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秒的认识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检试题
(五)学校: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算一算。(11分)
11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 7时15分+45分= 200×3= 20×60= 900×3= 70×5= 21×7≈ 48×6≈ 397×3≈ 510×7≈
二、想一想、填一填。(26分)
1.计算很短的时间,通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是()。2.40个8相加的和是()。
3.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4.秒针从12走到3,走了()秒;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分;时针从12走到3,走了()时。
5.芳芳乘车去看望奶奶,她上午8:15出发,路上用了2小时,她到奶奶家的时间是()。
6.张老师每天早晨7:30到校,中午12:30离校,上午在学校工作()。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分=()秒 240秒=()分 3分50秒=()秒
三、在()里填上“时”、“分”、“秒”。(10分)
1、洋洋每天睡9()
2、小明跑60米,用了12()。
3、做一次深呼吸用4()。
4、小华吃早餐大约需要20()。
5、摸摸自己的脉搏,1()大约跳了80下。
四、比较大小。(18分)
3分()150秒 9分()90秒 140秒()2分 6时()60分 500分()50时 4分3秒()243秒 200×7()100×8 60×6()40×9 600×3()2×900
五、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小军早上6∶30起床,小强早上6∶40起床,小强比小军起得早。()
2、小朋友洗一次澡大约要用1分钟的时间。
()3、3时=180分
()
六、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表在()里。(8分)
1、估算98×7时,把98看成()。A 90 B 95 C 100
2、兰兰、明明、东东三人参加50米赛跑的成绩分别为:9秒、7秒、8秒,(得最快。
A 兰兰 B 明明 C 东东 3、79个5大约是()。A 400 B 350 C 395
4、小军每分走60米,他从家到学校要走5分。他家到学校有()米远。A 30 B 300 C 3000
七、解决问题。(21分)
1、一列火车本应11:3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
2、广场上每张餐桌配有8把椅子,30张餐桌应配多少把椅子?)跑
第二篇:秒的认识练习题
1.1 秒的认识
1.单位换算。
1时=()分
1分=()秒 1时10分=()分 1分20秒=()秒 70秒=()分()秒 80分=()时()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1)吃一个苹果大约用5()。(2)课间休息时间是10()。(3)奶奶做饭用40()。
(4)乐乐跑100米大约用14()。3.辨一辨。(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钟面上最长的针是分针。()(2)3时30分时,分针指向10。()(3)刷一次牙需要2秒。()4.亮亮跑100米的成绩是25秒,比红红慢了3秒,红红的成绩是多少秒?
5.明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去时顺风用时8分25秒,回来时逆风多用了2分5秒。明明回来用时多少?
答案:
1.60 60 70 80 1 10 1 20 2.(1)分(2)分(3)分(4)秒 3.(1)×(2)(3)× 4.25-3=22(秒)
5.8分25秒+2分5秒=10分30秒
第三篇:认识秒
秒的认识
课题
秒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结合生活情境探究新知。秒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有关时间知识的提升,由认识时、分发展到认识秒,通过创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践探究作为学生的思维平台,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知。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直观观察钟表,通过数秒、看时间等实践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理解1分=60秒。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各种钟表。
学具准备:口算卡、钟表模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1.谈话: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嘀嗒”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2.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1.学生仔细观察进行倒计时数数。
2.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秒”这两个时间单位。
答案:上体育课短跑用到秒;下课休息是10分钟。(答案不唯一)
2.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①学生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③咳嗽一声是1()。
答案:分秒秒
3.判断。
(1)秒针走1圈是1分。()
(2)小朋友数一个数大约是1秒。()
(3)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秒。()
答案:√√×
4.小兰和小红一起从学校回家,小兰用了14分19秒到家,小红用了18分18秒到家,谁先到家?
答案:小兰先到家。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一、秒针的认识。
1.出示钟面,认识秒针。(课件展示)
2.思考:怎么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
一、1.学生仔细观察钟表:钟面上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3.指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二、体验1秒钟。
1.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一秒。
2.拍手练习。
3.讨论:1秒能干什么?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嘀嗒”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三、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老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老师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2.学生交流:秒针走1个小格是1秒,走1个大格是5秒。
3.观察手中的钟表所显示的不同时刻,说出自己的发现。
二、切身体验1秒。
1.听到钟表发出“嘀嗒”一声就拍下手,体会1秒钟有多长。
2.学生跟着时钟的“嘀嗒”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同桌合作。
3.学生交流。“嘀嗒”声、拍下手、数一个数就是1秒。
三、1.认真观察钟面上的变化。
2.学生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秒针走1圈,是60个小格,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说明1分=60秒。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和老师一起感受1分钟有多长。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2.体验1分钟能算多少道口算题。
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2.学生操作。
3.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开始我利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钟声即将敲响,倒计时的场景,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秒”的存在,使学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长短,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老师抓住契机出示钟表来认识秒,通过课件认识秒等时间,让学生动手拨一拨感受1小格是一秒,接着感受1秒有多长,加深了对1秒的体验。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让学生看着钟面秒针的走动拍手、数数,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能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体验了1秒的长短,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四篇: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
云浮市郁南县西江实验学校张燕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课本59页——60页的内容。本节课通过春节晚会中倒计时的情境引出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秒,针对小精灵的提问: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呢?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钟表,进一步了解钟表的各种钟面结构,特别是机械钟表认识秒针,直观地看到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通过做一做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究竟有多长,初步建立起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了解秒,知道1分=60 秒。
2、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让学生知道秒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层面感受秒。
教学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 分=60 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程度。教具准备:课件,实物钟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创设情境法、讨论法、体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猜谜语:兄弟三人齐上路,有快有慢不停步,走了三百六十日,没有走出玻璃铺。[打一物品] 谜底:钟表
2、钟面指针: ①我是大哥,叫()?②我是二哥,叫()?③我是三弟,叫()?(时针、分针、秒针)
3、填一填:
① 钟面共有个大格,还有个小格。
②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了一圈是小时。
③ 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大格是分,走了一圈是小时。
4、欣赏各种钟表,激趣过渡到新课。【设计理念:学生已学部分钟表的知识,我利用猜谜语、三兄弟叫什么引出孩子的好奇心,推陈出新,承上启下,有关顺利地引出课题:秒的认识】
二、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揭示学习目标,齐读一遍。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59—61的内容。思考下面题目(课件出示):
1、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时。
2、计量很短的时间单位,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表上有3根针,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的是()针。
4、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设计理念:依纲靠本,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看书。】
四、先学
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老师观察督促学生自学。
2、建立秒的概念
①指名回答自学思考题第1、2、3题。
②观看春节晚会倒计时视频,并且一起数倒计时,“10,9,8,7,6,5,4,3,2,1”,初步感受了“秒”的时间应用。
③师: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是什么?(指名回答)
生: 秒。④师:秒针是怎样计1秒的呢?
生:秒针走1小格是1秒。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课件感受1秒的时间长度,并听秒针的行走声音。⑤指名学一学秒针行走的声音,看谁学得最像。
师小结:原来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设计理念: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借助新年倒计时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采用“看、听、学、做”来感知1秒,为认识几秒做好了铺垫。】
五、后教
1、议一议:
① 师: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1秒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争先恐后的回答:眨了一次眼睛、摸了一下鼻子、写了一个字、转了一下身„„
师:同学们真棒!我再让大家看一下数据:计算机每秒可进行3万亿次运算、火车每秒可行驶20米、喷气式飞机每秒可飞行500米、人造卫星每秒可飞行7900米„„生:
(惊叹连连)这可为呀一眨眼就十万八千里了。
② 师: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会用秒作单位计量时间呢?
生:红绿灯交替闪动的时间、火箭发射时倒数、跑步比赛所用时间、„„ 师:
生:五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格是一秒,一大格里有5小格,就是五秒。
师:秒针走了五小格,也就是走了一大格是5分钟。(板书: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师:(指着板书)秒针走1大格是5秒后,那么,再经过2大格,秒针该怎么走呢?指名用钟表拨一拨。
3、师:一起数一数秒针走1圈用了多少时间?(1、2、3„„
59、60)
生:秒针走一大圈是60秒。
小结并板书:秒针走一大圈是60秒1分=60秒
4、做一做:体验1分钟
①看书本第61页的1 分钟能做些什么。
②动手操作,体验1分钟。
我们每人来动手动脑,看看自己1 分钟能做什么?自己确定要做的事情,同学们做事;老师来当裁判,喊“开始”、“停”;同时用钟表计时1分钟。
“开始!”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是忙碌的。“停!”
③师:同学们回到座位坐好。谁来说说自己干了什么事情?
(生争先恐后来回答。)
④师:我们大家齐声高歌,再来体验一次1分钟。(卡拉OK:最炫民族风)课堂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5、读出电子表的时刻:15时20分36秒
【设计理念:利用课件,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齐声歌唱等形式不断地进行有层次的体验,加深学生对秒的认识,以及对钟面的进一步了解,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秒的有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巩固了1分=60秒,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六、当堂检测:
1.63 页1 题 :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2.填空:
① 秒针从2走到5,经过了()秒。
② 秒针从9走到2,经过了()秒。
③ 秒针从()走到(),经过了20秒。
④ 2分等于()秒?
3、排名:谁第一名?
师引导:谁得了第一名?为什么?
生:用的时间最少,他就跑得最快。
【设计理念:通过当堂检测,进一步巩固秒等有关钟表知识。】
七、全课总结
师:在这40个1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
学:(齐答了板书设计内容)
我们知道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老师要送大家一句成语“争分夺秒”,望你们在学习中抓住一分一秒,就做时间的主人吧!
【设计理念:通过总结本节所学知识,用时间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自然地渗透了珍惜的教育,教育学生做时间的主人】
八、作业:64 页6 题
九、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
秒针走一大圈是60秒分=60 秒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我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我先利用猜谜语、三兄弟叫什么引出孩子的好奇心,推陈出新,承上启下,有关顺利地引出课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利用课件出示学生的自学指导,自学后,我让学生在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钟声即将敲响倒计时的场景,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秒”的存在。让学生采用“看、听、学、做”来感知1秒,为认识几秒做好了铺垫。再利用课件,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齐声歌唱等形式不断地进行有层次的体验,加深学生对秒的认识,以及对钟面的进一步了解,形象直观地让学生观看到秒针走1圈的同时分针走1小格,得出分和秒的关系,感知了秒的有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巩固了1分=60秒,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因此,我觉得本课成功之一就是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五篇:《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2、教材分析: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一年级上册,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看整时和快到几时;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本小节学习秒的认识和应用,体会1分、1秒有多久,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总结。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不到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可能给时间之间的换算带来了一定困难。
4、学习目标:
1、通过数数,借助钟表、课件演示正确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评价设计:
1、新年倒计时,观察钟面回答问题,找出学具钟面上的秒针;观察课件上的秒针走动一圈,数出时间。
2、猜猜《时间像小马车》播放时间;闭眼感受1分钟、1秒钟、畅谈1分钟、1秒钟能做的事情,猜猜师吟诵《明日歌》、《长歌行》用的时间,并计时验证,完成课本第6页第2、3题。
5、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通过观察钟面数数,认识时间“秒”)
2. 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3.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自主借助钟表模型,正确认识秒针。)(2)认识1秒和几秒。
①课件演示: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通过观察,结合生活经验,能正确认识1秒,几秒)(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 60秒)
(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演示,体会分与秒的关系。)(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通过眼睛看、耳朵听体验秒的长短,感受时间的珍贵。)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2.课本第6页第1题。3.课本第6页第3题。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6、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学生数学的活动水平。而体验又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生身处学习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看秒针走动,听、说秒针走动的声音,说一说,演一演1秒钟你会做些什么,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几秒的认识教学先是让学生静静地体验五秒、二十秒,再让学生说出秒针走了多少秒。学生有的用数数的方法说出了秒针走的时间,也有的利用旧知的迁移用秒针走了几大格几小格来判断秒针走了多少秒。此处教学,再一次让学生体验了时间单位“秒”,加深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同时还尊重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也优化了方法。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他们对秒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得以发挥出来。任何的学习都是一种主动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我们的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本课的另一特点是突显了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数学不仅仅只是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份,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数学的科学性,忽视了其作为文化功能的存在,以致在一般人眼中,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只是一些没有生机的数字和图形的堆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强调作为科学的数学时,更要让学生感受到作为文化的数学的存在。本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秒能做多少事,看刘翔夺冠的资料,充分地让学生感受了时间的宝贵,感受到了数学的文化性和教育性,是本课极具人文关怀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