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汇报翻转课堂视域下小学阶段的“导学案”设计研究

时间:2019-05-12 19:1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汇报翻转课堂视域下小学阶段的“导学案”设计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汇报翻转课堂视域下小学阶段的“导学案”设计研究》。

第一篇:课题汇报翻转课堂视域下小学阶段的“导学案”设计研究

山东省“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子课题 “翻转课堂视域下小学阶段的‘导学案’设计研究”

课题初期进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校“翻转课堂视域下小学阶段的‘导学案’设计研究”,是山东省“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子课题,于2014年 5月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规划C类课题,同期成为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实验基地。(附基地照片)课题研究时间是三年,即从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潜心研究、共同努力,从开题方案的制定到实施,都经过了严密的计划和组织管理。现将课题研究具体实施开展情况做一汇报:

一、核心概念界定

1、“翻转课堂”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其核心思想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该模式的设计也是基于此提出的。

2、“导学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它通过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探究、课后巩固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从中学会方法。

3、关系:在传统环境下开展“翻转课堂”实验,主要是运用“先学后教”的理念,精心设计“导学案”,并以学习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自主学习。

4、本次主要是针对我校语文、数学、英语及品德等学科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研究,旨在提高这些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目前,翻转课堂在美国受到很多学校的欢迎。2007年,有15%的观众利用在线教育视频进行学习,2010年增至30%。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初,已经有两个国家20个州30多个城市在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验。其中比较成功的案例有美国高地村小学“星巴克教室”、柯林顿戴尔高中的全校翻转模式等。

2、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认识到翻转课堂的价值所在,并试图将其本土化。例如:江苏木渎高级中学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西新绛中学的“自学一展示模式”等。但是,真正开展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研究,还是从2012年重庆、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一些学校开始的。

3、“导学案”教学模式是由浙江金华一中教师1997年秋在全国首次提出来的,目前全国进行“导学案”教学的地区很多,例如:平江县第一中学、上海市银川二中等等。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导学案”教学更多的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现在的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相接轨。

三、课题实验背景

我校立足于“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积极思考并努力实践,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开展实验工作、构建高效课堂。特别是在前置性学习导学案、有效教学模式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校园文化、班级及廊道文化建设等方 面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做到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场面的整体推进;从理论学习到策略引导力争新的突破,注重操作实践层面的研究,特别是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呈现积极主动的构建状态,在有效课堂的构建上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课堂教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每学期人人上一节校本研修课,教研基础厚实,全镇公开教学研讨活动形成了制度,有一定的品味,同课异构、集体备课教研形式多样,为此,有一定的课题研究基础。

2014年暑假通过山东省远程研修,集中学习了微课程设计与应用、录屏软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全校教师30人通过观看视频、交流探讨、微课录制等形式参加了学习研讨活动,2014年10份开展了“导学案设计研讨会”开展了学习编制导学案活动,并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导学案评选,现在教师对编制学生学习用的导学案已有一定的实验基础。

四、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农村小学“翻转课堂”理念下“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的策略、途径、方法和技术。

2、通过课题研究,深入实践“掌握学习法”,积极推进各学科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导学案”教学的有效课堂构建,各学科以导学案设计为基点,探索可操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3、通过课题研究,着力培养一批勤于实践探索、善于反思总结、乐于奉献的科研型骨干教师,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课题开题以后,我们首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共同制定并优化了课题实施方案,并对课题组成员的职责作了明确的分工。具体工作分工如下: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课题实施小组 负 责 人:

主研成员:

3、人员分工

孔岩全面负责课题的指导和领导工作 孔祥莲负责课题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

高媛负责并组织各教研组研究在信息技术下,小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抓好翻转课堂教学教研活动。

田胜学负责整个课题组的研究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石太华负责课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及堂影像录制等工作

(二)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7月,共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5月)(负责人:孔祥莲)

1、调研论证选题,确定课题研究的范围,申请立项。

2、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

3、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6年4月)(负责人:孔岩)

1、编制导学案初稿,确定大致的样式;根据教研组长分配的任务,完成每单元的导学案设计。

2、课题组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撰写课题论文。

3、根据研究方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录制教学实录、完成各年级各学科导学案汇编。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三)总结阶段(2016年4月——2016年7月)(负责人:高媛)

1、课题组收集并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教师教学案例、教师有关研究论文、课堂教学实录、有关图片资料、各年级导学案汇编、微视频。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召开结题大会,进行成果鉴定。

(三)外出学习

6月21日,山东省“翻转课堂”课题研究暨昌乐一中现场观摩研讨会在潍坊市委党校拉开了帷幕。本次活动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昌乐县教育局、山东省昌乐一 中承办,来自全省和全国的教育专家、教师1300多人参加了会议。我校孔祥莲、高媛两位老师作为课题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六、2014年8月7日—8日,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济宁教育学院举办了为期两天的2014年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主持人培训班。2014年立项的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东省“翻转课堂”子课题主持人,各县市区、市直学校教科室主任,共计400余人参加了培训。开班典礼由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绪菊所长主持,济宁学院郑元杰院长致欢迎辞,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昭洪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孔岩老师作为本课题主持人参加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议与会教师培训。

七、预期研究成果显示

1、构建“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

2、形成《“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汇编》(语文、数学、英语)

3、《“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设计》 优秀论文集

八、阶段性成果展示

(一)试验班级开班,家长交流

2014年9月24日,防山镇小学举行翻转课堂试验班级开班仪式,同时进行了实验班家长交流会。将三年级两个班级设定为课题实验班级,主要是针对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研究,旨在提高这些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向家长介绍本实验课题,争的家长理解。

(二)农村小学课前预习现状问卷分析:

为了清楚的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家长对于课题的理解与支持情况,我们课题组制定了《防山镇小学课前预习现状调查问卷表》 《防山镇小学课前预习现状及学习工具状况调查表》(家长填写),对实验班的70名学生的现状作了深入的调查,明确的了课题开展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的相应的措施。(附照片)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学生和家长对于课题的态度和存在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学生情况反馈: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喜欢游戏与知识相结合的课堂、能充分参与体现他们学习主动性的课堂教学,非常愿意参与这样的翻转课堂实验。但是学生学习状况差距很大,有的学生拥有学习电脑如读书郎、步步高或小霸王的学习机,有些学生为留守儿童什么学习辅助工具却没有。而且他们对家教机以及课题设备家教机的了解甚少,百分之三十二的学生采取观望的态度,百分之四十四的学生想要购买这一设备。

2.家长情况反馈

大多数家长不知道什叫“翻转课堂”,有一部分家长为孩子准备的学习工具:23名学生家里有电脑占30%,22名同学有复读机或学习机占29%。有20名家长对于课题研究的配备设备,愿意让学生购买家教机参与课堂;28名家长想使用原有的设备占35%,15人采取观望态度占20%;家长对与孩子的作业辅导能力有待加强,比如词句的听写、对话等大多家长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家长也建议需要一种能为学生提供帮助的学习机。(附照片)

(三)“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设计的初步认识 1.通过三个月的课题研究,我们初步探讨认为:“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设计的内容需要设计以下方面:

1.学情分析; 2.学习内容分析; 3.学习目标; 4.重难点预测; 5.学习方法指导; 6.课堂形式预设; 7.问题设计;

2.“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设计”的设计要避免纯粹的“教案化”“习题化”设计,要体现对学生的综合学习导向的引导。(附照片)

九、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设备

1.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局限性较大。

2.实验班中,拥有学习机的学生只占有9%,拥有电脑的只有30%,还有61%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信息化工具。

(二)关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就是要实现“先学后教”,颠覆传统“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那么,在学生对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后,教师主导的课堂活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传统的五步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

十、解决的问题

(一)专家引领,交流观摩

1.“翻转课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模式,我们迫切的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走出去,聆听专家的建议,获取一些成熟的操作方法,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实地的参观,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困惑。

2.参与”翻转课堂”的学校目前都属于摸索阶段,希望市教科研机构能够定期的举办课题交流研讨活动,加强课题学校之间的联系,促进课题的高效开展。

(二)设备的使用

对于设备的使用仅仅停留在会用的阶段,课堂上随机出现的问题不能尽快的解决,建议进行一些操作性的培训,提高教师对设备使用的熟练度。

(二)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翻转课堂”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老师对于“翻转课堂”的理解还是一片空白。全国各地都只是在尝试实验中,甚至找不到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借助网络平台,学习理论知识。引导课题组的成员在网上搜集关于“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的理论资料。采用自主学习与集体交流的方式,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等资料丰富了老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理论素养,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暑假通过山东省远程研修,集中学习了微课程设计与应用、录屏软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全校教师30人通过观看视频、交流探讨、微课录制等形式参加了学习研讨活动,2014年10份开展了“导学案设计研讨会”开展了学习编制导学案活动,并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导学案评选,现在教师对编制学生学习用的导学案已有一定的实验基础。

第二篇:学案导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学案导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本学期,重课堂、抓实际、求实效,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现对本学期开展学案导学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案导学转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教法适应学法的意识。

数学教研组教师通过学习学案导学理论,通过听课学习,大开眼界,放弃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重新建构起“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调动学生自主积极参与的新理念,积极推广学案导学。半年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计划式”向“市场式”转变,学生有自己的主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改变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习惯;教师的教学由“注入式”向“开放式”转变,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相互研究,共同探讨,共享成功;课堂内容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进行“预习、讨论、归纳、练习、小结”的学习习惯。

二、学案导学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能够实现有效教学。

学案导学贯彻了学为主体这一主线,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学什么、如何学、效果怎样的问题。比如,一节尝试探究课,学生活动分五个方面:

1、认真阅读学案,利用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尝试完成学案上设计的问题。

2、小组内合作,归纳出基本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记下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3、互相交流学习成果。

4、做好随堂笔记。根据教师点拨以及和其他同学的交流,把学习收获记在学案上。

5、总结归纳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

在活动中,各种层次的学生充分“动”了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三、“学案导学” 使教与学不再脱节。

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学生的“随堂练习”、学生的“课堂笔记”,即“四本合一”。原先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但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实际上,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现在我们搞“四本合一”,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

四、“四本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课后复习还是这张纸,平时大多数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实际上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而运用“四本合一”,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记在“讲学稿”的“课堂札记”中,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在课堂上掌握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学案导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数学教研组 2012.6

第三篇:基于高效课堂下的导学案设计

基于高效课堂下的导学案设计 吕河镇中心学校 袁彩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旬阳县吕河镇中心校的袁彩霞老师。非常感谢县教研室,感谢彭老师等领导对我们的老师的关心,对我们专业成长的帮助,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在一起交流探讨基于高效课堂下的导学案设计,我感到非常荣幸!近几年来,在彭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都在尝试导学案设计和运用。接下来,我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具体做法和理念,不足之处还请不吝赐教。(下面我的交流也许枯燥,请大家先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心情!)

一、导学案的定义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的最优化方案。导学案的编制主体是教师,使用主体是学生。所以,要突出三个字:一是“导”,指导、引导、辅导。(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二是“学”,学有出发点,有目的地,有可以评判的标准,有过程,有层次,有生成,也需要方法。三是“案”,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习题的简单堆积,而应该有序引导,由易到难,由低到高,螺旋上升,体现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素质达成的规律性。

二、高效课堂导学案资料包

每一单元首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接下来课时包括课时教学设计、学案、课件。

三、设计导学案的重要前提

就目前来看,导学案还是个新生事物。由于它承载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体现了高效课堂教学系统要求,又集“导”“学”练”测”“评”等功能于一体,它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是否高效,学生学习的成败,所以对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一步 学习解读新课标(2011版)

研读课标作指南 有没有课标意识是衡量传统教师和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准。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想教有方向、教有目标、教有效益,就必须首先熟读课标,研究课标。如果说课程标准是解题的“定理”和“法则”,教材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例题”。因为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标而不是课本。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不是单纯解决这个“例题”,而是叫学生学会运用“定理”和“法则”去解决诸如此类的“应用题”。课标了然于心,教学就不会迷失方向。所以,学习研究新课标是教学之前,必须坚决走好的第一步。

第二步 确立课程意识。

过去,受多年以来的传统教材观的影响,教师停留在教材桎梏下的“怎么教”上,把教材奉为“圣经”。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而今天的教师,再也不仅是忠实圆满的教授规定内容的教师,而应是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的教师,是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的教师。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建构者、开发者。所以教师应同时具备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这应该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

第三步 研究开发教材

1、“高效课堂”教学必须从教材中实现突围,使教师和学生重新回归自我开发和使用教材的原点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被赋予了自主整合、开发教材的权力。然而,在现实中,教辅用书大量泛滥和重复使用,如教学参考用书、教材全解、现成的各类教学设计、教案等等,虽然解决了教师写教案的苦和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捷径,但这种“越俎代庖”的开发和资料的泛滥,不仅挤压了教师的开发空间,使教师和学生失去了对教材的敏感,乐于坐享其成,而且最终导致教师丧失了开发教材的能力。

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必须使教师和学生重新回归自我开发和使用教材的原点,以除去由于长期依赖教辅的拐杖而失去脚步如飞,走自己道路的能力,以开发适合县域校情和自己学生实际的学习材料,重拾师生的智慧、课堂的灵动和生命成长的精彩。

2、解读教材

要求教师要整合教材,不管教哪个年级的,都要了解整个学段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的前后联系,画出整册书的知识结构图,写出教材分析。

要把握每一个单元的教材,教师在备课时不要只备一节教材或一篇课文,而要备一个单元。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各科教材基本都是按照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每一个单元的主题,清楚编者围绕这一主题是如何选材和编排的。要提倡教师单元备课,集体备课,把一个单元的课时和活动整体安排。

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或一节教材。有的老师在备课时一头扎进细节,对整篇课文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钻研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确这篇文章在整个单元中处于什么位置,编者为什么要选入这篇文章,如果换一篇文章行不行?在学习这篇文章时重点是学习什么,教师明确了这些才能备课和上课,以往三课时的内容可能一课时就能处理完。

课文研读,是教材处理的重要前提。没有扎实的课文研读,一定没有好的教学设计,也一定没有得体得法的教材处理。课文研读,首先要抛开外援和教辅,独立研读课文3—5遍。待到有了自己的独到的感悟、理解、思考和提炼以后,再通过阅读教辅以拓宽视野、加深认识。因为。教材是“源头”,是根本,教辅只是他人的“牙慧”,是“末梢”,是经济利益驱动下的、不符合校情学情的副产品。教学必须立足于研究教材,而不是直接使用现成的教辅。

“不识教材真面目,只缘身在教辅中”。现实中,许多教师手忙脚乱,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与舍本逐末地依赖教辅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由教辅向教材的回归。

第三步 随时把握学情(现有的基础水平和学习经验)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由于“先学”的法则常常在发挥作用,所以学情是变动不居的。这就需要老师随时注意把握学情变化的新动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教学节奏。所以。随时把握学情的过程,就是根据学情变化,不断修正导学案,不断提高教学针对性的过程。

四、单元教学具体设计

1、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分析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的位置、单元的主题、教材内容和结构(包括哪些知识,这些知识的逻辑结构是什么),编排的意图等。只有对教材认真研读,记在脑子里,才会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和教学策略等。

不关注学生的课堂就是无效的课堂。备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备学生,这里脱节了,谈什么都是虚的,这样的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很多课堂看似精彩纷呈,但是静下心来回味,如果主演是教师配角是学生,可以这样讲,这节课精彩得几乎荒凉?”

“学情分析看似简单,想要做得到位真的很难,但是不做的话,备课又会显得盲目。学情分析的内容“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分析等。“当然学情分析,可繁可简。

五、学案设计

设计课时学习目标是教师设计导学案的第一要务和基本前提,是一堂课学习的灵魂所在。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有什么样的教学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学习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如何设计 “导学案” 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备个案阶段,事先按照整单元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相应的个案学习目标,目标应该展示于“导学案”上。上课开始,教师或学科长指导学生阅读“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目标有任务地参与课堂学习之中。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日常备课时,一般情况老师们会从教参上把目标原封不动抄写下来或者很随意地设定。这就出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不明确现象,出现教学目标错位、“贴标签”、陈述缺乏操作性、空泛罗列概念、主体混乱、行为动词选择错误等等。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课件展示)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如何让教学目标的制定语言规范、准确呢?

第一、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描述,(即每一个目标的主语都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即使省略也要明确指向学生的行为。),指示要明确。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不要用“指导、培养、教育”等词来陈述。

第二、从可检测的角度去表述,操作性要强(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等确定的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如说“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不如说“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好是直截了当点明学会什么字、什么词、什么句,背诵哪段话、围绕某个意思写几句话或一段话等等。

如何读书自学,自主探究环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在“导课”开始,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激趣因素,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然后设计自学的内容和方法,学生依照“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快乐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问题,同时对可能生成新的问题整理。自学检测可放在课堂进行,也可放在课前。如何设计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环节

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分两个层面,即:组内展示和组间展示。知识性、基础性的问题可以在组内展示、组内互相评价;稍难的问题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展示,之后整理出小组有代表性的问题,在班内组间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任务的时机要跟教学的流程相一致,内容要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展示,不能只为展示活动而流于形式。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择机指导,确定“点拨”与“不点拨”的黄金分割点,及时进行点拨。此时组间展示交流学生互相帮助能学会的,教师就不需要再点拨。

如何设计达标检测,反馈拓展环节

设置达标检测目的是为了巩固、总结、检测所学内容。达标检测题要有层次、有梯度,既能体现本节课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重、难点,又能因材施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教师或学科长当堂批阅学生完成的情况,反馈达标效果,当堂矫正补救。

三、导学案的使用

(一)课前:

上课前一天,教师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预习过程中要求勾画出课本的知识点并写上标注,梳理基础知识脉络,并将生疏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检测”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拓展题。

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老师针对“导学案”了解学清,进行补充完善。

(二)课堂:

课堂一般分四个部分:

1、自学检测订正

2、分组合作 讨论解疑

3、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

4、当堂反刍 总结反思

首先给学生适量的时间订正预习过的教材知识。

基础知识完成后,课堂的下半部分进行“合作探究”。学生首先将合作探究题目的思路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形成组内共识;然后每个小组将本组的答案于全班展示,由同学和老师给予点评。

最后完成“当堂检测”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三)课后:

1、上完课后,要求老师和学生分别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教后记和学后记。

2、每隔一周,将“导学案”进行整理,装订。

第四篇:基于导学案下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

基于导学案下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

[摘 要]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充分备课并指导学生充分预习,课堂上力争做到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导学案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11

我校正如火如荼地掀起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的热潮,语文导学案设计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抓手。基于导学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让课堂变成充满快乐的场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学习的热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创造的灵感。

一、指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预习要做好标注、圈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要求去课本中寻找答案,以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如了解一篇课文的词意、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我教的是四年级语文,学生年龄不大,一般在课上我会指导他们边读课文边圈点生字、标自然段序号,再提问或调动小组长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遇到有严重错误的知识点,集中解决,留下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否则时间一长,学生对留下的问题会越来越不重视。

二、教师课前充分备课,用心备好导学案,因学行教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充分备课。只有用心备好导学案,对知识烂熟于心,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沟通语文与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的联系,让读与唱、画、演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1.用好导学案,教师的讲解应做到少而精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主动去探索,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不断地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如我在教《三顾茅庐》一课时,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文中描写刘备、诸葛亮、张飞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集中讨论时,学生们一致认为刘备尊重人才、呵护人才、求贤若渴;诸葛亮雄才大略、料事如神,而张飞有点鲁莽。

2.复备导学案,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

在导学案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当然,问题的设置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大多数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在教《最佳路径》一文时,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谁设计的?为什么格罗佩斯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学生通过读书,能从中感悟到格罗佩斯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建筑设计精益求精的品格。

3.依托导学案,加强学法引导

导学案的使用应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前提,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由讨论,自我反思,真正让每个学生说起来、动起来。如在教《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在“读”上,我先后组织了轮读、互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并通过互评、小组评、全班评、师生共评等评价激励,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情境中领悟学法。

4.研究导学案,精心设计课堂中的问题

伟大的教育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尝试,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不只满足于浅层次的理解,更有深层次的探究欲望。当然,这个“桃子”的高度不能遥不可及,而要结合学生的学情,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

三、课堂上力争做到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适当地播放一些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给人以美感。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学生读书写字的时候,适当地播放一些轻音乐,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2.适当地让学生表演,展示个人风采

学生对表演有一定的天赋,他们天生就爱动。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好这一点,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教《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让学生根据独幕剧的特点进行课本剧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剧本中人物的特点,而且还培养了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3.适当地让学生画画,增添个人情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画画,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我在教三年级习作《我的自画像》时,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画一张像,然后让他们写作文。这样,学生不仅写作的兴趣高了,而且写作过程中也感到有话可写了。

总之,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之下,教师应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打造轻松愉快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责编 刘宇帆)

第五篇:导学案使用课题的阶段总结

中学英语阅读课学案使用课题的阶段总结

(2015.3—2015.10)

———如何使用阅读课学案促进有效教学

今年是我校使用导阅读课学案的第六年,作为体现我校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一个窗口,阅读课学案是实现教师共享共赢的举措,是控制作业量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招,阅读课学案还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工具。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每月例会情况

本教研组确定每周四为课题活动日,本组每位教师都能够做到积极参与每次活动。在活动中,大家一起讨论阅读课学案编写的心得体会和阅读课学案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学习交流先进的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做到每次例会都能够切实地解决问题,并做到有主题,有记录,有反馈。

二.加强对阅读课学案质量和使用情况的监控

各备课组成员有明确的编写和校对的任务,在每单元开始教之前编写好本单元的阅读课学案并发给学生。备课组长对对印刷的阅读课学案留底。教导处每月组织学生对阅读课学案的质量和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记入每位教师的平时个人考核表中。每学期组织校外专家、教研组长、学生等对阅读课学案进行阶段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各备课组对课堂教学中阅读课学案与教材、阅读课学案与多媒体的关系,阅读课学案如何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阅读课学案如何合理使用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学期结束每位成员进行阶段总结并在例会上进行交流,选出有见地有新意的在学校的教师论坛进行交流。

三.开展阅读课学案导学的体会

评价阅读课学案的最终标准是它的实践效果。一个优秀的阅读课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课标,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阅读课学案对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也是阅读课学案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会学习的素质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是从结果来看,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阅读课学案的设计,以便使阅读课学案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应该更多地与阅读课学案内容发生联系。

“阅读课学案导学”对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解决由于教材和讲授本身的问题造成的学生理解困难是极有帮助的,另一方面阅读课学案的使用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减心理压力也有一定的作用。在阅读课学案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同年级的特点。年级之间的差异也需要引起重视。我们认为年级差异主要是由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目标的差异造成的,也与学生使用阅读课学案时间长短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阅读课学案和教学过程的时候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应该对学生进行如何使用阅读课学案的指导,以便使阅读课学案发挥更大的作用。四.“阅读课学案”使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使用阅读课学案?

(1)拿到“阅读课学案”后根据其导学题目(问题)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同学要解决“阅读课学案”中基础题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在完成“阅读课学案”时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2)课堂学习时要适当作些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阅读课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3)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各科“阅读课学案”进行归纳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整理在错题本上,在学期结束时作为复习资料使用,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2、教师如何明确使用阅读课学案的要求?

(1)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阅读课学案”,在上课前必须了解“阅读课学案”的使用情况,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准备,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额外的课外作业。

(2)用“阅读课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新知识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完成的、做到的、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

(3)用“阅读课学案”教学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另一面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4)用“阅读课学案”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炼、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3、阅读课学案导学中如何有效落实“预习” ?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达到“自律”,真正学会学习。让学生通过预习能够首先确定学习目标,然后按目标要求展开探究自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知识和完成基本训练。预习完,学生要登记好还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其次,教师一定要严格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杜绝不预习和对预习敷衍了事的现象;如果保证不了预习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把预习放着课堂上进行一段时间预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对新知识没有预习或没有预习好,坚决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再次,要求学生在对新知识全面预习的基础上,选择1—2个问题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精心准备,以备在在展示课上作个性化展示;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根据新知识的情况确定至少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并作必要的准备。

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用红笔划出书中新单词、重点、难点内容;带着阅读课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

4、怎样结合阅读课学案开展教师集体备课?

在阅读课学案使用的探索中,更需要加强集体备课,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作:

(1)准备阶段:提前一周,确定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的阅读课学案进行集中备课,特别是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加强对阅读课学案具体使用的研究。其他教师也要对下一周的阅读课学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人人作好发言的准备。

(2)讨论阶段(核心环节):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首先由中心发言人主讲阅读课学案。主意围绕以下三点进行:①阅读课学案的设计意图。②阅读课学案的使用方法。③操作过程中由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④如何根据本校或本班实际,对阅读课学案进行增删。(3)完善阶段:通过第二阶段的讨论活动,老师们再结合本班的特点和情况,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对阅读课学案进行修改,补充、纠正、完善。形成适合本班的具有自己特点的较为成熟的规范的阅读课学案。并把阅读课学案的使用情况记录在备课本上。

阅读课学案的使用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也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让阅读课学案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五.获得的成就

1.对学生进行了自学方法的问卷调查。2.课题组的老师通过研究,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教育理论水平。

3.课题组的老师每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撰写与课题有关的文章。4.课题组的老师,依托本课题,进行了三节的校内公开课。

六.下学期的工作

1.继续完善课题的工作内容。

2.及时反馈导阅读课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的内容。3.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4.研究好导阅读课学案的制定工作,把导阅读课学案中自学的比例放大。

下载课题汇报翻转课堂视域下小学阶段的“导学案”设计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汇报翻转课堂视域下小学阶段的“导学案”设计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翻转课堂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我见(大全)

    翻转课堂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我见 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从传统教学过渡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使之成为各种因素有效发挥到极致成为......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第一章 教案之殇 我国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学校苦抓;家长苦陪。 教案:指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制的教学具体方案,也称为课时计划。其核心问......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大全)

    高效课堂 一、导学案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思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

    09-10课题研究阶段小结(下)

    “如何优化中学数学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蒲河九年制学校唐志康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九年级(二)班数学教学工作。本人坚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设课改、科......

    高效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一、推进“3343”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1、在理论层面:在学期初由魏校长、李主任和我进行了高效课堂理论培训,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培训,通过网络学习了李校长对高效课堂的解读,加上......

    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1研究现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跟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采用的方法是学生在家里看视频完成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上跟教师进行交流或跟同学进行讨论,完成内容的......

    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课题论证报告

    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 课题论证报告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

    《“学案导学”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

    《“学案导学”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温总理指出“ 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