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金沙县沙土镇中心小学 yyz 第一课时 认识多边形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2~14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践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师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根,钉子板1个,四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1张,剪刀1把。教学过程:
一、预学案 1.回顾已知图形。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游一游、看一看。(出示如下图形)请看,这里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追问:正方形、长方形有几条边?三角形呢? 2.说明学习内容。
我们知道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边数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根据一个图形的边数来认识它是什么图形。小朋友有信心认识新的图形吗?
二、导学案 教学例1。1.观察图案。
出示例1的窗格图案。让学生说说在哪罩看到过这样的图案,再观察窗格七有些什么形状,说说对这样的窗格有什么感觉。
指出:这是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经常能见到的窗格图案,这样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图形连在一起组成的图案:非常漂亮。这是图形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应用,你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聪明、多有智慧!直到现在,还经常用它来装饰门窗和建筑呢。(如有条件,可以呈现一些类似的门窗图案让学生看一看)2.分类认识。(1)找图形。
要求:你能从例1这个窗格图案上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自己找一找,把你找的边数相同的图形描一描。
引导:请小朋友看看你找到的是几条边的图形,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谁来指一指,你找到了哪些图形,各有几条边?(2)认识四边形。
提问:这里有你认识过的图形吗?(有三角形)
指出: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在三角形相应位置板书:三角形),这是我们认识过的图形。
引导:(指着四边彤)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图形画在一起呢?
说明:这些图形都有四条边.像这样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在四边形相应位置板书:四边形。再集体说一说:四边形。)
追问:为什么把这类图形叫作四边形?还能从窗格图案里找到一些四边形吗?
想一想,我们认识过的图形有哪些也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什么也是四边形呢?你能画一个四边形吗?试试看。
小结:我们在窗格图案中找到的和画的这些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所以都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也都是四条边围成的,所以都是四边形。(3)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各自判断后交流,并说明为什么三个图形是四边形,而另一个不是。指出:只有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才是四边形。(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引导:有四条边的图形叫四边形,那么后面这两类图形中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呢?你认为应该叫什么图形呢?大家讨论一下。
交流:你认为这两类图形各叫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五边形,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一(六边形),由七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一„(七边形):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叫一一几边形。3.回顾反思。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一下,今天又认识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是按什么分类的? 指出: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这些图形可以按边数的不同来分类。这里认识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这样的几边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多边形。这节课学习的就是认识多边形。(板书课题)
三、巩固与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说明图里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
指名一人板演围图形,其余学生分别围一围并交流围出的不同图形。结合交流说说围成的是几边形。
强调:围成的图形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2.搭一搭、围一围。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这样的多边形,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用最少的小棒搭出指定的图形,看看搭出这些图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要求:用最少的小棒搭出四边形。
提问:围一个四边形最少要几根小棒?说说你的想法。要求:增加小棒变成五边形,看谁动作快。
提问:最少用几根小棒就能围一个五边形?想一想:围六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先数一数这些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把这些图形分成了几类,各有多少个。4.出示机器人图案。
请仔细观察机器人,看看有哪些是你已经认识的图形,按今天的学习内容可以把这些图形分成几类?
学生交流,指一指图里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5.做“想想做做”第4题。(1)让学生明确第(1)题的要求。
出示两张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想想怎样剪成两个三角形,怎样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学生操作剪图形,教师巡视。
指出:像这样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剪法,都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四边形。(2)让学生明确第(2)题的要求。
出示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想想怎样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学生操作剪下一个三角形。
展示交流:你是怎样剪的?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追问:从正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可以有几种剪法?剪下一个三角形后,剩下的部分可能是什么图形? 6.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能找到几个就找几个;然后交流自己找到了几个四边形。总结学生的观察方法,指导找四边形的方法。
四、总结评价
交流:今天我们又去了图形王国,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
小结:我们从传统的窗格图案上发现了边数相同、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的图形,经过观察、比较、分类,知道了按边数看,除了有三角形,还有四边形、五边形„„这样我们认识了多边形,知道了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我们还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也都是四边形,看图形找图形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沙土镇中心小学二(2)班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4~l5页例2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指出平行四边形和围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并能操作再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积累通过多种感官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教学难点:建立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三角尺、钉子板、小棒、长方形木框(学生可以用硬纸条做长方形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观认识
l.观察图形:出示一些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的图形。
提问:你准备把这些图形怎样分类?
引导:按照边数可以分成三类。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这些四边形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吗?
说明:有四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但四边形也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特殊的四边形,请小朋友看下面的情境。(出示例2)2.学习例题。
(1)这是生活里常见的情境。小朋友能在这些情境中找出四边形,用手沿四条边指一指吗?(指名学生指一指)
你也找出这样的四边形了吗?在课本例2的图上用铅笔描出这样的四边形。交流:小朋友在生活里一定也看到过这样的四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四边形?(2)操作。
请同桌小朋友拿出三角尺,每人找出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四边形吗?拼一拼,拼成功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交流:你能到黑板上拼一拼,把你的拼法介绍给大家吗? 肯定学生的正确拼法,给予鼓励。
说明:小朋友都拼出了刚才生活里见到的那种四边形。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让学生集体读两遍:平行四边形。(3)抽象出图形。
引导:小朋友现在知道了,这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完成课题板书)老师现在想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平行四边形这四条边要怎样画才对?
画图:小朋友想法真不错!现在看老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方向要完全一样(画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方向也完全一样(画另一组对边)。这个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追问:这是什么图形?你能找一找开始看到的四边形里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吗?
二、练习巩固,内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完成练习。
交流: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第一个为什么不是平行四边形?说说你的理由。2.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图里找到平行四边形,再画一面。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指出画对的这些图形虽然大小不同,位置、形状不一样,但都是平行四边形。
3.做“想想做做”第2题和第4题。
引导:老师为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材料袋。咱们来打开材料袋看一看里面有什么。(材料提供:8根同样长的小棒、钉子板、方格纸)要求:你能选用其中的一些材料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来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比哪个组想到的办法多。
交流:你们想用什么办法做平行四边形?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方格纸上画的、钉子板围的、小棒摆的。交流中,结合用小棒摆的方法,要求说说可以用几根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围一围、看一看,呈现4根、6根、8根围的平行四边形,想想相对的两条边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要求。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木条做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拉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拉一拉,注意观察,同桌说说有什么发现,再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说明:一个长方形,不管怎样拉,虽然形状、大小会发生变化,但它始络都是平行四边形。
三、回顾过程,课堂小结
交流: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能回顾说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吗?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认识图形练习沙土镇中心小学二(2)班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练习三第1~6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 别相关图形是什么图形,能动手操作做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在折、分、拼、剪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相关图形的特征;感受图形的变化,体会图形间的联系;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操作图形的活动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好奇心,具有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直观特征。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若干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其中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长方形的长、宽对应相等),方格纸。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什么呀?你都认识了哪些图形呢?
引入:这一单元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板书:平行四边形)内容主要是认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这一单元的内容。(完成课题板书)通过练习,要能比较快地说明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能根据要求自己做出平行圆边形。
二、组织练习 1.图形分类。
(1)出示线段围成的各种图形,除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还有以前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图形,能按边数分类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交流:你把这些图形分成了哪几类? 提问:在四边形这类图形中,你认识过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几边形?(2)方格纸上画图。
请小朋友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交流所画图形,有错的改正。2.做练习三第1题。
让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用长方形纸依次照样子折出图形,同桌互相说说每次折成的是什么图形,感受图形的变化和联系。
要求学生看课本上折的图形填一填,互相说说各是几边形。
交流填写结果,并提问:第一行五边形折过之后为什么还是五边形?第二行六边形折过后为什么还是六边形?
引导:还能继续折出另外的图形吗?同桌互相折一折,每次说说你又折成了几边形。
学生操作,互相交流。3.做练习三第2题。
引导:你能说出下面各是什么图形吗?你能在图里画直线把图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吗?
请小朋友先想一想,如果分成三角形,每个图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再自己试着画直线分分看。(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每个图形你分成了几个三角形?(展示学生的分法)现在再比比谁分成三角形个数最步。
观察:一边分成三角形个数比较多,一边分成三角形个数最少。现在仔细比一比,你发现分成三角形个数最少的都是怎样分的? 4.做练习三第3题。
请小朋友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教师出示)请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拼成了吗?谁上来把你的拼法做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每人除了刚才的拼法,还想到不同拼法吗?自己拼拼看,看你能找到几种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交流:找到了几种拼法?谁来把三种拼法都拼给大家看看? 5.做练习三第4题。
(1)教师出示钉子板,上面有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提问:钉子板上两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你能改一改,把它们变成平行四边形吗?(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追问:为什么这样就是平行四边形了?(相对边的方向都相同了,或者相对边的边长都相等了)
(2)课本上第4题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如果不是,你也画一画,把它改成平行四边形。
交流:你是怎样改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6.做练习三第5题。
让学生看两次各是怎样折、剪、拼的。
请小朋友照样子操作,分别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学生交流展示拼法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引导:刚才是照课本的样子剪和拼的,现在你能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折一折、剪一剪,再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同桌共同商量,想想办法,动手试一试。
学生合作思考、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想到办法了吗?把你的拼法展示给大家一起学习学习!(展示沿图形中间剪斜线的拼法)
归纳:现在看看有凡种剪、拼方法呢?(用长方形折一折,演示给学生看几种方法)从这些剪法、拼法中可以看出,只要在长方形中像上面这样斜着沿一条线剪开,把剪下的一部分移到另一边,就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明白了吗? 5.做练习三第6题。
让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学生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到黑板上拼一拼,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引导:还能拼成其他图形吗?拼拼试试,看看拼出的图形有哪些你认识过的。交流:指名一些学生拼一拼,看看有哪些是学过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
三、练习总结
提问:今天练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单元,回顾一下练习活动,你觉得今天的练习有没有趣?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呢?
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有趣的七巧板 沙土镇中心小学二(2)班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19页认识七巧板、拼图和“你知道吗”。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拼图等活动,认识七巧板,初步学会用七巧板拼成一些简单的图形或图案,进一步体会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使学生在拼图活动中,了解用七巧板组合图形的不同拼法,体会图形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七巧板的“巧”和用七巧板拼图的“趣”;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智慧,初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教学重点:用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教学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成不同图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认识过的纸片图形,师生每人准备一副七巧板。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案,初感有趣 1.再现图形。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现在老师拿出不同的图形,请大家一起说说它们的名称。
教师分别出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集体说出它的名称。2.欣赏图案。
谈话: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如果把我们学过的图形中的几种聚集在一起,可以成为数学上一种有趣的“玩具”。这种玩具变化无穷,能拼成各种美而的图案。大家来看一看。出示拼图:
上面拼成的各是什么呢?你知道是用什么拼成的吗? 有许多小朋友知道是七巧板拼成的啊,真不错!现在老师再用它来拼一个图 案给大家看一看,想看吗?
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用七巧板拼一个图案: 观察:大家说说现在又拼出了什么? 3.引入课题。
谈话:哎,它还真能变!你觉得玩七巧板有趣吗?七巧板为什么会这样巧妙、这样有趣呢?你又会用它拼哪些漂亮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拼一拼、玩一玩,看看它有多巧,有趣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操作实践,体验有趣
1.活动一:比比想想,认识七巧板。(1)了解来历(“你知道吗”)。
谈话:什么是七巧板,它是哪国人发明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七巧板是我国古时候人们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很常见。七巧板由七块简单图形组成,却能拼出千变万化的不同图形和图案。由于它巧妙好玩,人们把它叫作“七巧板”。北京故宫还保存着我国古代的七巧板呢1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引起了海外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东方模板”“唐图”,意思是“来自东方的魔术板”“中国的拼图”。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么聪明、多么智慧!(2)比比想想。
课件出示七巧板。
说明:这就是七巧板,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七巧板。
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七巧板,你能发现七巧板的哪些秘密呢?比如,有几块呀,有哪些图形呀,有没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呀。先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能把你发现的七巧板的秘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谁来说一说? 现在大家来整理一下,七巧板有几块,分别有哪些图形?哪几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请小朋友拿出来大家看一看。
指出:七巧板一共有7块图形,分为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其中两个小三角形完全一样,两个大三角形完全一样。2.活动二:想想拼拼,感受奇巧。(1)选两块拼图。
请小朋友选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你认识过的图形。
学生拼图后展示、交流,看看拼成了哪些图形。
激趣:你看拼图多有意思!同样的两个三角形,竟然拼出了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几种图形。如果让你任意选两块,你想想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呢?自己想一想、试一试,行吗?(学生拼图,教师巡视)
学生拼图后交流、展示,让学生说说分别拼出什么图形。
引导:用两块就能拼出这么多种图形,如果用三块拼,你觉得拼成的图形会是怎样的情况呢?(2)选三块拼图。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选三块图板拼一拼,拼好图形同桌先交流,看看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是不是拼出了更多的图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交流。提问:选三块拼和选两块拼比,你感觉哪种的变化多、拼法多?
指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就有这么多的变化,真的变幻莫测!如果选更多的块数,拼法会更多吗?试一试好吗?
(3)任意选择拼图。
要求:请大家任意选四块、五块或六块、七块来拼一拼,和同桌交流,看看你的拼法多不多,并且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你选了哪几块,是怎样拼的,能到黑板上交流一下吗?(指名一些学生演示拼一拼,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演示不同的拼法)
提问:你对选更多的块数拼图形有什么体会?
指出:选的块数越多,拼法也就越多;用全部的七块来拼,更有数不清的变化,不知道能拼出多少种我们认识过的图形!你看,七巧板真“巧”、真神奇 3.活动三:拼拼说说,激情生趣。(1)模仿拼图。
谈话:还记得开始大家看到的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吗?(显示开始呈现的图案)现在让你照着拼这样的图案,你能行吗? 请小朋友选一个图案,照着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出来。
学生照着拼图案,指名四人黑板上照着拼,然后欣赏自己和同伴拼的图案。(2)想象拼图。
引导:哎,一副七巧板,竟然可以拼出像鱼、羊、狐狸等这些美丽的图案,有趣吧!那你还想用七巧板拼出哪些不同的图案或图形呢?有信心自己试着拼一拼吗?小朋友自己想想、拼拼,看看谁聪明!
学生拼图案或图形,拼成的可以到黑板上摆一摆,让大家欣赏。(3)反思交流,说说体会。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上面拼图活动过程,和同桌说说七巧板“巧”在哪里,你对七巧板拼图有哪些体会。
交流:让掌生说说对七巧板“巧”的体验,用七巧板拼图的体会。
三、课堂小结,延伸有趣
谈话:小朋友已经看到七巧板“巧”在可以拼出很多有趣的图形、图案,可以变化无穷;“巧”在你说不清它有多少种变化,你想不到它会变化成怎样的图形、图案。只要你肯动脑筋,它就会拼成你意想不到的漂亮的新图形、新图案。
小朋友课后可以再开动脑筋,和同学一起玩一玩、拼一拼,拼出更多、更好的图形、图案。老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学反思】:
第二篇: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1.《买文具》
教学目标:
通过一系列活动,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和兑换。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1元钱的价值,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重点:在活动中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难点:运用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兑换,体会1元钱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这天,羊妈妈给了喜羊羊1元钱,喜羊羊非常高兴,决定到文具店买文具。(课件)(板书:买文具,齐读课题。)
买文具,一定要带上钱。在我国,钱又叫做人民币。可是,喜羊羊太小,还不认识人民币,那么,就让我们和他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认识纸币:
1、认识纸币:
请同学们打开钱袋,取出这样的人民币,仔细观察,和同桌一起说一说,你认钱的方法。(学生交流)学生汇报。(实物投影)
你们也是这样认识的吗?(师出示2元真币,实物投影)利用这种方法,你能读出这张纸币吗?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说说老师出示的纸币是多少。师激光笔指。这张呢?
3、认识以分为单位的纸币:
4、人民币的单位:
同学们请观察,我们刚才认识的人民币中,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1人)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5、1元钱的价值:(1)观察情境图:(课件):刚才,喜羊羊和我们一起认识了纸币,于是,他高兴地跑到了文具店。喜羊羊看呀,看呀,他看到了哪些文具呢?分别是多少钱呢?指多生答。(充分感受情境图)
哪个文具最贵?哪个文具最便宜?(2)、买橡皮:
喜羊羊突然发现橡皮最便宜,于是,他就打算买橡皮。那么,谁能帮他算一算,1元能买几块橡皮呢?(3)1元=10角:
你真是太聪明了!你们看:(课件)1元=10角,你回答得真正确!师板书:1元=10角,指生读,齐读。
(教师采取捆绑式评价,随时调控学生的看、听、说,以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特别指出的是不仅展示的同学要受到表扬,认真倾听的同学也要受到表扬,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4)买小尺:
走着走着,喜羊羊又发现了小尺,他又想买小尺了。可是他又遇到问题了,(出示课件)1元买小尺,应找回多少钱呢?谁能帮帮忙?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1元=10角)(5)买转笔刀:
一个好看的转笔刀又吸引了喜羊羊,他又想买转笔刀了。那么1元钱买转笔刀,还差多少钱?(课件)
喜羊羊遇到你这么聪明的朋友,一定非常高兴。(6)你觉得1元钱还可以买什么文具?(7)思想教育:
通过买文具,喜羊羊知道了,1元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可不能小看这1元钱,决定以后要勤俭节约。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要爱护人民币,不能随意毁坏人民币。
(二)认识硬币:
1、认识硬币:
生活中,除了纸币,还有硬币。下面,让我们来认一认这些硬币。请同学们从你的钱袋中,取出硬币,和同桌一起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的发现。(步骤同元)(课件)
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这枚硬币是多少钱?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1角=10分:
刚才,我们知道了1元=10角,那么,你能不能猜想一下,1角等于几分呢? 你真聪明!同学们请看:(课件8)指生读,齐读。
3、小结: “分”这个人民币的单位虽然不常用了,但它仍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应该记住:1角=10分。
三、小组展示,认知共享:
本环节充分体现任务型教学的思想,使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下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幻灯片出示任务:学生更能清楚地理解具体任务。)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填一填”,使个人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认识的成果。(老师巡回检查指导每组学习情况,并随时将情况进行评价。)
四、作业布置、综合评价
五、回顾归纳,鼓励发现:
这节课,大家学得真认真,都学会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课后,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还有哪些人民币。
六、板书设计:
买文具
1元=10角 1角=10分 2.《买衣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通过买衣服的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人民币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新旧两种版本的大额人民币,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特征及分辨的方法。
(2)组织学生先估算买东西的价钱,再实际计算一下是否正确。
3、情感目标
培养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商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今天我给大家带一位新朋友——“多多”他们的学校要开联欢会,多多要去选几件新衣服,你们愿意和她一起去吗?(课件:出示衣服和价钱)买衣服需要什么?我们看看这些衣服的价格。
谁能说一说,你喜欢哪件衣服,是多少钱?(学生说商品价格)多多要买这些衣服,用一些小面额的人民币,(课件:小面额),方便吗?(指名说)师: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和多多共同认识几张更大面额的人民币,再使用它们购买价格较高的衣服时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方便。谁能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面额较大的人民币?(指名说)
二、初步感知,获取新知
师: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它们。(课件:整体出示)这些就是同学们刚才说过的人民币,你们想先了解谁?(指名说)【课件:依据学生说的内容点相应的面值,出示两种不同版本的人民币(10元,50元,100元)和20元并依次对比】
师:你们是怎样区分这些人民币的呢?(学生会说出通过颜色、数字、图案、数字、汉字等来进行识别.)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或直接通过图案等来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纸币的左下脚有一些点,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这是专门为盲人朋友设计的,有了这些点,盲人朋友通过摸人民币,就能知道是多少钱了.)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师:现在商场里又多了几名小顾客,他们在买衣服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师:(出示课件)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问题?明明的问题是:妈妈想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拿100元够吗?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学生讨论后交流:都觉得够用。因为一件上衣的价钱是59元,一条裙子的价钱是36元,59元加上36元等于95元,还不足100元,所以够了。)
师:[师板书:59+36=95(元)]你说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笑笑的问题,他 的问题是“我想买一条围巾,可以怎样付钱?”(小组摆出方法,后完成板书摆法)师:同学们帮明明和笑笑解决了问题,她们真谢谢大家啊!最后多多也想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她在服装商场精挑细选“想买一条围巾和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可以怎么付钱?”(生交流想法,后分组汇报)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啊!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多动脑筋想想怎样付钱比较方便。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掌握大面额人民币的互换
这些人民币我们都已经认识了,下面多多想和我们来做一个人民币对换的游戏。多多拿了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谁能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来对换它?(指名说)学生说出不同的兑换方式,(课件:其它大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面值的人民币,相互之间应该怎样对换呢?(小组间活动)
指名分别说十元,二十元和五十元人民币是如何对换的。
你们的聪明才智已经深深的感染了多多他夸奖你们长大都能成为精明的理财家,他想让你们帮助他再来解决下面的问题,你们要加油了!(课件:习题)。2.(课件出示习题)我们每个人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下面多多要带我们到智慧岛去做客,你们愿意去吗?好,一起来吧!
(1)基础练习:书73页1题(课件填空,手势结果)(2)辨认练习:书73页2题(看谁数的又准又快)3.购物活动
任务:自己选择好想买商品之后,算出所需付的款数,并思考怎么付钱,准备好正好的钱数,谁先准备好先来付款就把这件商品给谁。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我们的人民币上通常都有国徽,国徽代表了我们伟大是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
2.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然后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买
衣
服
59元59元59元4131元元31元36元31元59元59元41元41元41元41元36元36元36元31元
59+36=95(元)
10+10+10+1=31(元)
72元
36元31元
3、小小商店
一、教学内容
《小小商店》(教材第14、1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各自的发现,为信科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
1、师:现在咋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12+9=21(元)。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该找回5元。
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在组织汇报。
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4、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 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
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提升
师: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
共需要多少钱?
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
用减法
如何付钱?
凑钱数
七、教学反思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意,学习杨时尊师好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再读课题。
三、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1、听录音。2、学习词语。(1)读生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3)给“杨、容”组词。(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
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根据自学提纲,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评点,要求学生读得好。指名学生背诵。
2、巩固练习,检测反馈(1)杨时要求学生说一句话。
(2)杨时是宋朝()大学问家。要求用上既??又?? 3、齐读第二至五小节。
4、指名学生分别读2-5小节。5、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2)“门”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立雪。
(2)要求把“程门立雪”的意思说具体。程门(谁)和(谁)立雪(),(),()。(3)学生自由说。“程门立雪”指的是()。
(4)指名说“程门立雪”指的是什么?(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用上“为了??”该怎么说?
(6)在上面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的大学问家”怎么说? 7、读、背末一小节,完成练习。(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教师评议)(2)教师示范读最后一小节。(3)学生齐读这一小节。
老师问了三位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久久没有说话”是程老师一直没有说话;另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没有话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说哪一种说法对?(4)练习:
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激动地说:“()。” a、学生自由说后写下来。b、指名学生说上面的话。(5)用“心疼”说一句话。
二、小结。
三、作业。
板书 :
5、程门立雪 冒鹅毛大雪 请教 好学尊师
默地、静静地 等 教学反思:
6、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根据自学提纲,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展示交流。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双姿。板书:
6、曹冲称象
官员 曹冲(聪明)
造大秤、宰(曹冲秤象图)直摇头 曹操 点点头
教学反思:
7、岩石书 学习目标
1.会认读“叔”等11个生字,会写“册”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重难点关键: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
一、导语激趣,初读感知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岩石书)
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根据自学提纲,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2.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叔叔 趴在 岩石 一册书 化石 但是
昆虫 煤炭 铁矿石 富饶 好像 一座 一层 b.去掉拼音读词语。3.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
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读一读)4.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
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巩固生字。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3.感知内容。
a.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什么?
b.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质疑问难
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从要写的字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2.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如:“趴”“铁”都是左窄右宽;“刨”左宽右窄;“埋”“刨”左短右长)
3.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临摹。教学反思: 第 二 课时
一、朗读感悟
1.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读好对话。2.读读说说。
川川向叔叔问了哪些问题? 叔叔是怎么说的?
叔叔说的话你懂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二、说话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师生角色对话。师:这岩石怎么会像一本书呢?
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这本书上有文字吗? 生:有??
师:这本书上有图画吗? 生:??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
师: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生:??
师:你喜欢读这本书吗?为什么? 生:??
三、总结谈话 1.回读全文。
2.读课文结句:说一说,川川听了叔叔的话为什么这么高兴?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巩固识字,检测反馈 1.分组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让学生观察上节课没写的六个字。说说哪个字难写,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什么。3.老师重点指导、范写“像”“叔”“册”三个字。4.学生临摹,老师注意提示写字姿势。
5.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填一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正。
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完成词语花篮。板书:
7、岩石书 哪里有书? 岩石就是书
有图画吗? 树叶、贝壳、小鱼(化石图片)写着什么? 大陆 大海 高山
有什么用? 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教学反思:
8、自己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4、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杯子、金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了吗?你是怎样做的?
2、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就是伊伦娜,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伊伦娜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和生字宝宝打招呼: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边和字宝宝招手,边叫它们的“名字”。
2、交流识字方法。
3、做“捉迷藏”的巩固生字游戏。仔细观察贴有生字卡片的小黑板,看准哪个生字宝宝藏起来了,迅速在自己面前的字卡中找到它,将卡片举起来,大声说出它的“名称”。
4、指导书写。
5、积累词语。(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画下来,读一读)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二、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1、谁能告诉大家,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出示科学家的问题学生齐读)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
3、组成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
(1)小朋友的回答是怎么样的?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一个同学冰,金鱼把水喝到肚子里,另一个说,金鱼把水夹在磷片里面,他们的说法都不合理。(2)伊伦娜也觉得她们说得都不对,她又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 a、读一读妈妈的话:“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你读懂妈妈的话了吗?妈妈给我们大家提了什么建议?
b、伊伦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3)自由读课文结尾科学家说的话,想想这位科学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了吗?
(不应该认为科学家的话都是正确的。当我们有所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伦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读一读
1、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你既然都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 你既然都不明白,就应该自己去试一试。
2、比一比,每组句子的意思相同吗?该用什么语气朗读?
五、作业: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板书:
8、自己试一试 不会溢出 照样溢出 科学家 == 不正确 教学反思:
识字一:形声结合识汉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仑、轮”等16个会认字,会写“仑、仓”等8个生字,并学会运用。(2)进一步认识形声结合识汉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偏旁扩大识字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难点:大量识记同音字,近音字并能加以运用。【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等。【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例导入,复习形声字的特点 1.出示“咪、眯、迷、谜”,让学生读一读,再回忆一下,以前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2.“咪、眯、迷、谜”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字义跟形旁“口、目、辶、讠”有关;音节都是“mi”跟声旁“米”有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的汉字,部分是形声字,象前面那样,利用“形、声结合”的方法,我们将会更容易认识更多的汉字。齐读课题:《形声结合识汉字》。
三、引入游戏,趣味识字 1.闯关游戏。
①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②学生自读,同桌互读互听。2.闯关夺旗游戏。
①第一关:读准字音我能行。
a、出示带拼音的字,让学生快速拼读。(结合正音)b、出示词语,让学生当小老师领小组同学读。(结合正音)②第二关:记字我有巧办法。a、小组交流记字办法。(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些字,请与小组的同学交流)b、指名说出记字的巧办法。(让学生把识字的好办法告诉大家)如:你知道什么(轮)字是什么(车)旁吗?
d、结合前面学过的字词与书上的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轮,扩词为车轮、轮船、三轮车、齿轮、等词语,理解词意。抢,扩词为抢夺、抢球、抢救等词语,理解词意。③把词语放到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如:句子一:海面上有一艘大轮船,船舱里装满了鱼。
句子二:同学们在讨论问题多激烈呀!
句子三:在抢夺红旗比赛中,第一小组获得第一。
你还能用其它的词语说句子吗?(让学生说一说)④第三关:寻找秘密大行动。
这些字包含很多秘密,你发现了吗?快来参加寻找秘密、争夺红旗大行动吧。(学生寻找秘密,说出秘密。)⑤第四关:巧排生字有理由。“仓”、“枪”、“苍”、“抢”“轮”、“仑”,这些字你准备怎么排列,说说为什么?
(学生可能有多种排列方式,有的以同音为排列依据,有的以同结构为排列依据,有的以同偏旁为排列依据。一定让学生自由地排,再让学生说理由)
四、观察检验,写好汉字。
1.出示田字格的生字:仑、轮、仓、苍、枪、抢。静态观察: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找出关键笔画。2.老师范写,提示容易误写的笔画、结构比例。(出示正确的些字姿势图)动态观察:看老师范写书空。(学生摆好写字姿势。)3.学生先描红后仿写,老师巡视。
体验观察: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部分。(学生配乐书写)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对比观察:欣赏、评议。板书设计: 识字一
形声结合识汉字 仑 轮 仓 苍 抢 枪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出示带有“仑”、“仓”的形声字及它们组成的词语,检查认读。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学习带“尧”字的形声字及儿歌。
二、根据自学提纲,自学生字,积累词语。
1.看一看,认一认,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伙伴互相说,指名说,老师相机出示学生所说的词语和有关的生字)2.做采花的游戏。
①每朵花都有它的名字,要叫出它的名字,才真正属于你,谁愿意来采? ②在每一朵花上贴本课所学的生字,然后请同学们来做采花的游戏 ③采完花后,在讲台前站好师:呀!你采的花真漂亮!能告诉同学,你采到的是什么花?如:出示生字烧,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花叫烧。”这朵花想让大家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开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这位同学,你是怎样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也可以叫别的同学说)
④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在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好。
⑤师范写生字,讲明在田字格的位置,笔顺,再指导书写,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最好,就请你对这个字笑一笑或对同桌夸一夸。⑥把你喜欢的词语摘采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三、展示交流,有情有趣读儿歌。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生字词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送一首儿歌给你们,使刚学过的生字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出示儿歌与挂图)1.生自读儿歌,同桌互读互听。2.指名朗读,结合正音、评价。3.指导有情趣的朗读。
4.熟读成诵,把儿歌背出来。5.想一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延伸拓展。1.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2.同学们自由组合学习伙伴,利用课余时间,合作列出同族字,试编识字歌。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写出带有指定声旁的字。
2.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之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3.仿例给人物的语言加提示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5、看图认真听故事、展开想象、编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加偏旁的方法,巩固汉字。
2、通过听、复述、想象、编写,培养听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读一读。
1、将字卡“工”,“良”贴在黑板上,教师:小小工字真奇妙,变换身体有绝招,你若不信别着急,看我把它变一变。(给“工”加“三点水”、“力字旁”;给“良”加三点水。
2、师生对口令(“工”字加三点水变呀变成江,其它字处理方法相同)
3、学生自己动手加一加,将“变”出来的新字填入书中。
4、小组合作,将自己填的字给同桌看。
5、拓展性练习,出示“青”“马”等字,让学生说说这几个字能加上哪些偏旁,变出哪些新字。
二、展示交流,读读比比
1、自己读一读这六组词语,读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2、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
3、想一想,你还能说几组这样的词。
4、(如:喜欢、欢喜、彩色、色彩、爱心、心爱)
三、检测反馈,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1、出示句子,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2、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3、出示句子:笋芽儿高声地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4、指名学生再读。
5、想一想哪一句更容易让人读出笋芽儿急切想出土的心情?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6、出示后面几句的练习,让学习小组合作读一读,讨论可以填上哪些合适的词语。
7、交流汇报。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读儿歌
1、请学生讲讲自己的愿望。
2、学生自由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流利、有感情。
3、指名读儿歌,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4、出示挂图,学生看图,说主图意。
6、老师领读儿歌。
7、齐读儿歌。
二、能说会道
1、创设情境导入。
2、引导学生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3、老师讲故事。
三、作业:把自己编的《聪明的小羊》讲给家长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包括下面一些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开始,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动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又促使学生对“除法”产生亲切感。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成两段。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第二段,被除数不超过36.
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12.第二段,被除数不超过36。这部分教材,突出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用乘法口诀求积的逆思考。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对解决问题的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编排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再编排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的资源。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
1、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认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动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注重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注重为学生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敢于发表自己对于数学问题的意见和想法。
(五)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课题:平均分
设计者 杨莹莹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探究例1
1、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二)、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2、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3、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3
方向与位置
第一时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2、借助辨认方向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教学重点:
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大家出去玩迷路过吗?如果迷路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学生1:可以找人问路;学生二:可以记住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根据它们找到路
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那其实只要大家学会了辨认方向是不是就能找到路了!那这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东西南北”一起来辨认方向。(板书题)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情境图,看看图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谁能给大家来描述一下。
学生:老师在操场上给同学们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
师: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大家辨认方向对吗?
师:那同学们,你们也想到操场上去认一认方向吗?
(组织学生去操场)
师:同学们看太阳升起来的方向,那是哪个方向呢?
学生:东方
师:对,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那你们能指一指东方吗?(老师和同学一起指向东方)
师:同学们真棒,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规律这么快就辨认出了东方。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东面还有些什么呢?
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嗯,同学的观察力真敏锐,这么快就把我们操场东面的事物都观察出来了。那大家知道除了东还有哪些方向吗?
学生: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还有西方
学生:大雁冬天的时候要飞向南方,春天飞回北方。还有南方和北方。
师:大家知道了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那其他几个方向怎么找呢
学生纷纷回答
师:老师告诉大家一首儿歌,帮助大家找一找其他三个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做游戏找方向。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左右的位置发生变化,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师:对,没错,一共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那请同学们再分别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西面、南面和北面都有些什么呢,然后在教材附页1的图上记下来并标明方向。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并记录)
组织学生回教室
师:现在我们把各组的活动成功展示出来。
师:请你们观察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学生:记录的事物是相同的,但三张记录纸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他们画出来的图也不一样。
师:这名同学说的很好。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绘制地图时,有的上边是东,有的上边是西,有的上边是南,有的上边是北,行吗?
学生:不行,这样人们看地图就乱了。
师:生活我们对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做了规定,可以概括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师:你们现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规定绘制地图了吗?请把你刚才在
操场上观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图,在书上第1页填一填。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师:大家会辨认方向了吗?(学生齐喊会)那我们就一起来实际操作下。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做
第二题,小组同学互相我说你做
第三题,自己做,指名回答
第四题作为家庭作业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第二时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运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具: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资助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说一说上节我们学过哪些方向?
学生回答
师:上节我们学过的两个辨认方向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用这两种方法辨别一下方向。
(指名活动)
二、新
师:这节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方向与位置的其他知识,辨认方向。
(板书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图,分别看一看体育馆在学校的__面,商场在学校的__面,医院在学校的__面,邮局在学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师: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学生:北面
师:刚才说了体育馆在学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时候该怎么区分一下呢?其实只用东南西北来描述方向是不够的,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来描述方向。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出示方向板
找出八个方向点,将北方向给出,让学生写出剩下的七个方向。
再次给出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分别说出剩余的四个建筑物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通过例题讲解确定观测点,让学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对性,确定方向时,首先要找准以谁为观测点,再根据观测点判断方向。
师:现在以自己为观测点,找一找自己的东西南北都是谁,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三、巩固提高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回答
第二题,第三题学生做,指名汇报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后作业
下后自己制作一个方向板到操场上看一看,记录校园各个方向有什么,下找同学汇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4
第三课时 认识几百几十几
教学内容:课本第16--18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7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读法,写法,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几百几十的数,能正确口算整百数加减整十数掌握几百几十几数的读、写法,能熟练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计算。教法:自主探究,引导 学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计数器、方块图、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1)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2)一十一十地数,从830数到1000。
2.根据计数器上的拔珠,写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480
620
790
910 3.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千以内的数。(出示课题.)
二、学习认识几百几十几
I.出示例题方块图。(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自学要求:掌握几百几十几的读法,写法 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小老师借助计数器,讲解 四百五十三的组成训练:
1、四百五十三应怎样写呢?(学生交流想法)
2.练习:根据所拨的算珠,写出这个数,并说说它的组成。
3.教学试一试。
(1)在计数器上拨出597,请学生说说597的组成。
(2)一个一个地数,从五百九十七数到六百一十二。
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第7题
四、全课总结:读写一个多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9题
第四课时 认数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练习二第1--9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干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干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千以内的数的组成练习
1.数数。
(1)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十数到一百。提问:一百里有几个十?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提问:一千里面有几个百?(2)一十一十地数,从二百六十数到三百二十。一个一个地数,从四百八十七数到五百一十三。
2,完成练习二第1题、第2题。
三.干以内的数的读写练习
1.说说千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完成练习二第3题。(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进一步加深对干以内数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自学要求:更好地掌握干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1)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一个人摆数,另一个人读,然后交换练习。
(2)指名说说读一个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3.读下面各数,说说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303
330 提问:“3”在百位上读作什么?“3’’在十位上读作什么?“3”在个位上呢?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一个数的中间有。怎么读?一个数的末尾有。又应怎样读呢? 5.完成练习二第5题。(课件出示)(1)学生练习。(2)交流反馈:自己在找接近600的数时的想法。
指出:题中的“接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简单计算的练习
1.口算。200+30 400+90 70+900 230-200 490-90 970-900口算后,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二第6题。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布置:练习二第6、7、8、9题。比较大小
第一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比一比它们的大小。67和57 23和32 9和10 2.说说下面各数分别是几位数以及它们的组成。436 288 52 1000 998 3.揭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
自学要求: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1)出示例题图,请学生完整说说图意。(2)提问:你认为哪种树比较多?(3)提问;你认为这两个数谁大?为什么? 小老师教:教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学会了怎样比较了吗? 五:课后布置:练习三的第1—9题
第二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进行估计,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1.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323 769 561 936 2.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207 〇 307 657 〇 269 900 〇 1000 3.请学生们说说:你觉得如果遇到以上类似的情况,要如何比较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三个杯子,教师参照书中的图片,分别在杯中放入一些黄豆。
介绍:左边第一个杯里大约有200粒黄豆。(板书:大约)”大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提问;你能猜出另外两个杯里大约各有多少粒黄豆吗?(2)指名请学生们各抒己见,并同时说说自己估计的根据、理由。(第二杯大约有400粒,第三杯大约有800粒。)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出示情境图,使学生明白题意。提问:红红说的“我的书比你的少很多”,指的是比多少少很多? 比630少很多是什么意思?(2)请学生们在合适的一栏内打勾。指名说说选择“220页”的理由。3.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交流。
四、全课总结(略)
五、课后布置:完成“复习'第1—7题
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认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复习第1—7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读、写与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和整百 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时,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揭示并出示课题
这时间,我们认识了千以内的数,学会了怎样去读、写它们,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出示课题。)
二、千以数的认、读、写的复习自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
自学要求: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完成教材23页的第1—5题 自学方法:独立完成 合作交流
训练: 1.读一读下面各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276 720 702(1)学生口答。
(2)提问:它们都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这3个数中都有2和7,但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3)请学生们说一说,应怎样读一个千以内的数? 2.写出下面各数。
五百六十二写作()一千写作()四百六十写作()七百零三写作()
三、复习简单的计算
自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
自学要求:准确计算千以内数的加减法,完成教材25页的第6题 自学方法:独立完成 合作交流
训练:I.口算下面各题。(1)300+200 600-400 1000-200(2)400+20 670-70 620-600
四、全课总结:请学生说说如何读、写一个千以内的数,特别是如果遇到中间或末尾有0该如何读写。
第二课时 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复习第8—14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估计,使学生们能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提高学生们的数感水平。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复习1. 完成复习第9题。
自学目标: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自学要求:完成教材第8、9题 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 1.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在()里填上>、<或。924()810 l000()56()875
三、练习
完成教材第10—14题
第四篇:二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意,学习杨时尊师好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再读课题。
三、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1、听录音。2、学习词语。(1)读生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3)给“杨、容”组词。(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
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根据自学提纲,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评点,要求学生读得好。指名学生背诵。
2、巩固练习,检测反馈(1)杨时要求学生说一句话。
(2)杨时是宋朝()大学问家。要求用上既??又?? 3、齐读第二至五小节。
4、指名学生分别读2-5小节。5、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2)“门”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立雪。
(2)要求把“程门立雪”的意思说具体。程门(谁)和(谁)立雪(),(),()。(3)学生自由说。“程门立雪”指的是()。
(4)指名说“程门立雪”指的是什么?(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用上“为了??”该怎么说?
(6)在上面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的大学问家”怎么说? 7、读、背末一小节,完成练习。(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教师评议)(2)教师示范读最后一小节。(3)学生齐读这一小节。
老师问了三位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久久没有说话”是程老师一直没有说话;另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没有话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说哪一种说法对?(4)练习:
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激动地说:“()。” a、学生自由说后写下来。b、指名学生说上面的话。(5)用“心疼”说一句话。
二、小结。
三、作业。
板书 :
5、程门立雪 冒鹅毛大雪 请教 好学尊师
默地、静静地 等 教学反思:
6、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根据自学提纲,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展示交流。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双姿。板书:
6、曹冲称象
官员 曹冲(聪明)
造大秤、宰(曹冲秤象图)直摇头 曹操 点点头
教学反思:
7、岩石书 学习目标
1.会认读“叔”等11个生字,会写“册”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重难点关键: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
一、导语激趣,初读感知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岩石书)
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根据自学提纲,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2.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叔叔 趴在 岩石 一册书 化石 但是
昆虫 煤炭 铁矿石 富饶 好像 一座 一层 b.去掉拼音读词语。3.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
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读一读)4.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
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巩固生字。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3.感知内容。
a.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什么?
b.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质疑问难
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从要写的字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2.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如:“趴”“铁”都是左窄右宽;“刨”左宽右窄;“埋”“刨”左短右长)
3.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临摹。教学反思: 第 二 课时
一、朗读感悟
1.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读好对话。2.读读说说。
川川向叔叔问了哪些问题? 叔叔是怎么说的?
叔叔说的话你懂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二、说话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师生角色对话。师:这岩石怎么会像一本书呢?
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这本书上有文字吗? 生:有??
师:这本书上有图画吗? 生:??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
师: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生:??
师:你喜欢读这本书吗?为什么? 生:??
三、总结谈话 1.回读全文。
2.读课文结句:说一说,川川听了叔叔的话为什么这么高兴?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巩固识字,检测反馈 1.分组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让学生观察上节课没写的六个字。说说哪个字难写,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什么。3.老师重点指导、范写“像”“叔”“册”三个字。4.学生临摹,老师注意提示写字姿势。
5.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填一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正。
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完成词语花篮。板书:
7、岩石书 哪里有书? 岩石就是书
有图画吗? 树叶、贝壳、小鱼(化石图片)写着什么? 大陆 大海 高山
有什么用? 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教学反思:
8、自己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4、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杯子、金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了吗?你是怎样做的?
2、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就是伊伦娜,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伊伦娜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和生字宝宝打招呼: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边和字宝宝招手,边叫它们的“名字”。
2、交流识字方法。
3、做“捉迷藏”的巩固生字游戏。仔细观察贴有生字卡片的小黑板,看准哪个生字宝宝藏起来了,迅速在自己面前的字卡中找到它,将卡片举起来,大声说出它的“名称”。
4、指导书写。
5、积累词语。(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画下来,读一读)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二、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1、谁能告诉大家,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出示科学家的问题学生齐读)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
3、组成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
(1)小朋友的回答是怎么样的?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一个同学冰,金鱼把水喝到肚子里,另一个说,金鱼把水夹在磷片里面,他们的说法都不合理。(2)伊伦娜也觉得她们说得都不对,她又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 a、读一读妈妈的话:“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你读懂妈妈的话了吗?妈妈给我们大家提了什么建议?
b、伊伦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3)自由读课文结尾科学家说的话,想想这位科学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了吗?
(不应该认为科学家的话都是正确的。当我们有所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伦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读一读
1、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你既然都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 你既然都不明白,就应该自己去试一试。
2、比一比,每组句子的意思相同吗?该用什么语气朗读?
五、作业: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板书:
8、自己试一试 不会溢出 照样溢出 科学家 == 不正确 教学反思:
识字一:形声结合识汉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仑、轮”等16个会认字,会写“仑、仓”等8个生字,并学会运用。(2)进一步认识形声结合识汉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偏旁扩大识字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难点:大量识记同音字,近音字并能加以运用。【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等。【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例导入,复习形声字的特点 1.出示“咪、眯、迷、谜”,让学生读一读,再回忆一下,以前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2.“咪、眯、迷、谜”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字义跟形旁“口、目、辶、讠”有关;音节都是“mi”跟声旁“米”有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的汉字,部分是形声字,象前面那样,利用“形、声结合”的方法,我们将会更容易认识更多的汉字。齐读课题:《形声结合识汉字》。
三、引入游戏,趣味识字 1.闯关游戏。
①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②学生自读,同桌互读互听。2.闯关夺旗游戏。
①第一关:读准字音我能行。
a、出示带拼音的字,让学生快速拼读。(结合正音)b、出示词语,让学生当小老师领小组同学读。(结合正音)②第二关:记字我有巧办法。a、小组交流记字办法。(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些字,请与小组的同学交流)b、指名说出记字的巧办法。(让学生把识字的好办法告诉大家)如:你知道什么(轮)字是什么(车)旁吗?
d、结合前面学过的字词与书上的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轮,扩词为车轮、轮船、三轮车、齿轮、等词语,理解词意。抢,扩词为抢夺、抢球、抢救等词语,理解词意。③把词语放到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如:句子一:海面上有一艘大轮船,船舱里装满了鱼。
句子二:同学们在讨论问题多激烈呀!
句子三:在抢夺红旗比赛中,第一小组获得第一。
你还能用其它的词语说句子吗?(让学生说一说)④第三关:寻找秘密大行动。
这些字包含很多秘密,你发现了吗?快来参加寻找秘密、争夺红旗大行动吧。(学生寻找秘密,说出秘密。)⑤第四关:巧排生字有理由。“仓”、“枪”、“苍”、“抢”“轮”、“仑”,这些字你准备怎么排列,说说为什么?
(学生可能有多种排列方式,有的以同音为排列依据,有的以同结构为排列依据,有的以同偏旁为排列依据。一定让学生自由地排,再让学生说理由)
四、观察检验,写好汉字。
1.出示田字格的生字:仑、轮、仓、苍、枪、抢。静态观察: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找出关键笔画。2.老师范写,提示容易误写的笔画、结构比例。(出示正确的些字姿势图)动态观察:看老师范写书空。(学生摆好写字姿势。)3.学生先描红后仿写,老师巡视。
体验观察: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部分。(学生配乐书写)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对比观察:欣赏、评议。板书设计: 识字一
形声结合识汉字 仑 轮 仓 苍 抢 枪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出示带有“仑”、“仓”的形声字及它们组成的词语,检查认读。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学习带“尧”字的形声字及儿歌。
二、根据自学提纲,自学生字,积累词语。
1.看一看,认一认,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伙伴互相说,指名说,老师相机出示学生所说的词语和有关的生字)2.做采花的游戏。
①每朵花都有它的名字,要叫出它的名字,才真正属于你,谁愿意来采? ②在每一朵花上贴本课所学的生字,然后请同学们来做采花的游戏 ③采完花后,在讲台前站好师:呀!你采的花真漂亮!能告诉同学,你采到的是什么花?如:出示生字烧,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花叫烧。”这朵花想让大家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开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这位同学,你是怎样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也可以叫别的同学说)
④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在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好。
⑤师范写生字,讲明在田字格的位置,笔顺,再指导书写,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最好,就请你对这个字笑一笑或对同桌夸一夸。⑥把你喜欢的词语摘采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三、展示交流,有情有趣读儿歌。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生字词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送一首儿歌给你们,使刚学过的生字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出示儿歌与挂图)1.生自读儿歌,同桌互读互听。2.指名朗读,结合正音、评价。3.指导有情趣的朗读。
4.熟读成诵,把儿歌背出来。5.想一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延伸拓展。1.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2.同学们自由组合学习伙伴,利用课余时间,合作列出同族字,试编识字歌。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写出带有指定声旁的字。
2.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之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3.仿例给人物的语言加提示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5、看图认真听故事、展开想象、编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加偏旁的方法,巩固汉字。
2、通过听、复述、想象、编写,培养听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读一读。
1、将字卡“工”,“良”贴在黑板上,教师:小小工字真奇妙,变换身体有绝招,你若不信别着急,看我把它变一变。(给“工”加“三点水”、“力字旁”;给“良”加三点水。
2、师生对口令(“工”字加三点水变呀变成江,其它字处理方法相同)
3、学生自己动手加一加,将“变”出来的新字填入书中。
4、小组合作,将自己填的字给同桌看。
5、拓展性练习,出示“青”“马”等字,让学生说说这几个字能加上哪些偏旁,变出哪些新字。
二、展示交流,读读比比
1、自己读一读这六组词语,读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2、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
3、想一想,你还能说几组这样的词。
4、(如:喜欢、欢喜、彩色、色彩、爱心、心爱)
三、检测反馈,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1、出示句子,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2、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3、出示句子:笋芽儿高声地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4、指名学生再读。
5、想一想哪一句更容易让人读出笋芽儿急切想出土的心情?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6、出示后面几句的练习,让学习小组合作读一读,讨论可以填上哪些合适的词语。
7、交流汇报。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读儿歌
1、请学生讲讲自己的愿望。
2、学生自由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流利、有感情。
3、指名读儿歌,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4、出示挂图,学生看图,说主图意。
6、老师领读儿歌。
7、齐读儿歌。
二、能说会道
1、创设情境导入。
2、引导学生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3、老师讲故事。
三、作业:把自己编的《聪明的小羊》讲给家长听。
二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包括下面一些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开始,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动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又促使学生对“除法”产生亲切感。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成两段。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第二段,被除数不超过36.
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12.第二段,被除数不超过36。这部分教材,突出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用乘法口诀求积的逆思考。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对解决问题的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编排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再编排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的资源。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
1、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认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动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注重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注重为学生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敢于发表自己对于数学问题的意见和想法。
(五)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课题:平均分
设计者 杨莹莹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探究例1
1、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二)、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2、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3、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二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4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长,知道1厘米=10毫米。
2.让学生通过整理,对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
3.结合实践活动,渗透长度单位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硬币、学生直尺、身份证、彩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媒体展示:美丽的七色彩虹。
教师:多美的七色彩虹呀!在各小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样漂亮的七彩纸条,请各小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长度有多少厘米,并作记录。
学生汇报后,发现紫色彩条的长度有争议。
教师: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有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索新知识
1.观察直尺,看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1)看一看,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2)找一找,直尺上有哪些长度单位,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教师媒体展示——毫米。强调: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3)指一指:用笔头指一指1毫米,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要求学生多指几处)
(4)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1毫米。
(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数的是从几厘米到几厘米,中间有多少小格)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分析、概括出1厘米=10毫米。
练习:2厘米=( )毫米8厘米=( )毫米( )厘米=50毫米60毫米=( )厘米
(5)介绍字母表示毫米。
提问: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指出:国际上规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写成1 mm,那么1厘米=10毫米可以写成1 cm=10 mm。(板书写出)
尝试:你能用字母表示2毫米、3毫米、7毫米、10毫米、43毫米吗?
学生独立尝试,全班展示。
2.实践活动,感受1毫米的长度
(1)猜一猜,桌上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量一量,身份证的厚度究竟是不是1毫米?
(3)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教师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身份证,然后抽出身份证,指出两指间的缝隙就是1毫米。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体验1毫米的长度。
(4)说一说:桌上还有什么东西的厚度是1毫米?
(5)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
3.实际操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
(1)认一认,媒体出示练习十三中第2题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认一认是多少毫米。
(2)尝试量一量。
①媒体显示两种量曲别针的测量方法,哪种正确?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②尝试量紫色彩带的实际长度和量数学课本的厚度。
③开放测量,找合作伙伴一起,对周围物体作随意测量,看是多少毫米。
4.探究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议一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整理。
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通过整理,引导学生探究:除km和m间的进率是1000以外,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二、用新知,解决问题
1.做教科书第26页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入括号中。
2.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教师提醒学生用mm为长度单位,引导学生认识其测量误差。
3.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先估计100张纸的厚度,再实际量一量,并做好记录。
4.铅笔的长可能是几厘米?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应用了哪些方法探究毫米的有关问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7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5.拓展雷锋关爱他人的事迹,并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同学分享。
6.学习关爱他人的俗语。
7.争当小小雷锋,学习雷锋精神,初步形成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7个词语。
2.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进雷峰
1.视频播放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雷锋叔叔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做了许多好事。今天,我们就跟随课文的脚步,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感受雷锋精神。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字。
3.指导朗读课题,读出呼唤的口吻。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字音读准确。
2.朗读重点生词,交流识字方法。
三、任务一:合作朗读,有问有答
1.自由读诗歌,说一说:“我们”都去了哪里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预设1: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预设2: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3.指导朗读1、3小节,读好问句。
两句你在哪里,体现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语气上扬,语调延长。
4.引导学生关注2、4小节分别是对1、3小节的回答,发现课文有问有答的特点。同桌合作朗读课文,读出问答语气。
5.朗读展示:女生读1、3小节,男生读2、4小节,齐读第5小节。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通过小游戏复习本课生字,检查学生认读。
2、指导书写生字“冒、留、弯、背”。
(1)引导学生观察四个生字共同的结构特点,上宽下窄。
(2)教师强调易错点,范写难点,学生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教师介绍雷锋日记,雷锋叔叔一生做过许多好事,人们从他生前的日记中读到了许多尘封已久的感人画面,我们学习的这首小诗,就记录了其中的两件,今天,我们一起去到雷锋叔叔献出爱心的现场,分享这份感动吧。
二、任务二: 轻声读第2小节,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1.预设一:我看到了雷锋叔叔抱着迷路的`孩子。
师:雷锋叔叔怎样抱着迷路的孩子?
生:温柔的、紧紧地......
师:天上下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肯定会怕孩子淋着雨,他会
生:帮孩子挡雨......
预设二:我看到了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
师:你淋过雨吗?猜猜雷锋叔叔在细雨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感到很冷、衣服都被淋湿了、被雨水模糊了视线看不清路......
预设三:我看到了泥泞路上的脚窝。
师:泥泞的路是什么样子的?
生:下雨的时候,路上都是泥。
师:是啊,前面写了,正下着蒙蒙的细雨,我们就能猜出,泥泞的路就是这样的路(出示图片)好走吗?
师:雷锋叔叔走在这样的路上,怀里还抱着孩子,很艰难,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雷锋叔叔的脚上占满了泥 ,裤子也湿了......
2.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画面。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3.结合自己想象的画面,朗读1、2小节,教师指导。
三、任务三:小组合作读第4小节,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1.小组合作讨论想象的画面。
2.小组派代表汇报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理解:年迈、荆棘等词语的意思。
四、总结升华,赞颂雷锋
1.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对雷锋叔叔的敬爱,对雷锋事迹的感动之情。
2.说一说:你从雷锋叔叔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昨、暖、温、洒”
1.引导学生观察四个生字共同的结构特点,左窄右宽。
2.教师强调易错点,范写难点,学生描红练写。
六、作业布置:课下找一找雷锋叔叔的其他事迹,下节课开展雷锋故事分享会,讲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一、雷锋故事分享会
1.小组内分享课外雷锋故事。
2.小组代表讲一讲课下收集的雷锋故事。
3.教师拓展雷锋日记,感受雷锋精神
二、日积月累:有关于关爱的谚语(语文园地二)
1、学生自主朗读。
2、讨论分享谚语的含义。
三、小小雷锋我来当
号召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帮助他人,关爱同学,为学校做出奉献,争当校园的螺丝钉,大家相互监督,单元结束后评选出“小小雷锋”。
四、任务二:千人糕,千人爱
(一)活动框架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等9个字,会写“也许、桌子”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插图和重点词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读句子,能发现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4.理解千人糕的甜来自于千人的爱,联系生活,明白日常吃穿住行都包含着许许多多劳动人民倾注的汗水和热爱。
5.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认识更多职业,能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会选择词语说句子。
6.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激发对教师职业的了解和爱。
7.知道无论做什么工作,每一份职业都能为社会做出充满爱的奉献,贡献自己的力量。
8.结合本单元所学所感,说说自己长大以后想要做什么,怎样为社会献出爱。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等9个字,会写“也许、桌子”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插图和重点词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结合本单元所学所感,说说自己长大以后想要做什么,怎样为社会献出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识记生字
1.讨论生活中吃过的糕点,导入新课千人糕,千人糕的原材料是大米磨成的粉和糖,引导学生发现“糕、粉、糖”都是米字旁,糖又是甘蔗甜菜汁熬成的,形声字识记“蔗、菜、熬”。
2.买千人糕、销售千人糕,在情境中理解词语意思。
3.朗读带有“特别、才能、经过”的句子,发现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区分“吗”和“嘛”。
4.认读多音字“的”。
5.朗读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6.识字游戏。
二、任务一: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展示过程中指导朗读,注意说话的语气。思考:为什么叫千人糕?
三、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任务二:默读第6-9自然段,借助课文插图,画出千人糕制作需要那些劳动?
任务三: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感受千人糕的甜来自于千人的爱。
任务四: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明白日常吃穿住行都包含着许许多多劳动人民倾注的汗水和热爱。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朗读职业名称,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准确!
2.讨论:不同职业能为社会带来怎样的奉献和爱。讨论不同职业对社会的奉献。
二、阅读:一株紫丁香
1.在老师的窗前,同学们栽了一株紫丁香,它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完之后,你会发现什么,能感受到什么?
2.感受师生之间的关爱,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
二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
方向与位置
第一时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2、借助辨认方向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教学重点:
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大家出去玩迷路过吗?如果迷路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学生1:可以找人问路;学生二:可以记住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根据它们找到路
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那其实只要大家学会了辨认方向是不是就能找到路了!那这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东西南北”一起来辨认方向。(板书题)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情境图,看看图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谁能给大家来描述一下。
学生:老师在操场上给同学们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
师: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大家辨认方向对吗?
师:那同学们,你们也想到操场上去认一认方向吗?
(组织学生去操场)
师:同学们看太阳升起来的方向,那是哪个方向呢?
学生:东方
师:对,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那你们能指一指东方吗?(老师和同学一起指向东方)
师:同学们真棒,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规律这么快就辨认出了东方。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东面还有些什么呢?
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嗯,同学的观察力真敏锐,这么快就把我们操场东面的事物都观察出来了。那大家知道除了东还有哪些方向吗?
学生: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还有西方
学生:大雁冬天的时候要飞向南方,春天飞回北方。还有南方和北方。
师:大家知道了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那其他几个方向怎么找呢
学生纷纷回答
师:老师告诉大家一首儿歌,帮助大家找一找其他三个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做游戏找方向。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左右的位置发生变化,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师:对,没错,一共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那请同学们再分别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西面、南面和北面都有些什么呢,然后在教材附页1的图上记下来并标明方向。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并记录)
组织学生回教室
师:现在我们把各组的活动成功展示出来。
师:请你们观察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学生:记录的事物是相同的,但三张记录纸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他们画出来的图也不一样。
师:这名同学说的很好。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绘制地图时,有的上边是东,有的上边是西,有的上边是南,有的上边是北,行吗?
学生:不行,这样人们看地图就乱了。
师:生活我们对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做了规定,可以概括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师:你们现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规定绘制地图了吗?请把你刚才在
操场上观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图,在书上第1页填一填。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师:大家会辨认方向了吗?(学生齐喊会)那我们就一起来实际操作下。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做
第二题,小组同学互相我说你做
第三题,自己做,指名回答
第四题作为家庭作业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第二时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运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具: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资助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说一说上节我们学过哪些方向?
学生回答
师:上节我们学过的两个辨认方向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用这两种方法辨别一下方向。
(指名活动)
二、新
师:这节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方向与位置的其他知识,辨认方向。
(板书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图,分别看一看体育馆在学校的__面,商场在学校的__面,医院在学校的__面,邮局在学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师: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学生:北面
师:刚才说了体育馆在学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时候该怎么区分一下呢?其实只用东南西北来描述方向是不够的,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来描述方向。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出示方向板
找出八个方向点,将北方向给出,让学生写出剩下的七个方向。
再次给出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分别说出剩余的四个建筑物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通过例题讲解确定观测点,让学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对性,确定方向时,首先要找准以谁为观测点,再根据观测点判断方向。
师:现在以自己为观测点,找一找自己的东西南北都是谁,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三、巩固提高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回答
第二题,第三题学生做,指名汇报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后作业
下后自己制作一个方向板到操场上看一看,记录校园各个方向有什么,下找同学汇报。
二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唐朝著名画家戴嵩为好友作画,当所有的人都在夸赞这幅画的时候,一个牧童却勇敢地指出了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
这节课是课文的第二课时,结合课标对第一学段的具体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以下几点上:第一,通过读书帮助学生理解“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通过体会戴嵩的画技高超和感受围观的人对他的夸赞来体会“著名”的含义;第二,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寻找近义词、结合上下文、结合画面等方法来落实。整节课的环节设计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为基础,鼓励学生质疑、自读自悟、读悟结合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词,读准字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运用语言。
4、感受戴嵩谦虚和牧童勇敢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准备
课件、斗牛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大家一起来欣赏,这就是有名的《斗牛图》,这幅绝世佳作现在就珍藏在中国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的一位主人公画的,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请你叫出他的名字,这幅《斗牛图》和课文中的那幅《斗牛图》一样吗?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画家和牧童》,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自由轻声读课文,复习课文中的生字,并了解复习课文大意。
(1)课件出示词语、生字,指名朗读。
(2)开火车读词语。
(3)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三)再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师:同学们将课文读的真准确,相信大家对文中的主人公戴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著名?
生:出名、有名
师:同学们真聪明,用意思相近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这一自然段除了直接说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呢?
生:交流第一自然段描写戴嵩著名的句子。
生:齐读第一段
2.学习戴嵩作画的句子
师:说戴嵩著名,相信他画的画一定非常好,文中有一个写他作画的句子,(课件出)快来读一读
(1)生齐读这一句
(2)请你好好地读一读这个句子,感受他的画技高超
(3)指名读,说说你的感受
(4)这个句子中有两个不好理解的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你知道意思吗?指名说
师:这两个词语是国画的绘画技巧,是两种不同的绘画方法,我们来欣赏一幅图片,请你上台指一指,哪里用了浓墨涂抹的`方法,哪里用了轻笔细描的方法?
生上台指示
师:现在你明白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吗?是呀,有时我们借助生动的画面就能体会出词语的意思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吧
(5)读句子
师:戴嵩就是这样寥寥数笔画出了一幅《斗牛图》,快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感受他的画技高超
生:齐读
师:从描写戴嵩作画的句子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6)回读第一自然段
师:是呀,戴嵩画技高超,画出的画精美绝伦,所以课文第一段中才说——“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带着你的体会齐读第一段.
书写指导
有一个难读的词语“浓墨涂抹”(出词卡,生齐读),词语中有一个需要写的字:“抹”,这是一个带有提手旁的字,请你认真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指名说
师板书范写,强调字型注意事项,生书空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一个实投出示,点评,再次练写,实投展示
还有两个带提手旁的字,大屏幕出示,齐读,相信你一定能在刚才的基础上将这两个字写的正确又美观先认真观察,再来写写完就用端正的坐姿告诉大家,实投展示(强调写字姿势)
3.学习夸赞的句子
(1)读
师: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快读读商人和教书先生是怎样称赞他的
指名读
师引读:商人看到戴嵩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出一幅精美绝伦的画作,他禁不住由衷的赞叹道:
他的画技多么高超,仅仅是一会儿时间,就把牛画得像真的一样,多了不起呀!教书先生看了发自内心地夸赞(指名读)
自由读
师:真是神来之笔呀!快来看看这幅传世之作吧,如果你就是商人和教书先生,你会怎样由衷地赞美他呢?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自由练习读一读生自由练读句子
指名展示读
看到如此精美的画作,你情不自禁地夸赞道——指名读
戴嵩画的又快又好,围观的人都忍不住纷纷夸赞,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带着你的感受读——指名读
他的画技多么高超啊,就像是用神笔在描绘,画出的牛都像活了一样,请你再来发自内心地赞美他吧——指名读
齐读
(2)比
孩子们,你在刚才读这三个句子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哪几个词的意思很相近?
指名说(夸赞、称赞、赞扬)
你还知道其他和它们意思相近的词语吗?指名说,师板书齐读词语
小结:作者用词多么巧妙呀,表达一个意思却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语,避免了重复,而且作者用的词语多么的恰当呀我们在今后的说话和写话中也要向作者学习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三个句子,体会体会吧生齐读
(3)说
如果此时你也是围观的人,看到戴嵩精美绝伦的画作,你会如何来夸赞他呢?想一想,自己试着先说一说
指名说,相机点评
刚才同学们说的真好,如果你能试着用上这样的句子,并且可以学着书中商人和教书先生夸赞的句子来说一说就更好了
指名说,点评
同学们真会学习!如果你能在刚才所说的句子的基础上再用上这些词语,你的语言就会更加形象和生动了先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师领读词语,生跟读
想一想,先和同桌说一说,学生思考后指名说句子评价
小结:真棒!积累的词语如果能恰当的用在表达中,我们的说话、写话就会更加生动了
就是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都在夸赞,就叫做“纷纷夸赞”,在读书的基础上,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就理解了“纷纷”这个词语的意思请你带着此时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吧
生齐读
戴嵩的画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大家都喜欢他的画,怪不得有人还要花大价钱购买呢!可见他是一位多么著名的画家呀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吧,齐读.
师:咦,同学们,围观的人只有
商人和教书先生吗?(不是)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夸赞大画家的画呢?理解纷纷夸赞。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夸赞大画家的画,可是,却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是谁呢?(看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师:谁还来大点声喊一喊?(生读)
师:大家也来扮演小牧童大声喊一喊吧!听了小牧童这炸雷一样的喊声,围观的人都怎么样了?为什么大家都呆住了?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想什么?
4、师:面对小牧童的批评,戴嵩是怎样的态度呢?到底是大画家画错了,还是小牧童说错了?我们读一读5、6自然段就知道了。
指名读读戴嵩的表现。
和蔼是什么意思?那咱们再来读读这一句。
师:从戴嵩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虚心
师:那到底什么地方画错了呢?现在我就是戴嵩,谁来给我讲明白了。(指名对照图讲)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咱们一起读一读小牧童的话吧!
师:你们认为牧童说的对还是不对?为什么?
师:面对著名的画家,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小牧童指出了他的错误,你觉得这个小牧童怎么样?板书:勇敢
师:是啊,当我们发现了别人的错误时,就应该勇敢的指出来。
戴嵩听了牧童的话,有什么感受?
(评点:这一部分是师生、生生、及文本对话的重要环节,对话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教师对文本细读后会抛出怎样的话题。温老师以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表演中浮现画面,深入感悟人物语言的刻画,进而感受人物品质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读读议议中树立起画师与牧童的人物形象。
四、拓展升华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课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吗?
2、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不论是大画家的虚心,还是小牧童的勇敢都很了不起,都值得我们学习。那你觉得老师刚开始这样一大一小写课题还合适吗?(集体改课题)
3、齐读课题
(评点:学生语文能力过关的主要标志是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对人物评说,这是对文本理解的深化与概括,也是对学生言语表达的一次训练。)
(总评:1、写文章讲究前后照应,课堂教学也要前后照应,让学生在心中画上一个圆满的圆。本课的教学教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画出心中的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以 “想想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过程中感悟课文内容,最后让学生发表对老师书写课题的评议,又引导学生紧扣课文内容,训练语文表达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将语言和思维表达训练落到实处。整个教学走了一个来回,把小画家的品质和画家的人格深深地铭记在心中。
(六)小结
这节课通过读书,我们认识了著名的画家(出示词卡)——戴嵩,我们再来齐读一次课题吧,生齐读文中的小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戴嵩和牧童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板书设计:
21 画家和牧童
谦虚 勇敢
二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7
第三课时 认识几百几十几
教学内容:课本第16--18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7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读法,写法,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几百几十的数,能正确口算整百数加减整十数掌握几百几十几数的读、写法,能熟练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计算。教法:自主探究,引导 学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计数器、方块图、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1)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2)一十一十地数,从830数到1000。
2.根据计数器上的拔珠,写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480
620
790
910 3.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千以内的数。(出示课题.)
二、学习认识几百几十几
I.出示例题方块图。(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自学要求:掌握几百几十几的读法,写法 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小老师借助计数器,讲解 四百五十三的组成训练:
1、四百五十三应怎样写呢?(学生交流想法)
2.练习:根据所拨的算珠,写出这个数,并说说它的组成。
3.教学试一试。
(1)在计数器上拨出597,请学生说说597的组成。
(2)一个一个地数,从五百九十七数到六百一十二。
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第7题
四、全课总结:读写一个多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9题
第四课时 认数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练习二第1--9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干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干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千以内的数的组成练习
1.数数。
(1)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十数到一百。提问:一百里有几个十?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提问:一千里面有几个百?(2)一十一十地数,从二百六十数到三百二十。一个一个地数,从四百八十七数到五百一十三。
2,完成练习二第1题、第2题。
三.干以内的数的读写练习
1.说说千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完成练习二第3题。(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进一步加深对干以内数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自学要求:更好地掌握干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1)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一个人摆数,另一个人读,然后交换练习。
(2)指名说说读一个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3.读下面各数,说说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303
330 提问:“3”在百位上读作什么?“3’’在十位上读作什么?“3”在个位上呢?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一个数的中间有。怎么读?一个数的末尾有。又应怎样读呢? 5.完成练习二第5题。(课件出示)(1)学生练习。(2)交流反馈:自己在找接近600的数时的想法。
指出:题中的“接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简单计算的练习
1.口算。200+30 400+90 70+900 230-200 490-90 970-900口算后,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二第6题。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布置:练习二第6、7、8、9题。比较大小
第一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比一比它们的大小。67和57 23和32 9和10 2.说说下面各数分别是几位数以及它们的组成。436 288 52 1000 998 3.揭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
自学要求: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1)出示例题图,请学生完整说说图意。(2)提问:你认为哪种树比较多?(3)提问;你认为这两个数谁大?为什么? 小老师教:教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学会了怎样比较了吗? 五:课后布置:练习三的第1—9题
第二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进行估计,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1.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323 769 561 936 2.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207 〇 307 657 〇 269 900 〇 1000 3.请学生们说说:你觉得如果遇到以上类似的情况,要如何比较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三个杯子,教师参照书中的图片,分别在杯中放入一些黄豆。
介绍:左边第一个杯里大约有200粒黄豆。(板书:大约)”大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提问;你能猜出另外两个杯里大约各有多少粒黄豆吗?(2)指名请学生们各抒己见,并同时说说自己估计的根据、理由。(第二杯大约有400粒,第三杯大约有800粒。)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出示情境图,使学生明白题意。提问:红红说的“我的书比你的少很多”,指的是比多少少很多? 比630少很多是什么意思?(2)请学生们在合适的一栏内打勾。指名说说选择“220页”的理由。3.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交流。
四、全课总结(略)
五、课后布置:完成“复习'第1—7题
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认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复习第1—7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读、写与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和整百 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时,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揭示并出示课题
这时间,我们认识了千以内的数,学会了怎样去读、写它们,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出示课题。)
二、千以数的认、读、写的复习自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
自学要求: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完成教材23页的第1—5题 自学方法:独立完成 合作交流
训练: 1.读一读下面各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276 720 702(1)学生口答。
(2)提问:它们都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这3个数中都有2和7,但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3)请学生们说一说,应怎样读一个千以内的数? 2.写出下面各数。
五百六十二写作()一千写作()四百六十写作()七百零三写作()
三、复习简单的计算
自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
自学要求:准确计算千以内数的加减法,完成教材25页的第6题 自学方法:独立完成 合作交流
训练:I.口算下面各题。(1)300+200 600-400 1000-200(2)400+20 670-70 620-600
四、全课总结:请学生说说如何读、写一个千以内的数,特别是如果遇到中间或末尾有0该如何读写。
第二课时 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复习第8—14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估计,使学生们能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提高学生们的数感水平。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复习1. 完成复习第9题。
自学目标: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自学要求:完成教材第8、9题 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 1.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在()里填上>、<或。924()810 l000()56()875
三、练习
完成教材第10—14题
第五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认识几百几十几
教学内容:课本第16--18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7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读法,写法,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几百几十的数,能正确口算整百数加减整十数掌握几百几十几数的读、写法,能熟练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计算。教法:自主探究,引导 学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计数器、方块图、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1)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2)一十一十地数,从830数到1000。
2.根据计数器上的拔珠,写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480
620
790
910 3.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千以内的数。(出示课题.)
二、学习认识几百几十几
I.出示例题方块图。(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自学要求:掌握几百几十几的读法,写法 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小老师借助计数器,讲解 四百五十三的组成训练:
1、四百五十三应怎样写呢?(学生交流想法)
2.练习:根据所拨的算珠,写出这个数,并说说它的组成。
3.教学试一试。
(1)在计数器上拨出597,请学生说说597的组成。
(2)一个一个地数,从五百九十七数到六百一十二。
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第7题
四、全课总结:读写一个多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9题
第四课时 认数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练习二第1--9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干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干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千以内的数的组成练习
1.数数。
(1)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十数到一百。提问:一百里有几个十?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提问:一千里面有几个百?(2)一十一十地数,从二百六十数到三百二十。一个一个地数,从四百八十七数到五百一十三。
2,完成练习二第1题、第2题。
三.干以内的数的读写练习
1.说说千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完成练习二第3题。(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进一步加深对干以内数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自学要求:更好地掌握干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1)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一个人摆数,另一个人读,然后交换练习。
(2)指名说说读一个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3.读下面各数,说说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303
330 提问:“3”在百位上读作什么?“3’’在十位上读作什么?“3”在个位上呢?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一个数的中间有。怎么读?一个数的末尾有。又应怎样读呢? 5.完成练习二第5题。(课件出示)(1)学生练习。(2)交流反馈:自己在找接近600的数时的想法。
指出:题中的“接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简单计算的练习
1.口算。200+30 400+90 70+900 230-200 490-90 970-900口算后,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二第6题。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布置:练习二第6、7、8、9题。比较大小
第一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比一比它们的大小。67和57 23和32 9和10 2.说说下面各数分别是几位数以及它们的组成。436 288 52 1000 998 3.揭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课件出示)
自学目标: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
自学要求: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1)出示例题图,请学生完整说说图意。(2)提问:你认为哪种树比较多?(3)提问;你认为这两个数谁大?为什么? 小老师教:教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学会了怎样比较了吗? 五:课后布置:练习三的第1—9题
第二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进行估计,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1.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323 769 561 936 2.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207 〇 307 657 〇 269 900 〇 1000 3.请学生们说说:你觉得如果遇到以上类似的情况,要如何比较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三个杯子,教师参照书中的图片,分别在杯中放入一些黄豆。
介绍:左边第一个杯里大约有200粒黄豆。(板书:大约)”大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提问;你能猜出另外两个杯里大约各有多少粒黄豆吗?(2)指名请学生们各抒己见,并同时说说自己估计的根据、理由。(第二杯大约有400粒,第三杯大约有800粒。)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出示情境图,使学生明白题意。提问:红红说的“我的书比你的少很多”,指的是比多少少很多? 比630少很多是什么意思?(2)请学生们在合适的一栏内打勾。指名说说选择“220页”的理由。3.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交流。
四、全课总结(略)
五、课后布置:完成“复习'第1—7题
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认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复习第1—7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读、写与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和整百 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时,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揭示并出示课题
这时间,我们认识了千以内的数,学会了怎样去读、写它们,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出示课题。)
二、千以数的认、读、写的复习自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
自学要求: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完成教材23页的第1—5题 自学方法:独立完成 合作交流
训练: 1.读一读下面各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276 720 702(1)学生口答。
(2)提问:它们都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这3个数中都有2和7,但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3)请学生们说一说,应怎样读一个千以内的数? 2.写出下面各数。
五百六十二写作()一千写作()四百六十写作()七百零三写作()
三、复习简单的计算
自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
自学要求:准确计算千以内数的加减法,完成教材25页的第6题 自学方法:独立完成 合作交流
训练:I.口算下面各题。(1)300+200 600-400 1000-200(2)400+20 670-70 620-600
四、全课总结:请学生说说如何读、写一个千以内的数,特别是如果遇到中间或末尾有0该如何读写。
第二课时 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复习第8—14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估计,使学生们能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提高学生们的数感水平。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复习1. 完成复习第9题。
自学目标: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自学要求:完成教材第8、9题 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法、合作交流
训练: 1.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在()里填上>、<或。924()810 l000()56()875
三、练习
完成教材第10—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