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5_语文_必修1_人教版(5篇可选)

时间:2019-05-12 19:2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赤壁赋教案5_语文_必修1_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赤壁赋教案5_语文_必修1_人教版》。

第一篇:赤壁赋教案5_语文_必修1_人教版

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磊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相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仑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三、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四、鉴赏要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类文赏析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麟,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行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cha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责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注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阅读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习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1)是岁十月之望(2)履 岩(3)披蒙茸(4)适有孤鹤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如此良夜何(2)顾安所得酒乎(3)以待子不时之须(4)江山不可复识矣(5)听其所止而休矣

3、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4、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末段所写的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6、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关于赤壁赋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可以本文学习的重点。全赋5段,537字,中速诵读约3分钟,如用三课时教完,读10遍也不过半小时。但读10遍却不一定能成诵。即令死记硬背强行记住还容易忘记,教师应当在帮助学生自读注释,教师释疑解惑——这还会花太多时间。骈散夹杂的句式,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使全篇适于美读。朗读时,可播放配乐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指导朗读应注意下列几点: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2、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而观之。

3、读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节奉一至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4、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前有释疑解惑环节,倘遇文章仍不能通晓处,则用“随读释义法”解决。

背诵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应注意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相机强化。下列教学手段当有助于学生背诵。

1、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句,明确其意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发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月明星稀、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一吕扁舟、沧海一粟

逝者如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相与枫藉,东方既白

《赤壁赋》名句长短交错,短句变化较多。大部分短语为四字两个节奏。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为背诵全赋打下坚实基础。

2、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投影

夏末秋初七月十六那个凉爽的夜晚,苏轼与朋友荡桨赤壁江面。清风习习,水面泛起国细的波纹。东坡一边向客人敬酒,一边吟唱起《诗经•陈风》中妹子 首优美的高雅的《月出》:

月亮出来明皎皎呀,佳人容颜多俊俏呀!身材苗条惹人爱呀,相思缠心好烦恼呀!

吟罢,乐坡笑了,客出笑了。似乎受到可鄙怕感召,一会儿,月亮从东山顶端露出脸庞,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一时间,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光辉应。苏子与客驾一叶扁舟,飘浮在辽阔苍茫的大江之上,仿佛腾云驾雾,在空中迎风皋翱翔,却不知飞往何处,又仿佛离开了凡俗的尘世,进入了云遮雾绕的道教仙境„„

完成这一练习,学生须反复第一对秋江月夜的描写,在揣摩文意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又以一种类似倒译的方式,依据示例背诵第一段。

3、根据文赋对仗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投影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 ;,羽化而登仙。哀吾生之须臾,,抱明月而长终。

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这篇名赋对仗形式多样化,有工对,也有宽对,有当句对,还有隔句对。在填空过程吕,既可感受苏轼赋遣词造句的出神入化,也可贪图苏赋对仗艺术的精妙绝伦。

4、根据文赋押韵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投影

其声呜呜然,慕,诉,缕。,妇。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色,竭,适。《赤壁赋》凡十二换韵,诵读时注意这一特点,可以提高记忆效果。一首诗,较之于一篇散文往往空易诵。《显壁赋》是古代的散文诗,不独表现于意境的诗化,也表现于变速器 方形式的诗化。指导背诵不可不抓住这一特点

5、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讨论归纳,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也子之所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议论文字理中见景见情,尤其见高妙。

组织这场计论的主要目的,是理清三四两段层次,并在此基础背诵。这两段是背诵全文的难点所在,对文意作一些简单讨论,有助于在理解文意把握层次后背诵。

6、根据提示,写出本篇中描写“风月”议论“风月”的句子。投影 描写风月

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沂流光。月照: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

月消: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议论风月: 客引曹孟德写月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客借月议人生失意: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借月展开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苏子以月借喻人生: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上列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

7、利用板书,提示背诵《赤壁赋》的思路。投影

壬戊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赤壁

行文思路 情感线索

举酒属客扣舷而歌(乐)枫籍舟中东方既白(喜)客吹洞箫苏子愀然(转悲)苏子答客风月共适(转喜)拟客发议遗响悲风((悲)

板书设计,依然考虑为背诵服务。这一板书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赋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行文的主要思路;二是苏轼思想情感的转换(饮酒乐甚——托遗向于悲风——客喜而笑)及其间的过渡。只有把握住全篇整体思路和情感线索,才能更好地完成背诵全篇的任务。

8、随配乐朗诵跟读一遍后,聆听声,师生一起背诵《赤壁赋》全文。备课资料

1、乌台诗案

(苏轼)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何正臣摭其表①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②谤,逮赴台狱③,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十月)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

①指《湖州谢上表》“不能追陪新进”等语。②指“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舜无术”“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等指谪新法诗句。③即御史台监狱。因周遭遍植柏树,上栖乌雅数千,俗称乌台、柏台。

2、黄州诗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吾兄弟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乐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品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苏轼《与子明兄书》)

注:儒家推已及人的的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道家热爱生命的意识,使初到黄州的苏轼于艰苦生活中获得精神救赎。〈前赤壁赋〉表现的胸襟气度,于上列诗文可见端倪。

3、巧借山川

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苏轼《赤壁洞穴》)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苏轼《与范子丰书》)

4、文章体裁

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屯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切具行云流水之妙。(马积高《赋史》)

一、课文悟读

苏轼在《赤壁赋》中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纵情山水、及时行乐的思想情绪和生活态度。掩卷而思,这种复杂的情感态度,决定于儒、道、佛等文化在他身上的综合积淀。

苏轼小时候就立下远大的志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像东汉范滂那样有学问有气节,为理想不惜以死相争的巨人;步人仕途之时,也曾有“胡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那种施展抱负、展翅高飞的万丈豪情。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早就使他确立了经时济世、身体力行、造福民生的宏伟目标。

但由于和新党政见不同,被小人诬陷入狱,进而被贬黄州,理想与现实再次出现巨大反差,心境和生活境况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所以和朋友游赤壁时,触景生情,自然要抒“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的慨叹,发壮志难酬的悲哀。

然而坎坷的经历,囚犯般的黄州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亨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种乐观与洒脱,源于《庄子》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及齐物的自然观点。人原本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死与昼夜的变化是自然规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苏轼年少读《庄子》时,就曾说过:“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他觉得《庄子》所讲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人生所遇无不可”,“我生百世常随缘”。苏轼常拿起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文化使他在人生的疾风暴雨面前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怨无尤人。《赤壁赋》中主人对客人的劝慰正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表现。

佛教的揭示人生与宇宙本质的教义,对苏轼也有极深的影响。苏轼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和尚、道士,他也常出入寺、观,获得超越是非、荣辱、得失的人生了悟。然而,佛老的超世、避世思想,并没有使他人世的理想泯灭,“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就是最好的明证,而客之悲萧之音也恰是由此歌声引发,或更恰当地说,这正是苏轼心中的一个“结”。

所以说,《赤壁赋》鲜明地表现出儒道佛三种文化在苏轼心中的碰撞和杂糅。

第二篇:高中英语必修1_课文翻译(人教新课标)

高中英语必修1 课文翻译(人教新课标)

第一单元 友谊

Reading 安妮最好的朋友

你是不是想有一位无话不谈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呢?或者你是不是担心你的朋友会嘲笑你,会不理解你目前的困境呢?安妮·弗兰克想要的是第一种类型的朋友,于是她就把日记当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安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住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她一家人都是犹太人,所以他们不得不躲藏起来,否则他们就会被德国纳粹抓去。她和她的家人躲藏了两年之后才被发现。在这段时间里,她唯一的忠实朋友就是她的日记了。她说,“我不愿像大多数人那样在日记中记流水账。我要把这本日记当作我的朋友,我要把我这个朋友称作基蒂”。现在,来看看安妮在藏身处躲了一年多之后的那种心情吧。

1944年6月15日 星期四

亲爱的基蒂: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长久无法出门的缘故,我变得对一切与大自然有关的事物都无比狂热。我记得非常清楚,以前,湛蓝的天空、鸟儿的歌唱、月光和鲜花,从未令我心迷神往过。自从我来到这里,这一切都变了。

„„比方说,有天晚上天气很暖和,我熬到 11点半故意不睡觉,为的是独自好好看看月亮。但是因为月光太亮了,我不敢打开窗户。还有一次,就在五个月以前的一个晚上,我碰巧在楼上,窗户是开着的。我一直等到非关窗不可的时 候才下楼去。漆黑的夜晚,风吹雨打,雷电交加,我全然被这种力量镇住了。这是我一年半以来第一次目睹夜晚„„

你的 安妮

亲爱的王小姐:

我同班上的同学有件麻烦事。我跟我们班里的一位男同学一直相处很好,我们常常一起做家庭作业,而且很乐意相互帮助。我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可是,其他同学却开始在背后议论起来,他们说我和这位男同学在谈恋爱,这使我很生气。我不想中断这段友谊,但是我又讨厌人家背后说闲话。我该怎么办呢?

Reading and writing 尊敬的编辑:

我是苏州高中的一名学生。我有一个难题,我不太善于同人们交际。虽然我的确试着去跟班上的同学交谈,但是我还是发现很难跟他们成为好朋友。因此,有时候我感到十分孤独。我确实想改变这种现状,但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您能给我提些建议,我会非常感激的。

晓东

第二单元 世界上的英语

Reading通向现代英语之路

16世纪末期大约有5百万到7百万人说英语,几乎所有这些人都生活在英国。在17世纪英国人开始往世界其它地区迁移。于是,许多别的国家开始说英语了。如今说英语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了,他们有的是作为第一语言来说,有 的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中国也许是把英语作为外语来说的人数最多的国家。

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即使他们所讲的语言不尽相同,也可以互相交流。然而,他们可能不是什么都懂。比方说,一个英国人可能对她的朋友说:“请到我的公寓(flat)里来坐坐,好吗?”她的一位美国朋友可能会问她,“到哪儿去?”她的加拿大朋友可能会解释说,“她的意思是要我们到她的房间(apartment)去。”

那么,英语在一段时间里为什么会起变化呢?当不同文化互相沟通时,所有的语言都会发生变化。从公元450年到1150年,人们所说的英语跟今天所说的英语就很不一样。实际上,当时的英语更多地是以德语为基础的,而现代英语不是。然后大约在公元 1150年到1500年期间,英语的变化就更大了,它不那么像德语,而更像法语了,因为那时的英国的统治者讲法语,它变得更接近你们正在学习的这种语言。在17世纪,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量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大。英语用法发生了一次大变化,那就是在诺厄·韦伯斯特编纂《美国英语词典》的那个时期,这本词典体现了美国英语的特色。后来,有些英国人到了澳大利亚,那里的人也开始说英语了。如今,澳大利亚英语也有它自己的特色了。

英语在南亚也被当作外语或第二语言来使用。印度拥有众多讲英语的人,这是因为英国于1765 年到1947年统治过印度。在此期间,英语成了政府和教育的语言。在非洲和亚洲许多其它国家,比如南非、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人们也说英语。在中国,大约从1842年起,香港就开始用英语了。目前在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中国英语将来会不会成为世界英语中的一种呢?这只好由时间来回答了。

Using Language Reading and talking 什么是标准英语?是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所说的英语吗?信不信由你,(世界上)没有什么标准英语。许多人认为,电视和收音机里所说的就是标准英语,这是因为在早期的电台节目里,人们期望新闻播音员所说的英语是最好的英语。然而,即使在电视和收音机里,你也会听出人们在说话时的差异。

当人们用不同于“标准语言”的词语时,那就叫做方言。美国英语有许多方言,特别是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的方言,以及黑人和西班牙人的方言。在美国有些地区,相邻城镇的两地人所说的方言都可能稍有不同。美国英语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方言是因为美国人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缘故。

地理位置对方言的产生也有影响。住在美国东部山区的某些人说着比较古老的英语方言。当美国人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时,他们也就把他们的方言随着带去了。因此,美国东南部山区的人同美国西北部的人所说的方言就几乎相同。美国是一个大国,国内说着许许多多的方言。虽然许多美国人经常在搬家,但是他们仍然能够辨别彼此的方言。

第三单元 游记

Reading 沿湄公河而下的旅程

第一部分 梦想与计划

我的名字叫王坤。从高中起,我姐姐王薇和我就一直梦想作一次伟大的自行车旅行。到大学毕业时,我们终于有了机会。首先想到要沿湄公河从源头到终点骑车旅游的是我的姐姐。她喜欢在乡下作长途自行车旅行。两年前,她买了一辆价钱昂贵的山地自行车,然后她还说服我也买了一辆(山地车)。去年她(骑车)去看望了我们的表兄弟——在昆 明读大学的刀卫和宇航。他们是傣族人,在云南省西部靠近澜沧江的地方长大,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的这一段叫澜沧江,在其他国家(境内)叫湄公河。很快,王薇使表兄弟也对骑车旅游产生了兴趣。

王薇有时确实很固执。尽管她对到某些地方的最佳路线并不清楚,她却坚持我们要找到河的源头,并从那里开始我们的行程。她告诉我,她要把这次旅游安排得尽善尽美。于是,我就知道这个尽善尽美的方式总是她的方式。我问她是否看过地图。当然她并没有看过——我的姐姐是不会考虑细节的。于是,我告诉她,湄公河的源头在青海省。她给了我一个坚定的眼神——这种眼神表明她是不会改变主意的。我说,我们的旅行将从5, 000多米的高地出发,这时她似乎显得很兴奋。当我告诉她那里空气稀薄,呼吸困难,而且天气很冷时,她却说这将是一次有趣的经历。我非常了解我的姐姐,她一旦下了决心,什么也不能使她改变。最后,我只好让步了。

在我们旅行前的几个月,王薇和我去了图书馆。我们找到一本大型地图册,里面有一些世界地理的明细图。我老是问她,“我们什么时候动身?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湄公河发源于西藏一座山上的冰川。起初,江面很小,河水清澈而冷冽,然后它开始快速流动。它穿过深谷时就变成了急流,流经云南西部。有时,这条江进入宽阔的峡谷,就形成了瀑布。我们俩惊奇地发现这条河有一半是在中国境内。当流出中国,流出高地之后,湄公河就变宽了,变暖了,河水也变成了黄褐色。而当它进入东南亚以后,河水慢慢地穿过小山和低谷,以及长着稻谷的平原。最后,湄公河三角洲的各支流流入中国南海。

Using Language Reading and speaking 夜晚的西藏山景

第二部分 山中一宿

虽然是秋天,但是西藏已经开始下雪了。我们感到腿又沉又冷,还以为腿结成冰了呢。你看到过雪人骑自行车吗?像往常一样,王薇在我的前面,我知道我用不着给她鼓劲儿。上山很艰难,而下山却很好玩。等我们到达山谷,天气就暖和多了,我们不得不把帽子、外衣、手套和长裤换成T恤衫和短裤。然后,当我们到达较冷的高地时,我们又得换衣服。刚到傍晚,我们就停下来宿营,先把帐篷支起来,然后吃饭。晚饭后,王薇就去睡觉了,而我却睡不着。半夜里,天空变得清朗了,星星很亮。山里非常安静——那天晚上几乎没有风,只有篝火的声音。我们已经走得很远了,马上就要到达云南的大理。在那里,我们的表兄弟刀卫和宇航将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他们!

四单元 地震

Reading 地球的一个不眠之夜

河北省东北部的农村不断有些怪事发生:三天来,村子里的井水升升降降,起起伏伏。农夫注意到,水井的井壁上有深深的裂缝,裂缝里冒出臭气。农家大院里的鸡, 甚至猪都紧张得不吃食。老鼠从田地里跑出来找地方藏身。鱼缸和池塘里的鱼会往外跳。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左右,人们看到天上一道道明亮的光。即使天空没有飞机,在唐山城外也可以听到飞机声。在市内,有些建筑物里的水管爆裂开来。但是,唐山市的一百万居民几乎都没有把这些情况当一回事,当天晚上照常上床睡觉了。凌晨3点42分,一切都开始摇晃起来。世界似乎到了末日!二十世纪最大的一次地震就在唐山市正下方11公里处发生了,100公里以外的北京市都听到了地震声,全国1 / 3的地方都有震感。一条8公里长30米宽的巨大裂缝横穿房舍、马路和渠道。地上一些洞穴冒出了蒸气。石头山变成了泥沙河,在可怕的15秒钟内,一座大城市就沉沦在一片废墟之中。2/3的人在地震中死去或受伤。成千上万个完整的家庭遇难,许许多多的孩子变成了孤儿。死伤的人数达到40多万。

幸存的人们又怎么能相信这是自然现象呢?人们无论朝哪里看,哪里的一切都几乎被毁了。所有的市内医院、75%的工厂和建筑物、90%的家园都消失了。残砖就像秋天的红叶覆盖着大地,然而它们是不可能被风刮走的。两座大坝垮了,多数桥梁不是塌了就是无法安全通行了。铁轨如今成了一条条废钢。好几万头牛再也挤不出奶来。50万头猪和几百万只鸡全都死了。井里满是沙子,而不是水。人们惊呆了。接着,在下午晚些时候,又一次强烈的地震震撼着唐山。有些医生和救援人员被困在废墟下面。更多的房屋倒塌了。水、电和食物都很难弄到。人们开始纳闷,这场灾难还会持续多久。

不是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部队派了15万名战士到唐山来协助救援人员,数十万的人得到了援助。救援人员组成小分队,将受困的人们挖出来,将死者掩埋。在唐山市的北边,有一个万名矿工的煤矿,其中多数人得救了。援救人员为那些家园被毁的幸存者盖起了避难所,用火车、卡车和飞机向市内运来了水。慢慢地、慢慢地,这座城市又开始出现了生机。

Using Language Reading, writing and speaking中国唐山市政府办公室

亲爱的同学:

恭喜你!我们很高兴地告诉你,你在以新唐山为主题的中学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评委会的五位评委听了你的演讲,他们都认为你的那篇是今年收到的演讲稿中最好的一篇。你的父母亲和你的学校应该为你而骄傲!

下个月我们市将开放一个新公园,以纪念在那次可怕的灾难中死去的人们,并向那些曾经为幸存者提供过帮助的人们致敬。我们办公室想请你在7月28日上午11点给来公园的参观者进行演讲。你知道,二十()年前的这一天正是唐山发生地震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邀请你把家人和朋友一起带来。第五单元 纳尔逊·曼德拉——一位当代英雄伊莱亚斯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伊莱亚斯。我是南非的一个穷苦的黑人工人。第一次见到纳尔逊·曼德拉的时候,是我一生中非常艰难的时期。当时我才12岁,那是在1952年,他开设了一家黑人律师事务所,为那些遇到麻烦的穷苦黑人提供咨询服务。

我六岁开始上学,我仅仅在那里读了两年的学校有三公里远。我不得不辍学,因为我的家庭无法继续支付学费和交通费。我既不会读,也不会写。几经周折,我才在一家金矿找到一份工作。那个时候你要想住在约翰内斯堡就非得要有身份证不可。非常遗憾的是我没有这个证件,因为我不是在那里出生的,我很担心我是不是会失业。

那天,纳尔逊·曼德拉告诉我该怎么做,而且还帮我的忙,这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他告诉我要在约翰内斯堡立住脚,应当如何获取所需文件。我永远也忘记不了他对我的恩情,当他组织了非国大青年联盟时,我马上就参加了这 个组织。他说:“过去30年来所出现的大量法律剥夺我们的权利,阻挡我们的进步,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处在几乎什么权利都没有的阶段。”

他说的是真话。当时黑人没有选举权,他们无权选择管理他们的人。他们在城里的住宅区都是由白人决定的。他们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工作。他们被打发去居住的地方是南非最贫穷的地区。在那儿,没有人能够种庄稼。事实上,就像拉尔逊·曼德拉所说的:

“„„我们被置于这样一个境地:要么我们被迫接受低人一等的现实,要么跟政府作斗争。我们选择向法律进攻。首先我们用和平的方式来破坏法律,而当这种方式也得不到允许时,„„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决定用暴力反抗暴力。”

事实上,我并不喜欢暴力,但是在1963年的时候,我帮助他炸毁了一些政府大楼。那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如果我被抓住了,可能就要坐几年牢。但是,我乐于帮忙,因为我知道,这是为了实现我们的黑人和白人平等的梦想。伊莱亚斯的故事续篇

你无法想象罗本岛这个名字听起来多么令我们恐惧。那是一座任何人也逃不出去的监狱。在那里我度过了我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但是我到那里时,纳尔逊·曼德拉也在那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倒帮了我的忙。曼德拉先生为我们那些几乎没有上过学的人开办学校。他在午餐后的休息时间以及晚上本来该睡觉的时间教我们学习。我们躲在毯子下面读书,我们用可以找到的任何东西作蜡烛来看书。我成了一名好学生,想要为我的学位而学习,但是别人不允许我这样做。我知道我是够聪明的,并且有能力拿到学位。曼德拉先生让狱卒参加我们一起学习。他说他们不应该被剥夺学习的权利。他们并不比我更聪明,却通过了考试,因此我就知道我也能够拿到学位。这让我觉得自己还不错。在监狱里呆完四年之后,我去找工作。因为我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我得到了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可是警察局发现了,告诉了我们那个行业的重要人物,说我因为炸政府大楼而坐过牢。于是我失业了。在曼德拉和非国大于1994年掌权之前,我有20年没有工作。在此期间,我的妻儿只得从亲戚朋友处讨饭吃,并乞求帮助。幸亏曼德拉先生还记得我,给了我一份工作,叫我带着旅行团去参观罗本岛上我住过的那座旧监狱。第一次给旅行团作讲解时,我的心情很不好。我回忆起那时所有的恐怖和令人畏惧的情景。我记起了狱卒的鞭打和暴行,我想到了我那些死去的朋友,我觉得我不能做这份(导游的)工作。但是我的家人却鼓励我,他们说,从南非新政府得到的这份工作和薪饷,是我毕生为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而斗争所得到的回报。现在,我51岁了,我还能给参观者介绍有关监狱的情况,对此我感到非常骄傲,因为我曾经为黑人在自己的国土上争取自由而出过力。

必修二

Unit 1

寻找琥珀厅

弗雷德里克·威廉·我,普鲁士国王,从未想像过这恩赐与俄罗斯人会令人惊喜的历史。这个礼物,琥珀屋的,赐给这个名字,因为好几吨的琥珀被用来制造它。琥珀被选有一个美丽的黄棕色的颜色就像蜂蜜。房间的设计是别致的流行的日子。这也是一种珍惜用金子来装饰和珠宝,将国家的最好的艺术家们大约10年了。

事实上,这个房间没有是作为礼物送人的。它是设计出用于弗雷德里克的宫殿。然而,普鲁士的下一任国王弗雷德 10 里克威廉·我、就是琥珀属于,决定不去保持它。在1716他给了彼得最重要的东西。作为回报,沙皇送给他一群他最好的士兵。所以琥珀房成了沙皇的一部分在圣彼得堡冬宫。大约四米长,房间作为一个小接待大厅为重要的游客。

后来,凯瑟琳二世琥珀屋的搬到一座宫殿外面圣彼得堡她在她的夏天。她告诉她的艺术家添加更多的细节。在1770年房间是完成了她想要的。几乎六百蜡烛照亮了房间,它的镜子,图片闪闪发光。遗憾的是,尽管琥珀厅被认为是世界奇迹之一,现在不见了。

在1941年9月期间,纳粹军队近了圣彼得堡。这是一段时间,两国处于交战状态。在纳粹寒得赴颐和园,俄国人能够取消一些家具和小艺术品从琥珀厅。然而,一些的纳粹暗中偷了房间本身。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摆放了10万件27木箱里。毫无疑问,这些箱子然后穿上了Konigsberg的火车在那时波罗的海边的一个德国城市。在那之后,琥珀屋的发生了什么仍然是个谜。

Unit 2

面试

波塞尼亚斯,谁是希利尼人作家,大约有2000年前,取得了魔幻之旅3月18日,2007年了解现在的奥运会。他现在面试李岩,一名志愿者2008年奥运会。

病人:我的名字叫波塞尼亚斯。我住在你们称为古希腊时代,我过去总是写关于奥运会的很久以前的事了。我来你的时间了解现在的奥运会的到来,因为我知道2004年他们曾被关押在我的家乡。我可以问你一些问题现代奥运会? 李:天哪!你真的来自多久以前?当然你可以问任何问题你喜欢的地方。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你多久做一次紧握你的游戏吗? 李:每四年举行一次。主要有两套场比赛—冬季和夏季奥运会,两者都是每四年举办一次定期进行。冬季奥运会通常在夏季来临之前两年举行比赛。只有运动员,谁已达到签协议标准为他们的活动将参赛。他们可以来自任何地方在世界上。

病人:冬奥会?赛跑运动员怎么能享受的竞争在冬天吗?那马? 李:噢,不!没有赛跑或骑马的事件。取而代之的是比赛象滑雪、滑冰需要雪和冰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被叫作冬季奥运会的原因。它是在夏季奥运会你所需要的赛跑,一起游泳、帆船、所有的团队性运动。

警:我明白。你说的早些时候:运动员被邀请来自世界各地。你的意思是希腊世界吗?我们的希腊城市使用互相竞争只是为了纪念胜利。没有其他的国家可以加入,也不可能或此妇女!李:目前任何国家参赛,只要它们的运动员是足够好的。有250多个运动和每一个项目都有它自己的标准。女人并非只允许,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操、田径、团队运动和„

警:请等一下!所有这些宇宙事件,所有的这些国家,甚至女人参加!居住运动员都到哪里去了? 李:每次奥运,有一个特殊的村庄供他们住在,一个主要的接待建筑、几个露天体育场体育竞赛,并一个体育成绩也很好。

顾客:听起来很贵。有人想举办奥运会吗? 李:作为一个事实,每个国家都想的机会。这是一个伟大的责任,但也是一个巨大的荣誉被选中。有尽可能多的国家之间的竞争,要主办奥运会赢得奥运会奖牌。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你以前知道吗? 病人:噢,对了!你一定会感到很自豪。” 李:当然可以。以后主办2012年奥运会将在伦敦举行。他们已经开始计划。一个新的村庄的运动员和所有的球场将兴建东伦敦。新奖牌都将被设计当然和„

顾客:你是说奖牌吗?所以即使橄榄枝花环已经取代了!哦,天啊!你争夺奖金了? 李:不,我们没有。对一切都还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掷得更远。这是奥林匹克的格言,你知道的——“更快、更高、更强”。

顾客:好吧,那是好消息。多有趣啊!非常谢谢你的时间。

亚特兰大的故事

亚特兰大是希利尼人的公主。她长得非常漂亮,能跑得过有人在希腊。但却不让她跑赢的荣耀,为自己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她非常生气,她说她的父亲,她不会嫁给谁不能跑得过她。她的父亲说,她必须结婚,所以亚特兰大疯了便宜货。她说,“这是我的规则。当一个人说他想嫁给我,我要与他背道而驰。如果他不能跑得过我,就必被杀。没有人会得到宽恕。”

许多君王和首领想嫁给亚特兰大,但是当他们听说她的规则因为知道是不可救药了。他们中许多可悲的是回家了,但是其他人留下来参加比赛的。有一个人叫Hippomenes谁惊讶,当他听到亚特兰大的规则,“为什么这些人如此愚蠢呢?”他想。“为什么他们会让他们自己被杀,因为他们无法这公主跑得快吗?”但是,当他看见亚特兰大出来的她的房子跑,Hippomenes改变他的想法。”我要嫁给Atlanta-or死!”他说。

比赛开始了,虽然男人跑得非常快,亚特兰大跑得更快。作为Hippomenes曾看着他心想,“我怎么亚特兰大跑得快吗?”他走过去问希腊神的爱寻求帮助。她答应帮他,给他三次金苹果。她说,“抛出的苹果面前亚特兰大当她跑过。当她停 下来把它捡起来,你将能跑过去她赢球。”Hippomenes把苹果,就去找国王了。他说,“我想嫁给亚特兰大。”国王很伤心看到另一个人死亡,但Hippomenes说:“我要嫁给her-or死!”于是比赛开始了。

Unit 3

我是谁

长期以来,我已经改变很多。我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机器在法国1642年的计算。虽然我年轻的时候,我能够简化困难的总结。我养成了非常缓慢,它花了近两百年以前,我建造机器,作为一种分析查尔斯·巴贝奇。我由操作员可使用卡片上,我可以“思考”的答案,并且产生一个合乎逻辑的速度比任何人。那时,人们认为技术革命,开始准备我的“人工智能”。1936年我真正的父亲,艾伦·图灵,写了一本关于我怎么能够正常运做“通用机器”来解决任何困难的数学问题。从那以后,我保持快速增长无论大小和智力。在1940年代我成长一样大的房间,我怀疑是否能有更大的增长。然而,这个实相也担心我的设计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叫小。首先作为一个PC(个人电脑),然后又成为了一名笔记本电脑,我被使用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办公室和家庭。

这些变化是有可能的,因为我的记忆中提高。首先是储存在管,然后在晶体管和后来非常小的芯片。结果完全改变了我的形状。随着我的年龄增长我也变得渺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记忆中进展得如此之多,就像大象,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告诉我该做的事情!和我的记忆变得如此大,即使我真不敢相信!不过我还是太孤独了站在那里我自己,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他们给了我一个家庭网络连接。我能分享我的知识与另一些是通过万维网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新的应用了我。我成了非常重要的通信、金融和贸易。我也被推到机器人和用于制造手机以及帮助与医疗操作。我也被向太空发射火箭和派去探索月球和火星。总之,我的目标是给人类提供了高质量的生活。我现在真正充满幸福的,我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和帮手人类!安迪-机器人

„„

我的第一个足球比赛是在日本名古屋几年以前的事了。去年,我们的团队去西雅图,华盛顿在美国。我们获得第二名。我个人认为,球队赢得了第一名骗了。他们已经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节目就在竞赛。所以我们需要鼓励我们的程序员来提高我们的智力也一样。我们决心要创造更好的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程序员是喜欢我们的教练。她计划我们的所有可能的移动,看她已经看过了人类的游戏。然后她准备可靠的移动到使用如果出现新情况。我用这种方式可以使新动作使用“我的人工智能”。我真希望能够与其他人类的队伍,为我有程序来行动和他们一样。毕竟,在同学的帮助下,我电子脑过目不忘的,用我的智慧就是我的一切。

Unit4

戴西学会了如何帮助野生动植物

戴西一直渴望帮助种濒临绝种的野生动物。有一天,她醒来时,发现一飞行的地毯上被她的床上,“你想去哪里?”这问。戴西回答。“我想立刻喜欢看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她说。“请载我到遥远的地方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动物让皮毛上,让这 件毛衣。“在一旦地毯飞走,并带她到西藏去。戴西有看到羚羊面带愁容。它说,“我们被杀死在我们独羊毛胃。我们的毛皮是被用于制造件毛衣像你这样的人。因此,我们现在正在濒临灭绝的物种。”黛西喊道,“对不起,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是什么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你。飞行地毯,请给我一个地方,有一些野生动物保护。”

飞行地毯旅行了如此之快,下一分钟,他们在津巴布韦。戴西转身看见她是在注视着大象。“你来接受我的照片吗?”它问道。救助戴西哄堂大笑。“不要笑,”大象骄傲地说,:“我们曾经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农民在我们不施怜悯。他们说我们摧毁了他们的农场,和金钱的游客潮只去了大型旅游公司。所以政府决定的帮助。他们允许游客去打猎只有一定数量的动物如果他们付这个农民。现在农民们快乐,我们的人数正在增加。如此美好的事物是正在做的来拯救当地野生动物。”

戴西微笑着说:“那是好消息。它显示的重要性,野生动物保护,但我想帮你同世界自然基金会建议。“地毯复活了,立刻在浓密雨林。一只猴子看到他们,因为它擦本身。“你在干什么? “问黛丝。“我保护自己免受蚊子,“这回答道,“当我找到了一个蜈蚣昆虫,我碰一下我的身体。它包含了一种影响的药物的蚊子。你应该多注意雨林在我住的地方和欣赏这些动物是如何生活在一起。没有雨林、任何动物和任何药物。”

黛西是惊讶。“会飞的地毯,请带我回家所以我能告诉世界自然基金会,然后我们就开始制造这个新的药物。猴子,请过来帮助。”猴子同意了。地毯飞回家。当他们着陆后,事情开始消失。两分钟后一切都gone-the猴子了。所以黛西是不能使她的新药物。但是体验!她已经学了那么多!世界自然基金会,总有„

动物灭绝 许多动物都有自己的历史长河中消失了地球。最著名的这些动物的恐龙。他们居住在地球上成千上万的年前,早在人类会笑之前形成、他们的未来却似乎安全。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恐龙和许多随后被用于生活在中国。25物种的卵子中发现了西夏县、南阳、河南省。不久前,一罕见的新种类的问题似乎永远被发现在北京朝阳县,辽宁省。当科学家们检查了的骨头,他们吃惊地发现这些恐龙不但能跑得他人,而且爬树。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离开骨头就在一起了。

关于恐龙突然灭绝了65million年前。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事件当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撞到了地球,从太空里放了太多的尘土变成了空中。其他人认为,地球没有太热为恐龙推向了住在了。没人确切知道为何及如何从地球上灭绝了恐龙在这么短的时间。

我们知道有很多其它的野生植物、动物、昆虫和鸟类已经灭绝了最近。根据一份联合国报告称,一些844动物和植物已经消失在过去的500年里。渡渡鸟就是其中之一。在岛上,它一直毛里求斯和是一个非常友善的动物。请听短篇小说渡渡鸟的以及它是如何从地球上灭绝了。

Unit 5

乐队那不是

你曾经想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著名的乐队歌手或者音乐家吗?你是否曾想过的前面玩耍的成千上万的人在音乐会上,每个人都鼓掌和欣赏你的音乐吗?你唱ktv,假装你是一个著名的歌手喜欢宋祖英或刘桓吗?老实说,很多人非常重视变得富有而著名的人交往。不过人们是如何形成一个乐队是? 许多音乐家见面,组成乐队,因为他们喜欢写,并且打他们自己的音乐。他们可能从一群高中生,就是练习他们的音乐在 某个人家是第一步名声。有时他们可能起为过路的人在街上或地铁,以便他们能额外挣些钱为自己还是来支付他们的乐器。后来他们可以在酒吧和俱乐部节目,因为他们是支取现金。当然,他们希望使记录在演播室里和销售的百万出版量相比,成为百万富翁!但是,有一个乐队的,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去做。这就是所谓的Monkees,开始作为一个电视节目。玩笑的音乐家们都在互相以及播放音乐,其中大多数是是以“披头士”。电视组织者曾计划找到四的音乐家可以采取行动以及唱歌。他们把广告刊登在报纸上寻找的摇滚乐,但他们只能找到一个足够的好。必须使用演员另外三个乐队的成员。

这些演员的不能唱得够好了,他们不得不依靠其他音乐家帮助他们。所以在广播节目他们只是假装唱歌。总之演出,受到幽默够大了,可以复制其他组。他们是如此受欢迎,他们的球迷形成了俱乐部以赚取更多的熟悉他们的。一个星期电视、Monkees会唱歌,其他音乐家写的。然而,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变得更严重,Monkees开始玩,吟唱自己的歌像个真正的乐队。然后他们产生了他们自己的纪录,并开始巡回演出和他们自己的音乐。在美国,他们就更甚于“披头士”乐队和甚至销售多个记录。乐队解散了的对1970年,但是幸而这些在mid-1980s团聚。他们上演了一个新记录,和他们在1996年庆祝他们的前任,时间是一种真正的乐队。

福瑞迪青蛙

不久之后福瑞迪和乐队成名了,他们参观了英国在简要之旅。显示他们的热情的球迷买到票等待了几个小时为他们的音乐会。福瑞迪现在很自信当他走进音乐厅。他喜欢唱歌和所有的祝贺你后来弄的!他最令人兴奋的邀请是履行在电视节目称为“上面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他不得不去伦敦,穿一件昂贵的西服和出一个节目电视摄像机。感觉非常奇怪的。但是当节目就被电话,身处同一房间开始唱起歌来。每个人都问一问什么时候他们也能看到佛瑞迪和他的乐队一起了。他们是真正的明星。

那东西了。福瑞迪和他的乐队就可以不出去在任何地方没有被跟踪。甚至当他们戴著太阳眼镜或胡子的人认识他们的。球迷们发现他们,甚至当他们去厕所。他们试图藏在阅览室公共图书馆的兴起,但就是什么也想不起来。有人会在那儿。他们的个人生命还经常讨论的人都不知道他们,但交谈着,就好像他们是非常亲密的朋友。最后,感觉很沮丧和敏感,佛瑞迪和他的乐队一起意识到他们必须离开这个国家变得过于痛苦之前。于是离开英国,他们一去不复返,后,就回到了湖。

第三篇:人教语文教案

人教语文教案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及课文内容。

2、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崇敬、热爱。

3、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次。

.课件出示词语:高尔基、突然、按照、摆弄、准备、侧面、胶卷、车辆、秘书、杂志社

2、板书课题:

6、小摄影师

读课题

你看着课题,有什么想问的?

假设问题:①、“摄影师”是干什么工作的?——

②、课文中的“小摄影师”是谁?——

③、小男孩给谁照相呢?——

④、谁了解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动画,边看边听,同时动脑筋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小男孩要给高尔基照相,结果没照成,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我们接下来学习课文内容。

1、请小组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准备提出什么问题?

假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

①、纸团从窗外飞进来,高尔基为什么会感到“突然”呢?“突然”是什么意思?

②、纸团上写着什么内容?

③、“他们”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不放我进去?

师:高尔基看完纸团后,有没有同意让小男孩进来呢?他是怎么说的?我们继续往下看。

2、分角色读2—5自然段。

①、师:读了这几个自然段后,你想说什么?

②、.课件出示句子: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师:对了,我们就是学习小男孩有礼貌,讲文明。那我们读这里的时候,就是应该读出有礼貌,尊敬的感情。我们再来读一次。

③、指导朗读。

师:从对话中,我们知道了高尔基接受了小男孩的请求,放他进来给自己照相。

板书:接受小男孩的拍照

3、学习第6——11自然段。

齐读6——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样做的?怎么说的?请画出有关的句子。

师问:我们读完文章后,要学会提出问题。现在你想提什么问题?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看看老师想提的是什么问题,看自己想到了没有。

第四篇:《赤壁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赤壁赋》

一、教学思路 ㈠教材介绍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必修①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以游赏山水为题材的辞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语言精练优美、内容隽永深长。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赤壁赋》的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㈡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重点文言实虚词 语文常识:苏轼 “赋” 2.学科能力

①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欣赏写景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学生阅读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3.教育性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发展性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通过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㈢教学总体安排

本文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诵读,初步学习本文。第二课时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第二课时文学鉴赏。

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㈠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㈡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代散文的抒情和议论 2.分析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 ㈢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找出文中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概括第三、四段段意。2.课件准备:配乐赤壁泛舟图 ㈣过程

1.播放画面优美的赤壁泛舟图幻灯片,并配放富有感情的配乐朗诵,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到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中,将学生带入一个愉悦而美好的情境,由此导入正课。2.并指导学生完成以下三题。

①画面中澄澈幽美的景色,文中是怎样描绘的?

②在这清幽的景色中,主人公(苏子)有怎样的活动? ③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活动?

以上三题的设计使学生由观看幻灯片的审美感知过渡到审美鉴赏,三道题衔接紧密,环环相扣,使学生认识并懂得鉴赏文学作品的一些规律性常识,即什么样的景色、情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和举止。同时,三道题也锻炼了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指导学生完成本课的难点之一: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的?播放“赤壁泛舟图”中客吹洞箫的片段幻灯,配之哀怨、伤感的旋律。然后质疑: ①客吹洞箫之音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②客为什么会吹出这样的曲调?(幽美的景色、闲适的心态,苏子既诵且歌,可这个客为什么如此不识时务,奏出如此不和谐的音符?)第①题训练重点是鉴赏作者对箫声的摹绘。第②题则重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没有正误之分,错对之别,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发言,发挥他们

作为鉴赏主体的作用,教师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做些适时的点拨和引导。对于第②题,学生会出现这样几种理解:⑴是为了引出后文的主客问答,起过渡作用;⑵是为了与苏子从歌词中流露出的悲哀幽怨的感情相唱和;⑶箫声哀怨悲凉的音调是作者真实心情的流露。

这几种认识都有道理,但都欠全面,教师可适当的点拨引导。

4.指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写景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完成教学重点。①播放“赤壁泛舟图”中“客曰”片段幻灯,在哀怨、忧伤的旋律中齐声诵读第三段。②质疑设问:

⑴概括“客曰”的意思。

⑵找出第三段中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并说明它们之间是怎样联系到一起的。第⑴题的设计在于鉴赏“客”的哀痛的思想感情,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题的设计在于鉴赏艺术手法。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不难,难点是说清它们有怎样的联系。要点点拨:眼前的“江水”“明月”“山川”(写景)“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议论)哀叹自身的渺小(抒情)

③播放“赤壁泛舟图”苏子回答的片段幻灯,在优美的旋律中齐声诵读第四段。④质疑设问:

⑴用自己的话转述苏子的意思。⑵对苏子的这种认识作出评价。

设计这两道题,目的是鉴赏分析苏子的思想感情。第⑴题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题学生的看法会很“发散”,教师要做好点拨。

下面是关于第⑵题鉴赏分析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

生:苏轼的观点很具辩证色彩,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身处逆境而心胸坦荡旷达,难能可贵。

生:苏轼的观点无非就是要抓紧时机,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的景物,看不出来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对这两位同学的看法,教师没有立刻作出评价,而是继续设疑激趣:有人认为,“客”的观点实际上是苏轼思想的委婉流露,你们怎么看? 设置这一疑问,目的是要学生加深苏轼被贬后矛盾思想的理解,并照应前面辞赋文体采用主客问答形式的讲解。

生: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巧妙地流露了自己被贬黄州后郁闷愁苦而又乐观旷达,意欲实现个人抱负的思想感情,比起直接坦陈个人心迹,真是巧妙。

师: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他们政治失意或是生活上遇到挫折,往往会陷入苦闷、迷惘之中,苏轼也不例外,但他的可贵之处,就是并不消极沉沦、萎靡不振,而是以自己豪放乐观的胸襟去拥抱生活。现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不能用简单的“积极”或“消极”来概括,但他那种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不应给我们很多启示吗?——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活着。

学生围绕世界观、人生观的话题充分发表看法。5.总结,布置作业

分析本文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异同

设计此题,目的是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回答该题,既要考虑思想感情的表达,又要考虑艺术手法的表现。附:板书

1.游—— 江水 明月 写景 乐

2.歌声 箫声 抒情 悲 3.客“哀吾生之多艰”

4.水——逝者如斯 变

月——盈虚者如彼 不变 议论 乐 5.乐 三.评析

“以人为本”是《赤壁赋》课例分析的灵魂和精华。而通过审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让学生做鉴赏活动的主体”是文学鉴赏课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学者绝不能采取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地把“答案”灌输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鉴赏的知识和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质疑、去寻求、去发现。教学中,教师很好地把握住了这种观念和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地位,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现。

教学中,教师围绕鉴赏主题设疑激趣,引导学生鉴赏、审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联想,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家庭作业的设置更体现了这一目的。学生的思维“发散”了,鉴赏的味道也就出来了,教师再适宜地辅以引导和点拨,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轻松解决,很好地完成了本课同时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真正培养了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一、案例的背景与主题

1、案例的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我校的一个省级课题,因此学校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也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重新审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思考、实践和反思的话题。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是传统的古文教学在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很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学是我们在省级课题之下的一个子课题。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古文学习园地。

2、案例的主题

苏轼的《赤壁赋》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

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二、案例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

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

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

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

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并且通过竞争激发了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悟。同样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人人生观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学生讨论出现的情况: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6、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 出现的精彩总结: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

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提供网址:http://page/39/3963/ 该网站为词集,没有具体分析)

三、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第五篇:精品教案--人教必修1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教学案例

一、《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六、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高亢激昂的歌曲是——(学生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我们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多么熟悉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什么?(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

1、侵华事变:

(由于高中生对抗战史的主要事实比较清楚,本目主要采取学生回顾的方式进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最惨无人道的野蛮侵略,同学们,你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史,请你们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华事变?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在学生回答后,课件打出:《中华民国图》,在图中相应位置闪动出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变,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思考】:“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

(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课件打出“国策基准”的材料)。

(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

(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和国共内战。

(过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2、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出示相关图片如累累白骨、杀人比赛(向井和野田在进南京城前谁先杀100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突出遇难者300000人。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诵下列这首诗)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

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正面对屠刀,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

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

3、潘家峪惨案:现场一角等图片,死难者1200余人。

4、七三一细菌部队:出示活体实验、2003年中毒后李贵珍等相关图片。

27万——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致死中国民众27万多人(日本学者认为,这是相当保守的数字,他们认为,死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的中国人多于日军于1937年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人数);

3000公斤——侵华日军“731部队”每年可以生产出3000公斤的纯细菌(每135克的纯细菌就可以使400平方公里之内的所有水源遭到污染,每年的生产量足以污染全中国的水源);

3000人——侵华日军“731”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

【讨论】同学们在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深有感触,请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学生回答)。【学思之窗】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野兽?

(武士道精神、灭亡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

我们经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我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以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神州在流血,中华在哭泣。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哀鸿遍野。泱泱中华,面临亡种灭国的危机。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你该怎么做(学生回答)?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课件打出: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1、探究一: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闻发布会:将班级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国共双方】请分别代表国共双方阐述自己对抗战的贡献。

材料一:

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先后有70余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等32名少将。材料二:

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同时,敌后抗日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部队伤亡60余万人,解放区人民群众伤亡600余万人。材料三: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生发言后小结:

国民党正面战场:(1)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播放有关影象资料);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2)评价:积极抗日,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计划;节节败退(片面抗战路线)。(先在课件上打出证明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抗战的有关数据,让学生总结概括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最后打出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加深学生印象。)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根据地;重大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初期第一次胜利)、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回民支队的抗战。(课件展示有关中国共产党军队抗日的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两大战场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2、探究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谜语大家猜】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屈原、苏武、共工)(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2)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苏联的援助、美国的原子弹);(5)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3、探究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课件:展示相关材料,学生阅读后发言)。材料一: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学生发言后总结:

(1)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2)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3)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60多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到底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中日两国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又如何?

课件:展示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图片、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图片

(图片配文字:同样是祭拜,相似的事件,不同的形式,迥异的内容。德国人跪下了,跪在了受难者墓前,跪得是那么的坦诚;日本人却站着,站在了凶手的牌位下,站得是那么的孤傲。同样举起过屠刀,也同样放下了凶器。德国人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用真诚换取理解,融入欧洲,强大自身;日本人无视历史、歪曲历史,用丑恶掩盖罪恶,一意孤行,伤害四邻。有的人下跪了,他显得更崇高;有的人还站着,他看着更卑微;有的人为尊严,有的人为生存;有的人毫无廉耻,有的人荒诞不经……下跪,意味着什么?你又为什么而下跪?参拜,又意味着什么,惨死在日本屠刀下的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同样的忏悔?)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不愿正视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

中国: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兼总代表、2002年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选图片

(颁奖词:“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h·哈里斯。下一个“王选”,会是你吗?)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 我们应该怎么做?

(历史不能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好好学习,报效国家)

课后探究(两题任选一题): 1、2005年,香港人大代表朱幼麟向全国人大递交了《我国国家级、国际化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议案。请你就抗日战争设计一项国家级、国际化的纪念活动(包括活动形式、设计理念及设计理由等)。

2、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对日本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纪念活动进行了记录,现摘抄一些: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

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广岛:2001年,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4万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

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广岛:参加纪念大会人数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人左右,最多不到一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800或1/500……

下载赤壁赋教案5_语文_必修1_人教版(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赤壁赋教案5_语文_必修1_人教版(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3.9《赤壁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教学资源店 http://xjzy.taobao.com您身边教与学资源专家! 《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苏轼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说文章要写得:“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

    2012高一语文教案《赤壁赋》3(苏教版必修一)

    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4、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秋天的雨5_人教新课标-word文档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

    《后赤壁赋》教案及教后记(合集五篇)

    《后赤壁赋》教案及教后记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 2、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3、 情感目标: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

    人教必修4模块综合复习教案

    嘉兴英语教学网 www.xiexiebang.com 收集整理 欢迎使用 Book 4 Unit 1 1. (跟着简研究大猩猩的路线follow),our group are going to visit them in the forest. 2.She spent ye......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1Unit2EnglishAroundtheWorld教案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Ⅰ单元教学目标技能目标Goals Talk about English and its development,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 Talk about difficulties in la......

    语文:3.9《赤壁赋》教案(7)(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教学资源店 http://xjzy.taobao.com您身边教与学资源专家! 赤壁赋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第二册单元中一篇哲理性很强并蕴涵了作者深沉的情感的散文。由以前的自读......

    2011年高一语文教案:4.2.1《赤壁赋》(苏教版必修1)

    《赤壁赋》教案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中学 方 远【教学目标】 1、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2、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