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原始狩猎图教学设计1
原始狩猎图
1教学目标
1、能安静聆听由编钟和骨笛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能说出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器所演奏的乐曲的风格特点。
2、通过欣赏音乐《原始狩猎图》,了解原始生活的情景、源远流长的古代音乐及相关艺术的历史印痕,感受博大精深的母体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2重点难点
1、情景体验远古人集体的劳动方式——狩猎,感受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在欣赏、情景表演、探究讨论等活动中,了解原始生活的情景,体验音乐与远古生活情节内容的完美结合
3、体会中国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3学情分析
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导入 师:你们自制过什么乐器?
生:用沙子和矿泉水瓶做过沙锤,用竹片做过快板、用铁丝和啤酒瓶盖做过串铃„„ 师:刚说的这些虽然都是些废旧材料做的,但一样可以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制作材料非常特别的乐器(出示骨笛图片),请大家看看,能说出这是用什么制作的吗? 简介骨笛
活动2【活动】新授
二、欣赏《原始狩猎图》
1、骨笛及作品简介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比较件特别的古代乐器。(出示图片)。看谁能告诉这是什么乐器,(生答)师简介骨笛:(出示骨笛图片并简介)
师:它的吹奏方式跟竖笛的吹奏方式差不多,但它的声音会怎样呢?现在我们就来听听吧,听完请同学们说说它的声音又什么特点?(播放:骨笛的音响片段)【设计意图:先从音乐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 生:尖锐、刺耳。生:像鸟的叫声„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些尖锐、刺耳。那么你知道人们发明骨笛的初衷? 生:最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而制作的。
生:声音之所以尖锐,是因为模拟禽类的声音,这样更具有穿透力,可以传的远,以达到诱捕它们的目的。
2、乐曲欣赏
师:对,骨笛起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称为骨哨,具有实用性,久而久之这种乐器发展成了骨笛,就不仅仅是实用了,更多的是有了娱乐性,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它的表现力吧!我们浙江歌舞团一级作曲家钱兆熹作的《原始狩猎图》就是由骨笛和乐队合奏的,看你通过它对作品的诠释能让你知道这个音乐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或故事吧。(播放乐曲《原始狩猎图》及《原始狩猎图》)(远古时代,人们狩猎的情境)
3、曲式分析:
(1)各段音乐的速度,特点,描绘了一个什么场景?(生讨论完成)
引子:速度较慢,声音较弱,时轻时重,音乐带有些紧张气氛。描绘的场景:夜幕降临,猎手们拿着简单的狩猎工具,小心翼翼的往森林前进。
狩猎:尖锐的骨笛声出现的次数多起来了,音乐慢慢开始密集了,也稍微快了起来,最后还一声吆喝声。描绘的场景:走着走着,猎手们发现了目标,便赶紧寻找相对安全的地方躲藏起来,以便找个合适的机会动手,突然只见一个头领式人物吆喝一声,全体猎手们一拥而上,跟野兽展开了搏斗,没过多久,便传来了一阵喜人的呼喊声,野兽成功被擒住了。庆功:音乐传出了喜悦的唢呐声,还有振奋人心的鼓声。猎手们正围着篝火一边吃着烤熟的美味,一边跳起了庆功舞。
尾声:每人扛着分到的一些猎物,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的离开了森林,森林里有恢复了带着些许紧张的寂静。
(2)总结出音乐结构:引子——狩猎——庆功——尾声(3)乐曲采用简洁朴素的音乐语言,充分发挥了骨笛独特的音色和淳朴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副远古时期人们在夜幕中狩猎的画面,把先民们从发现猎物时的激动心情、到捕获猎物后疯狂喜场面刻画的栩栩如生。
3、探究创编
师:我们现在衣食无忧,生活条件日日见增。可是原始狩猎你不觉得也很具挑战性和冒险性吗?有没有同学想来再现下原始狩猎场景呢? 聆听音乐骨哨与乐队《原始狩猎图》之“狩猎”。
师宣布角色,学生推选同学后讨论演出方案(请五名同学扮演远古猎手,一个同学扮演野兽)随着音乐,再现激烈的狩猎场面。
生描述:“在悠远的旷野上、山谷里神秘而安静„„”“一头野牛正悠然自得的踱来踱去,不时吃着地上的青草。”(一学生模仿野牛走出来,双手放头上做牛头动作。猎手们从远处悄无声息地走来,头领正在轻声安排商量狩猎的方法”(五学生出来,围在一起商量对策)头领做个手势,五人迅速找好最佳的伏击位置(五人散开)
“凶猛的野牛出现了,头领首先冲了上去,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猎手们一涌而上„„”
4、学生点评,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作品。
6、探究讨论、情感抒发
(2)古代人为什么要聚在一起狩猎?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三:欣赏《楚商》
师:在接触了中国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的乐器——骨笛,以及欣赏了它的音色之后,让我们来看看1978年在我国湖北省随县出土的迄今约2400年前的一个乐器。(多媒体展示清晰的部分乐器图片)
这个乐器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和我国的万里长城以及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相提并论,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它的音色,并说说它特点。(播放音乐:编钟低、中、高的音响)【设计意图:先点出编钟的地位,让学生有期待感。】 生1:高音的时候清脆,像风铃的声音,有穿透力。生2:低音浑厚,余音很长,有点像庙里撞钟的声音。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回答得很好,你能猜出它是什么乐器吗? 生:编磬„ 生:编钟 师:到底是什么乐器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件神奇的古乐器——编钟,它不但神奇而且他的魅力震惊了世界也震惊了科学界。为什么呢?是因为——整套编钟使用的是铜和锡两种金属混合烧制而成的,这种金属在当时的社会就像现在的钻石一样的珍贵和稀有,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设计意图:这段的讲解是同学们能在自己的理解水平内更加了解编钟的历史地位,从而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语言过渡)同学们课前了解到了,那时侯就有了大型的“钟鼓之乐”和小型的“琴瑟之乐”的不同乐器形式的组合,下面就来欣赏一首以编钟为主演奏的乐曲《楚商》片段。(播放视频)
生:欣赏音乐并了解编钟的演奏方法。
师:从这段视频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妙的音乐,还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演奏。编钟演奏的乐曲在我们现在的一些古装电视剧和电影里都有或多或少的展示,能举例吗?一般出现在怎样的场合呢?
生:《三国演义》《西游记》
生:《汉武大帝》《大汉天子》《封神榜》
生:宴请的时候,祭祀的时候,皇宫大臣娱乐的时候„
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中国古代的音乐都有关注,那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钟鼓乐《迎宾》,感受一下中国古代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是怎样表现那种热烈、喜庆、隆重的气氛的。(播放音乐《迎宾》)
师:欣赏了几首中国古代的乐曲,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它的风格特点吗? 生:华丽辉煌„
生:让人置身与皇宫之中„ 生:古朴典雅„
师:以编钟为主演奏的这些乐曲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同学们绝对不会把它和周杰伦或she的音乐混淆(学生笑),古朴典雅,华丽辉煌,看来同学们真的喜欢上了我们的编钟,喜欢上了我们的古代音乐。活动3【讲授】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久远的骨笛以及它的音色,知道了与万里长城和埃及狮身人面像相媲美的编钟,欣赏了它演奏的音乐。我们古代特别的乐器和音乐还有很多,以后有时间我们再慢慢欣赏、了解。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第二篇: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原始狩猎图教学设计3
原始狩猎图
1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古代音乐作品,了解中国古代乐曲的特点。
2、能识别骨笛等乐器,知晓在八音中的分类 2学情分析
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金,古代称铜为金,指钲、钟、镈一类打击乐器。湖北出土的楚国曾侯乙墓编钟:石,指石磬一类乐器。湖北出土的楚国乐器编磬:土,是指缶、埙一类乐器。用陶土制成,既可当饮器,又可做乐器;革,是指鼓类乐器。皮革可制鼓;丝,是指弦乐器。如琴、瑟、筝、琵琶等。因其弦多以丝为之,故称;木,是指木制的乐器;匏,是指笙、簧一类乐器;竹,是指箫、笛、竽、筑、籥、笳类乐器。
丝类乐器里最讲究的就是古琴,它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琴长3尺6寸5分象征着一年有365天;13个徽位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及闰月;琴面弧形,琴底为平象征着天圆地方;最初5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
骨笛起源演奏方法骨笛,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又称鹰笛或鹰骨笛,藏骨笛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边棱气鸣乐器,藏语称当惹。用鹫鹰翅骨制成,流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省等的藏族牧区。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八音中骨笛的音色,知晓八音的分类。难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4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中国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乐器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今天老师找来了很多乐器的图片,看哪位同学能迅速的将中国的民族乐器挑选出来,并说出它的名字。(展示图片)学生回答。
师:正是因为中国的民族乐器富有鲜明民族特色,所以同学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它们找出来。现在,同学们想不想听听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二、介绍乐器分类“八音”
1、骨笛属于远古时代的乐器,中国的民族乐器历经千年的提炼,在外形、音色、音质、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请同学们将书打开,进一步了解民族乐器。民族乐器 1 的分类按照演奏的方法分为四类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还可以分为“八音”,你们知道什么是八音吗?
2、介绍“八音”
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金,古代称铜为金,指钲、钟、镈一类打击乐器。湖北出土的楚国曾侯乙墓编钟:石,指石磬一类乐器。湖北出土的楚国乐器编磬:土,是指缶、埙一类乐器。用陶土制成,既可当饮器,又可做乐器;革,是指鼓类乐器。皮革可制鼓;丝,是指弦乐器。如琴、瑟、筝、琵琶等。因其弦多以丝为之,故称;木,是指木制的乐器;匏,是指笙、簧一类乐器;竹,是指箫、笛、竽、筑、籥、笳类乐器。
三、介绍骨笛,欣赏《原始狩猎图》。
1、欣赏《原始狩猎图》片段
2、骨笛图片
3、介绍骨笛:
骨笛起源演奏方法骨笛,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又称鹰笛或鹰骨笛,藏骨笛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边棱气鸣乐器,藏语称当惹。用鹫鹰翅骨制成,流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省等的藏族牧区。
4、感受骨笛音色,并请学生描述其音色特点。
5、欣赏《原始狩猎图》,想想曲子描述了怎样的场面?
五、小结
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谈一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做小组和班级交流。
第三篇: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八音和鸣二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八音和鸣
(二)1教学目标
1、能知道“八音”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
2、能识别骨笛、编钟、编磬,并分辨其音色。
3、能在听赏《原始狩猎图》、《楚商》中体会其音乐的古韵意境,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热情。
4、能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完成“水杯编钟”的实验,感受古人演奏编钟的乐趣!2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对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八音和鸣》的知识扩展和延伸,其目的旨在扩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乐器认知的视野以及对传统民族音乐独特体验,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手段。
本课由“学习了解古代乐器骨笛、钟磬”及动手制作“水杯编钟”两大部分组成,既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并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探索音乐的兴趣。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古老的乐器骨笛、编钟、编磬,赏析《原始狩猎图》《楚商》。
教学难点:通过水的增减调整水杯编钟的音高,从而排列出1、2、3、4、5、6、7、i这8个音符。4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把古代乐器分成八音。展示:古代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统称“八音”。
二、中国最古老的乐器:骨笛
1、师:当我们的祖先还在从事非常简单的劳动时,就利用动物的腿骨制成笛子来演奏、伴奏和伴舞,以表达朴素的思想感情
2、展示几千年前出土骨笛图片,简单介绍制作原理。
3、《原始狩猎图》音乐赏析
引导学生想象原始人去森林打猎时可能出现的声音,猎人们狩猎后发出欢呼的声音!
4、讨论分享想象到狩猎情景。
5、提问归纳骨笛出土的考古价值。
二、古代体积最庞大的乐器----编钟、编磬
1、播放《中国瑰宝——曾侯乙编钟出土》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编钟编磬在研究古代乐器和古代音乐中的历史重要地位。
2、听赏《楚商》,请学生对比编钟和编磬的异同点?
3、得出结论: 不同点:
音色:钟声浑厚、磬声清脆。材料:青铜器、石或玉石。相同点:
乐手:一套编磬需要几个乐手演奏。
音乐体裁:钟磬演奏的音乐是最能体现皇室威严的宫廷正乐即是雅乐。
四、小组合作
实践与创编———“水杯编钟”的实验
1、师:古人在掌握音律的基础上创造出辉煌的编钟编磬音乐,我们今天也亲自体会制作编钟的魅力!
2、展示“水杯音乐”表演视频,简单解释制作原理。
3、提出实验要求:
①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在八个烧杯内倒入不同容量的水,用玻璃棒敲击出1234567i八个音阶。
② 尝试演奏几句简单旋律。
4、请小组代表展示和分享本组作品。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对古代乐器和音乐的了学习以及水杯编钟的实验,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我们应该热爱、传承、发扬中国民乐,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民族的就是是世界的”,让我们一起为中华民族音乐而共同努力!
第四篇:音乐人教八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原始狩猎图》教案3
《狩猎之舞》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和了解部分古代乐器,欣赏关于远古时期的壁画、岩刻、花山岩画、舞蹈纹彩陶盆等,丰富审美体验。
教学准备:
《原始狩猎图》的音乐资料,原始壁画、岩刻的图片、文字,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重点、难点:
在欣赏、情景表演、探究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原始生活的情景,感受音乐与远古生活情节内容的完美结合。
作者简介:
钱兆熹先生是浙江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1936年生于河南辉县,1949年加入文工团任双簧管演奏员,1958年至1970年任浙江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同时师从著名作曲家黄源洛学习作曲,后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陈铭志教授等进修作曲。他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扬州慢”、“原始狩猎图”、“西湖寻梦”、“双声恨”等多件作品相继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获奖,并经常有国内、国外的民族乐团演出,获得了很高评价。
教学过程:
(一)认真聆听这首音乐,配合老师展示的一些关于原始人类狩猎的图片逐渐进入情境。
(二)完整欣赏、借景抒情。
1、聆听钱兆熹的骨哨与乐队《原始狩猎图》之“庆功”和“尾声”,让学生根据音乐,描绘出想象中的狩猎后古人们跳舞欢庆和散去的场景。
2、欣赏花山岩画、舞蹈纹彩陶盆。
3、模仿古人的舞蹈动作,简单的举手、手拉手等动作。
4、分析乐曲的结构:引子——狩猎——庆功——尾声。
5、探究讨论、情感抒发。
(1)音乐与情景内容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
(2)古代人为什么要聚在一起狩猎?对我们有什么启发?(3)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集体主义精神。
(三)艺术拓展、电影与古乐。
1、电影《菊豆》与陶埙。
2、编钟、编磬。
让学生观看影片中配有乐器音乐的片段,在声音与画面,音乐与内容的交互中熟悉古代乐器的声音、音乐的内涵及古乐的魅力。
(四)师生总结、情感升华。
乐曲采用简洁朴素的音乐语言,充分发挥了骨哨独特的音色和淳朴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远古时期人们在夜幕中狩猎的画面,把先民们从发现猎物时的激动心情到捕获猎物后的狂喜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谁说国乐不如洋?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国古典音乐有着极高的艺术境界。热爱国乐吧!因为它是我们的母体文化之一!
第五篇:七年级第六单元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世界音乐之窗(之一)(五课时)
第一课时
《流浪者之歌》
教学目标:听唱印度民歌《流浪者之歌》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流浪者之歌》
教学难点:了解歌曲《流浪者之歌》中独特的装饰音,感知旋律走向所带来的风格特色,懂得“拉格”、“塔拉”是印度河巴基斯坦古典音乐的两个基本因素。教学过程: 1.摸唱导入
(1)学生跟随教师用lu、la等母音进行乐句模唱,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独特的旋律特色。
(2)通过击拍识读乐谱,用对比的方式感受装饰音在歌曲《流浪者之歌》中的作用。尤其是风格突出的旋律片段,引导学生关注#5和装饰音,为学唱歌曲打下基础。2.视频导入
(1)观看第16届亚运会(广州)文艺表演实况录像中的《蒙格尼》表演,感受印度传统音乐具有上下迂回、曲折进行,伴有各种滑音和装饰性音型点缀,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印度音乐的风格特征。
(2)用经典的印度歌舞电影片段导入教学,如《流浪者》、《三傻大闹宝莱坞》等,让学生初步体验印度音乐的美感。3.初听。
(1)初听歌曲《流浪者之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其中有哪几个乐句相同?
(2)初听歌舞音乐《蒙格尼》,了解歌曲采用了几拍子?用什么演唱方式?歌曲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达什么情感? 4.复听
(1)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流浪者之歌》中节奏的组合、旋律的走向、调式的色彩,以感知其音乐作品的特色及情调。
(2)聆听歌舞音乐《蒙格尼》,引导学生分辨出ABCD四个段落。
(3)通过复听,让学生基本了解音的高低、力度的伸张、速度的快慢、音色的调配等音乐要素在两首歌曲力的作用。5.唱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哼唱主题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教师范唱
(1)旋律范唱
(2)歌词范唱
钢琴带唱
跟随录音哼唱
教学总结:学生热情高涨
第二课时
欣赏《美丽的国土》、《珍珠》、《星星索》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听唱、欣赏中体验亚洲音乐独特的韵味。
教学重点:能区分和辨别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教学难点: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美丽的国土》
(1)回顾“拉格”和“塔 的《美丽的国土》拉”的相关知识,导入本课学习。
(2)聆听曾在我国热播的巴基斯坦的电影《永恒的爱情》主题曲《我爱你至死不渝》。这首歌曲与《美丽的国土》有着相似的旋律。
(3)初听。歌曲的力度、速度及所表达的情绪分别是什么?
(4)分段听
(5)完整听
(6)总结回顾:通过对印度及巴基斯坦音乐的学习,基本了解了南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音乐风格。
(二)《星星索》
(1)节奏导入:以合唱《星星索》里的基本节奏型导入——第一步:通过课件提供的电子“节拍器”,打出四拍子的基本节奏。
第二部:在四拍子的节拍中加入拍手的节奏。第三部: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切入母音lu哼唱旋律,为后面二声部学习打下基础。
(2)看:观看教材中提供的第16届亚运会(广州)文艺表演实况录像,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感受美轮美奂的印度尼西亚歌曲《星星索》。用甘美兰乐队和乐器图片,让学生对印度甘美兰音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三)《珍珠》
(1)完整聆听,思考:音乐用哪一类型乐器演奏的?让学生了解甘美兰音乐是以金属打击乐器为主,其音色丰富多样,节奏繁杂有序,力度变化较大。
(2)简单了解甘美兰乐器及乐队的相关知识。
(3)根据光碟里提供的甘美兰音乐《Tumulilingan》,进一步感受甘美兰音乐的特点。教学总结:学生初步到深入了解甘美兰音乐机乐队的相关知识。
(四)《竹舞》
(1)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从网上搜索一段菲律宾竹舞的视频,可以让学生对竹舞对竹舞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也可以让学生观看菲律宾竹乐器和竹乐队的图片,来了解律宾音乐及相关化。
(3)听、唱。——听出乐曲的情绪——找出歌曲的节奏特点——可以通过双手击拍或简单的动作表现乐句中的休止符,感受这种节奏的组合在歌曲中所起到作用。
(4)对照乐谱,听出歌曲的段落。
(5)轻声哼唱旋律,体验有、无变化音的旋律特点,感受变化音对歌曲风格形成的作用。
(6)动。学生用简单的身体律动,跟随音乐表现歌曲,或编创简单的动作 表演竹竿舞。
第三课时
欣赏《樱花》、《阿里郎》、《桔梗谣》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学唱歌曲来增加对异国音乐风情、文化深入了解。教学重点:欣赏、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击拍的方式识读乐谱。教学过程:
(1)歌曲《阿里郎》本环节可以采用学生跟教授模奏、学生击拍随教授念节奏的方法进行。
(2)歌曲《桔梗谣》——完整聆听歌曲,歌曲采用了几拍子?歌曲的速度和力度分别是什么?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哼唱歌曲。
(3)歌曲《美丽的贾奈》——欣赏第16届亚运会(广州)文艺演出实况录像,教师引导学生从着装、舞蹈动作、道具及演唱等方面,了解哈萨克斯坦的音乐文化风格,并对其感兴趣。
(4)《愉快的旅行》——欣赏第16届亚运会(广州)文艺演出实况录像,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和演唱方式,初步感受巴黎歌曲《愉快的旅行》的风格特点。对照乐谱聆听歌曲,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
教学总结:学生了解世界音乐(之一)亚洲音乐,从中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特色,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风格所带来的快乐。
第四课时
欣赏《美丽的贾奈》、学唱《愉快的旅行》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学唱歌曲来增加对异国音乐风情、文化深入了解。教学重点:欣赏、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击拍的方式识读乐谱。教学过程:1.欣赏《美丽的贾奈》
1)导入:欣赏第16届亚运会文艺演出实况录像,老师引导学生从着装、舞蹈动作、道具及演唱等方面,了解了解哈萨克斯坦的音乐文化风格,并对其感兴趣。
2)听、说:初听音乐,让学生说出听到了哪些有特色的声音。3)复听: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情绪。
4)唱、动:参照教材中的“参与。探索”识读乐谱,击拍唱熟歌曲的音乐主题,再按录音的音乐风格去演唱这首歌曲。
5)听教师范唱,学生击拍。引导学生寻找旋律在进行过程中,乐句之间经常出现的五度大跳音程,它增强了旋律的活力,表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奔放豪迈的性格特征。
6)跟钢琴轻声哼唱。寻找出歌曲的骨干音,发现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语言也有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之上。
7)跟随录音演唱歌曲。模仿演唱者唱法,突出歌曲中的重音拍,尽量表现歌曲的风格。8)学生边长边自由模仿视频里的动作进行律动,进一步感受哈萨克斯坦的音乐风格。
教学总结:学生了解世界音乐(之一)亚洲音乐,从中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特色,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风格所带来的快乐。
第五课时
学唱《愉快的旅行》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学唱歌曲来增加对异国音乐风情、文化深入了解。教学重点:欣赏、学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击拍的方式识读乐谱。教学过程:1.学唱《愉快的旅行》
1)看、说:欣赏第16届亚运会文艺演出实况录像,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和演唱方式,初步感受巴黎歌曲《愉快的旅行》的风格特点。对照乐谱聆听歌曲,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
2)可对照乐普聆听歌曲,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3)唱:击拍唱A段旋律,引导学生关注弱起拍及变化音。
4)跟随钢琴模唱B段旋律,感受这种调式带来的音乐风格特色。
5)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模仿歌曲“滑音”的演唱特点,感受歌曲具有阿拉伯音乐的风格及其活泼欢快、热情奔放等情绪,了解反复记号,总结歌曲是ABA曲式结构。
6)拓、辨:欣赏朱明瑛演唱的《愉快的旅行》版本,对比女声独唱和童声合唱的版本,在展现风格上有何不同。
教学总结:学生了解世界音乐(之一)亚洲音乐,从中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特色,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风格所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