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让学生用体积为1 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不同摆法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长方体中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正方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启发学生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推导出来的。在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公式时,教材介绍了“立方”的含义,说明三个相同的数连乘就是这个数的立方后,安排例1学习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学情分析】
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后,学生自然会思考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相同体积单位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分析长方体中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从而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公式。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难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若干、投影仪
【谈话引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并且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算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新知探究】
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1)教师出示用体积为1 cm3的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说明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教师:我们想要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就是要知道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现在把这个长方体拆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看看它到底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课件演示拆的过程,拆完后数一数)(2)学生数,教师归纳:共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3)用拆开数一数的方法,能计量出长方体的体积,但是有许多物体是拆不开或不能拆的,那么怎样才能简便准确地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呢?
(4)实验: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12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以4人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①摆一摆,看可以摆出长、宽、高分别是多少的长方体? 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体所含的体积单位呢?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讨论,再用投影仪把学生摆成的长方体展示出来。
②要求学生把上面4种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填入课本第29页的表格。(课件展示)师:对于这些形状不同的长方体,你是如何得到它们所含的体积单位数的?并且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归纳:
只要用1排放的体积单位的个数(即长)乘以排数(即宽),得到一层含的体积单位数,再乘以竖着所放的层数(即高),就能得到这个长方体里所含的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的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提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5)教师讲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
2.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师:根据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先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V是正方体的体积,a是棱长)3.教学例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32、33页第6~9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例1 V=abh=7×3×4=84(cm3)V=a3=63=6×6×6=216(dm3)
第二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41至42例
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
2、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
3、通过实验操作、讨论归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好情感。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大块橡皮泥;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24块;投影仪。
学生准备: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2个 教学方法 : 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1)()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2、小结: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
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讨论、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然后汇报:
出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2、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3、实验:师生都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按第31页的第(1)题摆好。
观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
体积:4×3×1=12(立方厘米)(3)它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4)它的体积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2层,再看:
(1)摆成了一个什么?(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4、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 = a×b×h=abh
5、应用:出示例1 一块正方形的石料,棱长是 6 dm。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解答。
6、思考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
7、结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43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2)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3)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七的第5、6题。
3、补充练习:
①、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最小的合数(单位:分米),它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米?
②、制作一个长15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的长方体玻璃鱼缸(不带盖),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四、课堂小结。
第三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填空:
1、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出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实验:师生都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按第32页的第(1)题摆好。
观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
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
体积:4×3×1=12(立方厘米)
(3)它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2层,再看:
(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 = a×b×h=abh
应用: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学习——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思考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
结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
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3)集体订正。
2、做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3、做练习七的第4、6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5、7题。
第四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磐石市吉昌镇中心小学校
李国华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29页到30页 教学目标:
1、探究、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理解掌握并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小正方体(多个)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1)()叫做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2、下面各图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物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这个物体里所含单位体积的多少。
二、导入,确定学习目标
1、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请学生猜猜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那么怎么能准确地知道这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探究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顾“以旧学新”的几何问题研究方法
以前我们在研究推导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都用过哪些方法:数方格、割补法。看看这两种方法,哪种适合研究长方体体积。简单讨论后,确定用“数方块”的方法。
2、教师PPT演示切割物体数方块,让学生明白: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但是操作起来麻烦,有些物体是不容易切割,不能切割,而且,物体的长、宽、高必须是整厘米的。
3、质疑思考: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量出长方体长、宽、高的长度,用计算的方法呢?长方体的长、宽、高和长方体的体积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下面,我们就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来研究这个问题。
4、出示小组研究提示
(1)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至少摆两种)(2)把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填入下表(29页表格)(3)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吗?
5、各小组学生合作学习后,让各小组汇报数据,汇总到一起填入表格,观察表格,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6、即使练习:(例1)
出示例1,指名口答,指导用字母公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7、根据例1右边的正方体图形,让学生总结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a×a×a=a³ a³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四、练习
1、建筑工地要挖一个长50米、宽30米、深50厘米的长方体土坑,一个要挖出多少方的土?(33页第8题)
2、一块棱长30厘米的正方体冰块,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3页第9题)
3、一块长方体肥皂的尺寸如下图,它的体积是多少?要用硬纸板给它做个包装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31页做一做第一题增加一个问题)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³
第五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信息窗4-包装盒
(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4.教学目标:
1.给合具体情境探索、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探究和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长方体实物模型(萝卜或土豆)、小正方体数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盒子吗?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出示课件)学生可能提出:
(1)可乐箱的体积是多少?
(2)桃汁饮料盒的体积是多少?
(3)啤酒箱的体积是多少?
„„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情境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盒子直接切入主题,既适合五年级的学生,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合作探索
1.怎样求饮料箱的体积呢?
师引导学生由问题入手,引起学生思考:要求饮料箱的体积,我们就要知道体积的 1
计算方法。那怎样计算体积呢?这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那我们就可以借助长方体或正方体学具来研究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切割学具,自主探究。
师:那长方体的体积怎样求呢?
让学生将课前准备的萝卜或土豆切成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先动手切一切,把长方体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也就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切完后再数一数共包含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最后交流小正方体的个数是36个。
师:那刚才这个长6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晰:长方体中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长方体一共含有36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36立方厘米。(出示课件展示切割过程)
(2)拼摆学具,感悟算理。
师:除了切割,我们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正方体,摆出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3厘米的长方体。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拼摆出来的?体积又是多少?
引导学生交流出:长摆了6个小正方体,摆了这样的2排,摆了这样的3层。体积是36立方厘米。
师:为什么长摆了6个小正方体?为什么摆这样的2排?又为什么摆这样的3层呢?体积为什么是36立方厘米?
引导学生交流出:因为长是6厘米,所以一排可以摆6个。宽2厘米,一层可以摆2排,高3厘米,就可以摆这样的3层。摆完后发现一共用了36个小正方体,所以体积就是36立方厘米。(出示课件:摆的过程)
师:你能列式求出小正方体的个数吗?体积呢?
生:个数:6×2×3=36(个)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就是36(立方厘米)(出示课件)师:再用小正方体拼摆长5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和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并且同位互相交流是怎样摆的,体积是多少,并用算式表示求小正方体的个数。
汇报交流,并且课件出示过程。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课件呈现三个拼摆的形体及算式)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
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等于长、宽、高的乘积。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研究,我们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进行计算? 学生回答,课件呈现体积计算公式和字母表示式。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知道什么叫底面积吗?如果知道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积,又怎样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呢?为什么呢?(课件闪烁底面)
学生回答,课件呈现底面积乘高及字母表示式。
(5)解决情境图中的问题:(课件呈现情境图)
①长方体可乐箱的体积是多少? 7×3×2=42(dm3)
②正方体啤酒箱的体积是多少?
3×3×3=27(dm3)
2.教学容积的计算方法。
师:(课件呈现桃汁饮料盒及问题)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的容积吗?如果要求桃汁饮料盒可盛饮料多少升,应该知道什么条件?如果盒壁厚度不计的话,你又有什么发现?容积应该怎样求呢?同位讨论。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课件呈现)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算出容器的容积。10720=1400(立方厘米)1400立方厘米=1.4升
答:桃汁饮料盒可盛饮料1.4升。
【设计意图: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切割学具、拼摆学具,在这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算理,在互相讨论中理解算理。在这种互动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索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第1题和第2题(课件呈现)
2.扩展练习: 10题(课件呈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不仅让学生重温和巩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
方法的探索过程,还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切的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