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

时间:2019-05-12 17:1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

第一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等

方面谈谈我的构思。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即P33页例1和P34页的例2题及相关练习。

(二)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

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长方体

和正方体的体积。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去实验推导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激发他们乐于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同时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应定位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意义。

二、说学情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课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利用互动多媒体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

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法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儿童生活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总结出规律。本课的教学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强调寓教于乐,形象直观,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

四、说学法

1.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分组讨论: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这是总结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径。

2.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最佳动力。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以“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结论、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五、说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

1.学生动手操作的小正方体积木若干套。2.自制课件。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如下图,让学生说出他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2、如果较大的物体用1立方厘米去量好不好?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

计算呢?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实验探究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思考,并且具体操作、思维和语言表

达紧密地结合起来。具体的过程是:

1)每五人一组做实验并记录:

取24块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积木,任意拼摆长方体,然后把数字记录在表格里面。

2)通过课件演示,根据学生的记录表,操作验证。小组讨论: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2归纳概括

1)研究数字间关系。

分组讨论:从这些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①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

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②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

(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

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2)概括体积公式。

①引导学生观看课件,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 V=abh

[例1.的讲解]进一步让学生默记公式,指名说一说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要

知道什么条件?让学生计算例1。

②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V=a3 [V=a·a·a,也可以写成a3 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不要误认为а与3相乘。写“а3”时,3写在a的右上

角。]

[例2.的讲解]要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所以让学生独

立完成例2,教师巡视。

(3)、反馈练习,实践运用。

练习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

了多层次的练习:

(1)、堆积木,算体积。

(2)、通过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动作操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记住长方体的体积

计算公式。

(3)、做第34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是巩固刚学过的“立方”的知识,要使学生弄清,什么情况下可以写成一个数的立方,一个数立方应该怎样计算。做题时,如果发现学生把3个相同数连加与连乘混淆起来,教师

应及时纠正。

(三)、全课总结。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2)教师总结。

这样设计目的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六、附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V=a3

第二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稿

教师:杨旭波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依据以及教学设计两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依据有三大方面:课标、教材、学情。

(一)课标

课前,我仔细研读了课标,本节课的课标语是“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有两个词:“探索”、“掌握”。我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如下剖析: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二)教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是前面平面图形学习的延续,也是后续几何学习的基础。在这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直观形象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借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也是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三)学情

知识与技能底数: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储备和一定的探究能力。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因而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探究基础。

认知特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但容易浅尝辄止。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给合具体情境探索、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会利用体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二)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作业汇报单,课件 学生准备:棱长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30个

(四)下面我重点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学以致用-梳理提升“四个环节。

1、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我引领学生回忆:什么叫物体的体积?为学生顺利掌握本节课知识做好铺垫。然后我出示一组图片(ppt),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来求它们的体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具有挑战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探究目的和方向。

2、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的体积

首先我引领学生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问怎样来求它的体积?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方法:切一切:将长方体切成一个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通过数小正方体的个数从而知道长方体的体积。但是,有的学生提出质疑: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切的,比如求一个箱子的体积,我们不能将它切一切,那么,用什么方法呢?有的学生提出第二种方法:用学具摆一摆。我这节课重点引领学生用摆一摆的方法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紧接着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1号长方体,并说说是怎样摆的,为什么这样摆。从而明确摆的方法。再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2号和3号长方体,同时完成手中的汇报单(ppt),看一看有什么发现,最后找小组代表上来交流。

同学们会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小正方体的总个数,即长×宽×高。在归纳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既让学生巩固掌握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又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推测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猜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就是棱长×棱长×棱长。

3、学以致用

学生掌握公式后,就要通过练习进行巩固。因此我分层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以下几组练习。

第一,解决上课开始留下的问题:求可乐箱子和啤酒箱子的体积。

第二,求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从而巩固本节所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体积公式。

第三,公式的灵活运用。已知长方体沙雕的体积、长和宽,求高。使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梳理提升

在这节课快结束时,我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时运用的数学思想,使用的学习方法,掌握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与价值。

(五)最后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ppt)

以上就是我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构思与理解,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三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41至42例

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

2、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

3、通过实验操作、讨论归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好情感。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大块橡皮泥;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24块;投影仪。

学生准备: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2个 教学方法 : 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1)()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2、小结: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

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讨论、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然后汇报:

出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2、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3、实验:师生都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按第31页的第(1)题摆好。

观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

体积:4×3×1=12(立方厘米)(3)它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4)它的体积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2层,再看:

(1)摆成了一个什么?(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4、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 = a×b×h=abh

5、应用:出示例1 一块正方形的石料,棱长是 6 dm。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解答。

6、思考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

7、结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43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2)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3)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七的第5、6题。

3、补充练习:

①、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最小的合数(单位:分米),它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米?

②、制作一个长15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的长方体玻璃鱼缸(不带盖),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四、课堂小结。

第四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填空:

1、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出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实验:师生都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按第32页的第(1)题摆好。

观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

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

体积:4×3×1=12(立方厘米)

(3)它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2层,再看:

(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 = a×b×h=abh

应用: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学习——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思考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

结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

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3)集体订正。

2、做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3、做练习七的第4、6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5、7题。

第五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方案

长 方 体 和 正 方 体 的 体 积 计 算

教学设计方案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第二课时

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以“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与证明”等四条线索展开,并且都以图形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以及更好地认识与把握我们生存的现实空间为目标,不仅着眼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几何事实,而且强调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鉴于新课标的要求,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操作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推理和最后的结论,都由学生得出,老师只起“导”的作用。正方体体积公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它归为长方体的特殊情况来学习,这样既加深了对长、正方体之间包含关系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其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总之,新课力求体现两个特点:

1、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实验与实践的空间。

2、课堂教学的组织,将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认识和掌握图形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其间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

下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让学生用体积为1 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不同摆法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分析,引导......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平昌县喜神小学 童治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教材: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磐石市吉昌镇中心小学校李国华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29页到30页 教学目标: 1、探究、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理解掌握并运......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信息窗4-包装盒(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给合具体情境探索、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编写程序,计算圆柱体、球体、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编写程序,计算圆柱体、球体、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h" class Shape { protected: int x,y,h; public: void set(int i=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案[样例5]

    课题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