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多少人为了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有多少人为了我》教学设计
同江市第二小学麻丹凤
教材简析:
《有多少人为了我》是苏教中图2001课标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他人”的第二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侧重感受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直接或间接地为“我们”服务,第二课时侧重如何尊重劳动者,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学校、社会中有许多人在关心我们,为我们服务。2.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劳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3.感恩默默关心我们的人。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猜谜语
版块一:感受家庭中的温暖
1.导入:前几天,老师看到一组很感人的沙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看沙画视频)
2.他们都是谁呀?(指名说)对,他们就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凝聚了家人无数的心血。谁能说一说,你的家人是怎样关心你的?(生交流)3.老师听出来了,你们的家人都非常爱你们,时时刻刻关心着你们。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自己最好的方式来感恩家人,回报家人的。
版块二:感受校园中的关爱
1.过渡:其实,关爱你,为了你的健康成长而付出心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就拿你每天快乐学习的地方----我们美丽的校园来说,就有很多人在为你忙碌,为你辛劳着。想一想,在我们的校园里你能想到谁?(生交流)
嗯,真是时时有关心,处处有服务啊!
2.老师也用相机捕捉到了一些镜头。看,每天,我们在晨光中来到美丽的校园。学校里的工作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们默默地服务着,不辞辛劳。老师们辛勤工作,每天很早就来到学校准备一天的功课,用心呵护我们成长。瞧,真是心手相连、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呀。
3.校园里有那么多人在为我们服务,你想对谁说点什么呢?(生交流)
4.是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关心和服务,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呀。
版块三:感受社会的和谐
一、说一说
过渡:看来呀,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同学们处处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呢。其实,社会上也是一个大家庭,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同样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为你、为我服务着。社会上又有谁为在我们服务呢?(指名说)
二、小交流
1.是呀,有这么多人在为我们服务着。哪怕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物品,也包含了许许多多人的劳动呢!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铅笔)是呀,看似简单的铅笔到底需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呢?(指名说)
2.由此可见,我们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凝聚了许许多多人的心血啊,我们都要爱惜它们呐!
三、小视频
1.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而默默辛劳的人实在太多了。有的人我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熟悉他们的身影。就像他们一样(播放视频)
2.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3.是啊,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付出,辛勤地工作着。刚才有的同学注意到了视频里的交警叔叔,我们也来跟着他做一做指挥交通的手势吧,看看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生体验交警执勤,并说感受)是呀,我们才指挥几秒钟就感觉很累,那交警叔叔常年的在指挥交通,他们得有多么辛苦呀!所以,我们走路时,就要做到遵守交通规则,不给交警叔叔添麻烦。
四、比一比
1.社会上像他们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想到谁呢?我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多。(小游戏)2.现在我宣布,本次比赛小组获胜。
五、假如
1.每天,从清晨到夜晚,有这么多的人在为我们的健康成长而忙碌啊!在看得到的服务背后,是看不到的辛苦。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比我们想象的辛苦的多得多了。我们每天享受着他们的劳动,也许你还感受不到他们有多么重要。老师想请你想一想,假如没有了他们,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课件出示,交流)
2.是啊,他们是平凡的,但他们更是伟大的。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社会才会如此美好,如此和谐!版块四:拓展升华
1.一张张亲切的脸庞,就像一盏盏点亮的灯,照亮了我们的生活,温暖了我们的心。面对这么多可敬又可爱的人,你最想说什么呢?(生交流)
2.亲爱的同学们,老师知道,此时的你一定也思绪万千,家人对你的关爱,老师同学对你的帮助,还有那么多人为你操劳着,都在你的心中涌动。让我们一起唱响《感恩的心》,向所有关心我们,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人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吧!
3.总结
同学们,有这么多人为我们付出辛劳,那么我们也要为他们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不随地扔纸、遵守交通规则等。正如列宁所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板书)心中有爱,心有感恩,才会处处花开。感恩是一种付出,感恩是一种收获。让我们带着微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所有的劳动者,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吧!
4.课后活动
用你喜欢的方式向身边的劳动者表达感恩之情吧。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让品德走向学生生活是通过回归学生生活得以实现。其教学策略:教学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教学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这节课是由四个版块组成,我结合教学实际,从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三个方面对教学如何会回归学生生活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今天的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生活实际。课前布置的“小调查”作业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父母亲人、朋友关爱自己的往事,可以是网页上提供劳动者的感人事迹。录像中劳动者的工作场景也是学生可以感知的社会生活经验,而在教室校园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更为学生所熟知,品德的“真”充分体现在学生原本的生活之中。
二、从学生生活进行教学
进入课堂学习的儿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作用,帮助学生交流、分享、体验和提升生活经验。寻找校园、班级的服务者就是一个学生的真实生活片段,学生讨论话题来自课堂、校园生活,因而学生能真切的感知教师、保洁员、门卫等教职员工的艰辛,明白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感激之情真实流露,“生活即教育”的德育目标也已达成。
三、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为依归
这节课的教学在情感与态度上目标已达成,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了各行各业工作的艰辛,培养了学生自己尊重劳动者和感激劳动者的情感。但如何在生活中善待劳动者和珍惜他们劳动成果的习惯、提高学生生活能力更是品德课堂教学要达成的目的。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只安排了学生熟知的一些职业工作的场景(百度搜索的相关图片与视频),让学生细细体会“人人为我”,但怎样做好 “我为人人”的生活行为,这还有待于在下一节课以及组织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去落实去践行,实现品德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回归生活的大德育目标。
第二篇:《有多少人为了我》教学反思李桂芹 2(xiexiebang推荐)
执教《有多少人为了我》带来的思考
赣榆县青口镇中心小学
李桂芹
5月15日,我参加了“市品德学校发展第四共同体”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有幸执教了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有多少人为了我》这一课。执教过后,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一、原来品德课可以上得这么有声有色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偶尔兼带小学品德这门课程。带的时候,觉得这门课程上起来太杂,似乎比语文课难多了。又要准备那么多材料,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的行为等。每次上课也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如果不进行一些拓展的话,两节课的内容在30分钟就能完成,学生也觉得没有意思,也没有真正指导学生的行为。但在准备这节课时,得到了我们学校教科室丁主任的倾心指导,让我豁然开朗,接着又在江苏教学新时空看了几课的教学录像,很受启发,突然觉得原来品德课可以上得这么有声有色。
二、真正的教材是孩子真实的生活世界
本次我们的活动主题是“小学品德教学中感恩主题的研讨活动”,所以我选了苏教版三下《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在设计、执教的整个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如果脱离孩子的生活,我们的所有的活动设计都是白费,所有的语言都很苍白。面的这本教材时,我突然发现,其实品德教育真正的教材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
三、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做起
感恩教育不需要口号,需要行动,把感恩变成一种行动、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心态。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指导孩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在他们心灵中播下感恩的种子。
因为能力有限,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课件操作不熟练、视频资料的占用了大量时间,是否挤占了孩子思考的时间等问题还等着我继续反思改进。感谢各位老师提出的中肯的建议,让我从中获得很大提高。
第三篇:有多少人为了我的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有多少人为了我的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网络搜集
2008-11-18 08:37:1
4www.cnfirst.net 进入幼师社区|博客
8.有多少人为了我……教学目标: 观察访问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 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教学难点: 1.教学内容离
欢迎来到中国儿童教育网,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陶行知)
中国儿童教育网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8.有多少人为了我„„
教学目标:
观察访问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 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难点:
1.教学内容离开了学生直接的生活,学生缺少对劳动的酸甜苦辣的切身体验,缺少对劳动者喜怒哀乐的体恤。因此要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学习时的劳动体验,尽可能让学生真正走进劳动者,:零距离贴身观察、访问,进行情感交流,实现心灵撞击。
2.组织教学形式时间、安全等因素的约束,很难组织学生真正走出校园,因此只能在教学形式上变通: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出不去”可把劳动者“请进来”,让孩子们与他们活动、游戏,使教室成为开放的空间。
课前准备:
1、以时间为序,拍摄生活中劳动者劳动的场景。
2、要求一些劳动者参与课堂教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短篇,揭示课题。
1、看短篇:
短篇为教师课前拍摄的,涉及的对象尽量宽泛一些,比如冒着烈日或寒风 种植素菜的菜农,早早起来到菜市场买菜的,清早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人,理发师,纺织工人,警察叔叔,电视台日夜工作的场景等。
2、提问:
①看了这个短篇,你想说些什么?
这个问题提出以后,我估计大多数学生只是站在赞美的角度,去歌颂这些默 默无闻的劳动者。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学生赞美后,教师可以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
② 你觉得这些劳动者的劳动与你的生活有没有关系?
这个问题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说,最后在班级交流。
如果第一个问题提出以后,就有学生说到这些劳动着与自己生活关系的话,就讲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也可以。
总之,这一环节教师要示学生的理解而决定教学顺序。
3、设想:
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都停止了劳动,假如所有的警察都不上班了,假如电视台的人都停止了工作,„„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然后班级交流。
(2)小结:是呀,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为了你、我、他,战斗在各
自的岗位上,当我们坐在这宽敞的教室里学习着知识的时候,可曾想到有多少人为了我(出示课题:有多少人为了我„„)付出了许多。
(3)说说有多少人为了我们能在着宽敞的教师里学习,付出着。
二、采访劳动者,加深对劳动者的了解,从而更加敬仰他们。
事先请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若干个,先向学生一一介绍,然后再由学生自己 决定采访对象。
三、联系生活,感受劳动者给自己带来的方便。
1、在你的成长过程中,遇到过下面的情况吗?遇到时,是下面图中的哪些人帮助你解决了问题?用线连起来。(填图册P/23第一题)
2、除了图上的,你还遇到过哪些困难,是谁帮助你解决的?给大家说说。
3、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劳动者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工作的时间常常是我们大家休息的时候。他们为了工作,常常放弃了许多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看看下面图中的情景(送牛奶的,巡夜的保安,敬老院的阿姨,电信台的工人,农民,气象员),想一想,当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1)让学生充分说说。(2)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四、赞美劳动者,深化感情。
1、师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刻,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你、我,在默默的付出;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帮助过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们要尊重他们,感谢他们!
2、配乐朗诵《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课本P/48页)
3、同学们,大家愿意拿起你的笔,来赞美曾经为你付出过或曾经帮助过你的劳动者吗?(学生仿照上面的样子写,页可以不同的体裁)。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课内容,揭示课题。
1、回忆,揭题:
同学们,我们上一课探讨了什么呀?
尽量让学生说。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八课有多少人 为了我„„”,那教师就接着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呀?”通过这一追问,让学生说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刻,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我在默默的付出;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帮助过我„„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们要尊重他们,感谢他们!
2、赞美:上一节课,我们用笔几下了多劳动者的感激之情、赞美之情、谁愿意上台来说说。
二、提升理念
1、过渡:(师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们除了感激、赞美,还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吗?
2、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比如: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给警察叔叔增添麻烦;
不去电话亭玩电话,以免弄坏电话,增加电信工人的工作; 讲究个人卫生,确保环境卫生; 乘坐公交车时讲文明;
第四篇: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有多少人为了我……》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有多少人为了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培养他们尊重劳动者和感激劳动者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善待普通劳动者并感谢他们。
3、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劳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尊重他们的人格。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回忆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与他们的关系,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倾吐真情,学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劳动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唤醒记忆——体会全家人都为了我
1、播放快乐班集体生活照片。
2、同学们,你们一天天在长大,一晃都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可是在父母的眼中,你们还是小孩子。平时,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定为你做了很多事情吧。他们都为你做了哪些事? 3.学生交流。
4.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成长故事,老师明白了,你们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你的成长而操劳着,他们是你最亲、最爱的人。其实,除了你的家人,学校里,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为了你们健康成长辛勤劳动着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多少人为了我(齐读课题)
二、再现生活——感受校园里有多少人为了我
1、刚刚说到我们的家人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你知道校园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默默地工作着吗?他为我们做了什么呢?
2、交流课外采访体会。[播放校园观察图片]
3、是啊,为了给我们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劳动者的身影,虽然我们天天和他们见面,但平时却很少去关注他们。为了你们的成长,他们从没说过累,也没说过苦。课后,请你去对他们说声:谢谢!
三、观看录像——感受社会上有多少人为了我
1、刚才我们从亲人说到了校园里,这是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社会上那些为我们成长而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他们都是谁呢?他们为我们做了什么呢?让我们从一支铅笔说起吧!
2、出示铅笔,学生说一说:你知道铅笔的生产经历了哪些工序吗?有那些人在为我们服务着?
3、播放《铅笔的自述》,小结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4、请大家再想一想,除了同学们刚刚所说的,白天、夜晚还有多少人在为我们大家服务着?愿意写一写吗?我们小组一起来比赛写,看哪一组写得多。每组请一个字写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当记录员,其他同学说。
5、小组汇报:每次每组只能说一个职业,要说清楚这些人为我们做了什么。说过的职业其他小组就不再说,没说过的,其他组可以补充。比一比,看哪一组说得多。
6、请每一位组长把你们手中的树叶贴到黑板上来。
7、总结。播放课件。
8、看,这么多的劳动者,都在为我们服务,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在课题后加省略号)如果说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社会是一棵大树,(板画树干)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就是绿叶,为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他们甘为绿叶,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这真是:“人人为我”呀!(板书:人人为我)
四、反向思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1、创设情境:
夏天的夜晚,天气十分闷热,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你在家会干些什么?开着空调看电视?真舒服啊!真会享受!可是,突然停电了!不一会儿,屋子里就热得如蒸笼一般。这时,电力工作者们来了,他们手拿电筒,在难耐的酷热中,开始排查故障、检修线路…… 假如没有他们。
寒假里,爸爸妈妈带你出门旅游,可是,在旅游途中,你们却遭遇了一次堵车,等待的车辆排成了长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你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这时,交警叔叔们出现在寒风中,指挥交通,清除路障…… 假如没有他们。
过去,我们学校的周围,是一座座低矮的平房,破陋不堪,为了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建筑工人们每天奋战在工地上,短短的几年时间,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假如没有他们。
2、可是,同学们想一想,假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停止了劳动,那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
3、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填空题《假如》
4、口答:
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停止了劳动,我们就会没水洗澡,没水做饭,生活会很不方便。
假如所有的警察都不上班了,我们的生活会是一团糟。假如所有的医生都不上班,病人会痛死的!假如()
师:继续说下去,假如某个行业的工人停止了劳动,会怎么样……? 指名回答。
5、诗歌朗诵《假如》。
五、激情导行——“满怀感恩心,真诚送祝福”。
1、(点击音乐《感恩的心》)(出示各种职业的劳动者的图片)
孩子们,在我们身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缺一不可,他们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默默无闻地工作,我们除了要尊重他们,更要对他们的无私付出,满怀感恩,真诚地祝福!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谁说声谢谢,送上你的祝福?请你在心意卡上写
下你想说的话。写好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说出你要感谢的人和你祝福的话,好吗?
2、同学写,老师巡视,指导写好的同学大声读一读。
3、同学们心中感恩和祝福话一定还有很多,写不完的可以课后继续写。其实,此时此刻,我们最要感谢的,是我们身后敬爱的老师们,感谢他们今天陪伴我们学习,见证我们成长,让我们全体起立,用最真诚的语言向老师们说一声:“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
六、结束全课——布置课后延伸活动。
孩子们,为了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父母亲在付出,为了我们的成长,我们的老师在付出,为了我们的成长,所有的劳动者都在付出!课后,让我们带着微笑,怀着感恩的心去走近身边的劳动者,想一想,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板书:我为人人?)
第五篇:《有多重》教学设计及反思
《有多重》教学设计
岳庄学校
韩育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3.结合操作过程,养成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教学用具:各种秤、多媒体课件、1千克的盐等多种物品。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数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处处都有数学。下面让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看这个游戏中有什么数学知识?
1、游戏导入:找三名同学玩背一背的游戏,感受体重有轻有重。
2、实践体验:掂一掂身边的物体,感觉物体的轻重。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的知识《有多重》。(板书)
3、交流汇报: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信息,说说你的调查信息。(教师解释:购物的时候,商品的好坏叫做质量;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也叫做质量。板书:质量)
4、揭题: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有的用千克,有的用克,还有用公斤、斤作为单位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个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秤:
1、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物体到底有多重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
师:同学们见识真广!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如台秤(盘秤)、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等。最后教师介绍本节课要用的台秤和天平。
2、拿出一枚硬币和两袋盐:你会怎么选择这两种秤?
(二)建立1千克的概念
1、认识盘秤,讲解用法。观察秤面,引出千克用字母kg表示。
2、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或弹簧秤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
3、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
4、估一估:请学生拿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5、找一找。你能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吗?并称一称,掂一掂。
6、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建立称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的概念)
(三)建立1克的概念
1、要秤硬币,引出台秤不适用。认识天平,讲解用法。观察天平,引出克用字母g表示。
2、称一称:请学生用天平称一称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知道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3、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感受1克。
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克?
5、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建立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的概念)
(四)千克与克的关系
1、猜想千克与克的关系,小组交流。
2、汇报,并说明理由:(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1)根据1千米=1000米,想1千克=1000克
(2)刚才称2袋盐1千克,1袋盐500克2袋盐就是1000克。
3、重点引导学生用第二种方法体会理解。(板书)
(五)小结:称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1、书46页第一题。(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秤:先看单位,再看指针。
2、单位换算:
2kg=()g
4000g=()kg
7千克=()克
8000克=()千克
3、你知道自己大约有多重吗?(30克
30千克)
4、填上合适的单位
老师的体重是60()一瓶饮料的质量是250()一个乒乓球重1()
一大袋洗衣粉重1()
一管牙膏重100()
5、小结:称较重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就用 作单位,称较轻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就用
作单位。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多重》教学反思
岳庄学校
韩育芳
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量概念?这是我在设计本课时,着力思考的两个问题。
本课,我为学生准备了称量工具,让学生带来了食盐、硬币、苹果等很多实物,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质量的理解分为“模糊→初感→明晰”三个阶段,使之落到了实处。在设计本课时,我将操作活动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前,让学生通过调查,感受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机会,通过掂一掂两袋盐、一枚硬币,使学生的认知由模糊逐步向清晰过渡;接着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估一估、称一称的操作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不同质量,体验到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给。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活动开展相对集中。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交流得充分,操作得也很充分,出色地完成了教师预定的任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玩”得尽兴。
值得改进的是:
1、在天平和台秤的使用上,讲解略显仓促,学生一时不能很好地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如果课前教师能拿出时间进行专门、细致的讲解、操作,活动的效果会更好些。
2、如何能让课堂教学时间更为紧凑,还有待深入反思,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