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乡曲音乐教案
五年级欣赏 《思乡曲》
教材分析 《思乡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的《内蒙组曲》中第二首。乐曲为2/4拍,D商调式。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小提琴演奏。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韵,娴熟细腻的艺术处理,深深表达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乐曲,感受演奏家的精湛表演,培养学生用真情实感去表现音乐的能力。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忧伤的情绪和浓浓乡愁。2.过程与方法:通过总体聆听——分段聆听,观看视频,模唱、对比、分析,对乐曲产生更深的理解。增强感受音乐,听辨音乐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3.知识与技能:认识小提琴,知道小提琴的音色特点。了解作曲家马思聪。作品的曲式与风格——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熟悉背唱《思乡曲》的主题旋律。能够根据不同音乐要素分析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教学,能够知道四个一:即一位作曲家(马思聪),一首乐曲(《思乡曲》),一段主题(《城墙上跑马》),一件乐器(小提琴)。能够认真聆听音乐,从而对乐曲产生更深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体验音乐的感 染力及表现力。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钢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
一、《思乡曲》主题
1、播放第一部分:今天的音乐课中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段音乐,请你仔细聆听。【播放】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出示4句主题:你能把这种心情唱出来吗?
A、心里默唱 跟小提琴 B、跟琴轻声唱 C、介绍《城墙上跑马》 这段旋律出自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 有一句歇后语叫“城墙上跑马难掉头”这是原来的歌词。城墙那么窄,在上面跑马既不能和别人并排前行,也不能调转马头,只能一直孤独地往前走。“城墙上跑马”这句话,道出了孤独的人那种无所依靠的孤独心情。D、跟琴演唱,唱出那种孤独和无奈,唱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3、为什么 这段旋律带给我们这样一种如泣如诉、悲凉的感觉呢?你找到其中的原因了吗?细听 缓慢的速度、每一乐句都呈波浪型线条而递次下降、小提琴的音色。边画旋律线边唱。
二、完整聆听
1、介绍乐曲。这首曲子为我们今天的心情作了写照。但对于一个人来说,这首曲子是他一辈子的夙愿,一辈子无法放下的情怀。这个人就是这首曲子的作曲者,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马思聪。马思聪半生流落在美国,最大的夙愿就是能够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却一直未能实现,每当思念情切的时候,他就用从祖国带出去的唯一的一把小提琴拉这首曲子,他把这首曲子命名为《思乡曲》。
2、完整聆听
A、听完这首曲子,我似乎看见了独自坐在摇椅上的马思聪,听见了他一声声的叹息。
B、这首乐曲刻画了马思聪后半生的情感历程。他的各种情感变化都能够在音乐中找到。接下来,让我们叩开马思聪的心门,去细细触摸他的心灵。
三、感受变奏一、二
1、聆听一、二变奏
这段音乐中,马思聪还只是默默地坐着,静静地思念吗?他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越来越激动。是啊,怎么 能不激动呢,想当年他是中国小提琴第一人,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使他这个高级知识分子受到了残酷的迫害,红卫兵每天对他谩骂、殴打,叫他干重活,精神和身体被严重摧残,终于在1967年的一天,50多岁的马思聪带着一家人逃亡到美国。四人帮把他的逃亡称之为“叛国投敌”,顶着这顶叛徒的帽子,马思聪只能做一个有家不能回的游子。刚才同学说音乐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这种激动是什么情绪在增加?聆听第二遍。是思念不断在增加,那种想回不能回去的无奈在胸中膨胀。回家的道路是那样遥远,而回家的心情却更加炽烈。
假如第一段音乐有着忧郁的眼神,那么在这里眼中已经噙满泪水,最后终于夺眶而出;假如前面的音乐只是默默思念,那么这里在向祖国窃窃私语,最后终于挥臂呐喊。
2、那么这些所有的变化,音乐怎么 体现的?它用了哪些变化的手段?对比欣赏。速度少快了;音区逐渐移高;旋律线波浪加大,下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随音乐画波浪线聆听。
4、第三变奏:
除了上面的这些心情以外,萦绕在马思聪心中还有一种很不一样的情怀,请听。聆听出示乐谱
说出你的聆听感受,你感觉这里的情绪是怎么样?
在这里忧伤似乎转薄,音乐明朗活泼起来,是啊,你们看看旋律线,还在向下走吗?没有,这段旋律就像一张笑脸,你们帮我想想,这里作曲家在想什么呢?
生1:我看见了鸟语花香,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作者拉着小提琴。生2:我看见了作者和家人在春游,孩子们忙着捉蝴蝶。„„
师:可是在这里,没有了春暖花开,没有了高朋满座,这里有的只是一曲——
生:《思乡曲》
师:这里没有了孩童扑蝶,没有天伦之乐,这里有的只是一曲—— 生:《思乡曲》
师:美好的记忆只会徒增思念,唯有几根丝弦寄托相思。
4、完整聆听:
马思聪的半生,就在这样几种心情中度过,爱怨交织。那么最后他有没有达成夙愿,回归故里呢?让我们在音乐中去寻找答案。下面请同学们来完整欣赏这首乐曲,请你们整理一下心情,然后在乐曲的结尾处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完整聆听。你们认为他回来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音乐又回到了第一种心情,并且移高了音调,聆听。那种凄凉、思念之情更加浓厚。
5、结尾
马思聪老爷爷含冤达18年之久后,1985年终于获得平反,消息传到美国,居家欢庆,着手准备回国的事情,1987年,他的回家愿望即将实现之际,却因为心脏手术的意外失败,于5月20日在美国费城逝世。享年75岁。
“2007年12月12日,被称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的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先生的骨灰,从美国起运,在其亲属及广州市政府特派代表的护送下,抵达广州,14日葬于广州白云山麓。与马思聪骨灰一起归国的还有其夫人王慕理的骨灰。”
一代音乐家吟唱着《思乡曲》遗憾地客死异乡,又终于吟唱着《思乡曲》回归故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正是有了这种生死相许的人间真情,才让我们内心充满了力量和希望,也才有了这首经典的思乡曲。带着对他的崇敬和热爱,一起重温他用生命谱写的乐曲。完整聆听。
第二篇:小学音乐《思乡曲》教案
<<思乡曲>>教案
——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 郑秀秀
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课《故乡》——《思乡曲》
教学目标:
(1)聆听<<思乡曲>>,感受游子对故乡的思乡之情。
(2)熟悉主旋律,并能准确哼唱。
教学重难点:
(1)熟悉主旋律,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
(2)做填词人,给主旋律加上加上歌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其中诗仙李白写了很多佳句,至今仍广为流传。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这幅画,你能想到他的什么诗?
(幻灯片引出《静夜思》)
(1)请生齐念诗句。师: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引出思乡之情)
(2)师:我为歌曲准备了两段乐曲的配乐,你觉得哪段更合适?
(《思乡曲》与《乡间的小路》)
师配乐诗朗诵<<静夜思>>
(3)师:如果你是李白,你愿意用哪段乐曲来为你的诗句添上思乡的愁绪?为什么?
(从速度,力度上去分析,《思乡曲》能倾诉出对故乡的魂牵梦萦!)
二、熟悉主旋律
(1)师:古人都用他们擅长的诗句来表达远离故乡的思乡之情。现在我们除了用文字之外,也用我们的音乐来传达给我们所思念的故乡。
(引出主题旋律)
A:师范唱:你听(师哼唱主旋律)
B:师:老师刚刚所哼唱的就是这条旋律(出示旋律)
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下这条思乡的旋律吧。
C:生演唱曲谱
(步骤:1)聆听师弹奏旋律。
2)再次聆听旋律,默唱。
3)生轻声演唱曲谱,师进行指导。
4)情感处理:旋律的速度怎么样?上行的还是下行的?下行的旋律,特别是结束处要唱得更轻柔,更深情.D:根据刚才的要求,用“U”深情地哼唱旋律
(2)师:刚刚我们所哼唱的旋律哀怨缠绵,如泣如诉。这段旋律就来自这首《思乡曲》
三、揭示课题
(1)完整聆听全曲,乐曲可分为几部分?你是怎么分的?
A部:主题旋律,表达思乡之情。
师:第一部分展现的就是我们刚才哼唱的旋律,这条旋律就是这首《思乡曲》的主题音乐,这段旋律是来自内蒙古的民歌《城墙上跑
马》的曲调,作者引用了这曲调,放入这首《思乡曲》中。演奏了两遍主旋律之后,作者在主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变奏,使这种思乡的情绪更加高涨。
B部:本曲的高潮,给人温暖的感觉,仿佛对往事美好的回忆。
师:这部分情绪上跟第一部分形成了对比,速度上也有了变化,显得活泼欢快多了。想起了故乡的点点滴滴,心里自然就温暖了。
C部:仿佛思乡之情挥之不去,久久回荡。
师:第三部分出现的旋律还是主题旋律,但是音高上有了一点变化,使思乡之情久久回荡。
(2)师:再次聆听全曲,说说你对哪段旋律印象最深刻?
四、创编与拓展
(1)师:老师也对这段旋律印象最深刻,脑子里时不时就出现这条旋律,我还经常哼唱一下,一次望着天上的月亮,我又想到了《静夜思》,把这首乐曲和古诗联系在了一起,也能唱出动人的旋律呢!(板书出示曲谱和歌词),请同学们来唱唱老师写的思乡之歌吧。
(2)师:那请你来当一回远离故乡的做词人,给这段旋律加上你们的思乡之情?
方法:A:四人一小组,进行活动。
B:并请四位同学唱一唱你们创编的歌词。
C:同学们也可以给你们的歌曲加上曲名,就更完整啦。
(3)师:这首乐曲的思乡之情是如此深切,是什么样的情感才使作者写出这么动人的乐曲?
(引出马思聪)
马思聪是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2年出生在广东省。马思聪的父母都不懂音乐,但广东的戏剧之乡所读有的地方戏剧音乐深深地影响着他。1923年,11岁的马思聪来到了法国学习,6年之后回到了祖国,在各地进行演出,当时被誉为“音乐神童”。之后的几年马思聪又几次赴法学习。正是他多年在国外生活学习,所以他对祖国对故乡有着至情至深的难舍这情。由于历史原因,马思聪于1967年赴美国定居,1987年在美国逝世。2007年,马思聪逝世20年之后,他的骨灰归葬广州,魂归故土。我们从他一生的经历中,可以体会到他对故乡难舍的思乡之情。
第三篇:小学音乐试讲教案《思乡曲》
小学音乐试讲教案|《思乡曲》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课题:《思乡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2.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3.知识与技能:了解音乐家的创作背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授法、分析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及音乐情感上的变化。难点:在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审美评价。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诗,有哪位同学能起来朗诵一下?(出示余光中的小诗《乡愁》)如果咱们给这首诗配上音乐的话,你觉着用什么样的音乐合适呢?(提示速度,力度,速度缓慢,略带忧伤)老师带来了两首乐曲,同学们听一下,你觉得用哪段音乐比较合适? 为了检验大家的选择,我们结合《乡愁》这首诗配上这段音乐表现一下好吗?(配乐朗诵)二.新授
1.大家想知道这首背景音乐的名字及作者吗?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思乡曲》,作者是马思聪。(出示马思聪的介绍)马思聪: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同学们最熟悉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就是他的作品,《思乡曲》是马思聪1937年创作的《绥远组曲》中的第二乐章,在文革期间他惨遭“四人帮“迫害,被批斗,无奈出国,一直没有机会回乡。
回家的路是那样的遥远,而回家的心情却是更加的炽烈,马思聪病了,长女给他寄去中药,引起了他的思乡,就连在北京带去的一斤普普通通的枸杞子他也舍不得吃,放在冰箱里。回家成了老人魂牵梦绕的词,然而就在老人75岁高龄准备回家的时候,不幸在一次心脏病手术中 突然离世,回家成了老人永远的心结。(点击思乡曲主题音乐,配乐朗读这一段)下面,让我们一起融进老人的心声,去体会一下这浓浓的思乡之情吧!(完整聆听作品并出示问题,1)乐曲中有没有你熟悉的旋律?2)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到第三部分音乐时,轻声问学生:这段旋律同学们在前面听过吗?)3.刚才大家通过聆听,感受到了前面的这段旋律在后面出现过,在语文上,我们把他叫做什么?(首尾呼应)大家通过聆听觉得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出示ABA图谱)4.下面请同学们重点听一下第一部分,注意:这部分音乐速度是怎样的?力度是怎样的?这样的速度和力度带给你怎样的情绪体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速度慢,力度弱,比较抒情,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5.下面请同学们重点听一下第二部分,注意:这部分音乐速度是怎样的?力度是怎样的?这样的速度和力度带给你怎样的情绪体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速度快,力度强,显得略为激动,感觉作者的思绪如海水般汹涌澎湃,在回忆故乡)6.下面请同学们重点听一下第三部分,注意,这部分与第一部分有什么异同点?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但速度更慢,显得更为缠绵,就像在回忆童年时光,追忆往昔的岁月和欲说还休的乡愁)
7.让我们把乐曲完整的欣赏一遍吧!(欣赏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的演奏视频)8.我们感受到老人的思乡情怀,大家愿意把思乡的主题旋律演唱一下吗?(先用“啊”来模唱,再唱音符)9.拓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如果让你来表达乡情,你会用哪些方式来表现?(如写信,写日记,打电话,唱歌等,你知道还有哪些以乡情为题材的歌曲或乐曲?)老师也带来了几首思乡的歌曲,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如果会唱的话可以跟着一起唱一下。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音乐中体验了浓浓的乡情,希望以后同学们无论将来取得多大的成就,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要忘记我们的故乡和祖国,相信这份浓浓的乡情会永远伴随,牵引,激励着我们。
板书设计: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第四篇:思乡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曲家马思聪生平,运用不同方式听唱《思乡曲》主题旋律,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2.运用对比、聆听、感受、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了解作品结构,展开学生音乐想像,拓展音乐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感受音乐,提高听辨音乐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3.通过赏析作品,让学生感悟音乐可以表现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用真情实感去表现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亲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并演唱《思乡曲》的主题旋律。
难点:以赏析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体验音乐丰富的感染力及表现力。教学方法
以体验式听赏法为主,启发、引导式听赏法、感受、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为辅。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视听结合,形象直观。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书信等
一、导入新课 1.听莫西子诗的《思乡》,走进教室。2.辩三种音乐,哪种最适合配《静夜思》 3.划《城墙上的跑马》音乐旋律线 4.唱《静夜思》,感受思乡情。
二、欣赏乐曲
(一)揭示主题
1)观看视频 2)介绍作曲家
(二)分段聆听
1.欣赏《思乡曲》第一部分,乐曲的主奏乐器。2.欣赏《思乡曲》第一部分变奏Ⅰ 1)讲(孩子的三次呼唤)2)听(音乐的呼唤)
3)体验(同音处做呼唤动作)
3.欣赏第一部分变奏Ⅱ,感受音区变化。
4.欣赏第二部分前半段的演奏,感受音乐情绪上的变化。5.欣赏第二部分后半段的演奏,挖掘“对话”的意境。
三、整体聆听
1.传信(传信——读信——传信)
2.揭示乐曲结构图(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四、情感拓展
1.演唱原创歌曲《爸爸、妈妈》
2.欣赏现场演奏版《思乡曲》的视频。(机动)
第五篇:花城出版社的高中音乐教案《思乡曲》
提交者: 方芸(提交时间: 2009-7-4 22:55:20)答题内容:
《思乡曲》 一、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由变奏”?(2)、学唱民歌《城墙上跑马》(3)、引导学生对第一部分的三段音乐作分析。(4)、引导学生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音乐的速度、情绪变化等作分析。、能力目标:开阔音乐视野,增强感受、听辨、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情感目标: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让学生感悟到思乡是中国人、中国音乐一个永恒的主题,培养学生用真情实感去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课前先布置学生去查阅、了解有关马思聪这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的生平及《思乡曲》的创作背景、采用的音乐主题。
三、教学重难点:体会音乐作品“自由变奏”的特点、情绪变化及作品分析。
四、教学方法:引导、讨论
五、教具准备:VCD、电脑、课件、钢琴。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新课导入:播放根据李白的《静夜思》改变的通俗歌曲。
学生:老师,这不是李白的《静夜思》吗?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很好听!老师:是的,说的非常好。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艺术家都曾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思乡这一永恒的主题。感受了文人表达的思乡作品后,今天我们要着重欣赏由音乐表达的思乡作品,马思聪的《思乡曲》。
3、放《思乡曲》音乐,请同学来介绍他们所收集的马思聪的生平及《思乡曲》的创作背景、采用的音乐主题。(老师总结并加以肯定)、老师把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曲谱歌词呈现在电脑的大屏幕上,老师伴奏,学生学唱.5、知识教学:什么是自由变奏?“自由变奏”是更为自由的重复变形的写法,往往只保持原型主题的部分核心因素(如骨干音和总的旋律线趋向等),而在节奏、节拍、速度、音调,甚至句式结构、调式方面,都作必要的改变。自由变奏在创作中常和其它手法(如重复、变化重复、模进等)结合运用。它可以深化甚至改变原型主题的音乐形象,使之获得崭新而丰富的表现力。、全曲欣赏
1)、第一部分三段音乐的欣赏。
a、思考问题:对第一部分三段音乐作分析,体会音乐的自由变奏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情感?
b、学生答:感觉三段音乐都会有相似的音,象都有个共同的根基。音乐有思念故乡的忧伤情感在里面。
c、老师总结:第二段是第一段的变奏与引伸,相同骨干音有1、2、3、5、6,第一段与第三段音乐有着更为广泛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骨干音完全相同上,第三段具有第一段音乐一定的再现功能。第一部分柔和、带有暗淡色彩的旋律以一种感叹的诉说语调,把思念故乡时忧伤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d、师生哼唱第一部分的三段音乐主题。(2)、第二部分音乐欣赏。
a、思考问题: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音乐在速度、情绪在有什么不同?它表现了什么情景? b、学生答:第一部分速度轻缓、情绪忧伤;第二部分速度加快,情绪是喜悦的,好象是游子回家了。
老师总结:与第一部分速度轻缓、情绪忧伤感伤的音乐相比,第二部分速度加快,情绪变得明朗,似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又似游子梦回故里,沉醉在亲人中间,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3)第三部分音乐欣赏。
a、思考问题:第三部分的音乐特点是什么?它又表现了什么情感?
b、学生答:再现民歌的音乐主题,音域提高了八度,再次感受到游子绵绵不断的忧伤的思乡之情。
c、老师总结:第三部分音乐是一个缩减再现的段落,仅仅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第一段的音乐旋律,并移高了一个八度显得更加缠绵悱恻荡气回肠,乐曲短小的结尾充满茫茫的愁绪,最后结束在不协和、不稳定的和弦上,曲终意未尽。无穷尽的相思理不清,斩不断,久久萦绕在心头。(4)、复听全曲。
教师总结:同学们,《思乡曲》哀婉、缠绵,如泣如诉,带着浓浓的思乡愁情,把远离故乡的游子那种要回故乡而不能回的情境,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也让我们感受到曲作者马思聪魂牵梦萦的乡思和缕缕不断的忧伤。
七、课堂拓展延伸。
欣赏有关思乡的优秀歌曲:《念故乡》、《我的肯塔基故乡》、《故乡的亲人》
八、师生同唱《思乡曲》主题音乐。
九、课后小结: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的思考与实践活动中,学生才不会被动的听、被动的接受,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辨能力、感受能力、以及音乐实践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起学生的音乐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