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春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4、分草莓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
10÷5 16÷5 18÷5 20÷5 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 “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2)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以商是6。2.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1)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2)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第1 ~ 5题。
四、总结(试商的方法)
第二篇:分草莓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草莓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2.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试商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草莓)
对,一共有55个草莓。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 想一想。说一说。
先利用以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
(2)指名汇报。
(3)怎样列式?
(4)估一估,每盘放几个,你是怎样估计的?
2. 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
(3)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
学中做
1. 试一试。
完成第4页的试一试。
2. 练一练。
(1)完成第5页的第1题。
(2)完成第5页的第2题。
(3)完成第5页的第3、4、5题。
第三篇:数学二年级下册“分草莓”
第四课时:除法
(二)试商方法分草莓
教学内容: P8 ~ 9 “分草莓”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3.探究试商方法。
教学重点: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准备:ppt、多媒体班班通。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0÷5
16÷5
18÷5
20÷5
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找图上的数学信息,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通过圈一圈的方法来初步将草莓平均分,然后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有商6。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且总结出计算有余数的四个步骤:
一商,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二乘,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三减,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7.填空:P7“试一试”。
前后桌进行讨论,小组汇报总结想法 请学生上来订正并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P8“练一练”的第3题。
四、总结
播放班班通教学视频,巩固小结今天的试商方法。1.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很重要的除法计算课,也是除法计算中的难点。本节课是让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从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主体与参与参与程度,使这节课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做到松弛有度,便于学生情绪的调控。关注全体的学习情况,特别是知识吸收能力较慢的学生的学习是否跟得上,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doc分草莓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分草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分草莓”及“试一试”、“算一算”、〃练一练”练习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平均分数目较大的物体,引导学生经历的试商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具备了下面的认知基础,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对被除数数目较小的余数的除法,能较快的求出结果,并学会了竖式计算。这节课的重点是:当被除数稍大一些时,如火热借助惩罚口诀进行试商,这个问题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探索中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重、难点与关键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余数要比除数小。2、10÷5 16÷5 18÷5 20÷5 22÷5 25÷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学生练习完毕,引导学生对以上小题进行分类,并请学 说一说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引导学生按余数的情况分成两类。
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探索试商方法
课件出示课本第5页“分草莓”引导学生理解图意。(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2)指名回答,板书: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指名口答。(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以商6。(6)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2、再次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认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3、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4、应用试商的方法填空:课本第5页“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页“练一练”的第1 ~ 5题。学生先独立练习后进行集体订正。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1.()里屉大能填几9
()X 5<44 8x()<57()X 6<
419X()<53()x 4<31 60>()x 72、用竖式计算。
20÷6 33÷5 63÷8 41÷7 75÷9 52÷7 38÷4 67÷9
3、解决问题。
43个排球,每7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板书设计:
分草莓
把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还剩几个?
55÷8=6(个)......7(个)
答:每个盘子放6个,还剩7个。
第五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草莓教学设计
第三节
分草莓
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试商。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班有48个同学,每8个人坐一排,数一数坐了几排,还剩几个?学生很快说出结果。
我们在这个环境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很快地说出了结果。如果我这里有55个草莓要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你能很快说出来吗?
二、构建模型
说出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有的同学说用除法计算列式是:55÷8 那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算的?
想:七八五十六,比55大,再想六八四十八,所以商是6。还余55-48=7 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商是6 你是怎么想的?(想口诀)其实这个计算过程用除法的竖式计算起来更清楚和容易一些。边说边板书除法竖式:
6×8=48,比55小;7×8=56,比55大;所以商是6; 写6得48,55-48=7,余数为7。请同学说一说竖式书写的含义。
你发现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有什么好处吗?
由于除法竖式可以把商和除数的结果写出来,这样就便于比较商是大是小。你们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
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分的对不对。实践与应用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这样的题怎样想?
2、算一算
31÷5
35÷6
48÷7
25÷4
34÷7
44÷5
53÷9
3、用竖式计算
20÷6
34÷4
30÷7
26÷3
42÷8
50÷7
43÷6
四、课后小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88÷9