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美丽的包装盒
美丽的包装盒
主题名称:新年乐 次主题名称:庆新年 活动名称:美丽的包装盒 主要教学领域:科学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包装盒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物品,可以说随处可见(饼干盒、牛奶盒、药品盒……)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但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动手操作、探索是他们的最爱,因此,在幼儿认识了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来进行本次教育活动。活动目标:
1、巩固对正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地特征 重难点分析: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地特征。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的区别。活动准备:
圣诞老人、大、小包装盒(人手一个)、正方形卡片、剪刀、彩笔(人手一个)、各种装饰材料(皱纹纸、亮光纸、卡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圣诞老人,引起幼儿兴趣 师: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人给小朋友们送来了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出示包装盒好漂亮的礼物盒,里面会是什么呢?打开看看圣诞老人为什么要送我们这些礼物呢?它想让小朋友探索一下这些包装盒有什么秘密?
二、引导幼儿感知平面与立体的不同以及正方体的特征
1、每位幼儿一个包装盒进行自由探索
师:你们手里的包装盒一样吗?请跟旁边的好朋友比一比,哪里不一样?
小结:它们的大小、高矮、图案不一样
2、出示正方形卡片和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观察比较正方形与包装盒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1)请小朋友把包装盒的盖打开,看看里面还有什么?(正方形卡纸)
(2)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
(3)请你们比一比,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
小结:正方形的面是平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包装盒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
3、通过正方体包装盒,让幼儿了解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
盒有六个
(1)“请小朋友看看包装盒的这个面,它是正方形,那正方形有几个面呢?”(一个面)
(2)“包装盒有许多个面,请你想办法数一数,共有几个面?”(引导幼儿用彩笔的6种颜色做标记,也可写6个数字,也可有规律的数)
(3)提问:你用什么方法知道有6个面的?
4、用和正方体的面相同大小的正方形进行探索得出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
(1)“包装盒有6个面,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哪每一个面一样大吗?”
(2)“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用正方形量的,这样的物体叫正方体)
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本领,认识了正方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操作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让幼儿在大包装盒里随意拿任何包装盒,说出哪些是正方体,哪些不是?为什么?“包装盒里还有礼物呢,谁来摸一摸是什么?”
四、请小朋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时正方体的?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时正方体的,谁能告诉小朋友你见过哪些物体?”
五、延伸活动:装饰包装盒
(1)“请小朋友把包装盒装饰一下,送给你身边的亲人,好不好?”
(2)介绍装饰材料,提醒幼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3)展示作品,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知道各种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包装,了解一些包装的方式,愿意动手操作,尝试利用不同的工具打开不同的包装。巩固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的区别。使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地特征
第二篇:礼品包装盒教案
礼品包装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2、学会运用纸工接插技术。
二、教学准备 教师:ppt 学生:材料袋、剪刀、胶水、装饰品、小礼物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3分)
1、手工制作是每一位小朋友都很喜欢做的一件事。动手又动脑,我们享受着制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看,老师用照片定格下来啦!(欣赏ppt)
2、找到自己了吗?能说说你当时制作成功了一个什么作品?心情怎么样?
(二)揭示主题
(2分)
1、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很多小朋友都精心准备了小礼品,想送给自己的同学、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制作“礼品包装盒”。(点击ppt)
2、你们知道什么是“礼品包装盒”吗?(点击ppt)
(三)学习步骤
(5分)
1、制作礼品包装盒的步骤是怎么样的?(点击ppt)(1)出示自学提示
(2)学生把书翻到第10页自学(3)谁能说一说制作的步骤是怎么样的吗?(点击ppt)
2、展示制作过程(点击ppt)
(四)明确要求
(3分)
1、制作要求(点击ppt)指名读
2、在制作过程中,你还有要提醒大家的吗? 指名说
出示“友情提醒”(点击ppt)
(五)开始制作
(12分)
学生伴随着轻音乐开始制作(点击音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制作情况
(六)个性装饰
(15分)
1、如何使自己的礼品包装盒有个性、有特色呢?指名说说自己的创意想法。
2、瞧,(点击ppt)用丝带在包装盒上扎蝴蝶结,或进行其他美化装饰,就能使作品成为漂亮的、有特色的、属于自己的礼品包装盒了。
3、学生再次动手装饰
4、展示评价作品
5、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小礼品放进包装盒,送给自己的同学、朋友或老师。
(七)布置作业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特产包装盒》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特产包装盒》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根据家乡的外形,味道等特征设计包装图案。
2、尝试用各种材质装饰包装盒,体验做手工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重点:
根据家乡的外形,味道等特征设计包装图案。
活动难点:
尝试用各种材质装饰包装盒,体验做手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特产盒子、教学剪刀、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盒子,引出课题。
1、把特产盒子散放在教室四周(也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
教师:看看我们教室里多了什么呀?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2、逐一出示包装盒,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是装什么特产的。
教师:你们怎么看出来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呢?这个盒子上面画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呀?。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它是装什么的呀?这个盒子上的图片是什么呢?上面写的是什么字呀?
3、教师小结:盒子外面要画上里面装的东西的图片,画上去,大家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还要在盒子上名字。盒子里如果是很好吃的东西,要把东西得让让觉得很好吃,如果是很香的东西,要画得很漂亮,让人感觉到它的香味。
二、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1、幼儿观看书上的盒子,说说书上的盒子是怎么设计的。
2、教师:书上有很多漂亮的盒子,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画的,用了什么颜色。
三、幼儿看挂图的制作步骤,进行包装盒的制作。
1、幼儿讨论制作的内容。
教师:我们的家乡有很多特产,想请小朋友来设计盒子,你想怎么设计呢?(幼儿讨论家乡的特产,并说说自己想设计的主题。)2、出示材料,介绍材料。
教师:老师这里有空白的纸盒、画笔、剪刀、白乳胶,请小朋友看挂图上的制图步骤来做漂亮的盒子。小朋友先在白纸上画团,画好涂上颜色,再把它剪下来,贴在盒子上进行装饰。
3、幼儿制作盒子。
4、请先制作好的小朋友还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设计我们瑞金的各种特产包装盒。
四、展示作品。
把做好的盒子放在教室周围,幼儿学习的时候可以进行欣赏自己做的盒子。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
1、刚才小朋友很认真设计了各种特产的盒子,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小朋友设计的特产盒子最好。
2、评价幼儿作品,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
3、带领幼儿整理收拾材料。
教学反思:
手工可以说是全体孩子参与的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却我没能让孩子完全参与其中。在幼儿探索阶段,我只是简单的抽取三个孩子来尝试而剩下一大批孩子无所事事。并且我对于孩子也不够关注和尊重,当孩子们还想表达想法时,我却为了进程强制掐断了他们想表达的欲望。而且在很多地方我没有注意到,比如语言够柔和、精炼,缺乏抑扬顿挫,在解词上没有落实,技能性的语言也不规范。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特产包装盒》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127字。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美丽的花丛》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丽的花丛》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气息,喜欢亲近大自然。
2、学习运用撕贴表现绿草,手指点画花瓣。
3、养成良好的水粉操作习惯。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会使用废旧纸条、固体胶棒进行撕贴;了解花、草的外形。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示范画纸一张、绿色卡纸一张;音乐《春天在哪里》。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2页;水粉颜料、绿色卡纸、固体胶棒、材料筐、抹布。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教师打扮成“春姐姐”,引导幼儿回忆春天的变化,引出花的主题。
指导语:“春姐姐”来了,我们幼儿园里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草丛里有花吗?你看到的花儿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
小结:草丛里有五颜六色的小花儿,在绿绿的草丛里随风舞蹈呢,太美丽了!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讨论表现花丛的方法。
指导语:“春姐姐”想把美丽的花丛带到我们幼儿园的花丛里,我们来帮助她实现这个想法吧!用什么方法来变现花丛呢?
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一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学习撕贴草丛、点画花朵的方法。
指导语:猜一猜,画面中的草丛是用什么做的?上面的花是用什么画的?
3、出示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撕贴、点画的方法变现花丛。
指导要点:先将绿色卡纸撕成条状或块状,再用固体胶棒将其粘贴在示范画纸上表现草丛,最后用手指蘸上颜料点出美丽的花朵。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2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进行自由创作。
指导语:把你心中美丽的花丛用撕出的纸片和手指点画的方法变现出来吧!
2、提醒幼儿将碎纸片放入指定的材料筐里,点画时注意水粉操作的常规。
3、播放欢快的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集中展示幼儿作品,重点从作品构图及色彩搭配两方面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五、结束活动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活动反思:
此活动各个环节设计紧凑,符合幼儿的需要,课堂中,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完成了活动目标。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第一:本节课是美术课,课堂中不单单是传授孩子绘画方面的技能,而应该让他们知道有关蝴蝶的更多知识,如:可让孩子简单了解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当时也考虑到了,搜集了一些资料,有的说它幼虫期是害虫,因为它吃农作物,成虫期是益虫,因为它通过飞行给植物传播花粉,也有的说在幼虫期是益虫,因为它吃蚜虫,答案不统一,也就没给孩子传授这方面的知识。第二:范画时,示范完蝴蝶的画法后,应该把范画拿过去,不应该展示在黑板上,这样,孩子作画时,可让他们自己充分想象,还可以画什么,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展示,我收益非浅,尤其在活动后的反思中认识到每次活动都是一次艺术的创造,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对中班幼儿的课堂教学我会把握的更好。一节课不过二十五分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留给上课的、听课的人的思索都会很多,我作为执教者,对这节课还是回味无穷,因为它让我成熟了很多。
幼儿园大班《美丽的花丛》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气息,喜欢亲近大自然。
2。学习运用撕贴表现绿草,手指点画花瓣。
3。养成良好的水粉操作习惯。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会使用废旧纸条、固体胶棒进行撕贴;了解花、草的外形。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示范画纸一张、绿色卡纸一张;音乐《春天在哪里》。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2页;水粉颜料、绿色卡纸、固体胶棒、材料筐、抹布。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教师打扮成“春姐姐”,引导幼儿回忆春天的变化,引出花的主题。
指导语:“春姐姐”来了,我们幼儿园里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草丛里有花吗?你看到的花儿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
小结:草丛里有五颜六色的小花儿,在绿绿的草丛里随风舞蹈呢,太美丽了!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讨论表现花丛的方法。
指导语:“春姐姐”想把美丽的花丛带到我们幼儿园的花丛里,我们来帮助她实现这个想法吧!用什么方法来变现花丛呢?
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一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学习撕贴草丛、点画花朵的方法。
指导语:猜一猜,画面中的草丛是用什么做的?上面的花是用什么画的?
3。出示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撕贴、点画的方法变现花丛。
指导要点:先将绿色卡纸撕成条状或块状,再用固体胶棒将其粘贴在示范画纸上表现草丛,最后用手指蘸上颜料点出美丽的花朵。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2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进行自由创作。
指导语:把你心中美丽的花丛用撕出的纸片和手指点画的方法变现出来吧!
2。提醒幼儿将碎纸片放入指定的材料筐里,点画时注意水粉操作的常规。
3。播放欢快的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集中展示幼儿作品,重点从作品构图及色彩搭配两方面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五、结束活动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活动反思:
此活动各个环节设计紧凑,符合幼儿的需要,课堂中,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完成了活动目标。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第一:本节课是美术课,课堂中不单单是传授孩子绘画方面的技能,而应该让他们知道有关蝴蝶的更多知识,如:可让孩子简单了解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当时也考虑到了,搜集了一些资料,有的说它幼虫期是害虫,因为它吃农作物,成虫期是益虫,因为它通过飞行给植物传播花粉,也有的说在幼虫期是益虫,因为它吃蚜虫,答案不统一,也就没给孩子传授这方面的知识。第二:范画时,示范完蝴蝶的画法后,应该把范画拿过去,不应该展示在黑板上,这样,孩子作画时,可让他们自己充分想象,还可以画什么,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展示,我收益非浅,尤其在活动后的反思中认识到每次活动都是一次艺术的创造,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对中班幼儿的课堂教学我会把握的更好。一节课不过二十五分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留给上课的、听课的人的思索都会很多,我作为执教者,对这节课还是回味无穷,因为它让我成熟了很多。
第五篇:美丽春天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欣赏诗歌《春天》,尝试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心中的“春天”。
2、表现春天的某一个特征,并用语言仿编诗句。
3、愿意用美丽的色彩表现春天的景象。
活动准备:
记号笔,油画棒。幼儿用书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阅读幼儿用书,朗诵诗歌《春天》,进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征。
教师:诗歌中说春天是一本怎样的书?(彩色的、会唱的、会笑的书)
二、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1、教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春天还可以是一本怎样的书?春天是怎样的书呢?
2、引导幼儿找出春天的特征,编出一本本不同的书,如:会吹的书,不断长大的书,温暖的书,花红柳绿的书……
三、交代要求,幼儿进行想象画创作活动。
1、怎样将纸做成书的样子呢?(一页纸对折方法,多页纸合订在一起)
2、封面图案可以根据内容设计。例如:画会吹的“书”时,在第一张纸上,设计风吹的画画作为封面,在里面画出各种会吹的事情(微风在吹,喇叭在吹,小朋友也在吹喇叭等。)
3、提醒幼儿画面要丰富。
教师在知道的同时及时反馈幼儿在作画中的好的想法,启发幼儿的思路。
四、作品评价。
请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同伴或全体幼儿讲述自己仿编的诗歌画面,请幼儿说说:我画的春天是一本怎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