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教学提示:
这节课主要是复习整理“11~20各数”的分成、意义等,有关计算不是重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巩固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巩固认识“个位”、“十位”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算式。
3.初步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进一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熟练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练习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回忆法、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
谈话法: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下这几天我们都学会了什么?指名说。
师生补充评议。师:这节课,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复习一下这些内容,这样能让大家更熟练的掌握这些知识,这节课是第一课时。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这是复习课,暗示他们体会复习课和新学课的不同处,体会复习整理课可以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是一种“学习效益”很好、“非常重要的课型”。
复习导入法、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也可以学生看书,回忆本单元的内容。
学生汇报自己看到的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一部分内容:认识11~20各数。教师板书:整理与复习
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导入本课。比如
师: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刚才xxx同学的说他一口气吃了19颗糖,妈妈说她吹牛说大话。你们觉得这是真的吗?
学生猜测。教师回答:他吃的是一种很小颗粒的糖,你看,(教师展示)一小袋有10颗,另一小袋是9颗,一共是多少颗?
师:xxx同学的回答又准确又完整,我可以送你1袋糖。请下课后到老师这里来领取。请其余同学向他学习。
二、探求新知
1.教学课本66整理与复习第1题“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出示第1题的图,学生观察,这些同学他们都会什么?你会吗?你还会些什么?
和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明了学情。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的情况,师适当增加一些内容。
例如
师:谁会从20数到11? 11和20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小于号怎么用?1个十3个1组成什么数?1个十7个1组成什么数?16是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13+6怎么算?17-4怎么算?……
练一练:完成课本练习十二的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1题的第(2)小题难度大一些。师提示,哪两个数之间差2?再让学生完成。
完成后让师生一起订正。
【设计意图】教学中尽量提供学生思考时间,表达机会,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有良好发展空间。
2、教学课本“整理与复习”第2题:拨一拨,说一说。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很少出错,你们真聪明。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2题。
师出示计数器:问这是什么?这个位置是什么位?这个位置是什么位?这个位置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这个位置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
谁来拨出12? 谁来说一说12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谁来拨出14?谁来说一说14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
完成课本67页第4题。
师介绍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设计意图】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类型的任务,速度快,效果好。而如果让学生分角色合作来做的话,师不怎么好组织,耗费的时间更长,感觉没有必要。
三、巩固新知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这些知识我们更熟悉了,是吗?不过学会了,我们还要会使用他们解决一些题目。
完成课本67页第6题。
第6题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师指导合作过程:学生甲说一个十几的数,学生乙说4到算式。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觉得哪些同学值得你学习?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布置作业
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请你的家长出几道题给你完成。
【设计意图】加强家长和学生的联系,给予家长更多的了解自己孩子学习情况的机会。次作业可以通过qq群来布置。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上册 测量活动教案 冀教版
测量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合作测量身体某些部位的活动过程。
2.了解自己身上的数据,能用手拃、步长等做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
3.感受数学与人们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用手拃、步长等做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
教学准备:
直尺、米尺等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
量一量
1.教师在教室里走一走,注意要走教室的长和宽,然后说出教室大概有多长、多宽。问:老师没有用尺子量,那是怎么知道教室的长和宽的呢?
2.学生发言。
3.讲解:在生活中,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随身带着尺子,在需要量长度的时候,就可以用事先测量好的长度来估计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你身体上的数据。
4.提出要求:
(1)两个同学合作量。
(2)量自己的一拃长、鞋长、身高、步长、两臂侧平举的长。
(3)量完一样在书中填一样。
5.学生测量。
6.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
7.用测得的结果估测课桌面的宽、老师办公室的长、宽。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通过合作了解了自己身上的数据,能用手拃、步长等做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在此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受数学与人们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估测能力。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混合教案 冀教版
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掌握不带小括号或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教学难点:
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演示加连减的竖式计算(投影片演示,或用多媒体设备演示)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竖式的计算方法。下面就请大家来看两道题目的计算过程。[演示动画“连加”]
(1)演示54+26+15=的计算过程
(2)问(演示完54+26+15=的计算过程后):哪一种计算方法最简便,为什么?
(3)演示90-58-24=的计算过程
(4)问(演示完90-58-24=的计算过程后):在计算这道题时要注意点什么?
[1.在用竖式计算90-58这一步时,要注意十位上有退位;2.计算第二步时,如果能够口算,就不用写竖式了.]
2.复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演示动画“加减混合”]
(1)开始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准备进行观察对比。
(2)复习各种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问:这几组题目各有什么特点?说一说每一组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印证学生的回答。
二、新授
1.教学例
3、例4
(1)出示例3和例4两道例题
(2)问:谁来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问:说一说,这两道题与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的连加和连减的两步式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1.上节课学习的题目不是连加就是连减,题目中的运算符号都相同.2.上节课学习的题目都不带小括号.
联系:1.今天学习的题目跟上节课学习的题目都要写竖式计算.2.我们能向上节课一样,想出不同的竖式的写法。]
(4)学生独立试做例3和例4(教师行间巡视,随时请不同做法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5)在学生们试做的两种方法中,对比,择优.引导学生选择省时省力的算法。
(6)问:例4有没有简便写法?为什么?
(7)师:谁来说一说,做像今天这样的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 1.抄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要因为把数抄错出现计算错误;
2.在竖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看清运算符号;
3.在计算之前要先想一想,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运算顺序错了,题目就该算错了。]
2.对比小结
问:这节课学习例3和例4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点?[1.例3不带小括号,例4带小括号;2.从根本上来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不同]
3.巩固练习
56+24-30=
67-34+39=
32+(55-46)=
76-(13+42)=
要求:做题速度比较快的学生可以按顺序将四道题目依次做完,做题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可以从每个做一做里任选一道题计算出结果。
4.归纳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百或是需要说明的问题吗?
(3)除了同学们想出的方法以外,谁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今天学习的题目吗?
(4)今天学习的题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复习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的复习一共分为6个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及综合练习。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习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练习,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习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习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六、复习进度安排 1、1月4日至1月11
单元复习2、1月12日至1月16
分类复习
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笔算加法和减法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复习重点、难点:
1、笔算的方法;
2、实际运用能力。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二、发展练习
1、完成105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5 □ 7 5 7 5 4 □ + □ 63 □ + 2 5 7 □ 4 □ 3 □ 6 □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三、实际应用
1、完成107页第10题。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绳:
小明 小红 小东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表内乘法”的复习
复习内容: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复习重点、难点:
1、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2、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3、教师抽查。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六九()()四十二
„„
二、发展练习。
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02页的第3题。
2、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
三、实际应用
1、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2、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3、109页地16题:设计游乐计划。(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准备:
图,尺子等。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2、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103页5题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二、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2)、学生小组交流。(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3)、请你画一个直角。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4)、出示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三、综合练习
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
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
3、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观察物体”的复习
复习内容: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复习目标:
1、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复习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
2、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复习
1、回顾观察物体知识
(1)、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
(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
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2、说一说
(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3、完成103页第7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全班交流、订正。
二、复习对称图形
1、回顾反思
什么是对称图形?
学生回顾反思回忆,交流,全班补充,形成较准确的表达。
2、画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教师巡视。
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拓展练习
1、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位置看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2、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第五课时“统计”的复习
复习内容:
第七单元:统计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复习重点、难点:
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统计
1、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
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回答问题
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最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提问与解答
(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全班解答,订正。
二、拓展练习
1、完成108页第14、15、16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随堂练习。
3、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第六课时 复习加减两步应用题
复习内容:加减两部应用题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课本图)。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自主检评,强化提高
(一)、列竖式计算。(1)35 + 17 + 16 =(2)80 –41 –25 =(3)67 –23 + 37 =(4)48 + 20 –50 =(5)8513-27 =
(二)列式计算 1、34加19的和再减去47得多少?
2、6乘9的积再减去39得多少?
3、89减去43的差再加25得多少?
4、76减去43的差再减去19得多少? 5、6乘4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
6、81减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
7、68减41与19的和,差是多少?
8、78减6与8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
2.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
4.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
5.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
6.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第七课时
基础知识的复习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和()都是()单位。
3、()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它有()个端点。
4、笔算加法和减法都要把()对齐,都从()算起,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向()进1,减法个位不够减,从()退一作十再减。
5、角有()个顶点,()条边。
6、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就画成一个角。
7、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比一比。
8、三角板有()个角,其中有一个是()。
9、用()可以画直角。
10、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五角星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11、角的()跟边的长短无关。
12、三角形有()个角,正方形有()个()角,长方形有()个()角。13、1米﹦()厘米
1元3角﹦()角
1元﹦()分
14、一星期有()天。15、1米=()厘米 45厘米-6厘米=()厘米 37厘米+5厘米=()厘米
23米-8米=()米 16、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
17、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6<27()<3×7
4×()<15 35>7×()
18、在算式4×7=28中,4是(),7是(),28是()。
19、先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八九()()二十四
21、小芳和小伙伴们计划两天做100颗星,昨天做了58颗,今天他们大约要做()颗。
22、一把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个是直角。
23、算得积是18的口诀有()和()。
24、在○里填上“+”、“-”、“×”或“<”、“>”、“=”。
8○6=48 36○73-37 9×7○65 2○2=4 43○6×7 18○9=9
二、判断。(5分)1、9个相加的和是13。()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3、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计算48+29,得数大约是70。()5、1米和100厘米一样长。()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5个3相加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5+5+5=15 B、5+3=8 C、5×3=15
2、用2、6、0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个。
A、2
B、4
C、6
3、小明有50元钱,买故事书花了28元,他大约还剩()元。
A、22 B、30 C、20 4、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A、5×4 B、5×3+4 C、4×5-1 5、4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拥抱一次,共要拥抱()次。
A、3次 B、4次 C、6次
6、计算5×7应想乘法口诀()。
①七八五十六 ②五七三十五 ③五五二十五
7、有2个盘,一个盘里放了8个苹果,另
一个盘里放了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正确的列式是()。
①8×2 ②4×2
③8+4
第八课时
解决问题一
.1、杨树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松树的棵树比柳树多20棵。松树多少棵?
3.燕子可以活9年,喜鹊的寿命是燕子的3倍。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多少年?
5.工人每天做3件衣服,工人一个星期共做多少件?
6.桌上有5盒酒杯,每盒装3只,一共有多少只酒杯?
7.工厂买来一批原料,用去30吨,剩下65吨,这批原料共多少吨?
8.红花有6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蓝花比黄花多27朵,蓝花多少朵?
9、迪迪有98枚邮票,送给小强26枚,又送给小雨39枚,迪迪送出多少枚邮票?
10.菜市场有黄瓜25千克,西红柿5筐,每筐6千克。菜市场有黄瓜和西红柿多少千克?
11、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
12、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运完吗?
13、一条大毛巾38元,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14、小红家买了一箱红富士,吃了18个,还剩26个,一箱红富士原有多少个?
15、小兰买8本练习本,每本5角,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16、老师布置了80道口算,小新做了69道,大约还剩多少道?小明每月存4元钱,半年共存了多少钱? 同学们做纸花,红纸、白纸、黄花各6朵,共做了多少朵花?笼子里装了5只兔子,它们一共有多少只脚?小红家有2个大鱼缸和1个小鱼缸,每个大鱼缸养了6条金鱼,小鱼缸里养了3条金鱼,小红家共养了多少条金鱼?
学校买了6袋皮球,每袋5个,共买了多少个皮球?一件衣服钉5个扣子,3件衣服需要多少颗扣子?二(1)班教室里每组有5张桌子,4组一共有多少张桌子?有两个花瓶,一个花瓶里插6朵花,另一个花瓶插4朵花,两个花瓶一共插多少花?学校操场上有两排杨树,每排6棵,一共有多少棵?一支毛笔3元钱,小红买了4支,一共用了多少元钱?一张桌子4条脚,8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条脚小红买回一些玻璃珠,每5个装一袋,一共装了3袋,还剩2个,小红一共买回多少个玻璃珠?一个三角形纸片有3个角,6个三角形纸片共有多少个角?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个角,一共有几个角?
31、小明今年的7岁,妈妈比小明大21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妈妈今年几岁?爸爸呢?
32、二(3)班有女生28人,男生比女生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3、同学们今天上午种了26棵树,下午种了19棵,昨天种了38棵,今天比昨天多种几棵?
34、长安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人,女教师25人,调走了8人,现在长安小学还有多少个教师?
35、花坛里前、后、左、右都种了8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
36、妈妈买8个苹果,买的梨是苹果的3倍,问妈妈买了多少个梨?
37、小红看一本书90页,每天看8页,看了9天,还剩多少页?
38、小花有5袋糖,每袋6粒,还多了16粒,小花一共有多少粒糖?
39、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坐吗?
40.妈妈买了4个蛋糕,每个蛋糕7元,30元钱够吗?
41、用20元钱,买2枝钢笔,钢笔每枝9元。应找回多少钱?
42、有53本课外书,分给7个组,每组6本。还剩下多少本?
43、粉笔盒里有一些粉笔,王老师、张老师、李老师和陈老师每人拿走7支,还剩5支。粉笔盒里原来有粉笔多少支?
44、牙刷每个7元,香皂每个9元。买一个香皂和5个牙刷一共要多少元?
45、小轿车有5辆,每辆限坐4人,一辆大客车限坐24 人。算一算一共能坐多少人?
46、我有35元钱,去买3支自动笔,每支9元。应找回多少钱?
47、有40个桃子,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6个桃子。还剩多少个桃子?
48、有鸡9只,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
49、张老师和7个小朋友做大红花,张老师做了8朵,小朋友每人做5朵。一共做了多少朵?
50、坐一次太空船要4元,你有20元钱,坐3次太空船。还剩下多少钱?
51、幼儿园有50位小朋友,老师买了7盒月饼,每盒7块,每人一块月饼够吗? 如果不够,还差多少?
第五篇:数学二年级冀教版教案
第八单元 探索乐园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初步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导入:同学们一定照过相吧,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妈妈也去照相馆照了一次全家合影,你们知道他们可能照了几张不同的照片吗?
2、出示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我能解决简单事物的排列问题。
二、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要在老师的指引、带领下分步完成。
认真看课本89页,认真观察情景图,先思考后讨论以下问题:
1、先思考,猜测一下可能照几张照片,然后三个学生自由结组站一站,边站边说怎么站的。说出照片上每个人的位置。
2、先和同桌说说有关乒乓球比赛的知识。思考如果两个小朋友打乒乓球,结果可能有几种?(用“假如××得第一”来表达)
3.如果3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聪聪第一,会有几种结果?小强第一呢?亮亮第一呢?结果可能有几种?(用“假如××得第一”来表达)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先进行自研,后进行对子交流,汇报展示。)
三、自研共探
师口述自研指导,生认真看课本89页内容,认真观察情景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先思考,猜测一下可能照几张照片,然后三个学生自由结组站一站,边站边说怎么站的。说出照片上每个人的位置。
(学生自研后,对子交流,抽生提问,集体订正,师进行总结。)
2、先和同桌说说有关乒乓球比赛的知识。思考如果两个小朋友打乒乓球,结果可能有几种?(用“假如××得第一”来表达)
(学生自研后,对子交流,抽生提问,集体订正,师进行总结。)
3、如果3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结果可能有几种?怎样做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用“假如××得第一”来表达)
(学生自研后,对子交流,抽生提问,集体订正,师进行总结。)
四、学情展示 第一关:“算一算” 用1、2、3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1在最高位能组成 个三位数;2在最高位能组成 个三位数;3在最高位能组成 个三位数;所以一共能组成 个三位数。
第二关:“文字游戏“
试试用这三个字能排列出那些不同的句子?
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排法?
(过渡语: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为在闯关中表现突出的小组颁发“优秀小组“流动红旗吧!)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说说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在排列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有顺序的记录,这样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六.巩固提升
如果聪聪一家邀请你一起照相,能照多少张4人合影?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排一排。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91 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应用价值,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1、先思考,猜测一下可能照几张照片,然后三个学生自由结组站一站,边站边说怎么站的。说出照片上每个人的位置。
(学生自研后,对子交流,抽生提问,集体订正,师进行总结。)
2、先和同桌说说有关乒乓球比赛的知识。思考如果两个小朋友打乒乓球,结果可能有几种?(用“假如××得第一”来表达)
(学生自研后,对子交流,抽生提问,集体订正,师进行总结。)
3、如果3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结果可能有几种?怎样做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用“假如××得第一”来表达)
(学生自研后,对子交流,抽生提问,集体订正,师进行总结。)
四、学情展示 第一关:“算一算” 用1、2、3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1在最高位能组成 个三位数;2在最高位能组成 个三位数;3在最高位能组成 个三位数;所以一共能组成 个三位数。
第二关:“文字游戏“
试试用这三个字能排列出那些不同的句子?
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排法?
(过渡语: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为在闯关中表现突出的小组颁发“优秀小组“流动红旗吧!)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说说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在排列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有顺序的记录,这样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六.巩固提升
如果聪聪一家邀请你一起照相,能照多少张4人合影?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排一排。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91 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应用价值,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难点:
将等量代换的思想灵活地运用于解决问题中去。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出示课 件:《曹冲称象》的片段)
2、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呢? 简单介绍天平(播放课件)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重4千克。那么在这里呢,这个西瓜的重量和4千克砝码间,他们其实就是一种等量的关系。(板书:等量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等量代换。
2、出示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我能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要在老师的指引、带领下分步完成。
认真看课本91页,认真观察情景图,先思考后讨论以下问题:
1、仔细观察第(1)副图和第(2)副图,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根据下面的天平图推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仔细观察第下面这副图,一个西瓜重3千克,请你根据下面的天平图推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先进行自研,后进行对子交流,汇报展示。)
三、自研共探
师口述自研指导,生认真看课本30页内容,认真观察情景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仔细观察第(1)副图和第(2)副图,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根据下面的天平图推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自研后,对子交流,抽生提问,集体订正,师进行总结。)
2、仔细观察第下面这副图,一个西瓜重3千克,请你根据下面的天平图推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自研后,对子交流,抽生提问,集体订正,师进行总结。)
四、学情展示 第一关:“算一算”
1壶水的重量=2瓶水的重量 1瓶水的重量=4杯水的重量
那么,1壶水的重量=()杯水的重量 第二关:“做一做“课件
1个苹果换2个橘子,1个橘子换6块糖,想一想,1个苹果可以换多少块糖?
1头牛换4头猪,1头猪换3只羊,1只羊换10只兔,想一想,1头牛能换多少只兔子?
第三关:“说一说“课件 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
(过渡语: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为在闯关中表现突出的孩子们贴上展示之星、评价之星和补充之星吧。)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说说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六.巩固提升 远古时候的等量代换
用4个番薯可以换2棵大白菜。用8棵大白菜可以换2斤米。用2只鸡可以换10斤米。
老爷爷:我今天带了一只鸡,可以换些什么呢?85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