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化教学系统中的游戏设计(最终版)
数字化教学系统中的游戏设计
摘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通过适当设置游戏,成为公开课中吸引眼球的做法,现在通过数字化教学系统这套软件,这种形式变得更加容易操作,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打破课堂千篇一律讲授的局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学得快乐,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字教室 游戏 快乐
“课程标准”中的各学科课程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也就是说,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帮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都得到发展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1] 在课程改革推行的过程中,有一类课特别受专家们推崇,那就是带有游戏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热闹而有序的独自或小组合作进行游戏。这样的课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又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游戏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心理素质,这要求学生面对各种压力和困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勇敢迎接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但往往因为最后的学习评价不够完善,而且也不客观公平,因此在平时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是很难进行的。
现在通过数字化教学系统这套软件,利用计算机能够快速完成统计结果,为抢答游戏,智力竞赛,淘汰比赛,辩论、演讲比赛,投票,调查提供活动成绩表,还能快速进行分组游戏。
由于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大部分学校应该都配有多媒体教室,大部分教师也基本上都会操作电脑了,因此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运用好数字化教学系统这套软件,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会让课堂焕发活力,富有新意,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进行介绍:
角色扮演:可以模拟法庭、模拟导游、模拟电视新闻主持人、模拟某个历史人物、模拟外国人等等,教师在某个专题教学中设定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获得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学习各种交流技能。通过模拟后教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评价,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利用数字化教学系统中答题器这个功能,全班同学进行互评打分,给每位学生的表现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如下图是软件中答题器的功能)
答题器
2.快速分组:教师按“开始”键后,学生按答题器上A、B、C、D、E、F或“抢答”键分别选择第1至第7组,教师按“停止”键后,分组结束,未按键的学生将自动分配到第1组。系统将自动显示各组人数和比例,并且在“答题状态区”以各种背景颜色分别标志出每个学生所处的组号。如果保存快速分组活动记录,则该记录将被设置为该班级的默认分组。建议从第一组开始连续分组,不要有空组号。然后教师在每组抽出一位同学进行辩论或演讲,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利用数字化教学系统全班同学进行互评打分评价,给每位学生的表现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3.智力竞赛。当学生学习情况相当时,这种游戏最能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参与形式有抢答游戏和淘汰比赛等。抢答游戏:有正确答案的题目,参与形式不限。第一位按“抢答”键的学生(或小组)获得答题权,系统会自动显示抢答者的姓名或组号,抢答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遥控器选择答案,且只能选择一次。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在按“结果”之前,正确答案不会被公布,因此同一道题也可以进行多次抢答,但已抢答过的个人或小组不能再次参与抢答。淘汰比赛:有正确答案的题目,参与形式不限。答对的学生(组)可以进入下一轮答题,系统会自动限制被淘汰的学生(组)再次答题,同一道题目只能答一次。
4.调查:大学生搞社会调查是件很平常的事,现在中小学学习中都有社会调查这个内容,在数字化教学系统中,没有正确答案的题目,参与形式不限。投票候选对象最多为6(即ABCDEF),系统自动生成投票结果报表。
5.点名考勤:在数字化教学系统中,只能以个人形式参与。教师按遥控器的“开始”键后,学生按任意键报到,教师按“停止”键,点名结束,系统自动弹出点名考勤结果报表。
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玩的,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今天,懂得掌握运用游戏到教学中,懂得学生的心理,懂得怎样教会他们学习,教会他们做事,这样的教师就离学生喜欢的教师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如何备课(教师培训丛书·说课、备课、评课系列)作者:赵才欣 韩艳梅 等 丛书主编:祝智庭 闫寒冰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ISBN:756176907 页数:322 装帧:平装 开本:16 版次:1
优课教学研究中心 高栩
2011-3-23
第二篇:数字化教学设计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模板
— 5 — 篇二:数字化声音编辑教案
第3节《数字化声音编辑》教案
滨城区梁才中学 苏志君
一、课前准备
1、素材准备:把李明文件夹提前发送到学生机的桌面上;
2、学生准备:录音机会用吗?
(1)如何打开录音机?
(2)会用录音机听音乐吗?
3、通过听李明文件夹中的声音文件,检查耳机情况。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掌握用录音机合并声音文件;
(2)学会用录音机混合声音文件;
(3)能根据需要用录音机调整声音效果。
2、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用“录音机”合并、混合声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编辑出优美的配乐诗朗诵 投影仪、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分组并安排机器座位;编辑声音练习所需要的声音文件。
三、教学过程 i、新课导入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是朱自清的配乐散文《春》,今天我来的时候,我的学生让把它带给大家听,并且好还有话对大家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你愿意帮助李明完成这项操作吗?怎样操作呢?这正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3节 数字化声音编辑》,不但能够很好的帮助李明,还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我们先看看本节的学习目标?出示教学目标(找一生读吗?强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掌握以下技能:
(1)掌握用录音机合并声音文件;
(2)学会用录音机混合声音文件;
(3)能根据需要用录音机调整声音效果。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我们帮李明完成第一项操作,进行录音剪接。学而知困,请大家完成自主学习1:请大家参照课本15页上面的‘录音剪接的三个步骤,通过自主学习帮李明把‘春1和‘春2按顺序合成一个声音文件,并以‘春3进行保存。ii、知识讲解
(一)录音剪接
(1)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强调一定要认真看操作步骤,留心查看学生操作中的问题,也可以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在操作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合并前要将滑块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这需要先试听再确定:如果两段声音文件刚好首尾相连即可,那直接把滑块移动到文件一的结尾部分即可,反之,则需要通过试听确定合并的确切位置,这就要考验每位同学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娴熟的操作技巧了。当你打开一个声音文件,文件长度以秒数的形式显示在界面的右侧,而左侧则是滑块的当前位置,所以建议大家在试听的同时随时留意声音文件长度的变化,并配合“停止”键和“播放”键,以便于准确定位。
屏幕显示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录音机”程序打开声音文件“春1.wav”,并将滑块移动到要插入声音的地方。
第二步:执行“编辑/插入文件”菜单项,选择声音文件“春2.wav”,这样就可以完成两个文件的合并。
第三步:以“春3.wav”为名保存合成后的声音。(2)师选出一名操作熟练的学生,利用网络教室演示并讲解操作步骤(哪位同学愿意到教师机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让我们共同学习,好吗?)老师针对学生的演示给出有针对性的总结和指导。
设疑1:保存合并后的声音文件时就选择哪个菜单项?若选择“保存”会有什么后果? 小结:应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选项进行保存。如果选择“保存”菜单的话,将会将文件“春1”替换。我们编辑多媒体时,应当养成保留原素材的习惯,以备再用。另外,如果滑块没移到正确位置就插入了“春2”,未保存之前还有补救措施,就是„„还记得学习“word”时,出现误操作时可以用“撤消”按钮吗?录音机也有类似的功能,那就是用“文件”菜单中的“恢复”选项。
请大家再看看课本上的三个步骤,加深印象。
录音机不只可以合成两个声音文件,还可以合成两个以上的声音文件,简单易学。
(3)好!下面用1分钟的时间继续完成刚才的任务,并且注意观察‘春3的播放长度和‘春
1、‘春2的播放长度的关系。要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学会,才能更好地学习下面的内容。设疑2:“春3”的播放长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长度有什么关系? 小结:对!“春3”的播放长度是“春1”、“春2”的播放长度的总和,但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有时候可以利用合并声音文件时的精确定位来对其中某一声音文件进行变相取舍,从而放弃掉一部分声音素材,在这种情况下,合并后的声音文件长度可能要短于各声音文件长度之和。
建立好春3的同学请举手!
我们知道,好的音乐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同时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接下来,我们帮李明合成配乐朗诵,即学习混合声音,请完成自主学习2:请大家参照课本15页中间的‘混合声音的三个步骤,自主完成给‘春3加上背景音乐‘春之声。
(二)混合声音
(1)参照课本操作步骤,学生自主操作练习,操作完成试听混音效果,找出需要进一步完美的地方,邻近的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操作较快的学生可参照课本步骤自主练习声音效果的设置,并播放设置效果后的声音,注意声音文件的变化,体会声音效果的作用。
屏幕显示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好朗读和背景音乐两个声音文件。
第二步:打开其中一个文件;将滑块拖到准备开始混音的位置。
第三步:执行“编辑/与文件混音”菜单项,从出现的“文件”对话框中选择另一个文件。(2)找一生到教师机上演示(哪位同学愿意到教师机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让我们共同学习,好吗?也是锻炼勇气与表达能力的机会。)
强调:
正确定位滑块的位置后,再进入声音混合,朗诵与音乐混合协调;
背景音乐要与声音文件内容相吻合。设疑1: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习惯在背景音乐响起后再开始朗诵,也就是有一个前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打开哪一个声音文件后再混入另一个文件更好一点儿呢?是朗诵还是背景音乐?
小结:背景音乐!的确,同学们在进行声音处理时,必须考虑到一些细节处理,才能让你们的作品焕发生机,包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设疑2:声音文件的合并与混合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总结:声音的合并意味着二者“合二为一”,在合并点上两个声音文件只选其一;而声音的混合则是“共生共荣”,是一种互相协作与美化的作用。
(3)好!下面再用1分钟的时间完成刚才的任务。
我们已经帮李明加上背景音乐了,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春之声的音乐要比春3的录音时间长一些。)
那么怎样处理?
对!把多余的音乐部分去掉,让背景音乐和朗读声音同时结束。怎样去掉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个内容去掉不需要的声音。
(三)、去掉不需要的声音
(1)参照课本操作步骤,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将声音多余的部分删除;部分完成操作的学生考虑如果背景音乐时间过短应该怎样操作,并自己操作实践,老师可给予相应指导。
屏幕显示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录音机”打开要剪辑的声音文件,播放到要保存的位置,单击“停止”按钮。
第二步:执行“编辑/删除当前位置以后的内容”菜单项。
第三步:单击“确定”按钮,将多余的声音删除。
(2)找一学生到教师机上演示
设疑:如果音乐比朗诵短怎么办(前提是不得另外选择其它音乐片断)? 师生总结:利用合并,可将同一首音乐重复播放,再将多余的音乐删除。强调:我们在删除的时候,还是要正确定位滑块的位置,实际上,两个声音文件长度不一定等长,例如涉及到有前奏时,背景音乐可适当长一点等等,总之,和谐是美,大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取舍与选择。另外录音机无法直接删除中间的部分,只有较专业的录音软件才能实现这项功能。但是,不能“直接删除”,不代表不能“间接删除”,实际上,我们可以巧妙利用“删除当前位置以后(或以前)的内容”这一功能,多次操作,就可达到目的。
(3)好!下面再用1分钟的时间完成刚才的任务,争取所有同学都能完成任务。(4)编辑好后不要忘记保存啊。
同学们,小小的录音机还有一些优化效果呢?想知道吗?那下面我们再帮李明的配乐朗诵加上适合的效果,感受声音的变化。请完成自主学习4:请大家参照课本16页中下部的‘混合声音的三个步骤添加优化效果,可以先尝试收听不同的效果,然后再选择最佳的播放效果,并进行保存。
(四)、优化音效
学生自学的时候,自己巡回指导,强调一定要认真看操作步骤,留心查看学生操作中的问题,也可以进行讨论。
屏幕展示调整音效步骤:
第一步:使用“录音机”打开要处理的声音文件。
第二步:打开菜单栏上的“效果”菜单,选择其中的某一项,即可完成相应的处理。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很圆满的帮李平完成了任务,她知道了肯定会特别高兴。
(五)提高 请本节任务没有完成的同学继续完成,完成任务的同学请打开“提高”文件夹,按要求完成任务。iii展示作品,共享成功
大家学得很好,哪些同学愿意把春3进行展示,请举手!(在教师机上展示两个同学的春3。)
然后,我们共同回顾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谁能说说? iv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今天我们接触到声音文件编辑的一些基础操作,包括声音文件的合并、混合、剪辑与效果调整,也许结果不完美,但毕竟我们在这一领域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要成为专业的录音师,需要专业的录音软件,更需要高超的操作技巧和良好的审美素养,在课本17页为大家提供了这方面的参考,爱唱爱跳的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为自己录制一首个人专辑,希望同学们能在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作出更多更好、个性十足的作品。篇三:《信息的数字化》教案设计
《信息的数字化》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分为4个方面,分别是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以及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本节的教学内容对应于“信息的识别与获取”和“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中有关信息编码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二进制和字符编码两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进制代码,知道二进制的运算法则“逢二进一”。
2、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情感目标:
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二进制代码及运算法则。【教学难点】
了解ascii码和汉字国标码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龙芯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知道了信息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文字、数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等。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这些信息,必须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目前,只有将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转换成二进制代码,计算机才能够加工处理。
什么是二进制呢?
二、教学新课
1、二进制
师:其实,生活中,人们对数值的描述有多种常用的进制,如60进制、七进制、24进制等。
(1)只有两个数码:0和1(2)运算规则:“逢二进一” 0+0=0,0+1=1,1+0=1,1+1=10 问题1: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编码? 问题2:二进制与十进制有什么异同?
完成p11 表格
小组抢答。
在计算机处理的各种信息中,字符信息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能够对字符进行识别处处理,各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一律用二进制编码表示.2、字符编码(1)ascii码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的简称。(2)汉字国标码 1981年,我国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1980》,即汉字国标码。
其中收录了6763个汉字,解决了常用汉字的编码问题。
如:文的国标码为4e44h,对应的二进制代码为***0.2000年又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gb18030-2000》,其中收录了27533个汉字。为更好地解决人名、地名用字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汉字研究、古籍整理等领域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平台。
实践学习:p12 用0和1表示汉字字形,如“德”
三、总结
请各小组代表作总结。
四、练习
1、目前,只有将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转换成_______代码,计算机才能加工处理这些信息。
2、二进制的运算规则是_________。
3、ascii码是_____的简称。
4、汉字国标码的作用是什么?
5、为什么信息编码要采取统一的标准?(书本12页的“讨论学习”)篇四: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
为理解的教学 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应该引入国际上先进的教学设计方法,从而提高学科信息化的教学质量和效益。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程进行重组,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正是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解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相对应的活动。通过反思指南,对照标准,对自己所设计的学生活动进行修正,使之与教学目标相配合。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强调持续性评价,通过对每次活动的过程评价,及时评估活动的教学有效性。同时,对不同的学习活动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评价标准,对单元中的探究活动往往采用非正式的评价,且以自主为主,对单元的终结活动,则可以采用正式的测试等形式。
下面从“为理解的教学”主要内容、教案管理表和反思指南等三方面,介绍“为理解的教学”的教学设计方法。5.1 “”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简称“tfu(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是1989 至1996 年由附属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零项目研究人员和教育家研究开发的一个教学模式,用于课程及教学的设计、修改和审核,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解。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产生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持续不断的努力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产生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学生积极地探索、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创造新的产物。这个模式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来帮助学生形成并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可以把为理解的教学模式比喻为照相机的取景框,为更清晰地确定理解目标,使教学更直接地针对重要的学科内容,tfu能帮助我们对教学进行“取景”,即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tfu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脚手架,帮助我们致力于教学中真正值得关注的地方。因此,tfu既是一种“思考框架”(大卫·佩金斯创建的词),也是一个“脚手架”(心理学家维高夫斯基创建的词)。
二、“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的组成部分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有四个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这四个组成部分将分别引导教师思考一个在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时必须考虑的基本教学问题。为理解的教学模式帮助我们把这些教学设计(包括规划、审核、评估和教学过程)的重心放在帮助学生增强理解方面。
在“为理解的教学”模式中,对每个组成部分的界定都有具体的标准,这些标准能够提醒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并加深对重要的课程内容、概念和论题的真正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考虑的四个基本教学问题以及相对应的“为理解的教
1、启发性论题
界定启发性论题的标准是如何使它们促进真正有价值的理解,符合这些标准的论题比不符合标准的论题更有启发性,所以这不是有或者没有的问题,而是程度多少的问题,我们应
考虑如何使投入以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启发性论题的标准是: ? 在一个或多个学科或领域中起中心作用 ? 吸引学生和老师积极参与 ? 学生和老师都能找到很多相关资源 ? 与学科内外的许多方面都有丰富的联系
2、理解目标
对理解目标的界定标准是清晰、明确地表述学生需达到的理解目标,将这些标准公开给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员(如家长、老师、同事、学校管理人员),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及(如讨论、作业和评估)。教师制定的理解目标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 明确表述学生需理解的、有关启发性论题的内容 ? 公开并在教学中经常提及 ? 直接针对需要理解的概念,而不是需要完成的作业
3、理解活动
界定理解活动的标准是根据某一单元或课程的进展设计一系列难度递进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学生定期地、积极地、有创见地使用需要理解的理论和概念。以这些标准而设计的理解活动应该使学生:
? 在新的场景中使用需理解的理论和概念 ? 必须对需要理解的理论和概念进行思考 ? 所做的与需要理解的内容直接相关 ? 所做的表现出他们所理解的
4、持续性评估
界定持续性评估的标准是定期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和理解程度。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调整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来促进学生进步,评估是学习过程的一个中心环节,不同的人都可以进行评估(如老师、学生自己、同学),评估可以是非正式的(如交流、讨论、观察、或开放式思考),也可以是正式的(如建立在评估标准表基础上的考试、测验或正式的反思)。界定持续性评估的标准是:
?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在教学结束以后 ? 重点在学习和理解,而不是评分或划分等级 ? 评估方式因评估者和执行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 评估标准要对学生公开
三、关于理解的理解
在传授技能、概念和表达方式的时候,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达到真正的理解。然而,要做到真正的理解很难,因为每个人的认知里对某些复杂问题,有一些简单、本能的解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逐步认识和了解世界。这种规律在儿童面对的、较为简单的世界中可以畅通无阻,但对成人而言,则需要更复杂的理论和思维来解释和影响这个复杂的世界。但是,儿童时期形成的理论并不轻易消失,它们一直留在脑子里,对形成更复杂的理解起着阻碍作用。我们需要通过重新改造,改变大脑里原本包含的理解和信息。如果很容易放弃原先形成的想法,达到新的理解就不那么难,可实际上,原有的想法总是很难消失,这是难以达到真正的理解的一个原因。
理解本身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原因之一是我们不能真正看见它,它太模糊,不可测。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远远超出清晰可测的范围,尽管很模糊,我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还是帮助学生达到理解。
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习是不断努力的结果,明白这点非常重要。我们应该避免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的“早期废弃”,如果放弃了,就不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达到理解,而理 解是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理解与“知道”不同,因为“知道”强调“是什么”,而理解则更进一步,强调“为什么”。达到理解是一个需要时间和操练的持续性过程,要理解某样东西需要时间,有时候你觉得你理解了,但过一些时候,你可能会改变想法。理解的核心是学生能够把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用我们所“理解”的东西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问题的能力表明我们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在新的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是对理解的最好测试。
理解不是固定的,需要时间和努力,把课堂内外所学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理解需要很多经历,经常做或者处理某些事情,试图寻找其来源,重视其过程,并积极参与,就会形成对事物的深层次理解。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直接的亲身经历来掌握知识,要学生用他们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应用所学的内容,是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对“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的初步认识
好的老师能意识到自己熟悉的教学中很多方面反映了tfu的模式,因为这个模式是研究人员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进行观察和探讨发展起来的。尽管我们觉得这个模式的有些方面比较熟悉,但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个模式能帮助我们思考教学中容易忽略的东西,思考如何把各个部分相结合,帮助学生促进理解。这个模式强调更积极的“从行动中学习”的观点,这种观点要求学生通过他们的行为、语言和作品来“展现”不断发展的理解。这个模式通过相互联系的很多方面(选择启发性论题、明确理解目标、针对理解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理解活动、通过持续性评价经常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促进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五、理解活动
理解活动是“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的核心。
理解活动是在教学单元中要求学生参与的一系列学习活动,而不只是在单元结束时的某个活动。在教学单元进行过程中,理解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1)形成理解;(2)纠正错误的理解;(3)显示出他们理解和不理解的东西。理解活动使我们能“看”到学生的思考,思考(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是理解活动的一个核心。
理解活动难就难在如何将它不断完善。一个好的理解活动需要符合以下四个标准: 1.学生积极地,甚至充满热情地参与活动(比如做东西、做试验、做规划、演讲、表演、找出论据维护对某个问题所持的立场)。2.学生参与的活动要求他们用超出现有的知识去思考(比如写一篇文章解释为什么对某个问题采取某个立场,而不是背诵现成评论中的某些章节;分析乘法表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做数学课本中的数学题;思考历史事件,它们为什么会依次发生,如果发生的顺序有所变动,历史会有什么不同,而不是简单地背诵历史事件表;描述不熟悉的环境中动物群的食物链,而不是简单地学习哪些动物是食肉动物,哪些是被捕食动物)。3.理解活动要求学生所做和所想的必须有新的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不熟悉的场景(比如不只是阅读和描述,而是读了之后对一个小品编出另一个结尾;不只是按照给出的步骤完成一个实验,而是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学生所做和所想的必须直接针对需要学生理解的重要学科概念和目标。理解活动并不只是简单的活动,而是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纠正原有的错误想法,从而达到对重要学科概念(启发性论题)的理解的活动。重要学科概念包括地理中的“地图”、运动中的“防守”、语言中的“句法”、文学中的“主题”、历史中的“起源”、科学或数学中的“变量”,等等。理解活动应该直接针对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理解目标。
六、理解目标
理解目标把教学重心放在你认为最重要的、学生必须理解的内容上,? 理解目标有不同的规模。我们着重于以下两种:“课程贯穿线索”和“单元理解目标”。
首先,考虑一下整个课程中学生应该达到的、三到五个总的理解目标,我们把这些叫做“贯穿线索”,因为这些目标指导整个课程所有单元的教学,你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达到这些目标。此外,还有“单元理解目标”,这些目标与一个或几个贯穿线索有关(它们帮助学生为达到大的、总体目标而不断进步)。单元目标规模较小,课题更具体,往往只围绕某个教学单元的中心论题。在整个学年中,教师要在很多教学单元,用很多不同的方法,多次提及贯穿线索。
? 理解目标集中在重要的学科理论和观念上(即对各个学科里的专业人士来说很重要的理论)。这是我们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制定的学科目标。通过把学习目标对准学科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了解、从事、关心的内容,我们为学生创造了使之尽可能与专业人士的体验类似的学习机会。
? 理解目标有两种表达形式:陈述句和问句。陈述句使教师清晰明了地看到他们想要学生理解的东西。为保证教师把重心放在理解上,常用的陈述句式可以这样开始:学生将理解?。另一种是开放式问句,用一个易于学生理解的问句抓住理解目标的中心,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理解目标要公开。理解目标向学生公开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一来,你和学生都可以参照它们,看一看单元里各个课时是如何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理解目标的。清晰的目标也能让我们看到哪些“理解”是重要的,需要被评估的。
七、启发性论题
启发性论题涵盖的范围很广,这也是它们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原因。这些论题使学生能够进行广泛的联系,让学生们将他们与论题相关的知识或体验显现出来。这些论题还能使教师看到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及学生的理解差距,从而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
启发性论题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 在学科里的中心作用(非常重要)
问自己以下问题:我现在考虑的这个启发性论题有什么重要之处?为什么要了解这门学科就得理解这个论题?
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要为理解而教学,我们需要将精力集中在主要概念和支持主要概念的次要概念和技能上。我们还要在“主要概念”和学生能理解的内容里找一个平衡点(参看启发性论题标准之二:吸引学生!)。要使学生达到高层次理解,办法之一就是选择学科内专家们觉得重要的论题。专家们终身致力于研究我们所教的内容;如果这些专业人士或者学者都不愿意花长时间研究你所选的论题,也许这个内容就不值得你将宝贵的课堂时间花费在上面。你并不是要你所有的学生都精通你教的所有内容,但是你希望他们能了解在这个领域内专家们关注什么。因此,一个好的启发性论题的第一个标准就是要从学科领域的专家们重视的论题开始。
2. 有吸引学生参与的潜力(非常重要)
问自己以下问题:这个论题与学生们目前的生活和兴趣有什么联系?我怎么能让学生对这个论题感兴趣并且想学它?
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并不是每一个论题都能马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的。但是,经过仔细分析,你往往能找到激发兴趣的方法。找到能让你的学生认为这个论题有趣的途径。如果论题不能吸引学生,即使它是专家们的宠儿,它的价值已经丧失了,因为学生可能不会长久深入地学习,形成对其丰富的理解。一个论题的启发性,要根据它的受众而定。你的受众就是你的学生(他们可以是成人或是儿童)。所以,想想这个论题的哪些方面可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想想在这些对专业人士很重要的主要概念里(即你在理解目标里对准的概念),什么能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
3. 有吸引你的潜力
问自己以下问题:我喜欢这个论题的什么地方?我怎样才能把我个人对它的兴趣放进去并与学生分享,让他们看到这个论题有多精彩和重要? 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我们都能想到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同时,我们也都记得那些我们曾经怀着极大的热情学习过的东西(甚至是喜欢到了我们决定要教它的地步!)。老师的热情是很有感染力的。如果一个论题让你没兴趣,你的学生是可以马上看出来的。如果这个论题让你兴奋,学生们往往也能看出来(不过这只是该论题能否吸引他们的因素之一)。作为专业人士,我们必须找出自己对所教内容的兴趣,并且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教那些吸引自己、让自己愉悦的论题。4. 容易获得资料/资源
问自己以下问题:这个论题里我们常用什么资源/资料?有哪些权威的传统资源/资料?有哪些更富有想象力、更“野性”的资源/资料? 5. 与学科内外众多方面有丰富联系
问自己以下问题:这个论题与学科内的其他论题以及其他学科的论题有何联系?它与学生课堂外的生活有何联系?我该如何使用这些联系来帮助学生理解论题里的关键概念及其重要性?
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好好思考你的论题提供给其他被关注论题及课外世界的“走廊和窗口”,这样做是值得的。为什么?因为这些联系为你提供了途径,让你能设计出更深层吸引学生的,要求高层次思考的,具有更“野性”的应用环境的理解活动。
八、理解层面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设计的理解目标是否足够好呢?应该考察自己的目标是否均衡考虑学科(你选定的论题对该学科起着中心作用)中不同方面的理解。可以使用“理解层面”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目标。
理解层面是一个工具,它告诉我们“知识是重要的,但它并不是我们在理解一个论题时要理解的仅有内容”。事实上,我们可以考虑好几个“层面”,即学科中学生可以理解的不同方面(比如知识、方法、目的和形式)。? 知识(是什么)--这是人们经常思考的一个层面。专家也很注重知识,但学科里还有比知识更重要的内容。? 方法(如何做)--专家使用的探究过程和实验方法。这些是专家们用于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你的学生可以效仿的过程。? 目的(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学科对专家、社会以及你的学生很重要。学生在明白了论题的重要性之后,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形式(知识是如何被分享和交流的)--专家们通过撰写论文、使用图表、组织讨论、做演示等各种形式与世人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你的学生可以用学科专家们使用的各种方式来表达和交流他们的学习成果(或使用与专家所用方式相近的更适合他们年龄的方式)。
因此,知识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个方面,但是我们的理解目标和理解活动也应该注重学科中重要的方法、目的和形式。当我们把教学重心集中在一些主要论题上,用理解目标把它篇五: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设计原则
要求教师的行为是操作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看成手段,看成不能思想的人、不能自己领悟的人、不能自己去反思、去发现自己和改变自己的人。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作,去规范他的行为。
叶澜﹕《理解“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内涵与追求》
语文是一种思维的工具和学习工具,任何思维和学习活动,不论哪个科目,均离不开语言。
语文能力是透过阅读、写作、听说及生活经验整体发展,互相影响而成。当然,这能力不会自然形成,老师必须安排一些合适的环境,让学生作出响应,藉此改进语文能力。
信息技术的作用是构建一个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丰富多彩的环境。多媒体资源是为学生与文本和作者对话服务的,而不是用它来取代语言学习,语文就是语文,而不是把它变成地理课、欣赏课。如何重塑科学和数学教学 来自课堂的实践经验表明,“做中学”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当学习感兴趣的事物
时,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对经验的记忆更持久,同时自信心也得到了发展,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理解科学和解决问题。
要高度重视科学的思维过程,设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方式相对应。在小学低年级,通过事物的描述、分类和观察等直接经验,学生能够最好地学习科学。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们则通过对物体、生物以及系统的分类、测试、试验和决定因果关系来掌握更高级的概念。
信息通讯技术的引入并不是构建“读科学”的模式,而是要开辟做中学的第二渠道,在“虚拟环境”下的做中学不能替代真实环境下的做中学,但它大大拓宽了做中学的范围,并且有助于通过模拟手段探究科学和数学概念之间的深层次的数量关系
做中学不等于蛮干,它提倡为理解而学,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选择合适的教和学的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做中学”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技术为高度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控制其学习实践并获取他们最感兴趣的材料。
有意识地将外语教学课程与学生的其他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就为他们打开了信息和经验的大门,使他们全部的学校和生活经验得以丰富。这些联系从其他各个领域映射到外语课堂,又使学生从外语课堂增加对其他课程独特的经验和洞察力。
专家驱动教学设计模式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设计源自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法﹕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线性的、程式化的、确定的和预成性的,把教学问题看成是具有良性结构问题,把学生学习过程等同于造房子的过程,教和学变成了机械的流程模块,这种以专家为驱动的纯工程的教学设计方法,不仅忽略了实际教学行为和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还使教师唯专家是从,丧失了自主设计的主体性。
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早已摆脱了程式化的索缚,而是把其看作是一种促进教师创设学习环境的思维方法,学习环境创设的主体是教师,是教师的一种行动化的反思和情境化的行动。
数字化学习活动的框架设计
数字化数学活动结构不是模式或模版,而是一种灵活的框架,大致相当于建筑的骨架,骨架只是提示教师设计什么,而不是具体要求教师按一种程式化的模式要求进行设计,这样骨架就可以支撑起丰富的、符合教师个性化特点的 教学形态。
概要
教学目标
活动内容
探究
讨论
拓展阅读
工具与资源
设施环境
教学评价
微型活动嵌入课程中,就好像课堂上常见的一次微型的教学活动,所用学时可以是十分钟,也可以二+分钟,一课时,最多不超过两课时。
教学目标非常有限,为了解决一个小问题,加深对一个原理或概念的理解,或者是对课程内容在一点上有所拓展。各个模块是可以有取舍和重组,选取几个模块即可构成一个微型活动。讨论作为微型活动的核心,把“做中学”活动嵌入在科学讨论中。讨论一般采取问题导向的对话方式,全班的对话或小组的讨论。拓展阅读一般作为活动的拓展,留在课后进行。
第三篇:数字化管理系统(本站推荐)
一: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统计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研发、计划、组织、生产、协调、销售、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方法。看看NBA、欧洲顶级足球联赛的数字统计我们就可以明白数字化管理运用的广泛性了。随着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ERP系统的日渐普及,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整体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一些行业领军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为下一轮竞争的焦点。传统质量管理办法存在着质量信息采集与管理不规范、质量问题追溯不易;质量过程控制有法不依,效率低下;质量决策与分析信息不全,决策拍脑袋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研发、生产、采购和销售过程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质量管理部门越来越迫切地希望采用质量信息系统来辅助质量管理并和其他部门实现信息化沟通。而我认为实现金品质工程的基础是有效地实行数字化管理系统。
二: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优点:
数字最简单: 是人类最容易学习、接受、掌握的知识。
数字最客观: 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数字会说话: 能消除语言障碍,中国文字较难理解虽然这是文化优势,但对沟通执行不利。数字速度快: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数据的计算、统计、分析、处理的速度。数字国际化: 在国际商业运作中大量使用,是国际化的语言。
数字来决策: 能正确评判企业技术、质量、财务、营销、服务、人力等绩效。
数字最有力: 从平民百姓到专业权威,再挑剔的消费者在有力的数据面前也能理解接受
第四篇:数字化设计
数字化设计
数字化设计(DD)是以实现新产品设计为目标,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信息为辅助手段,支持产品建模、分析、修改、优化以及生成设计文档的相关技术的有机集合.广义的数字化设计技术涵盖以下内容:
1)利用计算机进行产品的概念化设计、几何造型、虚拟装配、工程图生成及设计相关文档。
2)利用计算机进行产品外形、结构、材质、颜色的优选及匹配,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最佳的产品设计效果。
3)利用计算机分析产品公差、计算质量特性、计算体积和表面积、分析干涉现象等。
4)利用计算机对产品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验证等,以实现产品拓扑结构和性能特征的优化。区别(与传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方法相比,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制造有哪些优势?)
与传统的产品开发相比,数字化设计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之上。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优点,如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重复工作能力、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高效的信息处理功能等,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数字化制造就是指制造领域的数字化,它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和、发展与应用的结果,也是制造企业、制造系统与生产过程、生产系统不断实现数字化的必然趋势,其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数字化制造分为狭义的数字化制造和广义的数字化制造两个方面。
狭义的数字化制造是指将数字化技术用于产品的制造过程,通过信息建模和信息处理来改进制造过程,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广义的数字化制造是指将信息技术用于产品设计、制造以及管理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以达到提高制造效率和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实现敏捷响应市场的目的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第五篇:论数字化探究实验室系统在物理教学中作用 2007
论数字化探究实验室系统在物理教学中作用
2007-01-30 11:56:45| 分类: 个人日记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创建“信息化实验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和信息素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重要地位及教学功能无可置疑。但是,目前不少学校的实验教学往往是一块相对薄弱的地方,导致学生对动手实验的兴趣也不高,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沉湎于纸上谈兵,实验教学的信息化水平更低。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领导多次指出,教育改革必须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科改革行动纲领》也突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对物理教育的支撑作用”,《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更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的整合”。由此可见,传统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了,急需更新和发展。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离不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环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迫在眉睫。
由此可见,创建“信息化实验环境”势在必行。所谓“信息化实验环境”,指的是将现代实验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的实验平台或环境。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实时、高效处理各种数据,可以实现连网互通,具有便捷的交互功能。传统的实验手段存在着误差大、数据采集慢(无法在很快的时间内采集很多组数据)、有的物理量无法直接测量、读数不方便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数据处理手工完成,效率低,误差大。DISLab技术的应用,初步实现了运用 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的实验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信息技术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它不但能替代许多传统仪表,如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计、压强计等,而且还能直接测量瞬时速度(光电门)、磁感应强度(霍尔传感器)、微电流计(微电流传感器)等传统仪表无法测量的物理量。即使替代也不是简单的功能重复,而是大大提高了测量范围、精度、反应时间。因此,DISLab的应用使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多改变(必需和二期课改的新教材配套使用),许多原来不能做的实验可以做了,许多原来只能定性的实验可以定量分析了,许多“瞬时”的过程(如碰撞)我们能通过高速扫描记录下来
仔细分析了,因此学生利用DISLab可以探究的问题范围和深度都大大拓展,这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很有益处。计算机及配套软件的使用使我们“数据挖掘”的本领大大增强,更容易、更深刻的揭示客观世界隐藏的各种规律:同时我们也更容易交流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继续发展下去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学生或师生之间的异地合作讨论或观摩实验过程。
由此可见,“信息化实验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实验素质发展。实验素质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过程中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如怀疑、求真、批判、探究、实践、创新等基本要素以及认真、踏实、谦虚、合作等情感因素;还包括熟练的实验技能、运用实验完成观察、测量、验证、探究等任务的能力。显然,只有建筑在高技术平台上的实践经验,才会带来高层次的实验素质、思维能力和创新发现,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环境接轨创造了条件。
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学生在利用DISLab技术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同时提升信息素养。学生在“信息化实验环境”中采集数据,将获得更多更精确的信息,通过网络合作与交流还可以得到大量他人的数据、经验体会,必然要思考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如何做出判断而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如何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等等。这些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过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帮助。
最后的表格(见文末附表)中举了一个实际例子比较了传统实验和DISLab系统实验的优缺点。非常
凑巧,我在指导学生做完表格中实验后,去上海市进才中学和第六十中学各听了一节课,内容也是“测定电动机效率的学生实验”,三个学校的实验方案各有千秋、都有一些别人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如自己学校选用的电动机是瑞士制造的直流电动机(带减速功能)比较稳定、进才中学的所用的细线效果比较好、第六十中学对电动机的轴进行了特别加工效果比较好、每个学校的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如果让三个学校的同学借助广域网一起边做实验边交流和展示,我相信学生肯定会取长补短、更有兴趣、更有收获的。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指出,“教育应从具体经验人手,逐步进入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需是铺满着具体经验”。DISLab技术为学生开拓了“具体经验”的范围和深度,为概念、规律的揭示创设了更好的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和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