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1

时间:2019-05-12 19:5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1》。

第一篇:《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1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新课导入:以安徽民谣《凤阳花鼓》和凤阳乞丐打油诗,让学生们猜猜这说的是谁? 学生们:明朝朱元璋

让学生阅读导读框,熟悉朱元璋生平经历。新授:

一:明朝建立

看过朱元璋的经历,我们可以简要概括:放过牛、做过和尚、化过缘、讨过饭、撞过钟、造过反,最后获得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什么呀——皇帝

师:朱元璋从乞丐摇身一变成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能有这样人生飞跃的人历史上为数不多。元末农民战争以改朝换代而告终,中国历史进入新的篇章,进入明朝统治,明朝建立的具体情况是这么样的呢?阅读88页第一自然段,看看当时的时代背景。同学们一起归纳。生:元末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农民起义不断。

师:看PPT,了解当时起义路线。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势力不断扩大,于1368年,以应天(南京)为都城,建立明朝。

过渡:朱元璋以一介平民而登皇位,可以说历尽千辛万苦。俗话说 “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不易 ” 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巩固大明王朝呢?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 1.改革机构

(1)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师问:行省制度始于何时?为什么要废除?

生答:行省制度始元朝,它统一管辖一省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极重,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明太祖下令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央。师问:三司指什么?有什么职能?

生答:三司指承宣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政),三司长官地位平等,共商一省事务,都直接对皇帝负责。(2)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

师问:丞相制度始创于秦朝,历经千年,为什么要废除它?

——从丞相的职能看,丞相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大事,权利重大。当君强臣弱时,丞相是很好的助手,若君弱臣强时,会造成什么后果?——皇帝大权旁落。明太祖起于微末,对权利的掌控欲必十分强盛,他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所以,太祖一直大力打压丞相的权利,他启用寒士为相,频繁的更换丞相,削弱丞相的权利。直到胡惟庸的愚行给太祖一个很好的借口,废除丞相,设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从中央到地方,权利急着于皇帝一人,君权空前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师问:既然废除了丞相,为何又设殿阁大学士? 生答:由于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政务十分繁忙,遇事无人商量,所以太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无实权。

补充:明成祖时,阁臣可参与机务,渐渐形成内阁制度。过渡:为使明朝长治久安,明太祖还设了锦衣卫。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让同学们阅读课本89页,找出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的目的、特点是什么?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锦衣卫组成——皇帝侍卫亲军 锦衣卫目的——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锦衣卫特点——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例约束

阅读了课本,从老儒钱宰、礼部尚书吴琳,可以了解明朝特务活动的猖獗。这里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

话说,明朝时国子监祭酒宋讷,某日独坐生气,面有怒容.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问他昨天为何生气,宋讷吃了一惊,照实说了.明太祖叫人把检校(锦衣卫)偷着给他画的像拿来看,宋讷才大吃一惊,汗如雨下,心中惊恐不已„„ 可以说,天下之事,没有太祖不知道的。

过渡:前朝历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明朝呢?——八股取士

3、八股取士

指导学生看教材89页,“八股取士”一自然段,归纳其目的、内容及影响。目的: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内容:范围——四书五经;格式——八股文

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之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师:看课本90页,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

师:科举制从隋朝创建,唐朝完善,到明朝的八股取士,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

生:积极方面:增加考试标准的客观性,是考试向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发展,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借鉴作用。

消极方面:禁锢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使其致力与研究四书五经,脱离实际,压抑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最严重是到了近代继续阻碍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一大因素。

补充:小知识:什么是八股文?八股文即文体有固定形式,由破题,承题,起讲,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收合八部分组成。

三、靖难之役与迁都北京

1、靖难之役

师:明太祖为巩固明朝统治可谓煞费苦心,但终归百密一疏,做了一件不利于中央统治的事,就是分封自己的子孙到各地做藩王,最终导致了统治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靖难之役。背景:建文帝削藩

经过: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结果:燕王获胜,称帝,是为明成祖。师:明成祖上台后采取哪些措施继续巩固统治呢? 学生看书归纳: 1.迁都北京(1421年)2.继续推行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宦官统领

师:东厂是锦衣卫的继续,只不过东厂不是由皇帝直接统领,而是由宦官统领,由于宦官被赋予很大的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宦官集团渐渐成为明朝的一大毒瘤。

师:厂卫设监狱、法庭,对犯人进行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这种专制的特务机构,用极端的酷刑来巩固中央集权,在中国历史上还属少见。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加强的一种表现。课堂小结:

师:我们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一下:

生:明太祖:(1)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2)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3)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4)以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明成祖时:(1)迁都北京(1421年)(2)继续推行削藩政策(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第二篇:明朝君权的加强 教案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

课程目标: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明朝建立,废除丞相加强君权,设锦衣卫和东厂,八股取士,靖难之役,迁都北京。通过对“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权的权力”的探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 的能力。⑵过程与方法:

①设计一些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编排历史剧,加深学生对八股取士危害的认识。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民族国家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开始。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八股取士。课前准备:

①编排历史剧。②制作POWEPOINT。③读《儒林外史》。教学过程

导入:有一个故事,明朝国子监宋讷某日独坐生气,面有怒容。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问他为何生气,宋讷大吃一惊,照实说了。明太祖叫人把检校(厂卫特务)偷着给他画的像给他看,宋讷大吃一惊。这故事说明明时特务十分猖獗,无孔不入,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正文: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师:取代元朝是哪个朝代?(明朝),那么元朝为什么会灭亡呢?(学生思考)

生:元朝政治腐败、灾荒不断,导致农民起义,结果政权被推翻。

师:那么明朝是由谁建立的呢?哪一年?都城在哪里?(指导学生看书)

生: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都城在南京。幻灯:介绍朱元璋资料

师:请同学们回忆南京城名称的变化(让学生思考)生:吴——建业

东晋、南朝——建康

元——应天

明——改名为南京

师:明王朝建立以后,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的呢?(指导学生看书并思考上述问题)师生归纳:①改革机构 ②设立特务机构 ③八股取士

师:明太祖是怎样改革地方和中央机构的呢?

生:①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要求学生说出三司的名称及职责)。②中央:废丞相,设六部。(说出六部名称)师: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大权旁落(地方威胁中央,相权威胁君权)由三司和六部处理地方和中央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从中央到地方,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君权空前加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为了使明王朝长治久安,明太祖还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特务机构。(指导学生看书80页第二节和最后一节),然后提问:明朝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的目的、职能、特点是什么?(先由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再归纳:特点:它由皇帝直接指挥;职责:兼管侦察、审讯任务,监管官吏和人民)指导学生看书小字部分,加深理解明特务活动的猖獗。师: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又一表现是“八股取士”。(结合书中“动脑筋”从不同角度认识八股文的作用。)幻灯:展现顾炎武一段评八股文的文章,着重认识它的危害性。说明这是明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表现。教师可讲有关这一方面故事,如范进中举等加深对它的危害 的认识。(或由学生表演该剧)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首先提出思考:为什么会发生“靖难之役”,朱棣为什么获胜?(然后指导学生看书,之后回答该题)

师生共同归纳:①建文帝为加强君权实行削藩,引起皇室矛盾激化而爆发。②建文帝懦弱迂腐,将帅无能,失去战机,燕王势力强大,先发制人,精于谋略,善于用人。紧接着提问:明成祖为什么样又要迁都和削藩呢?(主要是加强边防,巩固君权方面考虑)

最后师生共同解决书后的“活动与探究”第一、二题。评价策略 个人档案法

第三篇:《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1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

1、集体备课,打破个人思想的局限性,集思广义,充分体现本节课的实效性。

2、备课过程中特别注意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因为我明白教科书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种资源,但决不是惟一的资源,历史教师和学生就是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因此,我在备课时除了充公利用课文中的材料、图画、动脑筋、小字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以外,还在课前就给学生推荐和提供相关的课外读物。并且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互相促进。

教学反思

明清时期君权强化为什么为其统治埋下了危机?

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2

我把《明朝君权的加强》分为四个板块,明朝的建立;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靖难之役;明成祖强化君权的措施。突显明朝初期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统治而做出的努力。在课堂上有过多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这种问答的方式稍显呆板,过程按部就班,但是内容不显突兀和断裂,相对来说比较连贯,但是也有一定的问题,即是学生参与的层面和深度较低,无法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激情。

课堂上的精彩的生成不多,给大家印象深刻地就是历史短剧中的钱宰的扮演者,他台词虽短,但是节奏把握的相当到位,将老儒生的不愿早朝的那种状态表现的惟妙惟肖,更让我吃惊地他对于角色的深入体惜,竟然把课堂当朝堂当堂一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作为老师我灵机一动,临时设问,让他说一说老儒生钱宰的'心理感受,在锦衣卫严密监视下的生活感悟。这完全是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交流的生成,我虽然不赞同这一跪,但是作为老师我不得不佩服学生对于角色的领悟,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灵光涌动的过程,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比我们教师想象的要多的多,如何发挥每一个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我们当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对于传统缺乏创新,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把课堂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3

通过备课、授课及课后经过与听课教师的交流,在自我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有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集体备课,打破个人思想的局限性,集思广义,充分体现本节课的实效性。

备课过程中特别注意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因为我明白教科书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种资源,但决不是惟一的资源,历史教师和学生就是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二、本课教学的亮点:

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始终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高,这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时空,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讨论和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学生回答给予及时肯定,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三、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

当然,教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我虽然成长了不少,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遗憾和不足。

1、对于传统缺乏创新,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把课堂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对于教学语言,更加注重规范性,做到精、准、趣,避免口头禅,让学生能够真正被语言所打动。

3、对于课堂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创新性的巧妙设计,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背后的故事。

四、感想:

反思自己在《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我体会到了历史教学的乐趣,其中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同时也感受到,要搞好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只有我们教师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学生在学习中畅所欲言,施展才能,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只有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才能真正“点燃学生思辩的火花”。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4

1.本课能紧紧围绕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一主题,通过设计主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理清本课的线索,落实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在教学设计上,我把《明朝君权的加强》的内容重新整合,通过设计①明朝是怎么建立起来的?②本课共介绍了明朝的哪几位皇帝?③这几位皇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自己的权力?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地将全课知识串起来,这当中既有基础性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就能明确答案,又有需要合作探究来解决的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上是有梯度、有层次的。

2.充分利用了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包括图片、文字介绍、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事件。我们知道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只靠教材教学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注重开发课外历史课程资源,弥补教材的`不足,拓展和活化教材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本节课中,我选用的教学资源有人物图片、文物图片、视频资料、文史资料等。比如,在上课之前,我通过PPT播放了天坛、天安门、明孝陵、明长陵、长城、故宫等图文资料,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与明朝有关的一些名胜古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中,选用了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的人物图片和文字介绍。在学习靖难之役这一章节时,通过播放一段视频资料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个历史事件,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充分发挥了多种历史课程资源的优势,使我们的历史课堂真正做到有声有色。

3.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把课堂上话语权交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关注学生概括能力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努力实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相信并肯定自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力求体现备课思路,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教学语言上,更加注重规范性,做到精、准、趣,避免口头禅,让学生能够真正被语言所打动。在学习延伸这一环节上,采用了PK对抗的形式,这更能调动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当然,本课在三维目标的落实方面尚有欠缺。例如,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就没有能得到很好地体现。历史教学中如何真正地将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如何落实好三维目标,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真地思考,也期待各位同仁的真知灼见。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5

自进入思源以来,尽管每年我都参加教学比赛活动,但每年都有新的收获。为了能上出新意,上出思考,今年我进行了一次学案式教学的尝试,希望能在探讨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能力。上完课后,老师们给了我中肯的评价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大家新的想法说说我的思考。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一、原有设计较为合理,但没有上完,导致本课虽完整但缺少升华

这是本次上课最大的一个问题。课前在最后设计了一个“穿越”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既是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总结,也是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但因为时间原因没有能够完成,颇为遗憾,以后在上课时,应更加关注各部分时间的安排。

二、缺少足够的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足够的问题,但在学生解答问题时,我只有两次提到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启示除了这样的学法指导,本节课还有很多可以渗透学法的地方,比如说本课中有很多可以与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横向、纵向对比的内容,如历史上的几次迁都,明朝的这次是最后一次;两位皇帝加强君权措施的对比;明成祖登基与唐太宗登基的相似之处;八股取士和以前的`科举制度的对比,强调八股文使科举制走向僵化等等。这对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非常重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同类知识间的这种联系和对比。

三、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虽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能够照顾到较多的学生,但是对学生的点拨和点评还不够,有学生在小黑板上写知识点的时候写错了字,我没有能指出并纠正。

四、问题探讨

学案式教学分为四个部分,前面对所有知识点进行了落实,后面的研讨和反馈部分又会对其中的重点进行深度解析。关于这点,同组的老师认为,这样的上法是不是一种重复?要是把深层的探讨问题放在前面讲知识点的时候是不是会更好?但如果这样做,会不会又失去了学案式教学原有的结构?这些问题很难平衡,所以在这里,希望各位老师能给我更好的建议。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6

历史的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更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用联想式的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首先温历史之“故”而知新。例如:昨天我上的一节课中,课题是《明朝君权的加强》,本课的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是八股取土。我先让学生回忆秦朝、西汉、东汉、隋朝、唐朝、北宋、元朝的历史,提问: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后,一般都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从而引人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学生就很容易总结出来。

这样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再如:我处理难点八股取士时,结合秦朝的焚书坑儒让学生比较掌握,然后利用今天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加以拓展,结果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没能很好的加以论述。以后应该多研究学生。

第四篇: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明朝的建立;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以及特点。

(2)、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相比,概括出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历史事实的能力。

(3)、正确评价明朝八股取士的科举制,提高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故事导入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2)读书指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进行纵向对比、联系。)

(3)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八股取士是明太祖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的表现,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2)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难点:正确理解和认识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安徽民谣《凤阳花鼓》和凤阳乞丐打油诗,让学生们猜猜这说的是谁? 学生们:明朝朱元璋

让学生阅读导读框,熟悉朱元璋生平经历。新授:

一:明朝建立

看过朱元璋的经历,我们可以简要概括:放过牛、做过和尚、化过缘、讨过饭、撞过钟、造过反,最后获得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什么呀——皇帝

师:朱元璋从乞丐摇身一变成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能有这样人生飞跃的人历史上为数不多。元末农民战争以改朝换代而告终,中国历史进入新的篇章,进入明朝统治,明朝建立的具体情况是这么样的呢?阅读88页第一自然段,看看当时的时代背景。同学们一起归纳。生:元末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农民起义不断。

师:看PPT,了解当时起义路线。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势力不断扩大,于1368年,以应天(南京)为都城,建立明朝。

过渡:朱元璋以一介平民而登皇位,可以说历尽千辛万苦。俗话说 “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不易 ” 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巩固大明王朝呢?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 1.改革机构

(1)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师问:行省制度始于何时?为什么要废除?

:行省制度始元朝,它统一管辖一省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极重,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明太祖下令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央。师问:三司指什么?有什么职能?

生答:三司指承宣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政),三司长官地位平等,共商一省事务,都直接对皇帝负责。(2)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

师问:丞相制度始创于秦朝,历经千年,为什么要废除它?

——从丞相的职能看,丞相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大事,权利重大。当君强臣弱时,丞相是很好的助手,若君弱臣强时,会造成什么后果?——皇帝大权旁落。明太祖起于微末,对权利的掌控欲必十分强盛,他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所以,太祖一直大力打压丞相的权利,他启用寒士为相,频繁的更换丞相,削弱丞相的权利。直到胡惟庸的愚行给太祖一个很好的借口,废除丞相,设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样,从中央到地方,权利急着于皇帝一人,君权空前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师问:既然废除了丞相,为何又设殿阁大学士? 生答:由于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政务十分繁忙,遇事无人商量,所以太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无实权。

补充:明成祖时,阁臣可参与机务,渐渐形成内阁制度。过渡:为使明朝长治久安,明太祖还设了锦衣卫。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让同学们阅读课本89页,找出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的目的、特点是什么?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锦衣卫组成——皇帝侍卫亲军 锦衣卫目的——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锦衣卫特点——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例约束

阅读了课本,从老儒钱宰、礼部尚书吴琳,可以了解明朝特务活动的猖獗。这里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

话说,明朝时国子监祭酒宋讷,某日独坐生气,面有怒容.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问他昨天为何生气,宋讷吃了一惊,照实说了.明太祖叫人把检校(锦衣卫)偷着给他画的像拿来看,宋讷才大吃一惊,汗如雨下,心中惊恐不已……

过渡:前朝历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明朝呢?——八股取士

3、八股取士

指导学生看教材89页,“八股取士”一自然段,归纳其目的、内容及影响。目的: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内容:范围——四书五经;格式——八股文

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之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师:看课本90页,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

师:科举制从隋朝创建,唐朝完善,到明朝的八股取士,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

生:积极方面:增加考试标准的客观性,是考试向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发展,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借鉴作用。

消极方面:禁锢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使其致力与研究四书五经,脱离实际,压抑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最严重是到了近代继续阻碍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一大因素。

补充:小知识:什么是八股文?八股文即文体有固定形式,由破题,承题,起讲,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收合八部分组成。

三、靖难之役与迁都北京

1、靖难之役

师:明太祖为巩固明朝统治可谓煞费苦心,但终归百密一疏,做了一件不利于中央统治的事,就是分封自己的子孙到各地做藩王,最终导致了统治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靖难之役。

背景:建文帝削藩

经过: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结果:燕王获胜,称帝,是为明成祖。师:明成祖上台后采取哪些措施继续巩固统治呢? 学生看书归纳:

1.迁都北京(1421年)2.继续推行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宦官统领

师:东厂是锦衣卫的继续,只不过东厂不是由皇帝直接统领,而是由宦官统领,由于宦官被赋予很大的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宦官集团渐渐成为明朝的一大毒瘤。

师:厂卫设监狱、法庭,对犯人进行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这种专制的特务机构,用极端的酷刑来巩固中央集权,在中国历史上还属少见。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加强的一种表现。课堂小结:

师:我们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一下:

生:明太祖:(1)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2)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3)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4)以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明成祖时:(1)迁都北京(1421年)(2)继续推行削藩政策(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感谢您的选用。

第五篇:《明朝君权的加强》语文教学反思

1.本课能紧紧围绕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一主题,通过设计主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理清本课的线索,落实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在教学设计上,我把《明朝君权的加强》的内容重新整合,通过设计①明朝是怎么建立起来的?②本课共介绍了明朝的哪几位皇帝?③这几位皇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自己的权力?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地将全课知识串起来,这当中既有基础性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就能明确答案,又有需要合作探究来解决的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上是有梯度、有层次的。

2.充分利用了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包括图片、文字介绍、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事件。我们知道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只靠教材教学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注重开发课外历史课程资源,弥补教材的不足,拓展和活化教材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本节课中,我选用的教学资源有人物图片、文物图片、视频资料、文史资料等。比如,在上课之前,我通过PPT播放了天坛、天安门、明孝陵、明长陵、长城、故宫等图文资料,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与明朝有关的一些名胜古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中,选用了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的人物图片和文字介绍。在学习靖难之役这一章节时,通过播放一段视频资料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个历史事件,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充分发挥了多种历史课程资源的优势,使我们的历史课堂真正做到有声有色。

3.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把课堂上话语权交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关注学生概括能力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努力实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相信并肯定自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力求体现备课思路,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教学语言上,更加注重规范性,做到精、准、趣,避免口头禅,让学生能够真正被语言所打动。在学习延伸这一环节上,采用了PK对抗的形式,这更能调动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当然,本课在三维目标的落实方面尚有欠缺。例如,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就没有能得到很好地体现。历史教学中如何真正地将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如何落实好三维目标,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真地思考,也期待各位同仁的真知灼见。

下载《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

    我把《明朝君权的加强》分为四个板块,明朝的建立;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靖难之役;明成祖强化君权的措施。突显明朝初期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统治而做出的努力。......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通用1)(含五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通用17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明......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1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感言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明朝那些事》是用调侃的口吻来叙述明朝的历史,这种轻松而又不缺乏尊重史实的写法让人更容易看清历史的脉络,一个个历史......

    浅论韩非子的君权主义思想

    吉首大学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 ··································································......

    明朝那些事儿范文合集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朱重八能征善战,铁腕治国,也是一个“念旧”的人,对发妻马皇后恩爱有加。被某些人抬上天了“清官”海瑞,除了会折腾再无任何政绩。一代名臣张居正权力欲......

    《明朝》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感觉现在的我还没能力一口气写完这个读后感吧,没有一个系统的想法,只能慢慢回想自己的感受,以及对书的看法,从中的收获。以前对看书没什么想法,对你们一再......

    大明朝[5篇范文]

    大明朝 篇一:大明王朝是这样败亡的 大明王朝是这样败亡的? 腾讯文化 2015-05-07 [ 摘要]大明王朝没按朱元璋的设想走,他的诸多理想与制度设计转眼就成了明日黄花。 朱永嘉......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