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楚商教案2
楚商
1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楚商》、《诗经˙小雅˙鹿鸣》,感受古乐器,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激发对古代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展示古代乐器编钟、编磬、骨笛,能够听辨其音色。2学情分析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的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逐渐增强,虽然教材呈现的音乐、图片、文字的编排,都比较精当,但是以当下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而言,古代音乐离他们确实是比较遥远。所以对于学生在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方面,可以停留在乐器外形、音乐特色认知等层面。这对激发学生感知中国古代乐器以及传统音乐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古代乐器编钟、编磬、骨笛,能够听辨其音色
难点:学生课前研究古乐器编钟、编磬、骨笛及其他古乐器,并制作成展示PPT。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古乐器——编钟、编磬 1.通过小组抢答,老师补充了解编钟
提问:①从编钟的演奏形式,它属于哪一类乐器? ②编钟兴起于哪个朝代? ③编钟使用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代? ④目前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是什么编钟? ⑤看图片猜猜是哪个时期的编钟? 2.欣赏编钟演奏音乐片段,老师引导学生用人声模仿编钟的声音 3.通过小组抢答,老师补充了解编磬
提问:①从编磬的演奏形式,它属于哪一类乐器? ②编磬用什么材料做成? 4.欣赏中国民间艺人编磬杨浚滋
5.比较两种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编磬
提问:编钟与编磬音色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形状象什么,外形有什么特点?你能猜出它们是什么演变而来的吗?” 6.欣赏《楚商》视频
提问:乐曲速度如何?让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乐曲在古代适合在民间还是适合在宫廷演出?为什么? 7.欣赏视频韶乐中八音的介绍 8.欣赏《诗经˙小雅˙鹿鸣》(三)古乐器——骨笛
1.通过小组抢答,老师补充了解骨笛
提问:①我国目前出土最古老的骨笛是什么骨笛?距今多少年?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 ②鹰骨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在什么场合使用? 2.欣赏骨笛演奏
提问:骨笛音色有什么特点呢?(四)小结与拓展 1.听音鉴宝
将同类古今乐器对比聆听,找出古乐器 2.看图鉴宝 3.小结
第二篇: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十面埋伏教案2
十面埋伏
1教学目标
1、认真听赏《十面埋伏》,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及背景。
2、通过听赏、讲解、体验、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琵琶的音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3、能通过《十面埋伏》和《春江花月夜》的对比欣赏,了解琵琶的古曲体裁文曲和武曲。4.了解琵琶古今发展的变化,走进新世纪、新琵琶的艺术魅力。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在教学活动中体验琵琶的丰富艺术表现力。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琵琶之古往今来》
一、认识琵琶,感受音色 1.介绍琵琶结构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件乐器,你们认识它吗?对,这就是琵琶。琵琶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它是在南北朝时期经丝绸之路由波斯传入到我国的,先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它:(VCR短片)。
师:曲项琵琶经过后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就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这种琵琶了!2.欣赏《江南印象》
接下来,老师为大家弹奏一段,请同学们欣赏的同时听听琵琶的音色有何特点? 琵琶的音色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师:同学们感受得都非常的好,其实早在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就在他的千古名作《琵琶行》当中对琵琶的音色作了生动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圆润、明亮、清脆、富有颗粒性的这种声音就是琵琶音色的特点。3.介绍琵琶的得名
师:琵琶这种乐器的得名就是源于我们在演奏当中的两种指法:推手前,曰琵;反手引,曰琶。我们一起来学学吧!琵琶它也是中国乐器中唯一一个用演奏手法命名的乐器。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要为大家揭开琵琶艺术的冰山一角,和大家一起去探寻这穿越千年的美妙之音!活动2【讲授】《琵琶之古往今来》
二、《十面埋伏》片段欣赏
师:点题-《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琵琶曲目中最为经典、流传最广的一首琵琶传统古曲,你们知道《十面埋伏》的故事吗?《十面埋伏》这首乐曲以历史上的“楚汉之争”为背景题材,描述了刘邦和项羽为夺天下在垓下决战的情景。
1、介绍标题音乐
师:全曲的发展是由十一个标题组成,而每一段音乐都是描述了战争中的一个情景......,这就是“标题音乐”。接下来,我们来聆听其中的几个乐曲片段来感受这场激烈的历史大战。
2、欣赏《小战、大战、呐喊》
(1)师范奏,感受“扫、拂”的指法魅力。
师:聆听的同时请思考,这段音乐的整体情绪是怎样的呢?(激烈、有震撼力)。音乐欣赏中你们听到了哪些特别的音响呢? 师:而音乐中这种激烈又有震撼力的音响效果正式由老师的右手在弦上用力的大幅度上下甩动而产生的,这就是琵琶演奏技法中的“扫和拂”。(2)师范奏煞音、绞弦等特殊演奏手法,学生听辩情景图。
师:老师这儿搜集了音乐中最有特色和表现力的几种声音,同学们听听看,它们分别是模仿的是哪种声音呢? 师:同学们判断的非常准确,我们来看一下,在刚才的情景中,老师就用到了左手煞音、绞弦、强拉弦这样特殊的演奏手法,再加上右手强烈的扫、拂弦,就为我们营造出了战场上刀枪相戈、人马撕裂的音乐形象。(3)欣赏刘德海老师的片段演奏。(4)过渡语: 师:“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不是诗人白居易的艺术夸张,而是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
三、文曲欣赏——《塞上曲》乐段一《思春》 师范奏《塞上曲》
师:琵琶一直为古人所追崇和喜爱,它更是我国古代艺术辉煌发展的典范,是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接下来,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琴声再来聆听一首古曲佳作——《塞上曲》。聆听的同时请思考:此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它又有何演奏特点呢?(提示左、右手,以及情绪的变化等)简介《塞上曲》
《塞上曲》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哀怨惆怅,凄楚缠绵。在弹奏上着重于强调左手的推、拉、吟、揉等技法,使旋律更显得委婉柔美。
四、文曲和武曲两大套曲体裁。
师:“弦弦掩抑声声思”,在琵琶细腻的演奏中,《塞上曲》和《十面埋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琵琶古曲中的两大套曲体裁:文曲和武曲!文曲——以简朴而清晰的旋律表达内心深处的倾诉,以及令人向往的意境,表现风格优雅细腻。
武曲——体裁以写实性和叙事性为主题,节奏复杂多变,情绪激烈雄壮。
五、琵琶的革新与发展
1、外国名曲《野蜂飞舞》二重奏欣赏(1)聆听: 师:今天我们领略到的都是琵琶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艺术魅力,下面请同学们听听这段音乐,它让你联想到了怎样的场景?(2)简介乐曲:是由著名的管弦乐曲《野蜂飞舞》改编而来,此曲是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名曲之一。
(3)复听欣赏视频,再次感受琵琶精湛的表现力。
2、欣赏赵聪《新编十面埋伏》
师:时至今日,琵琶演奏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是非常成熟,而琵琶的曲风和它自身的形象更是有了新突破和改变,近几年,“琵琶新民乐”兴起,此类作品颠覆琵琶的传统印象,融合现代曲风,打造出琵琶的另类风情。而青年演奏家赵聪则首创出非常漂亮和时尚的水晶琵琶。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由赵聪演奏的《新编十面埋伏》。
六、结语
师:经典不衰的琵琶古曲和多元素发展又不断创新的现代琵琶曲,让琵琶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让我们行动起来,关注琵琶,珍惜这灿烂而又珍贵的民族文化,让古人的传世之音继续绵延今世之情!活动3【活动】《琵琶之古往今来》 听赏曲子,感受琵琶音色的不同魅力。活动4【练习】《琵琶之古往今来》
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在听赏过程中找到相关的琵琶知识。活动5【测试】《琵琶之古往今来》 对琵琶的文曲和武曲能准确的区分。活动6【作业】《琵琶之古往今来》
课后搜集一些自己爱听的琵琶曲,同时多聆听其它优秀的音乐作品,看看还有哪些民族音乐是你喜欢的!
第三篇:七年级第六单元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世界音乐之窗(之一)(五课时)
第一课时
《流浪者之歌》
教学目标:听唱印度民歌《流浪者之歌》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流浪者之歌》
教学难点:了解歌曲《流浪者之歌》中独特的装饰音,感知旋律走向所带来的风格特色,懂得“拉格”、“塔拉”是印度河巴基斯坦古典音乐的两个基本因素。教学过程: 1.摸唱导入
(1)学生跟随教师用lu、la等母音进行乐句模唱,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独特的旋律特色。
(2)通过击拍识读乐谱,用对比的方式感受装饰音在歌曲《流浪者之歌》中的作用。尤其是风格突出的旋律片段,引导学生关注#5和装饰音,为学唱歌曲打下基础。2.视频导入
(1)观看第16届亚运会(广州)文艺表演实况录像中的《蒙格尼》表演,感受印度传统音乐具有上下迂回、曲折进行,伴有各种滑音和装饰性音型点缀,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印度音乐的风格特征。
(2)用经典的印度歌舞电影片段导入教学,如《流浪者》、《三傻大闹宝莱坞》等,让学生初步体验印度音乐的美感。3.初听。
(1)初听歌曲《流浪者之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其中有哪几个乐句相同?
(2)初听歌舞音乐《蒙格尼》,了解歌曲采用了几拍子?用什么演唱方式?歌曲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达什么情感? 4.复听
(1)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流浪者之歌》中节奏的组合、旋律的走向、调式的色彩,以感知其音乐作品的特色及情调。
(2)聆听歌舞音乐《蒙格尼》,引导学生分辨出ABCD四个段落。
(3)通过复听,让学生基本了解音的高低、力度的伸张、速度的快慢、音色的调配等音乐要素在两首歌曲力的作用。5.唱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哼唱主题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教师范唱
(1)旋律范唱
(2)歌词范唱
钢琴带唱
跟随录音哼唱
教学总结:学生热情高涨
第二课时
欣赏《美丽的国土》、《珍珠》、《星星索》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听唱、欣赏中体验亚洲音乐独特的韵味。
教学重点:能区分和辨别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教学难点: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美丽的国土》
(1)回顾“拉格”和“塔 的《美丽的国土》拉”的相关知识,导入本课学习。
(2)聆听曾在我国热播的巴基斯坦的电影《永恒的爱情》主题曲《我爱你至死不渝》。这首歌曲与《美丽的国土》有着相似的旋律。
(3)初听。歌曲的力度、速度及所表达的情绪分别是什么?
(4)分段听
(5)完整听
(6)总结回顾:通过对印度及巴基斯坦音乐的学习,基本了解了南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音乐风格。
(二)《星星索》
(1)节奏导入:以合唱《星星索》里的基本节奏型导入——第一步:通过课件提供的电子“节拍器”,打出四拍子的基本节奏。
第二部:在四拍子的节拍中加入拍手的节奏。第三部: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切入母音lu哼唱旋律,为后面二声部学习打下基础。
(2)看:观看教材中提供的第16届亚运会(广州)文艺表演实况录像,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感受美轮美奂的印度尼西亚歌曲《星星索》。用甘美兰乐队和乐器图片,让学生对印度甘美兰音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三)《珍珠》
(1)完整聆听,思考:音乐用哪一类型乐器演奏的?让学生了解甘美兰音乐是以金属打击乐器为主,其音色丰富多样,节奏繁杂有序,力度变化较大。
(2)简单了解甘美兰乐器及乐队的相关知识。
(3)根据光碟里提供的甘美兰音乐《Tumulilingan》,进一步感受甘美兰音乐的特点。教学总结:学生初步到深入了解甘美兰音乐机乐队的相关知识。
(四)《竹舞》
(1)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从网上搜索一段菲律宾竹舞的视频,可以让学生对竹舞对竹舞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也可以让学生观看菲律宾竹乐器和竹乐队的图片,来了解律宾音乐及相关化。
(3)听、唱。——听出乐曲的情绪——找出歌曲的节奏特点——可以通过双手击拍或简单的动作表现乐句中的休止符,感受这种节奏的组合在歌曲中所起到作用。
(4)对照乐谱,听出歌曲的段落。
(5)轻声哼唱旋律,体验有、无变化音的旋律特点,感受变化音对歌曲风格形成的作用。
(6)动。学生用简单的身体律动,跟随音乐表现歌曲,或编创简单的动作 表演竹竿舞。
第三课时
欣赏《樱花》、《阿里郎》、《桔梗谣》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学唱歌曲来增加对异国音乐风情、文化深入了解。教学重点:欣赏、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击拍的方式识读乐谱。教学过程:
(1)歌曲《阿里郎》本环节可以采用学生跟教授模奏、学生击拍随教授念节奏的方法进行。
(2)歌曲《桔梗谣》——完整聆听歌曲,歌曲采用了几拍子?歌曲的速度和力度分别是什么?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哼唱歌曲。
(3)歌曲《美丽的贾奈》——欣赏第16届亚运会(广州)文艺演出实况录像,教师引导学生从着装、舞蹈动作、道具及演唱等方面,了解哈萨克斯坦的音乐文化风格,并对其感兴趣。
(4)《愉快的旅行》——欣赏第16届亚运会(广州)文艺演出实况录像,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和演唱方式,初步感受巴黎歌曲《愉快的旅行》的风格特点。对照乐谱聆听歌曲,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
教学总结:学生了解世界音乐(之一)亚洲音乐,从中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特色,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风格所带来的快乐。
第四课时
欣赏《美丽的贾奈》、学唱《愉快的旅行》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学唱歌曲来增加对异国音乐风情、文化深入了解。教学重点:欣赏、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击拍的方式识读乐谱。教学过程:1.欣赏《美丽的贾奈》
1)导入:欣赏第16届亚运会文艺演出实况录像,老师引导学生从着装、舞蹈动作、道具及演唱等方面,了解了解哈萨克斯坦的音乐文化风格,并对其感兴趣。
2)听、说:初听音乐,让学生说出听到了哪些有特色的声音。3)复听: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情绪。
4)唱、动:参照教材中的“参与。探索”识读乐谱,击拍唱熟歌曲的音乐主题,再按录音的音乐风格去演唱这首歌曲。
5)听教师范唱,学生击拍。引导学生寻找旋律在进行过程中,乐句之间经常出现的五度大跳音程,它增强了旋律的活力,表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奔放豪迈的性格特征。
6)跟钢琴轻声哼唱。寻找出歌曲的骨干音,发现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语言也有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之上。
7)跟随录音演唱歌曲。模仿演唱者唱法,突出歌曲中的重音拍,尽量表现歌曲的风格。8)学生边长边自由模仿视频里的动作进行律动,进一步感受哈萨克斯坦的音乐风格。
教学总结:学生了解世界音乐(之一)亚洲音乐,从中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特色,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风格所带来的快乐。
第五课时
学唱《愉快的旅行》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学唱歌曲来增加对异国音乐风情、文化深入了解。教学重点:欣赏、学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击拍的方式识读乐谱。教学过程:1.学唱《愉快的旅行》
1)看、说:欣赏第16届亚运会文艺演出实况录像,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和演唱方式,初步感受巴黎歌曲《愉快的旅行》的风格特点。对照乐谱聆听歌曲,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
2)可对照乐普聆听歌曲,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3)唱:击拍唱A段旋律,引导学生关注弱起拍及变化音。
4)跟随钢琴模唱B段旋律,感受这种调式带来的音乐风格特色。
5)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模仿歌曲“滑音”的演唱特点,感受歌曲具有阿拉伯音乐的风格及其活泼欢快、热情奔放等情绪,了解反复记号,总结歌曲是ABA曲式结构。
6)拓、辨:欣赏朱明瑛演唱的《愉快的旅行》版本,对比女声独唱和童声合唱的版本,在展现风格上有何不同。
教学总结:学生了解世界音乐(之一)亚洲音乐,从中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特色,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风格所带来的快乐。
第四篇: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六单元 梅花三弄教案 湘教版
梅花三弄
1教学目标
1.能识别古琴、古筝,并分辨其音色;.能知晓古琴、古筝在八音里的分类;了解这些乐器产生过程中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独特的表现力。2.熟悉《梅花三弄》音乐主题,并能够用口风琴吹奏。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乐器音色的独特之处,以及所欣赏乐曲的音乐情绪,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延伸了七年级上册《八音和鸣
(一)》,其目的旨在扩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乐器认知的视野以及对优秀传统音乐独特魅力的体验。与上册《八音和鸣
(一)》有所不同的是,本课更侧重于向学生介绍我国最古老的乐器,聆听相关的传统音乐作品。进入初中以来,学生的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逐渐增强,虽然教材呈现的音乐、图片、文字的编排都比较精当,但是以当下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而言,古代音乐离他们比较遥远。所以对于学生在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方面,可以停留在乐器外形、音乐特色认知、八音的概念等层面。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古琴、古筝的音色特点及相关文化。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1.播放民族管弦乐队演奏视频以及“击缶而歌”,让学生说一说里面出现的自己熟悉的乐器。
2.复习八音分类法以及按演奏方法如何分类。3.通过介绍缶导入新课。活动2【讲授】古琴
1.出示古琴图片,并简介其历史文化。
2.聆听《梅花三弄》,分辨古琴音色特点及乐曲情绪。3.学唱《梅花三弄》主旋律。活动3【讲授】古筝 1.简介古筝,并在外型上找出它与古琴的区别。
2.欣赏学生现场演奏的《渔舟唱晚》,听辨音色,并结合曲名感受乐曲意境。3.小结古琴古筝在外形、音色上的区别。活动4【活动】口风琴
尝试把纸上音符变成美妙的音符。口风琴练习吹奏《梅花三弄》音乐主题,并找学生展示,互评。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传授目标:练习写话题作文,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2.能力培养目标:阐述论证观点的方法
3.感悟生命的可贵,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话题内容:马,人类无言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记得法国作家布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骠悍的动物——马”。的确是这样,数千年来,人们爱马、赞美马、歌颂马——爱的是它奔腾不息的气势、颂的是它勇往直前的精神,马和人一样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马是我们忠诚的朋友。
二、师生共同讨论: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人对马是“养育”“训练”“驱使”“奴役......驯养”,马成为人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用“鞍辔”“羁绊”约束它,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侮辱马性”,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三.资料 :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资料:马的佳名美誉:千里马、天马、宝马、汗血善马、骏马、老骥、白驹等等。唐太宗屡用以征伐的六骏、周穆王巡行天下的八骏、汉文帝有良马九匹号为九逸,都各以其形象、毛色和速度,锡以嘉号。资料:(历史故事)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关羽败走麦城,被害东吴,赤兔马也跟着绝食而亡。项羽的坐骑乌骓马也是这样,当年刘邦的大将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在垓下,项羽不能突围而自刎乌江,而乌骓马也自跳乌江,留下了千古绝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六、写作:我心中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