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祝福

时间:2019-05-12 19:5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祝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祝福》。

第一篇: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祝福

6、祝 福

(国标教材人教版必修 3 第 2 课、苏教版必修 2、山东人民版必修第四

册第 5 课)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强调指出“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鲁迅的小说《祝福》塑造了一个农村下层妇女的形象,通过她的惨死,展示了旧中国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再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现实。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根据小说的艺术特点来欣赏文本,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从学生自己的兴趣出发,用发现的眼光去探索文本的艺术特质,在合作探究中的创造性的阅读中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理解倒叙手法的作用。(2)体会环境描写、肖像描写等对于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

一、导语激趣

有人说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里死了丈夫,接着而她在春天里死了儿子,最后她又在春节的祝福声中死在寒冷的雪地里。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小说《祝福》,看一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演绎了这个发生在春天里的人间惨剧。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速读课文,列出本文的情节提纲,并且思考作者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采用了何种顺序,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先小组谈论,后全班交流

情节

序幕

结局

内 容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叙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祥林嫂来到鲁镇 祥林嫂被迫改嫁 祥林嫂再到鲁镇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祝福》的结构是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主体安排的。开头的“序幕”,交代了悲剧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环境。接着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把祝福景象与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然后,对悲剧的主体部分,即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最后,仍以祝福情景作为尾声,深化故事的主题。

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造成悲剧气氛,奠定悲凉基调;突出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九曲黄河,东流入海,只有具体考察每段河身迂回曲折的流程之后,才能对黄河入海的全程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在阅读活动中,要把握文章的有机整体,也必须对文章的有机结构作深入剖析,细心发现各部分之间与整体的内在联系才行。在把握了整体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对“精彩片段“或各个部分的思想意义,也才能对“精彩片段”或各个部分在艺术上作出准确判断,因为与整体的关系,对整体的作用,是解析评价各个局部的艺术价值的主要标准。整体感知部分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对提高鉴赏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专题品析,合作鉴赏

鉴赏角度: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以及其他描写人物的方法。任选一个角度,可以化大为小深入研究。如“形象”这一角度,可以把视点集中于“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上。

分组讨论,确定本组鉴赏专题,合作探究品鉴。15 分钟后小组长将整理有序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交流过程中,本小组的成员可以补充论证,其他小组也可以质疑或补充。1、人物姓名鉴赏

祥林嫂 :

(1)、没有自己的名字,随从丈夫叫了祥林嫂。说明她没有人生自主权。也说明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现象的严重性。(2)、祥林嫂“不祥”,命运多舛,数遭闵凶,她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祥林嫂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她的悲悯与同情。鲁四老爷:

(1)、他与鲁镇同姓,又被称为“老爷”,说明他是地方权威人物、最高统治者,掌控鲁镇。他的理学老监生的身份,更暗示了鲁镇沉浸在他礼教阴霾的笼罩之中。

(2)、他书房里的对联写作“事理通达心气平和”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因为他一见祥林嫂就“皱眉”的态度与他“可恶”“不干不净”“谬种”的语言都鲜明地表现出他的事理不“通”更不“达”、他的心气不“平”、更不“和”。而另一联已经脱落,说明他的附庸风雅。那脱落的一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可以暗示他是个不明品节、无品缺德的人。鲁四老爷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他的嘲讽与憎恨。柳妈:

(1)、柳,“无心插柳柳成荫”,柳妈对祥林嫂的精神戕害,是由于她对迷信的执着造成的,是因善而害人,她的无知的善良建议,使得祥林嫂最后一个精神堡垒被粉碎。

(2)、柳,生命力及强,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长。暗示封建迷信思想及易生长、传播、普及,当时的社会迷信面及广。柳妈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民众愚昧无知的批判。贺老六:

(1)、俗话说“六六大顺”,而他贺老六是大不顺。花钱娶来的是寡妇,婚姻不顺;死于伤寒,寿命不顺;儿子夭折,家门不顺。

(2)、贺,有庆贺、庆祝之意。而贺老六的人生最终一无所有。大伯,即他的长兄,不慈不仁,又收了他“自家的”房子,赶走了祥林嫂。贺老六无喜可贺,有悲可哀。

贺老六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祥林嫂的婆婆:

(1)、卫家山人。只卫护自己的家,是个专横贪婪的封建家长。“她应酬从容,说话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赔罪,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堂而皇之地全部收取了祥林嫂一千七百五十文工钱,并且“又取了衣服”。为了获得更多的彩礼,她又“好打算”,把祥林嫂当作奇货卖给了深山野奥里的贺老六,得了八十千钱。这就是她的从容和能干!

(2)、她没有具体的名字,说明这种专横贪婪之徒远不是个别现象,这种利用宗法家族权威无所不为的封建家长比比皆是,有一个广大的群体。小结:小说《祝福》人物形象的命名有着特别的含义,或寄寓美(祥林嫂、贺老六)的毁灭于其中,或寄寓讽刺(鲁四老爷、柳妈)于其里,作者的怜悯与憎恶,无奈与悲愤隐于人物姓名的深处。2、爆竹声声话祝福——环境描写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表现出强烈的宗法思想和礼教淫威对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第三次实际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祥林嫂的惨死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首尾呼应,结构完善。小说始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又再一次写到鲁四老爷家的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联系。封建礼教正是通过祝福这样的典型事件在精神上多次摧残,以致于杀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时又正是鲁镇家家祝福之时。祝福的热闹正反衬了祥林嫂临终的孤寂凄凉。以“祝福为题更能揭露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画眼睛的艺术——祥林嫂的肖像描写

眼睛是心之窗。课文对祥林嫂进行了三次肖像描写,描写的重点是眼睛。通过她的眼睛,我们可以知道,她原本是勤劳善良,安分耐劳的,她饱受生活的惨重打击后,在人们对于她的苦难的鉴赏、恐吓、威逼之下,精神完全崩溃,极度悲哀与麻木。最后变成“眼睛间或一轮”的“活物”,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下,一步步被逼上了死亡的道路。4、祥林嫂死亡之迷——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侦破

祥林嫂的婆婆、鲁四老爷、贺家大伯、柳妈和鲁镇的人,都有罪责。生活在祥林嫂身边的人们,谁也无意逼死祥林嫂,但确实是这些人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中国人世代奉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它毒害了所有的人,而就是这些人,又在不自觉的害别人,他们不约而同得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吞噬着祥林嫂一类善良的、不幸的弱者。丁玲硕果这样的话:“祥林嫂是非死不幸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所以,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就是封建礼教。封建礼教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文章的意蕴,是贯注在文章生命机体的精神能量,是作家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独特的审美发现和认识,是具有美学价值的思想和智慧的闪光。在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思想和艺术个性呢?叶圣陶 先生给我们作出了回答。叶老把语文阅读活动中对课文的鉴赏(审美实践)比作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起手来,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这部分的设计在于把课堂真正还个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己选择专题,主动去发现,去研究,在自主阅读与小组合作中不断生成新发现与新见解。)

四、拓展延伸、经典具有永久的可开掘力。《祝福》中的艺术焦点很多,请同学们“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课后自己确立专题去阅读,去发现,自主研究并写出阅读体悟。、根据《祝福》的内容,为祥林嫂写一篇小传。

(提倡个性化的阅读。努力摆脱从众的思维惰性,启发学生“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要站在书本之上,开拓崭新的个性视角,勤于探索,敏于发现,言人所不能言。这一设计对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大有好处。)

[ 评析 ]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本课教学设计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利用学能资源,注重开掘课本资源,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习主体充分发掘自我潜能,提高对文学作品的个性鉴赏能力。、努力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指出,“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基于“发现”与“生成”的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了小组协商,根据爱好确立小组研讨专题。课后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研究专题,这种关注个性,关注个性发展需求的设计,使得教与学的动态生成性加强。学生的参与度、自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文本的发现、阐释必然也随着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阅读个性与感悟能力将会在自我主动探究中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篇: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

下篇高中语文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与评

析、兰亭集序

(国际教材人教版必修 1 第 5 课、山东人民版必修第三册第 8 课)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是这一文化精髓载体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传世经典,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作品记述 三月三 日 修禊之时,群贤集聚兰亭流觞赋诗的盛况,并为所赋诗作序。作者借题发挥,别开一面,面对兰亭美景,不禁兴尽悲来,感慨万千,痛惜人生苦短,较为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生死观。使原本简单的记游有了更深沉的蕴涵,耐人咀嚼寻味。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得课文的大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3)赏析语段,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4)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汉字是充满智慧和灵性的文字,我们有世界上唯一的文字艺术——书法。提到书法就不得不提到“书圣”,大家以为谁该承此冠冕呢?(王羲之),提到书圣又不得不提到他的 „„(《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以其“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艺术辉映千秋,流传广远。其实《兰亭集序》还是一篇淡雅洒脱、文思幽远的美文,可谓孤篇独绝,书艺双绝。作为文章的《兰

亭集序》,他的魅力到底何在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梳理文句,突破难点、学生放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并做标注。、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做标注,粗知文章大意。找出难懂难译的句子。3、四人合作交流解决难句,老师从学生的反馈中选择典型的难句及翻译投影。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引导:“之”字的理解,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标志。)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引导:抓重点词,“因”和“或”,结合上下文理解。)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以上教学环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既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整体感知,粗知思路、默读课文,给每段加小标题。、展示学生标题,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投影)

第一段:叙雅集盛况(兰亭集会)

第二段:发人生感慨(感叹生死)

第三段:明作序要旨(作序缘由)、找出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同桌交流。

提示:雅集之“乐”——人生苦短之“痛”——古今之“悲”

(交流讨论,比较鉴别,共同分享教学资源,在交流中取他之长补己之短。)

四、赏析语句,领会内涵、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美

(1)朗读,指导读出节奏、语气。

(2)第一段用笔简洁洗练,结合文中所写内容,设想当时宴集情形,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要求:可借用文中的词“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展开合理的想象,有人物活动和情态,景物的渲染。)

(3)这段兰亭集会的描写历来为人称道,仔细品读,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①“暮春之初,会于兰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节之好;“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志同道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景物美好;“流觞曲水,畅叙幽情”雅集之情趣。即在可乐之时,有可乐之人,观可乐之景,行可乐之事。②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仅16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尽现眼底,气氛清幽,使人心旷神怡。③“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倍感清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倍感宽广;“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倍感愉悦。④“群”、“毕”、“咸”、“集”此四字,尽显此行兴旺盛大之势,又由人及景,游目骋怀,俯仰天地,包揽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或静或动,或清或纯,皆清新淡雅之物,益显宁静致远之神气,暗隐君子淡泊之风。)

(4)下面是评论家方北辰、陈允吉对《兰亭集序》的评价,你对他们的评价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其内在之特色,还在于格调之淡雅。绘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一切过于浓重之色不用,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宴集,作者之喜悦不过分逾度,笔势始终从容沉稳,这是心境的淡雅。

——方北辰

△ 没有费力雕琢,着色清淡,用词浅切,更有清新之感。

——陈允吉

(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在朗读赏析中让学生感受语言传达的美妙情境。)2、研读语言,体悟作者的生死观

(1)本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缘何生“痛”呢?第三段的“悲”与

第二段的“痛”一样的吗?

(由“兰亭集会”,想到“人之相与”,虽“静躁不同,趣舍万殊”,但“欣于所遇,快然自足”,然而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是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因而感慨系之。其次是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是生命的短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由此看来“死生大矣”。兰亭集会再美好也会转瞬即逝,世间万事莫不如此,更何况生命呢?由聚到散,由宴集到人生,顿生感伤之情。作者悲古人,因为他对生命的体验与古人的体验是相似的,“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与怀”,作者亦悲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日”,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从今人及古人再及后人,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一“悲”不同于上段的“痛”,将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推及到整个人类,由己悲人,更加地深刻。)

(2)以下是关于《兰亭集序》的评论,对于这些评价你有什么看法?△玩此文中段,因乐极生悲,感死生事大,见不可不随时行乐之意,乃旷达一流。

——清代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

△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清代 吴楚材《古文观止》)

(3)王義之的悲叹,是乐极生悲的消沉,还是苍凉概叹中的旷达,你怎样看?

(王義之有悲叹但并不悲观,第二、三段在情绪上较低沉,但从根本上说表达了对生命的深沉眷恋和执著:生命有尽时,这是无法摆脱的,惟有及时行乐,把握美好的瞬间,珍视短暂的生命。这实是看透生死的旷达,它是作者面对自然宇宙,对死生的深沉的思考,是深情的,也是超然的。)

(4)文人墨客登临山水,面对自然,慨叹生命短暂的诗句很多,请你举例说明一些。

(投影)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前赤壁赋》

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殤为妄作。

—— 王羲之《兰亭集序》

(5)作为后之览者,临文有何感想?试以“文人——山水——生命”为话题,简说你的理解。

(提示:他们走进自然,欣赏领略山水风物时,也融入了个体的生命体验。即面对浩瀚无穷,引发了浓重的生命意识,引起对生命本体的思考:人不仅是社会中的存在,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每个个体生命都独立地面对整个宇宙,尽管生命生长消亡,生生不息,但个体生命是亘古不变的宇宙中的一瞬,生命唯其短暂才要更加珍视,悲叹生命的短暂无常正是这种认识的反衬。这种面对宇宙天地对生命存在的深层思考,成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心理。它更多的激励后人应该积极地对待生命,热爱生命。)

(以上设计体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主体性,在思考、探究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甚至和作者能产生共鸣。)

五、拓展延伸,总结提高

师:面对山水、自然,王義之的思考是有一定的哲学渊源的,这不得不谈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死观: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希望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重价值而轻死生,对死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道家对死亡有较深刻的认识,代表是庄子,他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现实人生苦难,也掩盖了对死亡的恐惧,主张将个体的人返回到自然状态,取消死生差别。《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

到了魏晋,社会陷入持久的动荡混乱中,“天下名士,少有全者”浓重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时代。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忧虑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士人们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他们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援儒入道”

在政治上调和儒道,人生中追求玄远、超越。注重个性和精神的自由,重清谈尚玄学。、针对以上诸种说法,谈你的看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生死?、教师归纳小结:

儒家的生死观,重价值而轻死生。这固然有积极的意义,不可否认,没有生命何来价值,价值是对生命存在的超越,但决不能离开生命空谈价值。庄子教会我们坦然达观地看待生死,死亡并不恐惧。但现实人生中死生毕竟是不同的。魏晋士人在传统哲学的缝隙中找到了一种存在的方式。表面的颓废消极中深藏着他们的人生理想,对生命的追求和留恋。生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生必有死。我们无法回避自己的死,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生。生命中纵有暗淡,只要心火不灭。虽然不是诗意的栖居,也应使生如夏花般绚烂。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兰亭集序》是对人生的感悟,有一定的哲学内涵。了解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从中吸取民族的智慧,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 评析 ]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特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以上教学设计中,学生的自学时间较充足。第一,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改变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逐句串讲的教法。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让学生带着问题作定向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学生根据问题在文中寻找答案,就是理解、感悟、思考、转化的过程。、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安排了“语句赏析”及“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对《兰亭集序》的语言,让学生谈其感受,要求学生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生死观谈谈自己的生命认识。这些没有规定的答案和现成的模式,学生必须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来创造,可能并不尽人意,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在过程中得到了展现。学生不是仰视文本,而是和文本进行了生动具体的对话。

第三篇: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劝 学

高中语文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与评析、劝学

(国际教材人教版必修 3 第 10 课、苏教版必修 1、山东人民版必修第一册第 1 课、广东教育版必修 4 第 15 课)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创作自由,思想纷呈的文化盛宴。其在思想上的阐发和艺术上的创造,对后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子的《劝学》是诸子散文中广为传诵的佳篇。《劝学》虽节选原文的一、三、六段独立成篇,却天衣无缝,一脉相承。《劝学》旨在劝勉人坚持不懈地学习,用学习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全文议论纵横开合,立足于“劝”,多方面、多角度取譬设喻,深入浅出,思路绵密,见解精辟。文中多处名句已成为我们现在的常用成语或自勉奋进的座右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在教学本课时,一是梳理文言知识点,赏析并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二是学习《劝学》的主要观点,领会学习的重要性,并能用发展的观点重新审视文章的思想内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⑴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⑵鉴赏、学习比喻论证方法。⑶理解《劝学》的主要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 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很偶然发现了一个有蕴味的句子,可惜它是残缺的,大家可尝试将它补充完整。投影残句:可以使人免除人生的三大痛苦:贫穷、烦恼与孤独。(工作、学习、奉献等)大家补充的都很有道理。对于同学们来说呢?关于学习的名言举不胜举,大家可以说说(指名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两千多年前的儒学大师荀子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它的题目是:《劝学》。

(激发兴趣,启发谈话,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导入新课,使学生生产急于阅读的欲望。)

二、疏通字句,整体感知。、疏通字句,积累文言知识。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句意。

(2)找出难句,各小组集中讨论释难点。

(3)将学生分为五组,各组归纳一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用法、虚词“而”、通假字。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小结:

词类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上、在下)

特殊句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木直中绳,糅之以之为轮。(省略句)

固定用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或方法)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者……也,表示判断)

通假字:

木直中绳,糅以为轮。(“糅”通“煣”)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示并列)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示并列)

③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示并列)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示承接)

⑤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示修饰)

⑥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连词表示修饰)

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连词表示转折)

⑧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连词表示转折)、整体感知,粗知大意

(1)本文是围绕哪一个问题展开论证的?论点是什么?

(2)各段都谈学习的重要性,但有所侧重,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结合以上两个问题,帮荀子列一个写作提纲。

(学生自列提纲,交流,补充,完整。)

参考:

改变自身,提高修养

学不可以

(中心论

点)

(学习的意义)弥补不足劝学(学习的作用)持之以恒,积累专一

(学习的态度、方法)

(积累文言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引导学生编写提纲,可以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的能力。)

三、品读语言,学习论证法。、运用比喻论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以第二段为例,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比喻论证的运用及其艺术特色。

参考:

①连用五个比喻:“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五个比喻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学习可以弥补人的先天不足。比喻层层叠加,如重峦叠峰,并力而向,内容丰富,说理生动,有雄辩之气。

②荀子的比喻并不生僻险怪,而是极其生活化。“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所喻都极其普通寻常,但作者善于将这些看似琐碎毫无大意的事物恰到好处地引入文章,读来并不造作,非常生动亲切,使人信服。

③比喻看似堆砌,实有作者的精思在其中。“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一喻后紧承登高而来“登高而招”,而不是接“顺风而呼”一句。其二注重层次,“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又位于“假舆马者”,“假舟楫者”之前,暗含事物由小到大的层次之分。最后总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劝学、荀子独善博喻,用众多的比喻来说明事理。

结合课文,说说荀子如何富有变化地运用比喻来论证的?(先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参考:

(1)喻体丰繁,内容丰富

本文三个分论点,都用了比喻论证法。选文近三百字,却用了二十多个比喻。喻体丰繁,赋予变化,有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金石珠玉,舟楫弓矢等等。运用形象思维巧妙地将其本质联系在一起,无堆砌之感。

(2)形式多样,相辅相承

比喻论证的论证形式多样:数喻一理,正反对比,先喻后理,先理后喻,喻中含理等。内容有侧重,句式变化,读来自然流畅。、学习比喻论证法

运用比喻论证法写一组句子并说明一个道理。

(提出要求,明确目标,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赏析内容,理解主旨、“学不可以已”开门见山,简洁精练。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学不可以已?

(其

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如青如冰,如中绳之木,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其

二、学习如登高而招,如顺风而呼,只有借助有利的外界条件,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如君子善假于物。其

三、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学习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学习所需要的端正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应证了“学不可以已”。)、荀子劝人们学习什么呢?结合《劝学》中的有关补充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参考:

荀子劝勉人们应当学习儒家经典,“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只有学习这些才符合封建时代的人才选拔标准,并强调学习儒家经典应当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君子学习是为了增其外修内美,“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始终如一,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这些都是强调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的德行。由此可见,这里的学习不单指我们普遍意义上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侧重思想品德的修养。另外,“劝学”与荀子的性恶论紧密相连,荀子认为人生来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不断学习来改造这种恶的本性,使人趋于善。由此看来,他所说的学习注重思想品德修养,学习以修身为本。、朗读全文,熟读成诵。

(结合《劝学》的其他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深入理解,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熟读成诵,感悟语言,丰富了文言储备。)

五、研讨课文,提高能力、荀子的观点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你认为荀子的观点是否过时?“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认为有哪些思考还有待发展和完善?

(小组讨论,交流,小结。)

提示:

可供继承发扬: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名句越历千年流传至今,学习者耳熟能详。它们已成为无数学子自勉进取的人生信条,成为一种永不褪色的思想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本身就是很好的例证。

(2)荀子的“学”与思想品德修养密切相关,重视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把它放在突出的位置,对今天的我们应有深刻的启示:“百年树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教育是为了培养有用之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仍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要素。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一贯追求学习的分数只能产生机器,而不是真正有用的人。时代需要有道德、有理想、有学识、有才能、有创新的人。

(3)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科学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学习尤为重要。两千多年前的呼声仍是今天时代的最强音。

(4)荀子开宗明意“学不可以已”,学习不可以停止。荀子追求做一个完全的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说人应该做全、粹、德的君子,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全面的才能,这是荀子追求的人的理想境界。时代在发展变化,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永恒的,力求做一个完美的人,应世代成为我们做人的信念和准则。

需要批判发展: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意思是空想不如学习,心动不如行动,而第二段论证学习可以弥补不足,两者关系不紧密。另外,“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法太绝对,应该改为“则知明而行无大过矣”表达就有了分寸。

(2)荀子非常重视完美人格的塑造,在《劝学》中主要论述了思想品德的修养和学习,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的继承发展。文中就有这方面的疏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蚓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这是蚓的生活习性和本能,并非用心专一。蟹应是八跪二螯,且蟹有穴可寄托,也并不寄托在蛇蟮之穴中,这也是它的生活习性,与用心浮躁无关。

(3)《劝学》强调应该用学习来指导人的思想行为,要与个人的思想品德相联系,要与个人的立身行事相联系,这是可贵的。但他的思想修养又着眼于个人的荣辱祸福,“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也。”以修身作为躲避祸患的途径,从个人得失看待问题,显然有失偏颇。学习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学有所用,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师生互动,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分享教学资源。)、《劝学》中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与现代倡道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搜集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选择其中的一句,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劝学》。

[ 评析 ]

以上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要求学生合作交流,总结文中的文言知识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相关工具书,反复诵读,积累文言知识。其

二、教学环节五中,说说荀子的思想是否过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必须结合课文,调动相关的知识储备,组织整合,得出结论。这是思考探究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引导学生品读赏析比喻论证,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既发现了问题又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背诵课文,进行同名

作文的写作。在探究文本内涵的同时强化语言训练,在动口、动脑、动笔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感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四篇: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鸿门宴

高中语文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与评析 22、鸿门宴

(国际教材人教版必修 2 第 11 课、苏教版必修 3、山东人民版必修第二册第 6 课、语文版必修第一册第 14 课)[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融司马迁广博的学识、横溢的才情、卓绝的思想、独特的审美于一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对后世文学、史学的发展都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史记项羽本纪》将秦汉历史转折时期,一个悲剧英雄鲜明的个性和一生成败的始末,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作者通过对鸿门宴全过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揭示了项羽自矜功伐、为人不忍的悲剧性性格及其失败的必然性。而刘邦能化险为夷,与他知己知彼、知人善任、果敢坚决的性格优势密不可分。宴中人物众多,形态迥异,栩栩如生。矛盾此起彼伏,险象环生,引人入胜。精彩纷呈,耐人咀嚼。司马迁以他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引发我们对人生、历史、性格、命运的重新审视和深入思考。千年文章,读来仍荡气回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文言文应“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了解人物分析法,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重新审视民族性格中的传统因素。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积累文言知识,理清情节结构。(2)抓住人物特点,把握人物性格。(3)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对对联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对联短小精悍,讲求炼字,对仗工整。今天我们来尝试一下。老师出上联,大家来对下联。上联:八千弟子随流水下联:百二河山委大风 , 上联:辜负重瞳,老范老韩皆不识下联:枉生双膂,学书学剑两无功。两副对联说的是项羽。下面我们通过一起欣赏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精彩片段《鸿门宴》来进一步了解这位传奇式的悲剧英雄。

(创设对对联情景,尝试仿写,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积累文言,整体感知、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1)总结归纳文中的文言知识点,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分组,每组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归类。

(2)投影小组归纳结果,补充完整。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1)《鸿门宴》是编者加的题目,你认为取此题的用意何在?(第一,以鸿门宴为线索,有宴之由来、宴上争斗、宴后余事,这些都是围绕“宴”来展开的。第二,鸿门宴是楚汉矛盾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刘项争斗中最关键的一环,成为各自势力的转折点。第三,鸿门宴是双方表面平和,实暗藏杀机的宴会,后演化为政治集团间激烈斗争的代名词,以此为题简洁明了。)

(2)鸿门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试有创意地画出情节发展图。参考:

失项

玦项

剑项

帐项

逃张

玉项 勿伯 击劝 急谏

举王 增不 范应

舞伯 庄翼 项蔽

闯王 哙款 樊待

脱良 邦留 刘谢

献王 良授 张璧

(总结文中的文言现象,积累文言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析题和理清作品线索,把握了课文的内容。)

三、分析人物,感受形象

1、品读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1)“言为心声”,语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精彩的人物语言是鸿门宴的一大看点。请你从第二部分选出最能体现刘、项性格的语言,并简要赏析。示例参考:

刘邦: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谷阝。

赏析:“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回忆往昔戎马生涯,以忆旧来麻痹项羽,软化其戒备之心。“不自意”是委婉措辞,将有意说成无意,打消了项羽的猜疑。还将责任推到小人的身上,小人者终属谁不可知,但可知这是刘邦的自我开脱之辞。非鸿门谢罪不能表明刘邦的诚心和真心。卑辞谢罪看似恭敬,实可看出刘邦的果敢坚决、能言善变、狡诈圆猾、能屈能伸。

项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壮士!——赐之卮酒

赏析:由此看来刘邦的计谋奏了效,项羽完全相信了他的谎言,并且以实情相告“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沛公有意为假,项羽却无意为真。使沛公于不经意间钓到了大鱼。足见项羽直率简单,轻信人言,胸无城府。

樊哙闯帐本是违令的,这是樊哙为防万一,与之同命之计。项羽不仅不疑,反被他的勇猛剽悍所吸引,称其壮士赐之卮酒,见其生吞海饮,难掩赏识之意,盛情款待。足见项羽的耿直磊落,胸无城府。

(2)学生诵读,品读人物语言,有感情地朗读。

(3)选出你所欣赏的人物,从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注意抓住关键词,揣摩人物的心理,结合背景知识。(按所选人物分组,小组集中讨论,归纳形象。)参考:

项羽:优柔寡断、耿直磊落,胸无城府,暴燥鲁莽、刚愎自用、骄纵轻敌 刘邦:果敢坚决、能言善变、狡诈圆猾、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善于纳言 樊哙:勇猛剽悍、机智能言、粗中有细 范增:老谋深算、骄横独断 2、抓住矛盾,感受形象

(1)范增举玦,项羽默然不应。揣摩项羽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一段心理独白。(要求符合人物心理,符合人物性格。)

(2)鸿门宴上杀刘邦是吹灰之举,但项羽依然选择了不,有人说这是他的君子之度,也有人说是妇人之仁,你怎样看呢?(学生发表见解,老师适时小结。)

(两种看法都能自圆其说,并且都有道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前者将项羽看作一个力拔山气盖世的英雄,以为项羽只不过想完成一个英雄的神话,他的胸无城府,没有政治敏感都体现了作为英雄的磊落和直率。后者将其看为政治集团的核心领导人,在政治的大事大非前,犹疑不决,优柔寡断,缺乏果敢干练的办事风格,坐失良机,功亏一篑。无论怎样作者正是抓住最激烈的矛盾,再现了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且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3、结合下列有关对项羽的评论,谈谈你对这些评论的看法。君王为人不忍。

——范增语《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洁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以此不附。——陈平语《史记陈丞相列传》

项羽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泣涕分饮食,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剜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韩信语《史记淮阴侯列传》

世皆谓羽与汉争天下,非也。羽何尝有争天下之志哉!羽见秦灭诸侯而兼有之,故欲灭秦复立诸侯,如曩时,而身为盟主尔。故既分王即都彭城,既和汉即东归,羽皆以为按甲休兵为天下盟主之时,不知汉心不尽得天下不止也。身死东城,不过欲以善战白于世,略无功业不就之悲,而汉之心羽终其身不知,羽何尝有争天下之志哉? ——(宋)黄震《黄氏日钞》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抓住人物语言、矛盾冲突,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地解读人物性格,拓宽思路,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分析鉴赏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发掘内涵、项羽自刎乌江时,仰天长叹:“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盖世英雄为什么走上了末路?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思考。(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交流小结。)参考:

(1)领导者的性格特点:在政治舞台上更需要刘邦而不是项羽。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若以沛公居项羽之地,在鸿门必取于杯酒之间,在垓下必渡乌江而王江东矣。”项羽更适合做一个骁勇善战、攻无不克的英雄驰骋疆场,而不是一个老谋深算、精通权术的政客运筹帷幄。

(2)集团成员的合作精神:项氏集团人心涣散。项伯告密,损己利人,翼蔽沛公,杀刘受阻。范增可谓老谋深算,“竖子不足与谋”流露出计不被纳的怨愤和无奈。刘氏集团人心向背。刘邦之言,樊哙之言如出一辙,不可谓非张良之力也。樊哙闯帐,张良冒死留谢,勇者献其力,智者献其谋。刘氏集团一致对外,团结协作的精神可见一斑。

(3)用人策略:鸿门宴上项伯的破绽可谓大矣,但项羽仍未觉察,只因他任人唯亲,深信叔父不疑。范增献策却屡屡受阻,计不得施。而刘邦知人善任,“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项羽最终失败了,但司马迁为什么还将他列如本纪?并且《项羽本纪》是司马迁的得意文字。资料:

按史法,天子则称“本纪”者,„„司马之意并非以“本纪”非天子不可用也,特以天下之权之所在,则其人系天下之本,即谓之“本纪”。——清·张照《殿本史记考证》

项羽崛起,争雄一朝,假号西楚,竟未践天子之位,而身首别离,斯亦不可称“本纪”,宜将为“世家”。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司马迁以项羽置本纪,为《史记》入汉第一篇文字,俨然列汉诸帝之前而无所忌,盖深惜羽之不成也。不以成败论英雄,是其一生立言主意,„„ ——明·钟惺《葛氏〈史记〉卷七》 参考:(1)《项羽本纪》中有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诸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这是司马迁对项羽的高度评价,选入本纪是由于项羽纵横驰骋,趋兵百万,势如江涌,咄咄逼人的王者之霸气。

(2)这是司马迁对项羽的偏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作宗旨下包含了司马迁独特的审美体验及人生价值取向。司马迁爱人中之奇者,超特独绝,傲视万物,冲破俗律,遭受不幸的悲剧性人物。慷慨悲歌,荡气回肠,悲剧的力量撼人心魄。这是司马迁的得意文字,也是他的动情文字。

(拓宽认知范围,构建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培养看待问题的全面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探究拓展,提高能力、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是丰富的,民族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浩然正气,他已成为千年中国的生命之脉,代代相传。项羽的心无城府、坦率耿直正表明了他粗犷豪放、正气率真的一面,却成了悲剧性的性格,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矛盾。(1)提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2)投影展示有关资料:

民族精神崇尚浩然正气,正道直行。提倡“君子坦荡荡”,“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崇尚坚定的情操。有忠于故国,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杖汉节牧羊北海的苏武;蔑视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他们重道义,讲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追求独立的人格。

钱宾四《双溪独语》“一部四千年的中国史,正是一部浩气常存,正气磅礴的历史,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故使中国屡仆屡起,屹然常在。……”鲁迅《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以身示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3)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无论做人的信条还是治国的方略,中华民族对“义”有着特别的信仰。义是一腔热血,义是肝胆相照,义是舍生忘死,义是光耀磊落。然而空有一腔义胆就成了悲剧,项羽留给我们的则是乌江畔那高大凄美的背影。我们需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一身正气,坦荡浩然,然而这种义只有与时代的价值取向,时代所赋予的机遇、挑战,个人的综合素养完美地结合,生命才更加绚烂。、从以下选题中任选一条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课余进行探究,尝试写成文章。• 谈谈项羽的悲剧性格 • 《鸿门宴》中的人物描写 • 《鸿门宴》人物的对举法 • 如何在矛盾中刻画人物 • 《鸿门宴》人物的说话艺术 • 谈“小不忍则乱大谋” • 假如项羽鸿门杀了刘邦 • 如果项羽东渡乌江 • 最后的项羽 • 剧本《鸿门宴》

(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重新审视民族道德中的传统因素,丰富认知,提高素养。课余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评析 ]

以上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的特色: 1、注重方法传授,培养自学能力。《鸿门宴》语言明白晓畅,让学生对文中的文言现象进行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从字词入手,自己整理总结,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分析人物形象,先示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有法可依。提供话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思考、探究,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合理的延伸。、构筑开放的课堂。首先是材料来源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或查阅图书或借助网络,搜寻必要的信息:有关描写项羽的诗词,对项羽的评价等。其

二、问题设置的开放性,如:如何看待项羽不杀刘邦一事,项羽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须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其

三、探究性学习选题的开放性,最后一题,多方面多角度地预设探究内容,学生可依照兴趣自主选择探究方向,既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五篇:课堂创新教学设计策略

课堂创新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教学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流于形式的一般设计或粗糙设计,最终会导致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因此,我们提倡以教材为依据、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为核心进行创新设计,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创新课堂设计的一般原则

1.根据教师的自身素养进行设计。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角,好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个性色彩,体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简单照搬别人的东西,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为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自身的特长、优势,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自如驾驭课堂,展示自我风采。

2.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设计。教材是设计的依据,任何创新设计都必须建筑在充分研究文本的基础上,而研究文本的首要任务是辨识其与其他文本的区别,例如体裁、主旨、表现技巧,乃至该文本在本年级、本书、本单元中的地位等,进而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采取何种创新设计的方法。总之,不同的文本应有不同的设计策略。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教学设计应树立学生观,为学生而设计、为学习而设计是创新设计的基点。学生是课堂设计水平高低的真正评判者,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简单地推测学生的理解。创新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年龄特征、思维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先前已有的知识积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源等,都是我们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例如点评法就是一种较好的教学设计,但它更多地适合于基础较好、有相当的评判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简单照搬别人的做法,最终极有可能落个出力不讨好的结果。总之,要成为有效的教学设计者,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规律,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有效接受作为创新设计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4.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进行随机生成设计。教学设计是理想化监控的产物,但课堂却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创新设计应是动态性设计,应留有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随时调整的空间,特别应抓住课堂上即时出现的亮点进行创新设计,以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二、创新课堂设计的基本技巧

1.找准创新设计的切入点。

语文课的知识点非常明确、清晰,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这就给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带来了困难,但也正是这个特点为语文创新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要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学目的一定要明确、单一。创新设计时,教师一定不能患得患失,要舍得割爱,择其一端而不及其余。也就是说,创新的前提是确立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且这个切入点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有价值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既符合教与学的规律,也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例如,对于《项链》一文,一般的设计可能会考虑到这是一篇小说,因而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对人物进行一一分析,请学生复述情节,梳理、分析写作技巧等。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将“玛蒂尔德是可怜的还是可恶的,值不值得同情”这一问题作为本课设计的切入点,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从文本中寻找相关的佐证材料。因为这个点关涉到主题的理解、人物性格的把握、呈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等,所以它是能牵动全文的,是科学的。这一设计,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再如,朱自清的《绿》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我们通常会要求学生分析文章写了哪些景,抒了怎样的情。但这并非本文的难点,也非本文的核心,这时,我们不妨以“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作为本课创新设计的切入点,要求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抽象的、难以表达的“绿”具体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进而在学生的探讨中明确:观察方法——移步换景和定点换景;思维方法——联想和想象;修辞手法——比喻和拟人。这一设计既充分凸显了教学难点,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又能指导学生如何写好写景抒情散文。

2.打破常规的流程。教学自有其规范的程序,严格执行教学流程,看似四平八稳,实则容易导致刻板而失去生机。只有打破常规流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教学《看云识天气》,大多数教师会按照说明文的要求进行分析,通过列图表,让学生分析通过什么云能看出什么天气。如果我们能抓住“看云”,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关于云的句子(学生未必能找全,可互相补充);教师再出示几幅云的图片,读一些文中关于云的非特征性的句子,要求学生根据有关内容找出相应的图片(可能找不出);教师再读揭示云特征的句子,要求找出相应的图片(学生很快便能找出),进而要学生说说,为什么先前找不出,而现在一下子就能找出;最后归纳出: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显然,这要比直接告诉学生“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效果好得多。

3.激发探索的兴趣。在创新设计时,教师要“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挑起兴奋点,激活思维;瞄准求知点,发展思维。例如,《庄暴见孟子》是一篇文言文,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文字梳理不成问题,教学中不必过多着力,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到本文难以理解的两个点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孟子的论辩艺术。我们可以先呈现学生熟悉的“滥竽充数”的故事,进而追问在这个故事中齐王听的是什么音乐、是和谁一起欣赏的,故事虽然熟悉,但学生可能还没有想到这一点。然后请学生根据《庄暴见孟子》提供的信息,推断上述两个问题的结论:一个人听的(独乐),听的是流行音乐(直好世俗音乐)。孟子对齐王的这一爱好持什么态度?批评。为什么?因为孟子主张与民同乐,主张听“先王之乐”。至此,文章的主旨就自然而然地被引出来了。最后我们再将原文进行压缩,将压缩过的文字呈现给学生,与原文进行比较,看看效果如何。如此一来,学生自然就会很快明白孟子迂回曲折的说理艺术了。

4.变换教学的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经是无须争论的观点,但怎样体现呢?多设计一些问题不失为一种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应更大胆一些,经常变换一下教学模式。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设计成评点课。脂砚斋曾详细评点过《红楼梦》,课前可先选取一部分作示范,要求学生在课前试着对其余部分进行评点(每人或每组可评点一部分课文内容);课堂交流中,学生还可以对脂砚斋的评点和其他同学的评点进行再评点,并说明理由。这种做法符合显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的新课程理念,也符合研究性活动教学的要求。

再如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写出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大雷雨》(奥斯特洛夫斯基)中的卡杰林娜、《荷花淀》中的水生嫂等女性的比较分析文章,引导学生掌握结合人物性格、性格成因等因素分析作品时代意义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当导演,改编文学作品;可以比较改编后的影视作品与原作品的区别;甚至可以进行生活化设计,即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设计课堂教学。

5.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在创新设计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存在,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设计中故意露出破绽,诱导学生质疑,并将学生的质疑作为很好的课堂生成的资源;在问题的设计上,应多设计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学《阿Q正传》,不应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现有的对阿Q评价的范围内,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现代生活中阿Q的意义对文本进行多样化解读,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阿Q”。

其实,创新永无止境,只要教师有创新的意识,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就一定能创造出各式各样的课堂设计。

当然,创新只是手段,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一味猎奇,而必须建立在明确的目的基础之上,必须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下载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祝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祝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采 薇

    下篇 高中语文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与评析 25 、采 薇 ( 国标教材人教版必修 2 第 5 课、苏教版必修 1)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着中华文化的......

    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琵 琶 行

    下篇 高中语文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与评析 28 、 琵琶 行 (国标教材人教版必修3第7课、苏教版必修4、广东教育版必修3第16课、山东人民版必修第一册第3课)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课堂创新 教学设计 雨 霖 铃

    下篇 高中语文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与评析 29 、雨 霖 铃 (国标教材人教版必修 4 第 5 课、苏教版必修 4 、广东教育版必修 3 第 7 课)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

    课堂英语创新设计教学案例反思

    课堂英语创新设计教学案例反思 青铜峡市五中 白少瑜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图案设计课堂创新(5篇模版)

    基于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图案设计》课堂创新与探索 绍兴市精品课程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快速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继承民族文化和发展,不能忽视乡土文化的......

    《变阻器》实验教学创新课堂设计

    《变阻器》实验教学创新课堂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变阻器是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在电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变阻器知道其构造和工作原理,有助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又......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祥林嫂的遭遇及命运轨迹。②小说的环境描写、倒叙、题目及第一人称的作用③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和概念意识。 过程与方法......

    祝福教学设计

    2 祝福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5-12-21 08:59 4183次 共1课时 2 祝福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了解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探讨造成人物悲剧的根源。 2.创设情境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