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升能力[★]

时间:2019-05-13 22:4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写结合,提升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写结合,提升能力》。

第一篇:读写结合,提升能力

读写结合,提升能力

随着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也呈现多样性,但多种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教法上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由此可见,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因为阅读为作文提供了怎样写的范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框架。阅读与写作虽然各有各的训练任务,但又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继续和发展,是升华。作为教师,要把读与写很好地统一起来,使读有利于写的提高,使写有利于读的表达。只有读写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一、读悟结合

一篇文字优美,描写生动的好课文,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读好一篇文章,让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内容,领悟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安排,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是一种激发。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将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创作欲望。只要学生有了这样的阅读兴趣和创作灵感,才能在写作中有话可说,才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文章。例如:学习了《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后,学生被文中美好景色和欢乐有趣的生活所吸引,被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思念的真挚情感所感染。最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分别出示三组句子,让学生读中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特点。学生会从第一组句子中发现作者是直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从第二组和第三组句子中体会到,作者通过回忆一件件小事和描写家乡美好景色来表达爱的情感。再模仿写法,再现童年生活的乐趣,真实地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这样潜移默化,从文中学习,领悟了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受到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二、读说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清楚、连贯地叙述出来,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词汇,锻炼语言的准确生动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有推动作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感人、叙述生动、故事性强的课文,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教材,进行概括性复述、创造性复述、补叙复述等。就拿创造性复述来说吧,创造性复述就是改变形式的复述。这种复述就是不拘泥于课文的叙述顺序和内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全文或其中的某一段落、某一部分的内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自己组织语言复述。复述形式有:改变人称的复述,变换叙述顺序的复述,扩充情节的复述等。由于形式新,容易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所以也易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学期我教完《鲸》之后,采用以“第一人称自述形式”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说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自述前,我做了如下的引导:“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大家都了解了鲸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现在假如你就是课文中那只可爱的鲸,你会向大家作自我介绍吗?鲸的样子能说得清吗?听了我的引导,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到讲台前结合板书绘声绘色的介绍、讲解,把鲸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都能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那一举手一投足的动作神情仿佛自己真的就是鲸,完全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听的同学也是津津有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儿童天性好奇,结合课文内容,利用恰当的复述形式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说,恰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坚持不懈地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提升,语言得到积累,思维得到激发,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三、读写结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可见,读写结合是多么的重要。教学中我做了几点尝试:

1、学习写法,进行仿写

读写结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根据教材的写作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某些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从范文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例如教学《开国大典》,反复仔细研究教材,确定了教学流程:以“足球周的足球比赛”为话题口头作文,形象解读场面描写──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重点研究重点部分(大会盛况中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几个小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循法自学课文其它部分(会场布置、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几个大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总结归纳全文场面描写特点──以“足球比赛”为话题学写场面。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懂得了作者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地写出了首都人民在开国大典之际对新中国、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之情。学生在领会写作方法的基础上仿写,自然是水到渠成,许多同学写了《精彩的足球赛》,当时场上的紧张气氛、队员的表现、观众的表现等突出了“按一定顺序,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文章比较生动、具体。

2、有感而发,勤于练笔

读写结合要以把握和理解课文为基础,挖掘教材中潜在的丰富的思想情感、表达特点、写作方法等多方面资源,调动学生的最大能力兴趣和表达欲,让他们的作文水平在自由表达和模仿中得到锻炼提高。写读后感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例如对于情感浓厚的,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我就让学生写了读后感,孩子们都能感受了父爱的伟大,父子之情的深厚;对于思想性强、撼动人心的文章,我也让学生写读后感,像《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等文章都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我让学生写读后感,学生习作突出了自己最深的感受,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随着练笔的不断深入,语言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

第二篇:读写结合(本站推荐)

读写结合·课外观察——初中作文教学的体会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始终是难点。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要做好两件 事情:

一、课内读写、紧密结合;

二、培养课外观察、练笔习惯。这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内读写,紧密结合

课内读写紧密结合,不是读什么,写什么,而是将初中新教材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融为一体,体会读的 同时酝酿写,写的同时加深读的体会。

作文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的是另一种读写结合。新教材每单元阅读要求和写作要求是分前后两部分编排 的。一般情况处理,先讲完阅读部分,再指导写作部分,容易片面理解为读完就写,就是“读写结合”。这样,实际就造成读写脱节,学生在读的时候只管读,写的时候还不清楚要写什么,这样的作文势必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学生会感到作文难写,教师也感到作文难教,影响预期的作文效果。这种读写结合,只是表面形式上的 读写结合,而学生并没有从思维角度真正将二者结合。因此,导致了作文的“难”。

要突破作文的“难”,就要让学生从思维角度真正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课内读写紧密结合。一开始学 生接触新的单元时,就要把新教材中阅读、写作两部分要求让学生真正理解、融会贯通,在学生思想上把两方 面要求一致的知识点,带到整个的阅读、写作中,也就是说完成一篇有一定要求的作文,不是单靠两节作文课 完成的。这篇作文的思维,是一接触这个单元时,就已经酝酿在其中了。这个过程也就是说,把读、写两部分 要求,完全、统一地贯穿到读写的全过程。读写做到这样的紧密结合,作文才能成效显著。

下面以初中二册五单元为例,谈课内读写紧密结合的具体做法。1.了解、明确理论知识要点

初中新教材,三年有整体要求,每册有整体要求,除对这些知识应做必要了解外,学本单元首先要了解、领会本单元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本单元第一部分阅读要求:掌握线索;体会记叙、描写怎样结合。第二部 分写作要求: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中心意思需要,做到恰如其分。然后再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两部分要求相 同的知识点:记叙中描写。这一步的目的,让学生一开始学这个单元,思想上就明确,这个单元阅读、写作要 紧紧围绕“记叙中描写”这一要点。这就给学生在阅读之前就讲清了本单元作文要求的理论知识,学生在阅读 过程中,就已带着作文的问题思考了。2.具体感受课文,体会知识点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学生仅仅是理论、概念的了解,还只是抽象的,通过这一步,学生才能把抽象的 东西感受具体、形象。这一步是消化、吸收重要的一步;是突破阅读要求,酝酿写作要求的关键点。3.再次总结知识点

这一步是在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具体课文感受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学生便会 对这一知识由陌生到熟悉,再上升到理论。学生通过这样反复的思维活动,对本单元的要求已经融会贯通,为 下一步完成作文,已奠定了成熟的思维基础。4.利用学会的知识,进行写作

二、培养课外观察,练笔的习惯

每篇作文都是心之声。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眼中有物,心有所感,笔下才有物可写。因此,培养学生课 外观察、练笔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作文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随处留意、观察,并通过自己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的习惯。作文的实质离不开做人和生活。因此,课外练笔是将课内知识灵活 运用的极好机会,是课内外互为补充的好办法。

培养课外观察、练笔的方法:每周让学生练一篇课外随笔,每次评讲,表扬那些言之有物的好随笔。如学 生随笔有这样一些:《雨中的故事》、《街上的字》、《小青豆的愿望》、《春之盼》、《如何对待错误》、《保护鸟类》等篇目,单从题目看,也能看出题材多样、内容广泛。不妨我们再看一篇具体例文:《无人售票 车》„„我认为无人售票车是伴随着一个城市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诞生的。它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 的标志之一。美、日、英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很早以前就采用了新颖的公交营运服务方式。其表现 为:公交车上不再设售票,而是由驾驶员一人开车监票,被称作公交车辆“一人运作”,即无人售票。

而在进入八十年代后,这种较先进服务方式才传入我国。深圳、广州、杭州、北京、上海等三十四个大中 城市已先后实行„„

从今年元月一日起,我市已有14、30、28、27、5路先后实行无人售票,17路也于三月一日起实行无人售票。虽然无人售票车显而易见,但它毕竟是新生事物,目前存在问题有三:

一、乘一站与终点票价一样;

二、上 下车不知规定乱上下,乘车环境没得到根本改善;

三、兑换零钱点极少,有人因无零钱只好放弃。但无论怎么 说,无人售票的出现是好的,它说明了我们乌鲁木齐人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我希望公交公司能不断改进不 足,也希望我们乌鲁木齐市民积极配合,使这一新事物不断蓬勃发展。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学生一旦养成了观察、练笔的习惯,就会主动观察社会、关心社会,并会提出自 己的观点。持之以恒,学生会从思想、观察、选材、组材等方面得到迅速提高。

第三篇:注重读写结合 提高作文能力

注重读写结合 提高作文能力

[论文摘要]“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所以,加强阅读是重要的,从读中学写更是重中之重。注重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只有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发现典型处,设计写的训练;寻觅对话处,增加写的训练;借助关键处,拓展写的训练;抓住空白处,扩展写的训练;关注语言特点,进行写的训练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

写作

作文能力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所以,加强阅读是重要的,从读中学写更是重中之重。注重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发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阅读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只有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作文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强,但作文能力还是平平。我认为原因只有一个:练笔少,阅读知识得不到巩固、运用,造成了读写分离。虽然读是写的基础,但有了这个基础不见得写作就没问题了。读和写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必须要让写的训练进入阅读课堂,推行以训练为主,在写中巩固阅读知识,以促进两种能力的转化。

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发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阅读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只有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结合多年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现典型处,设计写的训练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他们的抽象逻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如果直接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写作,只能是“空中楼阁”,不够现实。

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阅读课时,尽量发现一些构段方式较典型的句式、段落给学生分析,并让他们进行仿写训练。

1、仿句式。主要是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以是摹仿文中的句式的运用进行写话练习,例如:“不但„„而且„„”、“没有„„没有„„只有„„”、“有的„„有的„„还有的„„”等。另外也可以摹仿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通过对这些句式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表达技巧,这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2、仿顺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等。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我们可以有意识加以引导和训练。例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游览顺序,观察的方位清楚明了,我们教师可在教学本文后,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作顺序,写写《我的家乡》《美丽的公园》等,也可在同学们进行了秋游活动之后,指导学生模仿本课写作顺序练习写游记。

3、仿结构。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式结构仿写,也可以文章结构仿写。学生接触较多的段式结构是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我们可借机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是并列结构构段方式,它从三个不同方面写了海底的物产丰富。在教学时,我先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再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之后,我又扩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运用此法去写他们喜欢的小动物或物品,把物品其中的一个特点写具体;把小动物的外形、习性等写具体。

二、寻觅对话处,增加写的训练

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在人物的语言前加上适当的提示语,那就给读者打开了一个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寻找这个“窗口”,增加写的训练。我在上《小摄影师》一课,讲到“高尔基告诉秘书: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儿就一定让他进来”时,我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小男孩会来吗?并增加了这样的练习:当

他们再见面时,高尔基激动地说:“„„”小男孩兴高采烈地说:“„„”

学生通过此项练习了解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借助关键处,拓展写的训练

当学生还沉浸在课文中时,教师借助课文的关键处进行拓展写的训练,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1、教材简略处的合理拓展。有些课文重记叙,轻描写,语言简洁,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进行练笔。如:《金钱的魔力》一文中先后写到了店员托德和老板的两次“笑”,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从与众不同的笑中体会一下老板当时的心情,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下老板的心理活动及与“我”的对话。教学至尾声时,我还顺势问道:“当我再次光顾这家服装店时,老板又将会是怎样笑?怎样对我说呢?”让学生去推其发展,展望结果,发现新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以人物想法、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课文精彩处的合理拓展。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并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教材中,有的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也相当丰富,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记,进行低层次的语言积累,还要充分发掘教材进行写的拓展训练。

四、抓住空白处,扩展写的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巧妙地抓住空白处,恰当地扩展写的训练,既迁移了知识,又联系学生实际,培养了学生能力,净化了学生心灵,同

时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给予树》一课是一篇爱意流动的课文,在文章的结尾,在感悟语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语境,领悟文情,理解教材内涵之美。教师动情地引导:在金吉娅的帮助下,圣诞节那天晚上,那个小女孩收到她曾一直盼望的洋娃娃,当得到礼物时她心里肯定既高兴又感动,或许今年的圣诞节她过得最快乐。假如你是这个小女孩,你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写下来。有的同学这样写道:“金吉娅姐姐,谢谢你让我在圣诞夜收到了我心爱的洋娃娃。我会将它带在身旁,也会记住金吉娅姐姐给予我的爱,等我长大了,也要把自己的爱献给更多的人。”学生与教材进行了生命的对话,在对话中还原了人性之美,明白了使别人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道理,进一步丰厚文化与精神底蕴。

五、关注语言特点,进行写的训练

学生练笔的设计,不仅仅指练笔设计应切合文本内容,还应切合文本的语言特点。结合文本的语言特点往往能抓住训练的要义,设计出上佳的随文练笔。

如,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一文,语言质朴流畅,如行云流水,没有华丽的词藻和精警的佳句,有的只是作者对自然景物变化细致人微的体察,在自然景物变化中表现时间的流逝,抒发内心的伤感。这就是文本特色。切合文本特点,进行了如下的仿写练习:“我看着月亮一寸一寸地升起,;我看着桃花一片一片的飘落,;我看到鱼儿在水面匆匆地游过,;我看到燕子急急地飞向南方,;我轻轻地翻过一张日历。”这个练笔不仅使学生运用了表达方法,积累了课文

语言,而且练笔和课文相得益彰,丰富了课文的意境和学生的心灵。

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一扇扇窗户。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善用教材,更要积极创造条件、捕捉机会,架起读写结合之桥。从读到写,读中仿写 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享受语文、享受阅读,有效提高作文能力。让阅读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的快乐的天地,让写作成为孩子们展示自我、放飞个性的平台。

第四篇:读写结合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

读写结合 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

(一)阅读教学中作文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为写作提供范例。学生通过阅读开阔眼界,明白事理,掌握读写知识,积累语言材料,领悟写作技巧。写作技能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

1、观察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观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培养和锻炼才得到发展的。我在了解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指导和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即“观察要有序,比较抓特点,想象要参与,思维贯始终,言语要参加,结果记心中”。

2、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我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不同侧面进行设想,培养学生广阔、深刻、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

3、想象能力的培养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讲,丰富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同样会给写作带来无限生机。有了想象力,就可以使文思纵横驰骋,写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形象来,创造出种种美好图景与神奇幻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常运用实物、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唤起孩子们头脑中储备的相关表象,引导他们或者延伸故事情节,或者补充课文内容,或者深化文章主题,从而加速他们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

4、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是小学语文学科的灵魂。在阅读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技法,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引导他们独立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创造个性。

5、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作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从口语(说话)表达到书面(作文)表达。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话、说话训练。课堂教学中我采取复述课文、创编故事、口述见闻、交流信息、介绍人物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特定环境下,通过采访、即兴演讲、召开主题辩论会、即兴作文等方

式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书面表达能力自然水到渠成。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持久的动力。在作文训练实践中,克服和解决学生“作文难”的有效方法就是培养他们作文训练兴趣。我采用下列几种做法:

1、兴趣迁移法

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充满兴趣,是小学生共同的天性。我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从学生的活动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再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作文训练兴趣。如在指导学生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的习作时,我没有直接布置作文任务,而是提前布置班级要举行一次“小动物表演比赛”活动,让学生先去观察小动物,再头戴自制的小动物面具准备表演。作文课上,先让学生表演,个个表演得活灵活现。表演后,我直接提出作文训练要求:能不能把自己表演的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写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了本次习作练习。

2、创设情境法

创设作文情境,即让学生作文前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让他们走进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作文要提前布置,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作文情境去观察、去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激发起作文的兴趣和欲望。如在指导学生写一处春天景色的习作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校园内春天景物的变化特点。有的学生观察到小草长出了嫩绿的小芽,真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娃娃,挨挨挤挤地探出个小脑瓜;有的学生观察到柳树的枝条变绿了,还吐出了嫩黄的芽包;有的学生感觉到土地变软了,嗅到了泥土的芬芳等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感觉、去思考、去想象,充分展现了春天校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校园的喜爱之情。下笔有神,妙笔生花。

3、课外活动激趣法

让作文教学走出课堂,寓之于各种语文课外活动中,不仅拓宽了作文训练教学阵地,更能激发学生作文训练兴趣。我坚持让学生办手抄报——《春笋》,组织学生轮流主办墙报、黑板报,坚持写日记,还定期到校图书室为学生借阅各类图书,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览。这一系列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作文训练的兴趣。

(三)教给学生自改文章的方法

好文章不是一下子就能写成的,而是经过反复修改才改成的。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三种自改文章的方法:

1、多读。一是默读。不出声音,仔细研读,边读边想边修改。二是诵读。读出声来,要有语气,有感情。读给别人听是一种更好的方法。三是隔日读。文章写好后,隔一日、两日,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后再读,再改。

2、多问。问就是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看一看自己写的文章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有道理。

3、多对照。一是与优秀作文对照;二是与同学的作文对照;三是与教师的批语对照。从中找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后进行认真改正。

(四)改革作文批阅评价方法,重视作文的交流和赏析

在作文批阅中,我改变传统的批改方法,采取了“二次评议”法。实际上,“一次评议”是在作文指导课上进行的,学生根据大家的评议,修改自己的文章。这种批阅方法对学生作文指导意义极大。“二次评议”的特点是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评价。在评语中,我对学生多鼓励、多赞扬,保护他们的思维成果,委婉地指出文章中存在的不足,并告诉他们相应的改进方法。在一篇作文中,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哪怕是一个词、一个标点、一句话,只要用得好、写得好,我都热情肯定。同时,在学生之间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师生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在交流中尝到作文训练的“甜果子”,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我还适时地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参加各类省、市、县乃至全国的作文竞赛,为学生表现自我的成就提供机会。

通过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阅读与作文训练,大面积地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增强了学生作文能力。

第五篇:读写结合总结

读写结合总结

张艳秋

本学期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读写结合的校本教研。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显然,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低年级怎样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起来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阅读教学中注重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新课标也要求低年级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理解并准确运用所学的词语是写话的基础。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寻找读写结合点,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发现课文字词和生活之间以及字词和文本之间的联系,巧妙地渗透写话的基础知识。

如在《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中出现有特点的词:“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宽宽的”。教学中我通过反复朗读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语感。老师说;“你还知道白白的什么?”生回答: “白白的云”“白白的棉花”“白白的花”„„同学们一下子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许多词语,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孩子们说了很多,如:玩玩的小河,长长的马路„„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也有效地加强文字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再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同学们掌握“格外”这个词语的用法,我在运用多媒体让同学们理解“一朵朵金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这句话的基础上问:“格外”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呀?孩子们很快说出了不同的词语:“很”、“十分”、“特别”„„我趁机点拨:“你们看,我们用换词的方法不仅知道了‘非常’的意思,还知道了与‘非常’意思相近的三个词语。”这样通过换词训练,就帮助学生积累了词语。

二、阅读中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同学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渗透作文指导的目的。

1、模仿型读写结合。

处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我们可利用这个特点,精心选择易于模仿的课文片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训练。

如: 《日月明》这是一篇识字课,它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识字,韵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文章的意旨是对学生对会意字有所接触,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构字特点。在学习完课文后,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模仿课文的格式编写一首。他们经过思考,学生很快就完成了:

土也地,口十叶。禾火秋,口斤听。西女要,木果棵。„„

《阳光》一课中有这么一个典型的句式:“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在理解这句话之后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写()的(),因为有了阳光更()。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动物、植物、人物)去说,充分感受阳光对人类的重要性。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有特点的儿歌,在教学第三句话时,我对学生进行拓展说的训练,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可以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学生写出了:“小鸟画竹叶,小猫画梅花,小鹅画枫叶,毛驴画月牙。”在了解了冬眠的动物后,又进行了拓展说的训练。我这样问:“还有哪些小动物不能来参加?”请你来问一问。学生问:“小熊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最后,我给出各种动物及他们的脚印图片,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首儿歌,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孩子们写起来也特别容易,基本上在10分钟内都能完成自编儿歌。

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

2、想象型读写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想象比较丰富、独特,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我们精心选择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或是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读写结合,使之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

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1)抓住“空白”展开想象。

想象性的读写结合包括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教学《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文中最后写到“花生是被谁摘走了呢?”这就为学生留下了一个疑问,也为学生留下了一个补白点。这时可以以《花生找到了》为题,让学生去续写课文,想想“小松鼠怎么找到花生,找到花生后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续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提供给他们想象的机会和空间,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灵动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2)抓住词语展开想象。

如教学《小熊住山洞》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紧紧抓住“感谢”这个词语,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有哪些小动物来感谢小熊一家?它们会对小熊一家说些什么?”。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围绕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品质进行写话,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总之,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座宝藏,都会给我们的读写结合带来很好的启发。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又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范本作用,从词语、句式、段落等层面对课文进行认真地挖掘和开发,才能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的内容,让读写结合训练取得最大的成效。

下载读写结合,提升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写结合,提升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写结合论文

    读写结合,快乐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皆道破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也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以读......

    读写结合有效性初探

    小学语文高段增强读写结合训练有效性初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作文是运......

    读写结合实施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有效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有效策略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

    读写结合课

    案例读 写 结 合 课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小学 张柱德 教学目标: 1、 回顾课文《夜莺的歌声》主要内容。 2、 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3、 赏析例......

    读写结合教案设计

    6、天安门广场 柳林七小 杜莺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

    读写结合体会

    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加泰安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2012年3月10日—11日,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在泰安市师范附属学校报告厅举办了“读写融合,提高实......

    读写结合论文

    浅谈小学读写结合教学的方式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通过考试中的作文,发现学生作文能力不是很理想,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从文本入手,寻找......

    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喀喇沁旗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验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写话)(后边说到的习作都包括低段的写话,不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