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上文言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入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互动交流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C.答应
()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
(3)一词多义
(1)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
(2)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3)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
(5)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6)惧其不已也()
帝感其诚()
其如土石何()
其妻献疑()
(7)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提升感悟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路途遥远。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3.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4.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 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四、巩固运用
1.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2.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3.布置作业
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板书设计:
痛感迂塞之苦
愚公――→确知移山之利――→移山„„不愚
深明可移之理
第二篇:九上文言文
晏子使楚
晏子要出使楚国。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 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 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 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古今异义词
其实(其实味不同):古义:它们的果实。今义:真实情况。谓左右曰,左右,古义:近旁的人。今义:左右表方位,概数(如:600字左右)。反取病焉,病,古义:辱。今义:疾病,患病。齐之习辞者也,习:古义:熟练。今义:学习。何坐,坐:古义:犯罪,今义:坐下,动词。延:古义:迎接 今义:延迟,表示拖延的意思。今方来,方:古义:将要,今义:方,一种形状。叶徒相似,徒:古义:只,今义:徒弟,学生。入楚则盗,则:就涉及成语及特殊句式.齐人也,坐盗.盗:古义:偷窃,今义:强盗.通假字
“熙”通“嬉”,意思是:开玩笑。“曷”通“何”,意思是:什么。涉及成语
举袖成云:张开袖子就是一片云。形容人多。挥汗如雨:挥洒汗水就如同下雨,形容十分劳累或热得汗出得多。摩肩接踵: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南橘北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改变。智慧评点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晏婴是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勇敢大胆、不畏强权的人。
晏子能赢得这场外交的胜利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晏子的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用语委婉,头脑清晰,还是因为晏子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支撑着他。
袂:衣袖。宜:应该。将:将要。使:出使。闻:听说。之: 这个消息,代“晏子将使楚”这件事。为:在这里相当于“于”。缚:捆绑。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曷:同“何”,什么。避,离开。席,座位。闻:听说。之:代下面晏子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生:生长。则:就是。则为:就变为。为:变为徒:只,仅仅。其:它们的(代指前面的橘和枳)实:果实。味:味道。不同:不一样。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
对曰:回答道。耶:语气助词,“吗”?圣人:才德极高的人熙:同“嬉”,开玩笑。
西门豹治邺
译文: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令。他到邺县,会集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老、廷掾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而和祝巫一同分那剩余的钱拿回家去。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女巫巡查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合适作河伯的媳妇‟。马上下聘礼娶去。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独自居住并沐浴斋戒;并为此在河边上给她做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这个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给她备办牛肉酒食。这样经过十几天,大家又一起装饰点缀好那个像嫁女儿一样的床铺枕席,让这个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十里便沉没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大祝巫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也因为这个缘故,城里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长久了。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俗语有„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西门豹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这些人都说:“好。”
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到河边与长老相会。三老、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会集在此,看热闹来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那个女巫是个老婆子,已经七十多岁。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人们马上扶着这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这个女子,回头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过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河中。过了一会儿,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说:“这个弟子为什么也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们!”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了三个弟子。西门豹说:“巫婆、弟子,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请三老替我去说明情况。”又把三老抛到河中。西门豹帽子上插着簪,弯着腰,恭恭敬敬,面对着河站着等了很久。长老、廷掾等在旁边看着的都惊慌害怕。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想再派一个廷掾或者长老到河里去催他们。这些人都吓得在地上叩头,而且把头都叩破了,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像死灰一样。西门豹说:“好了,暂且留下来再等他们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可以起来了,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离开这儿回家去吧。”邺县的官吏和老百姓都非常惊恐,从此以后,不敢再提起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西门豹接着就征发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田地都得到灌溉。在那时,老百姓开渠稍微感到有些厌烦劳累,就不大愿意。西门豹说:“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为成功而快乐,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考虑事情的开始。现在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害受苦,但可以预期百年以后父老子孙会想起我今天说过的话。”直到现在邺县都能得到水的便利,老百姓因此而家给户足,生活富裕。十二条河渠横穿御道,到汉朝建立时,地方官吏认为十二条河渠上的桥梁截断了御道,彼此相距又很近,不行。想要合并渠水,水渠将至驰道时,把三条渠道合在一起,架一座桥梁。邺地的百姓不肯听从地方官吏的意见,认为那些渠道是经西门先生规划开凿的,贤良长官的法度规范是不能更改的。地方长官终于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放弃了并渠计划。所以西门豹做邺县令,名闻天下,恩德流传后世,没有断绝停止的时候,难道能说他不是贤大夫吗?
注释
5、行视:到处物色
6、小家女:贫穷人家的女儿
10、间居:单独居住
12、幸:希望,荣幸
13、豪长者:地方豪绅
14、所:左右,表示约数
15、趣:同„促‟,催促
16、白:禀告
17、磬折:像磬的形状一样弯着腰,形容十分恭敬
18、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百姓可同他们一起享受成功,不可与他们商量事情如何开始
19、利:利益20、给足:即家给人足,家家富裕,人人温饱 给:丰足
21、且:将
22、是:这23.即:假如,如果24.告语:告诉25.即:马上26.状:看样子27.奈之何:怎么办
2、通假字并解释
①即娉取 娉,通“聘”;取,通“娶”; 娉取:聘娶②复使一人趣之 趣,通“促”,催促③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 傍,通“旁”,旁边,侧边。④所,通“许”,表示约数。⑤单衣,通“禅衣”。⑥几,通“岂”,难道
陌上桑
译文: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黑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以期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埋怨自己,只是因为贪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漂亮的女孩。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起名叫做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
(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为人清廉,长得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
难读字音
隅(yú)敷(fū)笼系(xì)倭(wō)堕(duò)髻(jì)缃(xiāng)绮(qǐ)襦(rú)捋(lǚ)
髭(zī)须 著帩(zhuó qiào)踟蹰(chí chú)姝(shū)宁(nìng)可 共载(zài)不(fǒu)千余骑(jì)骊(lí)驹(jū)系(xì)马尾鬑鬑(lián)趋(qū)
词语解释
〔陌上桑〕:陌:田间的路。桑:桑林。(但):只是。〔颇〕:稍微(不):通假字,通“否”音也为“否”的音。〔骊):纯黑色。〔白皙〕:指为人清廉,注:不可翻译成“皮肤洁白”,原句句意为:他为人清廉,而不是他为人皮肤洁白。〔置辞〕:同“致辞”,即答语。
【古今异义】
1.但坐观罗敷(坐),古义;因为。今义;坐下。2.使君谢罗敷(谢),古义;请问。今义;感谢,道谢。3.宁可共载不(宁可),古义;愿意。今义;表示选择关联。【词类活用】
1.罗敷善蚕桑(蚕桑),{名词作动词;“采桑养蚕”} 2.青丝为笼系(系),{动词作名词;“络绳”} 3.罗敷前置辞(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诫子书
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应该)用静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淳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不静心思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懈怠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暴躁激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龄随着光阴飞逝,志向随着年龄消退,最后精力衰竭学识无成,大多以不能承接先世的志向不为社会所用,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吗?那时候再有想法学习哪来得及啊!
(1)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4)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5)淡泊(澹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9)广才:增长才干。(10)成:达成,成就。(12)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13)险躁:暴躁、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15)与:跟随。(17)日:时间。(18)遂:于是,就。(19)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23)接世:接触社会,为社会所用。
重点句子;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西湖游记两则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划小船进入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如饮醇酒;水波荡漾,像绫罗般细软平滑。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都做不到,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农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二: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朦的早晨和傍晚的山气。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一个接一个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当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红桃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声奏乐声像阵阵清风到处传扬,年轻妇女的汗水像道道细雨,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比堤边的草还多,美丽妖艳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
湖光染成绿色的精巧、雾气笼罩山峦的奇妙,都在早晨的太阳才出来,夕阳还没有落下,才显得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给那些为功名利禄的人诉说呢?
墨池记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缓缓高起的高地,靠近溪水,名叫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口低而深的长方形的池子,叫做王羲之墨池。这是荀伯子的《临川记》所说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确实这样吗?当王羲之不肯勉强自己做官的时候,他曾游遍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在山水之间使自己心情愉快。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所擅长的,也是凭借自己勤奋练习得到的,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莫非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那么学习下的功夫本来怎么可以少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害怕关于墨池的事迹不显著,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有德才的人留下来的作风和思想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第三篇:愚公移山 文言文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率领能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
【主题】本文塑造了北山愚公的光辉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第四篇:文言文——愚公移山
文言文复习18——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顺畅翻译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检查自主复习
一、简介《列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其作品《列子》一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
二、重点实词:
河阳之北
惩山北之塞 投诸渤海之尾
毕力平险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以残年余力 山不加增
汉之阴
三、总结通假字、重点虚词、特殊句式
1、通假字
指通豫南
指同直(一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一厝朔东厝
同措(放置)无陇断焉
陇同垄(高地)
2、重点虚词的用法 “之”的用法
⑴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⑵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⑶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⑷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⑴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他”:
惧其不已也
⑵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3、特殊句式
⑴被动句
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⑵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谓)汝之不惠(主)
②、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
③、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
⑶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一厝(于)朔东
一厝(于)雍南
重点问题指导
四、内容理解
(一)请同学们看课文,思考这些问题,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3、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4、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5、他们是怎样具体行动的?
6、山最终移掉了吗?
7、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答案:两山规模:“方七百里,高万仞” 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地点:“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行动:“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结局:“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困难:(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五、分析人物形象
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2、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3、对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你该如何评价呢? 答案:愚公:志向远大
不畏困难
坚持不懈
智叟:鼠目寸光
安于现状
自以为是
六、归纳寓意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你能说出这个“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寓意: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十分顽强的毅力和排除万难的精神
七、知识拓展
1、看来愚公非愚蠢之人,可有很多人说愚公就是一愚蠢之人,你的看法呢?
2、想像一下,如果没有神的帮助,移山的结果会怎样?
八、总结写作特色
你从这篇寓言故事里学到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1、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3、情节曲折 课堂训练及检测
八、检测
《金牌中考》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愚公
智叟
“愚”者并不愚
“智”者并不智
第五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
——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愚公移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篇寓言故事。本文是根据《列子·汤问》中同名故事改写的。《愚公移山》用主谓词语作标题,点明本文是写愚公与其子孙移山填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反映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热情赞美为达到某种理想,敢于奋斗,自强不息,博大自信的民族精神。毛泽东主席曾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闭幕词中,批判地运用这个故事,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赋予这个故事以新的内涵。设计理念:
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注重语言积累,注重语言训练,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清层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3、学会本课应会写的字。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
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认真听一首歌曲。(彩屏显示:MTV录象课件《愚公移山》)(生听)
同学们熟悉这首歌吗?谁知道歌曲名字叫什么?听着江涛这高亢激越的歌曲,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想些什么呢?(生谈)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看来,同学们和老师一样,也被愚公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打动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神话故事。
(师板书课题,然后生齐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
①、同学们请看题目,“愚公”本意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愚蠢的人)②、从这个题目你看出什么?有什么疑问?(生答,师肯定)③、那么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他到底愚不愚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00页,自由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查查字典。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
(1)、通过读课文,生字都认识了吗?哪个字读音你想提示大家注意?(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愚公为什么下定决心要“移山”,移山遇到哪些问题,结果如何?(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按照:移山原因→准备→过程→结果划分层次)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学生自主学习。
故事中的愚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抓住重点段落细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默默地读,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与同桌和前后桌讨论讨论,一会向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细读课文,看得出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很强,有的同学还勾画出了重点句子。下面谁愿意来说说:愚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愚吗?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采用横比、纵比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体会愚公不愚,反而聪明、智慧。
(2)、体会两场争论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①、抓住愚公与家人的争论:(电脑课件出示)体会愚妻的关心和愚公的坚定不移的移山决心,并指导感情朗读和分角色朗读。(适当板书:不怕困难、无私奉献)
②、抓住愚公与智叟的争论(电脑出示对话)体会智叟不智,惧怕困难,自以为是;愚公不畏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板书:锲而不舍)分角色朗读和一人扮两角色朗读表演。
③、组织学生讨论:如果玉皇大帝没派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移走吗?(板书:勇于探索)
四、质疑拓展,升华主题:
1、我们今天要不要发扬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加深学生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出:
(1)、“愚公移山”精神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今天仍然要发扬下去。(2)、在学习上要有愚公移山那种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
(3)、在“五·一二”大地震灾难后,全国上下要不怕困难、战胜灾难;伸出援手,无私奉献!这也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新内涵!
2、再放《愚公移山》MTV。(1)、师朗诵歌词。
(2)、最后一部分师生齐唱。
3、总结提升:
(大屏幕出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同学们,让我们牢记:(全班齐读)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让“愚公移山”精神永驻!
板书设计
14、愚公移山
不怕困难
无私奉献
锲而不舍
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