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晒课太平三中张霞
八年级上册晒课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第三初级中学 张霞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体会人们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学习重点和难点〕
1、把握引文与正文,正文四个部分的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2、精读课文,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观看一段视频《二战启示录之苍鹰落败》。
看完视频,请你根据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对战争的感受。
明确:视频中战争的场面非常惨烈,特别是发生在二战中的大屠杀更是惨绝人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很快攻占了南斯拉夫,然后在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仅仅一天时间,德军就屠杀7000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二、合作探究
(一)自学生疑——寻读,析一析“历史”与“现实”
1、学生默读课文的正文部分,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个部分的内容。归纳: ——第一部分写作者来到纪念地。——第二部分写作者观看纪念演出。——第三部分写作者参加座谈会。——第四部分写作者参观纪念馆。
2、朗读正文第一部分,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与“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分析其作用。
归纳:第一部分写作者参加南斯拉夫人民的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个孩子,眼前所看到的情景是“现实”。而莫马·迪密其为作者介绍了几十年前残酷的“历史”。作者用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V形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读者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悲惨,历史和现实交错出现,如同影视镜头来回切换,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明确: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二)学习释疑——听读,析一析“沉重”和“美丽” 引文中,萨特为什么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请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到“沉重”和“美丽”的句子来。(学生默读引言和正文部分,找出相应的句子,教师补充)“沉重”:在那场悲剧中,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这是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沉重的历史回忆。(引言中)景物描写:使人感到沉重。“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第一部分)语言描写:莫马说:“7000多人呀!一天之内,全杀光了,鲜血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的土地。”突出了纳粹大屠杀的残酷和无情。(第一部分)
神态描写:两位老人“头发斑白,脸色肃穆,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形石碑。”“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地上的老人和地下的儿童,在这一刻是相通的。(第一部分)“美丽”:“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丽的记忆。意思是说,面对法西斯屠刀,南斯拉夫人宁死不屈。(引言)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所谓“合作”就是要他做民族的叛徒,这位老师是有民族气节的,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第一部分)课文第四部分摘录被残杀者的遗言,表现了无辜的平民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仍然怀着强烈的爱向生者倾吐心声和愿望,没有人向刽子手乞怜。还有一位工人要“孩子们为父报仇”。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丽的,令人崇敬的”。小结:1941年10月21日,在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7000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南斯拉夫人民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的悼念活动让人感到“沉重”。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这又是“美丽”的。
(三)点难拨疑——圈读,析一析“引言”与“正文”
1、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包含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刚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在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2、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述死者遗言,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最后时刻的生命活动,反衬法西斯强盗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3、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萨特的话是很精辟的,特别是他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引文可以看作是正文的引子,是行文的依据。读了全文,回味起来,引文又是点睛之笔。从萨特的话里又可以看到克拉库耶伐次留给后人的警示已越过国界,警示后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三、品读课文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明确: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每读一句,停顿一下,脑海中就闪现一个画面。这样开头,让读者一上来就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2、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作者只记了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西德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
明确:这样巧妙的选材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前提是正确认识历史。西德作家的态度是那样诚恳,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这样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那个日本人跟日本右翼势力相比,还算好的,他还承认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他总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安格尔的三个问题辨清了侵略与反侵略,尖锐地指出了那个日本人狡辩的要害。我们不能忽视,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这潜伏着新的危险。
3、“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孩子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撕心裂肺的一声呐喊,作者以此作为标题,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
作者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标题是如此,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是如此,结尾引述死者遗言也是如此。结束语: 二战后,“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各国人民的强烈心声。现实是朝着人们的愿望发展的吗?
对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日本教科书。种种卑劣行径,提醒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
妈妈》的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解表
1.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领会语言的深层含意。
3.积累下列词语。肃穆、荒谬、健忘
学习水平描述表
1.理解、运用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归纳分析讨论。
2.理解、运用揣摩语言,体味其丰富的内涵,增强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理解讨论。
3.识记查阅字词典,记住字词的含义记住。
把握引文与正文,正文四个部分的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揣摩含意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意。
媒体选择如下表所示: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来源媒体内容要点媒体在教学中作用使用方法
1.校园网络自制显示文章标题结构便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边出示边归纳
2.课件自制显示优美语句便于学生赏析课文语句边出示边分析
3.投影 自制出示词语便于学生快速识记词语显示词语
导入新课
当我们用稚嫩的嗓音喊着爸爸妈妈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亲切的呵护!然而,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当300个孩子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随着而来的却是法西斯匪徒灭绝人性的枪声。今天,我们来学习华裔作家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去认识法西斯强盗的凶残,感受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
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3.范读课文。
听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概括每部分内容。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西德作家真诚忏悔,日本作家进行自私的狡辩。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不论是那位面对枪口的威胁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老师,还是那些在生命即将被残酷剥夺之际仍不忘表达对亲人的爱的人们,都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令人崇敬的,这是美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重点研讨
1.指名朗读一、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补屠杀的历史?
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一种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你认为那个日本人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忏悔。半
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重他。
充满了鄙弃的感情色彩。作者不称之为作家,而称之为日本人;用安格尔的话对他进行反驳;写许多人与明赫白握手,表示理解。对日本人的冷落表明了各国作家对日本作家发言的否定。不正确。
品味语言
出示问题组,四人讨论交流: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一句话中,连用四个句号,有何表达效果?这里仅是写天气吗?
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一句中全是强调什么感情?
3.你是如何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一句的?
4.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
明确: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的心情,在渲染气氛,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除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幸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是令人悲哀的,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的荒谬。
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六、布置作业。
写一段文字,驳斥那个日本人的谬论。
七、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本文教学,我采用了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对二战的看法,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战争观。让学生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的叙述脉络
3、揣摩并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在寻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品读中领悟文章情感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主题,并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
2、教会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爱和平,提倡人性美
教学重点:领会文章中“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懂得珍惜所拥有的幸福时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唤而来的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在这样一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是灭绝人性的枪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亲爱的爸爸妈妈》。
二、字词积累
肃穆
荒 谬
健忘
憧憬
恍 惚
杀戮
蜿 蜒
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已出版短篇小税集《翡翠猫》、《一朵小白花》、《台湾轶事》以及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等。
2、背景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在欧洲很多国家实行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1941年10月21日,纳粹在南斯拉夫的小城克拉库耶伐次大肆屠杀,一天之间,7000人死于屠刀下,其中包括300个孩子。自从1945年起,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聂华苓于1988年10月21日来到这里参加了悼念活动,并写下了她的所见所感。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体部分可分为哪几个片断? 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
一、来到纪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
三、参加座谈会
四、摘录遗言 2.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第二部分中)
五、合作探究
1、引言部分
萨特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记忆是沉重的是因为纳粹将所有的愤怒残酷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其中300个孩子遇害。
又是“美丽”的,是因为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A、一位老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B、无辜平民包括孩子的遗言,怀着强烈的爱喝仇恨。)
2、第一部分 来到纪念地
⑴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连用四个短句,不仅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也衬托出半个世纪前凄凉悲哀的景象。“天地亦与人同哀”,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⑵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小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孩子们天真无邪,他们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作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屠杀的野蛮与残酷。
3、看纪念演出
⑴ 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⑵ 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⑶ 人是健忘的。不记仇的,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的内涵)
——作者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铭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4、参加座谈会
⑴ 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讲话了。(称他为“日本人”为什么不说“作家”?)——日本作家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他在自私的狡辩。作家本应该具有人类的良知。对他这样的称呼表明了作者对他的鄙弃。许多人和西德作家握手,在无言之中表明人|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 4 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六、为什么课文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
——“亲爱的爸爸妈妈”是被纳粹残害的孩子在临死前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呼喊。用孩子的口吻烘托战争的残酷。这是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对法西斯强盗的控诉,对和平的呼唤,以此为题有宜于引起人们的联想,在回顾历史事实中看现实的走向,揭示了文章主题“世界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板书:
引文
沉重
美丽
亲
一、来到纪念地
法西斯的塞尔维亚人
爱
四
残酷
民的英勇 的个
二、看纪念演出
爸
部
正文
爸
分
三、参加座谈会
日本人的塞尔维亚民
妈
狡猾
族的伟大历
妈
言
四、摘
录
史感
遗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亲爱的爸爸妈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的叙述脉络。
3、揣摩并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在寻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品读中领悟文章情感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主题,并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
2、教会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爱和平,提倡人性美
教学重点
领会文章中“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懂得珍惜所拥有的幸福时光。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
1、注音
肃穆(mù)荒谬(miù)杀戮(lù)纳粹(nàcuì)憧憬(chōngjǐng)缭绕(liáorào)赤裸裸(luǒ)
2、释词
纳粹:“纳粹”的称呼来自德语的“Nazi”,即德国国家社会党,这里指以希特勒为头子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和德国侵略军。
肃穆:严肃而恭敬。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理。健忘:容易忘记事情。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的);屠杀。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憧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向往。
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已出版短篇小税集《翡翠猫》、《一朵小白花》、《台湾轶事》以及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等。
2、背景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在欧洲很多国家实行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1941年10月21日,纳粹在南斯拉夫的小城克拉库耶伐次大肆屠杀,一天之间,7000人死于屠刀下,其中包括300个孩子。自从1945年起,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聂华苓于1988年10月21日来到这里参加了悼念活动,并写下了她的所见所感。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体部分可分为哪几个片断?
一、来到纪念地 ;
二、看纪念演出 ;
三、参加座谈会;
四、摘录遗言
2、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要和平,不要战争。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合作探究
1、引言部分萨特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记忆是沉重的是因为纳粹将所有的愤怒残酷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其中300个孩子遇害。
又是“美丽”的,是因为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A、一位老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B、无辜平民包括孩子的遗言,怀着强烈的爱喝仇恨。)
2、第一部分:来到纪念地
①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连用四个短句,不仅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也衬托出半个世纪前凄凉悲哀的景象。“天地亦与人同哀”,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3 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②“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小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孩子们天真无邪,他们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作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屠杀的野蛮与残酷。
3、第二部分:看纪念演出
①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② 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的,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的内涵)
——作者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铭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4、第三部分:参加座谈会
① 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讲话了。(称他为“日本人”为什么不说“作家”?)
日本作家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他在自私的狡辩。作家本应该具有人类的良知。对 4 他这样的称呼表明了作者对他的鄙弃。许多人和西德作家握手,在无言之中表明人们对日本人的反感和唾弃。
② 明赫白仍然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情感非常真挚,态度非常诚恳。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却代上一代人受过,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
5、第四部分:摘录遗言中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三、为什么课文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
“亲爱的爸爸妈妈”是被纳粹残害的孩子在临死前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呼喊。用孩子的口吻烘托战争的残酷。这是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对法西斯强盗的控诉,对和平的呼唤,以此为题有宜于引起人们的联想,在回顾历史事实中看现实的走向,揭示了文章主题“世界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四、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二
第五篇:八年级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能读出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感情。
2、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领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3、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与看法,发表自己对“二战”的看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战争观。
【教学重点】
1、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领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2、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与看法,发表自己对“二战”的看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战争观。
【教学难点】
1、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领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2、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与看法,发表自己对“二战”的看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战争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可由二战导入。
在导入新课后,可适当让学生补充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知识的介绍。
二、引导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1、引导学生讨论:文章引言中运用萨特的话说“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该如何理解?引用萨特的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2、文章的四个部分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引用,迪桑卡的诗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文章中为什么重点写德国的作家和那个日本人?
5、你对那位日本人的言论有什么看法?你听到过类似的说法吗?在什么地方听到的?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说说你的见解。
三、就上述第五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战争”这一话题发表看法
四、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饱含感情的语句,说说它们的含义与所蕴含的感情
利用此教学环节完成书后练习题二。
五、小结本课教学
六、布置作业
收集一些反映“二战”的作品,并认真阅读它们,读后思考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