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案《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发现整十数相乘的计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难点:理解整十数乘法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师:说的这么流利,有什么小窍门吗? 生:因为有规律。
师:说的时候用到了什么知识?(乘法口诀)看来同学们对乘法知识掌握的不错,那老师再来考考你们(课件2)学生尝试完成练习题:9×6= 8×11=
12×3=
5×13= 24×2=
17×3= 40×4=
5×61=
(二)自主探索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乘法知识:找规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让我们一起到乘法算式中去找找规律。
1、课件出示乘法算式:40×4=160,认识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2、请看大屏幕上的这组算式,能直接说出得数吗?
(1)课件出示5×1= 5×10= 50×10= 师:指名说是怎么算的?(用口诀)5×10是怎么算的?1在这里表示什么?(1个十,5乘1个十表示5个十,就是50)出示50×10= 这个会算吗?又是怎么算的?你能说说为什么积的末尾有2个0?
(2)课件出示 3×2= 3×20= 30×20= 师:这三道会算吗?指名说是怎么算的?
2、出示探究一:5×1=5 5×10=50 50×10= 500 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其中的规律吧,现在进行第一回合的比拼,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道算式,选择其中的两道观察比较,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开始!
(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与学生共同探讨。)
汇报交流。
师: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指名说。引导学生说:你选择哪两道算式?发现了什么?板书:5×1=10 5×10=50
生1:我们组发现了算式的变化,从5×1到5×10,乘数1扩大了10倍,再到50×10,乘数5和1都扩大了10倍。
生2:我们组发现计算结果,由5到50到500都是扩大10倍。
生5:我用5×1=5,然后再把省略的0写上就等于500。
生6:老师,我发现了很重要的问题:5×1=5,5×10=50,乘数1扩大10倍,5没有变,它们的积也扩大了10倍;50×10,乘数10没有变化,5扩大10倍,它们的积也扩大10倍。
师: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能把这个发现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吗?同桌商量一下该怎么说?
课件出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
两个乘数都扩大十倍,积就扩大100倍。
3、师:我们在第一组算式里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其他组也有这样的规律吗?出示第二组算式:3×2=6,3×20=60,30×20=600
请看第二组算式里有没有这样的规律?选择两个算式比一比,有吗?指名说。你选择了哪两个算式?有什么规律?还有没有不同的选择?两个乘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4、师: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你能用这样的规律解决问题吗?
课件出示:12×4= 12×40= 能直接说出得数吗?你用的是哪一个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出示120×40=
你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
5、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规律,而且还运用规律解决了问题,现在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完整说一遍吗?你来,你再来说一遍,我们大家一起来把发现的这个整齐响亮的说一遍吧,预备起。生齐读,非常好!
6、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150×30= 150×40= 看乘数末尾的0与积末尾的0有什么关系。150×40= 这个算式中,乘数150中有一个0,乘数40中也有一个0,可积的末尾有3个0,是不是算错了?指名说,说的真好,掌声送给他。原来150×40中,虽然乘数末尾只有两个0,但是150×40=产生了一个0,再添上原来的0,一个就有3个0了,所以没有算错。所以请记住老师的小提示:在计算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时,一定要数清乘数中0的个数,切记不要把新产生0的与原来乘数中的0混淆了。
看来第二组算式里也有这样的规律,那你能照样子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吗?写完和同桌交流一下。板书学生举的例子。
(三)巩固反馈
1、师:接下来,我们要开始第二回合的比赛了,请同学们完成大屏幕上的练习题,时间2分钟,开始。时间到,全部写完的请举手,老师来采访一下他们几个:你算的这么快,能说一说你的方法吗?(先把0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没看的0补上)哦,你是这么算的,我再来采访一下×××,你又是怎么算的呢?他的意思你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遍。(先把0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没看的0补上)同学们我们用他们刚说的方法完成剩下的题目吧。刚刚同学们算的有对有快,老师把这个方法做了一个总结,一起来读一下:
课件出示:整十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先把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师:其实这个方法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要算,算末尾0前面的数得多少,板书:一算。第二步要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板书:二看。第三步要在积的末尾添上0,板书:三添。
2、师:同学们能够接受新的挑战吗?课件出示第三回合比赛的练习题。请同学们迅速完成。
请同学们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照样子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吗。写完和同桌交流一下。请个别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算式。集体评议。
(四)课堂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找规律,在找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规律,还运用了规律。下面和同桌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想一想,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第二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教具准备
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
53= 34= 144= 152=
103= 508= 402= 504=
2、说一说。
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二、揭示课题
1、老师肯定刚才学生的回答。
2、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3、揭示新课题。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乘法知识。
板书课题:乘法
三、讲授新课
1、教学找规律。
(1)交流算法。
出示第一组算式。
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2)提出问题: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
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两位数)
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明。
第一: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知道它就是500。
第二:5010=5025=1005=500
出示第二、三组算式:(学生回答算式结果,教师添上得数。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2)探索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问: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组发言。
4)教师小结。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2、尝试练习。
(1)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我们来计算两道题。
4030 14030
(2)让学生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了解掌握情况。
(3)最后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如14030,先计算143=42;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30=4200。
3、试一试。
课文第27页试一试的第1、2题。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统一结果。
五、作业设计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5题。
六、板书设计
找规律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第三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超等乡学校
张树家
说课内容:《找规律》这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第——页的内容。
说教材分析:“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教材设计了“算一算”、“试一试”、“练一练”等算法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探索交流、概括总结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在这些算法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
说学情分析:所执教的三年()班共有学生()人,学生已使用北师大教材两年,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找规律,总结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2.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基础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学法:自主尝试、验证。。
三、说教学流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倡导“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起航,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开课之前向学生说明奖励机制:四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星星最多,这个小组的每位学生都将被评为今天的学习之星。
㈠、课前热身(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道题目)
第一题:将这些算式写在学生感兴趣的卡纸上抢答,然后再说一说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目这要是巩固前面学过的口算方法,也为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题: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回顾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三题:猜猜星星后面藏着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引出了新知)
(二)探究新知
1、引出课题:找规律,引导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那三组算式,激励学生,你们能把它们全算对吗?(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独立尝试主要让学生发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发现的这条计算规律也就是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规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①、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5×1=5 ②、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2个0 ③、就在乘得的数(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500
3、我相信你们49双慧眼一定还能发现这些算是中的规律,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每一列算式之间又怎样的规律?(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把各自发现的规律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长安排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做补充,多帮助学困生,教师巡视,辅导学习困难的小组,最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课件演示)
这就是这节课要探究的的第二条规律,发现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
发现2: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10倍,积则扩
大10×10=100倍。第二条规律不做重点要求学生去掌握。
4、你们还能根据今天所学的计算规律,编几道题目考考你的同桌吗?(同桌学习交流,重点关注看看还是否有没掌握计算规律的同学,如果发现这样的学生,要多鼓励,并组织同学们帮帮这部分同学,当堂消化)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体现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习的好处,再次强调了本课的重点: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三)、巩固反馈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的令我出乎意料,你们太聪明了,今天我就带大家去数学王国去参观,敢去吗?如果你们能闯关成功就可以免费进入王国的游戏宫,有信心吗?(激励学生,让同学们很快进入巩固练习这个环节中来)
第一关:逛同学恩喜爱的食品店(这一关的设计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巩固了本课重点——计算规律。)
第二关:我们来到了你们的妈妈喜欢服装店(这一关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并抽生板演,全班订正,注意强调答语的写法。)
第三关:现在我们来到了养鸡场。(这一关仍然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这道题目主要考察同学们对第二条规律的掌握情况)
第四关:进入数学王国继续玩抢答游戏和猜一猜活动(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回 顾 与 反 馈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 你对本节课上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在学生交流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本节课上还存在的问题,今后去弥补。
(五)、教师小结:引导学生齐读本节课的两条规律,奖励这节课上表现好的小组。
五、说板书设计: 找规律 × = × 2 = × 4 =
×10 =
× 20 =
×40 = 480
×10 = 500 × 20= 600
120×40 =4800 发现一: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发现二: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设计理念:简洁明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但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谢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说课稿
超等乡学校
张树家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第1课时《找规律》教学设计
课题
找规律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探索并掌握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重点
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难点
理解乘数是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激趣导入
1、口算接龙
2、出示图片:
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描述一下你的发现及发现的过程。
师指名说。
师: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小结:我们发现这样排列能让我们观察的更加方便,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有规律呢。
二、揭示课题
在数学王国里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规律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一下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中蕴藏的规律。(板书: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
开火车的形式回答。
生1:我横着看,第一行有一个数字和点子,第二行有两个。
生2:我斜着看,第一幅图的边上都是1,第二幅图的边上都是4。
先通过简单的口算接龙,让学生热热身;再通过观察两幅有规律的图片,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探索研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的“算一算”: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组算式,你能口算出结果吗?
2、让学生把结果写在书上。
1.提问为什么50×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说明呢?
生答:50×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
或
50×10=5×(10×10)=5×100
=100×5
=500
教师可以介绍50×10=50×2×5
=500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让学生说结果的同时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说说50×10的计算过程。
4、再让学生算出第二组算式的结果,同时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说说3×20、30×20是怎样计算的。
5、接着让学生算出第三组算式的结果,同时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说说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6、小组交流(5分钟)
(1)提出要求:观察上面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
(二)找出规律,归纳方法
1、探索规律:
(1)比较每组中的任意两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全班汇报。
(3)小结:
发现1:在两个乘数都不为零时,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发现2:当两个乘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2、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总结出计算方法,还总结出了规律。根据我们刚才知道的乘数是整十数的计算规律,接下来你能根据你的发现再写出几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出示课件)
6×3=
15×4=
18×2=
师:同学们你会写吗?请写在你的书上。
6×3=18
15×4=60
18×2=36
6×30=180
15×40=600
18×20=360
60×30=1800
150×40=6000
180×20=3600
通过写算式我们发现,可以依次在第一个因数后面添0,或者是在第二个因数后面添0,也可以同时在两个因数后面添0。
师启示问:15×40的乘数后面只有一个0,为什么积的末尾有两个0呢?
师:同桌互相交流后回答。
(课件出示)
3、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下,根据16×3=48,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引导学生根据16×3=48直接写出结果,让学生说出是怎么算的。
4、总结规律。(出示课件)
乘数是整十数的计算规律:
(1)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
(2)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1:50×10
就是10个
50,是
500。
生2:120×40
就是40个120。
生1:3×2=6,3×20=60,30×20=600
生2:12×4=48,12×40=480,120×40=4800
生1:
6×3=18
15×4=60
18×2=36
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发现的乘法的运算规律。,寻找更多的证据,并促进学生对规律的深入理解。
组织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集思广益,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能需要补充、讨论、完善,或有另外的解释,只要合理,教师要给予肯定,但要适当加以巧妙的控制。
课堂练习
1、神奇的宝塔。
2、填一填。
(1)计算30×60,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个0,积是()。
(2)350×2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积是()。
(3)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4)两位数乘两位数,他们的积最多是()位数,最少是()位数。
3、买大号运动服25套,小号运动服45套。
(1)两种运动服各付多少钱?
(2)一共应付多少钱?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拓展提高
用简便方法计算。
9×199
=
=
=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巩固了新知,还联系生活,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小结:
(1)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
(2)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
(3)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总结细化到某一个知识点,训练学生抓知识点进行总结新知识的方法。
板书
找规律
5×1=5
3×2=6
12×4=
5×10=50
3×20=60
12×40=480
50×10=500
30×20=
600
120×40=4800
第五篇: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
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
生:对!
师:好,再来一组动作。(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游乐园图片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游乐园的叔叔阿姨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项庆祝活动。请看!(例1主题图)
师:游乐园里热闹吗?
生:热闹……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生:我看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很多小朋友。
师:观察一下彩旗是怎么挂的?彩花是怎么串的?你还发现了什
么?
师:这些物体都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他们都有规律。
(引出课题——课件出示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图案)
师:我们先来看看彩旗的规律?你知道下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
师:哪位同学能够完整地回答?
生:我通过观察知道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彩旗是按红、黄,红、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
师:回答得太好了,表扬这位同学!
生:棒……棒……棒……你真棒!
师:彩花呢?能像刚才的同学那样完整地回答吗?
生:我通过观察知道下一朵彩花是绿色的。彩花是按绿、紫,绿、紫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彩花是绿色的。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那……游乐园里还有什么?
生:还有灯笼和小朋友。
师:我们再来看看灯笼是怎么挂的?
生: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灯笼是按紫、红,紫、红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
师:同学们啊,你们知道吗?到游乐园玩的小朋友都是守纪律、讲文明的孩子。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吧?
生:这些小朋友是按女生、男生,女生、男生这样的规律排列的,下一位应该是女生。
2、师:同学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师:今天,老师在摆放物品的时候啊,摆了一半突然忘记了接下去该怎么摆,你们能帮我吗?
生:能!
——例2 摆一摆
师:这一排物体有什么规律?下一个物体是什么?
生:这些物体是按正方体、圆柱,正方体、圆柱的排列顺序一直排下去的,下一个物体是圆柱。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好吗?
生:好!
师:对,她说得很完整。那下一题又该怎么填呢?
生:这一排图形是三个三个一组的,按紫色三角形、橙色圆形、绿色正方形,紫色三角形、橙色圆形、绿色正方形的顺序一直排列下去的,接下来应该是橙色圆形和绿色正方形。
3、师:装修师傅在粉刷房子,想请你们做小帮手,愿意吗?
生:愿意……
师:好,那请你们看吧。
——例3 涂一涂
师:这一排方格有什么规律?接下来涂的是什么颜色呢?
生:这些方格的颜色是有规律的,按照绿色、黄色,绿色、黄色的顺序排列,黄色后面是绿色,再接着是黄色。
师:那这一组三角形呢?
生:这些三角形的颜色规律是由蓝、黄、红三种颜色一组轮着出现的,蓝色后面是黄色,黄色后面就是红色。
三、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师: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
课件出示图片:斑马、衣服、长城、桥、地砖、楼房等。
生:哗……好漂亮啊!
2、师:欣赏了规律的美,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谁来说一说?
生1:我们教室的地转是有规律的。
生2:教室的窗帘也有规律。
生3:我们学校的围墙设计是有规律的。
生4:我们教室的日光灯是按照规律来安装的。
生5:我的衣服上有一些有规律的图案。
……
(教室的天花板、地板、校园围墙、自己的衣服。)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四、实践操作,创造规律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脑袋都非常灵活、眼睛观察得十分仔细。现在,我想看看谁的小手是最灵巧的?请同学们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涂一涂,在练习纸上设计出更好看的图形。
师:请同桌的两个同学先商量好,然后再动手操作,设计图案。(师巡回辅导)
展示作品,集体评价。表扬小小设计师。
师:你们觉得这组同学设计的图形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他们的颜色涂得很均匀。
生:图形的颜色很清晰,他们的规律很漂亮。
……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希望同学们以后多留一个心,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相信你们会有特别的收获。
板书设计: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