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10页,例3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 的意识。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可以 分4份。【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具体感知“每2个分一份,8个分成这样的4组,就要分4份。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2页的第5题。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二第6题。
(1)第6题。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
际问题》教案
第二课时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星期
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租船问题。具体感知“每4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人分成这样的6组,就要租6条船。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开放题。
、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课堂总结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10页,例3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 的意识。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可以 分4份。【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具体感知“每2个分一份,8个分成这样的4组,就要分4份。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2页的第5题。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二第6题。
(1)第6题。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预习新课
1、判断:
○ ○○ ○○○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出示预习单:预习第10页例3:
1:每2个一份,你是怎样理解的?在分时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2:圈,表示什么意思?每个圈里的数量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 在平均分时,分别用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的方式来解决。
3: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出这道题目的题意。把课本上的空白处填充完整。
可以在练习本上画一画,也可用小棒、圆片摆一摆,还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二、自我检测
学生预习完后,多媒体出示检测题,学生在练习本上自我检测。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每4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连一连、圈一圈
10条鱼,每个鱼缸放2条,需要几个鱼缸?在练习本上画一画。说说分的结果。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每几个一份,求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也是平均分。(板书课题)
学生预习和检测的过程教师不断巡视,发现问题以待解决。
三、交流问题
1、学生说一说在预习和自我检测中遇到的困惑及不会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切忌教师接过来又详细讲解一遍)
2、如学生未有问题,教师结合巡视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问:
在平均分时,给定的每份数能改变吗?怎样能很快的求出结果(用乘法口诀得出)
四、教师讲评 明确知识
针对交流进行引导:
1、8个果冻,每2个一份,实际上是从8里连续减去2,直到分完(没有剩余,0为止。)
2、在平均分时,你怎样理解平均分、每份、几份?
3、在平均分时,明确每一题的总数、每份数、份数之间的关系:总数不变,每份数越多,分的份数越少。
4:第10页“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平均分我们学习了两种类型,课下要好好总结。
六、针对性作业
1、课本第12页第5——9题.2、把12瓶矿泉水,每3瓶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说课稿
3.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4.《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5.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
6.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
7.《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设计
8.《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数学教学设计
9.二年级数学《平均分和除法》评课稿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练习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
一、练习
(1)将已经准备好的18个铅笔、橡皮、尺子等东西平均分成3份,怎么分?
(2)3人获优胜奖,奖品为9块橡皮,3人获一、二、三名,奖品为9只钢笔。奖品怎么分?
二、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1)3份糖果,每份3颗。
(2)4个圈,每个圈内2个机器猫。
(3)天线宝宝1个、4个、7个
三、分一分
1.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2.16盒花摆在一个四边形的边上,怎样摆同样多?展示3种不同的摆法。
用心爱心专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