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读写结合的练笔形式丰富多彩
让读写结合的练笔形式丰富多彩 湖北省荆州市教学研究室 余映潮 课文作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目的:进行课文小作文,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通过“写”的方式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作文: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读写双赢的教学目的,其关键还是以写促读。
本课“课文作文”,主要是指在课堂上读大文写小文,读长文写小文,读此文写彼文;大家一起来做,就是读一文写多文。这是一种自读课文的好方法。这种“课文作文”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
1.可从概括内容的角度写 2.可从说明事物的角度写 3.可从描述事物的角度写 4.可从抒发情感的角度写 5.可从表达感受的角度写
6.可从欣赏课文语白的角度写
第二:
1.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语来写,如进行课文概括、表达读文感受等。2.可以重点利用课文中的某个片断进行改写。如抒发情感等。
3.可以任意地组合课文的文句,形成一段短而完整的文字。如描写景物、讲述故事等。
学术报告:
“读写结合”是一个老话题。
所谓“读写结合”,也叫“亦读亦写”、“课文作文”,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读写双赢的教学目的,其关键还是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课标初中语文教材最重要的编写思想之一。新教材的编写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它不仅表现在“综合性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体系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课文阅读教学之中,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时时训练的特点,不仅很好地表现了课标关于“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思想;而且还明确地“暗示”我们: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孩子们读起来,还要让同学们写起来,这都是语文的实践活动。怎样让读写结合的练笔形式丰富多彩?
一、研究教材中的读写训练练习读写结合也是教材编写的一种理念。当我们潜心地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时,我们便会发现,那真是一座富矿,好的方法好的角度竟是那样的美不胜收: 如:初中课标教材中:
⑴仿写学用《星星变奏曲》如果如果 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芦花荡》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⑵补说叙写《芦花荡》补写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喂—出来》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
⑶变体改编《与朱元思书》改写成现代文,《雨说》改写成小散文。《石壕吏》改写成短剧;《观潮》把《酒泉子》这首词改写成记叙文。⑷事实印证:《恐龙无处不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你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心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示?你能从之间的学习或生活中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吗?
⑸想象创编《我的第一本书》虚构“二黄毛”或“乔元贞”或“弄不成”德故事。⑹迁移拓展《俗世奇人》谢谢你周围有绝活的人
⑺读后所感《亲爱的爸爸妈妈》你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有什么看法,写一则感想或评论。
⑻体验感受《夜》曲感受夜,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小诗。
⑼话题短文《孤独之旅》,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
⑽技法实践《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人往往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变得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手法,练习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书写自己的一种感情。
⑾自由表达:《信使》为信使写一段话,作为信使墓碑上的文字。⑿定向探究:《出师表》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作文。
⒀信息整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⒁活动记录:《你一定会听见的》课文结尾写了几中声音游戏,选择其中一种,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⒂作品评说
二、发现教材中的精美读写材料
余映潮老师认为教材研读是一切阅读教学的开端和奠基,而阅读与写作又是相辅相成的,教材研读的领悟程度,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所以,我们要精心地、潜心地、耐心地研读欣赏教材,发现教材中精美的读写训练材料,以用于读写结合式的课堂教学。对此,余老师提供了三个角度去对课文进行发现:
⑴从“课文片段”的角度去发现。他举了《我的信念》一文由“蚕”悟“己”,让学生学用此段表达去评价居里夫人。
⑵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去发现。余老师说,他在《读云南的歌会》时读的很苦,发现了文中用细腻的笔法写人记事,漂亮的语言写景等有利于写作的内容。⑶从“课文整合”的角度去发现。他举了《苏州园林》一课,对学生提出了“赞一笔、衬一笔、荡开一笔、渲染一笔”的问题,这样一来,使说明文的语言生动,便于课文作文的展开。
三、设计丰富的读写结合活动
要让学生读起来,要让学生练笔的角度丰富,有多少种方法呢?可以说,好的方法是美不胜收。
例如:浅层次的做法,有课文集纳,定向检索,句式学用,段式学用,篇式仿写,课文缀语,想象扩写,片断点评等。
中等层次的做法,有多向假设,多序假设,多体假设,读一文写一文,读多文写一文,读甲文写乙文等。
深层次的做法,有艺术性概括,艺术性改写,艺术性编演,艺术性创作,艺术性评论等。
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设计,讲究朴实,也讲究艺术。余老师提供了如下若干种设计思路:
1.句段读写
句段读写,语言学用,就是学用课文中的句式,学用课文中段落的表达技巧,通过这种运动量比较大的读写实践活动,达到既理解课文、又进行语言表达基本功训练的目的。2.课文集美
就是通过同学们创造性的劳动,将文质兼美的课文中更美的内容“浓缩”、“聚焦”,使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精华。3.内容撮要
就是集纳、提取课文的妙要,就是提取、组合课文中的重点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说课堂教学中的“穿插引入”是为了利用教材来“引进外资”、丰厚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的话,那么,课文撮要就是利用教材进行阅读理解的“精兵简政”的训练,培养学生高层次的阅读技能和思考能力。4.多向假设
用多个角度不同、身份不同的“假设”来让学生成为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写作,从而形成课堂写作的非常意趣。5.反复多角
启发学生针对或围绕课文中的人(或事、或物、或景)进行反复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要求的简短写作。6.艺术创造
指导学生运用文学性的语言,用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课文的内容或课文的部分内容进行生动地、别具一格的改写。
这里所说的“艺术创造”,是指要求学生运用文学性的语言,用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课文的内容或课文的部分内容进行生动地、别具一格的改写的教学设计。7.话题短文
用设置“话题”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话题、展开话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分析与品读,完成知识的迁移与扩展。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用于阅读课堂教学的“话题”,其作用是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引出同学们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建、带有自己思想与情感特点的谈话:有了“话题”,就有了思考探究,有了课堂交流,有了课中对话,当然也就有了让学生真正占有课堂时间的保证。8.品析鉴赏
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赏析、评论。力求在赏析、评论的学习和表达过程之中,引领学生研读课文,查找资料,写作句段。
挖掘教材的深度、开拓教材的广度、学会利用课文写作文,使学生有“米”下锅,成为巧妇,这真值得每一位老师去实践。
第二篇:读写结合小练笔
读写结合小练笔: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先总后分的写法,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位同学认真学习的事情。
2.围绕“震惊”设计一个补白的理解性写话训练:那个外国学生震惊什么?请你联系课文,写一写他心里的想法。3.搜集一些类似的励志故事,与同学交流。
第三篇:随文练笔---读写结合的捷径
随文练笔---读写结合的捷径
读写结合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被语文教师们广泛应用。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举措,我进行了随文练笔的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文练笔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紧随阅读教学且形式多样。但是一节课内,教师没有必要教学课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只能根据既定的能力训练目标,在课文中精心选择几个训练点,即选几个供学生训练用的“例子”。选择好“例子”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起到关键的作用。怎样选择呢?教师要根据学年教学目标和教材编排的读写训练项目,在课文中选择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词句和段落)。这种语言现象应该是可以迁移、可以概括类化、举一反三的,并且要跟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儿童的语言“最近发展区”。这种具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就是教学所需要选择的“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在课文中选择“例子”是件不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潜心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上下一番功夫。
1、模仿性练笔
模仿性练笔是选取课文中典型句段,如总分结构、排比句式、比喻句等,仿造其规范的语言和句式,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通过仿写,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写作方法。
二年级的课文中有许多具有特殊结构的典型句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无需了解这些句子间存在的结构特点,但作为老师可以意识地进行渗透。如《黄山奇石》一文,文中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介绍了黄山上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五老奔天都”和“金鸡叫天都”。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读,男女生配合读,让感受到句子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课后再让学生仿照这种写作特点,经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写一写黄山上的其它石头的特点。“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天狗望月”又会是怎样一番生动有趣的景象呢?再如教学《称象》一课,曹冲想出了“以石代象”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情况下,你还能用什么方法称象呢?于是,学生想出了“以土代象、以人代象、以木代象”等方法,随即让孩子仿照课文称象的过程写一段话,这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因此,仿写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使学生有章可循,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
2、理解性练笔
理解性练笔就是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让他们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通过练笔的方式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
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为主,但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上,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因此,我在教学《花木兰》一文时,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抓住“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赫赫战功、英勇善战、巾帼英雄”这几个词,让学生用这几个词语简单地介绍一下“花木兰”这个人物。通过对课文中这些词语的运用,学生对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的形象感受就更深刻了。学生在理清文章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语言,概括提炼课文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这种练笔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再如《小冰熊》一课,课后创设情景:“第二天,小熊一家要出去旅游了,小熊当然舍不得把小冰熊一个人留在家里呀,他把小冰熊也带上了。路上,他们会怎样照顾小冰熊呢?”这样的练笔学生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写。课文中小冰熊在家里,妈妈给它盖上了棉被。棉被起到了隔热、保温的作用,小冰熊才不会融化。学生必须理解了这一内容,才能通过自己组织语言来进行练笔。
3、想象性练笔
学生的想象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想象性练笔就是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或是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培养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教学《迷人的秋色》,抓住“迷人”这个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秋天里还有哪些景物是迷人的?展开想象,画一幅风景画,并用语言描绘一下。如教学《沙滩上的童话》一文,文中的孩子们是用炸城堡的方法救公主,而这种方法可能会使公主受伤。让学生展开想象,想出更好的办法救公主,把救公主的过程写清楚。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自然就乐写。
想象性练笔还包括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如《神秘的恐龙》一文,文中说科学家们对恐龙的灭绝作了种种推测。课文的第三节结束用了省略号,省去了其它推测,这里便可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写一写还有哪些可信的推测,并写清理由。补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提供给他们想象的机会和空间,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灵动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学生的练笔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这就促使学生主动深入地去钻研课文,有效解决了学生作文没有素材的老大难问题,在培养其敏感的作文意识的基础上,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基础上,保证了教学主题的统一性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理解运用,读写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
学生的写作缺乏真情实感,是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重要问题。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化“我”入文,既要能出,即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之做理性的分析;更要能入,即以参与者的身份和文中的人物同欣喜,共悲伤,在感情上融入,用心灵去感受,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课文。
教师既要总揽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全局,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才能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的内容。读写结合训练才可能科学有效。
第四篇:读写结合 让作文妙笔生花
读写结合 让作文妙笔生花
四川省南充市五星小学南门坝分校 肖璐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只有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妙笔生花。在日常教学中,我积累了这些读写结合的方法:
1、品味优美词句,以品促写。
2、品读优美段落,以读促写。
3、赏析文章写法,以赏促写。
4、挖掘文章空白,以补促写。
5、推荐相关读物,以积累促习作。
关键词:读写 结合 妙笔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是的,阅读与写作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没有了阅读,写作便是无源之水,终将干渴;没有了写作,阅读便是没有航向标的船,终将迷失方向。只有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呢?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积累如下:
一、品味优美词句,以品促写
很多同学在作文中用词不准确,特别是近义词,常混淆不清,有些词语表达的情感也不够鲜明。因而在教学中,我抓住了用得特别准确的词或能很好表达作者感情的词,采用多种形式辨析这样用的好处,为学生在作文中准确用词做好了示范。如在教学《月光曲》时,我让学生品味“随随便便”一词,感受盲姑娘对哥哥的爱。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1)随随便便是什么意思?(2)盲姑娘随随便便说了什么?(3)盲姑娘想不想听贝多芬的曲子,从哪儿看出来的?(4)她真的是随随便便说的吗?(5)她为什么在哥哥面前说是随随便便说的呢? 学生围绕这一系列的感悟就理解了,随随便便这个词不是随便说的,也不是随便用的。盲姑娘怕为难哥哥,而故意这样说的。作者为了表现盲姑娘对哥哥的爱,而有意这样用的。
通过这样的品味,学生在作文中也能斟酌推敲词语,能更准确表达意思及自己的情感。
二、品读优美段落,以读促写
在教材中,有许多段落语言优美,结构明晰,因而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段落展开读写结合,让学生的作文条理更清楚。例如《山中访友》的第四自然段,此段先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再写“我”热切地和他们打招呼。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抓事物的特点以及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反复品读完这段文字之后,以“生态公园,哪一个不是我的朋友”为总起句,让同学们跟里面的植物、动物打招呼。写时要求抓住生态公园里生物的特点。在这样的指导下,同学们写出的内容不光语言优美、特点鲜明,而且拟人手法、总分结构的运用也非常到位。
三、赏析文章写法,以赏促写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经过精挑细选,篇篇文质兼美,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因而在教学中,我选取结构、语言、表现方法
最突出的文章,就某一方面让学生模仿。如《索溪峪的野》一文构思独特。它先总写索溪峪是野的,再写山、水、动物、人是野的。在介绍山、水、动物、人这几方面时,每段都采用了总分结构,因而在学完这一课,我让同学仿照这种结构写《生态公园之秋》。很多同学的作文结构独特、内容真实生动。如秋在树上,秋在池塘里,秋在人们的身上等总起句都很有特色。
四、挖掘文章空白,以补促写
很多课文的作者常常运用“空白”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教学时,让学生填补这些空白,不光对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学生作文创设了很好的场景,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就会真实、感人。如《灰雀》一文,文章最后写灰雀飞回来了,但没有写出昨天到哪里去了。这就可让学生进行“补白”训练,请你替灰雀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里了?
有些文章结尾余音未尽,令人浮想联翩,此文也可对学生进行补白训练。如《穷人》一文,在领悟了渔夫和桑娜心地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后,让学生续写:渔夫看见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他们一家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有的想到了晚上桑娜夫妇下定决心把孩子抚养成人的事,有的想到了几年中渔夫一家辛苦但很和睦的情景,还有的想到了几十年后,几个孩子成就了一番事业,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
五、推荐相关读物,以积累促习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教学中,我也积极引
导学生将语文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如学完《海伦.凯勒》一课,推荐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阴》,让及早阅读完的学生在班级讲述其内容并给与奖励。
在学完《最后一头战象》后,出示沈石溪的另一篇名著----《狼王梦》中最感人的段落,教师感情诵读后,让学生谈感受并推荐阅读,一周后检查。
通过这样的积累,学生的语言不再那么空乏、苍白。写作文时,也能呼之欲出,随心所欲地表达了。
总之,阅读与写作相依相随。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捕捉机会,架起读写结合桥,才能让作文童心飞扬,妙笔生花。
第五篇:读写结合(本站推荐)
读写结合·课外观察——初中作文教学的体会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始终是难点。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要做好两件 事情:
一、课内读写、紧密结合;
二、培养课外观察、练笔习惯。这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内读写,紧密结合
课内读写紧密结合,不是读什么,写什么,而是将初中新教材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融为一体,体会读的 同时酝酿写,写的同时加深读的体会。
作文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的是另一种读写结合。新教材每单元阅读要求和写作要求是分前后两部分编排 的。一般情况处理,先讲完阅读部分,再指导写作部分,容易片面理解为读完就写,就是“读写结合”。这样,实际就造成读写脱节,学生在读的时候只管读,写的时候还不清楚要写什么,这样的作文势必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学生会感到作文难写,教师也感到作文难教,影响预期的作文效果。这种读写结合,只是表面形式上的 读写结合,而学生并没有从思维角度真正将二者结合。因此,导致了作文的“难”。
要突破作文的“难”,就要让学生从思维角度真正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课内读写紧密结合。一开始学 生接触新的单元时,就要把新教材中阅读、写作两部分要求让学生真正理解、融会贯通,在学生思想上把两方 面要求一致的知识点,带到整个的阅读、写作中,也就是说完成一篇有一定要求的作文,不是单靠两节作文课 完成的。这篇作文的思维,是一接触这个单元时,就已经酝酿在其中了。这个过程也就是说,把读、写两部分 要求,完全、统一地贯穿到读写的全过程。读写做到这样的紧密结合,作文才能成效显著。
下面以初中二册五单元为例,谈课内读写紧密结合的具体做法。1.了解、明确理论知识要点
初中新教材,三年有整体要求,每册有整体要求,除对这些知识应做必要了解外,学本单元首先要了解、领会本单元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本单元第一部分阅读要求:掌握线索;体会记叙、描写怎样结合。第二部 分写作要求: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中心意思需要,做到恰如其分。然后再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两部分要求相 同的知识点:记叙中描写。这一步的目的,让学生一开始学这个单元,思想上就明确,这个单元阅读、写作要 紧紧围绕“记叙中描写”这一要点。这就给学生在阅读之前就讲清了本单元作文要求的理论知识,学生在阅读 过程中,就已带着作文的问题思考了。2.具体感受课文,体会知识点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学生仅仅是理论、概念的了解,还只是抽象的,通过这一步,学生才能把抽象的 东西感受具体、形象。这一步是消化、吸收重要的一步;是突破阅读要求,酝酿写作要求的关键点。3.再次总结知识点
这一步是在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具体课文感受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学生便会 对这一知识由陌生到熟悉,再上升到理论。学生通过这样反复的思维活动,对本单元的要求已经融会贯通,为 下一步完成作文,已奠定了成熟的思维基础。4.利用学会的知识,进行写作
二、培养课外观察,练笔的习惯
每篇作文都是心之声。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眼中有物,心有所感,笔下才有物可写。因此,培养学生课 外观察、练笔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作文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随处留意、观察,并通过自己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的习惯。作文的实质离不开做人和生活。因此,课外练笔是将课内知识灵活 运用的极好机会,是课内外互为补充的好办法。
培养课外观察、练笔的方法:每周让学生练一篇课外随笔,每次评讲,表扬那些言之有物的好随笔。如学 生随笔有这样一些:《雨中的故事》、《街上的字》、《小青豆的愿望》、《春之盼》、《如何对待错误》、《保护鸟类》等篇目,单从题目看,也能看出题材多样、内容广泛。不妨我们再看一篇具体例文:《无人售票 车》„„我认为无人售票车是伴随着一个城市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诞生的。它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 的标志之一。美、日、英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很早以前就采用了新颖的公交营运服务方式。其表现 为:公交车上不再设售票,而是由驾驶员一人开车监票,被称作公交车辆“一人运作”,即无人售票。
而在进入八十年代后,这种较先进服务方式才传入我国。深圳、广州、杭州、北京、上海等三十四个大中 城市已先后实行„„
从今年元月一日起,我市已有14、30、28、27、5路先后实行无人售票,17路也于三月一日起实行无人售票。虽然无人售票车显而易见,但它毕竟是新生事物,目前存在问题有三:
一、乘一站与终点票价一样;
二、上 下车不知规定乱上下,乘车环境没得到根本改善;
三、兑换零钱点极少,有人因无零钱只好放弃。但无论怎么 说,无人售票的出现是好的,它说明了我们乌鲁木齐人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我希望公交公司能不断改进不 足,也希望我们乌鲁木齐市民积极配合,使这一新事物不断蓬勃发展。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学生一旦养成了观察、练笔的习惯,就会主动观察社会、关心社会,并会提出自 己的观点。持之以恒,学生会从思想、观察、选材、组材等方面得到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