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田园随想人教新课标(2014秋)
《田园随想》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活动课 【教学内容】
1、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油画《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2、欣赏法国作曲家比才的音乐《小步舞曲》、《间奏曲》。
3、朗诵中国诗人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搭建一个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平台,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鉴别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技能目标: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去鉴别、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表现田野的艺术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去鉴别、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表现田园景色的音乐、绘画、散文、乐器图片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请闭上眼睛,在老师的描述中想象,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朦胧的远山、翠绿的原野、潺潺的小溪、小鸟在树林中穿梭鸣叫,远处传来悠扬的牧歌声……)
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所以人们常说,绘画是静止的音符,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2、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1)你看到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和同桌一起交流这幅画的内容、色彩、意境等哪些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3)你有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推荐给大家吗?
3、听辨音乐片段: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旋律与这些画的意境相配?
(1)教师弹奏《小步舞曲》、《剪羊毛》、《间奏曲》音乐片段,全体学生用手势表示选择。(2)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
(3)讨论小结:《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力度稍弱、速度稍慢,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剪羊毛》是节奏明快、旋律活泼跳跃,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讨论:可以选用什么乐器作为主奏乐器?
指名上台选择乐器图片并说出理由。
讨论小结:长笛清脆、柔美的音色,经常被用来表现田园的景色。小提琴、竖琴、双簧管、圆号等乐器的音色相对柔和,也经常交替出现。
5、完整聆听音乐:听辨有哪些乐器出现,感受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意境。同时展示几幅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在音乐中共同欣赏。
6、赏析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片段:(1)学生默读,了解散文内容;(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体会意境。
7、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8、聆听范读:怎样与音乐配合,学习配乐朗读的技巧:节奏、气息、音调的控制运用。
9、拓展启发: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田园风光吗?(如唱歌、影视等)?
小组讨论准备。
第二篇: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田园随想1人教新课标(2014秋)
【课型】欣赏活动课 【教学内容】
1、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油画《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2、欣赏法国作曲家比才的音乐《小步舞曲》、《间奏曲》。
3、朗诵中国诗人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搭建一个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平台,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鉴别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技能目标: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去鉴别、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表现田野的艺术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去鉴别、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学情分析】
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田野》这个主题中,《田园随想》是一个创造性的音乐活动,通过让学生通过赏名画、听音乐、品美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的情景。因此,教师要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基本素材,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去表现音乐。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本单元有很大的外延性,教师应启发学生广泛地收集有关田园的艺术作品,增加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课下准备,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表现田园小景。尽量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展示。也许在一个课时中不能完成,可能会用更多的时间,不要以完成教材内容为唯一标准。我们应该转变一堂课一首歌的传统观念,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个整体趋考虑,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提高。【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表现田园景色的音乐、绘画、散文、乐器图片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请闭上眼睛,在老师的描述中想象,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朦胧的远山、翠绿的原野、潺潺的小溪、小鸟在树林中穿梭鸣叫,远处传来悠扬的牧歌声……)
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所以人们常说,绘画是静止的音符,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设计意图:开课时创设情境,教师的叙述语言非常重要,用感性的声音将学生带入情境,共同营造恬静的氛围。在静听、静心、静想的基础上进入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
2、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1)你看到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和同桌一起交流这幅画的内容、色彩、意境等哪些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3)你有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推荐给大家吗?
3、听辨音乐片段: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旋律与这些画的意境相配?
(1)教师弹奏《小步舞曲》、《剪羊毛》、《间奏曲》音乐片段,全体学生用手势表示选择。
(2)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
(3)讨论小结:《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力度稍弱、速度稍慢,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剪羊毛》是节奏明快、旋律活泼跳跃,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讨论:可以选用什么乐器作为主奏乐器?
指名上台选择乐器图片并说出理由。
讨论小结:长笛清脆、柔美的音色,经常被用来表现田园的景色。小提琴、竖琴、双簧管、圆号等乐器的音色相对柔和,也经常交替出现。
5、完整聆听音乐:听辨有哪些乐器出现,感受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意境。同时展示几幅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在音乐中共同欣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内容、色彩、意境等方面欣赏油画,用丰富的语言形容并交流所看所想,欣赏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结合的学生认知能力水平,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进行分析综合,为情境选择合适的音乐,在听辨和讨论中将绘画与音乐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6、赏析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片段:(1)学生默读,了解散文内容;(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体会意境。
7、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8、聆听范读:怎样与音乐配合,学习配乐朗读的技巧:节奏、气息、音调的控制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感受、齐读感悟,和学生共同品读这篇徐志摩最著名的散文,体会文字所描绘的美丽风景和幽美意境,让学生在同样优美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进一步得到情感的升华,掌握朗诵和唱歌一样,需要掌握气息、音调和节奏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9、拓展启发: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田园风光吗?(如唱歌、影视等)? 小组讨论准备。
【设计意图:本课的创造空间很大,这一个课时中,我们以教材提供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音乐、绘画、散文等艺术形式在表现田园景色中的特点,为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奠定基础,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提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展示,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中根据教学主题及教学目标,尝试和使用了创设情景、分析对比、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小组汇报、师生合作等教学方法。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大容量、全兼容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将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展示给学生实现视听结合,激发其认知兴趣,调动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增强教学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性化全方位的音乐环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转化为知识和素养的积累,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我结合音乐课程现代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我设计了想、感、赏、做四个环节,也就是回忆美、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一系列生活化情境,让学生 “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 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则为现代课堂教学引入了新的元素与生机。本节课我借助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轻松攻克了教学难点,使音乐教学如虎添翼,既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优化了课堂结构。为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体验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获得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本节课,使我更加坚定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整合优化的信心,让我们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在音乐无极限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吧。
第三篇:四年级音乐上册 田园随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最新版
田园随想
教学内容:
1.欣赏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进行田园随想。2.欣赏绘画《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3.配乐朗诵《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4.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歌曲、乐曲、绘画、配乐朗诵或表演等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引导学生从活泼动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山山水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音乐和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使用色彩。2.板书课题:田园随想。
二、欣赏绘画《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1.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勒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从画面的内容、色彩表现的意境等方面欣赏这幅名画。3.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相似。
三、欣赏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进行田园随想。1.教师播放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引导学生进行田园随想。2.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3.与音乐《欢乐颂》对比体会《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风光。4.法国作曲家比才的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速度缓慢适于表现田园的景色。
5.引导学生了解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一般是旋律优美、节奏舒展、速度缓慢,由于长笛清脆、柔美的音色,经常被用来表现田园的景色。6.引导欣赏中国名曲《姑苏行》《春江花月夜》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四、配乐朗诵《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
1.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田园小景。
2.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3.试一试,在《前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读。并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伴奏的朗诵有什么区别?
4.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舞蹈、影视、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
五、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1.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表现一幅田园小景。2.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2017.3.1
第四篇: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牧童人教新课标(2014秋)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小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⑴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⑵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⑶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⑷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⑸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X X X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⑴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⑵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⑶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⑷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⑸师:“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师钢琴指导音准)⑹小组进行演唱。
⑺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每组一句怎么样?” ⑻生:“太棒了!” ⑼完整演唱歌曲旋律。⑽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⑾师:“看样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词了,下面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⑿生:“好!”
⒀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
4、国旗
5、首都:布拉迪斯发。
人口:539万。面积:4.9万平方公里。
6、风景欣赏:
四、小结:
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随《牧童》欢快旋律出教室。
第五篇:二年级上音乐教案-理发师人教新课标(2014秋)
教学目标: l、认知目标:
理解外国儿童歌曲《理发师》的内容,能较准确、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这首歌。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根据剪刀、电吹风、水龙头、喷雾器等理发工具的声音特征,进行“理发店变响曲”的节奏创编,培养学生的节奏创编能力。
(2)引导学生尝试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表演的创编,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二度创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信心和与人合作的习惯。教材、学生的分析:
1、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歌曲。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一首劳动最光荣。《理发师》这首歌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澳大利亚民歌。歌曲生动地表现了理发师在理发店愉快劳动的情景。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愉快的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本教材的编写意图:
(1)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致力于集中体现“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
(2)通过唱歌、表演和即兴创编,感受外国歌曲中劳动歌曲的情趣,体验外国民族音乐风格,促进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本课的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发师》,并能进行表演。(2)音响创作《理发店交响曲》。
2、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分析:
在幼儿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洗手绢》、《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等有关劳动的歌曲,也学过一首外国儿童歌曲《粉刷匠》。低年级学段的小学生具有好动和善于模仿的特点,容易被具体的场景所感染,对乐音、歌谣游戏较易产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宜采用歌舞、游戏、图片相结合的练台教学手段,来激发音乐兴趣,开发音乐感知能力、挖掘孩子们在音乐表现上的创造潜力。过程设计:
激趣导入 创造表现 自悟探究 再创造表现 拓展延伸
一、激趣导入
1、听音乐做律动表演:
师:小朋友,画面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多媒体出现各种劳动的场景)师:请你们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各种劳动的律动表演。(多媒体播放乐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师生进行律动表演。)师:在愉快的音乐声中进行劳动,你的心情怎样? 师:劳动是快乐的。和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劳动更加快乐。
[评析:用富有动感的音乐和各种劳动自面创设出一种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把他们拉进了音乐的世界。同时,律动活动直奔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劳动最光荣”,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感受到了在愉快音乐中劳动的快乐。] =、创造表现
l、音响创作《理发店交响曲》(1)听音响,猜声音
师:今天,老师受带大家到一个地方去劳动实习。这是个什么地方呢?请你用耳朵仔细听一听,再猜猜。
师:听,这是什么劳动工具发出的声音?(播放理发工具剪刀、喷雾器、水流声、电吹风的声音,学生叫答正确后,多媒体随即出示理发工具动画)[评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工具发出的声音,很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音响的聆听上,目标直接指向音乐本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细心挖掘已有生活经验的习惯。] 师:有这么多有趣的声音,这是个什么地方呢?(学生回答后多媒体随即出示理技店场景)(2)音响创作《理发店交响曲》
师:请你模仿理发工具的声音,如果能有节奏地模仿那就更好了。(学生创编,教师把学生创作的比较合理的节奏选择输入电脑)[评析:音乐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实现思想与情感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音乐离不开声音,同样也离不开节奏。让学生力所能覆地创造节奏,不但使学生感受了音乐要素:节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师:让我们把这些有节奏的声音变成《理发店交响曲》。
A、分小组口头练习:水流声组、吹风声组、剪刀声组、喷雾声组 B、《理发店交响曲》合奏。具体方法:师(口头有节奏地): 理发店的剪刀声呀,生:咯 嚓 咯 嚓 理发店的吹风声呀,生:呜 呜 理发店的喷雾声呀,生:沙 沙 沙 沙 理发店的水流声呀,生:哗
大家一起来合奏呀,生:(四种声音齐奏)[评析:音乐课标中明确提出:让小学低年数学生模仿生活中的声音。通过对音响的感受鉴别模仿再现进行有目的地创造,丰富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充分开发了学生的音乐制造潜能。]
三、自悟探究 l、新歌教学:(1)欣赏范唱:
师:听了大家演奏的理发店交响曲,我仿佛看到店里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呢!(播放动画歌曲《理发师》)师:理发店的理发师是谁?他的心情好吗?为什么?(2)学唱歌曲:
师:老师也想演唱这首歌曲。歌中有各种理发工具的音响,你们愿意和我合作,把各种理发工具音响节奏填进歌曲里吗? [评析:在接触新歌时,采用多媒体播放动画歌曲。用音画结合创设美的情境,学生在视听相互作用的状态中进行欣赏,达到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绪、激发学生学歌兴趣的目的,接着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范唱,新奇有趣。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为新歌教学环节打下了基础。](3)采用教唱法教唱歌曲。
师:你会和理发师一样快乐地边唱歌边劳动吗?请你试一试。(再次播放动画歌曲)[学习在歌唱中表现快乐的情绪,为歌表演打下基础。]
四、再创造表现
1、歌表演
(1)师:老爷爷工作这么勤劳,顾客一定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帮助老爷爷吧!怎么帮呢,听一听理发店老爷爷的建议吧一(多媒体动画出现理发师,出示要求:
1、请分小组进行歌表演活动。
2、每组表演的形式可以不同,如:A、用打 击乐器模仿理发工具的声音伴奏并演唱。B、改编歌词并演唱,C、边演唱边表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创编,多媒体反复播放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呼应了前面的节奏训练,通过自创歌表演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及与人合作能力,同时也起到了巩固歌曲的目的。】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表演。(每一组表演后,师生对表演作出恰当评价。主要评价重点在:音准、情绪的把握和形式的创新)[检验歌表演的创编成果,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爱、体验、表现](3)老帅小结:看到大家工作得这么认真.理发店的老爷爷非常高兴,他夸奖我们“理发店的小伙计呀真不容易,小小年纪工作认真值得表扬,唉,长大快成材,勤奋工作乐观又开朗。”(教师演唱)[用演唱的方式激励表扬学生,方法新颖,有感染力。]
五、拓展延伸
师: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劳动的岗位上唱着劳动的欢歌愉快的劳动着。让我们学着他们的样一起边唱边愉快地劳动吧!(播放劳动歌曲《粉刷匠》、《快乐的小木匠》、《剪羊毛》)[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氏族、不同风格的劳动歌曲,并进一步教发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师:劳动是光荣的,因为劳动创造了幸福生话,让我们在《劳动最光荣》的歌曲声中愉快地走出教室。(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教学反思
感悟活动型音乐学习方法是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的有益尝试。我根据二年级学生所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了激趣、感悟、探究、表现的教学流程。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式、探究式、情感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进行表现和交流情感,获得创造、表现、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收获很大。这堂课通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兴趣、感悟,创造、表现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表现欲,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这一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态度和价值观。一堂音乐课让学生体会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是美的享受,并从中得到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