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一章

时间:2019-05-12 19:5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一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一章》。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授课对象:一年级本科生

教学时间:8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世界物本质和辩证本性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的基础,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唯物辩证法及其基本规律。坚持辩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学会按照唯物辩证法办事,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树立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包括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时间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等。本章的难点在于哲学基本问题与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等。

课外阅读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分课时教学安排:

第1课时: 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

第2课时: 哲学基本问题与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 第3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第4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第5课时:辩证法的总特征 第6课时: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7课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辩证思维方法 第8课时: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设计(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实施方案):

本章的教学内容可围绕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是什么?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表现形态及本质区别是什么?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是什么?如何掌握与运用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怎么理解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本章的教学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在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前,先要对哲学及其基本问题进行讲解。在讲授“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时,除了从哲学概念的词源和含义进行解释,关键是要激发起学生对哲学思维的兴趣和重视。提出引导问题:哲学有用吗?请学生谈谈对哲学的看法。针对学生的发言,对哲学的用处进行说明,在说明哲学的用处时,可引用道家思想中关于“无用之用”的一些例子进行说明。然后再引导到对哲学词源和含义等内容的讲解。

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在说明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时,可对学生提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如“有没有你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活了,你会怎样度过?”“你凭什么认为你正坐在其上的椅子是真实的?”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介绍哲学基本问题与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时,先简要说明恩格斯的总结和概括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在介绍哲学基本派别时,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哪种观点是对的哪种观点是错的,而要向学生说明各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依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判断,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总结,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理性思维能力。比如,可提出引导问题:为什么唯心主义能经久不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这部分内容较多,包括物质的范畴、意识的本质与起源、运动、时间与空间、物质统一性原理等。主要是讲清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可先观看视频材料《宇宙与人》的片段,再结合视频内容加以介绍。对意识的本质与起源的讲解,也可以结合有关的视频材料来进行。

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时,除了介绍实践的范畴,关键是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实践观确立起了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及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查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相关条目进行讲解。鉴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可提出引导问题:什么样的人才是现实的?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的理解。对辩证法的总特征的讲解,主要集中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两部分。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可结合一些案例来讲解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如达尔文关于猫-老鼠-蜜蜂-三色堇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博尔赫斯的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中的各种神秘联系、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宇宙模式等等,也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进行讲解。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对发展观的讲解也要结合相关的事例的进行,如在讲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关系时,可结合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的培养,把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意识作为引导性问题提出了,结合学生的发言来解释新事物何以为新,以及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必然性体现在哪里,等等。

讲授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时,重点要讲清楚对立统一规律,包括矛盾的概念、基本属性、内因与外因、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原理,然后再简略介绍质量互变规律及否定之否定规律。这部分内容的介绍可以通过大量的比较、区别的方法来进行,如通过比较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与西方辩证法的区别说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点,通过比较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来解释对立统一的含义,通过比较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缺点来介绍内因与外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通过比较不同地域的人群的性格来说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通过比较辩证的否定与非辩证的否定来说明否定之否定规律等等。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辩证思维方法这一部分要讲清楚如何通过一对一对的辩证法范畴及辩证思维方法,把辩证思维运用于对各种具体问题的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把握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是各门科学共同使用的最普遍、最基本的概念,主要包括: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它们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蕴涵着矛盾分析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来进行介绍。因时间有限,不可能每对范畴每种方法都详细讲解,可选择其中的一对或两对进行分析。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讲客观规律时,重点讲清楚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是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而社会规律则是通过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可介绍波普尔否定历史规律的观点,请同学谈自己的看法,根据大家的发言,有针对性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规律性的理解。讲主观能动性时,重点讲人的自由意志和自主选择的重要性。可结合德国电影《浪潮》的有关片段,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精神、意志对社会历史的重大影响,及各种自然、历史的客观条件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制约作用。

教学步骤:

第一步:根据教学大纲中的核心问题设计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性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准备好相关的案例和视频材料。

第二步:鼓励学生围绕引导性问题、案例、视频材料等进行思考和发言。

第三步: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小结,结合教学内容对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教学组织:

课堂教学的组织主要在两方面:第一,组织学生围绕引导性问题进行讨论或交流发言。为使学生积极发言,可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如给主动发言者以加分奖励。为使学生的发言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可点名让不同班级或学习小组的成员发言,允许各种不同观点的表达。为了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某些问题,教师可以对一些学生的发言不断进行追问。

第二,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对各知识点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对其中的一些发言进行评论和引导,指出其合理指出或问题所在,最后引导到对相关教学内容的介绍和讲授上来。

课外教学的组织主要是设计好教学引导性问题。通过集体备课,对学生热点问题的调查等方面的工作,精心设计、不断改进教学引导性问题的设计,准备好相关的视频材料。

板书设计:

章节的标题和知识要点以

PPT演示为主,在学生发言时辅以一定量的板书,把学生的主要观点用板书展示出来,便于讨论和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和讲授。

教学方法运用(教具、挂图、多媒体手段等):

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PPT课件及相关的视频材料。

时间分配:

第1课时:介绍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其中,围绕引导性问题“哲学有什么用处”的发言15分钟左右,以比较有趣的方式对学生提一些哲学基本问题20分钟左右,教师讲授10分钟左右,共45分钟。

第2课时:哲学基本问题与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其中,围绕引导性问题“为什么唯心主义能经久不衰?”的发言15分钟左右,教师讲授30分钟左右,共45分钟。

第3课时: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观看视频材料“宇宙与人”25分钟左右,学生围绕视频内容发言10分钟左右,教师讲解10分钟左右,共45分钟。

第4课时:辩证法的总特征。案例展示20分钟左右,教师总结及讲解25分钟左右,共45分钟。

第5课时: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就一些基本范畴和事例进行说明、比较、区分,请同学谈自己的看法25分钟左右,教师总结及讲解20分钟左右,共45分钟。

第6课时:辩证法的总特征。案例展示15分钟左右,教师总结及讲解35分钟左右,共45分钟。

第7课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辩证思维方法。案例展示15分钟左右,教师总结及讲解30分钟左右,共45分钟。

第8课时: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对波普尔观点的讨论发言15分钟左右,观看电影《浪潮》片段15分钟左右,教师总结及讲解15分钟左右,共45分钟。

教学效果分析:

首先,在相关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原来对哲学的作用、哲学基本问题、唯心主义、唯物论,辩证法等内容虽有一些印象,但很少确切的了解,大多数学生感到哲学很抽象、晦涩,没什么实际用处。通过教学,他们对哲学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及哲学思维的具体运用等有了更积极的看法,一些学生产生了进一步了解哲学知识的意愿。

其次,由于采取了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大部分学生课堂表现越来越活跃,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另外,随着问题引导、课堂交流等教学形式的展开,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得到不断的增强。

教学经验:

好的引导问题和恰当的视频材料能够很快激发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取得很好的互动效果;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对话引向深入的关键。

改进措施:

教学引导性问题的设计仍需进一步完善,学生反映有些引导问题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或太突然了,以前从来没好好想过,突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视频材料的选择可以发动一些学生,由学生推荐,教师选择。这样能够更贴近学生的欣赏习惯。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三章[模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授课对象:一年级本科生

教学时间: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弄清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向学生讲清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非少数“英雄人物”,让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重点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难点在于讲课过程中贯彻唯物史观的整体性原则和历史与逻辑一致的原则以及分析说明历史和现实中的重大事件,史论结合,把基本原理讲活。

课外阅读文献: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课外讨论: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就‚自私是不是人的本质?‛进行讨论,并做好课堂交流的发言准备。

分课时教学安排:

第1-2课时:讲解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3-4课时:讲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5-6课时:讲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7-8课时:课堂讨论交流

教学内容设计(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实施方案):

本章的教学内容可围绕以下三个核心问题展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没有规律?其依据和特点是什么?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什么?最后课堂讨论交流‚自私是不是人的本质?‛将上述问题作一个理论上的整体总结。

在讲授‚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没有规律?其依据和特点是什么?‛时,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引导性问题,师生之间围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相互问答,教师再根据学生在问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人类历史的规律进行思考。

提出引导问题:人的一生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命运可以把握?请学生谈谈有关命运的观点和思考,例如,性格就是命运,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等,简单交流后进入主题‚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没有规律?其依据和特点是什么?‛使学生对唯物史观产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然后,观看关于重大历史事件(大国崛起)的视频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重大历史事件中所体现的历史规律,过渡到介绍学习从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角度理解把握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原理,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基础。如果将社会看成一座大厦,它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构成。如果将社会比作生命肌体,生产方式则是它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它的‚血肉‛系统。这样,社会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便形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的相互作用过程。相应的,社会的这三个‚结构‛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便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规律。其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一定社会形态存在、发展、变革的直接基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更替的客观规律,标志着人类社会不断走向进步,标志着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跨越到新的阶段。

该部分内容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以历史案例分析和生活案例分析,使学生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留下深刻印象。为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教师和学生以互动讨论的方式分析一起生活案例,例如,公交车、食堂、图书馆等场所的占座现象。由于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就会产生一定的道德法律关系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 在讲解历史发展的动力时,引导性向学生提问:当代中国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阻力是什么?简要回答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重点讲解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科学技术。

基本矛盾的讲解重在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来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房价、就业、社会保障等。

阶级斗争的讲解由中产阶级的话题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并加以应用分析现实世界。

科学技术的讲解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为主。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到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并不否认科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或消极作用。全球问题的凸现,表明如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不当或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就有可能导致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后果。造成全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不能正确的对待和应用科学技术,不能科学的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等。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涉及自然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社会的问题;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变革或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们和谐的与自然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窄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必须继续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化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摆脱人类困境而创造新的物质条件。要反对‚技术决定论‛的观点。它认为科学技术进步是引起全球问题尖锐化的主要原因,这是片面的。乐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夸大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认为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就能够解决全球问题;悲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则夸大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否定科学技术的积极意义,认为只有控制或停止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使人类摆脱困境。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把科学技术的作用绝对化,忽视或否认科学技术的具体实现是受制于一定的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的客观因素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科学技术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为第四章的讲解预作伏笔。

在讲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从学生最容易感兴趣的人性、人的本质问题讲起,并布置好讨论作业题‚自私是不是人的本质‛,以为下一次课的讨论做准备。在讲人的本质问题时,特别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强调私有制和私有观念不是永恒不变的,强调在人的问题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性。由此进入本节内容的重点,历史的创造者问题。

历史创造者的问题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分歧的一个焦点。列宁曾经把旧的社会理论和缺陷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仅仅看到人们活动的行为动机,看不到背后的物质原因;而是看不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唯物史观之所以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其重要原因在于,它科学地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正确的回答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在讲授这一原理时,教师将特别强调讲清楚这一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中的地位,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前提、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其一,群众史观与实践观点、物质产生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观点的内在联系。

唯物史观是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任何一个基本原理有一定的理论前提,并和其他原理有着一定逻辑关联。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或群众史观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有自己特定的理论前提。

众所周知,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而群众观点与实践观点是一致的,或者说,群众观点是实践观点的必然展开,而实践观点是群众史观的逻辑前提。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从逻辑上必然会得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结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原理,与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的原理也是一致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物质生产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活动为社会创造了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来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历史主体或历史创造者的角度看,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这两个方面的观点是相辅相成的。

唯心史观之所以错误的回答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从哲学方法论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脱离了社会实践来考察,颠倒了社会存在于社会社会意识的关系,否认了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总之,离开了实践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以及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就不可能得出群众史观,也不可能理解群众史观。

其二,从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入手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

在讲授这一原理或理解这一命题时,将同时强调说明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科学方法,便于学生正确地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

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深层逻辑的唯物史观,本身也体现着一定的逻辑结构。唯物史观坚持从抽向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原则,从历史主体的三个层次(类或总体的人、群体、个体)考察了人们在历史中的作用。唯物史观首先把历史主体当做类来看待,肯定总体的人在总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张是人而不是神创造了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神学历史观时强调:‚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还提出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论断。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指出人们创造历史这一层面上。如果就此止步不前,那么无益于揭示更深层次的历史发展规律。列宁曾经指出:‚历史是由个人创造的这一原理在理论上毫无意义。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在这里,列宁不是一般否认人类创造历史,而是批判那种不理解人们创造历史的基本活动及其规律而又侈谈人类创造历史的肤浅理论。深入考察现实社会历史中的一定群体和个体的作用,就会发现:人们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有推动历史进步的,也有阻碍历史发展的;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主导的、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又有非主导的、不起决定作用的力量。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导力量,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主体,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推动了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这一原理不仅没有否认个人的历史作用,而且为正确地说明个人的历史作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必须明确,人人都参与了创造历史的形成,但并不等于说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前提;某些个人参与了创造历史的活动,但与人民群众的作用相比,个人包括杰出的人物都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其三,从科学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群众史观的重要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这是一个科学判断,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唯物史观蕴含或引申出来的群众观点也包含了一定的价值判断。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为什么人的问题‛,即以谁的利益和要求作为价值标准的问题。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处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人民群众为本,体现了唯物史观特别是群众史观的价值取向。我们党坚持群众史观和群众观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讲授群众史观,要帮助学生自觉的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更好地理解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最后留一节课讨论‚自私是不是人的本质?‛,并将讨论提纲和记录做成ppt作为平时作业。讨论方式为在课外讨论的基础上各讨论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分析错误观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说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同时,就如何做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加以正确引导。

教学步骤:

第一步:根据教学大纲中的核心问题设计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性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或就引导性问题布置学生的课外讨论)。

第二步:鼓励学生围绕引导性问题进行思考和发言(或就课外讨论情况进行交流发言)。

第三步: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小结,结合教学内容对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教学组织:

课堂教学的组织主要在两方面:第一,组织学生围绕引导性问题进行讨论或交流发言。为使学生积极发言,可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如给主动发言者以加分奖励。为使学生的发言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可点名让不同班级或学习小组的成员发言,允许各种不同观点的表达。为了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某些问题,教师可以对一些学生的发言不断进行追问。

第二,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对各知识点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对其中的一些发言进行评论和引导,指出其合理指出或问题所在,最后引导到对相关教学内容的介绍和讲授上来。

课外教学的组织也主要是两方面:第一,设计好教学引导性问题。通过集体备课,对学生热点问题的调查等方面的工作,精心设计、不断改进教学引导性问题的设计,准备好相关的视频材料。第二,组织好学生的课外讨论活动。教师首先要划分好学习小组(以10人左右为一小组),确定组长人选。在讨论交流课前一周把要讨论的问题通知学生,让学生进行准备。每位学生都要写一份500字左右的发言提纲。课外讨论由组长主持,要做好讨论记录。每小组推举一名发言人,在课堂交流时介绍本小组的讨论情况。学生的发言提纲和小组讨论记录在交流之后要交给教师,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评分依据。

板书设计:

章节的标题和知识要点以PPT演示为主,在学生发言时辅以一定量的板书,把学生的主要观点用板书展示出来,便于讨论和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和讲授。

教学方法运用(教具、挂图、多媒体手段等):

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PPT课件及相关的视频材料。

时间分配:

第1课时:围绕引导性问题‚人的一生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命运可以把握?‛请学生发言10分钟左右,观看大国崛起中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事件的视频材料10分钟左右,教师讲授25分钟左右,共45分钟。

第2课时:结合历史案例和生活案例分析,就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作一次集中讲解,重点是基本概念和观点的讲解,时间45分钟。

第3课时:引导性向学生提问:当代中国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阻力是什么?简要回答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互动交流15分钟左右,教师讲解30分钟左右,内容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共45分钟。

第4课时:引导性向学生提问:那些人属于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社会影响是什么?互动交流10分钟后,讲解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时间10分钟。科学技术的讲解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为主。科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或消极作用,时间25分钟。

第5课时:先布置好讨论作业题‚自私是不是人的本质‛,以为下一次课的讨论做准备。然后就人性的问题与学生作互动交流,时间10分钟。重点讲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观点,时间25分钟。

第6课时:由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引出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联系以前讲过的实践观点,阐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特别强调讲清楚这一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中的地位,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前提、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时间45分钟。

第7课时:对本章内容作一小结,时间15分钟。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交流,题目为‚自私是不是人的本质?‛,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时间30分钟。

第8课时:继续讨论25分钟。由教师对讨论作总结,特别指出讨论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观点。

教学效果分析:

首先,在相关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原来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了解不多,误解不少,并且受到很多唯心主义错误思想的负面影响。通过教学,他们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了进一步的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在类似辩论的课堂讨论交流互动中澄清了许多模糊认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及当代意义等方面也有了更深的印象。

其次,由于采取了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大部分学生课堂表现越来越活跃,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另外,随着问题引导、课堂交流等教学形式的展开,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得到不断的增强,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教学经验:

好的引导问题和恰当的视频材料能够很快激发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取得很好的互动效果;课外讨论课堂交流的方式较受学生认可,许多学生反映,这种形式既能在课外的讨论中培养学习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可在课堂的讨论中锻炼思维和论辩的能力。

改进措施:

教学引导性问题的设计仍需进一步完善,学生反映有些引导问题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或太突然了,以前从来没好好想过,突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对学生的课外讨论活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有些学习小组的课外讨论活动开展得不是很活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再次选择合适的小组长,另外教师也要以一定的方式介入学生的课外讨论,给以必要的指导。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作业

一、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的两篇著作,写出读书心得,每篇不少于1500字。

二、实践教学活动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三、要求:字迹工整,独立完成,不能打印,只能用钢笔或签字笔在A4白纸上

手写。雷同者一律按0分计。

四、读书笔记基本格式: 读书笔记首先要说明所选读的资料来源(文章题目,选自哪本著作,著作出版社和出版时间),然后总结该文章的基本思想,最后联系实际总结心得体会。

五、上交时间: 本学期第15——16周。

六、阅读书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

3、马克思:《1844年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异化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第二——七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l年版;

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一——三章,第九章《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恩格斯:《反杜林论》(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4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列宁全集》第38卷;

20、列宁:谈谈辩证法,《列宁选集》第2卷;

21、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全集》第14卷;

22、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3、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乙种本);

24、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5、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6、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选集》第5卷;

27、毛泽东:《人是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8、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9、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0、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

3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2、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3、邓小平:马列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邓小平文选》第1卷 ;

34、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

35、江泽民:“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6、江泽民: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7、江泽民:发展要有新思路,《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8、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9、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40、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

4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2、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43、习近平:《在实践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刚开始在我的印象中它是一门十分乏味的课程。但是,我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终有一天我们会走出校门,踏入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各种问题也将接踵而至。此时,我们最需要的智慧武器就是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人生不会一直平平顺顺,途中一定会遇到风雨坎坷。作为年轻一辈的我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可能就会彷徨、忐忑、不安······所以,此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就是我们最有力的帮助。它会在我们不知方向时告诉我们:左有左的好处和坏处、右有右的好处和坏处、前有前的好处和坏处、后有后的好处和坏处。

虽然,它并没有为我们指明要向哪个方向,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它是磨砺理智智慧的最佳思想器具,在得与失中让我们明白是放弃回返还是继续前进,而不是一味的鼓励或气馁。辩证的方式没有为我们选择什么,而是在告诉我们能如何选择如何思考。因此,我觉得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任何人、任何事都要辩证的去看,去认识,去感悟。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智慧

有诗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因为无论是学习里,还是生活中,都有对立与统一的两方面的存在。所以,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想好好上课,却总是神游;想少吃一点,却吃个不停;想起床,却总是起不来······因此,在我们的人生里如何对待任何事,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矛”与“盾”。要合理的运用矛盾的特性才能更好的促进我自身的成长。

三、马哲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现今的社会中,马克思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可或缺的,它具有如下功能:

1、反思功能:反思既是对思维对象的反复思考,又是对思维本身的反身思考。反思具有反复思维和反身思维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

2、概括功能: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在概括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

3、批判功能:马哲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价。辩证法意义上的批判不是消极的否定。

4、预测功能:哲学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引导着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它可以从大体上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趋势。哲学的预测不同于具体科学的预测,它更带有宏观整体性、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

学习了马克思哲学的知识后,我发现它并不仅仅是一门知识,还是教人智慧的伟人思想的结晶。从中我收获了很多以前所欠缺的东西。所以,我认为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因该学好马克思哲学的内涵。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复习重点:1---4章

一、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观念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观点;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建设规律的观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重要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坚持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3.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能反映的客观实在。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含义:

5.唯物主义形态发展三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6.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7.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相对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对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8.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9.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

10.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有条件性。1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第一,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而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就其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1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答: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答: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食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 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1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1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旨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人和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16.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食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17.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都顶,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的中介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型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生物的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5.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8.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的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 法治、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理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首先,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6.生产力基本要素: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7.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评价生产关系的标准。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依据是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标准:现有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9、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矛盾运动

答: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三层意思: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11、阶级: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13、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

14、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15、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16、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17.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8、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属性。

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

一、可能会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化;三,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4.货币: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5.商品价值形成的四个阶段:简单得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6.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7.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8、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的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9、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10、社会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11、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5.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重点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之所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①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会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②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社会的问题③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②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③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的某些行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最后,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队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式。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管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6、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二者相互渗透。

7、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大量输出资本

(1)垄断资本家获取大量高额垄断利润后,国内缺少更有利的投资物所,相对于垄断资本追求高额的垄断利润的需求而言,也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这就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2)过剩资本的更佳投资场所是输出到国外,特别是劳动力和土地、原材料价格等更便宜的经济落后国家,输出资本可以得到较高的投资回报。(3)资本输出能带动商品输出,有利于大垄断资本的海外统治的建立和加强。

8、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9、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思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1、意识的起源、本质是怎样的 意识的起源表现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表现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

12、简述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事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③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13、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深刻影响。其次,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14、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含义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肯定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准确性和绝对性。(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有一定的局限。(3)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是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15、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生产方式是人们改造自然,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②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具体表现为: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活动;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活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6、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行、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必然包含着对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都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成都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17、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18、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以及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9、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0、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1)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严肃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热情结合起来。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急于求成;又要发扬大胆创新精神,反对因循守旧、不求进取。

21、试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指导意义。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矛盾性质相反的两重基本属性,它们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

(2)统一表现在:二者紧密联结、不可分割。一方面,矛盾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斗争性就有同一性,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是具有在内在本质联系的两方面的斗争性,是寓于矛盾统一体中斗争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3)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社会结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这一理论和实践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重要意义。

(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理论依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的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具体表现,它是对立中的和谐。依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为了完成新时期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同破坏社会不和谐的现象作斗争,如同恐怖势力、邪教、贪污腐败、盗窃、抢劫等作斗争。对影响社会和谐因素的斗争、克服,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否则社会和谐无从谈起

22、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关系的原理,说明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指个人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前人、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

(2)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一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一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选]

    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感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新中国第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主编为艾思奇。也是一本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编写的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复习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主要概念 1马克思主义;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 辨析题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梳理与心得 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少不了枯燥与乏味,但是却的确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班级:土木C105 小组成员: 陈益心 (107053) 丁轩(107054) 郭泉熙 (107058) 胡睿(107060) 苗向超 (107066) 宋连峰 (10706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通过这一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我掌握了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学会了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思想深度也有所增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玉侠、张鑫鑫、孙曦婷、刘雨薇、刘雪、王楠案例分析(2009级) 题目:我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09级3班 姓名:张洪......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范文模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和解决雾霾问题 “雾霾”,作为2013年的年度关键词,成为了近年来社会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大时,霾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