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测量力的大小》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出示弹簧测力计)学生:弹簧测力计
2、师: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除了弹簧测力计之外,还有什么测力计呢?和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
出示GMS型锚索测力计,SKN系列测力计,测力环,握力计图片,简单介绍。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提问:看过了这么多类型的测力计,接下来,咱们来重点认识一下弹簧测力计,第一种,我们把它叫做(平板式弹簧测力计)第二种他的名字叫做手柄式弹簧测力计。第三种,形状像什么,圆桶形状,它就叫做圆筒弹簧测力计。最后这种,叫条形盒弹簧测力计。
3、师:今天我们以条形盒弹簧测力计为例子,来认识弹簧秤的结构以及如何使用,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由那几部分构成?各个部分分别又有什么作用呢?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条型盒弹簧测力计图片,每个组都请小组长领一个弹簧测力计,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便于手握)、指针(指示物体力是多少)、刻度板(便于读出力的多少)、挂钩(挂测量物体),弹簧(用伸缩表示力的大小)
(2)观察刻度板。认识力的单位和测量范围及读法。师:刻度板上都标着什么呢?
生:上面有N,gf、刻度、2.5N。
师:“N”是力的单位,这是为了纪念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国际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英文字母“N”表示。
“GF”,它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表示重力的单位。那么“牛顿”和“克力”两者之间都有什么关系呢?
生:1牛等于100克力。(引导学生注意刻度板)师:1N≈100gf,表示100克的物体重力约为1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量程和刻度
师:使用任何测量工具之前,都要看清楚刻度板上的一格代表多少,现在再观察手里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刻度板上一大格表示多少牛?一大格有几小格?一小格代表多少牛?(课件出示条型盒测力计的图片。)
生:一大格是0.5牛,一大格有10小格,每小格是0.05牛。师:刻度板的上面还标着2.5N,这表示什么呢?、生:所测量的物体不能超过这个2.5牛,超过的话就会损坏测力计。师:那么我们测量的物体都必须要控制在2.5牛以内。
师:同学们认识了手中的测力计,那来读读这里测力计的数据。课件出示,生读数据。
2、注意事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弹簧测力计的外部结构和测力原理。接下来,我们就要使用它来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使用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组内讨论、汇报。
师小结:课件出示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4)测量时要轻拉慢提,当超过测量范围物体还未被提起来则需停止测量。
3、使用弹簧测力计
师:拿出一个钩码,50g,也就是0.5牛,用挂钩挂住,慢慢上提,演示完毕后,请同学操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将手指放在挂钩上,将指针分别拉到1牛和2牛的位置,感受1牛、2牛的力有多大,然后再比较身边的物体,估测物体的重力。
小组实验完毕后,请同学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大小的记录单” PPT展示友情提示:
1)、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2)、在测的时候,先看先估计,再测量。为了测量的准确性,每样物品重复测量三次,“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大小的记录单” 3)、共同分析实验数据,同时整理实验仪器。小组实验
5、汇报记录
估计值与实测值是否有差别?
(四)课外延伸
师:通过学习,认识了弹簧秤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你们喜欢弹簧测力计吗?想不想自己拥有一个测力计? PPT展示课外延伸:自制测力计如何上标刻度 1.自己制作一个测力计。
2.回家去测量自已喜爱物品的重力。
(五)板书设计 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秤
结构:提环、指针、挂钩、弹簧、刻度板 原理:受力大、伸长长。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1N≈100gf 方法:先估计,再测量,不超范围
第二篇:测量力的大小教案
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教学重难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请看这张图,图里面的人在干嘛呢?(买菜)对买菜,请问你们在生活中自己有买过菜吗?(有/没有)
有人说有人说没有都没有关系,因为老师接下去的问题是,买菜时你用什么来计算菜的轻重的?(斤、千克、克)
2、那么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拎菜时手所用的力有多大呢?如何才能知道这个力的大小呢?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来测量力的大小(板书)
ppt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认识各种弹簧测力计
师(ppt出示弹簧测力计):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测量工具——测力计,测力计有几种不同的样子,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简单介绍第一种,我们把它叫做(平板式弹簧测力计)第二种他的名字叫做手柄式弹簧测力计。第三种,同学们看他的形状像什么,圆桶形状,对,它就叫做圆筒弹簧测力计。最后一种,请同学们代开你的书本77页,找到它大声说出它的名称,是什么?条形盒弹簧测力计。)
尽管它们外表有些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一根弹簧,所以,我们又可以统称它们为弹簧测力计,也叫弹簧秤。(板书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
2、观察弹簧测力计,认识其结构
(1)(出示条形盒弹簧测力计)引导: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种条形盒弹簧测力计,你能从这种条形盒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例如:条形盒弹簧测力计由那几部分构成?各个部分分别又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结合书本和条形盒弹簧测力计在组内交流讨论一下。(请组长上讲台领测力计)
(2)小组观察弹簧测力计。(ppt展示测力计图)
(3)汇报:提环(便于手握)、指针(指示物体力是多少)刻度板(有刻度可以读出力的多少)、挂钩(挂测量的物体)、弹簧(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点来表示力的大小),(板书:提环、挂钩、刻度板、指针、弹簧)
3、认识单位、测量范围(最大、最小量程)
师:观察老师屏幕的刻度板,你发现上面还有什么信息?(生:上面有“牛顿”)
师:牛顿代表什么?“牛顿”是力的单位,为了纪念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所以国际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英文字母“N”表示。(板书:单位:牛顿牛
N)师:同学们,指针的右面还有什么呢?
(生:还有“克力”。“GF”(板书:克力))
师:它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表示重力的单位。那么“牛顿”和“克力”两者之间都有什么关系呢?
(生:1牛等于 100克力。)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1牛=100克力)刚好等于100克力吗? 其实100克力是0.98牛,相当于1牛,小学里为了方便计算和测量就把100克力看作是1牛了。所以1牛是约等于100克力。
师:刻度板上0到1是一个大格,一大格表示一牛。在一大格中又分成了几个小格?一小格代表多少牛?(生:一小格代表0.1牛)
师:你手中的测力计最大能测多少牛的物体?你知道的吗?(生:2.5牛,因为最大是2.5牛,)
师:所以我们测量的物体不能超过2.5牛的力,2.5牛是它的最大量程,超过会怎么样?
(超过后弹簧会被拉坏,导致该弹簧测力计不能再使用了)师:那再观察下我们的测力计最小能测多大的力? 生:0.1牛
师:0.1牛是它的最小量程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会用弹簧测力计吗?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板书:正确使用测力计)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
(1)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可以用四年级学过的温度计来提醒)下面老师请两为同学帮老师一个忙,测一下这一个钩码它是几牛。(谁表现的好请谁上来。)(演示用两个测力计测量同一物体,其中一个指针不在“0”位置,问:为什么同一物体测出来的数据不同)用投影仪展示两个测力计的不同之处,引出第二个注意事项
(2)拿起测力计测试前,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如果不在“0“位置怎么办?想办法调到”0“的位置)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力大小。(我用我们的测力计测下他的凳子?可以吗?)
2、感受力、估计力,体验先估计,再测量的过程
师: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学会估计,我们先用手来感受一下0.5牛、1牛、1.5牛、2牛、2.5牛的力分别有多大?(拿起测力计)
请每个小组成员都用你的小手体验下0.5牛、1牛、1.5牛、2牛、2.5牛的力。师:把测力计放回桌上,说说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放回测力计)生:拉1牛的时候比较轻松,拉2.5牛的时候有点费力,师:说的真好,因此我们测量之前,要根据你们的经验,先估计一下,再测量
3、实际测量: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的物体
师:接下来我们来测量下自己身边物体。记录在表格中,谁来说说表格中有哪些信息需要记录。
说的真好,你们挺清楚了吗,好,开始测量你们到来的东西。
4、汇报记录(选几张记录单投影一下展示)(整理材料放回抽屉)师:观察这几组的记录结果,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吗? 生:通过几次测量,我估计的越来越准确了。
师:你们看估计的和实际的相差的还比较多,那我们课外再去锻炼一下,相信你的估计能力会更出色。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师:喜欢这种工具吗?想不想自己也有一个?
2、小组讨论制作方法:怎样使用一根橡皮筋制作一个简易的测力计呢?自己制作的弹力秤也必须有哪些结构?(弹簧、挂钩、指针(橡皮筋末端)、刻度板)刻度怎么标?
3、汇报,重点交流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师演示用回形针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硬纸板上,另一端也用回形针当挂钩,重点研究刻度该怎样表示?学生讨论,师提示(1)怎么确定“0”刻度(2)可以利用钩码画刻度 板书设计
4、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
受力大,伸长长 结构:提环
单位:“牛顿”
“牛”
“N”
指针 1 弹簧
牛≈ 100克力
刻度板
正确使用弹簧测计
:
(1)调“0”
(2)平视
(3)先估再测
第三篇:《测量力的大小》教案3
测量力的大小
一、教学目的: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性质制成的。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重点:了解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秤。
三、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小物体、钩码一盒、长条形的硬纸板、橡皮筋、弹簧。
3、教师准备:几种不同样式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刻度板的模型。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上课之前,每张桌上放上几根弹簧)
1.谈话:认认这些仪器,玩玩桌上的弹簧。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汇报操作结果:
(1)弹簧能被拉长。(2)弹簧能被压缩。(3)弹簧能被弯曲。(4)弹簧被压缩、拉长、弯曲后还能复原。
3.你用那些方法可以使弹簧变长?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用力拉。思考:谁对弹簧用了力?(2)挂重物。思考:谁对弹簧用了力?(3)其它方法。如:磁力、水的冲击力等。
学生汇报弹簧伸长的规律:用的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师:人们利用(板书:弹簧在运动中的性质)制成了弹簧测力计,也叫弹簧秤。质疑谈话:刚才究竟用了多大的力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其中规律。刚才两种方法之中哪一种更容易测量力的大小呢?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组织学生观察弹簧秤,互相讨论弹簧秤的种类和构造。说说弹簧秤的种类,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弹簧秤。
2.学生汇报测力计的构造,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弹簧秤由六部分组成:
(1)、提环,(2)、弹簧,(3)、拉钩,(4)、指针,(5)、刻度,(6)、单位。艾萨克·牛顿,英国著名科学家。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3.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
请学生慢慢地用力拉弹簧,看看弹簧承受多大的力。(说明测力范围)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学习教科书上的使用注意点。(调零;与温度计的读法一致;明白不能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的测量范围)2.请一学生按要求演示一次,大家一起发现问题。3.实际动手测量重力的大小掌握这一项技能。
1)强调:先估计,再实测;在记录表中算出估计值和实测数两者相差多少:要求学生尽量估测准确一些。
2)实际测量几种物体重力的大小,学生独立做试验,并认真作记录,把数据填入表格。3)汇报记录
4)测量拉文具盒匀速前进要用多少大的力。
四)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制作弹力秤
1、谈话:你喜欢玩弹簧秤吗?想不想自己拥有一个弹簧秤?
2、讨论:怎样利用橡皮筋制作一个橡皮筋秤。
谈话:我们今天学习了利用弹簧伸长的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请同学们在课后对弹簧缩短的规律作一番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
第四篇:《测量力的大小》的说课稿
《测量力的大小》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力的大小》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测量力的大小》的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希望各位同仁能与我交流,提出宝贵建议,谢谢!
今天的说课我将打破常规,仅就本节课的教学谈一下如何上好技能课,如何体现小学科学的模块教学思想。
刚才为大家呈现的《测量力的大小》属于小学科学教学多种课型中的“技能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以形成技能为目标,即弹簧测力计如何使用的问题。像这样的技能课,在3—6年级小学科学教学中还有很多,比如: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中放大镜的使用;三年级下册《测量水的温度》一课中温度计的使用;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中酒精灯的使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中天平的使用;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中显微镜的使用等等,几乎涵盖每册科学教材。
那么,什么是科学技能课: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技能的核心是形成技能并学会应用。小学科学技能课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学生在观察、认识某类工具或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规范性的再认识或指导最终形成使用技能和操作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纵观科学技能课这一课型,总的来讲它的结构可以概括为:观察结构、了解特点——规范使用、避免出错——反复操作、形成技能。本课教学就是在学生认识、观察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再引领规范其使用中注意的事项,经过反复操作、反复强化最终达到熟练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一节技能课。
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又遵循了模块教学的思想,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都着力突出了模块教学的思想。
李主任在《三谈模块教学思想》中再次提出模块教学的五个具体模块。根据小学科学学科特点,我将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确定为四个模块:
提出问题,聚焦问题;
问题引领,分布落实;
整体收获,收获整体;
拓展链接,迁移应用。
其中,“问题引领,分布落实”模块中可穿插“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交流表达、汇报收获”的过程。“整体收获,收获整体”模块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拓展链接,迁移应用”模块调换位置。
总的来讲,小学科学的四大模块教学是在李主任提出的模块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的灵活应用,其思想与模块教学所倡导的思想完全一致,属于我区大力倡导的模块教学的一部分。
下面我仅就今天我教学的《测量力的大小》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是如何用模块教学思想体现技能课的教学特点的。
一、提出问题,聚焦问题。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问题的提出与聚焦不仅能激起学习注意力,更能拉住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一开始,通过谈话:“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就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除此之外,关于运动和力你还有哪些问题想要进一步探究和了解?”在回顾旧知的同时引出要探究和聚焦的问题:“能让物体运动的力有多大?如何(知道)测量力的大小?”从而实现问题的聚焦,也引出了课题——《测量力的大小》。问题来源于学生,探究才有动力。
二、问题引领,分步落实。
(一)、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学生经历了自主观察弹簧秤、在认识弹簧的过程中感知其工作原理的这样一个过程。这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第一步,也是形成技能的基础。
(二)、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注意事项。
1、教师演示如何正确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提示如何提拉提环,如何读出数据。
2、以小组为单位测一个钩码的重力是多少。
在测量这一块,我事先准备好两组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0的位置。这样让学生去测量,最后得出测量同一物体数值不一样的结果,出现疑问,并让学生带着疑问观察,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并能说出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的事项。而对于学生自己得出来的结论总比老师直接灌输给他们效果会来得好。这也是一个小的“交流表达、汇报收获”的过程。
(三)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并汇报测量数据。
此部分是最终的“交流表达、汇报收获”的过程。三、整体收获、收获整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既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技能方面的,还可以是情感态度方面的。
四、拓展链接,迁移应用。
亲手制作简易的橡皮筋弹簧测力计,学生对此充满了兴趣。
用此部分作为本节课的拓展,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拓展,起到了迁移应用的良好效果。
《测量力的大小》的说课稿2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分析:
《测量力的大小》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四课。教材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本课的知识是学习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初中的力学单元联系紧密,为初中学生学习力学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认识弹簧测力计。第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第三、制作简易测力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本人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本课的难点:制作简易测力计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猜想、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好交流,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重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相互合作,把大部分时间给学生实验,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教师只作适当点拨,真正做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
五、说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小塑料袋(装称量物体用)、文具盒等各种待测物体、实验记录单、相关课件及视频资料等。
六、说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能激起学习注意力,更能拉住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一开始,通过谈话:“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就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所以说力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来测量力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测量力的大小》。”
导入新课强调指出“力是有大小的”。通过这一引入教学,为学生理解“怎样测量力的大小作好铺垫。
2、认识弹簧测力计
(1)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2)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弹簧、刻度板、挂钩
(3)力的单位:牛顿、千克、克1牛≈100克力
课件出示弹簧秤的几种刻度,学生认读,并感受1N、2N的力有多大。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3、设计实验、推测猜想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做好记录
学生交流汇报并进行实验。
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这样,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体会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4、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学生们能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后,引导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学生活动:用不同的力拉伸一个弹簧,观察弹簧受拉伸的长度感受所用力的大小。
提问:你能用橡皮筋制作一个测力计吗?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并制作,用自制的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力的大小。
5、课堂小结:学生交流谈收获,教师总结。
6、布置作业:自制橡皮筋测力计,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四、说板书设计:
4、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等。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1N≈100克力
使用方法:1、2、3
本课板书具有简洁明了,概括性强的特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测量力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1)
本课的活动有三个,难度逐渐增加。最有意思的是第三个活动。这个活动是运用所学的好的实践机会。这牵涉到测力计的刻度与橡皮筋的弹力相匹配的问题。在动手之前,让学生充分交流,弄清原理显得格外重要。另外,本课当中制作一个测力计的大的演示模型是必要的。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个测力计制作的演示,酌情使用,以解决学生制作中的困难,打开思路。
(2)
因为课时比较宽松,我有意地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上。今天第一课时,就着重带量孩子们好好认识弹簧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通过大量的估计、测量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建立“牛顿”这个单位的概念。所以我给每个小组都分别准备了两种弹簧测力计,以利于比较观察并认识其原理、结构。然后把课堂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感受1牛顿,预测、实测各种物体的重力大小上!课堂感觉展开的还是比较充分和到位的,孩子们也感到非常的尽兴!
针对有些比较轻的物体用这样的测力计无法测量的问题,(这节课上孩子们已经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挑选物体测量的时候已经有意在回避比较轻的物体了。)下节课我准备组织孩子们讨论、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课文最后一个环节——设计制作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