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文言文比较阅读

时间:2019-05-15 11:2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九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九上文言文比较阅读》。

第一篇:人教版九上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复习

(一)【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 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A.会天大雨()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C.援谓之曰()

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4.【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5.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既说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点明了 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B.陈胜、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让起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C.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是:孟冀坐在座位上,对马援缺少应有的尊重。D.文中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非常谦虚。6.【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3分)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二)【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 1

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①秦王怫然怒()

..③以头抢地耳()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译文:

3、文段(甲)中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 ”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 ”,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2分)

【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效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①,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②。” 【注释】①卒然:同“猝”,突然。②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

4、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存赵国()

.③愿君之忘之也!()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译文:

6、【甲】【乙】选文都是有关唐雎的故事,试从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的手法比较两语段的异同。(4分)

(三)【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

②布衣之怒()..

④天下缟素()..

②人之有德于我也().④唐雎谓信陵君曰().

子安知壮士志哉1”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5分)①由是先主遂诣亮()②不耻劳辱()③谓为信然()....④尝辍业投笔叹曰()⑤安能久事笔研间乎()..18.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2分)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_________,本字是___________。

21.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 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25.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之为相国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终于邦域之内 ..C.悉以咨之

徒以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

2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⑵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⑶抚百姓()

⑷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咸 畏 而 爱 之 刑 政 虽 峻 而 无 怨 者 以 其 用 心平而 劝 戒 明 也 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⑵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29.[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2分)

参考答案

(一)1.(2分)A.会:适逢,恰巧遇到。B.唱:同“倡”,倡导。C.谓:告诉;对„„说。D.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2.(2分)D 3.(2分)(朝廷)征发九百名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4.(2分)第一件事:鱼腹藏书(置书鱼腹)第二件事:篝火狐鸣 5.(2分)C 6.(3分)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参考答案

(二):

1、(4分)①盛怒的样子 ②平民③撞 ④穿丧服

2、(3分)你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

3、(2分)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4、①保存,使„„保存② 对于③希望④告诉,对„„说

5、别人讨厌我,我一定要知道,我讨厌别人,不可以让别人知道。

6、(4分)(1)相同点:形式上都运用了人物对话描写;语言上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2)不同点:主要是两篇文章表达的中心不同,体现了人物性格的不同方面:

【甲】文主要写唐雎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主义精神;【乙】文主要写唐雎忠告信陵君:切忌以恩人自居。话虽不多,却发人深省。表现了唐雎的为人处世之道。

(三)17.(5分)①去拜访 ②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③确实这样

④停止 ⑤怎么(每词1分)18.(2分)左右皆笑之。(多写不给分)19.(2分)家中贫寒,常作为受官府雇佣的抄书人来谋生(供养家庭)。或: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20.(2分)通假字:研 本字:砚(各占1分)21.(4分)相同之处: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而描写和侧面描写,如甲文开头的话和乙文的大部分文字都属正面描写。甲文除开头的正面描写外,均为侧面描写;乙文的“左右皆笑之”,也是侧而描写。不同之处是,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描写为主。

或:甲文的正面描写有对行为的描写和对外貌的描写;乙文的正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但无对外貌的描写。甲文的侧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乙文的侧面描写只有对行为的描写。(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分析均可,异同各占2分,不结合文本扣一半分。)

(四)【答案】

25.D(2分)

26.⑴彰显(显示)⑵痛心遗憾⑶安抚,抚慰⑷亲人(亲近的人)(4分)27.咸畏而爱之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2分)28.(4分)

⑴全部来询问他们,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点的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2分)

⑵善的(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惩罚。(2分)

29.示例甲文中诸葛亮要求后主做到了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并举荐一批忠臣良将,这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第二篇:九上文言文

晏子使楚

晏子要出使楚国。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 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 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 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古今异义词

其实(其实味不同):古义:它们的果实。今义:真实情况。谓左右曰,左右,古义:近旁的人。今义:左右表方位,概数(如:600字左右)。反取病焉,病,古义:辱。今义:疾病,患病。齐之习辞者也,习:古义:熟练。今义:学习。何坐,坐:古义:犯罪,今义:坐下,动词。延:古义:迎接 今义:延迟,表示拖延的意思。今方来,方:古义:将要,今义:方,一种形状。叶徒相似,徒:古义:只,今义:徒弟,学生。入楚则盗,则:就涉及成语及特殊句式.齐人也,坐盗.盗:古义:偷窃,今义:强盗.通假字

“熙”通“嬉”,意思是:开玩笑。“曷”通“何”,意思是:什么。涉及成语

举袖成云:张开袖子就是一片云。形容人多。挥汗如雨:挥洒汗水就如同下雨,形容十分劳累或热得汗出得多。摩肩接踵: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南橘北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改变。智慧评点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晏婴是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勇敢大胆、不畏强权的人。

晏子能赢得这场外交的胜利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晏子的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用语委婉,头脑清晰,还是因为晏子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支撑着他。

袂:衣袖。宜:应该。将:将要。使:出使。闻:听说。之: 这个消息,代“晏子将使楚”这件事。为:在这里相当于“于”。缚:捆绑。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曷:同“何”,什么。避,离开。席,座位。闻:听说。之:代下面晏子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生:生长。则:就是。则为:就变为。为:变为徒:只,仅仅。其:它们的(代指前面的橘和枳)实:果实。味:味道。不同:不一样。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

对曰:回答道。耶:语气助词,“吗”?圣人:才德极高的人熙:同“嬉”,开玩笑。

西门豹治邺

译文: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令。他到邺县,会集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老、廷掾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而和祝巫一同分那剩余的钱拿回家去。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女巫巡查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合适作河伯的媳妇‟。马上下聘礼娶去。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独自居住并沐浴斋戒;并为此在河边上给她做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这个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给她备办牛肉酒食。这样经过十几天,大家又一起装饰点缀好那个像嫁女儿一样的床铺枕席,让这个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十里便沉没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大祝巫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也因为这个缘故,城里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长久了。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俗语有„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西门豹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这些人都说:“好。”

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到河边与长老相会。三老、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会集在此,看热闹来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那个女巫是个老婆子,已经七十多岁。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人们马上扶着这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这个女子,回头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过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河中。过了一会儿,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说:“这个弟子为什么也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们!”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了三个弟子。西门豹说:“巫婆、弟子,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请三老替我去说明情况。”又把三老抛到河中。西门豹帽子上插着簪,弯着腰,恭恭敬敬,面对着河站着等了很久。长老、廷掾等在旁边看着的都惊慌害怕。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想再派一个廷掾或者长老到河里去催他们。这些人都吓得在地上叩头,而且把头都叩破了,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像死灰一样。西门豹说:“好了,暂且留下来再等他们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可以起来了,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离开这儿回家去吧。”邺县的官吏和老百姓都非常惊恐,从此以后,不敢再提起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西门豹接着就征发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田地都得到灌溉。在那时,老百姓开渠稍微感到有些厌烦劳累,就不大愿意。西门豹说:“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为成功而快乐,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考虑事情的开始。现在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害受苦,但可以预期百年以后父老子孙会想起我今天说过的话。”直到现在邺县都能得到水的便利,老百姓因此而家给户足,生活富裕。十二条河渠横穿御道,到汉朝建立时,地方官吏认为十二条河渠上的桥梁截断了御道,彼此相距又很近,不行。想要合并渠水,水渠将至驰道时,把三条渠道合在一起,架一座桥梁。邺地的百姓不肯听从地方官吏的意见,认为那些渠道是经西门先生规划开凿的,贤良长官的法度规范是不能更改的。地方长官终于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放弃了并渠计划。所以西门豹做邺县令,名闻天下,恩德流传后世,没有断绝停止的时候,难道能说他不是贤大夫吗?

注释

5、行视:到处物色

6、小家女:贫穷人家的女儿

10、间居:单独居住

12、幸:希望,荣幸

13、豪长者:地方豪绅

14、所:左右,表示约数

15、趣:同„促‟,催促

16、白:禀告

17、磬折:像磬的形状一样弯着腰,形容十分恭敬

18、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百姓可同他们一起享受成功,不可与他们商量事情如何开始

19、利:利益20、给足:即家给人足,家家富裕,人人温饱 给:丰足

21、且:将

22、是:这23.即:假如,如果24.告语:告诉25.即:马上26.状:看样子27.奈之何:怎么办

2、通假字并解释

①即娉取 娉,通“聘”;取,通“娶”; 娉取:聘娶②复使一人趣之 趣,通“促”,催促③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 傍,通“旁”,旁边,侧边。④所,通“许”,表示约数。⑤单衣,通“禅衣”。⑥几,通“岂”,难道

陌上桑

译文: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黑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以期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埋怨自己,只是因为贪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漂亮的女孩。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起名叫做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

(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为人清廉,长得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

难读字音

隅(yú)敷(fū)笼系(xì)倭(wō)堕(duò)髻(jì)缃(xiāng)绮(qǐ)襦(rú)捋(lǚ)

髭(zī)须 著帩(zhuó qiào)踟蹰(chí chú)姝(shū)宁(nìng)可 共载(zài)不(fǒu)千余骑(jì)骊(lí)驹(jū)系(xì)马尾鬑鬑(lián)趋(qū)

词语解释

〔陌上桑〕:陌:田间的路。桑:桑林。(但):只是。〔颇〕:稍微(不):通假字,通“否”音也为“否”的音。〔骊):纯黑色。〔白皙〕:指为人清廉,注:不可翻译成“皮肤洁白”,原句句意为:他为人清廉,而不是他为人皮肤洁白。〔置辞〕:同“致辞”,即答语。

【古今异义】

1.但坐观罗敷(坐),古义;因为。今义;坐下。2.使君谢罗敷(谢),古义;请问。今义;感谢,道谢。3.宁可共载不(宁可),古义;愿意。今义;表示选择关联。【词类活用】

1.罗敷善蚕桑(蚕桑),{名词作动词;“采桑养蚕”} 2.青丝为笼系(系),{动词作名词;“络绳”} 3.罗敷前置辞(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诫子书

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应该)用静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淳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不静心思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懈怠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暴躁激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龄随着光阴飞逝,志向随着年龄消退,最后精力衰竭学识无成,大多以不能承接先世的志向不为社会所用,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吗?那时候再有想法学习哪来得及啊!

(1)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4)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5)淡泊(澹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9)广才:增长才干。(10)成:达成,成就。(12)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13)险躁:暴躁、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15)与:跟随。(17)日:时间。(18)遂:于是,就。(19)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23)接世:接触社会,为社会所用。

重点句子;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西湖游记两则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划小船进入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如饮醇酒;水波荡漾,像绫罗般细软平滑。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都做不到,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农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二: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朦的早晨和傍晚的山气。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一个接一个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当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红桃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声奏乐声像阵阵清风到处传扬,年轻妇女的汗水像道道细雨,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比堤边的草还多,美丽妖艳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

湖光染成绿色的精巧、雾气笼罩山峦的奇妙,都在早晨的太阳才出来,夕阳还没有落下,才显得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给那些为功名利禄的人诉说呢?

墨池记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缓缓高起的高地,靠近溪水,名叫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口低而深的长方形的池子,叫做王羲之墨池。这是荀伯子的《临川记》所说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确实这样吗?当王羲之不肯勉强自己做官的时候,他曾游遍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在山水之间使自己心情愉快。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所擅长的,也是凭借自己勤奋练习得到的,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莫非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那么学习下的功夫本来怎么可以少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害怕关于墨池的事迹不显著,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有德才的人留下来的作风和思想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第三篇:九(上)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

九(上)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二)

(一)【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使内外异法也。

【乙】墨者①有钜子②腹黄享

③,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寡人也。‛腹黄享 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 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予,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注释:①墨者:指墨家。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③腹黄享

(tún):人名。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1.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B.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罚)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道理)

D.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恩赐)

(2)结合语境解释(甲)文中的“引喻失义”和(乙)文中的“天下之大义也”中的“义”的 意思。

①引喻失义. ②天下之大义.也

2.将选文中画“

”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3.(甲)文和(乙)文虽然一段是以议论为主,一段是以记叙为主,但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请在读懂(乙)文故事的基础上,用(甲)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道理。

答:这个语句是

4.读完这两段选文,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假如现在让你向你的班主任老师(或班长)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条建议,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你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感悟,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0字)

你的建议:

(二)【甲】亲贤臣,远小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给馈饷,不绝.粮道()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两组....... 是()

a当世之.事

b百万之.军

a决胜于.千里之外

b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 a未知其.二

b以彰其.咎

a可计日而.待也。

b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4、写出源于选文中的成语:

甲文:

乙文:

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用人的问题,你认为诸葛亮和刘邦都强调了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三)【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躬.耕于南阳()

先帝不以臣卑鄙..()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志无以成.学()

2、翻译下面句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3、甲文中诸葛亮自叙身世的目的是什么?

4、乙文中诸葛亮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5、甲文事中有情,乙文理中有情。请简要说明作者的情感特点。

(四)【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五深入不毛„„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献。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由是感激..()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若.嗣子可辅()

2.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3.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属”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属以后事”中的“属”字。(只需填序号)()

属①zhǔ。连接。②zhǔ。委托,交付。③隶属,归属。④亲属。⑤类。

4.面问题:

(1)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

(2)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

(3)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只谈一点)

(五)【甲】侍中、侍郎郭攸之„„有所广益。亲贤臣,远小人„„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③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其谁可而为.之()

(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

2.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3.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六)【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所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被当地部落人及汉人所佩 服),募生致之(要求部下活捉孟获)。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擒七获,而亮犹释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咸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头领)而用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夙.夜忧叹

()

(2)深入不毛.

()(3)至于斟酌..损益()

(4)向. 者不知虚实()

(5)纵使更. 战

()

(6)获止不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的大事也。

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身。

3、【甲】文中“南方已定”是指什么?推断诸葛亮写《出师表》与七擒猛获哪件发生得更早些?

4.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七)【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卑鄙____________

(2)悉

2.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C.咨臣以当世之事

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 举出一例即可。

(八)【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视淮阴⑤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①郗(xī)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

②苻(fú)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

③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

④梁、岐:地名。⑤淮阴:地名。

⑥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

⑦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1.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B.必能裨补阙.漏(同“缺”,缺点)

C.郗超与谢玄不善.

(善良的)

D.既已狼.噬梁、岐(像狼一样)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故不为.苟得也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扶苏以. 数谏故

C.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此则.岳阳之大观也

D.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安陵君其.许寡人

3.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只断两处)

大 功 既 举 人 咸 叹 超 之 先 觉 又 重 其 不 以 爱 憎 匿 善

4.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乙】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讨苻坚的重任,他的根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6.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

诸葛亮:

郗超:

(九)【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

②不耻. 劳辱()A.臣.本布衣

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

刘备

C.孤.不度德量力

刘备自称

D.君.谓计将安出

徐庶 2.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4.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_________,本字是___________。

5.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十)【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_________。

2.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_______;“身”的意思是______。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__________,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

(十一)【甲】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君谓计将安出?‛?选自《隆中对》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1、阅读下面这副对联,并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这副对联赞颂的人是,其中的“先主”是指

,“后主”是指。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顾. 之

B.时先主屯.新野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C.遂许.先帝以驱驰

高可二黍许.

D.咨臣以当世之.事

以君之力,吾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本布衣

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

刘备

C.孤.不度德量力

刘备自称

D.君.谓计将安出

徐庶

4、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

甲文:

乙文:

5、从甲乙两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是

6、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像诸葛亮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

(十二)【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将至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地。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A、虽千里不敢易.也()

B、长跪而谢.之()C、吏二缚一人诣.王()

D、坐.盗()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甲文中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

” 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

”,矛盾冲突激烈。

4、两文都主要运用了

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甲文表现了唐雎

的精神,乙文表现晏子

的性格特点。

5、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名士很多,请仿照例子再写一例。

例:诸葛亮——舌战群儒。

(十三)【甲】晏子①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②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③三百闾,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注释:① [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② [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③ [临淄]齐国国都。④[袂]衣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晏子使.楚()(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3)傧者更.道()(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2.翻译下列句子。

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3.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

4.甲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睢的“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

5.晏子和唐睢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6.读了甲、乙文两文中这些“士”的故事以后,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

(十四)【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③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④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⑤就⑥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⑦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⑧,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①败北:战败。②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③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④坏:倒塌。⑤北面:面朝北。⑥就:趋向,回到。⑦倍:通‚背‛,违背。⑧快:快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以头抢地耳 抢:

②天下缟素

缟素:

③以勇力事鲁庄公。事:

④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盟: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②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3.通读甲乙两文,你认为唐雎、曹沫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唐雎:

曹沫: 译文及答案

(一)译文:墨家的人中,有个钜子腹,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说:“先生年老了,只有这个儿子,我已命令官吏不要杀掉他。先生你就听我的吧!”腹回答说:“墨家的法规:„杀人的处死,伤人的要受刑‟,这为的是要禁止杀人、伤人。禁止杀人、伤人,是天下人公认的法则。大王虽然恩赐于我,命令官吏不要诛杀我的儿子,但是,我不能不执行墨家的法规。”腹

不同意秦惠王的意见,于是杀了自己的儿子。给予,是人所私爱的,忍心杀掉所爱的儿子而执行公认的法规,腹

可说是公正无私了。

答案:

1、(1)C

(2)恰当;道义、正义

2、(1)略

(2)忍心杀掉偏爱的儿子来行正义,钜子真可说得上是大公无私啊。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结合‚严明赏罚‛言之有理即可

(二)译文:高祖说:“你们只看到问题的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要知道在军营里决策定计,遥控千里之外的战事取得胜利,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一指挥百万大军每次作战都打胜仗,每次进攻都拿下预定的目标,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的豪杰,我不过善于任用他们,这才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项羽有一位足智多谋的范增却不能很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答案:

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断

2、C

3、(1)略

(2)这就是被我所擒拿的原因。

4、甲文:计日而待、三顾茅庐、临危受命;

乙文:运筹帷幄

5、善用贤人;

亲贤远佞是从历史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汉高祖刘邦因善用韩信、萧何、张良等人而得天下,蜀汉后主刘禅因亲信小人而失天下。在当今社会亲贤远佞更具有重要意义。

(三)译文:①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②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下来,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像残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答案:

1、亲自;身份低微,见识浅陋;显明,明确;完成,成就。

2、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3、显示先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希望后主能够明白创业之不易,亲贤远佞。

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示例:甲文自叙身世,情感真挚;乙文诫勉外甥,语重心长。

(四)译文: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十倍于曹呸,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一定就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对待丞相就如对待父亲。

答案:

1、①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或:卑贱低下,见识短浅。)

②由是(因此,由于这样)

③顾(探望,拜访)④辅(辅助,协助)

2.①只求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贵。或:只求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酌情给分。

3.(②)

4.(1)答: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或: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开放题。答案略。

(3)①忠心耿耿、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足智多谋、运筹帷幄④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

(五)译文: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缺个长官,谁适合担任?”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补这个缺)。”平公说:“解狐不是你是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好。过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答案:.1(1)给予

(2)痛心遗憾

(3)做、担任

(4)过了 2.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

(2)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3.(1)亲贤臣,远小人(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4.从选用人才、举荐人才、结交朋友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完整阐述即可得满分。

(六)译文: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到了南方的中部,所到之处,凡打仗的都胜利了。听说有叫孟获的人,被南蛮人和当地汉人所信服。因此下命令生擒他。已经成功了,诸葛亮使他参观汉军的兵营阵列,说:“这些军队怎么样?”孟获回答说:“以前不知道虚实,因此失败。现在承蒙您恩赐让我观看兵营阵列。只是这样,是很容易战胜的!”诸葛亮笑,心里知道孟获还不服,放了他使他继续作战。七次放了七次活捉。但诸葛亮还想放了孟获。孟获说:“汉军威镇天下,南方人再不反了。”于是诸葛亮进军直到颠池,南方平定。随后把他的部下还让他带领,全部使用本地民族的头领担任官吏。

答案:

1、(1)早上;(2)庄稼;(3)掌握分寸

(4)早先

(5)再,又;(6)离开

2、(1)先帝了解我处事把握有度,所以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2)现在承蒙你让我观看了军营的部署,如果只有如此,我一定可以打败你们。

3、“南方已定”指诸葛亮七擒七获孟获,使“南人不复反”。七擒孟获发生在前。

4、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知恩图报,心胸宽阔,有远见卓识的人。启示略。

(七)译文:先前,诸葛亮自己向后主表明说:“成都有桑树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15顷,儿子兄弟的穿衣吃饭,他们都会有盈余。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全靠公家的俸禄过活,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如果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那种有多余的绸布,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来辜负陛下。”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

答案:1.(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全部

2.D 3.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4.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八)译文:郗超与谢玄不和睦。当时苻坚正想夺取晋王朝政权,已经像恶狼一样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带地区,又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淮河以南广大领土。这时朝廷中商议派谢玄北上讨伐,人们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只有郗超说:“谢玄这个人一定能成功。我过去曾经与他一道在桓温府中共事,发现他用人能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琐细的小事,也能处理得恰如其分,从这些事推断,想来是一定能建立功勋的。”谢玄大功告成后,当时的人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同时又推崇他不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埋没别人的才能。

答案:1. C

2.A 3.大 功 既 举 /人咸 叹 超 之 先 觉 / 又 重 其 不 以 爱 憎 匿 善

4.皇中和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5.郗超曾与谢玄共事,发现谢玄使用人才得当,做事细致,能使各人都发挥出他们的才干。6.评价诸葛亮能扣住“公平严明、知人善任、亲贤远佞”来答即可。

评价郗超能扣住“发现人才眼光独到、力排众议推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心胸宽广”来答即可。

(九)译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答案:1.①拜访

②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

2.左右皆笑之。3.家中贫寒,常作为受官府雇佣的抄书人来谋生(供养家庭)。

或: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4.通假字:研

本字:砚

5.相同之处: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而描写和侧面描写,如甲文开头的话和乙文的大部分文字都属正面描写。甲文除开头的正面描写外,均为侧面描写;乙文的“左右皆笑之”,也是侧而描写。不同之处是,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描写为主。

或:甲文的正面描写有对行为的描写和对外貌的描写;乙文的正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但无对外貌的描写。甲文的侧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乙文的侧面描写只有对行为的描写。

(十)答案:1.先帝

2.zhòu 亲自 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3.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4.“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有关俗语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

(十一)答案:1、诸葛亮

刘备

刘禅

2、B

3、D

4、甲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乙文:诸葛亮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

5、三顾茅庐

6、示例:①岳飞 精忠报国 ②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二)译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这消息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要来,我想羞辱他,该用什么办法?”身边的人回答说:“等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捆绑一个人在您面前经过,您就说:„这人是干什么的?‟我回答说:„是齐国人。‟您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犯了偷盗罪。‟”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赐给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严肃地回答说:“我听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答案:

1、A 交换

B 道歉

C 拜见

D 因为

2、略

3、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4、对话;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机智善辩

5、蔺相如——完璧归赵

(十三)译文:晏子出使到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个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设置了一个小门来接见晏子。晏子不进,说:“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现在我出使到楚国,不该从这个门进。”接待他的人改变了引导的方向,让他从大门进。晏子朝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回答说:“临淄有三百闾的人口,张开袖子能遮住太阳,如同下雨,人们肩并肩,脚挨脚,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派遣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是按国家派遣相当的使者,各自都有所担负的使命,贤者出使君主贤明的国家,不贤者出使君主不贤明的国家,我晏婴最不贤,所以适合出使楚国。”

答案:

1.(1)出使(2)做,设置(3)改(4)适宜

2.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使臣的不同素质派到不同君主(的国家),贤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3.机智幽默,善于辞令,勇敢地维护国家权益。

4.言行:“秦王怫然怒”;“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或秦王发怒(蛮横霸道)并威胁。

5.唐睢主要靠勇敢、靠威武不屈的拼命精神;晏子主要靠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6.热爱国家、勇敢无畏、责任感强。

(十四

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力侍奉鲁庄公。庄公喜好勇士。曹沫做鲁国的将军,跟齐国人作战,多次战败。鲁庄公害怕了,就献遂邑的地方(给齐国)来求和。(鲁庄公)还是又让(曹沫)做将军。

齐桓公答应跟鲁庄公在柯地相会并结盟。齐桓公和鲁庄公在坛上结盟以后,曹沫手持匕首挟持齐桓公,齐桓公左右的人没有一个敢动,(齐桓公)于是问曹沫说:“你想要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可是你们强大的齐国侵略鲁国也已经太过分了。现在鲁国都城(的城墙)倒下来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注:此处极言齐国侵占鲁国地方之多】。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做)吧。”齐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国土。(齐桓公)说完以后,曹沫扔下匕首,走下坛,面朝北方回到群臣的位置,脸色没有改变,说话跟原来一样(若无其事)。齐桓公很生气,想违背约定。管仲说:“不能(这样做)。(如果为了)贪图小利来使自己痛快,(就会)失去诸侯们的信义,(最终)失去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给他们。”于是齐桓公就割让所侵占的鲁国土地(归还鲁国)。曹沫多次战败所失去的土地全部回到鲁国手中。

答案:

1.①撞

② 替„„做事(或侍奉)

③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④结盟(会盟或订约)2.①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②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3.唐雎:不畏强暴,英勇无畏 曹沫: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

第四篇:九上语文文言文翻译

《出师表》翻译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正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刻啊。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是(他们)追念先帝的厚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扩大志士们的勇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塞(人们)忠诚进谏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以显示陛下公允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偏袒、有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选拔下来给予陛下(使用)。我认为宫中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再去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益实效。

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的时候),先帝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此众人评议,举荐任命向宠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拿来问问他,就一定能使军伍团结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这些事情,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田,在乱世中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从那时以来,已经有21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我)接受遗命以来,早晚忧愁叹息,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人烟稀少的地方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已经充足,应当鼓励、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到旧日的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取得成效,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正确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陈涉世家》翻译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

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对同伴们说:“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于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并担任小头目。恰巧遇到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二人)就去占卜。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威服众人啊。”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自然就诧怪这事了。(陈胜)又暗使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天黑以后用笼罩着火(装鬼火),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以目示意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提出要逃走,使将尉恼怒,使(将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剑拔出鞘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并杀了两个军官。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zhi、cuo、苦、柘、谯等县,都拿下来了。(起义军)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身穿着战甲,拿着武器,(亲自作战),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国家,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郡县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隆中对》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赞同这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友善往来,说是确实这样。当时先主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人,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刘备说:“你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你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遭难出奔。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缺乏智谋,才识浅短,没有办法,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化州为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利低微,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用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用兵之地,但是他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形式坚固,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民兴旺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杀向宛、洛二郡,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川,百姓谁敢不用箪筒盛着粮食,用壶装着美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感情一天天深厚起来。关羽、张飞等非常不高兴,刘备就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希望各位不要再说什么反对的话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好得很;即使这样,我从先王那继承这块封地,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

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了韩国亡了魏国,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大于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有百万人尸体倒下,鲜血流淌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到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只会倒下两人,血溅出不过五步远,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说完(唐雎)拔出剑站起来。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为何会到了这种地步呢?我明白了:韩国、魏国会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第五篇:新版人教英文教案九上unit2

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Learning Target:

1Language Target: Words and key structures 2 Ability Target:improve listening and reading abilities 3 Emotional Target: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interests and know some cultural differences Teaching key points:(1)Phrases: Section A 1 the Water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Spring Festival, the Lantern Festival, watch the races, a little crowded, like best, go…for one’s vacation, enjoy doing sth., eat out, five meals a day, put on, in two weeks, sound like, from…to…, be similar to, throw water at each other, wash away, have good luck, in the new year Section A 2

celebrate Middle-Autumn Festival, the shape of, carry …to…, shoot down, plan to do sth., try to do sth., refuse to do sth., fly up, so…that…,call out, lay out, start the tradition of Section A 3

one…, the other…, give…to…,take out, more and more popular Section B 1 dress up, care about, make money, used to, end up, warn sb.to do sth., expect sb.to do sth., wake up, find out, decide to do sth., promise to do sth., in need, Section B 2

introduce sb., make sb.do sth., give birth to life, not only…but also…(2)sentences: Section A 1 Bill thinks that the races were not that interesting to watch.Bill wonders whether they’ll have the sweet rice dumplings again next year.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vacation? But I believe that April is the hottest month of the year there.I wonder if it’s similar to the water festival of Dai people in Yunnan Province.Section A 2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celebrating Middle-Autumn Festival and enjoying mooncakes for centuries.They carry people’s wishes to the families they love and miss.However, most people think that the story of Chang’e is the most touching.Whoever drank this could live forever.Hou Yi was so sad that he called out her name to the moon every night.How he wished that Chang’e could come back!Section A 3 Do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two special days for parents in America? I believe that there are many ways to show our love.It is also a good idea to help parents to do something instead.Section B 1 Many would agree that when we think of Christmas, we probably think of gifts, Christmas trees and Santa Claus.A Christmas Carol is a famous novel written by Charles Dickens.He just cares about whether he can make more money.Marley used to be just like Scrooge, so he was punished after he died.He now treats everyone with kindness and warmth, spreading love and joy everywhere he goes.Section B 2 Not only do people spread them around in different hiding places for an egg hunt, but they also give out these treats as gifts.Teaching difficulties:

1.学会运用宾语从句

2.what和how 引导的感叹句

Section A 1(1a – 2d)Step 1: Warming-up

What festivals do you like best? 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Step 2: Presentation 1.1a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guess what festivals they are.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descriptions.Step 3 Listening 1b Listen and tell true or false.Step 4 Speaking 1c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in 1a.Make conversations.Step 5 Pair Work A: 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the …? B: I love the...I think that they’re...Step 6 Listening 2a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Wu Ming and Harry and circle the correct words in sentences.2b Wu Ming did a lot of fun activities, but there were also downsides.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chart.Step 7 Speaking

2c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s between Wu Ming and Harry.Step 8 Role –play

Watch the video and learn Water Festival.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tell “True” or “False”.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

Step 8 Language points and summary Step 9 Grammar:Objective Clause Step 10 Exercises Step 11 Homework.1.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by heart.2.Copy the sentences with the Objective Clause and learn them by heart.Section A2(3a – 3c)Step1 Warming up

Look at the picture.What festival do you think of?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festival? Step 2 Reading 3a Read the passage about Mid-Autumn Festival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 Middle-Autumn Festival?

What story is the reading about? 3b Read the passage again.Put the events in the correct order.Answers: 4251763 3c Without looking at the passage, try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words.Answers: admire, traditional, magic, steal, laid Step 3 Languages points

1.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celebrating Middle-Autumn Festival and enjoying mooncakes for centuries.2.They carry people’s wishes to the families they love and miss.3.However, most people think that the story of Chang’e is the most touching.4.Whoever drank this could live forever.5.Hou Yi was so sad that he called out her name to the moon every night.6.He quickly laid out her favourite fruits and desserts in the garden.7.How he wished that Chang’e could come back!Step 4 Summary:Phrases celebrat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shape of, carry …to…,shoot down, plan to do sth., try to do sth., refuse to do sth., fly up, so…that…,call out, lay out, start the tradition of Step 5 Homework 1.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by heart.2.Retell the story of Chang’e.Section A 3(Grammar Focus-4c)Step 1 Revision:

objective clauses.& exclamatory statements.Step 2 Grammar focus 1.Pay attention to these objective clauses.2.Pay attention to these exclamatory statements.Step 3 Grammar& Exercises: Step 4 Practice 4a Write sentences using the words given.Answers: 2.I don’t know whether he will come home for the festival.3.I believe the Water Festival is the most fun.4.I wonder if mooncakes are delicious.5.How exciting the races are!

6.What an interesting city!Step 5 Reading

4b Read the passage below and underline the objective clauses.If possible, write your own sentences about Mother’s Day and Father’s Day using objective clause.Learn the new words: tie.Step 6 Speaking 4c 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Ask your group and report to the class.Step 7 Pairwork Make a conversation.Step 8 Languages points and exercises 1.It is also a good idea to help parents to do something instead.2.One is Mother’s Day on the second Sunday of May, and the other is Father’s Day… Step 9 Homework Father’s Day /Mother’s Day is coming.Think what you are going to buy or do for your father or mother.Write an short passage about it.(at least three objective clauses)Begin with: I think that …

Section B 1(1a-2e)Step 1 Presentation

Show some pictures and words related to Halloween.Let students say something about Halloween.Step 2 Listening

1.Finish 1a: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words related to Halloween.What do you think this festival is about? Learn the new words: haunted, ghost, trick, treat, spider

2.Finish 1b: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3.Finish 1c: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Answers: houses, turn off, windows, dress up, cartoon, candies, play, give Step 3 Pairwork

1d Think about the Halloween activities that interest you most.Discuss what you have learned with a partner.Step 4 Reading

1.Warming up: give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bout Christmas and finish 2a.2.Reading tasks:

1)Introduce Charles Dickens.2)Finish 2b: Read the passage about Christma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3)Finish2c: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complete the chart.Learn some new words: present, dead

4)Finish 2d: Answer the questions.Some answers need to be inferred.Learn some new words: punish, warmth Step 5 Language points

1.But behind all these things lies the true meaning of Christmas…

Keys: Lying, lays, lay, laid 2.He warns Scrooge to change his ways if he doesn’t want to end up like him 3.The Spirit of Christmas

4.He is mean and only thinks about himself.5.He now treats everyone with kindness and warmth, spreading love and joy everywhere he goes.Step 6 Summary dress up, care about, make money, used to, end up, warn sb.to do ath., Step 7 Homework: Rememb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Section B 2(3a—Self check)Step 1 Revision Get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hings about Christmas.Step 2 Role-play In groups of four, make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three ghosts and Scrooge about Christmas.Step 3 Free talk 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festival, us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en is it celebrated in/on…? 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How do people celebrate…? Why do they do that? Step 4 3a-3b(writing)3a Your English-speaking pen pal wants to know about your favorite Chinese festival.Make some notes about the festival.3b Write a letter to your pen pal and tell him/her about your favorite Chinese festival.Use your notes in 3a.In your letter: First, introduce the festival and when it is celebrated.Then talk about what people do and eat.Finally, explain why you like it best and how it makes you feel.Step 5 Self-check 1.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the words in the box.2.Rewrite these sentences as exclamations.3.Make sentences about a festival/festivals you like using these words+ that/whether/if.Step 6 Language points Not only do people spread them around in different hiding places for an egg hunt, but they also give out these treats as gifts.Step 7 Exercises Step 8 Homework: Write an article about your favorite festival.教学反思:

下载人教版九上文言文比较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九上文言文比较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傅雷家书两则》人教九上13

    教学依据 世上有一座桥,这座桥便是成长的桥。它是父母用自己的青春为子女搭起的一座生命之桥,是用希望和奉献搭起的一座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梁。 傅雷和他的夫人就为他们的儿......

    人教九上语文第三单元试卷集

    一、知识积累(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惘然(wǎng)嗤笑(chī)阴晦(huì)B.恣睢(zìsuī)胆怯(qiè)给予(jǐ)C.狗吠(feī)戳穿(cuó)妒忌(dùjī)D.诧异(chà)过瘾......

    九上文言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

    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八上)

    [甲]晏子使楚 略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

    人教九上语文课文题目及作者串联

    人教九上语文课文题目及作者串联 诗人,就要有毛泽东的大气磅礴,一曲《沁园春 雪》,引发无数英雄豪杰竞相折腰;诗人,就要有郑愁予的浪漫柔情,一首《雨说》,蓄满对大地儿童无限甜蜜深......

    语文2012年中考专题复习之九文言文比较阅读

    2012年中考专题复习之九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 文言文主题分类比较阅读分析 1、言志篇:《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鱼我所欲也》 以上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