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物理教案物体的质量
初二物理教案物体的质量
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物理教案物体的质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教案物体的质量
课型:新授 主编人:XXX 审核人:初二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 逐渐感受世界的物质性,逐步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
②认识目标: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了解天平的结 构,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教学时间】(1 学时)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多媒体)
(二)自学与互帮
1.自学内容一:P2小明与小华的对话
自学方法:
(1)铁锅和铁钉,它们都是由 组成的,含的铁多。
举例:木课桌和木凳子,它们都是由 组成的,含的木头多。
生活中我们把铁锅、铁钉、木课桌、木凳子叫物体,把铁、木叫物质。
释疑: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大理石和泡沫,它们不同之处是:、。
(2)质量的概念: 所含 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3)比较下列三组物体中谁的质量大:
大胖子和小瘦子;一把铝勺和一口铝锅;一把大铁锤和一枚小铜钉
2.自学内容二: P2质量的单位
自学方法:(1)国际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是 常用的单位还有、、,用符号表示分别是、、。
(2)一只铁球的 质量是2千克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3)单位换算:0.5 t = kg 680mg = t 75g = kg
(4)估测物体的质量:一张邮票50 一个中学生60
一只苹果150 一只大公鸡3
3.自学内容三:P2-3信息快递 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1)托盘天平主要有 等几部分组成。
(2)天平的使用:
①天平的调节:第一步,将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第二步,先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再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对准 的刻度线。
②称量:被测物体放 盘,砝码放 盘;用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
③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 总质量+ 所示质量
④整理
(3)阅读P3图6-2,指出天平使用中的错误
(4)生活中测质量的工具还有、、、。(三)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
1.在实验室里用________测物体的质量,在某 次 实验中所用砝码的个 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2.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补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________,②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0________,③一瓶白酒的质量约500_ ____ ___,④一瓶雪碧的质量约1.25____ ____,3.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通过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4.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
A.1.1910-7t B.125 mg C.0.13 g D.0.000 12 kg
5.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代替指针用来指 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四)知者加速
1.1kg的 棉花和1kg的铁块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棉花所含物质较多 B.铁块所含物质较多
C.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一样多 D.无法比较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的多少
(五)因人作业(适度作业量,知者加速)
《必学教程》P1-4
第二篇:物理教案物体的内能
物理教案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
(2)知道物体内能的组成
(3)知道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先由所学知识推出分子动能的存在,并说明分子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再又分子力说明分子势能的存在,最后总结出内能的概念
分析二:分子势能在微观上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宏观上表现为体积),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此时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力作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为斥力,此时减小距离,分子力还是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由此可见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因为分子势能是相对的.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分子势能可与弹性势能对比学习,分子相距平衡距离时相当于弹簧的平衡位置,但对比学习时,也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分析三:比较两物体内能大小,需要考虑到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和分子总个数.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低,分子平均动能越小.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宏观上表现为体积)有关,分子间距离改变(宏观上表现为体积改变),分子势能改变,但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体积)的关系比较复杂: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即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因此我们不能单从体积的改变上判断分子势能如何改变,而是往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分析四:机械能与内能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同一物体,机械能是由其宏观运动速度和相对高度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和聚集状态决定.例如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木块温度升高,其机械能不变,而内能发生了改变.
教法建议
建议一:在分析物体内能时要充分利用前三节所学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由旧有知识推导出新知识.
建议二:在讲分子势能时,最好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类比学习.
建议三:在区分机械能与内能时,最好能举例说明.
--方案
教学重点:内能的组成,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分子势能
一、分子动能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平均速度和平均动能是一个宏观统计概念,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动能都增大,个别分子动能还有可能减小.
二、分子势能
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的一种能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宏观上表现出与物体体积有关.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此时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力作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为斥力,此时减小距离,分子力还是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由此可见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因为分子势能是相对的.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
三、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例1:相同质量的0℃水与0℃的冰相比较
A、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
B、水的分子势能比冰的分子势能大
c、水的分子势能比冰的分子势能小
D、水的内能比冰的内能多
答案:ABD
评析:质量相同的水和冰,它们的分子个数相等;温度相等,所以分子平均动能相等,因此它们总的分子动能相等.由水结成冰,需要释放能量,所以相同质量、温度的水比冰内能多,由于它们总的分子动能相等,所以水比冰的分子势能大.本题很容易误认为水结成冰,体积增大,所以内能增大.
机械能与内能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同一物体,机械能是由其宏观运动速度和相对高度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和聚集状态决定.例如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木块温度升高,其机械能不变,而内能发生了改变.
例2:下面有关机械能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也大
B、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必增大
c、物体降温时,其机械能必减少
D、摩擦生热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
答案:D
评析:对于机械能和内能,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的能,需要从概念上对它们进行区分.
四、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怎样测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组织:分组
方案:查阅资料,设计原理,实际操作
评价: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第三篇:初二物理教案封面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学讲计划”导学单设计
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共计6课时)
邳州市邹庄中学 孟庆金
2016.2.20
第四篇:初二物理教案:光现象
初二物理教案:光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和方法
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
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三棱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
入我们的眼睛。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进行新课: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
(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传播
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
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
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
(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
3、光的速度:
讨论:光有没有速度?
(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问答:(1)我们为什么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
5、颜色:
(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颜色之迷: 不透明物体:
透明物体: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完成物理套餐内容。
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本节课在怎样显示光路、光的传播上采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课堂反应比较好,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究。在需要较多时间的课时上,不要只顾进度,要避免出现学生的滞后情况。
第五篇:2018年初二物理教案:温度计
2018年初二物理教案:温度计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语文复习指导:2013年初二物理教案:温度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教学建议
本节是初中生接触热学的第一节课,只涉及了热学的最基本知识点.教材首先介绍温度的概念,用实例阐明人类和温度的密切关系,确切知道温度很重要.然后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靠感觉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学的.要树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确结论的严谨科学态度.接着具体讲解了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着重介绍了体温计的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用水银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结构及特殊用法.介绍了计量温度的两个不同方法:摄氏温度的规定,具体摄氏温度的读法和专用符号的使用;热力学温度的规定,单位名称、专用符号以及这两种温度计量方法的关系.在课本的引言部分学生已经明白物理是一门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本节是研究热学的第一节内容,应该首先向学生交代本章讲的为热学的入门,是热学的基本知识.具体到本节可以从最常见的、比较了解的水的各种形态,不同冷热的水入手.让学生感觉一下水的冷热,提出感觉的不可靠性,进而说明使用仪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过渡到温度计和温度的计量方法上.强调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的规定、正确读法、专用符号的使用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示例
温度计
课题温度计
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
教 具玻璃杯、热水、冷水、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冰块
知识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二、引入新课
指出温度跟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温度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感觉的不可靠,三、实验用温度计
温度计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测量范围及分度值.四、摄氏温度
讲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每个分度值代表1摄氏度.摄氏温度的正确表示方法及正确读法
五、热力学温度
介绍宇宙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计量方法叫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六、体温计
着重讲解体温计的原理、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特殊结构及用法
七、小结
温度计原理和温度的计量方法
八、作业 P461、2、3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去体验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热水以及温水中的不同感觉
教师出示实验用温度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出示体温计,引导学生观察.示范用法并引导提问 自己得出结论:冷热只是相对概念,靠感觉根本区分不了温水的冷热程度
学生总结得出温度计构造、测量范围,并提问: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观察细节,并提问
探究活动
【课题】
人类的热现象的探索和利用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参考题材】
1.热力学发展的历史.2.我国古代对热的认识.3.温度计的类型和发展.4.生活中的热现象.【评价】
1.所查阅的资料.2.资料的丰富性和来源的丰富性.3.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如绝对零度的理解.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提供的2013年初二物理教案:温度计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