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练习三教学设计
《练习3》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点: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教学难点: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题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可以出示一些剧照)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4)学生再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这段话听。(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来学唱。3.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3)学生抄写这些谚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布局。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读和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教学难点: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第三题(诵读与感悟)1.读背《幸福》
(1)指名读题,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3)教师范读。
(4)学生讨论“幸福”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着去读背。(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2.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这个结论。(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河流、蜜蜂、小鸟、我”的幸福是什么。(3)按学生讨论的结果来续写。
(4)学生将自己续写的部分跟原作连在一起诵读,感受两种文字在读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虎字头、病字头的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3)教师讲解“虎、病”的写法,学生练写。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教学重点: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难点:学会拒绝别人时语气要婉转。教学过程: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学会拒绝”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办?对!我们应该学会拒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拒绝)(2)分组分问题练说怎样去拒绝。(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角色练说)(3)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2)评议小结。
第二篇:课文《练习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字词句练习。
2、练习用钢笔写好上下结构的几个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儿童诗。
4、口语交际——学会求救。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点”。
【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积累语言、口语交际、写字。
【教学难点】:
1、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遇到危险时有效自救或求救。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师:学了《蒲公英》一课,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靠风把自己的种子宝宝传播出去。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植物用有趣的方式传播着种子。瞧——(出示图片:椰树,学生叫出名字)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就很特别,自己读读吧!
(2)学生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3)指名读短文,然后集体交流: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什么。
(4)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
A 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理解、体会。
B 指名说。(教师点拨: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呢?)
(5)学生小组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6)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
2、第二部分。
(1)出示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
(2)学生自由说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3)自主连线,集体交流答案。
(4)拓展:学生交流自己还知道的其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第三部分。
(1)学生默读题目,弄清要求。
(2)练习口头表述。(先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
(3)集体评议: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
(4)根据大家的交流、评议,学生练习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写的情况。(指名读自己写的)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素、晃、荒”。
2、指明说三个字结构上的相似点。(上下结构)
3、观察字形,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字要站稳,上下中心要相对。)
4、提示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学生描写三个字。
5、教师范写“素”和“荒”。
6、学生再次写字,体会字形要点。
7、说说类似字形的其它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一)成语
1、成语竞说:学生说自己积累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比比谁一口气说得最多。)
2、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几个关于动物的成语。
3、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
*雏()贯()倾巢()豕()窟()
4、指名当小老师,带读成语。
5、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互相补充。
6、集体交流,大致理解成语含义。(师小结:许多成语的创造灵感来源于动物,现在更多地用它的比喻意。)
7、多种方式反复诵读成语歌,熟读成诵。
8、背诵成语歌。(自由选择形式,展示背诵)
(二)儿歌
1、出示插图,学生看图说小男孩在干什么?(早晨放鸭子)
2、板书“晨牧”,学生读题。师:这首小儿歌就是描述了农村孩子清早放鸭子的情形。
3、学生自由读儿歌。(给学生8分钟,看谁能读得最棒。)
4、指名读儿歌,其他学生想象,看看谁的读能让大家感受到画面。(师生比赛读。)
5、自由练习背诵儿歌。
6、指名或指小组展示背诵。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师:板书“点”,它是汉字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可别小看它哟,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最多的一个笔画,传说东晋王献之小时侯练书法很勤奋,练完了三缸水。有一次,他写一个字忘记写点了,父亲王羲之见了就顺手在上面补了一个点。后来王献之的母亲见了这个字后说:“吾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
2、指导学生观察“方”字中的点——露锋点
(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中心处;(4)自右向左圆转收笔。
3、教师执毛笔范写点(这叫露锋点)
4、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5、指导观察“小”中的第一点——藏锋点:将点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它步骤与露锋点相同。
6、学生临贴描红。
7、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点,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点画的字。)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搜集一些自救或求救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课前可适当交流。
一、谈话揭示话题。
1、师: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相机小结:学会求救)
3、学生读提示,弄清交流内容。
二、指导交际
1、出示挂图,问:发生什么事了?(着火了,小姑娘在拨打119报火警。)
2、学生情境表演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办。
(1)拨打火警求救(说清发生火灾的具体地点,火势情况,要沉着,语言要简洁、清楚。)
(2)采取自救措施(匍匐前进,用毛巾或衣物(最好弄湿)捂住鼻子,防止烟雾吸进鼻子。从安全通道逃离。)
3、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其它意外事件的求救。(自选情景)
4、集体展示、评议。(教师、学生相机小结各种求救注意事项。)
(1)落水
(2)中毒
(3)被盗
(4)急病
……
第三篇:教学设计 练习三 第一课时
练习3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积累4个关于自然现象的成语和3句古文中的名言。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以撇、竖弯勾为主要笔画的字。
4、学会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有礼貌地问路,并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以争取别人的帮助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观察、说话能力。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教学难点: 熟记汉语拼音音序。教具准备:投影、挂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3第1、3题。课时目标:
1、学习用音序查字典。
2、照样子学写铅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通过自读题目,了解要求。(2)师生共同讨论,弄清题目要求。(3)教师讲明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己先尝试读对话内容。(2)同组学生可分角色读对话。(3)教师讲解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4)教师让学生用音序查字典,巩固前面所讲的内容。
3、练习。
(1)教师让学生帮小猴查几个不会写的字。(2)开展用音序查字地的比赛。
4、反馈。
(1)选出查得又快又对的学生进行表扬。(2)教师再写出几个字,进行小组接力查字比赛。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帮助学生弄清题意。2.指导。
出示卡片“龙、兔、亮”。启发学生辨析这3个字的特点。
3.指导书写这三个字
4.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5.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练习仿影、临写,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注意纠正写字姿势。
6.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第四篇:练习三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第二课时
练习三中的3-5题。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3、学写毛笔字。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节。
(2)引导学生读贴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三、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想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板书学会申诉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 的要求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倾诉?
(3)教师引导学生的出申诉的方法。
(4)学生分组练习说。
3、练习
(1)分组推荐代表上台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2)其他学生可以针对前面学生声速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4、反馈
(1)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做更深入的思考
(2)教师点评
附板书设计:
练习3
学会申诉
怎么样申诉
第五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四个板块。内容包括学与用、写字有方、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其中学与用、口语交际是练习重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多音字,留心一字多音的情况。
2、练习用钢笔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3、读背成语,积累带有动物的成语。
4、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能看懂漫画的内涵,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1、学与用口语交际
2、看漫画,说出其有趣的地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ppt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教学学与用部分;
2、教学写字有方。
导学流程教学“学与用”--教学“写字有方”--布置作业
通用设计个性解读、修改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指明读题目,弄清楚本题的要求。
2、出示:发人深省丢三落四百发百中亲密无间参差不齐弹无虚发
3、分小组查字典:
4、小组反馈:指名朗读,说意思。
5、自由读:
6、自己和同学们交流你知道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第二部分:
1、出示句子,自行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2、说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不知道的可以在小组内请教同学或者查字典解决;
3、交流反馈:称(chencheng)兴(xingxing)
三、“写字有方”:
1、认读“咱昨哇环”四个字;
2、指名说这四个字在结构上的相似点(左右结构);
3、观察字形,找出特点和规律;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书写;
6、学生再次写字,体会字形要点。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学写钢笔字
咱昨哇环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读背成语(积累带有动物的成语)。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能看懂漫画的内涵,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导学流程复习导入--完成读背成语--完成口语交际--布置作业
通用设计个性解读、修改
一、教学读读背背内容:
1、审题,指明读题目:
2、合作自学:
3、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熟读这些成语。
4、边读成语,边看图,要求能边看边思考这些成语的意思。
5、小组讨论这些成语的意思。
6、练读;练背。
7、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动物的词语?说一说,读这些成语。
二、教学口语交际:
1、同学们喜欢漫画吗?能说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理由吗?
2、出示课文中的漫画插图。
3、谈谈你的感受。(鼓励学生按照口语交际的要求,大方的,真实的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4、依据漫画中小花狗的神态编故事,与同学们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漫画的特点。
5、集体交流,讲讲寓意,你明白了什么?(相信自己、不过分自卑、不过分自大。)
6、谈谈你还看过的漫画有哪些?
7、学生吧收集到的的有趣的漫画作品和教师、同学分享,理解漫画的意思,谈自己看后的感受。
三、课堂延伸实践:
1、总结漫画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吗?
2、依据回答,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
3、老师与同学同看漫画,分享少年时的快乐。个别交流。
4、集体交流一两副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画。
四、小结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漫画编成小故事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