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19:4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第一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从这节课开始,没有太多新的知识内容,更多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具体到每一节课都有所侧重,本节课侧重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本小节主要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并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相对于连加、连减法的问题而言,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要稍微复杂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相对也更加灵活和多样,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既要思考解题策略、弄清运算的顺序,同时又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以“节余多少钱”这一情境为依托,相继呈现了问题1和问题2,虽然都是加减混合运算,但问题1的数量关系相对简单些,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都有道理;而问题2则相对复杂、比较抽象,也难理解,因此突出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教材在这两个问题的处理上,都比较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去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课前准备:

手机、6张纸条,2个回形针、6个磁扣、2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班有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的同学吗?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平时谁来照顾你们呢?生活费从哪里来呢?

(出示手机图片)学生交流

师: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有一位亮亮同学,他的父母也到城市里去打工了,家里只有他和奶奶,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就跟亮亮的生活有关。[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谈话,拉近了所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联系生活实际来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顺利掌握新知。]

二、新课探究

(出示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仔细观察后将图中的数学信息一一列举出来,并解读每条信息的含义。

2、(课件出示问题)师:谁能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完整地叙述一遍?请学生将已知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你有什么疑问?(节余什么意思)(板书:节余)

4、你能帮亮亮解决问题吗?(板书:多少钱)(探索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2、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想法: 预设:

(1)、要求八月节余了多少元,首先求出八月收入了多少元,即800+185,再从总收入里面减去花掉的钱,列综合算式为800+185-745。

(2)、先从父母寄回的800元里减去八月份花的钱数,再把剩余的钱数加上奶奶的补助,即可求出这个月节余多少钱,列综合算式为800-745+185。

3、师:这两个综合算式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点呢?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这两个算式都没有小括号,只有加减法,所以计算的时候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列出加减混合的算式之后,结合具体的情境在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水到渠成之功效,加深了

学生的印象。]

三、深入探究

刚才大家的表现可真棒,为了表扬大家,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个小魔术(表演魔术)你有什么感受?(生谈论)

师:这张神奇的纸条可以帮我们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容易理解(出示题目)

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1、分析数量关系: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钱,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哪个信息已知?哪个信息未知?(学生交流)

2、出示纸条,明确关系以及含义,学生展示,尝试画一画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计算方法。强调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小括号的用法。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

1、练一练第1题:(1)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再独立列式计算。(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结果。

2、练一练第2题:(1)学生独立解答。(2)集体订正,明确思路。[设计意图:练习时关注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节余多少钱

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到右;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800+185-745

800-745+185 =985-745

=55+185 =240(元)

=240(元)答:节余240元。

教学反思:

学生在计算部分已经没有什么问题,计算能力基础比较好,能够准确快速地计算百以内的混合运算,所以在本节课的第一课时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节余多少钱的算理。从课堂反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节余的钱”即剩余的钱。学生很容易根据题意列出800+185-745,由于在平时的练习中有过类似的引导,所以有部分学生会列出800-745+185后小结两种题型,得出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是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可以说,学习这部分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没有什么问题。本节课学生主要的难点是在用条形图解决问题上,没能够建立好架构,所以需要在老师帮助下,把信息和问题之间的联系仔细分析,形成抽象的线段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和计算比较多也比较枯燥,所以在第一个环节结束的时候

穿插一个小魔术一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引出下面的课题。第二个问题,九月结余260元,十月结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数量关系稍微复杂,我引导学生先了解问题是什么。然后根据问题的方向,需要哪那两个信息才能够解决问题入手,让学生明白几月份节余260元是已知信息之一,而十月节余的钱和九月节余的钱有关系,是比九月少30元,那么即可以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来算出十月,然后可以得出两个月节余的钱数。我分析数量关系的同时,用纸条来增加理解力,让学生明确这个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明确算理。老师操作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直观感受一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分析技能。

整堂课下来仍有部分学生不会运用条形直接表示具体数量,甚至不理解图意。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加强训练。

本节课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在第一个环节800+185-745和800-745+185这两种题型小结出运算顺序后可以适当提问那种方法方便计算为以后的简便计算打基础;其次,在展示两个纸条的时候一直是横着展示,也可竖着展示也行;再者,在后面的解答时学生大多260-30=230(元)260+230=490(元)或260-30+260这种类型的,这两种都是十月加九月节余的钱,应在学生书写的下面点出,这样学生很容易想到也可写成九月加十月节余的钱而列出260+(260-30),一方面复习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另一方面也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最后由于在第二个环节展示时间过长,以及学生操作指令不明确浪费很多时间,所以没有能进行后面的练习。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上册《节余多少钱》教学反思

学生在计算部分的问题一直没有问题,计算基础的能力更好,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一百次内的混合操作,所以在本课中的第一部分课程,主要是允许学生要了解多少钱储蓄。从课堂反应的情况,大多数学生可以理解,省钱留给钱。可以说,学习这部分是基于现有的学生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没有问题。但是在行中解决问题,但还没有能够构建一个好的结构,所以需要帮助老师,信息和关系之间的仔细分析,形成抽象线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视觉图数量关系的优势。第二个问题,9月余额260元,10月份余额少于30元的9月份,两个月总共多少美元节省?告诉你你怎么想的。问题的数量有点复杂,我引导学生了解问题是什么。然后根据问题的方向,哪两个信息能够解决问题的开始,让学生明白,几个月的节省260元是已知的信息之一,节省了9月和9月的储蓄钱是相关的9月少30元,那么你可以根据数量关闭 要计算10月份的金额,然后你可以得到两个月。我分析了同时关系的数量,在黑板上画线来增加对线的理解,使学生清楚了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算术。这可以训练学生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整个班下来还是有些学生不会直接使用吧到具体数字,甚至不明白。需要继续加强未来的教学培训。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重点放在教学每个学生,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篇: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

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你们平时都和谁一起生活?谁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你的爸爸、妈妈呢?

2.你平时都帮家里人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3.你们家里的钱一般都花在什么地方?(买菜、买水果、买米、、、、、、)对,这就是你们家每个月必须要用的生活费。

师:刚才和同学们聊天的时候,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真能干,会帮家里人做许多家务事。老师也认识了一个小朋友,他叫小刚,他也和大家一样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有一天,他踢完球回到家时,看到了奶奶在洗衣服,,这时候小刚会想些什么?(生:帮奶奶洗、帮奶奶晒衣服、给奶奶捶背、买台洗衣机、、、、、)我们来看看小刚是怎么想的?(出示小刚想法,齐读)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小刚解决买洗衣机的问题吧!(揭示课题,板书:买洗衣机)

一.谈话交流,激趣引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

寻找相关数学信息:

师:要买洗衣机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出示课件)请你说

生:要知道一台洗衣机多少钱?小刚家有多少钱?

师:能不能都拿去买洗衣机?

生:不能

师:还要知道什么信息?

生:还要知道他家每月的生活费。

2.梳理信息,发现问题:

(一)梳理信息.师:看来要买一台洗衣机需要的数学信息还真不少:

【师边讲解边出示信息:(1)、根据奶奶家的实际情况,奶奶决定买一台价值620的洗衣机。(2)、奶奶年纪大了,挣不了什么钱,还好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每月都寄钱回来。(3)、根据了解奶奶每月的生活费是750元。】

(二)发现问题.师:现在请大家仔细看看我们收集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爸爸、妈妈每月一共寄回多少钱?

(2)、买完洗衣机后,还剩多少钱?

(3)、每月的生活费需要750元,每月可以剩下多少钱?

(4)、剩下的钱够不够买洗衣机,如果不够怎么办?

师:你们真爱动脑筋,提的问题真不少,下面咱们就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

(出示问题一:每月可以节余多少钱?

师:谁来说说要求每月节余多少钱?你该怎么列式?谁能列出综合算式?

(生说师板书:586+412-750)

师:586+412求什么?“750”表示什么?为什么要“-750”?

生:说算理。先把爸爸、妈妈每月寄回的586元和412元加起来,求每月一共寄回多少钱?再减去750的生活费,就可以求出每月结余多少钱。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师:你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师:为什么?

生:因为要先求一共寄回多少钱,所以要先算加法,再求每月结余多少钱,所以再算减法。)

师:说的真好,所以像这种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我们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前面是减法,后面是加法,那该怎么办?(生:先算减法,再算加法。)对了,在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加减法的运算,不管加法在前面,还是减法在前面,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师:我们来简单估一估,每月大约寄回多少钱?

生1:把586看成600,412看成400,600+400=1000,1000-750=250,每月大约结余250元。【师板书:600+400-750=250(元)】

生2:把586看成590,412看成410,把750看成800,590+410=1000,1000-800=200,每月大约结余200元。【师板书:590+410-800=200(元)】

师:到底谁估的比较准确呢?请同学们认真地算一算。

【生板演】

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是怎么算的?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出示学生作品:先算586+412=998,师:99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用笔算。生说竖式,师边板书竖式,边说笔算三位数加法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生:再算=998-750,师:笔算减法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生说笔算过程=998-750。再算998-750=248。

师小结: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师板书:三位数加减混合】谁来说一说,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2.解决问题二:需要攒几个月?

师:你们也算出每月结余248元了吗?很明显,248元够买一台620元的洗衣机吗?(生:不够)那该怎么办?(生:攒钱.借钱.······)同意攒钱的同学请举手。那我们需要攒几个月呢?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吧。

集体交流反馈:【投影学生作品】

生1:每月大约节余250元,一台洗衣机大约600元计算,250+250+250=750(元),750比620多,要攒3个月。

生2:实际算一算:248+248=496(元),比620元少一些,攒2个月不够,需要攒3个月。

生3:用620-248=372(元),372-248=124(元),减了2个248元后还差124元,需要再赞一个月,一共需要攒3个月。

师小结:相信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刚的奶奶很快就能用上洗衣机了。你们真能干!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小刚想请同学们去他家里玩一玩,走啰!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河上有一座独木桥,只要算对了桥上的三个综合算式,就可以顺利过河了。(课件出示一条小河:里面有278-199+683,802-289+484,427+273-165三块石头)

师(画外音):看看谁是今天的计算大王!你来汇报吧

生独立计算,师生反馈。【投影学生作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到了小刚家,小刚的奶奶可高兴了,她说再过几天就是五一节了,很多商场都在搞促销,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几种商品的价格,奶奶带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

师:你从图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生自己解决,板演。)

交流:A.购买一种商品,有几种买法?(4种)

B.如果买两种商品可以买那两种,买后还剩多少钱?

C.如果买三种商品可以怎么买?

师生交流后,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们多留心,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可以解决许多生活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大家学的开心吗?为什么?(因为我学会了帮助小刚的奶奶买洗衣机了;我学会了用加减混合法解决问题了;学会了加减混合的计算了„„)

板书设计:

买洗衣机

——三位数加减混合

586+412-750

600+400-800

=998-750

586

=1000-800

=248(元)

+412

=200(元)

答:每月节余248元。

998

580+410-750

-750

=1000-750

248

=250

节余多少钱

【知识梳理】

三位数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在一个加减混合的运算里,没有括号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例 题:

火车上原来有612人,到站后有149人上车,有84人下车,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方法一:612-84+149

方法二:612+149-84

=528+149

=761-84

=677(人)

=677(人)

自我评价:

二年级有男生378人,女生346人,已经参加体检的有398人,没有参加体检的有多少人?

拓展提高

供电局工人修整电路,第一天用去电线385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用88米,电线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练习:

脱式计算

278-199 + 683

802-289 + 484

318 + 254 -196

427 + 273-165

2、用竖式计算。

703-409 =

1000-(555+229)=

3、森林医生 1000-458+276

396-(196+125)

=642+276

=200+125

=818

=325

3、第一只小猴摘了206个桃,第二只小猴比第一只小猴多摘了48个,两只小猴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课后反思: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很好的开拓了学生思维。练习贴近生活,是孩子在生活中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学得生动,教师教得轻松。本节课无论是新课引入、智慧老人的谈话还是上海轨道交通示意图等,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四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节余多少钱(二)》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会解决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节余多少钱问题的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解决节余多少钱的过程,经历获取信息并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运用类比迁移能够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正确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初步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解决节余多少钱问题的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准确进行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

教学方法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手段,采用问题探究、发现、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去探寻问题、发现问题、类比迁移、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在其中探求新知。

课前准备

课件、练习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支援城市建设,奶奶在家承担所有家务特别辛苦,你有什么好主意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主意。

师:我们可以把父母寄来的钱节省下来,买一些生活必备品,想方设法减轻奶奶的负 担,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关于节余的问题!

板书课题:节余多少钱

(二)二、新课学习

1.了解信息,预测结果

师:请大家独立看图,说说图意(出示主题图),想想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读懂图意,理解图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的实际意义,以及信息之间的关系,养成认真读图、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师:平均每个月节余225元,估一估,几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 学生说出自己估算的方法。2.解决问题,交流算法

师:算一算,几个月节余的钱才能买到一台洗衣机? 温馨提示:先独立思考,画图分析数量关系,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指名板演不同的算法,可能有: A.225+225=450(元)450+225=675(元)675元>580元 答:三个月就够了。B.580-225=355(元)355-225=130(元)130元<225元

答:三个月节余的钱能买到洗衣机。

师:请你说说算式中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想法,结合情境理解和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结论总结

1. 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解决用节余的钱购买洗衣机的问题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说清每步计算含义的不同,两种思路的不同,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2.总结计算方法

师:说一说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今天在解决问题时,又一次遇到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我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减,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运算,我们计算时特别要细心,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板书: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我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减,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运算。)

四、课堂练习

1.王爷爷买一台电冰箱。先付500元,余下部分每月付260元,几个月能全部付清?

(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师:请大家读懂图意,再列式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与伙伴研究。学生独立思考,读懂图意,列出算式,交流各自算法。

2.去游乐场。

画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列式计算。

师:请大家读懂图意,先估一估,再列式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与伙伴研究。学生独立思考,读懂图意,列出算式,交流各自算法。

学生独立审题,认真计算,集体反馈结果。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 1.计算下面各题

346+158– 245

678– 380+345

179+(963– 379)

900–(472+247)

2.快乐童年商店新近了780张《斗龙战士》的卡片,上午卖了75张,下午卖了200张,还剩多少张没卖? 选做题:

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

六、板书设计

节余多少钱

(二)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我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减,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运算。

225+225=450(元)

450+225=675(元)675元>580元

答:三个月就够了。

580-225=355(元)

355-225=130(元)

130元<225元

答:三个月节余的钱能买到洗衣机。

第五篇: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教

案教学设计

3节余多少钱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太多新的知识内容,更多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是重点。所以在教学中着重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独立解决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数量关系稍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列式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对于解决问题是有帮助的,从而养成用直观图来分析题意的习惯。

2.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之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不强求算式的规范。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体会自主学习的成就感。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农民进城务工情况的资料 学生准备 调查农民进城务工情况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节余多少钱(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班有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的同学吗?

师: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平时谁来照顾你们呢?生活费从哪里来呢?

师:有一位亮亮同学,他的父母也到城市里去打工了,家里只有他和奶奶,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就跟亮亮的生活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谈话,拉近了所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联系生活实际来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顺利掌握新知。⊙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1)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

师(课件出示教材21页左边的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阅读图上的文字信息,初步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建设的作用和贡献。

师(课件出示教材21页右边的情境图):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仔细观察后将图中的数学信息一一列举出来,并解读每条信息的含义。(2)尝试解决问题。

师(课件出示问题):谁能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完整地叙述一遍?

请学生将已知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看看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好之后列出算式,算出结果。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这个问题。(3)集体交流。师: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说说自己的想法吧。生将列出的算式呈现出来,并将自己的想法向全班汇报。预设

生:我是这样想的,要求八月节余了多少元,首先得求出八月收入了多少元,即800+185,再从总收入里面减去花掉的钱,列综合算式为800+185-745。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解题方法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先用父母寄回的800元减去八月花去的钱,再加上奶奶的补助,即可求出这个月节余多少钱,列综合算式为800-745+185。(4)明确运算顺序。

师:这两个综合算式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点呢? 预设

生:这两个算式都没有小括号,只有加减法,所以计算的时候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的。

师: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设计意图:在学生列出加减混合的算式之后,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水到渠成之功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2.解决问题: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1)出示题目,独立思考。

课件出示问题,请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钱,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哪个信息已知?哪个信息未知?

(2)尝试理解,集体交流。①引导学生通过图示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②课件出示教材上的示意图。请学生说说图意。③全体学生照样子画一画,明确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3)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请学生根据刚刚的分析和理解,尝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强调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小括号的用法。

下载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第一课时》教案(最终5篇)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节余多少钱(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会解决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发展解决问题的......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资料: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里程表(二)》资料 教学反思 《需要多少钱》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主要分两个环节先是创设情境、再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是......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3单元 节余多少钱 教案

    3节余多少钱一课时教学内容节余多少钱。(教材第21~23页)教学目标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的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需要多少钱

    学校:定西市安定区联庄小学执教人:高建明 学科:数学 版本: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课题:需要多少钱 上课时间:2013年9月6日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页。......

    8.节余多少钱教学反思(附教案)

    节余多少钱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需要多少钱》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

    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侯英豪 [推荐阅读]

    《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及反思 界沟镇中心小学 侯英豪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借助多媒体优势,培养估算的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教学反思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教学反思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教学反思1 口算除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课本P8-P9的内容,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乘法计算的逆运算,学生对除法的计算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