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森林水车人教新课标(2014秋)[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9:0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森林水车人教新课标(2014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森林水车人教新课标(2014秋)》。

第一篇: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森林水车人教新课标(2014秋)

教学内容

欣赏《森林水车》

教学目标

1.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

2.能哼唱A主题和C主题,体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并联想水车车轮滚动的形象。

3.能分辨乐曲“引子A B A C A尾声”的结构。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1)播放水车的视频,简单介绍水车的形状与用途。

(2)有许多音乐作品都表现了欢快的水车形象。老师范唱或播放日本歌曲《森林水车》,引导学生听出形容水车车轮转动的象声词是“咕噜咕噜咕隆”,并唱一唱。

(3)老师小结:这首歌曲前奏的旋律就是从管弦乐曲《森林水车》中借鉴来的。

2.初听乐曲

(1)《森林水车》和《钟表店》《森林中的铁匠》是世界上三首最著名的描绘性的标题乐曲。从《森林水车》中我们好像就听到了水车车轮“咕噜咕噜咕隆”转动的声音。

(2)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听辨音乐中表现水车车轮转动的形象。3.分段欣赏(1)引子

①播放引子部分,引导学生从力度、速度和弦乐器的音色中感受引子优美、安静的情绪,从声效模仿中分辨鸟叫和水车车轮转动的形象,联想到安静、优美的森林早晨景象。

②复听乐曲,引导学生随音乐八六拍的韵律轻轻晃动身体。(注意:八六拍要按二拍子的韵律晃动身体)

(2)“水车”主题(A)

①播放第一主题。引导学生听辨出“水车”主题,通过轻快活泼、跳进的旋律,以及连音与顿音的结合使人联想起水车车轮的飞速旋转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

②用la哼唱“水车”主题。(3)第一插部(B)

①播放第一插部(B),引导学生听辨这段旋律是由长笛演奏的。

②复听,引导学生听辨节奏更加紧密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好像水车车轮越转越快。

(4)第二插部(C)

①播放第二插部(C),引导学生听辨音乐的节奏型是 X X x x|x x x x x|以及随着音乐力度的增强,音乐情绪更加热烈。

②师生共同哼唱第二插部(C),老师弹奏学生演唱,进一步感受水车车轮的飞速旋转以及人们欢快的情绪。

4.完整欣赏

(1)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分辨“水车”主题出现的次数。(三次)(2)复听乐曲,引导学生用字母卡片随音乐排序。(引子A B A C A尾声)5.表演小结

老师可引导学生为“水车”主题编创律动,并在老师指导下随“水车”主题做律动表演。插部一和插部二的旋律可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表现。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第二篇: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森林水车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的:

学唱歌曲《森林水车》。

掌握顿音的唱法,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通过对《森林水车》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春天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轻快,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打开多媒体,放映一系列山、水、森林等地带的图片。(欣赏法)画面展现水车(筒车),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谈话法、提问法)学生回答:家乡、桂林·········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老师带领你们走出校门,投入春天的怀抱,走进森林,感受森林的窃窃私语,让我们立足于山、水、森林间,聆听和唱响《森林水车》之歌吧

二 导入新课(示范法、练习法)发声练习

1=C--F 4/4 1 2 3 4 5-| 5 4 3 2 1-|| 师:春天来到了 生:啦·········

教师示范。

要求:学生用优美、流畅、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学生跟琴练唱,体会顿音的演唱技巧

(通过发声练习,使学生掌握顿音的演唱方法,为歌曲的教学进行初步的铺垫)

三 新课 1 歌曲简介: 这是一首由日本作曲家创作的歌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部分描写了宁静的森林,第二部分速度转快,并用了像声词“咕噜咕噜咕隆”来描绘水车轮子磨盘的转动,在欢快的气氛中歌唱劳动,歌唱春天

。1979年日本的黑鸭子四重唱团到我国访问后,这首歌在我国传唱。

播放磁带 初听《森林水车》 结合歌曲内容,学习音乐知识(欣赏法)

.顿 音 5 5 5 5 1 5 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讲授法)

升记号 # 6 #4 3 2 在这个基本音级的基础上升高半个音(师示范,了解一下即可,不作掌握要求)

学生对照教材,找出有顿音记号和升记号的地方,掌握音乐理论知识。

复听歌曲(欣赏法、提问法)

放录音,结合多媒体的森林和森林水车的动感画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并回忆: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歌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听完歌曲后,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边听、边看、边联想,讨论与发言

甲:在我们家乡有,我到桂林旅游时也看到有

乙:欢快、兴奋、高兴

丙:仿佛看到了一排排森林水车不分昼夜的欢乐的工作着

丁:我们成群结对的来到了这劳动场地,与森林水车一起劳动········

教师小结(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3 学习曲谱(示范法、练习法)

1)难点:

节奏 × × × × × × | × × × × × × ||

..2/2 旋律 5 5 5 5 1 5 | 5 5 5 5 1 5 ||

..4 4 4 4 2 7 | 4 4 4 4 2 7 ||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学生情绪高涨,练习特积极和投入)

2)教师采用视唱法教学该曲谱并强调顿音处的演唱感觉

3)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轻和唱旋律

学习歌词(体验法、听唱法、比较法、提问法)

1)教师弹琴,学生用“啦”演唱旋律。(体验音乐的旋律美)。2)教师范唱,学生聆听。(让学生感受老师的歌唱状态和美妙声音)。

3)教师弹琴,与学生一起和唱该歌。(让学生快速进入歌唱状态)。4)教师弹琴,学生独立完成歌曲的演唱。

提问:

歌曲中顿音记号使用较多,塑造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

去掉顿音记号,音乐情绪会改变吗?

学生再次随琴哼唱,思考问题并回答:

甲:劳动时的愉快心情

乙:不使用顿音记号,音乐情绪变得平淡、没有生气。

(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歌曲的艺术处理和畅想(讲授法、启发法、创造法、实践法、表现法)

1)结构 :二段体

情绪:第一乐段:宁静、美好

第二乐段:欢快、兴奋、跳跃 2)通过对此歌的学唱,我们收获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不但学会了顿音的唱法,还感受了在劳动中歌唱,歌唱劳动,歌唱春天、歌唱生活的美好情怀,感受到生活的无限美好。

3)歌唱表现:

独唱 ; 男声齐唱;

女声齐唱;

演唱接龙。

要求:根据音乐风格特点,歌词意境,可自由的加入律动,自由创作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唱。

四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森林水车》,在演唱《森林水车》的感觉中,感受到了劳动中的愉快,也感受到了森林默默为人类服务与奉献的精神,培养了我们热爱劳动、热爱森林、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情感。好了,我们该回学校了,让我们呼吸春天的气息,踏着《森林水车》上路·····

第三篇: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人教新课标(2014秋)

【摘要】

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希望通过欣赏歌曲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和特点,这节课时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改编造型作为切入口,让学生把听到的感受通过造型或动作来表现,经过教师的总结和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为后面的创编英雄的造型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戴红领巾、学敬队礼的活动,激发学生想要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渴望及对红领巾的热爱。

2.通过创“英雄塑像”培养学生正确区别各种主题、即兴创作造型的能力以及激励学生学习英雄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歌表演

1.复习歌曲《只怕不抵抗》。指导学生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结合图示,模仿、创作造型来表演歌曲中“只怕不抵抗”这一句的歌词。3.歌表演《只怕不抵抗》

二、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初听并回答问题

歌曲的名称?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第一段)

找出歌曲中最喜欢歌曲中的一句歌词 3.再次复听(观看少先队入队仪式的照片)4.学戴红领巾、敬队礼 5.完整表演唱

三、即兴合作,创作主题造型 1.导入

师:的确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上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一些英雄故事,还请你们课外去收集了一些。谁愿意为我们讲讲你收集的英雄故事? 2.个别学生讲故事,分组交流收集的英雄故事 3.结合故事内容创作个体英雄造型 4.教师小结并出示“造型主题”(四个主题)

5.小组排练、展示主题造型

6.互相评价表演内容(评价标准:是否与主题相符)

四、综合表演

表演唱“只怕不抵抗”→塑英雄造型“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反思】

学生在一开始复习歌曲《只怕不抵抗》时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特别是在结合图示,模仿造型表演歌曲中“只怕不抵抗”这一句歌词的环节中。学生对模仿英雄造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在表演的过程中主动提出:歌曲中出现了两句“只怕不抵抗”可以用两种不同的造型进行表现。这个提议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共鸣,于是,第二次的歌表演采纳了学生们的意见。学生在这次的演唱中不仅准确地演绎了歌曲的情绪,同时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唱准了两处“只怕不抵抗”的旋律。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学生的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

但本课的教授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如:学生在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了很多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但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如果教师拿捏不准的话会出现脱离音乐课变成班会课的现象。因此老师们在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在不背离音乐性的前提下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以上是我在教学中一些体会与感悟,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予以指正。

第四篇: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放马山歌人教新课标

《放马山歌》教案

一、教学课时 1课时

二、授课人

主力学校 李广锋

三、教学准备

1. 音频、视频资料:《放马山歌》、云南民俗风景。2.多媒体电脑课件一份。3.钢琴。

4.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梆子等。

四、教材分析

云南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那里的民歌民曲丰富多彩。《放马山歌》属于山歌类型。它采用了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乐段形式,旋律明快,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全曲只包含“ 6、1、2、3 ”四个音,音域只有一个纯五度,五声羽调式。歌词语言通俗、朴素,再加衬词的运用及“吆喝”声,更突出了地方特色。

五、教学目标

1.感受云南民歌《放马山歌》的风格特点,能准确地把握装饰音的时值,了解云南民歌中方言衬词与吆喝的运用,能用好听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2.通过聆听、演唱、对比,体验方言衬词在民歌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旋律编创。

3.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民歌特点,了解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愿意聆听民歌、演唱民歌、喜爱民歌。

六、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准确地演唱装饰音。

2.引导学生用好听的声音体验吆喝衬词。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引出民歌地域——云南。

设问:“你听得出这是哪个地区的方言吗?”

教师用云南话念歌词。2.感受云南风俗。

老师弹奏钢琴独奏曲《放马山歌》,学生欣赏云南景色,介绍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歌。3.引出歌曲《放马山歌》。

设问:“老师刚刚念的其实是一首云南民歌的歌词,叫做《放马山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找找它唱的跟老师念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播放《放马山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云南话版歌词中,感受方言的独特,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老师弹奏《放马山歌》,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有初步的歌曲印象。

(二)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民歌特点——衬词 1.聆听歌曲《放马山歌》

设问:“跟老师念的歌词有什么不同?多了什么?”

引出“呜噜噜噜”、“哟”、“哦哟”、“尼”等方言衬词,有浓厚的地方色彩。2.感受吆喝衬词“哦哟”

设问:“‘ 哦哟 ’这个词是怎么念的?”(音调上扬,甩出去)

“为什么要这么念?”(放马时的吆喝声)

一起念念。(引导学生想象放马的场景,需要嘹亮、上扬的音调)

3.朗读歌词。

师:“跟老师一起念念加入衬词的歌词,注意模仿老师念歌词的节奏。”

设计意图:比较教师念的词与歌曲中的词,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民歌运用 “衬词” 的特点;引导学生与歌词内容结合,了解民歌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掌握好歌词的节奏,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三)学唱《放马山歌》 1.师:“这次听歌曲的时候,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欢快的,旋律明快)

2. 老师教唱歌曲旋律。(提示歌唱状态,提示学生留意歌曲的主音“ la”)3.学习装饰音

设问:“下面我要唱一句旋律,但是用两种版本唱,听听有什么不同?”

哪种更有味道?”

教师范唱相同旋律,不带装饰音和带装饰音两种效果。

引出知识点“装饰音”,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其唱法。4.丰富形式合作演唱

师:“我们已经对歌曲有了一定熟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歌曲。”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合作完成歌曲,如:歌曲接龙等不同形式。

另外引导学生运用几种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层次。

设计意图:不同形式的演唱练习让学生逐渐熟悉歌曲;通过对比老师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旋律,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装饰音为歌曲增添韵味,引出重难点。

(四)拓展

1.发现歌曲的旋律特点

师:“大家看看整首歌曲,一共出现几个音?”(6、1、2、3)

“每一个乐句最后都结束在什么音上?”(6)

引出民歌的特点,主音通常在最后一个音。2.引导学生编创《新放马山歌》

师:“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他们只要用4个音就能创作出这么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我们也一起来尝试一下,编创一首属于自己的《新放马山歌》吧。”(节奏与主音不变,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旋律编创。)

3.展示作品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展示一下这首《新放马山歌》,老师来弹旋律,你们来‘吆喝’。”

老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新作品”,再加入打击乐器丰富歌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歌曲旋律特点,让他们感受民歌的特色与人民的智慧所在;对歌曲进行旋律编创并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总结。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歌更是劳动人民最朴实、真挚的情感体现。今天学习的这一首《放马山歌》只是我们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在今后的课堂中,会有更多机会让大家去学习和感受充满特色的民歌。

第五篇:《森林水车》教学设计

《森林水车》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2.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

3.能哼唱A主题和C主题,体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并联想水车车轮滚动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水车的视频,简单介绍水车的形状与用途。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3、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听辨音乐中表现水车车轮转动的形象。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4.完整欣赏

(1)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分辨“水车”主题出现的次数。(三次)(2)复听乐曲,引导学生用字母卡片随音乐排序。(引子A B A C A尾声)5.表演小结

老师可引导学生为“水车”主题编创律动,并在老师指导下随“水车”主题做律动表演。插部一和插部二的旋律可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表现。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下载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森林水车人教新课标(2014秋)[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森林水车人教新课标(2014秋)[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牧童人教新课标(2014秋)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 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理发师人教新课标(2014秋)

    教学目标: l、认知目标: 理解外国儿童歌曲《理发师》的内容,能较准确、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这首歌。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尝试根据剪刀、电吹风、水龙头、喷雾器等理......

    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老爷爷赶鹅人教新课标版

    《老爷爷赶鹅》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二声部轮唱歌曲《老爷爷赶鹅》。教学目标: 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地节奏和合作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鼓励和......

    五年级上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2人教新课标(2014秋)

    《森林狂想曲》(附钢琴谱)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2.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民族乐器曲......

    二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大风车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 大风车 动 做风车一、教材分析:歌词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并且有动感。旋律为五声性音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情绪欢快热烈,颇有召唤性。它还是中央电视台少......

    二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三个和尚人教新课标

    小学音乐“活动课”《三个和尚》教学案例 ★思考问题 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如何适度地去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二、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创新精......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狩猎波尔卡人教新课标(2014秋)

    教具: CAI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1、通过身势律动,直观地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及波尔卡的曲式特点; 2、通过打击乐的演奏,培养孩子们倾听音乐与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用打击乐准确......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理发师人教新课标版(2014秋)

    《理发师》 设计思路:本课突出了在音乐中工作的理发师这一音乐形象,不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说教,在音乐中模拟劳动场面,凸显本学科的音乐情感审美特征。引入部分通过欣赏卓别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