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ppt教学过程

时间:2019-05-12 19:5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降水ppt教学过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降水ppt教学过程》。

第一篇:降水ppt教学过程

1.【上节回顾】前面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气温、气温的测定、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降水及降水的分布规律。

2.【第2张ppt】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张图片,看看它们的景观有什么不同(讲述图片不同点)【提问】那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之间的差异吗?对就是降水的多少造成的。

3.【第3张ppt】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降水吗?(学生:下雨)嗯下雨也是降水,我们知道水有液态水和固态水,我们这里讲的降水就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统称为降水。好,我们现在就看看降水的一些图片【第4张ppt】

4我们了解了什么是降水,那现在我们来看看降水形成过程【第5张ppt】:地面的水汽随着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形成云,再经过碰撞等运动,水滴不断增大之后会形成降水降落地面。

5【第6张ppt】平时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会看到一些人在干旱季节会找一些道士设神台来求雨,那大家认为雨是不是求求就会下?(雨是求不下的,要形成降水是需要条件的,那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同学们看看63页.【讲解】这两个基本条件:1.足够的水汽、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要形成降雨必须要满足这三个条件。空气中要有足够的水汽,如果空气中没有水汽也就没有水汽的凝结,也就不可能形成降水。就比如我们要煮饭连米都没有何来饭。就拿西北来说,那里的干旱,首要原因就是那里的空气太干燥,水汽特不足。那这个凝结核其实就是大气中的粉尘,这是那里的上空都是存在的,空气中的水汽就是附在其上面凝结成水珠的。那要形成凝结空气的温度就得下降到一定温度。嗯我们平时从冰箱取出一瓶冰冻的谁,一会就会发现瓶身会有很多水珠,这就是瓶身周围的空气遇到冰冷的瓶身,空气温度就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就会产生凝结形成水珠。这和降水中水汽凝结是一样的道理,那么怎么样空气温度怎么样才能下降到可让水汽凝结出来的程度呢?空气就得上升,我们知道气温会随海拔上升而降低,所以空气温度要下降就要上升,而上升就会遇冷从而产生凝结,才会形成降水。

7【第7张ppt】我们刚刚说到形成降水空气要有一个上升的运动,那根据运动的原因及形式,我们把降水分为三种类型。那到底是哪三种类型呢?。。。8【逐一播放三种降水的动画,讲解它们的特点】。。。。。。讲述完后把三种雨作一个对比,找出它们不同点和相同点。【第14张ppt】

9过度:我们常会听到说哪里哪里的降水量毫米等,那么这个雨量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64页 10.【第15张ppt】讲述雨量器的构造及测量方法。。。

过度:我们知道世界上降水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世界各地的降水情况。大家先用2分钟看看65也图4-12思考世界降水的分布有哪些规律。。。。

11.上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情况,那么现在我就了解一下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大家阅读64“雨极”这部分内容。。。。。。。。教师介绍世界“雨极”再补充世界的干极和中国的雨极,中国的干极。广西的雨极。

过度:我们前面学了气候的知识,那人们为了更直观,更快捷地了解各地的气候特点,人们就常将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等值线图这些方式加以表示。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部分的内容。。。。

第二篇:抑郁症PPT演讲过程

开场白:抑郁症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今天我要谈论的焦点就是:抑郁症究竟离我们有多远。1视频:前段时间南京姑娘@走饭 自杀离世的消息让很多人感叹年轻生命的消逝,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2新闻: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离抑郁症很远,其实不然。(点击)

今日,这条新闻《重庆1/4人有抑郁症状 90%患者没意识到已患病 》再次让广大人民把目光聚焦在了抑郁症。(概括新闻)

过度: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去年针对我国6省市13177名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我国职业人群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较为严重,过半人群存在抑郁症状。抑郁症它潜伏在你左右,是一抹很难挥去的心理阴霾。你情绪低落吗?是否长期失眠?你是否也患上抑郁症不自知?

3症状(读)但是大家不要恐慌(轻松的语气)

4抑郁症与抑郁情绪的区别:

前者是正常自然的情绪反应,后者则是一种心境障碍。两者主要有以下差别。1,当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后,例如失去本来拥有的或感到失望,会出现情绪抑郁,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扭曲想法,在负面思想中钻牛角尖,则是抑郁症的特点;2,情绪抑郁的人清楚知道,或潜意识知道,这种不快乐是会过去的,而抑郁症患者觉得以后也会这么不快乐;3,情绪抑郁者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或从事其他工作,达到缓和低落情绪的目的,而抑郁症患者终日被沮丧的感觉缠绕,持续时间很长;4,情绪抑郁的人不会显著影响人际关系、学业成绩或工作表现,而抑郁症患者人际关系、学业成绩或工作表现受很大影响。综上,尽管我们都不喜欢抑郁的感觉,但这种情绪反应也是一种正常而自然的心理现象。绝对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是不存在的,但要达到抑郁症的程度,是需要谨慎分析的。

5原因:巨大的工作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自己对生活与事业的高要求,在精神上积劳成疾的都市白领,是人们公认的抑郁症高发人群。(点击)

轻松感、公平感...的缺失,使抑郁症患病率大为增加。(点击)

6六不要:如果我们遇到了有抑郁症状的人,其实我们有时候认为的所谓的正确开导恰恰起了相反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1、不要试图要求抑郁症患者“振作”起来。原因很简单,他的低落情绪完全是身不由己的,一味要他振作他根本做不到,相反只会使他加大沮丧和绝望;

2、不要对他说,他的痛苦只是他“空想”出来的。因为对他而言,这种痛苦实际上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时时让他有“生不如死”的可怕感觉;

3、不要埋怨批评。要知道,抑郁症患者多十分敏感,亲人的一句不够“中听”的话语都可能在他心中搅起大浪,甚至将他推入更加绝望的黑洞中难以自拔;;

4、不要向他表明他须为自己的病负责。因为这只会加重他的思想负担甚至负疚感,不利于疾病康复;;

5、不要强迫他做不愿做的任何事。但每当他做好了一件事,须及时鼓励和肯定;

6、不要轻易相信他作出的承诺。不少家属就是相信了患者作出的“我绝不会自杀”的保证而放松了监护,结果导致悲剧发生。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家人不能掉以轻心。

结语: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不敢正视它,不够重视它。请学会聪明的付出,学会占有自己小小的幸福。

第三篇:降水方案

盐山第六中学二标段工程 教学楼降水施工方案

DY—(二建)—(01)—(2015)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技术措施

四、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五、基坑降水井封闭方案

六、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

一、编制依据

1、《盐山县第六中学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5-2011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盐山第六中学项目施工二标段工程,建筑地点位于盐山新区平安大街西侧,教学楼地上4层,长67.4m,宽15.5m,高16.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盖形式为现浇梁板结构。由于教学楼基础内有深坑,坑深在负4.6米(标高以室内±0为基准)以下有20厘米厚淤泥层,负4.8米为老土层。所以教学楼基础处理前需做降水处理。降水要求将水位降至负5.3米以下在进行基础处理。

三、施工技术措施

1.钻孔前严格按照井位图定井位。为防止基坑开挖时出现明水,导致基槽碾压处理无法进行,降水井点布置在基槽外6米范围内。井眼间距为35米左右,共打降水井4眼,井深25m,水泥管径Φ400mm,井管壁厚30mm,过滤管长8m,并备用2台污水泵,共6台污水泵。

2.钻孔严格控制井孔垂直度(α≤1%),严格控制井孔深度,保证井孔孔径上下一致,控制孔径。

3.灌填砂砾料前,把孔内泥浆适当稀释到比重为1.08左右,灌填

高度符合设计要求,灌填量不得小于计算值的95%。4.井点管口有保护措施,井点设有标志,防止杂物掉入管内。5.成井过程中文明施工,泥浆池及时回填,洗井彻底。6.成井施工中及时做好施工记录。

7.凿井完成后及时下泵抽水,并抽到水清为止。

四、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钻机进场→定位→开孔→下护口管→钻进→终孔→冲孔换浆→下井管→冲孔换浆→填细石→止水封孔→洗井,合理安排排水管路及电缆电路→正式抽水→做降水记录。2.技术措施

(1)核定井位,确保井壁管、过滤管(外包尼龙网)、围填砂、等材料的质量。

(2)按施工方案校核井位,保证钻机移到位,基础牢固平稳,磨盘水平“三点一线”,(孔位、磨盘、大钩成一垂线),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井管、砂料到位,埋设护孔管要求垂直,护孔管尽可能进入原状土层内,外围用粘土填实,保证泥浆返出孔外。(3)钻进清孔,钻进前测量好钻具总长,控制钻进深度,终孔深度达到后,即可清孔,调浆宜慢,清孔后泥浆比重1.10左右。(4)下井管,按设计井深事先将井管排列、组合,下管时所有深井的底部按标高严格控制,并且保持井口标高一致。下管要准确到位。自然落下,稍转动落到位,不可强力压下,以免损坏过

滤结构,下好井管后,把井管居中固定。

(5)止水封孔,为了防止上部泥浆及降水直接渗入砾料内影响成井质量,等填砾结束20分钟后,上部填粘土。

(6)洗井采用污水泵洗井,确保洗井质量,直至井内出清水,基本不含砂,出水量大。(7)合理安排排水及电缆电路

各井排水管和电缆一齐铺设连接合理,排水畅通无阻,经沉淀池后往污水管网排放。

(8)抽水需要每天24小时派人现场值班,并做好抽水记录,用挖掘机在自然地坪挖一个观测坑,每天检查水位,并做观测记录以掌握抽水动态。

五、基坑降水井封闭方案

为了保证封井工作的一次成功,并要使其所封之井滴水不漏,必须遵照封井工艺流程和严把工程材料关,各项具体要求如下:

一、封井材料:

1、水泥

P.S.0 42.5矿渣硅酸盐水泥

2、砂子

中粗砂

3、碎石

1—3规格料

4、水

二、封井前的准备:

1、因降水井长期运转,有的井内有少量泥沙淤积或杂物回落到井中,所以封井前对每个井进行测量,确定井深,并根据实测井深计

算每个井的回填用材料量;

2、封井前把各井所使用的水泥、砂子、碎石按计算量在井口附近备足,并准备夯实工具(井底部分使用起吊重物夯实,上部分使用木棍),把井内的混合干料夯实。

四、封井工艺和方法:

1、工艺流程:抽水------起泵------投入干料------夯实-------投入加水配合料------夯实

2、施工方法:先把水泥、砂子、碎石按2:2:1的比例在井口旁搅拌均匀(全部干料),在投料前井内的水全部抽空,快速把水泵提出,并把干料投放井内,边投料边夯实,为保证夯实,在井上半部分使用加少量水的干料,以手抓成团落地散开为宜。

3、如遇个别降水井出水量较大时,采用水泵埋入法,其作业方法为水泵一直不停止的抽水,在抽水的同时往井内投放所需混合干料,在混合料回填至井口下500mm时,停水泵,切断电源,迅速把水管和电缆割断,然后快速使用混合料把剩余部分充填夯实,混合料中可加入适量水玻璃或其他速凝剂,方法同前所述。

4、如果在垫层、基础施工时能保证地下水位低于垫层底标高,可直接使用水泥、砂子、碎石混合干料投入井内封井,在回填之前把井内的水抽干,快速把水泵提出,边投料边夯实,为了确保夯实,在井上半部分使用加少量水的干料,夯填至垫层底标高,完成封井。

六、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

4.1 安全生产

4.1.1人身安全

1)加强安全教育,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各种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新工人上岗前必须先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

2)凡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或赤脚进入现场。塔上操作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3)机械所用电缆均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车辆碾压,防止人员触电。

4)设备装吊或钻机移位时,应按负荷选择索具。严禁吊钩吊人,起吊物体不准在吊物下站人,更不得在物体上站人。

5)抬运重物时,必须统一口号,同起同落,以免伤人。4.1.2用电安全

⒈)现场配电、接线必须电工进行,电工必须持证上岗。电工操作必须穿戴必要的绝缘保护用品。

⒉)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线缆等,在使用前均需进行检查其绝缘性能,不符合要求者,严禁使用。

⒊)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和内部设计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配电电器、电缆应满足用电荷载要求,严禁超负荷用电。

⒋)电气设备要采取防雨,防水措施,以免因雨、水损坏绝缘。⒌)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⒍)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外壳必须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一次线

长度应小于5m,二次线长度应小于30m,两侧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的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其它金属物。焊把线应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地点应防雨、防潮、防砸。从事电焊操作人员必须配符合规定的带绝缘防护用品。

⒎)手持电动工具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其外绝缘应完好无损。

⒏)现场照明必须按规定布线和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⒐)移动、检修电器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操作。⒑)对现场用电线路、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

4.1.3机械设备安全

⒈)现场所用设备布局合理。安装牢稳,周正,清洁,符合规范要求。

⒉)定期对使用设备维护保养、保证不带病运转,设备完好率达到规定标准。

⒊)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发现机械故障及时处理,不得强行运转,以免损坏设备或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⒋)现场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4.1.4交通安全

⒈)进出现场的车辆在现场道口要有人指挥、疏导,避免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

⒉)夜行车辆要严守交通规则。4.2 文明施工

4.2.1各种材料定点存放,摆放整齐,做好标识,有防雨雪防潮措

施。

4.2.2机械设备(设施)清洁。

4.2.3生活区室内外清洁,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4.2.4遵章守纪,团结互助,与甲方等有关方面真诚协作。4.2.5杜绝渣土遗洒、维护厂容环境卫生。4.2.6及时做好现场清洁,防止水、泥浆外溢;

4.2.7现场布设项目概况、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等标识牌、宣传牌,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意识。4.3环保措施

4.3.1施工现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制度和措施;

4.3.2 要求现场挖掘机及运土车在场区内禁止鸣笛; 4.3.3 噪音较大的机械尽量安排在白天工作; 4.3.4降低粉尘污染措施 1.风力>4级不挖土;2.门口洒水防止尘土飞扬;

3.安排专人进行防尘及卫生保洁工作。

第四篇: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PPT、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部分)

PPT 1 农作物每年需要从大自然中吸收大量的含氮化合物,作为氮肥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进一步用来解决人类对粮食作物的需求问题,可见氮肥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PPT 2 请同学们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思考,在大自然界中,如何把大自然中的氮气转化为适合植物吸收的含氮化合物?——自然固氮、生物固氮(植物根瘤菌)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所固定的氮,能否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人类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人工固氮,即工业固氮,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大量氮肥

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贡献,它解决了人类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

PPT 3 请大家思考下,从经济角度出发,工业固氮会以什么为原料?——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

工业上以氮气为原料与氢气反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氨气,要注意这个反应是一个可逆的反应

合成氨实现了人类工业固氮的目的,得到了氨气,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氨气的性质

PPT 4(取出一瓶制备好的氨气)

通过各种感官的感觉,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呢?——颜色、气味(列出氨气的其他性质)

通过对氨气这些物理性质的了解,问问大家,氨气适合做氮肥吗?为什么?——不适合,密度比空气小,不易进入土壤,并且刺激性的气味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既然气态的氨气不适合做氮肥,那么一起来看看氨气最后一个性质,易溶于水,到底多容易?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

PPT 5(进行演示实验)实验要求……

看完实验,大家一起来描述下实验的现象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大量氨气溶于水中,是烧瓶内气压急剧降低,打开止水夹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中,至于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

为什么溶液会呈碱性呢(进入PPT 6)

PPT 6 原来氨气溶于水中与水发生了一些反应,这就是氨气的第一个化学性质【板书,氨气与水反应】,大部分 NH3 与水结合成 NH3·H2O,NH3·H2O 呈弱碱性,NH3·H2O 可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NH3·H2O不能完全电离

【PPT】所以氨水显弱碱性,既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又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同时,氨水受热易分解

PPT 7 下面呢,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氨水的使用说明(图片太暗),结合氨水瓶标签上的“注意”和“安全措施”两项说明,思考,氨水适合做氮肥吗? 氨水中的NH3· H2O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氨气,而挥发掉促进植物生长的有效成分,降低了氮肥效过。同时,会发出来的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不方便。所以,氨水也不适合做氮肥

PPT 8 从氨气到氨水,从气态到液态,我们发现氨气和氨水都由于其挥发性和不稳定性,都不适合做氮肥,那么要怎么得到稳定、易保存的氮肥呢?

借鉴下工业漂白粉不直接用HClO而用Ca(ClO)2,是因为盐Ca(ClO)2比HClO稳定,易储存,那么能否也将氨和氨水转化成相应的盐呢?下面我们借助几个试验,一起来发现氨气的第二个化学性质

PPT 9 这边有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氨水,一起来见证下奇迹吧,看看会有什么神奇的现象。——玻璃棒间出现大量白烟

为什么会有大量的白烟出现呢?

我们知道浓氨水有强挥发性,同样的盐酸也有强挥发性,他们在空气中相遇,到底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呢

PPT 10 原来呀,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很容易相互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白烟,除此之外呢,浓氨水还能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发生反应,我们发现,无论是盐酸、硝酸还是硫酸,都能与氨发生反应,这就是氨的第二个化学性质,氨与酸的反应。

这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氨与浓盐酸和浓硝酸反应呢,都会产生白烟,但是氨与浓硫酸反应却没有白烟产生,从这三个反应式中,同学们能不能给我总结一个规律呢?氨与那些酸反应会有白烟,与那些酸反应没有白烟?——氨遇挥发性酸如:HCl、HNO3冒白烟

我们看到氨与酸反应得到的一类产物,我们给它们一个统称,称之为铵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铵盐又有哪些性质

PPT 11 铵盐的含义: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构成合物 铵盐的物理性质:大都是无色晶体,动能溶于水,(钾钠铵盐皆可溶)

PPT 12

了解了铵盐的物理性质之后,我们接着要了解的是铵盐的化学性质,那么就接着来进行几个实验帮助我们探究一下铵盐有哪些化学性质 实验要求…… 看完视频,请同学们总结一下铵盐的分解有什么现象呢?——试管中产生白烟,试管口重新生成白色固体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PPT 13

那么我们就得到了铵盐的第一个化学性质——铵盐受热易分解,如氯化铵、碳酸铵和硝酸铵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个困惑我很久的问题,请同学们给我解答一下(生活小常识)所以,通过这个常识,我们了解了化肥的保存应该在干燥,阴暗,密闭的条件下保存

PPT 14 通过实验,我们找到了铵盐的第一个性质,那么我们继续通过实验一起来探究铵盐的第二个化学性质(视频)同样的,我们依然请同学们来描述下大家看到的现象,解释一下原因

PPT 15

小结

我们通过实验得到了铵盐的两个化学性质,铵盐的两个化学性质对铵态氮肥的使用提出了限制,首先受热易分解,要求保存时要干燥阴凉,其次与碱性物质反应,要求避开碱性土壤使用,并且不能与碱性肥料混用,如常见的草木灰等。

本节课通过从气态氨气,到液态氨水,最后利用氨水的弱碱性与酸反应得到固态的铵盐这一路径找到了合适的氮肥——铵态氮肥,并且学习了铵态氮肥的使用应注意的几点要求。那么这节课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就上到这边。

第五篇:《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2012湘教版地理 年 级:七年级上

教学内容:第四章第二节内容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准备:温度计,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气温气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

(3)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掌握世界气温分布规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世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初步学习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ppt展示):

上课之前给大家讲个笑话:一天妈妈和儿子遇到一个乞丐,妈妈拿出一百块钱送给乞丐。儿子:妈妈为什么把钱送给那个人啊?妈妈:我们要做个有爱心的人,你看那个乞丐,这么冷的天还没棉衣穿多可怜啊!儿子:妈妈你再给那个阿姨一百块钱吧!妈妈看一眼那个穿着时髦的美女问儿子:为什么?儿子:你看那个阿姨这么冷的天,还没有穿棉裤,只穿着一双丝袜多可怜啊!

【教学意图】以一则笑话引入本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PPT展示)1.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三、出示学习重、难点

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日平均气温的计算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四、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知气温,会测量(ppt展示)

1.阅读课本P71-72气温的概念,常用单位以及气温测量的资料,掌握气温的相关知识。

2.实物展示测量工具温度计,引导学生使用和读数。播放气象站测气温的百叶箱图片,使学生了解气象站怎么测气温。3.互动环节:“气温的测量知识知多少”

【教师】通过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完善下列填空习题。【学生】对照课本,和同桌讨论做题。

①气温是指____________,常用 _____(____)表示。②图中所示的气温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③读下图了解一天气温变化,气温的测量一般一天要进行____次,测量时间分别在_____、____、____和_____。

④读下图回答,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_______,最低温出现在________。

【教师】请同学们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①空气温度;摄氏度;℃②温度计③4;2时;8时;14时;20时④14时;日出前后

【教师】对学生回答不完整的知识内容进行补充。【教师】“我们自己可以测量气温吗?”找学生完成课件上的问题,让学生口述测量气温的方法,练习温度计的读数以及日平均气温的计算,类似的得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

【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自学、归纳、总结的能力,巩固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教师】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气温是有差别的,那么同一个时间世界各地气温都相同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图片上的探索活动题。

(二)活动二:穿越探索:(ppt展示+合作讨论)知识点:学会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线路①:从赤道向两极穿越,探索从低纬向高纬气温变化的规律。

线路②:沿32°N纬线穿越亚欧大陆,探索同纬度大陆气温分布规律。

线路③:沿50°N纬线穿越太平洋到亚欧大陆,探索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气温分布的规律。

【教学意图】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教师】同学们在线路①中1.观察等温线大致什么方向延伸? 表明了什么?2.等温线的数值从赤道往两极如何变化?3.观察同一纬度的陆地,等温线的形状如何变化?

若有封闭曲线,比较它的数值与周围的等温线数值有何差别?再看线路③

1.观察同纬度的地区从海洋到陆地,气温是否相同?2.判断两地气温的差异? 【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师生】分步骤总结如下:

(1)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和纬线大体上平行,说明气温的分布受到了纬度的影响。

(2)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3)等温线的弯曲说明了同一纬度气温可能不同。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处弯曲明显,说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另外根据青藏高原处气温异常,比同纬度陆地要低,得出规律:同纬度陆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4)简单总结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①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 ②同纬度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 ③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五、练习反馈(ppt展示)

1.就北半球来说,一年中绝大部分陆地最热月出现在: A.8月 B.1月 C.7月 D.2月 2.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地跑进课室,老师说:“通常 这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10时 B.12时 C.14时 D.16时

3.某地7月均温是27℃,1月均是﹣6℃,其年较差为: A.30℃ B.31 ℃ C.32℃ D.33℃ 4.暑假来了,家住武汉的贝贝准备跟爸爸妈妈去旅游,他建议去庐山或海边避暑,他的理由正确的是:

A.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B.庐山靠近海边,夏季同纬度的海洋气温比陆地低。C.夏季,同纬度的海洋气温比陆地低。

D.庐山纬度较低,气温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升高。5.气温受纬度因素影响的一般规律是()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C.中纬度气温最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教师】出示ppt,给学生3分钟时间做练习,并找同学答题。

【学生】1.C;2.C;3.D;4.B;5.B。

【设计意图】以练习题的形式巩固复习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本节课的相关练习题 【教师】要求: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得到充分的理解。

下载降水ppt教学过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降水ppt教学过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温。 2、了解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3、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计算日平均气温和月......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世界气温分布图比较抽象,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逻辑分析能力较差,因此读图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难度;其次,教材编排上没有先讲地球的运动,学......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一、教学成功之处: 1.运用地图,以学生为小组找世界年平均气温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气温和降水》(1)教学反思 一、教学成功之处: 1.运用地图,以学生为小组找世界年平均气温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学的目的,同时,由于是学生们自......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师:不久前我们一起学习过宋朝大诗人陆游的一首诗歌《示儿》,在座的同学中肯定有不少能够背诵这首诗歌的,有谁愿意一显身手,背给大家听听?......

    教学过程[范文]

    《涉江采芙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

    教学过程

    《信客》教案 执教人:龙娟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2、 从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态感受他的品格和精神。 3、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