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
《童年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作者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特点。教学重难点
抓住特征,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
教学这篇课文时,应首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明确文中刻画的主要人物。能分辨出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刻画的人物性格。再进一步去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
一、预习检查
⒈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
噗【pū】 脯【pú】(fǔ果脯)绺【liǔ】 惩【chéng】 咒【zhòu】 颊【jiá】 嗅【xiù】
皱纹【zhòu】(绉纱zhòu)兜【dōu】 鬃【zōng】 辫【biàn】 鼻【bí】 壶【hú】
咕哝【gū nong】 诅【zǔ】 ⒉ 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咕哝:小声说话(多指自言自语,并带不满情绪)。胸脯: 指胸部。两膝: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惩罚:严厉的处罚。发绺:许多头发顺着聚在一起。马鬃:马颈上的长毛。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泛指咒骂。丰润:丰茂滋润。温柔: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知心:知己。
颤动:短促而频繁的振动。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两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分。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样式繁多。皱纹:物体表面上因收缩或揉弄而形成的一凸一凹的条纹。⒊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生于木匠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等,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中剧本《小市民》、散文《鹰之歌》、《海燕》等作品引起巨大反响。后因参加革命工作几次被捕。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⒋ 背景介绍:
高尔基5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在开设染坊的外祖父家。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吵斗殴中。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高尔基笔下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
二、课文导入
播放FLASH《外婆的澎湖湾》,在这首歌曲的美妙旋律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演唱者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时代,在人生的长河里,这是一段最美的时光。童年时代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爱的故事。父母之爱,朋友之爱,爱伴着我们成长,爱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拥有太多的回忆和幸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朋友》这一课,认识一下高尔基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童年朋友——外祖母。
三、教学步骤
⒈ 提问:朗读课文。读完全文,你认为哪句话可以概括全文的中心内容呢? 明确:“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⒉ 提问: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外祖母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同时文章的题目也是“童年的朋友”,这个题目合适吗?文章哪些内容可以体现出两人的关系是朋友? 明确:①说话的语气“温暖而柔和”。
②对于睡觉问题的处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
③关于奶瓶的问题的处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⒊ 提问:在文章的中心句中,作者还说到:“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那么 课文中那些地方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出了外祖母的爱心呢?
明确:外祖母“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她微笑的时
候„„闪出一种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等正面描写以及“我”的心理感受等 侧面描写,都能体现出外祖母对“我”的爱。
⒋ 提问:本文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丰满的外祖母形象。那作者在刻 画人物时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明确: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⒌ 提问:通过这些描写,你觉得作者的外祖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结合文章内容具 体加以分析。
明确:慈爱、开朗、乐观、坚毅、勤劳能干。
慈爱——“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 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乐观、坚毅——“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但整个面孔仍 然显得年轻,明朗”;“通过她的眼睛„„温暖的光芒”。
勤劳能干——“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举动像大猫似的轻快儿敏捷”(表 明外祖母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和艰辛的生活)(穿插三次对眼睛的描写)
⒍ 提问:为了更好的表现人物,文章还使用了极富表现力和饱含感情的词语。在刻画 外祖母形象的时候,运用了很多这样的词语,大家来找一下。作者使用这些 词有什么样具体的作用?
明确:“愉快”“快活”“年轻”“明朗”“快乐”“温暖”“轻快”“敏捷”“可爱”。都是褒义词,表达了对外祖母的赞美。
⒎ 提问:同时文章还使用了巧妙的修辞手法,具体来说说作者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 表达效果。
明确:①描写声音和动作的句子:“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 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把语音比作 鲜花,这个比喻又鲜艳又奇妙,非常富有美感,外祖母的形象也写得非常美 好。
②用“驼背”比外祖母的腰,写出了外祖母的辛劳,把外祖母比作猫,调皮 中写出了外祖母的勤劳能干,也表现出“我”和外祖母的“朋友关系”。⒏ 提问:文章开头第一段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出外祖母生活的不如意,也为后文写外祖母对“我”态度的温和作反衬。
四、作业布置
⒈ 有人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写人最好是写眼睛,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就多次写到了外祖母的眼睛,你能写写老师上课的眼神吗?
⒉ 如何理解“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你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朋友是谁? 用学习文中的写法,用简短的文字描绘出你心目中朋友的形象。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2、阅读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此基础上,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感情色彩浓厚的语句,以便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二、单元学习内容及课时安排
1、单元整体学习
一课时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课时
3、《爸爸的花朵落了》
二课时
4、《丑小鸭》
一课时
5、《诗两首》
一课时
6、《伤仲永》
一课时
7、综合性学习
一课时
8、写作
三课时
三、对本单元课文的解读分析
成长,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每个人都从成长中走过来,但每人的经历并不相同。这个单元安排的就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讲述自己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长大的生活故事(林海音《爸爸的花朵落了》),有的则是以童话的形式,告诉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努力追求(安徒生《丑小鸭》),等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鲁迅的《朝花夕拾》当中。这部集子收录的都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为什么说是“我的乐园”呢?“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更不用说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无限情趣的东西了。作者还引用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虽然认人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
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这里,作者用一个过渡段,巧妙地将自己的百草园生活过渡到了随先生读书的学习生涯。
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从先生来说,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啬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愿意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段不难看出,当时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
本文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根而联想到成仙,写传说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
事,写捕鸟便提到闰土的父亲,写学生读书而提到先生读书等。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放得开,富有情趣,又收得拢,为表现中心服务,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爸爸的花朵落了》
本文节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题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本文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实际上写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当然,作者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这里有现实,有回忆,用现实引出回忆,其中很多回忆又与爸爸的话语有直接联系,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
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与题目相映,文章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全文充满情味而又严谨周密。
《丑小鸭》
本文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作者以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把丑小鸭的经历描写得令人关注和同情。丑小鸭长得太丑了,所有的鸡、鸭都嘲笑他,排挤他,连他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欺侮他,看不起他,最连自己的妈妈也不得不劝他走远些。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被迫离家流浪,几经风险。雁对他虽然不错,但不料被猎人打死。丑小鸭死里逃生,来到一间农家小屋。他忍气吞声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不断受到鸡和猫的奚落排挤。最后他不堪忍受,独自来到他心驰神往的大自然当中。秋天到了,它见到一群南飞的天鹅。冬天到了,天是那么冷,丑小鸭几乎冻死在冰冷的湖边。又是一个美丽的春天,他又看到了那些美丽的鸟儿。这时丑小鸭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只美丽洁白的天鹅。
这篇童话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具有极强的艺术概括力。面对丑小鸭的生活经历,我们会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会受到深刻的思想启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诗两首》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本文的作者是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这首诗阐明了作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写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有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来写,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2、《未选择的路》
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这首诗就是写人生之路的。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作者在诗中着重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题目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要写未选择呢?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伤仲永》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本主语言平实而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四、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学习(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在回忆中寻找自己童年生活,描述自己过去那段快乐的童年往事。
2、了解单元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确立自己感兴趣的单元活动专题。
课堂学习
第一块 学生畅谈“我的童年生活”
1、教师导入语: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些难以忘怀的往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那过去的快乐往事好吗?
2、学生活动:自由言说“我的童年生活”
3、教师小结并过渡:当同学们用优美而动情的语言说着自己那快乐的童年时,老师的心在与你们一起进入,一起想象,一起憧憬,你们的描绘激发了老师的联想,激起了老师心灵的共鸣,让我有了一次美妙的走进你们的心灵。你们是否也愿意与更多的老师一起,分享美好的感受呢?
第二块 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1、学生浏览单元学习内容,了解课题及作者。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⑴我所知道的(作者或课题)
⑵我最想知道(作者或课题)
3明确单元学习目标。(见上)
第三块 确立自己感兴趣的单元活动专题,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1、学生再度浏览单元内容,自定或从老师提供的专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探究题。
参考题:(1)走进童年的语言世界(要求:收集描写其他名人的童年生活的文章)
(2)在阅读中走近(填本单元的一位作者)
2、商定课外阅读的范围(与教材配套的读本、与本单元主题接近的其它优秀作品、与探究题相关的材料等),小组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及检查办法。
第四块 教与学的反思及评价
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并评价本节课上自己的表现及收获。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语言,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1、导入
2、感知、a、学习字词
b、朗读全文,初步体味文中情趣 c、课堂讨论
△从本文的题目看,你认为文章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找出写百草园、三味书屋两个部分起止句中的过渡段概述一下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研读:
1、质疑
2、合作探究
△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感受是怎样的?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怎样的?二者在内容上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
体验与反思:你喜欢怎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你认为游戏与学习之间是矛盾的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揣摩语言,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设计:
1、教师总结
2、研读赏析
a、自由讨论。你最喜欢的语段,并说出原因(从写法上分析)b、重点研读。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七自然段 分析写作技巧
3、拓展延伸
a、品味第二、七自然段,自己写一段话。(或写校园一角,或写某个游戏的过程)b、学生评析
4、布置作业
写一段关于的童年生活的话。
(三)《爸爸的花儿落了》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思路,体会至爱亲情
2、研读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至爱亲情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1、导入
2、感知
a、字词
b、有感情地朗读全文c、思考、讨论
△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研读与赏析(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
1、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2、集中讨论
A、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的?
B、这些对“我”的成长起了怎样的作用?
C、怎样理解文章未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
拓展延伸:说说自己的爸爸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研读与赏析文章的重点
教学设计:
一、导学
二、研读与赏析(“我”急着回家这一部分)
a、朗读此段落 b、思考讨论
△毕业典礼后“我”回家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呢?△“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体验与反思:你喜欢长大吗?说说心里话。
布置作业
(四)《丑小鸭》
教学内容: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
2、体味文章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1、导入
2、作者简介
3、感知课文内容
a、速读课文 b、思考
△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丑小鸭遭受到哪些歧视和打击?丑小鸭是如何面对的?这篇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问题探究:学生自主质疑、答疑,教师归纳总结
集中讨论:
a、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b、怎样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名话?
c、为什么说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体验反思:我们应从丑小鸭身上学习什么?
拓展延伸:结合本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个小片段
布置作业
写一个关于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小片段
(五)《诗两首》
教学要点:
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生活。
课前准备:
1、根据提示,阅读这两首诗。
2、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设计:
一、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导入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教师组织学生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课堂交流,以利于理解诗歌。
(三)整体感知
1、反复阅读诗歌。
2、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B、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C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问题探究
1、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五)朗读背诵
(六)体验与反思: 教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未选择的路》
(一)导入
(二)趣味感知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2、四节诗歌表达了什么意思?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三)问题探究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
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趣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
3、这两首诗歌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四)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试着写一篇随笔,评论一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或《未选择的路》。
(六)《伤仲永》
教学要点: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解决生字词。
教学内容与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正音及句子的停顿。
2、学生自由诵读,进一步感知课文。
3、学生齐读,注意断句。
4、疏通文意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同学讨论交
流,解决四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5、问题探究: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学完本文,你有何感想?
6、小结:
借事说理的方法。语言简洁生动。
三、课后作业:
小作文:《读〈方仲永〉有感》。
(七)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一、活动目标:
1、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
2、通过了解成人对成长时期烦恼的认识,审视自己的所谓烦恼,重新评价自我,也要为朋友、同学排忧解难。
3、与别人交谈应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话语通顺完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说话不要带口头禅,不要重复罗嗦。
4、写作要围绕中心,有主题。写自己要能写出独特的认识,写别人要注意本人的审视和评论,帮朋友解忧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
二、活动时间:课堂交流安排1课时。
三、活动步骤:
1、建议学生阅读《读者》2002第13期《有问题是因为活着》,并采访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他们曾经有过什么烦恼,又是怎样解决的。做好记录。
2、在教室里布置一棵烦恼树,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烦恼写下来,制作成树叶的形状,贴在烦恼树上。
3、以小组为单位,去认领烦恼叶,组内具体讨论如何解决这些烦恼,然后分工,每人针对一片烦恼叶,以书信的形式帮助同学解决这个烦恼。
4、小组内交流书信,提出修改意见,评出写得最好的书信在班上交流。交流时,师生都参与点评。
5、每人根据自己书信的内容写一句名言或较精练的句子,抄在自己制作的一朵小红花上,把小红花贴在烦恼叶的上面。最后在全体学生确认烦恼已基本解决的前提下,让学生把“烦恼树”三字换成了“欢乐树”。
(八)写作
写作:成长的烦恼(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写作要围绕中心,有主题。
2、要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根据习作要求修改作文。
教学设想:
一、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安排写一段关于自己童年的话,《爸爸的花朵落了》的教学安安排学生写关于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小片段等。这样,学生将逐步积累一些写作的技巧,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二、在布置学生写作前,要指导学生学习组织材料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完成习作。
三、批改和讲评习作时,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将问题呈现,并将自己的修改意见及修改后的文章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比照中有所觉悟,然后再让他们自改作文。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苏教版
《童年的朋友》个性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重点:感受外祖母慈爱的形象。难点:感受浓浓亲情。教学方法: 探究、质疑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高尔基的创作生平。通过查工具书,读准生字词,理解词义。
一、导入课文:
播放歌曲《朋友》导入。朋友人人有,在你快乐的时候和你分享快乐,在你悲伤时和你分担悲伤,在你遇到困难时和你一起克服困难„„(指名让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朋友。)那么,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是谁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加点字注音(指名上黑板注音)。诅咒
噗噗 发绺鬃咕哝 惩罚嗅胸脯果脯
2.简介作者及背景。
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幼年丧父,童年是在外祖母家度过的。11岁就结束了童年生活,到“人间”独立谋生,后通过自学成为作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
三、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1)着重描写了外祖母的长发,揭示了外祖母慈祥、可爱的性格特征。(2-5)外祖母的语言,突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疼爱和关心。(6)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表现了她年轻、仁慈、善良和可爱。第二部分(7)点题,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2.思考:
(1)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3)说说你对文中外祖母的印象,请你为“外祖母”画一幅肖像。
(通过解决三个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学生所画的肖像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
四、研读课文:
1.读过课文,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朗读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并选择一两句并批注。
①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选出精彩的批注,其它小组作评价。
②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运用。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外祖母的形象,给作者哪些深远的影响。
(通过外祖母的语言、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书:充满爱心,慈爱和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坚强、乐观。)
五、拓展延伸:
1.学习了本文,我们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手法,尤其是通过描写眼睛来表现人物性格,请你们学习这样的写法为你的同桌描绘出他的形象,表现他的性格。2.学过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从人物描写手法,侧面烘托,语音、修辞等方面谈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整理字词。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1):描写了外祖母的长发(2-5):外祖母的语言(6):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 第二部分(7):点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2.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对外祖母的精彩描写。难点: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检查复习。听写本课重点词语。
二、学生精读课文,品读对外祖母的精彩描写。
找出对外祖母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的句子。学生自读自己所欣赏的语句。
学生交流自己所欣赏的语句,并简述理由。4.教师点评:
着重从以下两方面点评:
一点是写人物时细致传神的词语运用,如文中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另一点是新鲜奇妙的比喻运用。
“外祖母说话好似用心唱歌„„打进我的心里。”
语音鲜花:比喻新鲜奇妙,富有美感(外祖母形象美好)5.这些精彩的描写对刻画外祖母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明确:突出外祖母的和蔼可亲、幽默。6.外祖母对“我”成长的作用?(联系外祖母的家庭环境)讨论后明确: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学会爱;学会如何应付困苦的生活。)7.深度思考 1)、外祖母和“我”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血缘关系,那么是什么关系呢?用文中的话来概括。明确:“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朋友”关系 她今天样子很凶,但当我问起好的头发为什么这样长的时候,她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
明确:外祖母爱“我”,她不想使生活的不幸在“我”幼小的心里烙下印记。“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明确:怕我被妈妈责备,包含关怀之意。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明确:表现外祖母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不想睡就不睡好了,”
明确:这些语言能够表明祖母和我是一种轻松的、平等的、和蔼的朋友式关系。
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明确:猫是孩子们心目中可爱、温存的小动物,在这里把祖母比成猫,自然也就包含着对祖母的一种喜爱之情。3)、我们应该从哪几个角度来理解 “终身的”“最知心”“最了解”“最珍贵”,的含义。明确:(1)因为外祖母不仅像一般的长辈那样爱自己,而且和“我”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
(2)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地对待自己。
(3)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内心的话都能和外祖母交流。(4)说外祖母是“终身的朋友”,是因为外祖母的爱,把“我”的心灵从黑暗中带到了“光明的地方”,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外祖母的乐观、坚毅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教师小结:总之,温柔慈爱的朋友般的外祖母,她对“我”充满了爱,对生活充满了爱,她乐观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我”,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使“我”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阿辽沙苦难的童年因为有了外祖母的陪伴,就有了驱散黑暗的阳光,滋润心田的雨露。五、三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课文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请找出原句,并体会它所体现的内容? 明确:第一次,“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
体现了外祖母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愤愤不平。第二次,“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 体现出外祖母的宽容和快乐。第三次,“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体现出外祖母的坚强和乐观。
三、课堂小结: 全文以外祖母对“我”的爱为线索。通过对外祖母外貌、语言的描写,叙述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关爱和影响,表达了我对外祖母的无限感激之情。
四、课堂拓展训练:
《社戏》一文和本文中的外祖母形象有什么共同点?描写方法有什么不同?(提醒学生从写作目的方面去比较)共同点:慈爱 不同点:《社戏》中外祖母是略写人物,主要转述她的语言;本文中的外祖母是详写的人物,主要描写她的外貌、语言和动作。
五、质疑探究
学完本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和同学探讨。
六、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节。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外貌描写——长发——慈祥、可爱 外祖母对“我” 外祖母的头发 无微不至的关爱 语言描写
“我”睡觉的事情——对“我”的疼爱、关心 打破牛奶瓶的事
外貌描写——笑、动作——仁慈、可敬
抒情议论——终身的朋友——抒发感激之情,点明对“我”的影响和意义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 李强
学科领域(在学科名称后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语文√数学 体育
音乐美术 外语 物理
化学生物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科学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七年级 6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闲适旷达的审美心态叙述了自己从顽童到学生这一角色转型期的有趣故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笔调柔婉细腻,“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丑小鸭》以童话的形式,告诉人们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努力追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第一单元:
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重点研读、揣摩、赏析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和多角度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他人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失败。对应课标
1-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2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1-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1、文章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到底要表现怎样的主题?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2、作者是用怎样的文字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3、丑小鸭有什么现实意义?
4、当生活遇到挫折时,我们该怎么做? 专题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专题划分 专题二:《爸爸的花儿落了》 专题三:《丑小鸭》 专题四:《诗两首》
专题一 所需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课时
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让学生了解少年鲁迅在游戏、学习中所具有的童真和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趣和感受,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文章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到底要表现怎样的主题?蕴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揣摩和思考精彩片段。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1、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本专题问题设计
2、“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多媒体课件 视频
教材
多媒体教室 记录的纸、笔等
一、导入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和庄重,但我们也深知,他曾因儿时阻止弟弟游戏,自认为犯下不可饶恕的过失,并为此抱恨终生。那么鲁迅先生的童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呢?让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里,追踪一下他的成长足迹吧。(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范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三、默读思考,合作探究
1、出示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研读课文,提取信息,形成观点。
(1)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依题目所示,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3)对百草园的描写,重点突出了哪些内容?(4)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感受是怎样的?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注意圈点、标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自读能力。)
2、课堂讨论
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知道什么说什么,知道多少说多少。互相补充指正,使答案完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单单能说出结论,要尽量说出是怎样得出结论的。培养说话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深入研讨,质疑问难(生成问题)
1、学生自主阅读探究可能提出的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价值)
(1)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2)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4)第二部分一开始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5)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与前面作者对先生的评价矛盾吗?
2、围绕问题,深入探究。(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至于这种态度是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3、解答问题,提炼方法。(全班交流,师生点评)
4、拓展延伸,情感体验。(阅读交流,共享成果)
五、梳理总结,反思体会
本文思路清晰,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中间用过渡段。写百草园重点写了三方面内容,写三味书屋重点写了私塾先生读书神态,层次分明。语言轻松愉快,幽默风趣,可读性很强。笼罩全文的是一种依依深情。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能否从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归纳 评价方法:自评、他评、师评
教学评价 评价指标:
1、学生阅读文章和从中获取的信息是否正确;
2、回答问题是否全面,语言是否流畅,专题二 所需课时 《爸爸的花儿落了》 2课时
专题二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从小说《城南旧事》节选,围绕毕业典礼引出对爸爸及相关往事的回忆,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成长。作者是用怎样的文字引出对往事的回忆?插叙有何作用?表达怎样的中心?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领悟标题的双关含义,掌握拟题技巧;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知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插叙手法在记叙中的运用。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中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还要让学生在读中认识到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使自己真正的成熟起来。
1、文章朴实的语言中蕴涵真挚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本文中爸爸的哪些做法或哪些话对“我”影响最大,为什么?
2、本文写爸爸的花的内容很少,但课题却是“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什么?你能另拟一个题目吗? 本专题问题设计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课件 视频
教材
多媒体教室 记录的纸、笔等 其 他 导入: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子女对这种感情有的当时就体会到了,有的过了多少年后才逐步体会到。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就写出了课文中的“我”所感受到的那种影响自己一生的真挚的父爱。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脉络。(读读)
1、你了解作者吗?(让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资料,教师不必多讲)
2、学生朗读课文(读时发现不理解的字词自行解决或同桌交流解决)。
3、简要复述课文。(主要事件复述清楚即可。)
4、了解叙事方法及主要作用。
三、读懂亲情(议议)
1、提问: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推选代表交流。)
2、小结。(也可以让学生做)
这一节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了解了文中爸爸的性格,那么课文什么地方最感动你,并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四、品味文章语言(谈谈)
1、文章朴实的语言中蕴涵真挚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本文中爸爸的哪些做法或哪些话对“我”影响最大,为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本文写爸爸的花的内容很少,但课题却是“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什么?你能另拟一个题目吗?试一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五、拓展延伸课文内容。
同学们,我们的父母也曾如文中的爸爸那样教导过 我们,甚至象文中的爸爸那样打过我们吧,但我们 以前却不理解,学习了本文后你有了新的认识吗? 请大家谈谈。(小组交流,如时间允许,也可以让 部分同学在班上谈谈。)推荐作业
⑴课外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⑵自拟题目写一篇反映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学生是否积极参加讨论 评价方法:自评、他评、师评 评价指标:
教学评价
1、学生阅读从中获取的信息是否正确;
2、是否积极主动,是否认真倾听。
3、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活动过程符合要求,规范有序
专题三 《丑小鸭》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得虽然是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能给学生有益启迪。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 没 有 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1、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有哪些不幸的遭遇?
本专题问题设计
2、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课件 视频
教材
多媒体教室 记录的纸、笔等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一、以上册教材的《皇帝的新装》导入课文。
二、联系生活体验,比照丑小鸭成长经历。
1、理线索。
2、明结构。
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
3、知内容
沼泽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 :向往美与幸福——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 :被赞美
4、辨形象
5、悟主题(1)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 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 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教学评价
专题四(2)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思考,小组讨论)
三、各抒己见,内化思想
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四: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 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丑小鸭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渴望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学生是否认真阅读、思考,是否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
评价方法:自评、他评、师评
评价指标:
1、学生阅读从中获取的信息是否正确;
2、是否积极主动,是否认真倾听。
3、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活动过程符合要求,规范有序
《诗两首》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四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是两首诗,虽然主题是关于人生的,但都与成长有关。让学生背诵,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路问题,了解象征手法。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理解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2.领会普希金诗歌的语言特点。3。学会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4.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本专题问题设计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课件 视频
教材
多媒体教室 记录的纸、笔等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
二、诗人简介。
三、师生共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听读。2.学生齐读,议读,交流体会。
3.解读诗歌大意(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见解)
四、思考探究。
学生再读诗歌,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的怀念”?(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学生朗读背诵诗歌,试着当堂背诵这首诗。
五、体验反思。
六、导入《未选择的路》。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现在,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诗歌《未选择的路》。前者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后者则告诉我们将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
七、整体感知。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认真阅读这首诗,最好是默读。深入思考每节诗歌的意思,然后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八、思考探究。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
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有什么不同?
3、这首诗歌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九、教师小结。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学生是否认真阅读、思考,是否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
评价方法:自评、他评、师评 评价指标:
教学评价
1、学生阅读从中获取的信息是否正确;
2、是否积极主动,是否认真倾听。
3、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活动过程符合要求,规范有序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说明:设计几个能引领本单元学习的核心问题)
(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专题一:
(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二:(课时)专题三:(课时).......其中,专题(或专题 中的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
所需课时(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专题问题设计(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评价要点(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
所需课时(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专题问题设计(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专题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讲述自己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长大的生活故事(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有的则是以童话的形式,告诉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努力追求(安徒生《丑小鸭》),等等。
下面对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做一点具体说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但从成长的角度选入教材,这还是第一次。从课文中学生可以了解少年鲁迅在游戏、学习中所具有的童真和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从小说《城南旧事》中节选的,小说展示的基本上是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轨迹。节选的这一部分围绕毕业典礼引出对爸爸及相关忘事的回忆,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学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插叙的巧妙运用,看看作者是用怎样的文字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的。
《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要注意一道学生了解丑小鸭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渴望,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使他从一个人人歧视、饱受嘲弄的丑小鸭最终变成了一只令人羡慕的美丽的白天鹅。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是两首新诗,虽然主题是关于人生的,但也与成长有关。
《伤仲永》是一篇文言文,主要任务是读读背背,通其大意。
【单元目标】
1、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2、阅读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会感情色彩的浓厚的语句,以便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课时 主讲人:杨聪颖 《爸爸的花儿落了》——2课时 主讲人:杨聪颖 《丑小鸭》——2课时 主讲人:杨聪颖 《诗两首》——2课时 主讲人:刘志丽 《伤仲永》——3课时 主讲人:邢卉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时间】 【授课班级】 七年级 【授课人】 杨聪颖 【授课时数】 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学习.课文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3、体会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主题。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思考,讨论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能力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
真切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的精彩段落,体会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情以及本文的主题思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导读法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由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你能讲一讲你的童年趣事吗?(指名几个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
二、走近作家作品,检查预习。
1、作者及作品简介。
2、检查预习。用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出示以下练习:(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收敛.()脑髓.()桑葚.()斑蟊.()积攒.()秕.谷()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2).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______(体裁),选自。作者鲁迅,原名______,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他写的小说集有
,杂文集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读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1、本文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3、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
4、文章的开头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百草园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给童年的鲁迅带来了乐趣?
第二课时
一、学习1、2段,品读百草园美景。
1、本部分写了哪些事物?作者是用哪些词把它们写得更加生动美好呢? 2、.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具体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
3、文章在写景时用到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这一段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二、学习3-6段,复述故事,感受神秘色彩 1、用自己的话复述美女蛇的故事。
2、感情朗读精美片段,体会故事的神秘色彩。
三、学习7-8段,体味雪地捕鸟的乐趣
1、少年鲁迅在雪地捕鸟时,他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 2、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有什么好处。
四、延伸感悟:
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百草园的生活,你有没有特别喜欢去的地方呢?和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乐园吧。
五、小结。
六、作业。
第三课时
一、学习9-24段,回味书屋,感受成长 默读课文思考:
1、文章第九段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二、研讨文章的主旨。(多媒体展示题目)
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见研讨与练习一——3小题)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授课班级】七年级 【主讲人】杨聪颖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林海音,并能说出其作品。
2、通过课文的学习能说出标题的双关含义。
3、知道什么是插叙。
4、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成长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珍惜亲情,正确对待长辈的教育。
2、体会成长的内涵,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
【教学重点】
体会父亲的深情,理解父亲的深情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
【教学难点】
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感受父亲的深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结尾句:“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是小孩子了。”提问:①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什么意思呢?②“我已不是小孩子了”是什么意思?两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让我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1、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2、《城南旧事》简介。(教师口述)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2、解词。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生标注字音及段序。
2、生自读课文,思考:
①本文叙述了哪些事情?其中哪些是写眼前的,哪些是回忆过去的? ②本文的叙事顺序是什么?(简介插叙的作用)③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自主研读,分析人物形象。
(一)默读“六年前我赖床,爸爸惩戒我”片段,思考:(学生先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派代表回答问题)
1、说一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这件事后英子有什么变化?
2、你有没有类似的“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说给大家听听。
(二)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阅读文章其他情节,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爸爸的形象以及对“我”的影响。
(三)归纳概括爸爸及英子的形象。
三、延伸感悟。
文章第37自然段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了,我们又是多么怕呢?”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一说,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小组讨论完成)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授课班级】七年级 【主讲人】杨聪颖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及其作品。
2、理解丑小鸭的形象。
3、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理解童话的思想意义。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丑小鸭的形象,探究文章的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为实现理想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2、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教学难点】
体会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件展示丑小鸭和白天鹅的图片导入。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三、检查预习。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括: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丑小鸭有哪些不幸的遭遇?对这些遭遇他的态度是怎样的?他有怎样的行动?
3、想一想,假如有一天你陷入了丑小鸭的尴尬境地,没有人认可你,理解你,你的心情会怎样?丑小鸭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课文,探究丑小鸭的形象。
(一)自主学习
1、丑小鸭不停地逃啊,走啊,根本原因是什么?
2、第一次看到天鹅,丑小鸭感觉是怎样的?
3、第二次看到天鹅,他是怎样做的?
4、他是无忧无虑飞向天鹅的吗?
5、害怕为什么还要飞向它们?
6、既然天鹅是高贵的美丽的,为什么丑小鸭要以等死的心态飞向他们?
7、他飞向天鹅后发现了什么?
(二)、合作研讨:
1、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翔美丽的天鹅?
2、他为什么觉得难为情?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3、到底是一只鸭子变成了天鹅,还是它本来就是天鹅只是它自己不知道罢了?
4、如何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说:生活有很多可以变成天鹅的丑小鸭因此他送给我们一句话“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真的没有关系吗?请你根据你的体验再加一个条件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只要 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三)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安徒生的简历:大家有什么发现吗?
丑小鸭的经历是安徒生自身生活的写照!所以说: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2、读完这篇童话,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五、小结:
生活中我们或许现在还是一只丑小鸭,但是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断超越自我,努力发现自我,我们就会离天鹅湖越来越近,所以路再长,我们也不怕。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