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9:1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篇:《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内容分析:

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是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学习物态变化的基础,对物态变化过程的判断和进行物态变化实验有很重要的作用。对物质三态的认知是学生必备的能力,酒精灯的使用和温度计的使用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由于物质的三种状态生活中经常接触,其特点学生也能理解,所以简要讲解即可。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学生也有一定了解,但作为研究物态变化实验的必备技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教学时间的安排也应向此部分倾斜。

教学设计: 【课题引入】

教师:同学们知道柯南是什么人吗? 学生:„„„„„„„„

教师:柯南善于动脑筋破案,据我观察,我们班里的同学都喜欢动脑,老师这里有一个案子要同学们帮个忙破解一下,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支撑原子弹的钢架很快就消失不见了,有谁能告诉我到哪里去了?

学生:„„„„„„„„

教师:在生活中老师也碰到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出示樟脑丸)我家的衣柜里经常放樟脑丸防虫,但一段时间后它就会变小甚至消失,有没有人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

教师:老师还注意到前几天下雨后,地上的雨水很快就消失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地上的雨水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中后又变成小水滴和小冰晶并漂浮在空中,这就是云。随着云层中的水滴和冰晶越来越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掉下来形成下雨、下雪或其他的降水方式。在这些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发现水在不同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冰是水的固态,通常说的水是液态水,水蒸气是水的气态。

引入阶段设计理念:物态变化往往伴随着某种状态下物质的变少、变多甚至消失、出 现,弄清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很重要,每一个物态变化伴随着一个“案子”:这种物质从哪里来?或者这种物质到哪里去了?第一个问题紧紧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从动画片出发,引导学生一起来破案,把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就集中在课堂里。关于钢架的消失和樟脑丸的消失,学生简要回答,甚至不会回答也可以,悬而未决,使学生产生想要学习知识的意愿。云的形成作为课前的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或询问等方式来解决,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水的存在有三种形式,不需要做详细的说明,到本章结束时学生自然有所了解。【物质的三态】

教师:水在三种不同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实验,来研究一下不同状态下水的形状、体积分别有何特点。首先我们研究固态的水,看看它的形状和体积有什么特点。(出示冰块,放入烧杯并晃动,提醒学生观察它的形状和大小即体积)

学生: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教师:接下来我们研究液态水,看看它的形状和体积有什么特点。(把水注入气球,并改变气球的形状,提醒学生观察气球的外形代表了水的形状;把一部分水装入注射器,堵住管口,向里推活塞,结果发现推不动)

学生:没有一定的形状,但就一定的体积。

教师:水蒸气的形状和体积特点与空气相似,所以在研究时我们用空气来代替水蒸气,来看看水在气态时有什么样的特点。怎样来研究气体的形状和体积?

学生:用气球装空气,通过研究气球的形状来研究气体的形状;在注射器内封闭一段气体,通过推拉活塞来研究气体的体积。

演示(有条件可以分组):(向气球里吹气,系好后把气球捏成各种形状,提醒学生气球的形状也就是里面空气的形状。然后在注射器中封闭一段空气,堵住管口,推拉活塞,活塞都能移动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气体很容易膨胀,也容易被压缩。)

教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气态物质体积和形状有什么特点?

学生: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教师: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在三种不同的状态下,它的体积和形状特点有明显不同(出示在熔化的冰块),而且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实验室中经常要让冰快速变成水,或让水快速变成水蒸气,就要用到酒精灯,请同学们阅读书上30页信息快递部分。(学生阅读酒精灯的使用)

物质三态设计理念:水有三态,其他物质也有三态,以冰、水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从书本出发,尊重书本,当然为了操作方便,也可以用其他固态的物体。要把水蒸气作为研究对象,难度很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用了空气,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研究水和空气时,都用到了气球和注射器,经过对水的研究,学生自然想到了对空气的研究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方法不对学生做太多的说明。酒精灯的使用学生已经接触过,在这里知识温故一下,所以也不必做详细的讲解。

【温度的测量】

教师:物质的状态是可以变化的,以水为例,在热的地方我们常见到它的液态,在很冷的地方我们常见到它的固态,可见物质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研究物质的三态,先要学会如何去测量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叫做温度计。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温度计,观察一下它的结构。

学生:(学生观察,讨论)温度计由玻璃泡、玻璃管和测温液体构成,玻璃泡壁比较薄,玻璃管比较厚而且管子很细,而且有刻度。

教师:关于温度计的使用请同学们带着黑板上的问题阅读书上31页《液体温度计说明书》,阅读后请部分同学回答。(学生阅读时,把问题书写在黑板上,学生阅读结束后,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总结或说明)(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

(2)温度计上的标度是怎么规定的?

(摄氏度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作为100度,将0度到100度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份是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3)液体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

看: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放: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读:示数稳定,玻璃泡保持与物体充分接触,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记:数字和单位。

教师: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请阅读书本上32页议一议部分,看看图中操作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了,错的又分别错在哪里?

学生:„„„„„„

教师:某同学测量温度是温度计的示数如图,请你读一读。(例题)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理论知识都比较了解了,现在就考考你们的动手能力,使用你们身边的温度计,测一下你们手心的温度,再测冷水的温度,然后自己调制温水,先估计一下温水的温度,然后测出温水的温度,看看测出来的温度分别是多少。测量时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纠正错误)

教师:你们配制出来的温水的温度一样吗?(不一样)看来不同的人对于温水的理解和感觉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可以估计出温度的大概数值,但由于人的感觉是不稳定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师:现在流感的疫情很严峻,由于流感病毒很容易传播,所以大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流感。流感的症状之一是发烧,所以每天需要量体温,需要用到测体温的工具-----体温计。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34页,看一看体温计的构造特点和使用特点,然后和邻近同学探讨一下它在结构和使用上和一般的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学生:构造不同:量程较小,35℃到42℃。玻璃泡相对较大。玻璃泡和毛细管连接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

使用方式不同:可以离开人体后读数。再次使用应把水银甩回玻璃泡。

温度的测量设计理念:该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包含了温度计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内容多而杂,又非常重要。温度计学生不是第一次看见,但如此近距离接触和操作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如果单纯地讲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听觉疲劳和思维疲劳。采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测量一些物体的温度,让学生对温度有切身的体会,同时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体温计作为家庭常备的工具,可以让学生自带,还可以体现出物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学物理是有用的。物理课堂的特点在这部分内容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学生懂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交流,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教学反思:

通过实际的教学,本设计方案还是可行的,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加强了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上课过程中也体现出一些不足,最突出的问题是内容较多,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有待加强。如果引入部分课堂过于热闹,物质三态部分实验操作时间过多,就会影响到温度测量部分的教学活动,使问题的展开、学生的操作不能获得充足的时间,教学内容可能无法按计划完成。

第二篇:《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和反思

《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3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用信封装好温度计,把水和温度计放在托盘里。烧杯上贴有标签。

【教学过程】

一、猜水温

1、师:老师这儿有一杯水,谁愿意上来摸一摸?(生上来摸)你有什么感觉?(热或烫)老师板书:热或烫。你觉得它有几摄氏度?(学生说)还有谁愿意上来摸一摸,你觉得它有几摄氏度?用手摸能摸出准确的度数吗?有什么办法?(用温度计测量)师: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老师拿出一支温度计,你们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吗?(会)好,我们分小组来测一测这杯水的温度。我为每一小组准备了三支温度计,每两位同学使用一支温度计,一人测量,一人把温度记录在表一上。注意使用温度计时要小心拿放,如果不小心打破了,要及时告诉老师,明白了吗? 请组长上来领材料。

二、测水温

1、学生测量,老师巡视。师:请同学们把材料放好。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测量的温度告诉大家?(学生报,老师板书。(预设一:师:他们三个同学测量的是同一杯水,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温度呢?谁能帮他们找找原因?学生说原因,老师一一课件出示:是不是这样?如果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师:感谢刚才这些同学对我们提出的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

三、连续测水温

1、师:同学们会了吗?同学们真的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了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愿意接受老师的考验吗?接下来,老师要让每个小组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图片出示)分别是自来水,温水,热水瓶里的热水。有信心吗?

2、听清楚老师说的注意事项,等老师说完开始的时候再测量。1号和2号同学测量自来水,3号和4号同学测量温水,5号和6号测量热水瓶里的热水。把温度记录在记录表二中,注意别把温度写错位置了。测量开水的同学,小心烫伤。听明白了吗?请组长上来领材料。学生开始测量老师巡视。测好了请同学们把温度计放好。老师出示以小组测量的数据。

3、这是一组同学测量的这三杯水的温度。同学们,如果过了两分钟,它们的水温会有变化吗?会怎么变呢?那过一小时呢?(学生说)是不是像他们说的这样呢?我们怎么来证明?(怎么测?)老师提议,我们连续测量8分钟可以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测量时需要注意的:课件出示:

1、每两个同学测一杯水;

2、温度计始终不能离开水面;

3、每隔两分钟读数一次;

4、小心开水烫。

师:每两分钟读数一次,我们怎么看时间呢?(用秒表等),你们看这是什么?(老师课件出示:秒表)你们会看时间吗?请一位学生说。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接下来我们要先测出0分钟的温度,听老师口令,当老师数到1的时候,再开始读数。(不过同学们要注意测量温度时要安静,不然听不到老师的口令了)。那到了2分钟、4分钟、6分钟,你们会自己看时间吗,千万别错过了。好,测量的同学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把温度计放入水中,等液注停止时举手告诉老师。(学生举手,老师读数5、4、3、2、1开始读数,老师按动计时器。

4、学生测量,老师巡视,提醒时间,测量好,请同学们把材料放回原处,小组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巡视时要特别注意小组内的情况,找出比较有针对性的小组)

5、汇报交流。请测量自来水的来说说温度有什么变化?请测量温水的来说说?请测量热水的来说说? 把三组放在一起,你发现这三种水的温度变化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随着时间的变化,2、3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3号杯里的下降的最快,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也就是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6、再请开头摸这杯水的同学上来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生:凉)老师板书。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杯水会变凉吗?原来是它的热量减少了。

四、推测水温的变化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觉得如果这三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放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预设: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2、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吗?

(预设:把水放在冰箱冷冻槽里,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至结冰。)

3、师:这个只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的,今天回家后去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执教者:新安江第二小学 李红

设计意图:

这节课是上节课学习的继续,课堂中主要学习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并给学生更多操作的机会,锻炼孩子的技能。我教学的这堂课主要分三个步骤,分别是猜水温、测水温和连续测水温。首先是猜水温。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手摸感受水的热,到最后感受水凉了,明白温度的下降与热量有关。另一方面让学生猜水温知道摸不能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从而引出温度计。其次是测水温。我运用的是科学中的“试测”,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测量水温,通过数据让学

生找同一小组测出不同温度的原因,从而引出测量水温的正确方法,通过图片的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二次的测水温就是让学生巩固测量水温的方法。再次的连续测水温则是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找出水温变化的规律。最后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实验,再一次进行猜测,激发学生回家做试验的欲望。让学生把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是每位科学老师共同的目标。

我觉得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测量水的温度,再通过数据的比较,让学生找出原因,再进一步掌握测量水温的方法。

设计的理论依据:

当每个学生都在亲自操作材料和数据时,发现的机会最大。——皮亚杰

课后反思:

1、上完这一课,我发现第一个环节让学生找小组里温度不同的原因时,用的时间太多了,以至于第三个环节的说说水温变化的规律时间太过仓促,学生还没有说明白。当一个学生说道看液注停下来时再读数,这时,我就应该把话引到正确使用温度计上来,这样就为第三环节留下更多的时间了。

2、难点很难突破。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传递建立起联系来,这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但我尝试了很多的办法,但没有学生能够说出来,这点非常地遗憾。

3、在第三个环节中,让学生找出水温变化的规律时,我应该多叫几个小组汇报,更有说服力,也更科学些。学生分组讲完,老师再出示折线图,学生会更快、更明白水温变化的规律。

4、上完这节课,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第三环节的第一次测量三种水的温度,是不是可以和后面的连续测水温并在一起,下次我会再尝试。

第三篇:《温度》教学设计与反思

《温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温度》。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

读写。

2、通过借助温度计或生活经验,学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并初步感知温度背景下的两个负数的比较方法。

3、通过读写温度,初步感受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温度,难点是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喜欢的城市的温度,简易温度计一支。教学过程:

一、以蒙城的天气情况,引入课题

师:今天冷不冷啊?同学们有没有看天气预报啊?老师百度了一下,今天的气温是-3℃-10℃。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得到这些信息的?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对,℃叫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比如1摄氏度就可以写成:1℃。师:还有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调查结果? 生2:„„ 师: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些信息的?还有哪些不同的调查方法? 同学们通过上网,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得到了许多温度的信息,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法和途径。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温度中的数学。板书:温度中的数学

二、温度的读写

1、读写温度

【课件出示】一段电视天气预报。师:看课件,中国地图!

哈尔滨最高气温零上3℃,最低气温零下-12℃。板书:零上3℃,零下12℃

问:零上3℃和零下12℃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 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讨论。北京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5℃ 青岛最高气温6℃,最低气温0℃ 台北最高气温10℃,最低气温5℃ 拉萨最高气温-3℃,最低气温-20℃

问:该怎么表示呢?请你用自己的方式写在练习本上。生活动,汇报展示时说含义

问:你的这个“-”在这里表示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师引导生观察比较得出,用一个正负号就把零上和零下这两种相反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是数学所特有的简洁美!

师:这里的“-”不是减号,叫负号,读作:零下12摄氏度或者负十二摄氏度。那零上3摄氏度该怎么表示?(在3℃前写+号)这个+号在这里叫做正号,它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3℃

-3℃

正号

负号

师:3℃前面为什么没写“+”?归纳出: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但负数前面的“-”不能省略。

2、练习读写温度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温度,谁能把这些温度读出来? 【课件出示各地天气预报图】让生读温度 师:那老师现在说两个温度,你能把它写出来吗? 零上17℃;零下8℃;负5℃

课后反思:孩子发现了规律并总结了出来:

1、如果两个温度都是零上温度,就用高温减低温。

2、如果是两个温度都是零下温度,就用低温减高温。

3、如果两个温度一个是零上温度,一个是零下温度,那么就把两个数字加起来。虽然说的不是很准确,虽然算温差是六年级才需要掌握的知识,但是真的能看出来孩子们理解了,竟然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温差并轻松的比较出了温度的高低,让我惊喜不已。

第四篇:《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

《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测量水的温度》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二课。目的是探究与我们人类生活联系密切的水,以及水温的变化、测量、水温变化的原因。

二、设计理念:

《测量水的温度》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节课通过情景导入,怎样判断人体温度的高低,讲解2004年非典,学校怎样预防学生传染病。从而引出五种温度计,再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教学生正确操作温度计的方法,测量不同环境中的水,再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学会测量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物质,并得出

结论。

三、学习目标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0℃~

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3.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

是获得热量。

4.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培养小

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四、教学重点:

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五、学情分析:

农村孩子动手能力较强,求知欲望较高,能学会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在实验过程中能大胆的猜想并能做出相应的结论,但知识面较窄,需要老师多引导。

六、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温度计、烧杯等

小组:3杯不同冷热的水(1号杯自来水,2号杯温水,3号杯热水),3支相同的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

师提问:

1、这是在干什么呢?你肯定吗?你敢肯定吗?

生答:情况1:这是警察抓小偷。2:在追捕犯人吗?

老师追问:你想是这样吗?

生答:是?

那么老师来告诉你准确的答案吧!(这是2004年非典时期门卫用来

测量体温的体温计。)

生答:嗷!原来是体温计。

师: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就可以准确知道人体温高低。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温度计,那么你会选哪一种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五种温度计。教师直接介绍五种温度计,分别叫什么,测量

范围,用途等等。

问题1:你选哪一种去测量气温呢?(气温计)

问题2:你选哪一种去测量体温呢?(体温计)

问题3:老师这里有一杯水,如果老师想测量这杯水的温度,你又会选择哪种呢?(实验室用温度计)为什么选它呢?师:一般说来,水的温度在0—100摄氏度,所以要选择测量范围大于0—100摄氏度的实验室温度计。

问题4:同学们,你们会使用温度计吗?

生答:会!

师:好,既然都会,那么我找一位同学亲手用温度计测量一下水的温

度。

老师针对一点错误进行讲解(测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引出规范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出示课件)。

2、幻灯片出示:测量水温的方法

老师强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演示:(1)拿上端,放入水中;(2)不要碰底和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等温度计液面不上下浮动了再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强调一下双手紧握温度计上端,双肘支撑在桌面上稳当)你们都学

会了吗?

生:会了!

师:桌上有1号,2号杯子,一杯是温水,一杯是自来水,你们知道哪杯是温水哪杯是自来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回答:用手摸。

师:一会儿老师发3号杯热水。想知道3杯水的温度有没有差别吗?

温度是多少吗?

生:想

师:好,下面老师来分配一下小组每个人员的分工——幻灯片展示。

(每人测一个杯子)

要求:一会儿测量的时候,可以把杯子放到自己身边,方便测量。

3、组长领热水并负责将三杯水的温度记录到表中第一次对应的位置,看哪一个小组记录的快,记录好之后,到前面填《第一次测量水温汇

总表》

教师巡视,及时给予指导(当全部填完之后停下分析)

师:想一想:过一会,每一杯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如果有变化会怎

么变化呢?

找两个学生推测,汇报,然后小组讨论,先填上表中的我们推测一栏,(填完推测栏之后),下面我们就再一次测量一下三杯水的温度。

师:测量开始,教师巡视(及时指出学生出现的错误)

师:将第二次测量的三杯水的水温填到幻灯片第二次上。

测我们推测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自来水温度

温水的温度

热水的温度

实验结论

教师总体评价 老师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评价:(1)小组合作意识。(2)动手操作能力。(3)试验记录情况。(4)探究科学的能力。(5)学生认知能力。(6)归纳概括能力。

师问:你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呢?还发现了什么呢?

4、汇报数据,我们发现:热水和温水的温度都下降了,自来水温度

不变。

(1)自来水温度不变(2)温水,热水温度下降(3)热水温度下

降的比较快。。。

究竟我们的发现可信不可信呢?我们再测量一次三杯水的温度,看看是不是热水和温水的温度都下降了,自来水温度不变呢?

第三次测量三杯水的温度——验证“我们的发现”

测量完毕,填全表格。

5、小结:自来水温度不变,温水,热水温度都会下降,为什么会下

降呢?(找学生回答)

生:因为热量散失,温度下降。(还那么热吗?还冒那么多热气吗)

过十分钟呢?过一小时呢?

师:为什么自来水温度不变呢?老师来告诉大家,自来水有温度,只是它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相近,所以不会下降。。。

一个物体,散热的话,温度会怎么样呢?——下降(生答)

散热 下降

-----→→-----→→

师: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让自来水的温度上升呢?——加热(让学生

发散思维想办法)

学生可能的回答:

1、加热。如电水壶里的水。在太阳下暴晒的水。

师:为什么你认为加热之后温度会上升呢?

学生回答: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师追问:到底是不是呢?你肯定吗?

承接:下面老师给自来水加热,看看自来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

教师用酒精灯。加热自来水,找学生看温度计液柱变化并读数。

师:自来水的温度有变化吗?怎么变化呢?现在呢?再过一会儿呢?

我们发现:给自来水加热,温度怎么变了?——上升了(生答)

师:那么老师停止加热,温度还会上升吗?——不上升了(生答)

我们发现: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吸热 上升

-----→→-----→→

承接:很好!打开课本47页,倒数第三段,画下了,齐读(总结)

(三)拓展、实践练习:

1、我们知道了,物体温度会变化,那么人体温度会变化吗?

2、你会测量体温吗?(老师讲授测量体温的方法)大家都学会了吗?

3、测一测,自己的体温,互相帮助,当小老师。

4、环境不一样,体温还一样吗?

5、你和父母的体温一样吗?

(四)要仔细观察下图,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

(五)作业:回家后测一测压井水、自来水、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

水的温度,自制表格。

(六)课外知识:

1、了解温度计的发明过程。看书 P60页。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2、照P61页制作一个伽利略式温度计。

(七)板书设计:

2、测量水的温度

五种温度计:

吸热 上升

-----→→-----→→

散热 下降

-----→→-----→→

第五篇:科学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温度的测量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5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认识温度计结构,从而掌握如何读作和写作,这 是正常 使用温度计的基础知识.(2)过各种实践活动,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温度计,培养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过程和方法:(1)观察和实验

(2)正确使用和生活应用

(3)主要的教学方法:迁移法,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实验法 情感与发展:(1)通过学习,懂得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了科学与医学之日新月异,造福人类社会,从而树立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让科学造福人类社会”的理想.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认识温度计结构(玻璃泡,煤油柱,(水银柱),刻度,摄氏度单位和符号表示,如何读作和写作,)教学准备: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学习任务:(1)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四季的图片

(2)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P7的图片(但事先把课题覆盖着).我们可以凭生活经验和感觉来判断天气的冷与热,但如何知道具体温度呢 老师由此说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师生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1.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温度计的了解以及还想知道的(1)常见的温度计(2)温度计的结构

2.活动(一)认识温度计认识刻度及所表示的意义(1)摄氏度的规定

(2)摄氏温度的读与写(3)读数时注意事项 3.课堂小练习4.温度计的使用 小组活动 5.观察与发现

出示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测量出来的温度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方观察到的气温不一样,室内与室外不一样,树阴下与阳光下不一样。6.小知识:有关不同物体的温度

三、课堂反馈:达标测评

学生独立做题,点名回答,全班订正

四、老师总结:我们今天认识了温度计并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与我们生活有紧密联系.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可利用互联网搜索更多有关温度计的知识.本课到此结束.五、板书:

温度的测量

温度计的结构:刻度

液柱

玻璃泡

单位

下载《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刘民宏测量物质密度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有这么几点反思: 1、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我个人认为除了相关课题的内容标准之外,还有学生的实际情况,《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备课中我对于分组实验的设计很详细,认为引导学生设计出实验步骤就一定能成功的完成小组实验,但是,在本节课结束之后在反思过程中才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首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有这么几点反思: 1、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我个人认为除了相关课题的内容标准之外,还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起点高,在课......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1、一节课能做些什么?课后有老师提出我在和学生设计实验时怎么不考虑误差,我说:“如果我再考虑误差,这节课做得到吗?”很多老师在评课时总爱说这个内......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密度的测量 我们已经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学习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这节课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变为动手能力,用天平和量简测量一下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个非常重......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西营镇西营中学 陈煦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14.12.19 授课教师:蒋冬梅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完全由学生探究的实验......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小石块)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