀着什么感情?
(作者对白鹅是一种喜爱的感情。
作者虽然使用的是贬义的词语,但是那是对白鹅的真喜欢。)
师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引读有关句子。)
4、吃相
(1)、自读5-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a.鹅的吃饭,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吃法有板有眼、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b.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候的?
(鸡、狗会吃它的东西,站着侍候,一方面防止狗来偷食,一方面方便为其添食)
师小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本文条理清楚,选材得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同时我们还明白了,因为作者对白鹅充满了爱意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如此生动的文章。
四、阅读与练习。
练笔:请根据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六、教学反思
五、板书设计;
13、白鹅
14课 《白公鹅》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21 主备人:赖玉凤 时间:2017年10月
一、教材分析
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不仅每一步都掂量着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举步奔跑;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不仅声势大──翅膀有力、嗓门大,而且与人抢占水面、公然吞食鱼饵,真是率性而为,毫无顾忌。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腔、掂、涟、漪、虑、属、宰。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公鹅》和前一篇课文《白鹅》在写法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学习抓住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就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板书课题:白公鹅
(图画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两幅“白鹅图”形象鲜明,姿态不同,气度各异,学生有兴趣进行观察比较。通过图画的比较,一方面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自公鹅的特点,另一方面运用形象“引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比较中开始阅读)
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1、交流预习情况:(1)认读生字词。
掂量 扇动 直奔 率领 攀谈 掌蹼 车辙 厮打 甭想 熬汤(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议。扫除理解障碍。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这两方面的内容。(板书:步态活动)(学生“读书”要有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习惯、明确的目标,不能马虎、走过场。这一教学环节设计读前有要求、读后有反馈,将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课中学习(了解特点,丰富形象)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默读课文,画画重点词,找找重点句。
2.说说白公鹅留给你的印象(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派头十足)(威风凛凛)
(耀武扬威)白公鹅(引人注目)(自由自在)„„
3.白鹅的这些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再读课文,交流讨论。(在交流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重点句段。)(1)“派头十足”的特点。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体会拟人手法的形象运用,边读边想象白公鹅的“派头”。)
比较朗读:去掉语气词“啦”,(“它板正的姿势,步态,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垒是海军上将的派头。”)体会作者语言的诙谐轻松。(2)“步态优雅„慢条斯理”的特点。①圈出落步时的动词,体会怎样把特点写具体。
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边读边想象,可结合观察丰子恺《白鹅》图,课文第63页。)②不同情形下的表现:走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狗追赶。(3)“自由自在”的特点。(通过活动来写具体)河上的活动。
岸边的活动。
(引导学生联系句子、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理解、想象白公鹅的活动。)4.这只白公鹅让人喜欢吗?(1)作者对白公鹅的情感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①老师可参与交流讨论,引发思辨。如:“有多少次,它径直把我罐头筒里的鱼饵咽进了肚里,有时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这个句子是否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无可奈何中同样透出了对白公鹅满心的喜爱。)(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表达出喜爱之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该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公鹅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学生自我阅读,自我发现,自我探究,教师尊重并激活学生的不同阅读感受。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品析词句、观察想象、联系生活、感情朗读等方法,既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又促进了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因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白公鹅”将逐渐鲜明、丰满、可爱。)
四、阅读比较,学习表达
1.比较默读《白鹅》和《白公鹅》,讨论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结合板书,重点体会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3.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运用“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重点说说它的形态、活动,或习性方面的某一特点。
(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作家写同一类型事物,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比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特点感悟也更深。教师可适时指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读练结合,练习表达,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六、教学反思
五、板书设计 14.白公鹅
抓特点
写具体
步态 慢条斯理(落步 走泥泞路 狗追赶)活动 自由自在(拍翅 河面 岸边)《猫》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22 主备人:赖玉凤 时间:2017年10月
一、教材分析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图。、2.认识猫。(家猫、波斯猫)3.学生介绍猫。4.师予以师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6、简介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我国着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二、预习检测,初步了解课文,理清思路
1、字词检测
2、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猫的?
课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至第()自然段写猫();第()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三、课中学习,剖析“古怪”,赏“猫”悟“情”
1、猫的性格古怪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读1~3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交流:
句子一: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重点指导(1)老实
(2)贪玩:任凭„„也„„
(3)用上“任凭„„也„„”说句子。
过渡:猫既老实又贪玩,的确古怪。它的古怪还体现在哪里?
句子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尽职:屏息凝视,非„„不可 品味:屏息凝视
A、谁来说说“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不发出一点声音)
B、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屏息凝视”,请大家先找好“凝视”的目标,“屏息凝视”10秒钟。(师生体验)C、交流感受。
D、师:我们才体验了10秒钟,而猫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可见猫是多么的——(尽职)。(齐读相应的句子)
过渡:这么贪玩的猫,工作起来却这么尽职,非常古怪!
句子3: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句子4: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板书: 高兴 温柔可亲
不高兴 一声不出 无论„„也„„
胆小:藏 勇猛:斗 过渡:
1、猫的性格如此古怪,老舍爷爷却非常喜欢它,大家能通过找出语言举些例子来说吗? 句子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体会“蹭”
(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蹭出什么?体现什么?)体会“梅花 比较句子: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脏脚印。师:表达了老舍爷爷的什么感情?
句子2: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品味“丰富多腔”:
师:我们一起来体会猫“丰富多腔”的叫声:
a、如果猫刚刚吃饱喝足,它也许会心满意足地长叫一声——(生:齐叫“喵——”)b、如果猫听到主人叫唤,它也许会干脆利落地短应一声——(生:齐叫“喵”)c、如果猫生气了,想要打架,它也许会粗声地吼一声——(生:齐叫“喵„„”)d、如果猫正伸出脖子来给主人抓痒,它也许会非常舒服地细叫一声—(生:齐叫“喵”)e、如果猫不想叫了,它就会——(生:“咕噜咕噜”)
四、小结
老舍笔下的猫是如此的古怪,而老舍爷爷笔下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猫
老实
贪玩
尽职
六、教学反思
五、板书设计
16《母鸡》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 23 主备人:赖玉凤 时间:2017年10月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讨厌”,感受“讨厌”。
3.抓关键句、关键词品读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感受伟大。
4、体会《母鸡》语言幽默、诙谐,手法多样,进行写作上的指导和渗透。
三、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句、关键词品读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感受伟大。
2、体会《母鸡》语言幽默、诙谐,手法多样,进行写作上的指导和渗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1、生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出示要求:
(1)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2)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检测
反抗 欺侮 成绩 凄惨 慈爱 辛苦 如怨如诉
疙瘩 可恶 毒手 聋子 鸡雏 啼叫 一撮儿毛
2、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他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讨厌——不敢讨厌)
三、自读自悟,感受母鸡特点
1.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 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
(1)学生轻声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作者的讨厌的?用“——”画出来,用一个词语概括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提示:通过“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现母鸡的无病呻吟。
通过“趁其不备”“狠狠”,体现母鸡欺软怕硬。
通过“发了狂”“恨不能”,体现母鸡的拼命炫耀。
(2)说话训练:这是一只()的母鸡,令人()!(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2.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他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
(1)出示第9自然段,齐读。
板书: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伟大
(2)读第4—8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句读出母鸡的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伟大(3)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深化认识。(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母鸡的喜爱之情。
3.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赞叹母爱的伟大,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带着你对母爱点点滴滴的感受,再读9自然段。
4.正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所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才从“一向讨厌母鸡”变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提示:喜欢、敬佩、赞赏„„
5、小结:是呀,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
四、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1.回顾学过的《猫》这篇课文,和今天学习的《母鸡》这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2.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篇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呢?(总分写法,先概括后具
体的写法等)
五、板书设计
16、母鸡
讨厌 无病呻吟 欺软怕硬 拼命炫耀 伟大
六、教学反思
不敢讨厌
勇敢 负责
慈爱 辛苦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24 主备人: 赖玉凤 时间:2017年10月
一、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说、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要求是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读懂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学习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日积月累这次积累的都是关于动物的成语。16个成语中出现了“龙、凤、虎、猫、马、牛、鸟、鸡、鼠”等9种动物。
二、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三、教学重难点
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四、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2 出示要求:
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表达真情实感; c)认真听,进行评议。3 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2 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l 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l 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l 精彩回放 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2 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l习作与评议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2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引导评议,进行修改。四人小组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4 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l 修改习作,誊写习作。l 展示优秀习作
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我的发现 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 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 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1)自主发现;(2)组内交流。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6 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日积月累 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2 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4 游戏:成语接龙 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九()一毛 对()弹琴 如()得水()死狐悲 杯弓()影()毛蒜皮()立鸡群 指()为马 为()作伥 车水()龙 万()更新 门可罗()()()点水 顺手牵()哀()遍野 抱头()窜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口语交际
分组交流
汇报
六、教学反思
《我喜欢的动物》习作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25 主备人: 赖玉凤 时间:2017年10月
一、教材分析
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说到小动物,可能没有人不喜欢,但要将喜爱的小动物写出来,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同学们来说,并非人人能做到,为了让同学们在作文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作之前我布置学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相关情况,观察它的外形,了解它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丰富学生的动物知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能力目标:通过口头讲述、实物观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抓住动物特点的习作方法。能够养成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树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的观念,发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口头讲述、实物观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抓住动物特点的习作方法。能够养成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留心观察,提出任务。
1、提前布置学生饲养一种小动物,有目的地、细致地观察它的外形、脾气、进食、嬉戏、睡觉等情况,做好观察笔记。
学习提示:同学们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和个人爱好,选择合适的小动物来饲养:条件允许的,可以养小狗、小猫这类比较费时费力的;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养小乌龟、小金鱼、蚕虫等比较容易照顾的。
2、课外阅读有关写小动物的文章。
3、搜集所饲养的动物的有关资料。途径有查书报、看电视、上网等;也可通过与人交流、访谈后记录整理有用的资料。
设计说明:只要学生有了饲养小动物的生活经历,有了观察体验,写什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由于这次作文准备的周期比较长,所以要增加写期检查的环节,把任务落实到位。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后,再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相关文件来丰富和充实体验,习作之“炊”就不仅有“米”,而且有“有”肉。
第二阶段:读中取法,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迁移练写。
学习提示:可以写你饲养的小动物,也可以根据不同文章的写法,选取你熟悉的其他小动物来练写,例如仿照《白鹅》,可以试着写写大公鸡,写出它的故作姿态,悠然自得;仿照《白公鹅》,可以用上拟人手法写写普通人性的狗;仿照《猫》和《母鸡》,可以学习细节描写,运用具体的事例,写写你家的猫,你养的小乌龟等。
不管你写哪种小动物,都要注意抓住它的外形、性格、生活习性等某一方面写具体。
第三阶段:交流分享,指导成文。
一激发兴趣,总结交流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动物世界千姿百态,那么你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为什么?(因为它们非常可爱)
2、汇报交流(四人小组内)
每小组的每位同学都有你喜欢的小动物,你是怎么照顾它的,你又了解了它的什么知识,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试着连起来说说。
3、今天我们就举行一次“动物博览会”,和你喜欢的动物来一次“零距离”接触。
二、观察动物,合作交流
1、教师播放一段动物的录像(包括动物的声音、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动物世界的生趣盎然。
2、现在让我们来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a、它们有怎样的外形呢?
生1:我家的狗鼻子特别长,全身披覆着毛,雪白雪白的。
生2: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猫。它有一个小小的身子,大大的眼睛,一只小小的嘴,胡子翘着,很可爱。
生3:兔子尾巴短,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三瓣嘴。
„„„„
b、你们了解了怎样的生活习性呢?
生甲:猫抓到老鼠之后,不是马上把它吃了,而是和老鼠玩。当老鼠累得没力气逃跑时,它才会找个安静的地方把老鼠吃了。
生乙:我的叔叔家养了许多的荷兰鼠。叔叔告诉我它是一种的珍贵草食动物。生性温顺、活泼逗人、不咬不抓。
生丙:我家的狗很特别。见到熟人它会跪在地上,还会小声“汪汪汪”的叫要是陌生人来了,它会围着那个人跑上几圈。它还喜欢咬带子。
生丁:鹅的听觉很敏锐,反应特别迅速,叫起来声音响亮。我家的鹅遇到陌生人会高声鸣叫.还展翅啄人呢!
„„„„
c、你还有哪些想告诉大家的?
生:“给鸽子喂东西吃很好玩,它会啄我的手,痒痒的”;“我 以逗它玩”;“晚上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可以陪我”;“可以陪
我一起散步,陪我做作业”;“荷兰鼠的肉可以医治胃病”;“小猫
叫起来喵喵喵的,声音软软的,特有趣”;“当狗总是不停地乱叫时,你不能太接近,它会咬你的”„„„„
3、教师小结:动物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乐趣,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身边的小动物。那你想不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你喜欢的动物,让更多的人给予它们爱心呢?
三、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引导小结,归纳学法
(动物的外形,如身体、四肢、翅膀、头尾、毛;动物的特点;动物和人的关系很密切,你为什么喜欢它的原因)
2、激发构思起草兴趣
展开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
3、学生
独立构思,教师巡视。
4、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启发谈话:玉不琢不成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让别人也能对你笔下的小动物流露喜爱之情。
(2)学生自改习作。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写出了小动物的特点及喜欢的原因”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再次修改。
(4)课堂交流。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改的——为什么这样修改”的顺序说说修改理由。
四、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激发评赏兴趣
启发谈话: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也有闪光点,哪怕是不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
你的习作通过自己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大家听,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
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或片段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3、教师组织学生评议。
4、创造发表条件,激发成就动机。
(1)将优秀习作或修改明显进步的习作装订成册,在班内或同年级内传阅。
(2)将优秀习作推荐给学校报刊或少儿报刊。
第四阶段:多元评改,修改完善。(习作评析课,1课时)
1、朗读自改自评。
学习提示:你来当自己文章的第一位读者,朗读自己的习作,拿起手中的红笔,为文
中的精彩生动处画上波浪线,把错漏的地方悄悄地改过来。
2、小组互评。
学习提示:把写同一种小动物的同学分为一组,互评互改。评改要求:第一,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精彩生动的地方。第二,圈出错别字。
3、各小组推荐精彩佳作或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赏析重点:有个好题目,写出了动物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通顺连贯,学用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手法。
4、学习借鉴同学的佳作,第二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5、请爸爸妈妈写几句评语。再改一改自己的习作。
6、誊清修改好的作文,上交给老师批改。
设计说明:“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设计自改、他改、师长改三个步骤,目的是让学生慢慢习得修改作文的习惯,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五、板书设计
动物(外形、脾气、习性、特点)
六、教学反思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单元概述: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世界各地”,由3篇课文、一篇习作、一个练习组成。3篇课文分别是状物类散文《秦兵马佣》,说明文《埃及的金字塔》、散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习作要求学生模仿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练习中重点训练标点符号的使用、欣赏《老残游记》片段、抓住特点介绍世界名城。整组教材的共同点,从内容上来说,展示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民族文化,展现劳动者的勤劳与智慧,从表现形式上来说,都抓住它们的特征,围绕中心词、中心句来写,纲目分明,条理清晰。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将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24个一类生字,5个二类生字,认识多音字“乘”,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及部分成语,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并加以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重点句子
过渡句:兵马佣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文首概括句: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佣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
段首概括句:
兵马佣规模宏大。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有条理地进行介绍及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4、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光,感受劳动人们的勤劳和智慧,感受各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5、学会正确使用双引号、冒号、书名号、顿号等标点符号。
6、了解部分世界名城的雅号,收集资料,抓住特点介绍感兴趣的城市。
学情分析:
三篇课文写得生动形象,具有条理,饱含作者的自豪感、赞美之情,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很感兴趣的。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与感悟,领略它们的特点,是课堂学习的主要任务,但它们与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几乎没有学生能有幸亲眼目睹,教学中如果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世界各地的灿烂文化和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一番,把语言文字的品味与视觉资料的欣赏结合到一起,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建议:
单元导读:快速浏览3篇课文,用视频、录像给学生以直观感知,明确单元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后续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整体把握的学习能力。
《秦兵马佣》:抓住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分两部分感受秦兵马俑两方面的特点,品读语言文字,扣住重点词句想象体会,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抓住特征描述的写作方法。
《埃及的金字塔》: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点,鼓励学生围绕金字塔质疑,抓住基本说明点,再逐一解开谜底。在此过程中,了解、总结作者说明事物所用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音乐之都维也纳》:抓住“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这一问题,感悟维也纳的特殊魅力,走进音乐之都,通过品读文字,欣赏图片、音乐,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口语交际:可以拓展为一次综合性学习《走进世界名城》:搜集城市雅号,开展“雅号、城市连连看比赛;搜集城市代表性建筑物图片,进行“看图片,猜城市”活动;搜集感兴趣的城市的资料,提炼关键词,逐一展现关键词,“竞猜城市名”;模仿前三篇课文写法,为这一城市写一篇文章,投票竞选“我心中的最有特色城市”等。
课时安排:
单元导读
1课时
《秦兵马佣》2课时
《埃及的金字塔》2课时
《音乐之都维也纳》2课时
习作2课时
练习2或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