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实录
1、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练习朗读。1)出示句子:“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
我就是作者,谁来读读,看谁最像我的母亲?指名读——齐读。
师点评:我看到了你的眼睛亮亮的。你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响?让你的眼睛再亮点。
2)“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指名读,齐读。如果你就是巴迪,你有这样一位母亲,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充满信心等)
2、师过渡:有这样的母亲真好,让我对写作充满了兴趣。你们说感谢母亲我完全赞同,但你们说感谢父亲,我就有点异议啦。请同学们找出父亲批评我的句子,来读读。
1)
父亲第一次批评我,在哪儿?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指名男生当父亲读。(如果学生读得口气强硬,师点拨:父亲忍心这样批评我吗?点明父亲虽然是在批评我的,可他的内心还是充满爱的,所以不应该这样读。)父亲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如此严厉的父亲,如此严厉的批评,以至于让我受不了,让我失声痛哭,那你觉得还要不要感谢他呢?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理由。
2)生再汇报。文中有四处理由,师都让学生自由找,谈感受。
大家来看“精彩极了”是妈妈对巴迪的评价,请从书上找到妈妈对巴迪说的话。读话。师:我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妈妈怎么对巴迪说的话。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师:注意看话前面的提示语,妈妈兴奋地说,该怎么读?生:再读——(感情丰富多了)师:再看后面,妈妈的评价雨点般砸来,为什么把母亲的赞扬比作雨点?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赞扬如同雨点般砸来? 指导朗读。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这是妈妈对巴迪语言的赞扬。妈妈的赞扬还有别的体现吗?生再读课文。师:不动笔墨不读书。注意圈画。生:妈妈再次拥抱巴迪。师:“再次”说明什么?生:不是第一次。师:课文中哪里有体现?生:她搂住了我。师:这是动作上的体现。作者在写这件事情的时候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板书语言、动作。写人就是要从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来写。师:巴迪听了妈妈雨点般的赞扬有点发烧,烧得还不轻呢。(众笑)请看一下巴迪还有哪些“发烧”的表现?生读书。师:不要忙着举手,要思考之后再举手。生深入读书。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说说?生: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师:除了这些发烧症状还有哪些?生:“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师:“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生:等不及了,心情很急切。
师:很准确,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巴迪等不及了?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师:这么短的句子是很少见的,你们从中有什么体会。生:我感觉时间很长。师:该怎么读?请大家来读读。生齐读: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把等待的时间读出来了,也读出了迫不及待的心情。)师:哪个地方还能看出巴迪觉得时间过得慢?生:终于。
师:对,从“终于“这个词也能感觉得到时间过得漫长。终于等到爸爸回家,爸爸的评价是什么?生齐:糟糕透了 师:爸爸是怎么说的?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师:爸爸有什么样的动作?你们从中有什么体会?生:扔。
师:巴迪是什么样的表现?生读书: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师:父亲的评价的确给正在“发烧”的巴迪浇了一盆冷水!犹如当头棒喝、晴天霹雳啊„„众生笑。师:你们笑什么?生:小巴迪到底还是小,表扬几句就美得不得了,批评了又受不了。
师:巴迪实在是受不了了,都有哪些表现?请抓住关键词读一读。生读第14自然段。生:冲、跑、扑、痛哭。师:动作表现人物感情多么丰富啊。指板书:动作。
师:这首诗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评价呢?巴迪的这首诗写得到底怎么样呢?请大家来裁决一下。生:写得很糟糕。师:何以见得?生读: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师:几年后成长的巴迪又是如何对待父母不同的评价的呢?文章中是怎么讲述的?
生读书思考后答:8岁时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赞扬爸爸的不认可是批评。等他到12岁的时候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对自己的鼓励,根据爸爸的评价自己可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这个时候的巴迪还没有完全长大。师:你分析得很透彻,看来你读书很用心。
投影: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师:长大成人的巴迪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成功的巴迪与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巴迪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读书解决问题。生:读默读16自然段。边勾画边思考。
师:谁来说一下。生:成熟后的巴迪清楚地认识到慈祥的母亲的评价给他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严厉的父亲的评价给他警告以免误入歧途。师:“灵感”是什么意思?生:“我查词典了。灵感就是突然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想法。” 师:你很会学习!那“歧途”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说不清楚。师:途是路的意思?“歧途”呢?生:错误的路!
师:是的,不管是母亲慈祥还是父亲严厉都出自对自己的——生:爱(板书)。师: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什么被爱的方式请谈一谈。生:(略)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巴迪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对他鼓励的妈妈,还有一个给他警告的爸爸,所以才能让他的生活的帆船没有被刮倒。假设你的生活中缺少一股风你会怎么样?生:如果我的生活中都是鼓励表扬那么我会在心里警告自己。生:如果我的周围都是批评,那么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还有很多优点,只是还没有发现。众生笑。
师:你是一个很善于自我调节的孩子。生活中不可能时时都有这样的风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师:让我们在捧起书再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读。
师:让我们通过朗读来再现当时的情景,好吗?
师引读:“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
指名读:“一念完那首诗„„精彩极了。”
师引读:听了母亲的表扬后,“整个下午我都„„等父亲回来,我用——”
指名读:“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师引读:等啊等,快到八点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这时候我多么希望听到父亲的表扬啊,心里特别紧张。我——
指名读:“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觉得他读了很长的时间。”
师引读:爸爸看完了诗,他对诗的评价是——
指名读:“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师引读:这时候我的眼睛——
指名读:“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师引读:父母为了我的诗争吵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
指名读:“我冲出饭厅„„”
师引读: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师: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小巴迪渐渐长大。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又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父母对他的不同评价都是出于对他的爱呢?
师:好,同学们,现在自由读1—14自然段,想想从从父亲、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生:自由读 师:你从母亲、父亲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到什么?生:“这是孩子写的第一首诗,……” 师:你读出了母亲的鼓励。(板书:鼓励)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搂住我……”,我从“亮亮”这个词语中读出了母亲的兴奋、开心、自豪。
师:讲得多好啊,请你再读一读。生:……
师:句中母亲为什么用“嚷”而不用说呢?生:因为心情兴奋。师:同学们一起读。生:……
师: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生:……搂住……抱住…… 师:第一次搂住,第二次拥抱,请你们再读。生:……
师:母亲的赞扬声雨点般地……这时巴迪会怎么 样?生:既缅甸又得意扬扬。师:我们班谁缅甸又得意扬扬呢?生:班主任兰老师。(全班笑)师:还有谁?生:班里的……
师:当巴迪……既缅甸又得意扬扬。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生:……
师:巴迪是怎样等待的呢?生:……
师:满怀信心地等,你觉得还怎样等?生:……
师:巴迪心里想:看了我的诗后会有怎样的语言神态呢?请同学们写。(生写)生:父亲回来了,抱起抱起我转了十几个圈,非常激动……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 师:你再来讲讲。生:……
师:文章中写的本来是——“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生读)师:从父母亲的对话中你能感觉到什么呢?生:……
师: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男同学读父亲的话,女同学读母亲的话,我读叙述部分。(师生合作读)师:(看见女同学小着读)母亲的话能笑着读吗?生:不能 师:从母亲的话你读出了母亲的什么?生:……
师:读出了母亲的慈祥,父亲的严厉,你还读出了什么?生:我读出了母亲对巴迪很呵护。生:父亲不已为然。师:这时的巴迪怎么了?生:“我的眼睛……我再也……”
师:这时他的心情怎么样生1:委屈生2:心碎了。生3:有疑问。生4:心如绞割。生5:惊讶。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生:……
师:这时的你又想对巴迪说些什么,请再拿起笔来写一写!(生写)生1:巴迪,父亲并不是不爱你,是不想让你误入歧途。生2:巴迪,不要伤心,要知道条条道路同罗马。生3:好男有泪不轻弹,在哪趴下就在哪爬起。生4:成败乃人间常事,不要太在意。
师:同学们,母亲的慈祥是一种爱吗?生:是。师:父亲的严厉是一种爱吗?生:是。
师:所以巴迪从心底里——
生:我从心底里知道,……
(3)指导朗读: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因第一次做某件事得到爸爸或妈妈的赞扬?能不能简单地为大家讲讲,当时你的心情如何?此时的巴迪和当时的你心情是一样的呀!那谁能再来读读这句话:“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指名读。齐读:大家集体读一遍,读出你心中的巴迪。
(4)如果你就是巴迪,整个下午都在家里等待着爸爸回来,等待着爸爸来看你的杰作,你这一下午的心情如何?你都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是啊,你肯定希望能够得到爸爸的赞扬,所以还把诗认真地誊写了一遍。哪个巴迪愿意起来告诉大家,你这一下午都做了什么?(指名读课文)
(5)所有的巴迪们,咱们一起来一遍。读得真好,你们肯定都希望爸爸也能说上一句“精彩极了”,对吧?可惜你一下午满怀信心、希望的等待只换来了爸爸的一句“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你能告诉大家,当你听到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那你能不能带着你的伤心、失望、委屈来读读这句话。(我再也受不了了。„„)
(6)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巴迪的内心世界,随着他喜,随着他忧。阅读、朗读就要这样投入进去,与文中的人物同欢喜共悲伤,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4、面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不同的评价?随机板书:鼓励
提醒
小结:母亲的精彩极了是鼓励我,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仅仅有这个还是不够的,它可能会不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父亲的糟糕透了这种警告的力量来平衡,来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5、可是这个时候的巴迪并不能理解父母的评价,还会因妈妈的赞扬而得意洋洋,因爸爸的批评而沮丧万分,那么长大之后的巴迪有没有理解父母的用心呢,有没有自暴自弃呢或作出什么成绩来呢?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多么幸运。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
是啊,等他长大后,他对父母亲的话便有了深刻的感悟,于是写下了这么一番话: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段话好吗?生齐读名言。他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感悟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由题激趣
师:同学们先来看两个词——(板书)精彩、糟糕,读。生:精彩,糟糕。师:语言是有感情的,词也有感情,带着感情来读这两个词。生:(神采飞扬地)精彩,(垂头丧气地)糟糕。师:好多了。加上个修饰成分——极了、透了(板书),再来读,你发现有什么变化?生:程度有变化。师:有什么变化?生:程度加深了。生:所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了。生:一个形容非常好一个形容非常差。师:对,下面大家带着感情、带着动作和表情再来读这两个词语。生读„„师补充板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师:你们知道题目为什么加引号吗?生:是引用文中人物说的话,“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糟糕透了”父亲说的。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产生了哪些疑问?(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对意见相反的话分别是由谁说的?作者有什么感受?这两句话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就让我们带着上述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师:大家通过预习知道《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讲了巴迪写了一首诗,妈妈夸它精彩极了,爸爸说它糟糕透了。师:写一件事情要讲明起因、经过、结果。这件事情结果怎么样了? 生:结果巴迪长大后的确觉得那首诗糟糕透了。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讲了巴迪小时侯写了一首诗,妈妈夸它精彩极了,爸爸说它糟糕透了,巴迪长大后觉得那首诗的确糟糕透了。师:这样说就完整了。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交流。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引导品读“童年的故事”
1.自读,思考: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在文中做标注。反复读读,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2.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3.班级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示“我”。).
4.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
(二)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1.默读作者“后来的认识”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2.质疑、讨论。学生可能提出不少问题。一般性问题,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这两个问题:
①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在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越来越”一词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②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五、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我们都沐浴在父母爱的阳光中,父母的爱更是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让我们像小巴迪一样,——课件出示: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因为,我们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们努力地向前驶去。
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要做清醒的舵手,面对“精彩极了”的表扬,不会骄傲自满;面对“糟糕透了”的批评时,不会丧失信心。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学会理解,懂得感恩,让我们在温柔的呼唤声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
六、拓展延伸,学习写法 1.推荐阅读《父爱,在拐弯处》。相信你读了之后会对爱有更深刻的感受,祝同学们在爱中成长。2.借鉴这两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把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写下来。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
赞扬
父亲
批评
爱
谨慎
成功
第二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实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巴迪小时候写了一首诗,父母给予了两种不同的评价,以及他后
来对两种评价的认识。
师: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到课文中去寻
找答案。(板书:母亲父亲)师:如果将课文分成童年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个部分,如何分? 生:1~14小节写童年故事,15~17小节写后来的认识。
师:好,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故事部分。看自学提示(出示投影片)请
快速地浏览童年故事这一部分,小组讨论: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
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2、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相反? 3、你是如何看待小巴迪父母亲的不同评价的? 师:我们先来说说母亲是怎样评价的。
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
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师:注意看话前面的提示语,妈妈兴奋地说,该怎么读? 生:再读——(感情丰富多了)
师:再看后面,妈妈的评价雨点般砸来,为什么把母亲的赞扬比作雨
点?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赞扬如同雨点般砸来? 指导朗读。师:这是妈妈对巴迪语言的赞扬。妈妈的赞扬还有别的体现吗? 生再读课文。
生:妈妈再次拥抱巴迪。
师:“再次”说明什么?
生:不是第一次。师:课文中哪里有体现? 生:她搂住了我。
师:巴迪听了妈妈雨点般的赞扬有点发烧,烧得还不轻呢。(众笑)
请看一下巴迪有哪些表现? 生读书。师:不要忙着举手,要思考之后再举手。不动笔墨不读书,注意勾
画圈点。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说说?
生: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生:我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师:除了这些发烧症状还有哪些?
生:“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
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师:“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 生:等不及了,心情很急切。
师:很准确,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巴迪等不及了?
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对比朗读)
师:这么短的句子是很少见的,你们从中有什么体会。生:我感觉时间很长。师:该怎么读?请大家来读读。
生齐读: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把等待的时间读出来了,也读
出了迫不及待的心情。)
师:哪个词还能看出巴迪觉得时间过得慢? 生:终于。
师:对,从“终于“这个词也能感觉得到时间过得漫长。终于等到爸
爸回家,爸爸的评价是什么? 生齐:糟糕透了 师:爸爸是怎么说的?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师:爸爸有什么样的动作?你们从中有什么体会? 生:扔。师:巴迪是什么样的表现?
生读书: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师:父亲的评价的确给正在“发烧”的巴迪浇了一盆冷水!犹如当头
棒喝、晴天霹雳啊„„
生:小巴迪到底还是小,表扬几句就美得不得了,批评了又受不了。师:巴迪实在是受不了了,都有哪些表现?请抓住关键词读一读。
生读第14自然段。生:冲、跑、扑、痛哭。
师:动作表现人物感情多么丰富啊。指板书:动作。师:这首诗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评价呢?
生:母亲是用爱来鼓励巴迪的,父亲是用严厉的爱来激励巴迪向上的。
(板书:鼓励、严厉)
师:当时巴迪能理解父母的行为吗?
师:你是如何看待小巴迪父母亲的不同评价的?
生:母亲夸奖巴迪是因为他是个孩子,他写了第一首诗应该鼓励;而
父亲觉得小孩子不能娇惯,要让他知道自己并不完美,更努力才
能更好。
生:母亲是为了进一不激发小巴迪的兴趣,父亲是这样认为的,好的 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
生:母亲说“精彩极了”是出于巴迪还小,而且写的是第一首诗,哪
怕再差,也要鼓励;而父亲说:“糟糕透了”是出于诗本身的好坏。生:父亲的批评是实事求是的;母亲的夸奖是出于一种爱子的心。生:在母亲的眼里,巴迪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而且这是他写的
第一首诗,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而在父亲眼里不管他有几岁,这是他写的第几首诗。“糟糕透了”就是糟糕透了。父亲直言了.生:父亲希望巴迪在接受鼓励的同时也不能放松,要让他明白山外有
山,天外有天。
师:父母的这两种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理解了吗? 生:不理解。
师:几年后成长的巴迪又是如何对待父母不同的评价的呢?文章中是
怎么讲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生: 8岁时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赞扬,爸爸的不认可是批评。等他到
12岁的时候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对自己的鼓励,根据爸爸的评价
自己可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这个时候的巴迪还没有完全长
大。
师:你分析得很透彻,看来你读书很用心。
(投影: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
电影剧本。)
师:长大成人的巴迪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成功的巴迪与父母不同的
教育方式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巴迪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读书 解决问题。师:谁来说一下。
生:成熟后的巴迪清楚地认识到慈祥的母亲的评价给他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严厉的父亲的评价给他警告以免误入歧途。师:是的,不管是母亲慈祥还是父亲严厉都出自对自己的—— 生:爱(板书)。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巴迪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对他鼓励的妈妈,还有一个给他警
告的爸爸,所以才能让他的生活的帆船没有被刮倒。假设你的生 活中缺少一股风你会怎么样?
生:如果我的生活中都是鼓励表扬那么我会在心里警告自己。生:如果我的周围都是批评,那么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还有很多优
点,只是还没有发现。众生笑。
师:你是一个很善于自我调节的孩子。生活中不可能时时都有这样的 风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
师:让我们在捧起书再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读。
师:大爱无形,无论哪种方式,父母的爱总是无私的。你们一定要谨
慎地把握好生活的小船。祝你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作业:104页(小练笔)在本文作者来看,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
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得意洋洋 痛哭
母亲 父亲
鼓励 严厉
爱
第三篇:公开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实录
公开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巴迪小时候写了一首诗,父母给予了两种不同的评价,以及他后来对两种评价的认识。
师: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板书:母亲父亲)
师:我们先来读课文。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大家说说这篇课文用什么方法读比较合适呢?
生:我觉得分角色读比较好。
师:为什么要用这个朗读方法呢?
生:因为这里的对话比较多,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用分角色的朗读方法
师:好的,那谁愿意来读父亲、母亲和小巴迪的话呢?(学生举手,积极参与,教师指定三位同学)其他的话全体女同学一起读。
师:刚才大家分角色读了课文,现在请男同学做评委,说说读得怎么样? 生:他们读得很流利。
生:他们读得很有感情。
师:的确读得不错
师:如果将课文分成童年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个部分,如何分?生:1~14小节写童年故事,15~17小节写后来的认识。
师:好,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故事部分。看自学提示(出示投影片)请快速地浏览童年故事这一部分,小组讨论: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2、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相反?
3、你是如何看待小巴迪父母亲的不同评价的?
师:我们先来说说母亲是怎样评价的。
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
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师:注意看话前面的提示语,妈妈兴奋地说,该怎么读?
生:再读——(感情丰富多了)
师:再看后面,妈妈的评价雨点般砸来,为什么把母亲的赞扬比作雨点?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赞扬如同雨点般砸来?
指导朗读。
师:这是妈妈对巴迪语言的赞扬。妈妈的赞扬还有别的体现吗?
生再读课文。
生:妈妈再次拥抱巴迪。
师:“再次”说明什么?
生:不是第一次。
师:课文中哪里有体现?
生:她搂住了我。
师:巴迪听了妈妈雨点般的赞扬有点发烧,烧得还不轻呢。(众笑)请看一下巴迪有哪些表现?
生读书。
师:不要忙着举手,要思考之后再举手。
不动笔墨不读书,注意勾画圈点。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说说?
生: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生:我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师:除了这些发烧症状还有哪些?
生:“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师:“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
生:等不及了,心情很急切。
师:很准确,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巴迪等不及了?
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对比朗读)师:这么短的句子是很少见的,你们从中有什么体会。
生:我感觉时间很长。
师:该怎么读?请大家来读读。
生齐读: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把等待的时间读出来了,也读出了迫不及待的心情。)
师:哪个词还能看出巴迪觉得时间过得慢?
生:终于。
师:对,从“终于“这个词也能感觉得到时间过得漫长。终于等到爸爸回家,爸爸的评价是什么?
生齐:糟糕透了
师:爸爸是怎么说的?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师:爸爸有什么样的动作?你们从中有什么体会?
生:扔。
师:巴迪是什么样的表现?
生读书: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师:父亲的评价的确给正在“发烧”的巴迪浇了一盆冷水!犹如当头棒喝、晴天霹雳啊„„
生:小巴迪到底还是小,表扬几句就美得不得了,批评了又受不了。师:巴迪实在是受不了了,都有哪些表现?请抓住关键词读一读。
生读第14自然段。
生:冲、跑、扑、痛哭。
师:动作表现人物感情多么丰富啊。指板书:动作。
师:这首诗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评价呢?
生:母亲是用爱来鼓励巴迪的,父亲是用严厉的爱来激励巴迪向上的。(板书:鼓励、严厉)
师:当时巴迪能理解父母的行为吗?
师:你是如何看待小巴迪父母亲的不同评价的?
生:母亲夸奖巴迪是因为他是个孩子,他写了第一首诗应该鼓励;而父亲觉得小孩子不能娇惯,要让他知道自己并不完美,更努力才能更好。
生:母亲是为了进一不激发小巴迪的兴趣,父亲是这样认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
生:母亲说“精彩极了”是出于巴迪还小,而且写的是第一首诗,哪怕再差,也要鼓励;而父亲说:“糟糕透了”是出于诗本身的好坏。
生:父亲的批评是实事求是的;母亲的夸奖是出于一种爱子的心。
生:在母亲的眼里,巴迪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而且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而在父亲眼里不管他有几岁,这是他写的第几首诗。“糟糕透了”就是糟糕透了。父亲直言了.生:父亲希望巴迪在接受鼓励的同时也不能放松,要让他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师:父母的这两种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理解了吗?
生:不理解。
师:几年后成长的巴迪又是如何对待父母不同的评价的呢?文章中是怎么讲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生: 8岁时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赞扬,爸爸的不认可是批评。等他到12岁的时候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对自己的鼓励,根据爸爸的评价自己可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这个时候的巴迪还没有完全长大。
师:你分析得很透彻,看来你读书很用心。
(投影: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师:长大成人的巴迪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成功的巴迪与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巴迪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读书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下。
生:成熟后的巴迪清楚地认识到慈祥的母亲的评价给他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严厉的父亲的评价给他警告以免误入歧途。
师:是的,不管是母亲慈祥还是父亲严厉都出自对自己的——
生:爱(板书)。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巴迪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对他鼓励的妈妈,还有一个给他警告的爸爸,所以才能让他的生活的帆船没有被刮倒。假设你的生活中缺少一股风你会怎么
样?
生:如果我的生活中都是鼓励表扬那么我会在心里警告自己。
生:如果我的周围都是批评,那么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还有很多优点,只是还没有发现。众生笑。
师:你是一个很善于自我调节的孩子。生活中不可能时时都有这样的风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
师:让我们在捧起书再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师:大爱无形,无论哪种方式,父母的爱总是无私的。你们一定要谨慎地把握好生活的小船。祝你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作业:104页(小练笔)在本文作者来看,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得意洋洋痛哭
母亲父亲
鼓励严厉
爱
第四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姐姐书里的一篇课文,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篇课文讲的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的父母对他小时候写的一首诗的不同评价的事。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因为她知道巴迪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而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因为他认为只有严厉才能教育好孩子。在生活中,我也遇过这样的问题,在三年级的期末考试,英语我考了99.5分,在一道判断题中,开始我认为是对的,我就打勾,但后来我想了一下,认为是错的,我就只在勾上加一划,当老师看的时候,他不知道我是判断对还是错,就扣了我0.5分,那时我排第一名,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我回到家,急忙的告诉妈妈,并拿给她看,妈妈看后满脸喜悦,高兴地说:“你太棒了!”我听后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的想给爸爸看,我想爸爸英语较好,他一定会表扬我的。爸爸回来了,我把试卷拿给爸爸,爸爸看后,他的神情出乎我的意料,“你太粗心了,原本可以考100分的,你把这道题抄20遍,并且记住。”爸爸火冒三丈,皱着眉纹凶狠狠的说。“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这么对我难道我不是他的亲生女儿”,我以前有这么想过。
现在,我明白了父母的我们这么严厉,是为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会失去平衡。
父母的不同评价,都出自——爱,这个字比划不多,可它真正的含义是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让我们在这个不同的爱中平衡自己吧!使自己成为一个“不倒翁”。
广东揭阳揭东县港畔学校五年级:吴伊妮
第五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体会不同语气。
2、你读出了什么了?
3、这两句话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再齐读)
导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时,教师板书加上“和”),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
要求:①读的同学,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自己停下,让别人接读。
②听的同学,注意纠错,对不满意的地方可以代读。
③教师相机引导、鼓励。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交流讨论
1、同桌轮读,质疑词语
2、把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记号,多读两遍。
3、小组交流各自体会,讨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4、全班交流,提出问题,留待进一步理解。
四、学习生字,抄写词语
1、重点指导书写“誊”(与“誉”或“卷”比较)“谨“(右半部要写紧凑)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一、检复:
谁能三言两语说出课文重要写了什么?
(或教师引,学生说)
二、学习课文,读中感悟
(一)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1、你喜欢读哪里?
2、齐读第16小节。
3、读着读着,问题就出来了,学生提问:
①为什么当初我是多么“幸运”?
②为什么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两种力量”?
(二)感悟“我”第一次写诗,父母的评价
1、指名读母亲的评价
①你读出了什么?
再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②我的心情又是怎样?
齐读2——4小节
2、分角色读(5——14)小节
①读到这是你不明白的又是什么?(学生提问:同一首为什么爸爸妈妈的评价截然不同?)
②加以体会:
母亲为了鼓励孩子,看到七八岁“我”能写出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诗的质量如何,是赞美“我”写诗的行为。(齐读12小节)
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也可能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使孩子“得意洋洋”,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一些警告。
(读第13小节第一句话)
(三)体会“爱”的两种表现形式
1、师:“……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①理解“一如既往”。
②想象母亲第二次是怎么说的?(师:那爸爸为什么说不好呢?)
2、终于巴迪在母亲的“精彩极了”,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中走向了成功。面对成功,他给父母写了封信,信中说了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你知道他是怎么说的?
3、再读16小节
(突出“常常”“总是”)
板书:鼓励,严格要求
4、父母亲读了这段话感到十分安慰,真是激动万分,想到各自的评价,想到第一次争吵,他们又感慨万分,他们会说什么?
(同桌交流)
齐读16、17小节(板书“爱”)
三、交流读后体会,提高认识
1、学会这里,你们的体会也一定很深
2、结合自己说体会
3、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愿意听“糟糕透了”对吗?其实,我们应该听听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四、布置作业
板书:
1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
严格要求
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由题激趣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产生了哪些疑问?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对意见相反的话分别是由谁说的?作者有什么感受?这两句话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就让我们带着上述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认读本课生字。
3、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交流: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品读童年的故事:
⑴ 自读,思考:
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在文中做标注。反复读读,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⑵ 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
⑶ 班级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示我。
⑷ 指导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
2、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⑴ 默读作者后来的认识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⑵ 质疑、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不少问题。一般性问题,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这两个问题:
① 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在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越来越一词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② 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⑶ 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五、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从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谈收获:
(可从思想感受,词、句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总着重于后者。)
3、学生总结写法:
(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六、拓展延伸,学习写法
1、拓展阅读:《父爱,在拐弯处》:
⑴ 谈感受。
⑵ 体会表达方法。
2、借鉴这两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把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写下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课题,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初步感知.理清层次
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全班交流:a.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b.学生当场识记生字生词;c.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d.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点拨引导(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
a.“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
b.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c.“‘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对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听起来好像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d.“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布置作业,体会情感
有感情朗读课文.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你是否与小巴迪有过相似的经历.
第二课时
披文入情.自我感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写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看来,文中两种“评价”也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谁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
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
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巴迪的诗?(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也就是说,父亲的苛刻评价也有道理,他不想让巴迪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
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是对巴迪的严格要求.)
分角色读l~14自然段,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
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我们清楚了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
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
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
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NT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
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对生活或学习中
遇到的类似事情的新认识.
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之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之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紧扣课题,带疑读书
1.就题质疑。上课伊始,可从课题入手,揭题后问学生:这一课的课题和其他课文一样吗?从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带疑读书,然后小组内交流初读感受。
初步交流,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
2.讨论:(1)课文主要讲什么?(2)读后有什么感受?(3)你能解决从课题中知道的哪些内容?(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能说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
分层探究,升华体验
1.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得到妈妈的赞扬,同时受到爸爸的批评。对这件事,作者的认识不断发展。请根据作者认识的发展,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学生可能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也可能分为三部分,老师均应予肯定。然后小结,第一部分是写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是感性的描写;第二部分写成长过程中的认识,也是感性的叙述;第三部分写成年后的认识,是理性的升华。
2.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1)学生默读、画注。作者细致描写了妈妈赞扬的语言,赞扬时的神态、动作和自己的感受;细致描写了爸爸批评的语言和自己的感受。请用“”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妈妈赞扬的热情和爸爸批评的严厉,体会作者对赞扬与批评的不同感受。(2)学生交流重点词句,并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3)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4)大组交流朗读。对来自妈妈的赞扬,爸爸的批评,作者的感受非常强烈,又截然不同,谁能把他内心的感受读出来。(老师要相机指点:对妈妈赞扬的感受:自豪、兴奋;对爸爸批评的感受:伤心透了。前者是热烈的语气,后者是低沉的语气。)
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1.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积累词句,体会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分层探究,读中感悟
1.十二岁的感受:七八岁时,作者不理解父亲的批评,十二岁时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妈妈却一直心存感激。请认真读读课文,体会作者认识的变化。(此部分以读代讲)
2.成年后的认识:
(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成年以后,作者也成了一名著名作家,对这件事又有什么新的认识?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提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2)全班讨论,适时指导。教师要适时对下面的重点语句给予点拨:
句1:我越来越认识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成年后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要让学生明白“母亲的力量”是指赞赏的激励作用;“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评的`伤害或警示作用。作者小时的幸运是既有赞扬的激励,又有批评的警醒。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加深感受。
句2:这些年来,……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指导:“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句义的理解可联系句1理解,要让学生理解到,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
句3: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联系句1和句2指导,即联系赞扬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指导。
在理解句2和句3的意思后,要把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话连起来读。应腾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
总结课文,表达感受
1.质疑:学习课文中还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2.总结:(1)想一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2)学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
3.联系实际,体会情感:以“父母关心我成长”,说说对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感受,既要把事情说明白,又要说出自己内心感受。先在小组说,再推荐说得最好的在班上说。
内化情感,课后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以“父母关心我成长”为内容,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