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6-2《年月日》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0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下6-2《年月日》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下6-2《年月日》教学设计》。

第一篇:三下6-2《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崂山区汉河小学 胡海霞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

2.经历观察、发现、推理、验证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月历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小红的爷爷都一大把年纪了,去年在小红家过了第18个生日,你知道小红爷爷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会明白了。

同学们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一年有多长?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 追问:你觉得一年有多长?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这样的提问方式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师的随后课堂教学展开反馈了第一手教学信息为教学过程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识记大小月

(1)谈话:关于月的知识你都了解了哪一些?

学生可能说: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

(2)追问:请同学们拿出课前统计的月份表,说说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是不是所有的年份的大月和小月都是这几个月呢?

(出示课件)这是2001——2008年每月的天数,你再看一看是这样的吗?(3)小结:不论是哪一年,1、3、5、7、8、10、12月都是31天,是大月;4、6、9、11都是30天,是小月。

(4)追问: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一年不是有12个月吗?还有哪个月?

【设计意图】第二次呈现表格,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不论哪一年31天、30天的都是这几个月,通过呈现2001年至2008年的所有月份中每个月的天数,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在观察、发现中形成对知识点的提炼。

2.判断大小月

(1)谈话:一年12个月中有的是31天,有的是30天,还有一个特殊的二月,28天或者29天,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月份?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学生讨论汇报)

(课件出示)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2)随堂小练习:

一人说出生日期,其他人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

【设计意图】通过一位学生报自己的出生日期让其他人判断是在大月还是小月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当堂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达到全班参与、集体判断的效果。在课中穿插这样的练习适时的调节学生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3.探究判断平年、闰年

(1)提问:课前大家已经计算了全年的总天数,请拿出表(2)仔细观察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2月有28天,全年是365天,2月有29天,全年是366。

教师小结:因为有一个特殊的二月,出现了平年、闰年。通常把一年当中2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2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

追问:那为什么闰年会比平年多一天呢?出示录像,解释。(3)谈话:说说2001年至2008年每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引导学生集体交流完成2009——2012年填表(4)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有三个平年就有一个闰年。

生2:年份是4的倍数时,这一年就是闰年。

追问:要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怎么判断?那2025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你怎么知道的?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课件出示1900年2月,引导学生发现2月有28天,这一年应该是平年。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找一般闰年的方法,出示1900年2月日历引起矛盾冲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适时的插入课外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是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加完善,从而加深对闰年的理解。

三、借助素材,总结梳理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验证,学习了年月的相关知识,现在请你把知识梳理一下说给你的同桌听。

全班交流

谈话:学好了年月日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结合实际,灵活解决有关时间的问题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梳理所学知识,同桌交流、全班反馈梳理知识,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体系。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综合练习:修改数学日记

今天我来到了姑妈家找妹妹玩,姑妈去外地开会了,11月31日才能回来。妹妹很可爱,是2004年2月29日出生的,今年7、8月份我俩整整在一起62天。今天是10月30日,明天就是11月1日了,是我的生日,我可以和妹妹好好庆祝一下。

2.拓展练习

小红的爷爷都一大把年纪了,但只过了18个生日,你知道小红爷爷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小红爷爷今年多少岁了?

【设计意图】练习环节力争体现少而精的原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当堂复习巩固了新知。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谈话: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

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谈话:关于时间单位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一步探究。【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情趣。

第二篇:三模块教学设计

Module 3 unit 1 what are they doing?

薛关小学 王华

`1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短语:people, row ,boat, play chess, drink soya milk 2.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句型“Look at the...What are they doing?They’re....”来交流所看 到的有趣的事情 2重点难点

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句型“Look at the...What are they doing?They’re....”来交流所看 到的有趣的事情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1.Greetings.Step 2 Lead in Chant: Walking,walking Walking,walking Jump,jump,jump,Jump,jump,jump Running,running,running,Running,running,running Now let’s stop,Now let’s stop,设计意图:通过听英文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alking running 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密切相关,为突破重难点奠定基础 Step 3 Presentation PPT Show a picture pf people doing taijiquan in the park T:look at the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用手打着节奏)Ss:doing taijiquan The teacher guide the students say:“They’re doing taijiquan.” Show a picture of people rowing a dragon boat on the lake The teacher guide the students say“They’re rowing a dragon boat." 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They’re playing chess。They’re drinking milk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很自然地引出新单词,将单词融入句中教学,做到词不离句。

Step 4 Practice Pairwork PPT 出示图片学生小组合作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灵活运用句型:“Look at the...What are they doing?They’re....”来交流所看到的有趣的事情,从而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得到了加深巩固。

Step 5 Summary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 这些句子是“Look at the...What are they doing?They’re....”来交流所看 到的人们正在做的体育运动及活动

Step 6

Homework 1.Exercise book P11

4.2.下午去公园散步时,运用所学句型

“Look at the....What are they doing?They're....”和家人交流所看到的有趣的事情

设计意图:教师先示范描述,让学生了解描述内容,然后让学生向家人描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增进了家人之间的亲情。作业设计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篇:下年工作计划

张北县旅游局

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我们将按照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4+3”产业发展定位,继续围绕“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这一主线,立足张北县情,把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让思想性、独创性、趣味性和谐共生,积极谋划精品项目,规范行业管理,做大旅游宣传,深入挖掘冬季滑雪、军事旅游、风电观光等资源,加快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变。

一、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营造精品品牌旅游。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核心之举,锲而不舍跑半项目,推进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1、继续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步伐。推进仙那都国际生态度假村建设,完成五星级酒店的内外装修和大田会所建设;启动滑雪二期建设工程(建设冰雪小镇);实施景区内景观工程。加快1469高地军事旅游开发项目建设步伐,完成“八0二”华北大演习纪念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餐饮区的建设,申请相关军事装备以充实景区的露天展览内容。完成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基础设施(投资1000万元)、豪华蒙古包住宿区(投资2000万元、建设100个)和影视基地的建设及大元王朝电视剧的拍摄(总投资8000万元)。完成元中都博物馆的建设(占地70亩,投资1500万元)。重点打造马术体育比赛公园项目,该项目由石家庄森远房地产开发有限 1

公司开发建设,总投资1亿元。启动华安生态园二期建设工程。

2、进一步推进重点谋划项目。积极谋划天堂海子草原旅游度假村和大疙瘩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全力进行招商引资;在南山生态公园恢复建设万佛寺(占地1000平米,投资3000万元);建设张北县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占地6000平米,总投资800万元),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接待水平;重点谋划桦皮岭狩猎场、滑雪场、高尔夫球场和别墅区等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二、奋力开拓旅游市场。一是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继续采用平面媒体、电视广告、网络媒体、户外媒体等多种形式的对外宣传,扩大宣传范围和宣传频率,全方位推广我市旅游品牌。二是继续承办好草原文化旅游节和冰雪文化旅游节,以节为媒,以节招商,叫响我县旅游特色品牌。三是加快旅游对外开放,密切区域协作,进一步推进京张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旅游行政管理,深化旅游企业改革创新。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旅游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升现有宾馆饭店接待服务设施的软硬件档次;加快高星级饭店发展,加强星级饭店的后续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星级饭店服务质量。

四、加快推进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为了加快我县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的转型,按照休闲旅游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休闲旅游接待档次,对现有接待设施进行改善,加快推进大型高档酒店的接待设施建设步伐。对旅游从业人员加强服务礼

2仪、专业技能的培训,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促进我县旅游接待上档升级。张北县旅游局 2009年11月3日

第四篇:《元日》教学设计三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日》教学设计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元日》教学设计三1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重难点、关键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

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

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

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

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

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

4、集体反馈。(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学生各抒己见)

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热闹、欢快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教学设计三2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4、,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重难点、关键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4、集体反馈。(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学生各抒己见)

附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热闹、欢快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教学设计三】相关文章:

1.元日教学设计

2.《元日》教学设计

3.《元日》优秀教学设计

4.王安石《元日》教学设计

5.元日优秀教学设计

6.有关元日教学设计

7.《元日》经典教学设计

8.元日的优秀教案之三

9.元日改写

第五篇:氧气教学设计三

氧气教学设计三

【课题】 氧气

【教学对象】 九年级学生

【学情分析】 氧气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一门学科,大多化学生对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高,但是班级整体情况不均衡,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氧气是九年级学生化学学习首次接触到的、重要的物质之一。学生在前期对空气的学习,初步地了解了氧气的一些性质和用途,充满了极大的学习热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本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着周围的空气课题二----氧气。本课题介绍氧气的性质和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分析了氧气反应的一些特点。虽然,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就认识了氧气,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及氧气能供给呼吸,经过课题一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缺乏系统的了解。加之学生对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不够规范。而在本课题中通过多个实验的观察分析,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并掌握之;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4)初步学会集气瓶的使用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5)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反映共同特点的归纳学习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3)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实验材料】 器材: 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坩埚钳、钥匙、石棉网等。

药品: 木炭、硫磺、细铁丝、镁带、澄清石灰水等。

其他: 火柴、蜡烛、木条等。

【教学方法】探究、归纳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展示课件)一副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植物及氧气应用图片 问题:你了解人类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氧气吗?

复习回归,课前热身;

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空气的组成中含有氮气(78%)氧气(21%),你能从上节课中得到氧气的一些性质和用途吗?

学生:氧气的主要用途和性质是人工呼吸、炼钢以及支持燃烧。

〔进行新课〕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老师: 我们每时每刻都无不和空气接触,而空气中有氧气21%,那么我们可以观察到空气的颜色,闻到空气的味道吗?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氧气的性质,首先我们来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先从氧气的色、味、态来研究;

学生:通常状况下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老师: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都知道空气的密度味1.293g/L,而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所以说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有近70%的海洋,而空气中有21%的氧气,那么氧气溶不溶于水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氧气溶于水,但是氧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在1L水中只能溶解30ml的氧气,所以氧气不易溶于水。

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老师:我们知道研究物理性质,包括色、味、态、密度、溶解性以及溶、沸点。那么,现在我们来了解氧气的三态变化,在压强为101kpa时,在-180℃时,氧气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时变为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储存在钢瓶中。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问题情景:

大家都知道,很多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老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

老师:首先我们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我们会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什么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呢?

学生:氧气支持燃烧。

实验二:

老师:大家都知道木炭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在燃烧时,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那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是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大家观察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老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

碳+氧气二氧化碳

下载三下6-2《年月日》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下6-2《年月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练习三教学设计

    《练习3》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点: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

    三环节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学生......

    《一面》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面孔、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进一步体......

    《故乡》教学设计三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

    《学棋》教学设计三

    《学棋》教学设计三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6 第一时 【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教学要求: 初读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书写生字:棋艺......

    教学设计模版三、14课

    课题:《第14课 竖折,竖折折钩和竖折撇》 通案备课人; 授课人:陈 芳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竖折,竖折折钩和竖折撇的写法。 2、能在运笔过程中体会折锋、学习带有横折笔画的简......

    《江南》教学设计三

    《江南》教学设计三 stle=ARGIN:000pt>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九寨沟》教学设计三

    《九寨沟》教学设计三 fnt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 高塍实验小学沈鹃一、教材分析 《九寨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九篇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