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以及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主题
表内乘法
(一)课本P13~36页
单元教学内容 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
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 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
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 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并会求商
3.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
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知识基础
1.加、减、乘三种运算方法 并会熟练计算连加、连减
2.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口诀
3.在学习乘法时 有了分东西的基础
认识了一份、几份、总数 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倍”的概念
单元知识网络图
例题的知识点 例1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例2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例3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例4 体会除法的意义
初步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例5 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例1 教学求商的方法(被除数不超过12)
例2 用2-6的任意一句乘法口诀求商(被除数不超过36)
例3 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例4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课 题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
例
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 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谈话导入 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 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 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 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
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 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 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 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总结:每份分的同样多 叫平均分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本节课的知识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会的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 题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13页
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租船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把一个数每几个为一份来分”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交流 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把一个数每几个为一份来分”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 交流信息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学习例3 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 及时评价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 24里面有6个4 就需要6条船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平均分的问题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给大家说一说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你们真了不起
不但解决了租船问题 还能找到最佳方案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小熊在做什么? 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 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
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
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 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到()个;(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 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 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 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 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本节课的知识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会的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
小结:今天我们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会用到数学知识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就一定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 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 例4 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除法运算的含义 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在沟通图画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联系的过程中 发展符号感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1.知道除法运算的含义 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谈话
出示课件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 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 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但无论怎样分 结果都是一样的
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放三支 每盘放得同样多 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 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
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 它就是“÷” 读作: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 再上下各一点 横线要直
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a.12表示什么意思?4呢? b.这是除号
“÷”表示什么意思? c.12÷4什么意思? d.分得的结果
每份是多少?3在哪儿呢? e.12÷4=3表示什么意思? 3.分一分 写一写 读一读
(4)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
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再读一读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小结:
① 观察得到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② 你能再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 也用这个算式来表示吗? ③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除号前面的数都表示什么?除号后面的数都表示什么?等号后面的数都表示什么吗? 小结:通过前面的研究你有什么体会?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 填写算式 教师巡视
(3)汇报:说说每道除法算式的含义.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 请6名学生来抽卡
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 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 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 然后交流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 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 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温故知新
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谈话
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
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每4个竹笋放一盘”这句话什么意思?出示问题“能放几盘?”完整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活动中
学习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继续了解除法的含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1.学习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继续了解除法的含义
(1)能放几盘呢?谁来分一分?(2)汇报 展示分的过程
(3)我们刚才在干什么?
(4)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大家分的过程吗?20÷4=5(盘)
(5)20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为什么这个意思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呢?(7)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2.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20÷4=5 谁来读读这个算式?
(2)谁知道这三个数在除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除号前面的20叫做被除数 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结果叫做商(教师板书)
(3)在这个算式中
被除数表示什么?除数和商呢?(4)12÷4=3中
被除数、除数和商又分别表示什么呢?(可以用话说也可以指图说明)(5)谁来说一说
这些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0÷5=2 15÷3=5 18÷2=9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思考:看看例4和例5 小熊和熊妈妈分竹笋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同学们学得很好
如果我们把 例5改成“每5个放一盘
能放几盘?”你们还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学法指导:如果有困难 请你们摆一摆手中的卡片 帮助自己列一个算式 同时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并说出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几?
2、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讨论与总结
①观察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导学生用被除数除数等名词来说)
②被除数都是12说明什么? ③除数越来越小 说明什么? ④商怎样变化 说明什么?
⑤由此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 3.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 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 叙述平均分的要求 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 圈好后填写算式
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这节课
你有什么收获?(把一个数每几个为一份 分成几份 也用除法计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用乘法口诀求商 第一课时 课 题
用乘法口诀求商
(一)教学内容
课本P23页例1 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 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借助乘除法的关系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
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猴妈妈有12个桃子 每只小猴分3个 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猴妈妈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子 每只小猴子可以分几个?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一)教学例1(1)用乘法口诀求商
1.动手操作 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 交流方法
2.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 如果我们不动手分 那该怎样想呢? 3.学生交流想法
(探讨求商的方法)
a.读算式12÷3=4 设问: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个商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一写 画一画
b.展示算法
(1)12-3=9 9-3=6 6-3=3 3-3=0(分桃子)
(2)用学具分成4个3.(分桃子)(3)3+3+3+3=12(数猴子)(4)想:三()十二 商4(想结果)c.比较选择 理解算理
(1)我们想了这么多办法帮助猴妈妈解决了问题 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种办法呢?为什么?(2)结合这个具体问题说一说 为什么可以用这句口诀来求商呢?
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d.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二)教学例1(2)用乘法口诀求商
1.这幅图还可以这样看: 出示:猴妈妈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子 每只小猴子可以分几个? 2.自己读题目 列出算式
3.汇报:12÷4=3
12表示什么?在哪看到了?4呢? 4.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四十二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比较两道例题
提升学生思维:从刚才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结果不相同思路相同)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自己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然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10÷2= 12÷2= 8÷2= 10÷5= 12÷6= 8÷4=(1)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2)交流汇报
看来
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 说说图意 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 题
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教学内容
课本P24页例2 练习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乘除法关系进一步理解求商思路 掌握求商方法 正确求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教学例2(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
a.每行栽4棵 栽了6行
一共栽了多少棵? b.一共栽了24棵 每行栽了4棵 可以栽多少行? c.一共栽了24棵 栽了6行
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
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6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 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 题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29页例3 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会写单位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景 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看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教学例3(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学生?*平均分成3组 每组几人?*每组5人 可以分几组?
(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
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 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5)看!又来了3位同学
那每组应该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以上的学习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
四、设计有效测试 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 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 引发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 题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31页例4 练习七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今天
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 出示例4的主题图
问:你们瞧
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回答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从他们的议论中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观察情境图 找出里面的数学问题
(3)小明想买5辆小汽车
应该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得出:12÷3=4(元)是求1辆小汽车多少钱 因为要知道小明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 必须要先知道1辆小汽车多少钱
(4)鼓励学生再提出问题
2.小结:揭示课题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以上学习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吗?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题
问: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3.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课 题 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
课本P35、3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
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单元知识整理
(1)通过这些新朋友
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2)学生回忆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中结识了哪些新朋友 思考并回答问题
2.单元复习
(1)复习除法的意义
出示第一题主题图:比较这三道算式 说明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指名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板书
(2)复习除法计算
出示口算卡片 学生分组进行口算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3)复习除法应用题
每位学生拿出8根小棒
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小结: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 都用除法计算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P35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 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 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第3题
(1)出示情境图
学生看图并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2)全班交流汇报 评价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意,学习杨时尊师好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再读课题。
三、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1、听录音。2、学习词语。(1)读生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3)给“杨、容”组词。(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
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根据自学提纲,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评点,要求学生读得好。指名学生背诵。
2、巩固练习,检测反馈(1)杨时要求学生说一句话。
(2)杨时是宋朝()大学问家。要求用上既??又?? 3、齐读第二至五小节。
4、指名学生分别读2-5小节。5、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2)“门”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立雪。
(2)要求把“程门立雪”的意思说具体。程门(谁)和(谁)立雪(),(),()。(3)学生自由说。“程门立雪”指的是()。
(4)指名说“程门立雪”指的是什么?(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用上“为了??”该怎么说?
(6)在上面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的大学问家”怎么说? 7、读、背末一小节,完成练习。(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教师评议)(2)教师示范读最后一小节。(3)学生齐读这一小节。
老师问了三位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久久没有说话”是程老师一直没有说话;另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没有话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说哪一种说法对?(4)练习:
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激动地说:“()。” a、学生自由说后写下来。b、指名学生说上面的话。(5)用“心疼”说一句话。
二、小结。
三、作业。
板书 :
5、程门立雪 冒鹅毛大雪 请教 好学尊师
默地、静静地 等 教学反思:
6、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根据自学提纲,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展示交流。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双姿。板书:
6、曹冲称象
官员 曹冲(聪明)
造大秤、宰(曹冲秤象图)直摇头 曹操 点点头
教学反思:
7、岩石书 学习目标
1.会认读“叔”等11个生字,会写“册”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重难点关键: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
一、导语激趣,初读感知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岩石书)
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根据自学提纲,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2.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叔叔 趴在 岩石 一册书 化石 但是
昆虫 煤炭 铁矿石 富饶 好像 一座 一层 b.去掉拼音读词语。3.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
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读一读)4.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
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巩固生字。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3.感知内容。
a.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什么?
b.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质疑问难
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从要写的字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2.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如:“趴”“铁”都是左窄右宽;“刨”左宽右窄;“埋”“刨”左短右长)
3.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临摹。教学反思: 第 二 课时
一、朗读感悟
1.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读好对话。2.读读说说。
川川向叔叔问了哪些问题? 叔叔是怎么说的?
叔叔说的话你懂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二、说话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师生角色对话。师:这岩石怎么会像一本书呢?
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这本书上有文字吗? 生:有??
师:这本书上有图画吗? 生:??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
师: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生:??
师:你喜欢读这本书吗?为什么? 生:??
三、总结谈话 1.回读全文。
2.读课文结句:说一说,川川听了叔叔的话为什么这么高兴?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巩固识字,检测反馈 1.分组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让学生观察上节课没写的六个字。说说哪个字难写,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什么。3.老师重点指导、范写“像”“叔”“册”三个字。4.学生临摹,老师注意提示写字姿势。
5.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填一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正。
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完成词语花篮。板书:
7、岩石书 哪里有书? 岩石就是书
有图画吗? 树叶、贝壳、小鱼(化石图片)写着什么? 大陆 大海 高山
有什么用? 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教学反思:
8、自己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4、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杯子、金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了吗?你是怎样做的?
2、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就是伊伦娜,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伊伦娜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和生字宝宝打招呼: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边和字宝宝招手,边叫它们的“名字”。
2、交流识字方法。
3、做“捉迷藏”的巩固生字游戏。仔细观察贴有生字卡片的小黑板,看准哪个生字宝宝藏起来了,迅速在自己面前的字卡中找到它,将卡片举起来,大声说出它的“名称”。
4、指导书写。
5、积累词语。(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画下来,读一读)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二、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1、谁能告诉大家,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出示科学家的问题学生齐读)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
3、组成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
(1)小朋友的回答是怎么样的?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一个同学冰,金鱼把水喝到肚子里,另一个说,金鱼把水夹在磷片里面,他们的说法都不合理。(2)伊伦娜也觉得她们说得都不对,她又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 a、读一读妈妈的话:“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你读懂妈妈的话了吗?妈妈给我们大家提了什么建议?
b、伊伦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3)自由读课文结尾科学家说的话,想想这位科学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了吗?
(不应该认为科学家的话都是正确的。当我们有所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伦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读一读
1、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你既然都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 你既然都不明白,就应该自己去试一试。
2、比一比,每组句子的意思相同吗?该用什么语气朗读?
五、作业: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板书:
8、自己试一试 不会溢出 照样溢出 科学家 == 不正确 教学反思:
识字一:形声结合识汉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仑、轮”等16个会认字,会写“仑、仓”等8个生字,并学会运用。(2)进一步认识形声结合识汉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偏旁扩大识字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难点:大量识记同音字,近音字并能加以运用。【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等。【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例导入,复习形声字的特点 1.出示“咪、眯、迷、谜”,让学生读一读,再回忆一下,以前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2.“咪、眯、迷、谜”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字义跟形旁“口、目、辶、讠”有关;音节都是“mi”跟声旁“米”有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的汉字,部分是形声字,象前面那样,利用“形、声结合”的方法,我们将会更容易认识更多的汉字。齐读课题:《形声结合识汉字》。
三、引入游戏,趣味识字 1.闯关游戏。
①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②学生自读,同桌互读互听。2.闯关夺旗游戏。
①第一关:读准字音我能行。
a、出示带拼音的字,让学生快速拼读。(结合正音)b、出示词语,让学生当小老师领小组同学读。(结合正音)②第二关:记字我有巧办法。a、小组交流记字办法。(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些字,请与小组的同学交流)b、指名说出记字的巧办法。(让学生把识字的好办法告诉大家)如:你知道什么(轮)字是什么(车)旁吗?
d、结合前面学过的字词与书上的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轮,扩词为车轮、轮船、三轮车、齿轮、等词语,理解词意。抢,扩词为抢夺、抢球、抢救等词语,理解词意。③把词语放到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如:句子一:海面上有一艘大轮船,船舱里装满了鱼。
句子二:同学们在讨论问题多激烈呀!
句子三:在抢夺红旗比赛中,第一小组获得第一。
你还能用其它的词语说句子吗?(让学生说一说)④第三关:寻找秘密大行动。
这些字包含很多秘密,你发现了吗?快来参加寻找秘密、争夺红旗大行动吧。(学生寻找秘密,说出秘密。)⑤第四关:巧排生字有理由。“仓”、“枪”、“苍”、“抢”“轮”、“仑”,这些字你准备怎么排列,说说为什么?
(学生可能有多种排列方式,有的以同音为排列依据,有的以同结构为排列依据,有的以同偏旁为排列依据。一定让学生自由地排,再让学生说理由)
四、观察检验,写好汉字。
1.出示田字格的生字:仑、轮、仓、苍、枪、抢。静态观察: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找出关键笔画。2.老师范写,提示容易误写的笔画、结构比例。(出示正确的些字姿势图)动态观察:看老师范写书空。(学生摆好写字姿势。)3.学生先描红后仿写,老师巡视。
体验观察: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部分。(学生配乐书写)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对比观察:欣赏、评议。板书设计: 识字一
形声结合识汉字 仑 轮 仓 苍 抢 枪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出示带有“仑”、“仓”的形声字及它们组成的词语,检查认读。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学习带“尧”字的形声字及儿歌。
二、根据自学提纲,自学生字,积累词语。
1.看一看,认一认,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伙伴互相说,指名说,老师相机出示学生所说的词语和有关的生字)2.做采花的游戏。
①每朵花都有它的名字,要叫出它的名字,才真正属于你,谁愿意来采? ②在每一朵花上贴本课所学的生字,然后请同学们来做采花的游戏 ③采完花后,在讲台前站好师:呀!你采的花真漂亮!能告诉同学,你采到的是什么花?如:出示生字烧,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花叫烧。”这朵花想让大家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开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这位同学,你是怎样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也可以叫别的同学说)
④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在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好。
⑤师范写生字,讲明在田字格的位置,笔顺,再指导书写,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最好,就请你对这个字笑一笑或对同桌夸一夸。⑥把你喜欢的词语摘采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三、展示交流,有情有趣读儿歌。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生字词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送一首儿歌给你们,使刚学过的生字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出示儿歌与挂图)1.生自读儿歌,同桌互读互听。2.指名朗读,结合正音、评价。3.指导有情趣的朗读。
4.熟读成诵,把儿歌背出来。5.想一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延伸拓展。1.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2.同学们自由组合学习伙伴,利用课余时间,合作列出同族字,试编识字歌。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写出带有指定声旁的字。
2.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之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3.仿例给人物的语言加提示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5、看图认真听故事、展开想象、编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加偏旁的方法,巩固汉字。
2、通过听、复述、想象、编写,培养听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读一读。
1、将字卡“工”,“良”贴在黑板上,教师:小小工字真奇妙,变换身体有绝招,你若不信别着急,看我把它变一变。(给“工”加“三点水”、“力字旁”;给“良”加三点水。
2、师生对口令(“工”字加三点水变呀变成江,其它字处理方法相同)
3、学生自己动手加一加,将“变”出来的新字填入书中。
4、小组合作,将自己填的字给同桌看。
5、拓展性练习,出示“青”“马”等字,让学生说说这几个字能加上哪些偏旁,变出哪些新字。
二、展示交流,读读比比
1、自己读一读这六组词语,读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2、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
3、想一想,你还能说几组这样的词。
4、(如:喜欢、欢喜、彩色、色彩、爱心、心爱)
三、检测反馈,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1、出示句子,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2、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3、出示句子:笋芽儿高声地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4、指名学生再读。
5、想一想哪一句更容易让人读出笋芽儿急切想出土的心情?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6、出示后面几句的练习,让学习小组合作读一读,讨论可以填上哪些合适的词语。
7、交流汇报。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读儿歌
1、请学生讲讲自己的愿望。
2、学生自由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流利、有感情。
3、指名读儿歌,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4、出示挂图,学生看图,说主图意。
6、老师领读儿歌。
7、齐读儿歌。
二、能说会道
1、创设情境导入。
2、引导学生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3、老师讲故事。
三、作业:把自己编的《聪明的小羊》讲给家长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包括下面一些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开始,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动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又促使学生对“除法”产生亲切感。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成两段。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第二段,被除数不超过36.
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12.第二段,被除数不超过36。这部分教材,突出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用乘法口诀求积的逆思考。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对解决问题的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编排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再编排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的资源。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
1、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认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动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注重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注重为学生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敢于发表自己对于数学问题的意见和想法。
(五)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课题:平均分
设计者 杨莹莹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探究例1
1、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二)、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2、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3、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3
方向与位置
第一时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2、借助辨认方向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教学重点:
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大家出去玩迷路过吗?如果迷路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学生1:可以找人问路;学生二:可以记住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根据它们找到路
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那其实只要大家学会了辨认方向是不是就能找到路了!那这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东西南北”一起来辨认方向。(板书题)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情境图,看看图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谁能给大家来描述一下。
学生:老师在操场上给同学们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
师: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大家辨认方向对吗?
师:那同学们,你们也想到操场上去认一认方向吗?
(组织学生去操场)
师:同学们看太阳升起来的方向,那是哪个方向呢?
学生:东方
师:对,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那你们能指一指东方吗?(老师和同学一起指向东方)
师:同学们真棒,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规律这么快就辨认出了东方。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东面还有些什么呢?
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嗯,同学的观察力真敏锐,这么快就把我们操场东面的事物都观察出来了。那大家知道除了东还有哪些方向吗?
学生: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还有西方
学生:大雁冬天的时候要飞向南方,春天飞回北方。还有南方和北方。
师:大家知道了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那其他几个方向怎么找呢
学生纷纷回答
师:老师告诉大家一首儿歌,帮助大家找一找其他三个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做游戏找方向。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左右的位置发生变化,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师:对,没错,一共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那请同学们再分别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西面、南面和北面都有些什么呢,然后在教材附页1的图上记下来并标明方向。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并记录)
组织学生回教室
师:现在我们把各组的活动成功展示出来。
师:请你们观察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学生:记录的事物是相同的,但三张记录纸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他们画出来的图也不一样。
师:这名同学说的很好。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绘制地图时,有的上边是东,有的上边是西,有的上边是南,有的上边是北,行吗?
学生:不行,这样人们看地图就乱了。
师:生活我们对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做了规定,可以概括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师:你们现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规定绘制地图了吗?请把你刚才在
操场上观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图,在书上第1页填一填。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师:大家会辨认方向了吗?(学生齐喊会)那我们就一起来实际操作下。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做
第二题,小组同学互相我说你做
第三题,自己做,指名回答
第四题作为家庭作业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第二时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运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具: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资助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说一说上节我们学过哪些方向?
学生回答
师:上节我们学过的两个辨认方向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用这两种方法辨别一下方向。
(指名活动)
二、新
师:这节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方向与位置的其他知识,辨认方向。
(板书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图,分别看一看体育馆在学校的__面,商场在学校的__面,医院在学校的__面,邮局在学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师: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学生:北面
师:刚才说了体育馆在学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时候该怎么区分一下呢?其实只用东南西北来描述方向是不够的,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来描述方向。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出示方向板
找出八个方向点,将北方向给出,让学生写出剩下的七个方向。
再次给出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分别说出剩余的四个建筑物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通过例题讲解确定观测点,让学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对性,确定方向时,首先要找准以谁为观测点,再根据观测点判断方向。
师:现在以自己为观测点,找一找自己的东西南北都是谁,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三、巩固提高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回答
第二题,第三题学生做,指名汇报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后作业
下后自己制作一个方向板到操场上看一看,记录校园各个方向有什么,下找同学汇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4
第三课时 认识几百几十几
教学内容:课本第16--18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7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读法,写法,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几百几十的数,能正确口算整百数加减整十数掌握几百几十几数的读、写法,能熟练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计算。教法:自主探究,引导 学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计数器、方块图、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1)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2)一十一十地数,从830数到1000。
2.根据计数器上的拔珠,写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480
620
790
910 3.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千以内的数。(出示课题.)
二、学习认识几百几十几
I.出示例题方块图。(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自学要求:掌握几百几十几的读法,写法 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小老师借助计数器,讲解 四百五十三的组成训练:
1、四百五十三应怎样写呢?(学生交流想法)
2.练习:根据所拨的算珠,写出这个数,并说说它的组成。
3.教学试一试。
(1)在计数器上拨出597,请学生说说597的组成。
(2)一个一个地数,从五百九十七数到六百一十二。
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第7题
四、全课总结:读写一个多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9题
第四课时 认数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练习二第1--9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干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干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千以内的数的组成练习
1.数数。
(1)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十数到一百。提问:一百里有几个十?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提问:一千里面有几个百?(2)一十一十地数,从二百六十数到三百二十。一个一个地数,从四百八十七数到五百一十三。
2,完成练习二第1题、第2题。
三.干以内的数的读写练习
1.说说千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完成练习二第3题。(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进一步加深对干以内数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自学要求:更好地掌握干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1)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一个人摆数,另一个人读,然后交换练习。
(2)指名说说读一个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3.读下面各数,说说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303
330 提问:“3”在百位上读作什么?“3’’在十位上读作什么?“3”在个位上呢?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一个数的中间有。怎么读?一个数的末尾有。又应怎样读呢? 5.完成练习二第5题。(课件出示)(1)学生练习。(2)交流反馈:自己在找接近600的数时的想法。
指出:题中的“接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简单计算的练习
1.口算。200+30 400+90 70+900 230-200 490-90 970-900口算后,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二第6题。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布置:练习二第6、7、8、9题。比较大小
第一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比一比它们的大小。67和57 23和32 9和10 2.说说下面各数分别是几位数以及它们的组成。436 288 52 1000 998 3.揭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
自学要求: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1)出示例题图,请学生完整说说图意。(2)提问:你认为哪种树比较多?(3)提问;你认为这两个数谁大?为什么? 小老师教:教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学会了怎样比较了吗? 五:课后布置:练习三的第1—9题
第二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进行估计,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1.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323 769 561 936 2.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207 〇 307 657 〇 269 900 〇 1000 3.请学生们说说:你觉得如果遇到以上类似的情况,要如何比较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三个杯子,教师参照书中的图片,分别在杯中放入一些黄豆。
介绍:左边第一个杯里大约有200粒黄豆。(板书:大约)”大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提问;你能猜出另外两个杯里大约各有多少粒黄豆吗?(2)指名请学生们各抒己见,并同时说说自己估计的根据、理由。(第二杯大约有400粒,第三杯大约有800粒。)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出示情境图,使学生明白题意。提问:红红说的“我的书比你的少很多”,指的是比多少少很多? 比630少很多是什么意思?(2)请学生们在合适的一栏内打勾。指名说说选择“220页”的理由。3.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交流。
四、全课总结(略)
五、课后布置:完成“复习'第1—7题
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认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复习第1—7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读、写与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和整百 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时,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揭示并出示课题
这时间,我们认识了千以内的数,学会了怎样去读、写它们,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出示课题。)
二、千以数的认、读、写的复习自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
自学要求: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完成教材23页的第1—5题 自学方法:独立完成 合作交流
训练: 1.读一读下面各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276 720 702(1)学生口答。
(2)提问:它们都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这3个数中都有2和7,但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3)请学生们说一说,应怎样读一个千以内的数? 2.写出下面各数。
五百六十二写作()一千写作()四百六十写作()七百零三写作()
三、复习简单的计算
自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
自学要求:准确计算千以内数的加减法,完成教材25页的第6题 自学方法:独立完成 合作交流
训练:I.口算下面各题。(1)300+200 600-400 1000-200(2)400+20 670-70 620-600
四、全课总结:请学生说说如何读、写一个千以内的数,特别是如果遇到中间或末尾有0该如何读写。
第二课时 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复习第8—14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估计,使学生们能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提高学生们的数感水平。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复习1. 完成复习第9题。
自学目标: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自学要求:完成教材第8、9题 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 1.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在()里填上>、<或。924()810 l000()56()875
三、练习
完成教材第10—14题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北
师大版)
方向与位置
第一时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2、借助辨认方向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教学重点:
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大家出去玩迷路过吗?如果迷路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学生1:可以找人问路;学生二:可以记住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根据它们找到路
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那其实只要大家学会了辨认方向是不是就能找到路了!那这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东西南北”一起来辨认方向。(板书题)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情境图,看看图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谁能给大家来描述一下。
学生:老师在操场上给同学们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
师: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大家辨认方向对吗?
师:那同学们,你们也想到操场上去认一认方向吗?
(组织学生去操场)
师:同学们看太阳升起来的方向,那是哪个方向呢?
学生:东方
师:对,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那你们能指一指东方吗?(老师和同学一起指向东方)
师:同学们真棒,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规律这么快就辨认出了东方。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东面还有些什么呢?
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嗯,同学的观察力真敏锐,这么快就把我们操场东面的事物都观察出来了。那大家知道除了东还有哪些方向吗?
学生: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还有西方
学生:大雁冬天的时候要飞向南方,春天飞回北方。还有南方和北方。
师:大家知道了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那其他几个方向怎么找呢
学生纷纷回答
师:老师告诉大家一首儿歌,帮助大家找一找其他三个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做游戏找方向。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左右的位置发生变化,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师:对,没错,一共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那请同学们再分别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西面、南面和北面都有些什么呢,然后在教材附页1的图上记下来并标明方向。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并记录)
组织学生回教室
师:现在我们把各组的活动成功展示出来。
师:请你们观察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学生:记录的事物是相同的,但三张记录纸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他们画出来的图也不一样。
师:这名同学说的很好。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绘制地图时,有的上边是东,有的上边是西,有的上边是南,有的上边是北,行吗?
学生:不行,这样人们看地图就乱了。
师:生活我们对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做了规定,可以概括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师:你们现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规定绘制地图了吗?请把你刚才在
操场上观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图,在书上第1页填一填。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师:大家会辨认方向了吗?(学生齐喊会)那我们就一起来实际操作下。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做
第二题,小组同学互相我说你做
第三题,自己做,指名回答
第四题作为家庭作业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第二时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运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具: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资助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说一说上节我们学过哪些方向?
学生回答
师:上节我们学过的两个辨认方向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用这两种方法辨别一下方向。
(指名活动)
二、新
师:这节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方向与位置的其他知识,辨认方向。
(板书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图,分别看一看体育馆在学校的__面,商场在学校的__面,医院在学校的__面,邮局在学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师: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学生:北面
师:刚才说了体育馆在学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时候该怎么区分一下呢?其实只用东南西北来描述方向是不够的,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来描述方向。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出示方向板
找出八个方向点,将北方向给出,让学生写出剩下的七个方向。
再次给出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分别说出剩余的四个建筑物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通过例题讲解确定观测点,让学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对性,确定方向时,首先要找准以谁为观测点,再根据观测点判断方向。
师:现在以自己为观测点,找一找自己的东西南北都是谁,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三、巩固提高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回答
第二题,第三题学生做,指名汇报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后作业
下后自己制作一个方向板到操场上看一看,记录校园各个方向有什么,下找同学汇报。
第四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认识几百几十几
教学内容:课本第16--18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7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读法,写法,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几百几十的数,能正确口算整百数加减整十数掌握几百几十几数的读、写法,能熟练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计算。教法:自主探究,引导 学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计数器、方块图、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1)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2)一十一十地数,从830数到1000。
2.根据计数器上的拔珠,写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480
620
790
910 3.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千以内的数。(出示课题.)
二、学习认识几百几十几
I.出示例题方块图。(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自学要求:掌握几百几十几的读法,写法 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小老师借助计数器,讲解 四百五十三的组成训练:
1、四百五十三应怎样写呢?(学生交流想法)
2.练习:根据所拨的算珠,写出这个数,并说说它的组成。
3.教学试一试。
(1)在计数器上拨出597,请学生说说597的组成。
(2)一个一个地数,从五百九十七数到六百一十二。
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第7题
四、全课总结:读写一个多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9题
第四课时 认数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练习二第1--9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干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干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千以内的数的组成练习
1.数数。
(1)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十数到一百。提问:一百里有几个十?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提问:一千里面有几个百?(2)一十一十地数,从二百六十数到三百二十。一个一个地数,从四百八十七数到五百一十三。
2,完成练习二第1题、第2题。
三.干以内的数的读写练习
1.说说千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完成练习二第3题。(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进一步加深对干以内数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自学要求:更好地掌握干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1)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一个人摆数,另一个人读,然后交换练习。
(2)指名说说读一个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3.读下面各数,说说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303
330 提问:“3”在百位上读作什么?“3’’在十位上读作什么?“3”在个位上呢?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一个数的中间有。怎么读?一个数的末尾有。又应怎样读呢? 5.完成练习二第5题。(课件出示)(1)学生练习。(2)交流反馈:自己在找接近600的数时的想法。
指出:题中的“接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简单计算的练习
1.口算。200+30 400+90 70+900 230-200 490-90 970-900口算后,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二第6题。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布置:练习二第6、7、8、9题。比较大小
第一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比一比它们的大小。67和57 23和32 9和10 2.说说下面各数分别是几位数以及它们的组成。436 288 52 1000 998 3.揭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
自学要求: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1)出示例题图,请学生完整说说图意。(2)提问:你认为哪种树比较多?(3)提问;你认为这两个数谁大?为什么? 小老师教:教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学会了怎样比较了吗? 五:课后布置:练习三的第1—9题
第二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进行估计,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1.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323 769 561 936 2.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207 〇 307 657 〇 269 900 〇 1000 3.请学生们说说:你觉得如果遇到以上类似的情况,要如何比较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三个杯子,教师参照书中的图片,分别在杯中放入一些黄豆。
介绍:左边第一个杯里大约有200粒黄豆。(板书:大约)”大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提问;你能猜出另外两个杯里大约各有多少粒黄豆吗?(2)指名请学生们各抒己见,并同时说说自己估计的根据、理由。(第二杯大约有400粒,第三杯大约有800粒。)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出示情境图,使学生明白题意。提问:红红说的“我的书比你的少很多”,指的是比多少少很多? 比630少很多是什么意思?(2)请学生们在合适的一栏内打勾。指名说说选择“220页”的理由。3.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交流。
四、全课总结(略)
五、课后布置:完成“复习'第1—7题
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认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复习第1—7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读、写与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和整百 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时,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揭示并出示课题
这时间,我们认识了千以内的数,学会了怎样去读、写它们,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出示课题。)
二、千以数的认、读、写的复习自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
自学要求: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完成教材23页的第1—5题 自学方法:独立完成 合作交流
训练: 1.读一读下面各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276 720 702(1)学生口答。
(2)提问:它们都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这3个数中都有2和7,但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3)请学生们说一说,应怎样读一个千以内的数? 2.写出下面各数。
五百六十二写作()一千写作()四百六十写作()七百零三写作()
三、复习简单的计算
自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
自学要求:准确计算千以内数的加减法,完成教材25页的第6题 自学方法:独立完成 合作交流
训练:I.口算下面各题。(1)300+200 600-400 1000-200(2)400+20 670-70 620-600
四、全课总结:请学生说说如何读、写一个千以内的数,特别是如果遇到中间或末尾有0该如何读写。
第二课时 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复习第8—14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估计,使学生们能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提高学生们的数感水平。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复习1. 完成复习第9题。
自学目标: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自学要求:完成教材第8、9题 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 1.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在()里填上>、<或。924()810 l000()56()875
三、练习
完成教材第10—14题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5、程门立雪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意,学习杨时尊师好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再读课题。
三、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1、听录音。2、学习词语。(1)读生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3)给“杨、容”组词。(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根据自学提纲,学习课文。1、齐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评点,要求学生读得好。指名学生背诵。
2、巩固练习,检测反馈(1)杨时()要求学生说一句话。
(2)杨时是宋朝()大学问家。要求用上既„„又„„ 3、齐读第二至五小节。
4、指名学生分别读2-5小节。5、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2)“门”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立雪。
(2)要求把“程门立雪”的意思说具体。程门(谁)和(谁)立雪(),(),()。(3)学生自由说。“程门立雪”指的是()。
(4)指名说“程门立雪”指的是什么?(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用上“为了„„”该怎么说?
(6)在上面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的大学问家”怎么说? 7、读、背末一小节,完成练习。(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教师评议)(2)教师示范读最后一小节。(3)学生齐读这一小节。
老师问了三位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久久没有说话”是程老师一直没有说话;另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没有话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说哪一种说法对?(4)练习:
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激动地说:“()。” a、学生自由说后写下来。b、指名学生说上面的话。(5)用“心疼”说一句话。
二、小结。
三、作业。
板书 :
5、程门立雪 冒鹅毛大雪 请教 好学尊师
默地、静静地 等 教学反思:
6、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根据自学提纲,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展示交流。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双姿。板书:
6、曹冲称象
官员 曹冲(聪明)
造大秤、宰(曹冲秤象图)直摇头 曹操 点点头 教学反思:
7、岩石书 学习目标
1.会认读“叔”等11个生字,会写“册”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重难点关键: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
一、导语激趣,初读感知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岩石书)
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根据自学提纲,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2.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叔叔 趴在 岩石 一册书 化石 但是
昆虫 煤炭 铁矿石 富饶 好像 一座 一层 b.去掉拼音读词语。3.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
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读一读)4.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
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巩固生字。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3.感知内容。
a.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什么?
b.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质疑问难
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从要写的字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2.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如:“趴”“铁”都是左窄右宽;“刨”左宽右窄;“埋”“刨”左短右长)
3.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临摹。教学反思: 第 二 课时
一、朗读感悟
1.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读好对话。2.读读说说。
川川向叔叔问了哪些问题? 叔叔是怎么说的?
叔叔说的话你懂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二、说话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师生角色对话。师:这岩石怎么会像一本书呢?
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这本书上有文字吗? 生:有„„
师:这本书上有图画吗? 生:„„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
师: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生:„„
师:你喜欢读这本书吗?为什么? 生:„„
三、总结谈话 1.回读全文。
2.读课文结句:说一说,川川听了叔叔的话为什么这么高兴?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巩固识字,检测反馈 1.分组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让学生观察上节课没写的六个字。说说哪个字难写,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什么。3.老师重点指导、范写“像”“叔”“册”三个字。4.学生临摹,老师注意提示写字姿势。
5.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填一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正。
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完成词语花篮。板书:
7、岩石书 哪里有书? 岩石就是书
有图画吗? 树叶、贝壳、小鱼(化石图片)写着什么? 大陆 大海 高山
有什么用? 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教学反思:
8、自己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4、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杯子、金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了吗?你是怎样做的?
2、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就是伊伦娜,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伊伦娜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和生字宝宝打招呼: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边和字宝宝招手,边叫它们的“名字”。
2、交流识字方法。
3、做“捉迷藏”的巩固生字游戏。仔细观察贴有生字卡片的小黑板,看准哪个生字宝宝藏起来了,迅速在自己面前的字卡中找到它,将卡片举起来,大声说出它的“名称”。
4、指导书写。
5、积累词语。(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画下来,读一读)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二、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1、谁能告诉大家,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出示科学家的问题学生齐读)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
3、组成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
(1)小朋友的回答是怎么样的?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一个同学冰,金鱼把水喝到肚子里,另一个说,金鱼把水夹在磷片里面,他们的说法都不合理。(2)伊伦娜也觉得她们说得都不对,她又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 a、读一读妈妈的话:“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你读懂妈妈的话了吗?妈妈给我们大家提了什么建议?
b、伊伦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3)自由读课文结尾科学家说的话,想想这位科学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了吗?
(不应该认为科学家的话都是正确的。当我们有所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伦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读一读
1、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你既然都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 你既然都不明白,就应该自己去试一试。
2、比一比,每组句子的意思相同吗?该用什么语气朗读?
五、作业: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板书:
8、自己试一试 不会溢出 照样溢出 科学家 == 不正确 教学反思:
识字一:形声结合识汉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仑、轮”等16个会认字,会写“仑、仓”等8个生字,并学会运用。(2)进一步认识形声结合识汉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偏旁扩大识字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难点:大量识记同音字,近音字并能加以运用。【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等。【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例导入,复习形声字的特点 1.出示“咪、眯、迷、谜”,让学生读一读,再回忆一下,以前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2.“咪、眯、迷、谜”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字义跟形旁“口、目、辶、讠”有关;音节都是“mi”跟声旁“米”有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的汉字,部分是形声字,象前面那样,利用“形、声结合”的方法,我们将会更容易认识更多的汉字。齐读课题:《形声结合识汉字》。
三、引入游戏,趣味识字 1.闯关游戏。
①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②学生自读,同桌互读互听。2.闯关夺旗游戏。
①第一关:读准字音我能行。
a、出示带拼音的字,让学生快速拼读。(结合正音)b、出示词语,让学生当小老师领小组同学读。(结合正音)②第二关:记字我有巧办法。a、小组交流记字办法。(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些字,请与小组的同学交流)b、指名说出记字的巧办法。(让学生把识字的好办法告诉大家)如:你知道什么(轮)字是什么(车)旁吗?
d、结合前面学过的字词与书上的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轮,扩词为车轮、轮船、三轮车、齿轮、等词语,理解词意。抢,扩词为抢夺、抢球、抢救等词语,理解词意。③把词语放到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如:句子一:海面上有一艘大轮船,船舱里装满了鱼。
句子二:同学们在讨论问题多激烈呀!
句子三:在抢夺红旗比赛中,第一小组获得第一。
你还能用其它的词语说句子吗?(让学生说一说)④第三关:寻找秘密大行动。
这些字包含很多秘密,你发现了吗?快来参加寻找秘密、争夺红旗大行动吧。(学生寻找秘密,说出秘密。)⑤第四关:巧排生字有理由。“仓”、“枪”、“苍”、“抢”“轮”、“仑”,这些字你准备怎么排列,说说为什么?
(学生可能有多种排列方式,有的以同音为排列依据,有的以同结构为排列依据,有的以同偏旁为排列依据。一定让学生自由地排,再让学生说理由)
四、观察检验,写好汉字。
1.出示田字格的生字:仑、轮、仓、苍、枪、抢。静态观察: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找出关键笔画。2.老师范写,提示容易误写的笔画、结构比例。(出示正确的些字姿势图)动态观察:看老师范写书空。(学生摆好写字姿势。)3.学生先描红后仿写,老师巡视。
体验观察: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部分。(学生配乐书写)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对比观察:欣赏、评议。板书设计: 识字一
形声结合识汉字 仑 轮 仓 苍 抢 枪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出示带有“仑”、“仓”的形声字及它们组成的词语,检查认读。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学习带“尧”字的形声字及儿歌。
二、根据自学提纲,自学生字,积累词语。
1.看一看,认一认,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伙伴互相说,指名说,老师相机出示学生所说的词语和有关的生字)2.做采花的游戏。
①每朵花都有它的名字,要叫出它的名字,才真正属于你,谁愿意来采? ②在每一朵花上贴本课所学的生字,然后请同学们来做采花的游戏 ③采完花后,在讲台前站好师:呀!你采的花真漂亮!能告诉同学,你采到的是什么花?如:出示生字烧,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花叫烧。”这朵花想让大家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开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这位同学,你是怎样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也可以叫别的同学说)
④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在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好。
⑤师范写生字,讲明在田字格的位置,笔顺,再指导书写,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最好,就请你对这个字笑一笑或对同桌夸一夸。⑥把你喜欢的词语摘采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三、展示交流,有情有趣读儿歌。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生字词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送一首儿歌给你们,使刚学过的生字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出示儿歌与挂图)1.生自读儿歌,同桌互读互听。2.指名朗读,结合正音、评价。3.指导有情趣的朗读。
4.熟读成诵,把儿歌背出来。5.想一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延伸拓展。1.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2.同学们自由组合学习伙伴,利用课余时间,合作列出同族字,试编识字歌。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写出带有指定声旁的字。
2.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之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3.仿例给人物的语言加提示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5、看图认真听故事、展开想象、编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加偏旁的方法,巩固汉字。
2、通过听、复述、想象、编写,培养听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读一读。
1、将字卡“工”,“良”贴在黑板上,教师:小小工字真奇妙,变换身体有绝招,你若不信别着急,看我把它变一变。(给“工”加“三点水”、“力字旁”;给“良”加三点水。
2、师生对口令(“工”字加三点水变呀变成江,其它字处理方法相同)
3、学生自己动手加一加,将“变”出来的新字填入书中。
4、小组合作,将自己填的字给同桌看。
5、拓展性练习,出示“青”“马”等字,让学生说说这几个字能加上哪些偏旁,变出哪些新字。
二、展示交流,读读比比
1、自己读一读这六组词语,读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2、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
3、想一想,你还能说几组这样的词。
4、(如:喜欢、欢喜、彩色、色彩、爱心、心爱)
三、检测反馈,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1、出示句子,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2、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3、出示句子:笋芽儿高声地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4、指名学生再读。
5、想一想哪一句更容易让人读出笋芽儿急切想出土的心情?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6、出示后面几句的练习,让学习小组合作读一读,讨论可以填上哪些合适的词语。
7、交流汇报。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读儿歌
1、请学生讲讲自己的愿望。
2、学生自由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流利、有感情。
3、指名读儿歌,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4、出示挂图,学生看图,说主图意。
6、老师领读儿歌。
7、齐读儿歌。
二、能说会道
1、创设情境导入。
2、引导学生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3、老师讲故事。
三、作业:把自己编的《聪明的小羊》讲给家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