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设计(5篇可选)

时间:2019-05-12 19:5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设计》。

第一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设计

2013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小学

李丽萍

教学内容: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4页。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加和整十数加一位数。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扎实掌握了10以内的加法、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可用已掌握的方法计算,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因此可让他们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是为什么这样算,孩子们缺乏这种意识,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常能看到部分学生将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由此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是本节课重点要训练和突破的。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口算。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教具学具:课件,小棒若干,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1、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学生看题做练习,回顾旧知,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进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开学了,几个小朋友正在帮老师发新书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看屏幕。

2、打开书,请你独立观察,从图上可以看到哪些数学信息?并圈一圈。

3、教师提出问题: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几个问题请学生一一列出算式,并板书:

30+8=

35+3=

35+30=

4、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就来计算像30+8=、35+3=、35+30=这样的算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全班齐读。

三、动手动脑 探究新知

1、讨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师:35+3应该怎样算?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先独立摆一摆、算一算,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集体反馈:你是怎样摆的?又是怎样计算的?根据回答课件演示。

抽象:根据算式指名复述计算过程。在课件演示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计算方法的声音。

小结: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上的数合成一个数,再和整十数合起来,所以,计算35+3可以这样算: 5+3=8,30+8=38

2、尝试练习:你能计算34+2、21+5吗?

3、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师:35+3我们已经会计算了,那么35+30=又该如何计算呢? 小组合作:借助小棒计算。

反馈:你们小组是怎样算的?根据回答课件演示。(多指几名回答)归纳计算35+30可以这样算:30+30=60 60+5=65

小结:先把十位上的数合成一个数,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

4、尝试练习:43+30=

40+27=

5、比较35+3= 与35+30=的算法。

教师:它们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做这种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5+3是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加再跟十位上的数加;简单的说就是什么位加什么位?第二个算式是先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加再跟个位上的数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这两个算式在算法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四、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同学们学的真认真,在数学王国里到处都有挑战,你们想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迎接挑战吗?

1、学生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35+ 4=

42+ 3=

5+21= 35+40=

42+30=

50+21=

【出示课件】做完了后同桌两个说一说,讲评时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并比较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

2、有个小朋友名字叫马虎,为什么叫马虎,因为他计算特粗心。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很快就做完了,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小老师给他批改一下作业好吗?

53+20=745+3=48

4+52=9

22+77=97

3、出示课件:一个金杯,从金杯里面射出一道接一道的题,学生直接写得数。

53+4=

28+50=

34+5=

64+30=

86+2= 30+51=

29+40=

3+56=

20+67=

72+20=

4、课后小测(10道题题卡,两分钟完成)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新本领?还有什么疑惑?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0+8=38

35+3=38

35+30=65

34+2=36

53+30=83 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1+5=26

40+27=67

第二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30+6=30+60=60+4= 60+40=

5+20=50+20=9+40= 50+50=

2.填空

(1.) 3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 42是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的。

(3.) 个位上是1,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

(4.)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

(二)学习新课

1.出示青蛙星期六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 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只吃了3只害虫。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 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4.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摆35根小棒,再摆3根,一共有38根小棒)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一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5+3=8,再算30+8=38)

观察分成图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算个位上的5加3呢?

(因为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3表示3个一,5个一和3个一相加得8个一)

师: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再算30加8得38。

5.出示青蛙星期天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 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吃了30只害虫。

6.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0= 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7.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方法。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捆零5根,右边摆3捆.边摆边口述计算过程)

结合摆的过程,概括出口算的方法.师:35+30应该怎样相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

表示3个十)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30+30=8,再算60+5=65)

8.比较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5+3=3835+30=65

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9.板书课题: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10.观察算式 35+3=38 35+30=65

引导学生对 35+3=38 和35+30=65 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讨论: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42+3= 40+17=

3+42= 17+40=

2.对比练习(以小青蛙获奖的形式出现三个气球,题目显示在气球上面)

35+ 4 = 42+ 3 = 5+ 21 =

35+40= 42+30= 50+21=

3.课中放松.唱歌《我们都是小青蛙》

4.青蛙妈妈说天空中有很多飞动的气球,气球上面有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5.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小白兔.出示小白兔图.

我收了27个萝卜,我收了20个萝卜.我们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6.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啄木鸟.出示啄木鸟图.

大啄木鸟:我吃了22条虫子.小啄木鸟:我比你多吃了10条.大啄木鸟吃了多少条虫子?

7.小青蛙最后决定去见见苹果树.树上结满了苹果(苹果上面有算示 ).谁算对了苹果就掉下来了.

8.小青蛙准备回家了.看一看回家的路怎么走.

(每一个算式的结果就是下一个算示的第一个加数)

2+21 23+ 10 33 + 3 36+20 56+3 59+40

9.青蛙妈妈说远处的荷花旁有数学题考考小青蛙.出示荷花图和算式.

41+●=47 ■+28=78 50+=91 ▲+ 7 =69

●=( ) ■=( ) =( ) ▲ =( )

10.小青蛙填数字

3 ( ) +4=3( ) ( ) 8+50=( )8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我注重了情境的创设。这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关于小青蛙捉害虫有趣的学习情境,学生兴趣比较浓厚。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怎样调换位置会更清楚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讨论、交流的时间。如:在探讨算法时,我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学生很快掌握了其计算原理。

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不足之处:

(1)对学生算理的口头表达训练不够。

(2)练习部分习题的层次性不够。 特别是对学生有启发性的训练和拓展思维的训练应该增多一些。

(3)教学过程中语言还不够锤炼和准确。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其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的算法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细心的计算习惯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40+20=(你是怎么算的?)60+7=(你是怎么算的?)

12+5=3+40=50+50=11+8=30+60=80+6=

刚才咱们口算时,知道在计算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就是把几个十几个十合起来,在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时,就是要把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我们今天还要用这些方法学习新的知道。

(本节课是在数的组成基础上学习的加法,开课时就进行数的组成的复习,并归纳出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学生今天的学习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二、创境激趣:

1.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这幅图,老师要跟同学们发新书了。发了什么书?

你是在哪里发现数学书和语文书的信息的?

师整理信息:你能用这三条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要求数学书有多少本要怎样列算式?生:35+3=38

还能提吗?(生: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那该怎样列算式呢?(35+30=65)

(在研读教材时,最初的设想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直接提出的问题寻找信息,然后尝试让学生根据梳理出来的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清思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刚才计算出35+3=38,你们同意吗?你是怎样算的?

会算的人小声说一说,其余的人拿出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

指名汇报:先摆三十五根小棒,再摆三根,把三根和五根合起来就是八根,再和三十根合起来就是三十八根。

师:五根表示什么,三根又表示什么?

我们就是要把五个一和三个一合起来就是八个一,八个一再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三十八。

师:我们刚才都是把五个一和三个一合起来就是先算几加几?再算什么?

还有谁会象他这样说一说。同位互相说一说。

(2)那35+30=65,算得对吗?拿出你们的`小棒,一边摆一边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先摆三十五,再摆三十根,用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六个十,再把六个十和五个一合起来就是六十五。

师:把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生)

同位说一说。

(不会算的学生用小棒帮着算,会算的学生可以直接算,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有提高。在不断的提问和追问中,在小棒的直观作用下,让学生初步感受并理解为什么要把几个一要和几个一合起来,几个十要和几个十合起来。)

(3)咱们再来观察这两道算式,都是35+几,他们在计算时的方法一样吗?第一题先算的是什么,第二题先算的又是什么?

师小结:第一题我们是先把三个一和五个一合起来,第二题我们是先把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

(让学生观察两道例题的计算方法的不同,教师进行及时的小结,这样的教学策略是这一节课必须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用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你能正确口算吗?

3.内化算法,揭示课题

书中61页做一做。

指名汇报。

观察上面的三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下面的三题都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今天咱们就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咱们知道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都是把几个一先加几个一,再和几个十合起来,而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都是先把几个十加几个十,再和几个一合起来。

(通过例题和做一做中的对比练习,适时地总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现在来一场口算比赛怎么样?

全对的人为自己奖励一枚智慧果,错了的,改过来也把智慧果奖励给自己。

(2)用咱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不光能正确口算,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

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教材第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口算下列各题。

30+60x30+6并说出计算过程。

50+20x50+2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2、口答。35=30+(x)x57=7+(x)x65=60=(x)x29=9+(x)

3、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板书:35+3x30+8x35+30x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5+3x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1)、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3)、不用小棒直接算。

计算35+30

(1)、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35,45,55,65

(3)、先计算个位上的30+30=60,再计算60+5

4、提问: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总结算法: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也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教材6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叫学生上黑板做,集体订正。

(2)提高题

(3)拓展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位同学表现好,好在哪儿?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1、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的思想。

2、在抓住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40 32+10 40+48 56+30

42+7 5+23 4+64 8+51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和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 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

(3)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面三刀位数加一位数时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练习:

1、练习十一第5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练习十一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5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加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而这些已在前一课时学习过,所以,这节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它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是第六单元的第2小节“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中的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有两个例题,共用3节课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对比集中编排,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加减的算理认识,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打基础。

教材的设计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在计算问题的`情境中,动手操作、动脑想、讨论交流探讨不同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练习设计注意专项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注意变换形式,突出正确率。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值得借鉴的。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说学生】

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整十数加一位数,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法以及刚学习的整十数加整十数。学生能够自主解决本节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用的时间长短与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同时大多数学生很难认识到“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一算理层面上来。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操作法、小组合作、演示法。主要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法和手段,从易到难,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说教学流程】

1、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熟悉的环境下学习,对学过的知识和新知可以作出比较。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变“教”教科书为“用”教科书,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开学发书为情景,充分了“数学生活化”的新理念,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1)、学习:35+3的算法。

(2)、学习35+30的算法。

(3)、比较35+3和35+3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体现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新理念。在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情境之后,放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操作、交流、汇报、从而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问题,而不再是把我们所谓的“最简便的方法”强加给学生。)

3、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教材6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叫学生上黑板做,集体订正。

(2)提高题

(3)拓展题。

(设计了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想尽快进入这次挑战。每个练习题的设计符合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生活,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能力,做到自我评价以及肯定他人的意识。)

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位同学表现好,好在哪儿?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这样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肯定和他人肯定的意识)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该怎样列式?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

3、26+30、30+3,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棵)

师: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那26+3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29 。

师: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也可能拿不准。师: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9(棵)

(5)随机巩固: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42+3=

5+33= 54+2=

6+23= 31+8= 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又把26+30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先算的这一步20+30=5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棵)

(5)随机练习①32+20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大王:35+20=

40+23= 54+10= 60+27= 31+30= 22+70=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26+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6+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观察这两道题,想一想,为什么26+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6,框出6), 而26+30的这个3要加在十位上呢(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2,框出2)?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强调:做这样的加法时要注意: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借助对26+3

和26+30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画画算算(先在画有计算器的图上画算珠,再计算33+4和33+40)

2.对比练习:过桥游戏

3.综合练习:跳伞游戏

4.发展练习:课后探究“芳芳、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设计意图】练习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在练习中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对比,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第三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望江县第四小学 陈美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索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算理。2.建立数位的概念,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教学突破:在教学时,多让学生口述算理算法。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等。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复习旧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做游戏,于是就想在课前和大家玩一个“问答游戏”,老规矩,我来问你来答,看一看咱班谁的反应快,说的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幻灯片出示口算题: 20+50=

50+7= 30+60=

4+70= 10+80=

30+6=

我们班的同学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可真多呀!你们的口算能力这么强,不知道你们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老师再来考考你们(幻灯片出示)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指名回答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及时引导:以20+50为例,20就是2个十,50就是5个十,那么20+50就是2个十加5个十等于7个十,也就是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以50+7为例,50就是5个十,7就是7个一,那么50+7就是5个

十、7个一和在一起,就是57,即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

过渡:大家不仅口算能力强,而且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老师希望大家运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和聪明的大脑能够自己探索出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幻灯片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指名答)

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你能根据你所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可以同桌交流)哪位小老师来提问?(指名答)谁能解答这位小老师的问题?(生回答,师板书列式)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二)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1、两位数加一位数

(1)布置活动任务:“25+2”的结果是多少呢?该怎么算?请同学们选择你所喜欢的方式算一算,可以利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利用计数器拨一拨,算完之后请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开始吧!(同学们活动交流)(2)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计算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展示:(预设)

①摆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摆25根小棒,再摆2根,一共有27根小棒)②拨珠子理解算理。

③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25分成20和5,先算5+2=7,再算20+7=27)(3)引导发现: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经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计算出了25+2=27,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都是先算5+2(幻灯片演示),为什么5和2要加在一起呢?然后再算20+7(幻灯片演示)。(4)形象转为抽象,数形结合

不摆小棒你能说说25+2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25+2=27,25是两位数,2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那么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过渡:刚才你们运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第二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2、两位数加整十数

(1)布置活动任务:这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25+2我们已经会计算了,那么,25+20又该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算一算,算完以后,同桌间交流一下你的计算好方法?(2)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计算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学生台前演示)交流展示:(预设)

①摆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25用2捆5根表示,20用2捆小棒表示,先算2捆+2捆=4捆也就是40根,再算40+5=45)②拨珠子理解算理。

③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25分成20和5,先算20+20=40,再算40+5=45)(3)引导发现:同学们又经过自己的努力计算出了25+20=45,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又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那就是先算20+20(幻灯片演示),为什么20和20要加在一起呢?然后再算40+5(幻灯片演示)。(4)形象转为抽象,数形结合

不摆小棒你能说说25+20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方法:25+20=45,25是两位数,20是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那么在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3.观察比较,小结算法;

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跟同桌说说。(25+2是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再跟十位上的数相加;第二个算式是先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再跟个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这两个算式在算法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

(三)知识运用

同学们真聪明,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很快就学会了,下面就让我们应用学会的本领去解决问题吧!1.算一算

幻灯片出示2组算式,学生将答案接在练习卡上,交流汇报计算结果,通过观察每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总结:(1)左边的题目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右边的题目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要注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2、降落游戏

(幻灯片出示降落游戏)

3、一群小企鹅要出去旅行,他们应该坐哪个车厢呢? 出示情境图,交流数学信息,独立完成习题。

4、加法游戏,看哪位小朋友做得又快又对。

5、仔细看图,一共有多少本数学书呢?

6、大家帮帮图中的小朋友,他们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呢?

四、总结本课

回忆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第64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25+2=27 / 相同点: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5

25+20=45 /5

不同点:“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第四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该怎样列式?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3、26+30、30+3,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棵)

师: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那26+3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29。

师: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学生也可能拿不准。师: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9(棵)

(5)随机巩固: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42+3=

5+33= 54+2=

6+23= 31+8= 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又把26+30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先算的这一步20+30=5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棵)

(5)随机练习:①32+20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大王:35+20=

40+23= 54+10= 60+27= 31+30= 22+70=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26+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6+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观察这两道题,想一想,为什么26+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6,框出6), 而26+30的这个3要加在十位上呢(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2,框出2)?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强调:做这样的加法时要注意: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借助对26+3

和26+30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画画算算(先在画有计算器的图上画算珠,再计算33+4和33+40)2.对比练习:植树比赛

3.综合练习:给小树编号 4.给叶子看病

5.争夺“绿色小卫士”胸章

6发展练习:课后探究“芳芳、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设计意图】练习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在练习中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对比,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看看可以说说这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也可以说说计算遇到困难时怎么办,还可以说说哪个环节你学得最开心。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先设计了针对性很强的复习题,再现并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使接下来的新知学习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从而产生有效的正迁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充分利用课本“浇花”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首先,让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情况,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在学习“26+3=”和“26+30”的口算中,在探讨算法时,为学生搭建了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过程:小棒和计数器图→移动小棒和算珠→隐去直观图→看算式说过程。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足够空间。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很多算法,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了班内算法的多样化,再通过对算法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把哪部分先合起来”从而提取出几种算法的核心成分,共同概括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一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建构。

练习时我注意专项训练、对比练习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提升。两位数是由几十和几组成的,所以在口算时,若加整十数,就用整十数加,若加一位数时,就用一位数和它相加,要用两步来计算,大多学生掌握了这种算法,只有个别学生还分不清个位和十位。

这种课,着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的思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儿童的好胜心理,创设了关于“浇花”的学习情境,学生兴趣比较浓厚。在学习“26+3=”和“26+30”的口算中,我注重让学生,注重摆出25根小棒后,我问“再加上2根小棒,应该和2捆小棒放在一起,还是和5根小棒放在一起计算方便些?

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25+20=”,学生摆出2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20根小棒,应该怎样调换位置会更清楚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2捆小棒放在一起。”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讨论、交流的时间。.在抓住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进行交流、展示的空间,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练习设计多样化。练习部分设计注重了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基础性、层次性、趣味性,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这样,紧紧围绕重点进行练习,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欲,使人人参与、人人学会,真正达到打牢知识基础,优化算法,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不足之处:

(1)对学生算理的口头表达训练不够。

(2)练习部分习题的层次性不够。特别是对学生有启发性的训练和拓展思维的训练还不够。

(3)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表达还不够准确。

第五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操

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励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在什么时候会很开心?(指几名说说)老师相信当你们通过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时,肯定很开心。希望在这节数学课上都能成为开心的胜利者!

二、复习(请你算一算)

30+3= 80+9= 20+40= 10+70= 5+45= 60+6=

三、指导观察,自主探索新知

师谈话:

这里有几个小朋友也非常开心。你们猜一猜,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

这几个小朋友是在帮助老师为他们的兄弟班级发新书呢!老师想他们除了为能发新书而高兴,肯定为在发新书时发现的数学秘密而感到非常高兴。他们到底发现了哪些数学秘密呢?(出示主题图)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上可以看到哪些信息?

2、同桌相互讨论: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情况呢?

3、反馈:

A、可以知道哪些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

数学书一共有几本?

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几本?

散放着的书有几本?

B、分别怎样求?指导分析并列出算式。

4、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

A、猜得数35+5=?说说是怎么想的。B、借助小棒计算并验证所猜得数。(先独立摆一摆、算一算,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C、集体反馈:你是怎样摆的?又是怎样计算的?根据回答课件演示。

D、抽象:根据算式指名复述计算过程。(课件演示)

E、F、尝试计算:如果桌上散放着的有2本或4本数学书,你能算一共有几本吗?

5、自主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

A、独立思考35+30=?后,指名尝试计算。

B、小组合作:借助小棒计算。

C、反馈:你们小组是怎样算的?根据回答课件演示。(多指几名回答)

6、联系比较

A、两题有什么不同?出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B、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分别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会不同?

四、练一练

1、试一试

(1)53+ 4 62+7 5+31

86+2 4+72 44+3

(2)53+20 50+31 72+20

64+30 20+67 45+30

2、一起来做一做

35+4= 42+3= 5+21=

35+40= 42+30= 50+21=

五、发展性练习

从刚才发现的秘密中,你还能发现更为隐秘的秘密吗?(这个班有几个小朋友?语文书应该有几本?桌上散放着的语文书有几本?)(可借助小棒解决)

下载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设计(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设计(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大全)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 金丝峡镇中心小学 郭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7页的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 教......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魏县第一完小 安红霞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精选)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范文合集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学习重点:掌握两......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第64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五的第 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